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记

The Diary Of Anne Frank

主演:艾丽·肯德里克,凯特·阿什菲尔德,杰夫.伯顿,罗恩·库克,Tim Dantay,Roger Frost,尼古拉斯·法瑞尔,伊恩·格雷,塔姆辛·格雷格,菲丽希缇·琼斯,莱斯利·夏普,玛丽

类型:电视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09

《安妮日记》剧照

安妮日记 剧照 NO.1安妮日记 剧照 NO.2安妮日记 剧照 NO.3安妮日记 剧照 NO.4安妮日记 剧照 NO.5安妮日记 剧照 NO.6安妮日记 剧照 NO.13安妮日记 剧照 NO.14安妮日记 剧照 NO.15安妮日记 剧照 NO.16安妮日记 剧照 NO.17安妮日记 剧照 NO.18安妮日记 剧照 NO.19安妮日记 剧照 NO.20

《安妮日记》剧情介绍

安妮日记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影片讲述花季少女安妮·弗兰克(艾丽·肯德里克 Ellie Kendrick饰)为躲避纳粹和家人一起藏匿于密室的生活记录。两年充满恐惧和迷惘的密室生活,让写日记成为了安妮生活中最大的乐趣。她认真的记录着这段辛酸岁月的种种苦痛和弥足珍贵的欢笑快乐,自由的只有她的思想。可不幸还是在两年后降临在了这个家庭,他们被送往集中营。坚强乐观的安妮和其他家人朋友都不幸遇难,只有她的父亲幸运逃生。战争结束后,安妮的父亲决定完成女儿的遗愿——将这本日记出版问世。安妮最后一篇日记写于1944年8月1日,《安妮日记》记录下了在纳粹统治下,人民苦难的战时生活,成为仅次于圣经的一本最畅销的读物。 影片根据安妮·弗兰克同名自传体小说《安妮日子》改编。BBC邀请电影版《傲慢与偏见》编剧黛博拉·莫盖茨执笔,再次将这部作品搬上荧幕。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蕾哈娜内衣秀审讯室:英国第一季更高戒律霍比特人时代燃烧吧!废柴!阿什利伊莎贝拉一世第三季莽荒纪之神魂剑爱之病性瘾者的秘密谁杀了加勒特·菲利普斯纸镇猛虎嗅蔷薇之龙凤大盗将门风云达·芬奇密码极光之下比海更深幸好遇见你看不见的邪恶2月刊妄想科学中国合伙人孤女乡村爱情小夜曲假面骑士时王外传RIDERTIME龙骑李碧华鬼魅系列:奇幻夜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巨兽风暴变形金刚3罪人德凯奥特曼特别总集篇马露鲁的回归破碎的瞬间

《安妮日记》长篇影评

 1 ) 杂

很多描写二战的电影很在意描写战争的残酷或者战争下难民的悲惨现状,对于这样的展现手法我无可厚非。

但是类似这样的展现给予我的更多还只是宏观上的一个战争,多了份视觉的体验少了很多心灵触及。

我一直很赞同感动在细节。

我觉得这部影片,就很好地抓住了这点。

前面看似冗长的生活细碎,其实为最后的震撼埋下了回声的长久激荡。

我是一个急躁的人,所以很多好的电影都没有坚持到最后就放弃了,尤其是类似这样的电影,不是基于对二战的兴趣,我是不会坚持看下去的。

生活中我忽略细节,理想中我迷醉于细节。

不继续说了,慢下来,好好生活,每时每刻都有他的意义,你选择了就努力做好。

 2 ) 犹太人,上帝的孩子

关于犹太人,教科书上都写,一个和中华民族一样经历了苦难的伟大民族。

其实我一直十分不解,一个流浪了一千年,失去了祖国和家园的民族,是什么让他们坚守信念心怀理想,仅仅是一方血脉吗,血统具有这样的力量吗?

