日本电影每年都有存在一类小品文性质的影片,它们预算不多,属于典型的中小成本制作,比如2007年的《转转》和《鸭子和野鸭子的投币式自动存放柜》等。
影片的主人公都是年轻人,围绕着风华正茂的大学时期,他们遇上古怪有趣的剧中人物,不知不觉被引导,引发强烈的情感触动,甚至改变人生的选择。
《转转》讲的是出于离奇原因,两个男人在东京城区散步转悠,其中一个是邋遢潦倒的大学生角色,由人气男星小田切让出演,他算是延续了《东京塔———老妈和我,有时还有老爸》里的人物形象(该影片里作为大学生的他一度毕不了业,却是个大孝子),不思进取,留校多年还负债累累,这是文哉出场后给人的第一印象。
讨债的中年男子突然闯入,对他威胁恐吓了一把,搞得事后的他惊魂未定,开始琢磨还债大计。
中年男子福原看上去完全一副大叔相,却有着暴力倾向和恶魔手段。
三浦友和饰演了该角色,表现出彩,是去年日本多个电影奖项的最佳男配角得主。
喜怒形色,妙语百出,实在让人拍手叫好。
如果对三浦友和的印象还跟山口百惠绑在一起,记忆还留在二十多年前,那你一下子根本认不出发福后的他。
况且,事实也不只发福那么简单,三浦友和在片中有着滑稽的外表,留着郭利斯马基电影里“列宁格勒牛仔”的发型(不过尖梢部分没那么夸张),灰纹围巾、白色运动鞋搭配一身破旧的黑色风衣,再加上腰间装着现金的小挎包,实在是个莫名其妙的中年男子。
他收债未果,之后破天荒提出如果文哉陪他走到东京霞之关,就可以提供100万日元,还清债务。
天上掉大礼,把文哉砸得头晕。
未等他弄清楚怎么一回事,故事就这么开始了,一部没有车辆,用散步晃悠来替代的非典型“公路电影”。
《转转》如同一出轻快的喜剧,始终带着荒诞意味在行进,人物走到哪里讲到哪里。
伊始,文哉对福原抱有敌意和猜疑,听闻对方的出走动机后,他们的人物性格开始得到展示,并完成了初步的交流。
文哉的深层背景、福原的具体动机,影片都没有打算一次交代清楚,而是通过行程的改变,剥丝抽茧,徐徐推进。
中间甚至设置了假想的冲突障碍,很快变为一场虚惊,叫人爆笑。
他们停停看看,穿过街区小巷,绕来绕去,走了一大圈,始终留在东京的城区里。
福原通过不同的地点和场所捋着记忆,带着强加于人的味道,一一讲给眼前的年轻人听。
他有着一副像是完全把握了文哉心理活动的口气,即便他多半会遭遇对方的沉默和惊讶,却不以为然。
导演三木聪有意识地回避了影视作品里常见的东京风光,彩虹桥、东京塔、迪斯尼。
即便是面对繁华的新宿,《转转》带给观众不是游人般的猎奇,而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归属感。
这一老一少所缺乏的正是归属感,一个失去妻子,寻求自我解脱;一个没有亲人,终日浑浑噩噩。
他们开始互掏心肺,化解了一开始的对立,讲起身边琐事,从小时候的女孩子到父亲的散步习惯。
名为“塔其”的散步,其实就是三木聪构思影片的来历。
父与子的命题,《转转》有点像带着东京风情、通俗版的俄罗斯影片《回归》,父亲突然回来又最终消失,仿佛不曾存在过,但是儿子却在小岛上完成了真正的成人礼。
《转转》可以算作一部“疗伤系”电影,它涉及了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最难读懂的感情,有夫妻、父子甚至是不起眼的陌生人。
几十年过去,东京更加不存在小津安二郎的“东京物语”,同样也不尽是现代病症、灰色伤痕。
现代的东京瞬息万变,宛如万花筒般炫目迷人。
《转转》里有一句台词:现在东京存有过去回忆的地方,50%变成了计时收费的停车场。
残留记忆的地方都变化了,生活其中的人们怎能不改变,幸运的是,维系传统家庭的情感力量没有随着旧建筑的坍塌而消失。
《转转》要说的一大部分内容,就在这里。
http://bjyouth.ynet.com/article.jsp?oid=40820417&pageno=2
去年成成的推荐,一直没看,上周终于下载了,昨儿晚半躺在转椅上,悠悠闲闲起来。
本来因为小镁打算看《德布西森林》,还没坚持到片名出现就觉得有些恶心。
吃着葡萄打开《转转》,看到小田切让被三浦友和塞臭袜子,我竟然也没觉得有什么不适,只是哈哈哈地笑个不停。
看到“什么啊,好难吃……”冲到厨房,又默默咽下去,“其实也没有那么难吃,只是没来由的想夸张一下”。
笑得更开心了,果然啊,这些影片都有向我推荐的人的影子,那时想,这不就是成成吗。
从云霄飞车开始,还撒了几滴鳄鱼泪。
小田切让迷迷糊糊地跟着福原先生,而我还一直积极地猜测,为什么?
