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密者

The Whistleblower,惊天告密(港),追密者:失控正义(台),惊天告密者,A Informante

主演:蕾切尔·薇兹,罗克珊娜·康杜拉切,瓦妮莎·雷德格雷夫,尼古拉·雷·卡斯,莫妮卡·贝鲁奇,大卫·斯特雷泽恩,宝拉·斯瑞姆,亚历山德鲁·波托切安,威廉·霍普

类型:电影地区:加拿大,德国语言:英语,罗马尼亚语,俄语,塞尔维亚语,乌克兰语年份:2010

《告密者》剧照

告密者 剧照 NO.1告密者 剧照 NO.2告密者 剧照 NO.3告密者 剧照 NO.4告密者 剧照 NO.5告密者 剧照 NO.6告密者 剧照 NO.13告密者 剧照 NO.14告密者 剧照 NO.15告密者 剧照 NO.16告密者 剧照 NO.17告密者 剧照 NO.18告密者 剧照 NO.19告密者 剧照 NO.20

《告密者》剧情介绍

告密者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告密者》根据十年前在联合国担当维和人员的凯瑟琳·波克瓦克的真实经历改编而来。 美国警察嘉芙(Rachel Weisz 蕾切尔·薇兹 饰)受美国私人雇佣兵公司:戴阳国际 (Dyncorp,美国私营雇佣兵企业)雇用,来到波斯尼亚执行维和任务。却发现自己的同事和当地人口贩卖集团勾结,对发生在眼前的残忍性剥削和性侵害的犯罪行为不管不问不说,甚至还帮助并参与人口拐卖和嫖娼。她排除万难,收集血证,发现多个国家军官和外交官涉案其中。嘉芙誓死公开所有证据,却反被革职处理,更成为全球军警的狙杀目标,在腹背受敌生命悬于一线的时刻,她从未放弃坚持正义……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夏季幸存者驻站梅赛德斯先生第二季学区房72小时加百列的地狱1偷龙换凤最长的一周金叶行动复仇之影足球少女圣约骑士傩教经济爱上北斗星男友小人物香港大营救威基基兄弟交响情人梦最终乐章后篇大码女孩的生存之道第一季无证之爱冤罪四次美好事物恐怖高速实习医生格蕾第十二季我的奇妙男友2之恋恋不忘特工争风山炮之王念力初心急诊室的故事第八季

《告密者》长篇影评

 1 )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确实,很多光明正大的组织里有黑暗的人…他们用手中的权利,光明正大地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

什么桥瘫了,屋倒了…都是一个贪字在作祟。

在影片中好像就女主一个是神圣的救世主,如此的正义,如此的勇猛,不禁让观众联想:世上还有正义的好男人吗?

还好还好,皮特的最后相助!

影片有个完美的结果!

现实中,多少人,屈服在淫威之下;真的只有几个,仅有的几个,还在坚持,当初的信念!

当初的誓言!

 2 ) 多方博弈的一个案例

这是一部“多方博弈”的动作片,远远超出一般警匪片和特工片。

电影作为一门艺术表现,一般在对现实进行艺术加工时,进行简易化处理,不敢展示过于复杂的事件。

但我们知道现实世界里,可以是发现简单,也可以是非常复杂的。

之前丹尼尔·雷德克里夫主演的特工片《统治权》,是根据真实特工故事改编的,故事简单,任务也简单,但是可以让我们体验到特工真实面对的危险情况。

而这一部却是“复杂”的情况。

主人公因为多年前对挑逗妻子的三个小流氓动手,杀了人而沦为罪犯。

FBI相中了他,以让他当卧底为交易,提前释放了他。

这对主人公而言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FBI的行为本身已经“玩弄了法律”,有点不择手段的意思。

因为这点“非法”的源头,导致了后面引起“蝴蝶效应”让人失措。

本来就要收网了,主人公已经获得信任,很快就要和大毒枭“将军”会面,FBI也已经就位。

但是没想到,在见将军之前,主人公还接到一项小买卖任务,而来买毒品的是纽约警方派出的卧底,精明的主人公从对话中发现了对方身份,为了确保任务(抓到大毒枭),就暗示对方赶紧跑,没想到卧底警察居然拔出枪来,结果被毒贩们射杀。