两年前一时无聊和一个虔诚的基督徒读了几次圣经,我对宗教的历史逐渐了解了一点,这才发现,圣经最早是犹太人的圣经,后来经历了数次被政治利用,宗教改革才形成现在的各个分支,上帝之子,最早却是犹太人。

我虽然是个坚定的无神论者,但我逐渐感觉到一个引人向善的宗教,可以说是一种文化,也可以说是一种哲学,对犹太人来说,也许这就是他们民族的真正核心,共同的信仰造就了这个民族。

关于电影《安妮日记》,有两段台词特别感动我,第一个是安妮的父亲为安妮争取一个星期多两个小时用书桌的时间,因为一起藏身在小阁楼的另一位先生认为安妮每天写日记是小孩子胡闹行为,安妮的父亲说:“写作时她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中唯一有意义的事,努力就有希望,这是我一直告诉孩子们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对教育如此重视,唯一的自由在思想里,这是我么未来的希望。

”另一段是盟军即将来到欧洲,广播里对受难的犹太人的鼓励:“历史不是由官方的文件和决议写成的,如果我们的后代想要了解我们作为一个民族所受的苦难,我们需要的是平常的文件、信件和日记。

当我们把这些东西都收集起来,将会描绘出我们为了自由而抗争的光辉画卷”关于这个电影背后真实的故事,当年将这些犹太人藏在阁楼并保存的安妮日记的女人,她并不是犹太人所以才在大屠杀中安然无事,而作这件事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她答应了。

一个人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颗高尚守信的心。

在战争结束后这些年,她一直强调自己不是伟大的人,只是一个平凡的家庭妇女。

她在今年一月辞世,活了100岁。

我想她是领悟了生命的真相。

最后是关于苦难的中华民族,我一向反对以血统论民族,经历了数千年的变迁,一个人的DNA不知排列组合了几百次,故乡也不知迁徙了几十次。

什么时候中国真正有了开化的教育和开发的胸怀,我们才算是个优秀的民族。

 3 ) 战争的角落

二战,犹太人,没有人不对此感到熟悉。

多年前的那部《辛德勒的名单》,让很多人对于纳粹对于犹太人的处境有了更为深刻的印象。

其实这样类型的片子很多,譬如《朗读者》,只是不过是以不同角度,去观察这样一个视角的罢了。

安妮日记就把这个战争的叙述者放到了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身上。

整部片子,你看不到真正的残酷的战争场面。

你视野所及的就只是那间拥挤的小房子。

影片以安妮的生日派对开始,不带过多感情地叙述着这么一件事。

安妮只是个孩子,她并不能深刻地去理解发生在她身上的改变。

当他们一家人被迫躲在很小的屋子里,白天不能说话,不能发出大的声音,以免被人发现,只有外面的工人下班时,才能低声说话。

作为一个正值灿烂年华的孩子,她只是感到深深的无聊。

凡大的历史事件,都是以个人体验来证实其真实性的。

对于安妮来说,战争就是狭小的屋子,寂静的对白,每天准时响起的钟声,毫无滋味的生活。

虽则战场上的残酷令人恐怖,但封闭的空间也将摧毁一个人的生命力。

记得茨威格的一篇小说《象棋的秘密》中,主人公便是这般在封闭的环境下得上了偏执症。

没人少的了自由。

就像,没人能够停止呼吸一样。

安妮的日子只能靠着日记来度过,每天都是一尘不变的日子,这样的日子让人发疯。

看似幸运的他们却被判了另一种监禁,生命能量的萎缩,希望的破灭,难以想象的未来。

生活的意义便在于不知道下一刻将发生什么,可当你呼吸的空气都告诉你,未来是糟糕的,是如今天一样的日子之时,那样的幻灭感,不知有几人能承受。

于是会想起多年前看得一个小故事,一个永恒之人的自述:没有终结,这是世界上最残酷的结局。

尽管没有人想要接受死亡,可死亡却给这世界最为原始的动力,有终结,开始才有意义。

战争的意义,或许就是抽离掉个体对于终结的感知,并以此消耗掉整个的生命

 4 ) 唯一的自由在思想里

“但是不管怎样我依然相信一切会变好的,不管如何人们心中善良长存”,安妮在被抓的前几分钟写在日记里的话,“我听到逼近的枪声,看到百万人民的伤痛”可是我依然相信世界的美好。

