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除了第七集覺得案件有點無聊hhh其他都覺得挺好看。
第五集少年犯罪那個真的很有意義了。
很多人說劇情有點弱,的確某些程度上來說,刑事案件的話偏破案又不是特別破案;法政劇又不是特別法證。
但是又有什麼所謂呢,總的來說看起來流暢,能吸引我看下去就行了。
期待最後兩集的走向~再湊一下字-。
-為啥還差那麼多呢。
时隔两年,我们的小律师又回来啦。
在日本推理电视剧井喷的今天,《99,9刑事专业律师》凭借他的高颜值,冷笑话再度回归。
熟悉的人物,不变的冷笑话,一切仿佛回到两年前,让人不由得感叹:还是原来的配方。
《99.9刑事专业律师》虽说是一部刻画律师团体的电视剧,其实,它就是一部推理剧。
深山大翔的司法合格证书似乎只是个律师敲门砖,他几乎没有发挥多少法律知识技能。
看到他又是这么执着地探寻真相,我真想说:大翔啊,你走错门了,对面才是刑警队啊。
【编剧真实的用意在第二季第二集体现】 全部播出之后,我给出5分的评价。
下面我只是想再度吐槽《99.9刑事专业律师》,表达一下一个法学学士的感想。
第一集是一个关于谋杀的案件,在这个案件中,引入了一个新的人物:尾崎舞子。
她原本是一名优秀的法官,因为不明原因辞去法官职务,为了帮助好友父亲而暂时加入律师事务所。
她的出现,引入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法官视角。
身为法官,她效率至上,不太重视现场走访调查,更加重视案卷,比起荣仓奈奈所饰演的新人律师(荣仓奈奈你快回来啊!!
),她将会与深山大翔带来更加尖锐的碰撞。
1、首先我仍然不赞成深山大翔的做法,他的做法不是律师应有的行为,不能真正实现律师的价值。
然而尾崎舞子的行为我更加不赞同,她在做什么?
劝被告人认罪?
而且是在被告人明确表态自己未曾犯罪的情况下。
我的天?
她一个律师,干起了检察官的活。
我甚至都怀疑她是不是检察院派过来的卧底。
这个态度真的不好。
2、故意杀人是各国刑法严厉打击的重点。
在我国,命案是必破的。
涉及到故意杀人罪的案件都要谨慎处理。
因为一旦判断失误,将会给嫌疑人和家庭带来无尽的痛苦:牢狱之灾,巨额赔偿。
更为可怕的是真正的凶手就会逍遥法外。
发现误判后,谋杀现场早已物是人非,原来的证据往往难以证明真正的凶手。
待到诉讼时效一过,凶手就真正地逍遥法外。
这些身为原法官的尾崎舞子难道不明白吗?
她口口声声说所有的证据严丝合缝,指向好友父亲,但是她仅仅只是阅卷,没有实地走访调查,她怎么确定警方提供的证据是准确真实的呢?
在我国刑事案件中,无罪辩护往往很难,罪轻辩护的确比较现实。
但是一旦涉及命案,这可就来不得半点马虎啊。
一旦被告人坚信自己无罪,一定要认真调查。
单凭阅卷可没有什么用啊。
3,回到案件本身。
按照检方提供的证据表明:老头晚上是到被害人公司还债,两人发生口角,老头一气之下拿出锤子砸死了被害人。
这其中充满了无穷的想象,根本不能构成完整的证据链。
老头的锤子从何而来,事发后又放到了哪里?
老头是来还债的,他为什么随身会装有锤子?
装了锤子来还债,这预谋的可能性就非常大,又怎么能认为是冲动杀人?
剧中没有一处提及关于锤子调查,仿佛这根本不是重点。
这真是滑稽可笑。
4、整个一集通篇在讨论时间的问题,但是时间是本案的唯一重点吗?
不是啊,即使证明老头有时间作案,那也是确定了他有作案可能性,而非一定啊。
剧中有人证物证证明除老头外别人没接触过受害人吗?
没有。
就算有,那也是只能证明他有重大作案嫌疑。
看着女儿欲死欲活,尾崎舞子可怜巴巴的样子,说什么证据确凿,我真是又好气又好笑。
5、最最致命的是,全剧终没人发现一处重大漏洞。
根据被害人的照片、现场痕迹固定线和职员描述,他是一个身宽体壮、凶狠无比的壮年男子,被告人是个160cm的瘦弱老头,尸检结果显示:被害人是一击致死。
额……检察官们,你们是觉得这个老头是李小龙转世吗?
他是跳起来一锤锤死了被害人吗?
再结合尾崎舞子之前的“证据确凿,无可辩驳”的说辞……编剧你可长点心吧。
第二集更新 第二季第二集将整个《99.9刑事专业律师》的立意升华了,它解答了剧中两季以来大部分的设定疑问。
深山大翔父亲案件真相到底是什么?
这部剧真的是推理剧吗?
深山大翔为什么那么执着的追寻事情的真相?
为什么那么在意事情真相还要当律师而不做警察呢?
这一集完全解释了。
1、当年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看过剧的小伙伴都知道了,我就不剧透了。
但是证据漏洞百出,犯罪事实认定全凭想象。
检察院居然还能批捕?
所有学过法律的人都会从内心生出疑问。
但是这毕竟是26之前的案子,这种情况不足为奇。
20多年前,我国也秉承命案必破的原则,开展犯罪严打活动。
那看待嫌疑人都几乎是有罪推定的,从而造就了一大批冤案。
时至今日,一部分如呼格吉勒图聂树斌案已经昭雪,还有一部分仍在路上。
2、那么一个小小的基层警察又是有何本领只手遮天掩盖真相,竟使得检察厅高层就此默许呢?