而另一边,因为要见大毒枭,主人公安排妻女躲藏起来,都是妻女躲了太久不见丈夫回来,居然在家附近转圈子(虽然主人公安排很妥当,但是现实就是这样的问题),结果大毒枭“将军”既开始对主人公怀疑(开始把主人公的妻女给监控起来),也给了主人公更重的任务(让他进监狱,在监狱里建立贩毒网络)以作赔偿(毕竟杀了警察,会引起很大的波澜,对毒贩集团造成损失)。

主人公因为妻女被当作人质,只能同意进入监狱。

但是死了搭档的纽约警长,已经锁定了主人公,并且知道FBI与此有关。

FBI负责人为了摆脱是非,决定让主人公的直接联系人杀人灭口。

更糟糕的是,主人公进入监狱后,一方面受到毒枭集团的欢迎,另一方面也受到黑人罪犯的袭击(与纽约黑人警长也有关系,也与不同贩毒集团之间的竞争有关系)。

为了摆脱困境,为了保护妻女,主人公如何面对来自各方的复杂挑战?

这是现实世界里可能存在的“多方博弈”案例。

虽然世界可以“科学般进行简化”,也可能现实很多矛盾没有那么强烈,只显示主要的两方博弈,但也完全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

所以,电影展示了一种特别的构思。

不过,电影最终还是显得比较凌乱,而解决的方法也是比较勉强:主人公通过挟持人质越狱,保住了自己的小命;而FBI接头人,因为良知而与纽约警方合作,“出卖”上司。

最终主人公“有可能”洗脱罪名,与妻女重逢(很明显电影准备拍续集,留了一手)。

尽管解决方式不是很合理,但还算说得过去,也算是一种探索。

2020-01-13

 3 ) 由小见大的体制投影

1、体制是人类最伟大也是最危险的发明,具有强大的放大能力,能把人的智慧、力量汇聚成合力,也极易把人的劣性成级数放大。

因此稳定的体制需要良好的自净能力,惩恶要远比扬善重要。

2、一个好人vs一群坏人的套路过于简单,体制下的人绝非黑白分明,因为体制不需要坏人,也不需要好人。

3、主角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选择很有意思,在行政体制无法自净时走的是司法体制,体制外的媒体是最后选择。

中国这个顺序一定是反过来的。

最有力的行政体制不优先考虑,最无能的媒体反而成了救命稻草。

 4 ) 压抑

昨晚看了这部电影,非常的让人不安,压抑。

从片头一直到结局,看着腐败无能的当地警察,安保公司的UN维和人员,打着人道主义旗号的各国联合国维和部队,在腐败脆弱不堪的体制下,纵容不法分子甚至参与其中,充当保护伞。

电影的结局非常的现实,失足妇女并没有因为偶尔一两个有正义感的告密者而得到救赎;联合国组织,一个让多数人敬重的国际组织。

也躲不过成为各个利益集团谋私的工具。

影片中某个UN高层还堂而皇之的说战争妓女是合法的,这究竟是怎样的残忍。

 5 ) 有邪恶就有斗争

美国女警到波斯尼亚执行维和任务,无意间发现最令人咋舌的拐卖人口罪行,大部份无辜少女惨被虐杀,为捣毁这个犯罪集团,她搜出如山血证,多个国家军官和外交官涉案其中,一时间已再难分敌我。

女主誓死公开所有证据,却反被革职处理,安全受到威胁。

故事很好,女主捍卫正义,逆流而上,全然忘我,彰显人性之美,观影中深深被打动。

有人的地方,就有邪恶,有邪恶就有斗争,有斗争就有希望。

愿我们都能捍卫自身的价值,虽千万人吾往矣!

片中人名还有点混乱:博克维莱雅佛雷莫瑞考夫曼酒吧老板坦尤罗曼贩卖亲人人性的至暗

 6 ) 永遠有黑暗 永遠心懷陽光

告密者我是在B站看的,同時有許多彈幕伴隨,有的在劇透,有的在高能預警,有的在解釋事件背景,有的在罵女主角空有滿腔熱情不懂得理智待人。

對於這樣的評論,我只用一個細節便說服了自己它依舊是部好電影——在女主角一直想拯救的被拐女孩萊雅因為曾經的告密而最終被妓女酒吧老闆一槍爆頭之後,她開始沈思,反省,終於意識到自己的正義感在利益團體面前微不足道。

拋開具體的時代背景,類似的事情一遍又一遍的發生在這個世界上,擷取任何一個片段,都可以找出許多類似的故事。

而我要講的,可能和這部片子的劇情並沒有太多關係。

看的時候,有很多人留下一些其中有一句飄過屏幕的話引起我的注意:“可以看看聶樹斌案。

”聶樹斌是誰?