犹太人,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之一,一个和中华民族一样经历了苦难的伟大民族。

所不同的是他们更善于驾驭自己的心灵。

他们具有强大的忍耐力,他们的智慧是神奇的,并且举世绝伦。

在常年的漂泊流浪中,在从未有过的大迁徙中,是苦难和艰辛、饥饿和折磨、杀戮和欺侮……一切的不幸迫使着犹太民族不得不用智慧去生存,去获取一口果腹的饭、一丝遮体的衣。

犹太人智慧的诞生是被迫的,是在屈辱中诞生的,但是犹太人的智慧无所不在、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到文学、艺术等等,一切的人类历史都印有犹太人的足迹。

人们很难过他们坚持了那么久还是死于战争胜利前几天,可是安妮的生命没有结束,就像她自己说的她要用写作的方式让生命延续,安妮在阁楼里度过了他的青春期,一个十五岁的花季少女,她需要独处,需要自由,需要爱情,需要写作,需要理想,哪怕是在8个人拥挤的避难所里。

安妮的父亲说:“写作是她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中唯一有意义的事,努力就有希望,这是我一直告诉孩子们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对教育如此重视,唯一的自由在思想里,这是我们未来的希望。

”。

如果不是战争安妮会怎样?

叛逆,敢爱敢恨,像每一个离家出走的孩子要远离父母那让人窒息的爱,可是当自由伴随着梦魇会是一种对生命更加严肃的思索。

这个小屋潮湿、摇晃,让人窒息,无聊透顶可是日记成了安妮的宣泄,这里面藏着一个女孩对生命的思索,对性的好奇,与母亲的冲突,对自由的憧憬,更重要的是对那一段历史感性的呈现,这一切就像汩汩的泉水流淌在这本影响后世的《安妮日记》里。

8个人躲在小屋2年的时间,他们会悲伤恐惧,但是他们从不绝望。

每天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地活着,却依然渴望自由;每一个细微的声响,都能把紧绷的神经推向崩溃的边缘,却仍然坚信,他们终将获救;每天都度日如年,却保持着对生命最真挚的渴望; 这是一种对生命的敬重。

他们躲避了那么久当他们被带走时我从他们脸上看到了一种力量,那是一种一个民族的坚持与信仰。

他们不管何时都不会绝望。

在这个避难所里杜赛尔先生最孤独,他没有亲人,没有人能够倾听他,一个五尺男人常常在被窝里哭泣,与安妮争夺书桌而闹脾气,但在最后一刻他给安妮穿鞋子,我看到他脸上从未有过的平静。

我很庆幸安妮没有将日记带走,法西斯会像对待一堆废纸一样来对待它,唯有自由的思想是杀不掉的。

安妮弗兰克于1945年3月死于贝尔森集中营。

 5 ) 真的很可惜,死于胜利的前夕

在此之前,我是看过原著,在搜狐视频上偶尔瞥见有这部英剧《安妮日记》,所以点进去看了,主要也是想看看电视剧拍的怎么样。

不过就他们躲避的环境和安妮整体个性,我觉得还是有些差异的。

电视剧里他们生活的地方明显要比书里写的优越许多,而安妮那种乐观坚强性格在她的身上体现的不是很明显,反而更多的我看到的是无尽的叛逆和苛刻无情。

无论怎样,电影的最后,我还是哭了,那是她们被纳粹带走的时候,安妮就连穿鞋的手都在抖,后来还是跟他同处一室的牙医帮她穿上的,那时我就觉得非常感人。

虽然生活在一起,这么多人难免有过各种摩擦,但毕竟她们是一家人,属于同一国度,在危难面前一起相互扶持相互告慰。

真的很可惜,她们所有的人除了安妮父亲,死于胜利的前夕,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加可怜的。