那是因为形象。
没错,这部剧不是所谓的流水推理剧,其真实立意竟然是抨击公安高层检察厅高层玩忽职守,滥用职权;法官制度麻痹腐朽,以致无辜之人蒙冤,真凶逍遥法外。
基层公安怕警察犯案损害警察形象,同时调查又敷衍了事,急于解决案件,综合两方面考虑在证据提交时掩盖了真凶警察,检察厅高层因流程已进入审判阶段,担心重新调查会影响检察厅形象,削弱检察厅公信力,因而虽有察觉但放纵真凶。
法官只是简简单单进行阅卷和法庭调查,不能对检察厅提交证据的完整性、真实性进行审查,没有对案件进行实地调查,从而只是依据检察厅证据进行“法律审”,麻痹大意,导致最后一道保证公平正义的屏障失效。
到这里,编剧的用意完全体现出来,促使这部《99.9刑事专业律师》成为一部高质量的日剧。
3、从第一季开始,小伙伴都知道深山大翔有一句口头禅:我只在乎事实真相。
那么深山大翔为什么那么执着于真相呢?
想必是当年警察敷衍了事的调查,漏洞百出的犯罪认定刺激了年幼的深山大翔。
在一个幼小的孩子眼中,要想拯救父亲,必须要找到案件的真相。
正是这一目标植根于大翔内心深处,才使得他那么在乎真相。
因为警察的证据错误太多了。
证据都不对,审判有谈何公正可言?
4、在法学人包括我的眼里,编剧将深山大翔设定为律师真是可笑,他那么在乎真相,完全可以去做警察啊。
看完这一集,我才明白编剧那深刻的用意。
深山大翔只能成为刑辩律师。
因为警察办案往往受制于上级。
在深山父亲的案件中,即使正义的三宅警察向上级汇报了至关重要的线索,最后也是石沉大海。
因为公安上层滥用职权,只选取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向检察厅汇报。
在检察厅,即使是正义的丸川检察官,也难以抵抗上级的施压,甚至只能秘密复查案件。
而刑辩律师,没有上级制约行动。
在第一季开始时,为了不受事务所制约,深山大翔甚至是个自由身。
直到遇见了斑目好所长,才加入了事务所。
5、人世间就是如此。
光明与黑暗相互交织。
深山父亲的案件真相揭晓了,但是最后结果却令我们唏嘘。
正义到来了,却只是一剂安慰剂。
在我国,20多年的冤案昭雪又何尝不是如此。
正义到来了,当年因为该案升迁的官员却难以追责。
他们踩在无辜之人的自由上肆意享受着名利富贵。
光明的到来,并不能遮盖黑暗。
但是光明的力量也是强大的。
深山父亲冤死狱中,却在幼小的深山大翔内心深处埋下了真相的种子。
多少无辜的被告人,因为深山大翔孜孜不倦的努力而无罪释放。
我国不也有类似的例子吗?
徐玉玉。
想当初电信诈骗专业程度高,犯罪集团化,侦办难度大。
普通人一旦受骗,钱财便泥牛入海,难以追回。
在以往,电信诈骗几乎是无迹可查,大多数电信诈骗案件都是在等待相同案件增多后串并侦查。
而徐玉玉的死,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电信诈骗案件侦办力度不断加大,银行预防措施持续升级。
徐玉玉,中国反电信诈骗史的里程碑,看到那么多人能挽回自己的损失,九泉之下也会欣慰吧。
悲剧的发生不停提醒着人们,不要忘记黑暗的侵蚀,时刻保持警惕,注重预防。
6、佐田律师是个前检察官,新加入的文乃是个前法官,我们的大翔算是个爱追寻真相的“伪警察”,公检法、律师四家视角来研判一个案件,这在以往的法律或者刑侦剧中是罕见的,真是本剧的一大看点。
明石的搞笑、深山大翔的冷笑话、文乃的一板一眼。
人设的丰富也让本剧超级好看。
安利大家追看《99.9刑辩律师》。
第三集更新 1、这一集主要批判的是法院的腐朽制度问题。
我在看这一集的时候明显感觉其实没有什么法学上的问题可以深挖。
这是因为编剧显然考虑到严肃的刑侦庭审不能吸引观众,所以加入了大量的轻松搞笑情节。
比如逗比的佐田律师,新技能GET的尾崎律师,还有神经病冷笑话的深山大翔,脸皮已经丢进垃圾桶的明石。
啊,文乃翻白眼的样子真的好可爱啊。
主题太过沉重,所以用了大量的幽默来进行调节。
不得不说,编剧手法蛮高明。
2、本集的两个争议点其实还算合理。
比如目击证人看到J.C案发时间走出大楼以及石像相框上有J.C的指纹。
如果在中国,J.C因为这两点已经可以被列入重大嫌疑人。
但是仅仅只是重大嫌疑人,想批捕是不可能的,这都可以反驳。
第一个争议点时目击证人看到J.C案发时间走出大楼,那么同一时间是否有其他人出入?
这一点警方没有调查。
证人作证也是要考察其真实性准确性的,衣服颜色、发型无一说对,单单脸说看清了。
这样的证词是在骗幼儿园小朋友吗?
第二个争议点是相框上有J.C的指纹。
哎呦,这一点就更难以置信了。
首先,这位大明星是怎么进入目击者的家中?
从窗户里还是从门口暴力开锁或是技术开锁?
相框是目击者与未婚夫爱的证明,上面一定有未婚夫的指纹。
如果门窗没有被撬动痕迹,第一怀疑人不应该是未婚夫吗?
怎么就一定是J.C了?
再者,J.C的指纹是在签名玻璃上留下的,而凶器是个有着巨大边缘的石像相框,石像上没有他的指纹的,如果是J.C行凶,绝对不可能做到只在玻璃上留指纹而不在石像上留指纹。
还有既然选择了凌晨两点行凶,那必定是有备而来,凶器怎么可能不自己带着而非得用现场道具?
他怎么知道现场有个石像供他砸?
仅仅是因为她看到了J.C,于是J.C凌晨两点潜入受害者家中行凶。
这种天方夜谭的情节,就好像是你拍到鹿晗与神秘女子约会,于是鹿晗凌晨两点翻进你家找相机一样,就这警方检察厅还能信?
怕不是玛丽苏小说看多了吧。
3、当看到法院领导催主审法官快点结案时,我真是难以置信。
日本的法院这么缺人吗?
民事案件多求速结案可以理解,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真的是太多啦,而且相同性质乃至一模一样的纠纷数量也不在少数。
但是这可是刑事案件!
谋杀案,两起!
这也想着速结案这就过分了吧。
况且刑事案件真的没有多少相同的,哪怕是个故意伤害案,也要考虑凶器啦、被害人受伤程度啦、伤口位置深浅方向等等诸多影响定性和量刑因素。
日本刑事案件都多到要赶案子的程度了吗?