抱著好奇心我記下了他的名字。

從電影的故事情節看,也許又是一個官官相護體制下的得利者或犧牲者吧。

影片結束,我讀完女主角在真實世界裡那平淡而不出所料的結局(無法再復職),便進入聶樹斌和翻案刑警鄭成月的人生。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冷暖人生對鄭成月的採訪(http://news.ifeng.com/a/20161207/50377287_0.shtml)。

與女主類似,鄭成月在某一天被辭去局長的位子,給年輕人讓了機會。

我漸漸從聶樹斌案生出一絲對法律的真切感受,這是與在公司工作時接觸商法完全不同的感受。

法理人情,終於還是人占重頭,想要約束的時候,法似如來神掌;倘若想要無法無天,那真是自甘墮落為瞎子。

也因而我們還是脫離不了、也不能拋棄用道德來壓制邪念的途徑。

看完此案,我又輾轉搜索到了“山区人民告诉你,被拐卖到深山给人当老婆逃跑可能性有多大”。

這便是互聯網的力量,跑題不談。

最後的最後,雖然民主幾乎已經成為一個貶義詞了,但B站也許可以成為公共討論的新場所,激盪出新一批擁有共情與理性的新公民吧。

 7 ) 共情是人类的希望

你认为世间存在正义,公正么?

人与人最大的共通之处是什么?

empathy. 当一个人痛苦,难过,挣扎,崩溃,愤怒,快乐的时候,另一个人是不是可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他人的感觉.人与人之间最大的联系,在我看来,不是种族,国家,文化,和其他背景,而是这种empathized feeling. 如果没有这种感觉,难以想象人类的未来可以有任何希望.看一下human trafficking的数据吧An estimated 2.5 million people are in forced labour (including sexual exploitation) at any given time as a result of trafficking. 1.4 million – 56% - are in Asia and the Pacific.The majority of trafficking victims are between 18 and 24 years of age95% of victims experienced physical or sexual violence during trafficking (based on data from selected European countries)43% of victims are used for forced commercial sexual exploitation, of whom 98 per cent are women and girls.32% of victims are used for forced economic exploitation, of whom 56 per cent are women and girlsIn 2006 there were only 5,808 prosecutions and 3,160 convictions throughout the worldThis means that for every 800 people trafficked, only one person was convicted in 2006.大约2000年,一个美国的女警察被派往波斯尼亚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期间他发现当地有各种色情场所里的年轻妓女都是从西欧各国贩卖来的,有的是拐卖,有的是哄骗,有的是无家可归者,有de 是因为战乱离家者.当地警察,政府,联合国维和组织,美国政府的contractor都参与到这个流水线式的犯罪行为中.就在她搜查证据的时候,他的调查被美国政府高层正式禁止了.原因就是U.S contractor以每年几十亿的合同为代价逼迫美国政府施压,干预调查.在乌克兰,罗马尼亚,捷克,白俄罗斯,波斯尼亚等等西欧国家中,这些年轻的女孩以各种手段被卖往欧洲美洲其他国家.贩卖者每年可以从中收取百分之2000的利润.一个美国pimp可以从一个年轻妓女身上获得$250,000的利润.在这个事件中,集团公司,美国政府,联合国,当地警察政府,都成为了human trafficking的同谋者,他们当中很多人甚至参与到买卖妇女的交易当中.其中一个年轻女孩被人从乌克兰拐卖到波斯尼亚,因为答应为这个女警察出庭作证,被当场杀害.第二天,一群冷酷的波斯尼亚警察在荒郊野外围着这么一个被发现的年轻尸体,抽着香烟,若无其事的闲聊着,象看死老鼠一样,悠闲的看着眼前这个美丽生命的驱壳.很多的年轻女孩都是这样,先被侮辱,轮奸,性虐待,摧毁她们的精神意志,然后成为赚钱的性工具,最后被杀害或者被性虐待致死.她把所有内幕在英国公布于众,没有一个当地警察和联合国官员受到应有的起诉和惩罚.所有人只是被遣散了.那些参与其中的U.S contractor依然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享受巨额合同带来的利润.这个女警察现今依然没有工作.....此事并没有引起媒体的轩然大波...此时的我,愤怒.我喜欢这种感觉.人与人之间如果没有empathy, 很难想象人类可以有任何希望继续下去.当看到这个女孩被一群男人侮辱,性侵扰,迫害,轮奸,杀害,你也许会感到有一些不安.当听到那些声嘶力竭的叫喊,我很难想象一个普通人竟然还可以神色安宁的喝茶吃饭!