是上天派福原来治愈他吗?
难道他真的是福原先生的儿子?
好在到剧终也没什么答案。
他们之间的那种系连也因此显得虽然随机但却更牢固罢。
最喜欢的当然是两个人分开行动了一天,说好电话联系,到傍晚时,文哉回到分别的篮球场,没有福原先生的踪影,于是他打电话,也没人接。
好听的音乐响起,他焦急地在东京街头寻找,“这辈子还没有这么拼命地做过一件事“,好像又焦急又开心。
几辆车过,福原没事儿人一样在街对面向他挥手。
真开心啊。
然后他们又走在一起,文哉在生气。
真是又生气又开心啊。
从这一刻起,他们之间好像真的有了不一样的感情,那好像就是亲情。
看起来颓丧无比的文哉同学这么将信将疑地走了一路,却不知不觉敞开了心扉,投入了真切的情感。
我觉得,他真是了不起。
其实我总是想不通喜欢和爱有什么分别,想不通为什么要把爱分为很多种,分成友情、爱情、亲情。
这种“想不通”其实可能是一种“不赞同”,也就是我隐隐地不希望为情感划分很多的界限,认为这不过是人们的自我催眠。
然而文哉生气的那一刻,我真觉得这是亲情。
亲情里面有更多的稳固成分,如果气愤于对方的不守约定,气愤于对方不顾及自身感受,那好像说明他/她于你而言是不愿失去(不怕失去不会失去)的,是紧密的,你知道表达生气可以让他更贴近。
小孩子的世界里可能许多感情还不是很清楚,因为长大,因为成熟,似乎友情、爱情、亲情的分野才越来越清晰。
也许那种牢固的感情不一定要以“亲情”命名,也许三种情感本来就彼此调和,只是比例多少不同。
看完电影产生了一种感受,就是那种每次听豇豆君说她又带爸妈姥姥姥爷去了颐和园,或者晴朗的一天他们去了景山公园,发现圆明园里一条不为人知的野游线路,顺便po上一家人的笑脸。
那感觉就是我想回家,应该回家,和家人坐在一起,敞开心来,面对面地生他们的气。
前段时间妈妈过来照顾我三个星期,交流起来生起气来,比在家的时候顺畅,果然感情要培养,要日积月累。
小蜗差不多一周会给我发她两个小宝贝的照片。
情绪化的劲头便又上来。
也许这都是契机呢,是moment,是tips。
有些奇怪的信念虽然不会成真,比如倒着走时光会倒流,或许不妨试试。
就算最后只是对着远去的背影说“什么啊”,毕竟也一起走过了那么一些路程不是。
三浦友和凭「葛城事件」获得第41届报知电影奖最佳男主。
曾经秒杀一个时代的小鲜肉。
也变成了抠脚大叔。
早在07年电影「转转」里就开始抠脚了。
还要跟小鲜肉小田切让一起搭戏。
小田切让演的大学生竹村文哉,父母早亡、离家,从小缺少爱,没去过动物园,没坐过过山车,欠下百元的债务。
三浦友和演的一个朋克风的讨债大叔福原,顶着邋遢的头发,用往欠债人口里塞自己的臭袜子方式讨债。
在争吵中一怒之下杀妻的福原大叔,要到最气派的警察局去自首,拉上大学生竹村一起散步到东京去自首。
就这样,福原大叔和大学生竹村,两个头顶窝式发型的男人,踏上一段温馨浪漫的奇遇。
一路散步的福原大叔,一路回忆与妻子的 过往,喜欢和妻子散步;喜欢漫无目的;走过和老婆初吻的地方;来到与老婆吵架后吃爱玉子的地方;喜欢和老婆乘坐“星期天的最后一班巴士”,因为夫妻俩“想要寂寞一会 ,感到寂寞的时候,就要想要互相安慰”;被迫一道散步的大学生竹村,回忆自己小学的鳄鱼衫;来到自己小时生活的已经被拆掉的地方;遇到了岸部一德就有好事发生;片子就是这样的杂碎,就如同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想吃好每一顿饭;想亲近每一个爱的人;看见迎面走来的一群人,也会评估一下哪个美哪个丑;遇到不挣钱的店面,也会好奇下主人到底是怎赚钱生活的;在一道散步中,两人对话,两人一同回忆彼此的过往,在走丢失后,会很焦急、生气,倒像是一对父与子。