前些日子还有报道说日本的犯罪率非常低。
犯罪率低还要赶案子,这是在抨击日本法官无能吗?
4、结尾部分法院的高层为何突然翻脸将主审山内法官下放呢?
原因根源于深山。
一开始,法院高层川上法官还对这个案件的主审法官青睐有加,但是当尾崎舞子向他说这一切都是深山大翔的帮助时,这位高层联想起居酒屋时的情形立马就明白了:深山大翔是个死都要追寻真相的律师,他是法院高层的眼中钉,尾崎舞子已经被深山大翔同化了。
而本案的主审山内法官以前还是个速结案的法官,但是当他听到尾崎舞子的话后,就对法院高层表示要延期审理。
法院高层心想:得,敢情山内法官也要被尾崎舞子同化了,必须要抛弃。
法院系统腐朽无比,它要求每个人都应该干同等的事。
川上法官虽然嘴上说着公平正义,但实际上已经成为腐朽法院系统的拥护者,当他发现自己的法官可能被眼中钉深山大翔要同化,追求所谓的公平正义时,他就立马痛下杀手。
不得不说,他的做法是错误的,但是判断是无比精准的。
第一季中,小律师还是个在律所处处碰壁被人质疑的律师,但是到了第二季尽管其他人嘴上有所不满,但是身体还是很老实的嘛,主动配合小律师完成各种工作。
尤其是佐田律师,第一季中各种阻碍深山大翔,但是现在完全接受了深山大翔的观念并为之奋斗。
深山大翔的真相信念同化哦不应该是净化人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5、剧中还揭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自律问题。
从这三集中,我们可以看到深山大翔遇见谁谁就“倒霉”。
丸山检察官下放了,山内法官流放了。
当检察厅和法院发现自己的手下要被同化时,下手可是非常迅速的。
但是为了所谓的公平正义而被流放下放心甘吗?
不是所有人都心甘,可以说是大部分人都不会甘心,那么他们就只能继续听从上级的指示。
靠着有良心的检察官和法官来改变整个系统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这两个腐败的系统根本不能自律。
不解决掉不称职的高层,不从根源上改变,所有的努力可以说是杯水车薪,不起作用。
一个比喻就可以让大家明白丸山检察官和山内法官是多么良心。
这就好比是扶老人。
不扶老人老人可能会去世,而自己其实什么损失都没有。
但是扶起老人,可能会被讹,自己可能会面临官司,损失大笔钱财,而老人的身体却能康复。
这两位检察官法官为了追求公平正义,为了和自己没有关系的陌生人的家庭幸福美好前途,而毅然选择向腐朽的系统开战,最后摊上自己的前途。
这是最让人心痛的。
第四集更新 1、这一集的水准稍微有些下降,不如前几集精彩。
隐隐透露出吃老本的倾向。
要知道,本剧其实推理水平连《柯南》都不如,卖的更多是人设。
如果不能推陈出新,恐怕我们很难看到第三季了,我还想念我的荣仓奈奈啊。
为什么说有套路化倾向呢?
因为这一集的脉络是这样子的。
律所又接到一个案子,佐田律师想拒绝或者按罪轻处理,深山自作主张,尾崎舞子虽一脸无奈但还是大力协助,深山有了突破,佐田律师突然转脸支持深山并参与案子。
深山发现重要线索,法庭上揭示真相,真凶被捕。
这中间夹杂点明石的搞笑卖蠢,尾崎舞子的可爱等等。
我们发现这既视感太强了,有种流水化作业的感觉。
2、首先我们照旧说说证据。
证据是遗书短信和指纹扳手,表面上看证据很充分,但实质上存在诸多疑点。
短信作为电子数据,是可以被当做书证的,但是短信可以被轻易伪造,使得它的证明力大大下降。
小时候偷拿同桌手机发恶作剧短信的事也层出不穷。
扳手上有指纹就更有问题了,扳手作为工具是经常被人使用的,粘上指纹不代表他用扳手杀了人,而证明他接触过扳手。
后面的剧情我就更看不懂。
恕我才疏学浅,没有在检察院实习过。
法定不起诉后,证据是还给当事人的?
这是要留个纪念?
更厉害的是,深山还能随便找个民间鉴定所鉴定证据?
这个槽该怎么吐呢?
首先合着公安只查了上面有无指纹是吧,都没有对本案最为重要证物进行鉴定?
再者,该民间鉴定所有无鉴定扳手这方面的资质?
该鉴定所资质是否得到法院认可?
这些都是问题。
在中国,随便找个鉴定所鉴定完当证据法院是妥妥不认的。
还有一般而言,法庭是要事先整理好争议重点的,像这种审着民事的案件突然变换重点,奔着刑事争议去的法院一般是不认的。
大概率是暂时休庭,由法院提出建议,检察院发回公安补充证据,待刑庭案子结了再来审理附带民事赔偿。
我是真不知道日本这种辩护思路是否能达到当事人的预期效果。
3、面对天价的赔偿金,即赔偿额高于遗产财产所得,一般情况下是放弃继承权。
佐田律师的做法很常规,但是仔细一想就觉得非常可疑,凶手好像明白通行做法,想让岩村太太人财两空。
因为太刻意了,反而不得不令人起疑。
后面的剧情果然也是证实了我的看法。
前几集凶手想隐藏起来通常都是嫁祸他人,但是没有把嫁祸的人杀了,因为那是不必要的,而这起案件中,凶手居然制造了自杀现场,这种不合常理的行为大体一猜就是在钱上有手脚。
再说赔偿金。
3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700多万,从岩村太太的反应来看,这在日本也是天文数字。
这就很好笑了。
死亡赔偿金在我国是有一定限制的,1700多万绝对属于漫天要价。
不知道日本是不是对死亡赔偿金也有一定限制。
更好笑的是,原告律师居然还认为1700多万是妥协的结果,上法庭能要更多的钱,额……打个不太恰当比方,你到法院要求被告赔10元,证据确实充分一般会判8元,调解是6元,如果想更快的话也就能拿到5元。
1700多万就相当于这例子中的5元。
也就是说他们到法庭上可以拿出索赔两三千万的证据,嗯,除了这个人是金子做的,我实在想不出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精神损害赔偿金、误工费、交通费等等杂七杂八的费用能到两三千万。
原告摆明动机不纯啊。
后面的剧情果然印证了我的猜想。
4、律师其实是非常防范证人的,不论其证词是否有利于自己。
因为“翻供”这件事实在太头疼了。
这三位律师也是蜜汁自信,问了一位足立社长便觉得证言充足,脑补出了事情发生的全过程。
这个负责人既然有能听从棚桥哥哥的话,有胆量对警察撒谎。
并释放谣言混淆视听,那又怎么会害怕区区几个律师?