但之后呢,因为我们感到无助,没有能力做任何事情,所以我们便尽量的告诉自己,这是世界另一头的事情么?

这与我们的生活不相干,于是我们只能叹气么?

于是乎,世界的这一头,你在乏味平庸的生活着,另一边,千百万的年轻生命在你无法想象的环境中摧残着.每一个人和你一样有感情的人,每天在经历着地狱一样的生活,即使我们什么都不能做,也没有任何借口去无视.集团公司和大学有一个课程或者名词,叫"business ethics". 你真的认为世间存在一种概念,叫business ethics么?

business 真的有ethics么?

business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股东的利润.它所做的所有都是为了最大的增加股东的利润.ethics成为他们一个最道德化的理由,来让那些消费者觉得他们花的钱心安理得.你觉得世间有公正和正义么?

在哪里?

(don't tell me its in the LAW)这个问题很让人思考,但我不感兴趣.因为我不需要寻找公正和正义.不管这世间有没有公正和正义,我们都不需要去寻找,因为寻找意味着我们倚靠他人和外界.这些价值需要自己去创造.这样创造出来的公正和正义是属于自己的.这样的道德律是凌驾与法律之上的.自己的道德律可以对抗全世界.为什么human trafficking成为现今成长最快,利润最大的犯罪行为?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所谓的"现代奴隶主"?

特别是男人(在中国,平均四个男人中,就有一个参与性行为买卖)为什么媒体对于这些真正涉及多放利益的问题,拷问伦理的重大问题置之枉然?

如果世间没有公正和正义,你会怎么办?

你走的越远,走的越久,就会发现这世间本没有价值,人也变得没有意义.而为什么人要存在?

存在的理由之一就是为了创造原本没有,但之后属于自己的价值.让这些价值成为共通价值,才有希望.

 8 ) 看《告密者》的反思

刚刚看完告密者,是由木乃伊女主演的,看完很郁闷。

真的有点像口语老师Paul说的,人长大了,就喜欢看深刻的电影了 。

故事的主题是以波黑内战,联合国维和部队人员参与贩卖人口,最后英雄女主角拯救局面的故事情节演的。

刚开始的女主,就是一心为着钱去的。

当上级军官宣扬着正义和平的时候,女主没有多少投入,反而是周围的男队友们很亢奋。

但是随着剥茧抽丝的叙事过程,事实浮出了水面,之所以在这样一个战争国度,能有这样多的酒吧生存下来,服务的不是本国的男士,而是维和部队的军官。

收容所的老奶奶说:"战争让我们国家的男人都死了一半,你说这些女孩是为谁服务的!

“说的是那么的平静,但是我的内心却很波澜。

女主在剧中说了这样的话,她说,-- 以前在家里,我们分局有25个人,我了解他们每一个人,知道他们的一切,他们的家人。

--原本我以为是和一群精英来到这里工作,现在我甚至都不知道他们到底是谁?!

西方社会一直认为,人之初,性本恶,原来我不这么认为,近些年我接触的事情使我慢慢深刻地理解了这句话的内涵。

在西方这样一个发达,法律体制健全的社会里,每个人在这样的体系中生活,没有机会,也没有理由让你做出出乎意料的行为,至少对大部分人是这样的。

加之开明的价值观和先进的的城市化进程使得很多东西不会引起恐慌和围观。

但是即使这样绅士和文明的人类被放逐到萨拉热窝这样的动荡地带,没有法治,种族间斗殴,社会信仰的不健全。

人性中那种龌龊,极端,邪恶的念头就会被只能各种松弛的约束带释放出来,原来我们不敢说的敢说了,原来我们不敢做的敢做了。

甚至变本加厉,异常极端,电影中出现的很多情节让你感觉仿佛不是去酒吧找乐子,更像是对很多之前禁忌的猎奇,而无辜的女孩就成为其中的玩偶,他们的痛苦就像是反应的结果,出现才是正常的,才够满足他们的好奇。

经历了千辛万苦,想救出的女孩终究还是死了,当做了杀鸡儆猴中的鸡,看着挺心酸,但是我觉得确实最好的结局。

她所遭受的痛苦,是那种死亡可以替代的,死亡还是平静的,折磨却没有止境。

可能,我是说可能,拯救出的她们没有技能,没有能力,或许还有很多又会做回老本行,但是,那种存在的尊严俨然可以被称之为人!!!

