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模样
The Last Face,战地仁心(港),战地情(台)
导演:西恩·潘
主演:查理兹·塞隆,哈维尔·巴登,阿黛尔·艾克萨勒霍布洛斯,让·雷诺,杰瑞德·哈里斯,布朗温·里德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6
简介:在利比里亚这个饱受战火蹂躏的非洲国家,米格尔·莱昂博士,一位人道主义医生,和一个非政府组织的女主管,雷恩·皮特森博士,彼此热烈地相爱了。然而因为各自身负任务,他们对解决这场狂乱的冲突的方法有了不小的冲突。如果不想爱情在眼泪中飘散,他们就得努力克服彼此的阶层差异和这场可能席卷整个国家的混乱。详细 >
有点血腥,塞隆的美颜依旧!
跟风给超低分的,比他们所说的垃圾电影还垃圾。说人家假人道,但人家实实在在救死扶伤,实实在在搞慈善募捐,比你们键盘敲别人虚伪强百倍。说人家站地滚床单,人家可是冒着生命危险,也许几天没合眼。不滚床单累到死的是道德婊,好么?
过于煽情。
音乐和画面很棒。剧情中国人难以理解,无暇顾及。在电影院看应该很不错。
Ugh 洗钱电影
毫无节制的血腥和居高临下的悲悯,再加上一段不合时宜的爱情,西恩潘把最后的脸面都丢尽了。
一味的血腥到底有什么意思。。
西恩·潘真是丢尽了最后的脸面
1.5/5 --- 坎城有屎以來最爛爛片王出爐, 果真名不虛傳. 從劇情到剪輯到攝影到演技徹底執行了散沙功力. 兩人愛情故事廢渣薄弱至極, 穿插戰爭場面生硬尷尬. 到底是誰讓這片能入圍金棕櫚獎, 拖出去斬了!!! 竟能比青木瓜更爛我也是醉了⋯⋯
又一个毁在“想说的太多”…
能不能打零星。。。
没看完,看到一半,卒。抛开你那伪善的西方殖民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好不,说点人话,就是可怜巴登和塞隆了,整部电影下来都是蛋疼的表情,不知道是被剧本气疯了,还是被自己的表演矫情哭了
两个小时的观影全程地铁老爷爷看手机。尴尬的台词、尴尬的镜头、尴尬的段子、尴尬的口音(塞隆硬凹的英音听着比钉子划玻璃还让人坐立不安),这片子已经烂到超越了too bad is good定律,烂到毫无娱乐性的纯辣眼睛的地步。
[视]R血,露点露鸟,130.6min,戛纳一提,汉斯·季默配乐。阿黛尔是客串,戏份排在让和杰瑞德之后。孔明灯,利比亚,童子军,肠挂枝,艾滋病,女叛军,穿插回忆,摄影朦胧感、纪实感,有纵向刀口的剖腹产,人道医护,老生常谈
人道主义题材的电影看过之后还是有些难过的,人性的光辉和残暴都表现的特别到位,充满了矛盾体的人类只是所处的世界位置不一样,才会有了本质上对善恶美的选择不同,当这些东西碰撞到一起的时候会让人们觉得很矛盾,这可能也是一种世界平衡守则的一种方式吧,有多少的善可能也要相对来说需要多少的恶,不然如何来展现它的善又如何知道那是恶呢,很感慨又很感动怎么选择可能是我们个人的问题,但有些地方可能是让你无法选择的,在这个世界上能有选择的你就是幸福的,珍惜我们拥有的一切吧!
灾难性的难看!心疼沙栗子一秒!
并非惊天大烂,而是只有在戛纳+大银幕才会场刊0.2的普通烂片。上内地院线说不定还能感动一大批人,但,#那他妈是以前#。
去那破地方干啥
未删减版有反胃,也有反思
虐心当然随着年纪与阅历增长现在也总会想到事物的多面性那些别人想让你看到的永远不是事实的全部或者你需要思考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