要知道伪证罪或者包庇罪都是不轻的啊。
偷税漏税其实还算是一种违法行为,只有满足一定情节或者性质恶劣到一定程度才算犯罪。
不知道日本是怎么规定的,在我看来,轻易被律师威胁并和盘托出,未免有些简单了。
他们也没有考虑到“翻供”或者再次说假话的可能性。
5、最后从尾崎舞子书里掉下来照片里的那个人怎么这么眼熟呢?
是你!
张益达张伟!
厉害了张伟,都来日本接案子了。
我回来啦,首先更新大结局。
1、大结局上来就抛出一个极为棘手的案子。
该案被告一审判处死刑,上诉被驳回,且案情距今已有8年之久。
为什么说棘手呢?
如果对前不久的江歌案有所了解的话,大家就会知道日本的死刑率很低,一个人若不是罪大恶极是不能轻易判死刑的。
那么一旦判了死刑,翻案可不是轻而易举。
上诉被驳回,说明二审法院对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适用法律、量刑幅度都表示了认可。
况且案子已经过了8年,物是人非,难以找到翻案证据。
纵览我国最近的平反冤案,通常情况下是找出检方证据链漏洞,从疑罪从无的原则上突破,或者真凶浮现,真相大白,最极端的是被害人自己回来了,于是无罪释放。
但是小律师们岂是平凡之辈,他们选择了一条最直接最艰难的路:推翻检方证据!
真是太霸气了。
2、然后小律师们又开始了侦查实验。
也是深山律师运气好,8年过去了,街道、加油站、停车场甚至遗址还在,没有发生较大改动。
但凡有一个地方变了,这种实验都难以维持下去。
看到洒水实验时,我不由得笑出了声,这绝对是为了搞笑而增加的实验。
正好洒了10升煤油可能就是那么巧的事,怀疑可以,怎么还需要做实验来验证呢?
一个人随手买了张彩票中了大奖,你就要再买100张来证明没那么巧吗?
以小律师的聪明程度,这绝对不需要做实验。
倘若明石真的一不小心倒出了整整10升水,小律师你就不怀疑了吗?
3、这部剧给所有从事法律行业的人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反面教材。
那就是证据突袭。
我不止一次的看到小律师突然提出新证据,检方大喊没见过的场景。
小律师是多爱证据突袭啊,事先提交有那么困难吗?
一般情况下,在我国证据突袭法院是不认的。
遇到小律师这种没事爱挑刺的人,更会一律驳回。
所以年轻律师们,请敬重法官,千万别看了李狗嗨后就觉得法律至上,随意走动,大声喧哗,得意忘形,一定要重视法庭纪律。
也千万别觉得程序不重要,总想证据突袭搞个大新闻,牢记程序规定,敬畏法庭纪律。
4、我在看这部剧时总觉得怪怪的,后来发现,你们法院是没有合议庭制度的吗?
怎么什么时候都是一个审判员,这又不是适用的简易程序。
合议庭制度就是来规范一个人自由裁量幅度,减少一个人审判失误的。
一审,二审,再审,都是一个法官审理,其他看似审判员都是酱油,几乎一句话不说。
麻烦你们不要纠结正义的问题了,先开个合议庭会议好吗?
另外这部剧大大放大了检方和辩方争锋相对,其实在真正的法庭上,最耀眼的是书记员!
甭管你多么气宇轩昂、意气风发、挥斥方遒,只要书记员来一句:不要说得太快……另外第三句是xxxxxxxx吗?
你立马蔫了下去,重复一遍。
书记员速记功底不错,但是说得太快也是不行滴,不管你说的多么好,只要没被记录,是没啥作用滴。
不过现在高素质的书记员好多了,事先知道双方的争议焦点,检方的公诉意见书,被告的辩护意见,能使庭审更加流畅。
5、因为发现斑目事务所可能是利用了自己,久世亮平气到要委托其他律师?
不是你原来的律师没有本事,走投无路之下慕名来到斑目律师事务所的吗?
斑目律师事务所原来是这么没有名气,要靠接这种跟再审法院对抗的棘手案件来打响名气?
另外,就算人家利用了你又怎么样?
律师事务所是公益诉讼组织吗?
不要挣钱的吗?
整天风餐露宿,动用整个刑事案件部全部3位律师,3位助手共六个人的力量来办这个案子,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就只是为了伸张正义?
人家做的不是法律援助服务!
为什么觉得这么不可思议呢?
因为也是有一种不良风气,觉得科学家就该清贫终生,觉得高科技人才就该放弃家庭。
他们这些高素质人才,倘若没有丰厚的报酬,有多少人会全力以赴?付出那么多,凭什么高风亮节就拿的少?
律师医生教师也是,付出就应当获得相应的回报!
从第一季想想,小律师折腾了团队无数次,为了正义不惜一切,没有相应的报酬,这个团队要用爱发电吗?
费用可以减免,但是绝对不是应当全免!
久世亮平先生您要走是吧,可以,请先把违约费、必要且已支出的成本费付了把。
另外那篇关于斑目律师事务所的报道,我有点不明所以。
夸大了自己刑事案件部门的业绩,于是民事合同签约量翻了两倍?
呃……虽然律师们是需要各个法律精通的,但是一般只会做一个方向的产品。
其他方向做的不会比专精这个方向的律师好的。
刑事做的好,怎么民事签约量大增?
一个人物理很好,所以你慕名去请教化学?
6、检方就没有凶器这个概念我就不吐槽了。
在他们眼中看来,凶器肯定是随手捡的,根本没必要去查。
但是我是真的不知道,检方你们分辨不出钝器伤和撞击伤?