这很重要

 9 ) 美国人是否可信?

看完电影,自然很不好受,回味全片外加百度,试图推测梳理出此片极大的信息量和逻辑,发现不明白之处还是很多的。

大致学习了一下波黑战争起因是波斯尼亚克族人和克罗地亚人闹独立,而塞尔维亚人主张统一,从史实里看,感觉塞尔维亚族人的政治智慧相当差——抵制投票就不投票反而让波斯尼亚人和克罗地亚人联手合法获得独立自主权,并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但塞族人却骁勇好战,崇尚武力,复仇心切——在国际社会当中,几乎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还和另两族打了4年多仗,并且在被北约连续轰炸死伤无数后,发起了血腥的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更加坐实了塞尔维亚族人无法无可统一国家的事实。

影片中,刚到波黑的嘉芙在断壁残垣上一扫而过看到:SREBRENICA NEVER FORGET,就直接点出波黑战争带来的破坏,不仅是建筑物还有人心。

——斯雷布雷尼察(塞尔维亚语:Сребреница)大屠杀是屠杀者塞尔维亚族和被屠杀者穆斯林族波斯尼亚族都难以忘怀和逾越的民族鸿沟,我留意到,这是用英语而不是当地语言写的,我尽力理解这只是电影拍摄需要。

穆斯林妇女受丈夫虐待案再次突出了这个矛盾,开始按我的理解是:反对处理此事并说“穆斯林活该”的是坏警察,塞尔维亚族人;而嘉芙的得力助手则自我介绍是波斯尼亚族人。

——这样才能说通坏警察是带着民族仇恨而大肆贩卖并残酷对待波斯尼亚族少女的,但后来想想民族矛盾如此之深的两族人可能在同一片土地上生活,在同一个地方共事吗?

如果坏警察不是出于民族仇恨,那就是腐败和经济的解释了。

就是更加悲哀的人性无底线了。

影片主要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除了嘉芙,还有几个女性形象也很出彩。

拉亚来自单身家庭,看得出家教甚严,所以在片头她并没有跟鲁芭去“打工”,不幸的是,她最终被uncle-in-law卖走了,她的uncle-in-law在给她拍证件照时,被她的阿姨撞见了,从夫妇两人的表情里看得出,阿姨明白会发生什么事,责备地看着丈夫,但被丈夫的眼神制止,后来的情节看来,阿姨应该为此后悔而责怪丈夫却挨了不少打,即便知道事情可能会败露,但阿姨还是赞助了拉亚妈妈去找拉亚的路费。

——悲哀,却让人还是能相信点人性,至少女性还有那么一点底线。

拉亚暂时脱离危险时,向嘉芙打听鲁芭的下落,而鲁芭在看到拉亚的遭遇时也流露出忏悔和痛苦,年轻姑娘们在屈辱的空间里相互提醒照顾,有的还心存着希望,不管是逃离还是还清债务。

——都是悲哀里的一点光亮。

但也很脆弱。

相较而言,莫妮卡贝鲁奇扮演的照章办事的联合国官员,简直就是对联合国官员无人性的控诉了吧。

我纠结地既不相信联合国里只有美国人(嘉芙)有人性,而欧洲人(贝鲁奇)就没有,也相信欧洲人确实是可能讲究规则到不可理喻的。

我不太理解的是:拉亚作为一度愿意指证的证人被掳走,而后嘉芙在酒吧里重又找到她,仅仅出于她曾是被掳走的证人,应该就能直接带离而不需要征求她本人意见吧。

嘉芙助手说的理由是不太成立的。

从人口贩卖的条线理解,这是一条相当成熟的产业链,丰富的货源(战争导致男少女多),伪造的证件,运送途径,销售场所(叫保护费而受到警察保护的酒吧)和消费群体(并不只是警察、联合国官员、维和部队等),最后还有一个收容所。

姑娘们失去人身自由、受疾病侵害,有时还会受非人的对待。

嘉芙的出现打乱了这条井井有条的产业链,攻克的点是:警察、联合国官员、维和部队等不仅是消费常客,甚至还参与买卖过程,提供保护和帮助。

我相信,即便是没有官方机构的参与,这始终会是战后重建甚至是任何国家的一个地下产业,虽然影片里在收容所工作的老妇人说:战争导致男少女多,还会有谁来享用这些女孩?