日影的做作在于没有爱情、亲情的也一样可以浪漫温情,陌生人之间的点滴感情也可以像亲情、爱情那样幸福。
片子最后四个毫不相识的人聚在一起,福原大叔扮演爸爸,小泉饰演的角色扮演妈妈,大学生竹村扮演儿子,一起给片中的侄女演一家子,假夫妻、假父子也可以过着真日子。
结尾处福原大叔和大学生竹村倒着走,因为倒着走会让时间倒流,即使是这样,时间还是在不断奋勇向前、无可挽回。
那个曾经在「伊豆的舞女」、「春琴抄」里面的小鲜肉还是变成了大叔。
转转,也就是散步的意思。
三木聪把他变成了电影,就象《爱在日出日落时》一样,两个人就在那城里头绕来绕去,说了一大堆不知所云,后来又温情脉脉的话,还会遇到很多熟人,有的互相认识,有的只是你认识他,他不认识你。
以前跟人讲,文艺青年最喜欢的在形容我们的生活时,开头加一个“我们这个城市”,或者嫌文艺气息不够浓郁,便再加上“忧郁”、“颓废”、“没有春天”等等形容词,以显示我们的绝望和不苟同。
但其实,在这个城市里散步前后,就会觉得,原来这个城市有很多你没发现的地方。
三浦友和讲,原来东京转一个大街进小巷里,就会变这么安静啊。
南京也有的,不想很小资的说,颐和路确实很安静,甚至安详,因为。。。
因为那里面住的都是首长,要么声名显赫,要么腰缠万贯,我也只是喜欢在那走走路而已。
想想,大城市里面也能有这么安静一隅,却给那些纨绔子弟占着了,心下不免怨恨。
不过,没那些纨绔子弟,这地方也要消失了。
小田切让讲,因为一直是孤儿,所以没有和父亲坐过云霄飞车。
南京也有过的,工人文化宫里的怪物车,好多小朋友、大朋友都坐过,小时候,家境不是很好,所以想去坐,却也不好意思跟爸爸说。
爸爸能看出我的窘,从来不明讲,难得有空便会给钱去坐,可我总是拿着钱去怪物车旁边的录象厅看录象,阿诺就是在那时候喜欢的。
这个城市很多地方都隐藏了我们的记忆,大多时候我们选择屏蔽,有一天等信号覆盖的时候,可能正是我们老了,或者快走上绝路的时候,没有刺激,我们绝对不会主动寻找信号的。
也许,转转就好了吧,你难得有时间停在一个地方,对着眼看一个风景,太多选择就会茫然,然后便不知所措起来。
小田喊着三浦老头子的时候,我也跟着一起傻笑。
想到,我基本上也开始没正经的喊着我家老头子,并且数落他、开着玩笑,或许看着自己最早的偶像变成你身边的挚友,存心想要戏弄吧。
尽管他曾经在我那本《打死父亲》面前怒发冲冠,并不可一世的要我扔了它。
但,潜移默化之中,我染上了他的种种缺点,并引以为傲,因为,他是我的父亲,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年过三十的时候,他开始变的更珍贵了,而我,也开始变得婆妈了。
三浦的背影隐入在警察局的大门内,小田拿着100万却并不满足的笑着,那颗痣尤其明显,象颗大鼻屎。
心里的那个梦也渐渐的消失,一次散步可以改变他的一生,不至于,就好象一场灾难会改变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么?
也许得等到百年之后吧。
虚伪的政治家,做秀的官僚们,有空等他们在这个城市里转转的时候,会将他们猪油蒙着的心眼睁一睁么?