你们控诉被告久世贵弘激情杀人,那么事发地可是厨房耶,拿刀杀不是更有效率吗?
用钝器看起来故意伤害的面更大耶,怎么能认定是故意杀人呢?
况且仔细看现场图片,久世太太倒地没有出血哦,那说明是脑淤血。
一个人在没有出血的情况下倒地,正常人不是会以为晕过去了吗?
久世贵弘怎么会连测鼻息都没做,直接吓得以为把妻子打死了,要毁灭现场呢?
连鼻息都没测,直接放火,那就说明久世贵弘对妻子恨之入骨,欲除之而后快。
而两人恩恩爱爱。
根本找不出这种动机。
最最搞笑的是,检方在被告久世贵弘的车子上找到了剩余5公升的煤油桶。
认定是倒完煤油剩下的。
哈哈哈……那意思是久世贵弘费劲地把15升煤油搬到废旧书处倒了下去,点了火又把5升煤油桶放回车内,久世贵弘是弱智吗?
他图个啥?
你们是不是觉得小偷偷完东西都会整理好再离开啊。
就这也能打到再审,是检方无能,还是法院眼拙,还是之前的律师是民事律师?
7、说了这么多吐槽,表扬一下这部剧的演员。
川上法官演的太好啦,那个老奸巨猾的形象真是活灵活现,尤其是两次喝茶时,雾气蒙住了镜片和诡异的笑容。
哈哈哈,这个隐喻玩的溜啊。
片尾舞子完全变成了小律师的模式啊,狱警真的头痛啊。
还有最大最大的惊喜,奈奈露面啦,真的是太可爱了。
波士顿留学的魅力哪比得上小律师啊,快回来吧,期待你的第三季!
不知不觉两季结束了,因人设入坑,因立意感动。
闭上眼,每个人似乎都在眼前:佐田律师的挫和尬笑,深山律师的拔耳塞和美食,尾崎舞子的腹语和白眼,明石的好笑与可爱,以及众多配角的放飞自我。
该剧虽不是神剧,但绝对是无可替代的好剧。
第三季,快来吧。
(大结局感想更新啦,如果评论区希望我补一下前面漏掉的哪集,我也会很乐意的,感谢大家的支持!
)
1(二集苓萌•芯LV6)检察官说最终判决的人是法官,法官说是根据检察官提供的证据做出判决,律师有时也会优先委托人的利益而打一些小算盘,谁都不打算对被判决的人的人生负责。
两季最有印象的台词2.(四集一月阿狸斯LV5)检察官说最终判决的人是法官,法官说是根据检察官提供的证据做出判决,律师有时也会优先委托人的利益而打一些小算盘,谁都不打算对被判决的人的人生负责。
两季最有印象的台词3.(五集XSD212LV3)第二季第5集的这件案子的现实原型,我还有印象,当年在舆论和法学界是颇有影响的一件案子。
即魔幻又精彩。
学习过东亚青少年犯罪判例的网友肯定也有记得这件案子的。
案件的时代背景和剧中介绍的差不多,在新世纪初,日本社会对于“不管案情多么恶劣,只要罪犯是青少年,就能得到轻判”的司法实践的厌恶感已经非常强烈(中国社会在数年后也出现过类似的舆论,不少人应该还有印象)。
于是日本内阁为了展示权威形象、顺应民意,开始了一场严肃处理青少年犯罪的“司法运动”。
在舆论上,自然就要向社会树立几个典型案例,毕竟文化背景相近,都是些大家熟悉的方法。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案原型发生在似乎是在2006年前后,具体记不清了,一位JK在其母亲的陪同下报案,声称自己在放学(好像是补习班放学)途中被几个同龄的小混混带到公园里猥亵了(当时报的是猥亵还是强奸记不清了)。
那么警察一看这种情况,立马把平时整天在那个公园附近区域晃悠惹事的小混混们全逮来了,隔着玻璃让JK辨认是哪几个人。
JK指认了其中三四个人。
这个JK,其母亲对她的管教也十分严格,门禁之类的很严。
当时据传她在学校里也一直是挺乖的学生,是那种一看就像优等生的类型。
既然被害人指认了嫌犯,那么审讯立马开始。
小混混们一开始当然否认,但一边是优等生JK,一边是小混混,正常人会相信谁这不明摆着的吗?
刑警们开始跟这几个小混混“阐明利害关系”:人家JK还能诬赖你?
继续抵赖对你们可没好处,这种案子可大可小,态度好些早点认罪,积极赔偿,寻求被害人谅解,加上你们又是未成年人,到了法庭上都是从轻发落,顶多进去蹲个一年半载也就出来了,运气好还能拿缓刑,对你们这种整天惹麻烦的人来说也不算什么吧?
要是死不认罪,抗拒到底,我们最后也能把你们定罪,到时候就不是三五年就拉倒的事了……几个小混混毕竟年轻,再加上当混混的能有什么智商,都不够经验老道的刑警们塞牙缝的,稍微威逼利诱一下就全认罪了,他们当时肯定不知道这在司法上意味着什么。
于是接下来就是批捕、送检、起诉走程序。
这几个混混也是倒霉,日本政府正要找青少年犯罪的典型案例,这正好撞枪口上。
这种案子一看就是那种案情简单,但又影响恶劣的类型,况且日本社会对这些混混们一直十分厌恶,所以也不会有什么同情者。
怎么想都不会出问题,飞龙骑脸这能输?
清纯JK竟遭摧残,烈日秋霜惩恶扬善,还有比这更适合当典型案例的?
宣传赶紧安排上。
4.(六集浅川千阳LV5)想替舞子说两句话(ಡωಡ)这集很多人都在批评舞子为什么一直劝人和解承认莫须有的罪名,却忘记了这种做法才是法律界的常态。
大家喜爱的佐田律师也一直这么劝人认罪和解,美名其曰“委托人的利益”,只有在牵扯到利益的时候才会支持深山“查出真相”。
相比之下,舞子反而更快地接受了深山的做法,和他一起问出身、听他指挥,为什么弹幕却对她意见更大呢?