——但色情业是建立在人性的贪欲和经济基础不平等上的。

嘉芙作为孤胆英雄,义愤填膺地揭露黑幕,输出了尊重人权、自由独立的价值观,但从根本上讲,美国及北约从外部介入他国主权,煽动各方势力,通过推动民族独立而把一个国家搞得万劫不复,国家经济上一塌糊涂,社会秩序一塌糊涂,社会构成一塌糊涂,再送来点小小的人权恩惠,这真能打动人心吗?

而所谓的国际警察、维和部队、联合国办事人员,一个国家的治理不得不需要外国人起劲解决,这对当地人难道真的是人道的吗?

还是是为了给某些国家的人创造就业机会和赚钱机会呢?

别忘记,嘉芙2000年前后去到波黑,可是领一年10万美金薪水的。

而一个波黑姑娘被保养一年的卖身价是3000美金,还能讲价。

 10 ) 向英雄致敬,为死者默哀

本部电影主要的意图就是向女主这类勇于反映社会问题的正义英雄以致敬,并为因人口贩卖和性交易而死亡的妇女默哀。

影片主要将重点放在女主揭露波黑在内战后存在的联合国维和部队参与人口贩卖和性交易的问题上,女主是一个非常有正义感、使命感的人民警察,在波黑工作期间发现了自己任职的联合国部队参与不法活动,她深入调查却遇到同事上司的百般阻挠,在获得人权委员和政风局朋友的支持后,通过不懈努力并不顾个人安危向英国bbc揭露了联合国部队内的不法勾当,然而结局却仅以人员更换不法分子没有受到法律制裁收场。

期间也穿插了被拐卖的女二受到的种种虐待,提醒我们人口贩卖和性交易一直存在我们的身边。

影片内容尽管非常压抑,结局也令人唏嘘,但是其宣扬了正义的价值观,所反映的问题发人深省,这也是女主希望看到的结果,通过影片我相信更多的人会关注这些问题,更多的女孩会去防范这些诱拐。

当然由于考虑到观感的因素,影片只是展示了现实相当小且相当轻的一面,相信现实会更加残酷且黑暗,让我们从影片回到现实来看看女主所反映的问题。

女主的调查由一起当地卖y酒馆的临检开始,一点点顺藤摸瓜发现了波黑国内肮胀的不法交易,简单来说女主主要调查的是一桩大型有组织性交易和人口贩卖案件,看起来一桩案件但是其所反映的社会问题,牵扯的利益和人员名单是巨大的,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社会性、历史性问题。

影片中,女主本来渴望在内部解决问题,但是在混乱的大环境下秩序尚未建立,上层只关注自己的利益对这类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女主希望以一己之力改变无异于螳臂挡车,所以我们能很明显感觉到正义方的无力感。

正如影片中人权委员玛德琳女士自述的那样,她们在波黑的工作举步维艰,本质上来说,就是上层关注点不在这边,尽管北约通过塞族轰炸平民的人权原因干涉波黑战争,但是谁都知道这只是一个战争借口。

尽管玛德琳女士非常希望改变,但是她估计自己也清楚人权委员会就是作秀的影片之后也给出了玛德琳和民主安全局主管比尔争论时的对话,说明了上层对这些不法勾当的忽视甚至纵容。

un部队是北约东扩瓦解亲苏势力的棋子,同时美国作为un部队的代表需要维系联合国维和组织的正义性和正当性(女主的上司部队司令“马福”抱怨过部队内各国人员都在抱怨美国方一方独大),如果出现丑闻可能会导致组织瓦解,联合国权威受到质疑,这是上层不允许发生的,所以比尔必须把事情压下来,同时表面上看这些问题和社会重建、合约订单签订问题相比是不值一提的,一个表面上只是几个女孩,一个关系到社会国家利益,比尔在这个位置说这话也可以想象(由此也可以看出漂亮国强调人权的虚伪,表面上说我是为了你,实际上还是为了我自己的利益=。