 6 ) 安妮日记

小时候曾在表姐的书架上看到这本书,《安妮日记》,蓝色的封面上有一张女孩的黑白照片。

书的简介告诉我,这是一个和我差不多年纪的女孩写下的日记,记录了德国纳粹压迫犹太人的悲惨时刻小女孩的生活与内心。

仅仅是这两点,也足以让我把这本书带回家捧着读。

已经过了几年,书的内容忘了很多,当我发现有这部电影时,我便毫不犹豫地把它下了下来。

这是一个普通小女孩在一段极为不普通的时期写下的日记。

她固执地认为自己所想的就是对的,她伤害了父母却不自知,还在强调是父母不理解自己,甚至是不爱自己的。

她渴求人们无时无刻都肯定她、关心她、满足她。

她想着那些小道理,认为自己思想成熟。

她渴望自由,向往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她注意到身体的变化,对性和爱情感到好奇。

她就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即使是几十年前的少女也和如今的我们没有差别。

通过她的眼睛以及她的笔,我们感受到了当时德国纳粹压迫犹太人时的那种紧张气氛。

一开始还只是限制活动,没有自由。

到后来,连生存都是一个问题,更别谈什么自由了。

犹太人们整天提心吊胆,感觉死神临近却又不知道什么时候末日真正来到。

他们束手无策,只能等待神的降临。

可惜,安妮他们是在离胜利不远时被抓走的。

最残酷的是,他们在收音机里听到了战争胜利的希望,听到了自己未来的希望,却在满怀希望时迎来了绝望。

我突然想起了《穿条纹睡衣的男孩》,那个纳粹军官的儿子最终阴错阳差地和他的犹太人小朋友一起进入了毒气室。

看到他的父母痛哭的那一刻,我邪恶地在心里喊了一句“活该”。

虽然这个可爱、善良、天真的孩子是无辜的,可他父母造的孽实在太深,上天唯有牺牲他以求其父母尝到生不如死的悲痛。

 7 ) i can well remember that ...

i can well remember that there was a time .......the thudering could entirely hold me in powet....- Anne.........怎么说呢。。

觉得电影中的安妮和日记中的安妮。

几乎判若两人。。。

我记得,日记中的安妮是个温柔而有性格的女生,没有那么那么那么多的小任性什么的。。

她会,因为在雨夜上到阁楼,而阁楼的窗正好被风吹开,使她能够那么近距离的接触到大自然的力量而感恩不已。。

她会。。。

那么那么。。。

的感激,所汲取到的任何的自然气息。。。

怎么来说,她都是个温柔的女孩。。。

可是电影中似乎,把她的个性拍得太过了些。。。

值得庆幸的是,最后,她也认清了。。

她和那男生的不同与不和//SHE IS A SPECIAL GIRL ...A REALLY SPECIAL GIRL//

 8 ) 爲什麽主角一定要溫和順從才能獲得同情?

有人不待见这个版本,认为把安妮塑造成尖酸刻薄讨人嫌的角色。

战争,对这个小朋友来说并不沉重,甚至还未弄明白是如何发生。

她还这麼年轻,她关心的是食物的味道,个人的隐私,生活的乐趣。

她热衷于影像明星的贴纸,忙著和母亲对著干,好奇于自己身体的变化,憧景著交男朋友,在自己的小世界自娱自乐。

从她身上,我看到叛逆时期的自己——和母亲冷战、争吵;听见别人说母亲太宠爱我时,一定要狠狠还击心理才平衡;家长讲的每句话都不顺耳;整天大嚷著你们不能理解我....这个角色与年轻时的自己如此亲近,仿佛打了个照面,微微窃笑。

感人之处,并不在於“他们死於战争胜利前X天”这样的语言。

而是安妮对姐姐说:I'm going to have a different life to most girls, I don't want to be like Mother or all those other women who have a family and then they're forgotten. I don't want to have lived in vain like most people. I want to go on living, even after my death. 曾几何时这也是自己的心声。

自我、叛逆、恃宠而骄,纵然她有这么多的不可爱,但她如此率真自信,有个性有思想,对生活充满勇气和希望,对未来满怀热忱。

影片最后,他们被发现时的无奈与恐慌,与我们预先知道的结局,我们知道,她还有那麼多的"尚未完成",而生命却停止在这最鲜活的年华。

谁规定这本日记背后的女孩一定要温和顺从?