舞子作为一个体现“改变”的角色,她登场就是不讨喜的——阴郁、疏离、还带着法官的武断。
但从剧情发展的角度来说,曾经的法官开始以律师的身份面对那些她曾漠视的嫌疑人、对深山式辩护从批判到认同,这其中的挣扎和转变令本就是剧组想要展现的,意义要远大于一个纯白讨喜的角色。
希望之后的剧情里大家能多一点看到舞子的改变,少一点讨伐她的惯性思维吧_(:з」∠)_)5.()
作为润担来说当然是无条件给5星的哈哈哈。
那再抛开润担的角度来看,分数也是4星到5星之间。
相比于第一季来说,第二季无疑是进步了许多。
首先是很多人在第一季诟病的一点:三九作为一部律政剧,庭审戏份太少,只剩下破案了。
但是第二季中,庭审戏份增加了很多,而且除胜诉外,也有败诉记录。
可以感受得到编剧更加用心了。
其次就是延续第一季的人设。
影视作品中,除了剧情,也就是讲好一个故事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人物了。
从第一季开始,以斑目事务所的三个律师为主,事务所的其他律师为辅,各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特点,这种鲜明以及“清奇”之感也无疑十分吸睛。
然后还是想提一下剪辑、运镜以及配乐。
以这样一些奇特甚至说是“怪异”的人物构成的剧本,没有一个风格清奇的剪辑与配乐的组合,可能也会让这部剧缺少点色彩吧 中间许多快切,以及特写正反打很有意思,那种矛盾对立感被这些不太“舒适”的镜头引出,导演和摄像还是挺有考量的。
最后还是想把一二季合起来说一说。
看第一季的时候,能感觉得到编剧是想透过这部电视剧表达些什么,或者就是想讽刺一下日本的司法制度。
但是又感觉是隔靴搔痒,或者说是浅尝辄止,有一种不是很明朗的感觉,可能因为第一季重点批判对象在于检察机关吧,所以公检法中只谈一个,力度多少还是有些不够。
但是结合第二季来看的话,问题就很突出了,不仅加大了法院几位高层的戏份,还交代了许多法院与检察院相互勾结的事实,这样一来,即使没有刺痛要害,也已经入木三分了。
不过嘛,即使这样已经十分优秀了,但是有几处还是想简单吐个槽。
首先就是,虽然这一季剧本比上一季扎实了不少,但是毕竟这种与破案相关的内容,已经套路化了,比如很多时候小律师的灵感来源,单纯是靠身边人或事儿的无意提醒,看到这里的时候多少会有些审美疲劳…0.0 其次就是,吐槽法院尤其那几个法官次数太多了,尤其是笑福亭鹤瓶桑,眼镜不知道被水雾糊了多少次。
虽说注重细节是好事,但是这样儿的细节放置得多了,也多少会有些小反感吧…0.0 但是!!
但是!!
小律师还是很优秀的!!
虽然不提倡收视就是一切,但是有时候,数据摆在那儿,还是很能说明一些问题的(扶额) 顺便奶一口三九本季最后一话的收视!
再期待一下我担还能接到一个很棒的角色!
2018.3.16
我都不知评分为啥这么高,警察都是干啥的啊,几个律师随便询问一下最基础的几个当事人就能得出警察没得出的结论,所以深山应该去做侦探啊干嘛做律师?
每次女主说腹语的时候都看到嘴在动了好吗?
就不能后期配个音吗????
有几个案子确实有一些看点吧,但bug也很多。
不过好在大部分日剧的质量是有一个比国产剧高很多的基准线的。
总体来说能看,但不会推荐。
终于等来了《99.9%刑事专业律师2》,执着可爱,想法天马行空,特立独行,让其他律师和法官头疼深山律师又回来了!
还是一如既往的爱说大叔冷笑话,还是执着于从0.1%中探寻事实的真相,对于他来说事实的真相比什么都重要。
一个有些像侦探的律师,但正是因为他的执着才能使司法真正的体现出公正,当事人才能够被公平公正的对待。
第一集里法庭的辩护也很精彩,总体来说是一部搞笑中带有些无厘头,无厘头中又带着悬疑的剧,看起来轻松又吸引人,强烈推荐!!
(以及偷偷承包可爱的深山先生[奸笑])
第二季整容完整,律师+检察官+法官。
佐田律师是前检察官,兼任民事律师。
深山律师是刑事案件的代表。
这一季新来的尾崎律师之前是法官。
稳固的三角形刑事团队成型。
好喜欢日剧的风格,真的是完全不拖沓。
第二集就揭示了深山父亲案件的谜底。
尽管因为现存的法律,被告人死亡,无法再上诉。
但是深山说:“只要知道真相就可以了。
” 事实永远只有一个,但能找到发现事实的只有那么一小部分。
就像世间,能被记住的大能就那么几个,而其他就是组成这个世界运转的一颗小小的螺丝钉,虽然不起眼,但是很重要。
如果拧反了一个,就可能造成无法估计的代价。
就如因为警察上司的隐瞒导致深山父亲的冤案等。
你麻木了吗?
这是一开头尾崎和深山的对话。
“觉得自己能够公正判断这件事本身,就意味着你已经麻痹了。
”我真的太爱这句话了。
人为人,就因为人本身就是会被情感牵扯的动物。
当旁听者到被告被绑着绳索上来时,难道就不会先入为主了吗?
很难的。
在公正反面我们强调着理性,事实主导。
但同样感恩自己作为一个情感动物,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感受世界,去感受他人情感的创作。
最后一集真的亮了,这个call back 我给满分。
又是一件冤案。
真的是完美的审判,“大反派”审判长找回自己的初心。
在此之前,必不可少的就是叙述审判长为什么会变成一个视组织纪律为准则的法官。
审判长在年少时也是一个位了给人公正而认真审判,甚至愿意给人再申诉机会的审判长。
但就因为一次再申诉原告被判无罪后。
上级就对他明升暗调。
之后他为了前程,用这句话“鼓励”自己且警示着下属“好好审判”。
所以说,同理,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啊。
在这个案件之中,各方的对峙是最为精彩的,各方关系非常紧张。
媒体界博人眼球的版面,政界人士为了推行政策,向法院和检院施压,需要得到一个“完美”的审判。
重重施压下,人物的形象进一步刻画,体现人物的改变。
开始,开始对峙啦!!
是否在道路上迷失了自己的初衷呢?