=)。

nobody care是最要命的,所以这也是影片的意义所在,发现问题揭露问题。

洋葱骑士话术一直很高hhh

还记得沙滩大使馆事件吗,川皇说了对于真相我只看合约金额最后我们来看一下问题产生的原因:波黑位于巴尔干半岛,在南斯拉夫解体后由于民族矛盾产生的“统”和“分”的问题发生战争,波黑内战由于北约介入而强行结束,塞族被迫签订协议,波黑表面上统一但是实际上内部穆斯利、塞族和克族的矛盾没有根本解决,国内由于战争千疮百孔,内部矛盾重重,影片中一开始塞族警察就穆斯利家暴案件表现的非常激动。

为维持地区稳定联合国维和部队介入维持脆弱的和平,但是这也导致了大量外籍人员涌入波黑,这些人员素质鱼龙混杂,进而引发这些悲剧。

正如影片中福利院的阿嬷所说,这些性交易的对象很对都是un的人。

所以问题的根本是波黑内部政治不稳定,民族矛盾激烈,再加上战后秩序混乱导致,进而给了这些跨境不法分子逍遥的空间。

女主反映了问题,但是无法根本上解决问题,施暴者只是换了一批,真正能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和平和稳定,法制的建立需要和平稳定的土壤,需要几代人的努力,需要高素质的人民和正义的社会风气。

当然,我们仍要歌颂女主的伟大,因为真正的英雄是那些敢于揭提问的人,是那些敢于行动的人,或许对于那些施暴者,正义暂时迟到了,但是在女主自己的官司以及在社会关注性交易和人口贩卖等问题的战争上,她赢得了公正,我相信英雄事迹不单单是一个人的事迹,而这只是一个开始。

《告密者》短评

拿起镰刀自救吧 妹子们。片子挺绕的 越绕越无聊。

3分钟前
  • 疯狂的二狗
  • 较差

无情、无奈、无助、无趣。现实世界的写照。

7分钟前
  • 胖胖
  • 还行

除了蕾切尔·薇兹的演技,然后故事真的一无是处。

11分钟前
  • Ron Chan
  • 还行

蕾切尔薇兹满分

13分钟前
  • ~如烟~
  • 还行

向波克瓦克致敬!嘉芙是女中豪杰啊,这种电影真是叫人大快人心至于又不禁反思啊,不被尊重的女性啊!

14分钟前
  • 孙道德
  • 力荐

很黑暗,很惨无人道~

18分钟前
  • 倾盆大雨
  • 推荐

愿意给五星是因为剧情让我震撼,另外是给雷切尔的,她演得真的很棒。在酒吧,她几乎可以带走RAYA,现实的让她近乎崩溃,那种歇斯底里、抓狂、愤恨、无耐

22分钟前
  • 不是你大妈
  • 力荐

看得心里堵得慌,难受。

26分钟前
  • 攸宁陶陶
  • 推荐

弄美国的

30分钟前
  • 彩戏师wala
  • 较差

看了二十分钟,不知所谓,弃

33分钟前
  • 穿拖鞋的卡卡
  • 很差

3.5

36分钟前
  • yeoman
  • 还行

令人发指的震撼故事

37分钟前
  • Sibyl
  • 力荐

三星半

42分钟前
  • S
  • 还行

电脑今天全面歇菜,看不了其它新片,只好扫了在手机上存了好几天的苦逼新片。。。薇姿姐的气场已然是顶级了,果断收藏影人;某缺又一瓶华丽丽的酱油,居然说得一口正宗纽约口音。。。莫妮卡贝鲁奇吗?老得都不敢认了。。。

44分钟前
  • RIC
  • 还行

没感觉

47分钟前
  • 小派克
  • 较差

电影资料馆。

48分钟前
  • 宋不吃
  • 推荐

近景+镜头晃了两小时,真晕。题材不错,拍得一般

50分钟前
  • 向世界里去
  • 较差

挺好的题材拍弱了

5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里面居然有BC!

55分钟前
  • 五月.
  • 还行

感觉很像不朽的园丁,不过变成了薇姿一人的独角戏。影片从头到尾笼罩在压抑之中,让人看不见希望。道德在集体利益面前变得一文不值。喜欢的还可以看FAIR GAME.

60分钟前
  • 小短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