估计,也难。。。
还是少说废话吧。
小泉今日子长的一副贤妻良母的样子,跟那个精神有点问题,并且动不动大喊大叫的小侄女站一起,俨然是母女,看着他们吃火锅,我也饿了,NND亏了我晚上还吃了那么多,我的胃是给猪油蒙着的,操
可能日剧日影看多了,人就会有一种物哀之情吧。
因为让叔才看的这部,没想到中途出现了“年老色衰”的三浦友和,长腿小五郎和萌到出血的吉高妹子。
一开始特别纳闷为什么没有遵循原著的《东京漫步》而是起名为《转转》直到看到让叔夸张的倒了杯水后又偷偷倒掉,游乐场出现回忆镜头的时候,才鼻子一酸,觉得三木聪(导演)真的是看懂了原著的啊~一路萌囧,满屏荒唐,却总是有零星细微的感动,导演总是把伤感刻画的那么节制,那么适可而止。
转转到最后,两个人都有了转变,但离别又是那么不留情面。
结尾音乐的时候,想起了剧中让叔说的,幸福来时总是让人难以察觉,而不幸却是毫无预兆的轰然降临。
哎呀呀,突然想吃隔夜的咖喱了呢~。
其实整个电影始终贯穿着一个意境,一个现代的城市人群难以企及的意境,就是那种对待生活对待生命的悠然处事的心态。
三浦友和的现在,就是小田切让的将来。
他们有着父子一般的情谊,却又如过去现实未来的交媾。
如果说单单将这部电影看做孤苦伶仃的小田切让回归家庭温暖关爱的心路历程电影就有些以偏概全了。
我更愿意更深一层次的去将这部电影升华。
一个年轻人如何看待一个中年人,觉得他像自己的父亲,还是觉得未来多少年后那将是自己的模样,还是带着几十年之后我也成为这样一个人的宿命感。
一个中年人在年轻人身上看到了什么,看到了过去时光的痕迹,怀念过去的那个自己,还是感叹年轻的时间没有珍惜匆匆而过。
当他们步行在街头时,彼此默契的谈论着风马牛不相及的话。
三浦友和小田切让还有一个中年一个青年的女孩子组成了一个家庭。
所谓的家庭不正是成员之间的彼此关爱么。
无论是小田幼时家庭的破裂还是三浦友和的弑妻行为都可以看做是生活备受摧残的体现。
而孰谓快乐的家庭生活呢,四个毫不相识的人聚在一起,在经历了众多纷纷合合之后发觉,有些事情淡然处之,幸福就会水到渠成。
我们只是对身边的人太过苛刻,现实与想象的难以吻合令人心痛。
小田苛求孤独生命中的关爱,三浦友和苛求于家庭生活的温馨。
当二人相互从对方身上发现自己影子的时候,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
于是二人上路了,他们散步,他们悠然自得的漫步街头,体验了无牵挂的幸福。
看到竹村的嘴里被塞了臭袜子,被给予之好运的彩条牙膏也糊了一屁股,又想笑又悲哀。
福原跺着脚,脚上是一双NB的灰色跑鞋,我也有款式相同的一双,结果竹村说:“太过时了。
”他们穿着秋装“散布”东京。
一起吃鸡串,还有柠檬味的看起来像糖水果冻的爱玉子。
一起说往事。
福原与妻子的生活,竹村的初吻。
还有竹村把袜子上的鳄鱼商标剪下粘在普通T恤上制成一件时下最流行的昂贵LACOSTE T恤,送给了那位举行生日party的女同学。
讨论着进监狱前要吃什么,最终决定吃咖喱。
富美像唱歌一般漱口,吃什么都要挤上一坨屎一般形状的蛋黄酱,大叫着光着身子从浴室里跑出来,在过山车旁大呼小叫。
做着一些无聊的、莫名其妙的事情,但是真的太有趣了!