一路上位了自己的职称,放弃了自己最初的理想呢?
将心比心,在你做出一个会影响他人一生的决定的时候,如果你与那个人关系亲近,你还会不负责任地如此判定吗?
但大部分时候,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很难说。
真的很难说,因为我们有时还是习惯自己一套标准,对他人又是另一套标准。
最稳固的三角形,初衷是互相制衡,而不是有两方互相靠近。
佐田的这一句,对这位法官产生了灵魂震荡的效果(这个镜头效果让人身临其境)。
想到自己当初,最终给下了无罪的判论(事情的表面似乎如此)。
这部片子,将人物对刑事案件一步步重视刻画得非常饱满。
只喜欢从民事案件里捞钱的佐田律师,对于每一个委托人,不再是空洞地委托人的利益优先。
互相包庇,隐瞒证词的大友检察官,也因为事实真相地披露,引咎辞职。
当中有一位不断帮助深山的丸川检察官,刹住车,没有做下违背良心的事情,但是却被边缘化。
前法官尾崎,在一次次案件的洗礼下,意识到不应该简单地因证据条件指向,而随意下定论,甚至不相信自己的亲弟弟;认识到对家人信任的重要,对任何人应该完全了解再下定论。
而最后这位法官,捡回自己的初心,真正地“好好判案子”,但也未可知,毕竟现在他可是大Boss了。
他借由这个案子,致使之前的法官同僚都因为判案过失而与审判长之位失之交臂。
不论如何,如斑目律师所说,他们的抗衡还有很长的距离和时间。
毕竟司法的公正不是一时一刻,只换得一位良心人而可以修正的。
给后面的他们加油!!
日剧里以检察官和律师为视点的剧很多,而以法官作为视点的剧却挺少的。
对于刑事案件,检方和辩方的立场不同,法官有时候也未必能做好平衡,所以一旦被起诉,99.9%会被判有罪,而嫌疑人的律师,则要从难以确定的0.1%中寻找时间的真相!
检察官题材的HERO,律师题材的99.9%,Legal high 都非常好看,希望也有部法官题材出彩的剧!
“我找到隐藏在那0.1%中的真相了。
” 随着男主角深山律师的这句话,预示着几乎已被判定有罪的案件出现反转机会。
每当男主角按住耳朵深思熟虑,说出这句话时,我都为之感慨、欣慰与释然。
不同于《胜利即是正义》全方位的演绎律师职业,这部电视剧将镜头对准刑事案件辩护律师追求真相的过程,故事精彩、情节紧凑、逻辑清晰,案情细节和反转设置的恰当好处以及不时出现冷笑话(不懂日语的观众应该听不懂)的情绪调剂,让观众的思维跟着主角一起发现真相,同时抛出价本剧的值观和问题,既能使观众获得查明真相的快乐也能引起足够反思。
“在日本的刑事案件审理中,有罪率高达99.9%,一旦被起诉,几乎都会判定为有罪。
” 整整两季电视剧通过男主角深山律师秉持追求刑事案件的全部真相,相信总有0.1%的真相未被发现的信念,与他的同事们,一起为一个又一个几乎被判定有罪的但其实无罪的犯罪嫌疑人寻找真相,为他们摆脱被冤枉的囹圄之灾,同时在剧中展现男主角为其父在26年前被判决为杀人犯的冤案寻找真相期望还原清白的故事。
从中反映出日本刑事司法制度的种种问题,警察并非对每个刑事案件都客观、全面的收集证据,检察官为了加快办案效率以及增加有罪起诉率和有罪判决率,过分相信书面调查材料,几乎不亲自调查可疑情况,甚至不惜隐瞒、筛选证据,更改诉讼请求以保证胜诉,法官为提高审结率,充分相信检察官提供的证据的有效性和真实性,不加质疑的根据书面起诉材料进行判决,而这一切的问题都来源于日本刑事诉讼中一旦犯罪嫌疑人被提起公诉,就会按照既定的程序,也就是剧中尾崎律师所说的“上了轨道”,作出有罪判决的不成文规矩。
“最终审判的不是我们,而是法官,如果我们错了,法官会作出判断。
”大友检察官这番话,不得不令人深思。
检察官是国家赋予追究罪犯刑事责任的人,代表国家收集证据并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自然不容许犯错,更不能做有失体面的事。
法官作为代表国家的公正判决犯罪嫌疑人罪与无罪的人,当然会优先充分考虑检察官提供的证据,而且对于法官而言,判决的根本也在于提交庭审的证据,如果证据本身就有问题,法官也很难作出正确的判断,而法官的判决则更是难以被质疑。
辩护律师则是在检方提供的证据中寻找疑点或者找到其他足以推翻检方证据的证据,如果二者都找不到,犯罪嫌疑人无疑会被定罪。
正如辞去法官成为律师的尾崎律师所说,如今站在律师的立场,换个角度看庭审,无疑检方在法庭上拥有绝对的优势,而辩护方则处于弱势地位。
如果说第一季仅仅是为与检察官的博弈,第二季则是更多的展示了法官在判决中的重要作用,描绘了刑事审判中的法官和检察官为片面维护“司法权威”以及自己仕途而联手完成有罪判决的情形,更加深入的展现了刑事审判中可能存在的有失偏颇。
若法官、检察官、律师的三角形地位被打破,必然会伤害嫌疑人的利益。
“检察官会说最终审判的是法官,法官会说根据检察官提供的证据作出判决,律师有时也会有先委托人的利益打小算盘,谁都不打算对被判决的人的人生负责。
” 犯罪嫌疑人对于法官、检察官、律师意味着什么,他们是仅仅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和客户,至于他们的人生也许只有他们自己负责吧,这是我们普遍的想法。
然而整整两季电视剧却提出一个更令人深思的话题,作为司法工作者的法官、检察官、律师不仅需要对法律负责,还要为即将被判决的人的人生负责。
本剧并非要展示法官、检察官、律师谁做的更好,这种简单而肤浅的判断,而是让我们明白刑事诉讼是会让人失去自由甚至生命的诉讼,一个人一旦被判处有罪,本人会被剥夺自由甚至生命,其家人会被他人冠以罪犯家人的骂名,如若被冤枉定罪,那这份本不该存在的痛苦将会永远跟随他们一辈子,不该有的伤害将永远不可愈合。
如果我们能换个角度思考和看待整个事件,或许结果就不一样了。
正如男主角深山律师深知家人被冤枉定罪后给他带来的无法弥补的痛苦,所以他成为刑辩律师,像一个不知艰险、不惧强敌的猛兽,毫无动摇的追求唯一的真相,为了挖掘那0.1%的可能义无反顾,但仅凭男主角一行人的努力并非就能创造奇迹,因为刑事诉讼是一个整体,法官、检察官、律师分别扮演了缺一不可的重要角色,如若没有与深山律师持有相同理念,尽心履职,维护公平正义的丸川检察官和山内法官,是不可能找到那0.1%的真相,然而正因为他俩成为体制内打破现状、冲破束缚的人,遭到了不公平的排挤,这也正是本剧要表现的另一个被称之为“在体制内身不由己”的难题。
从表面上看,这部电视剧演绎了律师对抗检察官、法官,对抗强大国家公权力的故事,会让人产生一种当权者只为自己的业绩或仕途不顾嫌疑人生死的错觉,内里却是在引导人们明白司法工作者不仅要尽职尽责,追求真相与公平正义,还需要更多的站在对方角度,全面、公正、客观的看待问题,如此的判断才会更加公正客观,同时,思考司法的真正目的和意义。
所以我们不要只是执着于判断这部剧是在褒奖律师还是揭露司法体制的阴暗面,而是像深山律师问川上法官“司法是为了谁而存在的?
”一样探究司法的意义和目的。
最后,有一点不得不说,两季电视剧凸显了很多律师与检察官、法官之间的矛盾以及检察官、法官在行使职权中的问题,而且整部剧中被推翻的案件,要么是证人作伪证,要么是真凶刻意陷害当事人,并非是检察官、法官在诬陷某人,本剧只是借此矛盾阐述司法中的问题,引发人们思考,希望大家不要因此误解法官、检察官这两个神圣的职业。
比如刚开始 说车速必须120以上 才能及时赶到办公室那里 如果时速120以上 就会被电子眼拍到不是只要在电子眼那降速 没电子眼的路段时速再提上去就行了嘛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
下饭剧就是 看起来很轻松剧情节奏也不错但是也没好看到吃完饭也忍不住看完的剧
延续了第一季的风格。但最糟糕的加了新女二。不知道编剧是不是恨她,布了好多让人来气的设定,还强行卖萌… 叠加木村文乃本色面瘫无力出演… 很难评🫡
此剧胜在节奏好 大叔也喜欢看冷笑话 可是男主那个滑舌真的不ok 法庭戏毫无气场 所以一星给编剧 一星给剪辑
润润挺可爱,文乃也挺可爱的,剧情有些牵强,但是整体不错,挺轻松一个剧,探讨的关系也挺少见的
不懂就問,現在著作權到作者死後50年,所以推理梗就可以隨便抄襲借鑑了嗎?但也抄的也並不好。我只算中低階的推理迷,我都能隨意看出兩個案子是抄的,那……不過應該還是有些是原創,畢竟有些案子挺爛的。但給兩星不是因為抄襲,而是人設和搞笑太刻意濫俗,讓人不適。
真的有趣
nana第三季能回归吗!大boss还挺带感的!
虽然主角挺丑演技挺烂,看着看着发现案件设置还是中等偏上的; 另,发现 木村文乃 是我老婆
第二季也就着饭看完了,这一部的败笔之一就是新女主角的人设:上一部有胆量有能力的独立职场女性女主我真的很喜欢,也看到有对女性职场不公现象的思考与谴责;为什么这一部新女主成了业务跟着感情走、检方给什么信什么且情商低的降智人设啊……此外,第二季是不是不想拍了,逻辑上的问题作为一个外行我无法评判,换女主也可能是合约问题,但有些原班人马的人设都崩塌了真的让人很难理解啊!男主人设懒得吐槽了可能日本人就好这口儿……最后,看来是没有第三季了,很欣慰,毕竟目前看来第三季很可能会更烂。
有点浮夸
总感觉这部剧节奏怪怪的,上一季更是
我果然依然无法认同这部剧鬼扯的三观?什么叫对这样的司法绝望了?法官根据物理证据做出适当的判断就因为你一句唯心的我是个好人就改变了,这才叫令人绝望的司法吧。
松本润好丑
逻辑推理比较弱,剧情松散,故作搞笑其实一点都不幽默。整个律师事务所除了松本润是个正常人外其他人都跟白痴似的,经营合伙人连个音频文件都点不开真是恐怖。女法官像个马列老太看了份调查报告就认死理,洞见力思考力弱爆,辞职才真是人民的福音。
fix字幕组
木村文乃太拉跨了。这季终于把男主爸爸的案件讲清楚了,还有女主卸任法官的往事。私货含量过高,拳击跟谐音梗,推理的着墨有点少甚至为了搞笑而把一些场面娱乐化。香川照之粘合剂做得很好,还有那个二十多年没考上的助手,不然很多地方会看起来非常尴尬,很多二重奏台词很吵。剧里把法院跟律师对立起来,法院总是败诉的关键原因不是能力低,而是明知有冤情却为了保持极高的有罪率而刻意掩盖误导案情发展,男主的设定很讨喜。而实际上真相是在不断追寻的路上而变化的,男主所找出的真相也还在途中。
换女主减一星剧情不受影响
第二季比第一季優良了,但也沒有特別喜歡,對法官、檢方、律師三方關係的探討稍微弱了一些,不過案件比第一集更縝密,更有邏輯了。第二季才慢慢喜歡上深山了,不過女主真的不太討人喜歡,幸好最後奈奈回來了。
第一季完全看着玩儿的,只是因为B站有资源顺手点开了第二季。一部完全无法倍速的剧,因为剪辑切得太快了会眼晕……很神奇,第二部有更多的整体表达,是冷笑话、梗、梦幻联动、剪辑手法、各种藏在细节里的小心思。这些都不能为剧作本身加分,跟故事和案情关系也不大,但是非常自由快乐,甚至比故事本身还重要了。喜欢这样的整体表达。
跟第一季差不多水平,剧情弱,但是这卡司够我看下去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