幸福倏的一下走了,竹村又失落了。
但是看到福原在警局门口渐行渐远的身影,他又笑了。
我希望自己也可以住在一个可以随时随地散步的城市,树叶落了一地,在街角拐个弯就有一家豪大大鸡排店,可以吃上一包热热的柠檬鸡。
这部电影给我就像是在秋天,整个人被裹在宽松的,舒适的,暖和的大衣里的感觉。
让我相信,不幸过后就是幸福,幸福过后就是真。
没有目的地的才叫散步。
大叔在友哉没有准备的时候就已经从他的“路”上走开,就好像大叔的妻子在半路下了车,只剩下一个人无可奈何地前进下去(我不太愿意承认,但是实际途径都是通过死亡)。
如果非要说是没有目的,确实如此。
“在东京,你刚从热闹的大街转弯就进入了安静的小巷。
”无法预期的道路,根本无法安排目的地。
在三木聪的电影里面,我们看到生活本身非常可爱的一面,那些细碎的冷冷的幽默,本身就好像被故意安插到各个角落的好运电视演员,有的时候还恰如其分地邀请你穿插到另外一个场景里去,通过他的再现看看生活中那些你本该体验的笑点:腿毛蚂蚁,OL拿钱包的姿势,贴标的鳄鱼t等等。
电影的时间轴安排非常巧妙:妻子的办公室同事发现事情真相的时间线和大叔自首进度安排的时间线互相赛跑着,期间任何一个小的决定(可能来自任何人,包括所有的路人甲乙丙丁)都可能改变其中的一条轴线,改变大叔和友哉的故事,同时大叔/友哉也在影响其它人的故事(比如妻子的同事,或者倒过来走路的老奶奶)。
所以,我的意思是,对待本身就不具有控制可能性的东西,比如是不是从小就被抛弃,或者妻子是不是对和自己相像的年轻男子有染,或者钟表店的老板如何营生,或者倒着走是不是能够返老还童,或者头顶的璇是否总是有臭味,或者由这些林林总总的细碎的事情组成的人生,就放轻松,慢慢走。
那天累了,就休息一下好了。
中途不走了也没有关系。
因为恐怕本身就是没什么目的地的。
転々之后忍不住开说。
这是什么?
这是时效警察+银他妈?
或许再加东京塔?
我在胡说八道,这是三浦大叔和小田切的谁比谁冷二人组。
不亏是大叔。
电影一开始他就把袜子往小田切嘴里塞,懵了。
原来是被父母遗弃的八年也毕不了业的倒霉大学生文哉欠了大叔84万:卖身罢!
像你这种类型的很受同性恋大叔喜欢的哦!
一次两万一天40次//ORZ。
陪我去走霞关,我就给你100万。
之后小田切就开始陪三浦东京转转。
悬疑?
其实就如这般,一直转到电影最后一分钟。
中途告知你他杀了老婆,要去霞关自首。
你没放在心上。
因为两个高段的家伙未停过的如第一段般胡搞着说些没边的话,表情如转转一般随意无聊。
时而脱线的感觉让我想到自家两老头在偶像节目JP里唱五月病聊拉面吃法等等扯到没边的温情戏码。
怎样一种奇妙气场在两个衰人之间无声地袅袅升起,多麽暖意悠然,虽然好多是些又贱又冷的言语。
数不清的值得一提的细节。
在街上看到岸部一德会有好运气哟。
年幼喜欢的女孩cos凌波丽look站在自己面前。
买不起鳄鱼衫给喜欢的女孩于是贴了个鳄鱼在POLO衫上,结果当众掉了下来。
第一次从这个位置看到信号灯诶,真的好大。
在腿上拍一下再搓搓,会变出蚂蚁。
大叔说我猜没去处的你会来看新宿妈妈。
小田切尾随一个VR华丽风的电吉他手,那人抱着吉他屁颠屁颠走过一条又一条街,穿过斑马车流,结果在俩拿着警棍晃悠晃悠的警察前面突然RP大升(or大降?
)一句:晚上好。
嗯,再附赠一个吉高由里子高分贝尖叫的裸奔出浴XXD再就不说了,自己去看罢!
然后你会发现散步很有聊,即使散步的人很无聊。
慢慢慢慢你自己也扭曲到忘了这电影到底在说啥。
就随着这节奏抽抽抽。
无意义但是好像又让心里的什么感觉淡淡泛起了。
唔,所以要提防某一刻你可能会发现你上当了。
家人般的四人围在桌边,小田切吃进蛋黄酱后故作难吃要去喝水,结果他望着满脸笑意的暖灯下的三人,把玻璃杯中的水径自倒去了。
1小时40分钟的电影离结束一点一点临近的时候,好像一集时效快要播完的舍不得。
尤其是那个开场塞袜子的大叔和某极衰大学生一同坐上云霄飞车的时候。
两个无亲无故的大男人怎么看起来同游乐场那么相配?
嘻嘻哈哈返老还童。
大脑随着风驰电掣哗啦啦地重返过去,昏黄的记忆回路貌似出了差儿,多麽美好而温柔的气息,那是否是真的?
咖喱很好吃,人生的幸福时光如同吃一盘咖喱那样短暂,呼啸而过。
闷头一点一点吞咖喱的小田切的眼泪,我和他一起流。
怎么,你也没猜到这一出。
结果明明在开始就定好的,我怎么忘了呢。
怎么也不想让杀人犯去自首了。
那个粗暴的老头,穿着厚重大衣老土球鞋凶神恶煞。
可是好想看这个讨厌的大叔和这个邋遢的大学生一起走下去。
走下去。
这不是最后一次罢。
有空也去散散步罢,和自家的老头儿。
片,後勁頗強。
大推大家演技都不賴。
新人女配角吉高由里子很正(羞)"仔細想想如果有目的地的話就不叫散步了"這句話讓我想了很久,小的時候老盃常常跟我說 我們出去走走。
我總是不能體會硬要他跟我解釋我這次出門的目的是什麼,要去哪裡,做些什麼。
即使是去汀州路的OK買個飲料,敬志餐廳或是買刀削麵,紅豆餅,越南,易牙居,買藍家掛包。
每次出門前問他 他都說 我們再看看 看要走到那裡 再決定要做什麼 小時候很不喜歡這種不確定感每次出門後 一老一小也總是各走各的。
尤其是當我被什麼吸引而駐足停下仔細研究完之後,四處張望總是找不到那個熟悉的背影原來那老頭也去看他自己的東西了 往往總是誰先看完誰先開始找對方。
當然 我每次都帶著慌張的情緒四處張望長大後 各看各的情況還是沒什麼改善 不同的是心情吧旅行中 不是為了下一個目的地而前進,而是散步人生亦然
日式小温情公路电影,一路走一路聊,一路品尝人生点滴,无所谓好与坏,也无所谓善与恶。
真的是没看下去。。
散步,你能想到什么?找个人来回忆自己的过去,在熟悉的街区走走看看,穿插着熟悉的身影,他们都是出来打酱油的,时效警察里许多熟脸。要装作是一家人,一起热闹的吃饭,感受异样的气氛,人生这样结束也是可以接受的,也许你在期待不同的经历,但平淡就是最真的面目。
“幸福总是在不经意间悄然而至,不幸总是来得那么赤裸裸。”脱力系其实并不准确,这片还应该是治愈系,十秒钟的三日月、裸奔的吉高由里子、凶巴巴的三浦友和、小田切让的眼泪、带来好运的岸部一德,所有这一切倒让人觉得很温馨,为什么?生活难道真的无法轻松散步?非得杀了人才能放下所有负担么
没想到这么好看,冷,飞,萌,能像三浦友和和小田切让一样思考的人有福了!
特别阳刚的一部。开头老/登穿过黑丝袜塞嘴里和戒社男奠定基础。一路上绿帽癖睡了别人的妻自己的妻睡了别人。为了小事杀妻,妻子是真杀了,假模假样扮演一家四口蹭吃蹭喝,过山车上父慈子孝。(倒是很多喜欢的女演员,吉高一如既往可爱。)但安排吉高洗澡剪影和只穿内裤跑出浴室又跑出,又见阳刚了。
嗯,这是一部你不想让他那么快就完结的电影,想一直看下去,看下去
很温馨的日本小电影。什么时候我们再做在一起 妈妈对我说 你尝尝嘛 好吃么。妈妈你做的牛排 什么时候才能在吃到呢
在街上遇到岸部一德会有好事发生的唷。
看完之后,很想在广州到处走走,有这样的心情真是难得,有没有去自首有没有杀妻又有什么关系呢?
吃袜子那一段还真是……
三星半;是的,有空得多转转,不然会憋坏的;知道目的地就不算散步;各种乱入,结尾字幕后还有亮点;软软的感情有时回想起来会有股更辣出眼泪的力量;脱力系
日本总是给我们一种处在动荡的现状,所有人的情感和思维都是不定型的,不能被简单的解构,于是乎这个故事同样如此
这尼玛赤裸裸的被分骗了
看海报还以为是温情文艺片,结果抽了..PS:小泉今日子好像老版的长泽.囧反正我这么觉得
脱力系 好形象!
能够真正杜绝说教意味地去讲一个故事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太闷太闷太闷
央视电影频道周三凌晨三点半,译制片栏目中播出了此片。只是名字改成了《东京散步》——此类日系文艺片,个人看后有种白瞎时间的伤痛!
好温暖的老少搭档,一个死命呆萌,一个存心装狠,到头来,却是不过去东京散步,去动物园看河马,走出人生醒悟,走出回忆纷纷,走出自我桎梏,这样的季节,这样的人,真该出去走走,感受突如其来的幸福,那么,即使不幸来临,也不再那么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