非常喜欢安妮的塑造,让我感到任性与自我也可以惹人怜爱。

我想,当一个民族遭受灾难时,我们应该有的是悲悯,而不需要关心他是怎样的个性。

 9 ) 既不安妮也不日记

之前没看过原著的安妮日记 安妮这个名字总让我觉得`` 安妮``是有女神气质的,眼神平静,笑容可掬。

读了中国安妮阿姨的书发现原来``安妮``有个阴柔而躁动的灵魂。

女主人公的发卡、侧脸和一头卷发都很美,虽然生平讨厌呱呱小姐,可是她有句话我很欣赏, 我不漂亮,这辈子都不会美丽起来。

无论这话客观与否,懂得自嘲的女人都不会太笨。

安妮父亲的微笑让全剧保持着温情脉脉,他亲吻妻子的感觉如同他亲吻他的子女们,难得如此浪漫善良智者型男人八个人一只猫两年的阁楼生活,外面是二战的世界,里面却是隔离的平凡的小日子,我想我要是生活在那里,一定是享受的,就如雨天,躲在家里喝着热牛奶般快活,所以即使剧中战火纷飞,我的心里仍热有种平静的快活。

最近看了些BBC迷你剧,这部还是让我喜出望外的,因为它既不安妮也不日记,虽然有爱有历史,但更多的是栩栩如生的人物、人性。

如此种种,挺真实的。

如果逃不过命运的锁喉,不如在此安营扎寨 ,享受可能得到的爱。

如果生活持续的不见天日,不如就此发现阳光 ,把属于你的氧气都吸走 你甚至不需要考虑别人 ,因为这是你的神赋予你的 ,你有权、有责任去占有。

最后两段是我看完以后的一些又安妮又日记的总结。

 10 ) 最痛心的,不是死去。 而是孤零零地死去

最痛心的,不是死去。

而是孤零零地死去。

你不知道你亲人在哪里死去,是否已经死去。

你的亲人也不知道你即将在哪里死去。

唯一确定的,是大家都将死去,甚至整一个种族。

我没有震惊于希特勒残忍的杀人手法,因为他就是嗜血的凶手,世间并非只有他一人。

而他的罪行惨绝人寰,于我更在于让每一个家庭妻离子散,让每一个犹太人无依无靠变成行尸走肉,只带着自己的编号生死任由处置。

因为毫无希望的生命没有盼头。

而有希望的生命,就像密室中的安妮和她的亲人朋友们,哪怕担惊受怕哪怕失去自由,只要他们在一起,就能感受到温暖。

温暖,是安全感。

和相爱的人在一起总让人觉得,一切都有解决的办法。

Yes, there must be a way.大不了,一起死也无惧。

而年轻的安妮还不懂。

她顶撞母亲,让她的父亲也伤心欲绝,她不知道她将要为这一切感到多么后悔。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颗小树,所有枝条联系着所爱的人。

希特勒将这些枝条全部斩断,树也就枯死了。

十分佩服安妮的父亲。

他是最顶天立地的男人,他找到让家人藏身的方法,安抚燥乱的孩子,抑郁的妻子,他还拯救了另一个家庭,哪怕他自己心里再怕,他也坚强地支撑着那股气儿。

他是八个人中唯一活下来的,定是其他人分别后已没有生的念想,而他却想尽了办法找到活路。

战后,当他知道自己是家人中唯一幸存者,该是如何的悲痛?

女儿留下的日记,也许是他唯一的念想了。

《安妮日记》短评

安妮最后一篇日记写于1944年8月1日,《安妮日记》记录下了在纳粹统治下,人民苦难的战时生活,成为仅次于圣经的一本最畅销的读物。

7分钟前
  • 你说,你先说、
  • 还行

为什么我看的是电影版

11分钟前
  • 人造人
  • 还行

记忆中她的日记里关于爱情的描写没有那么多.十几年了终于把电影版给看了.

15分钟前
  • Miss.Isle
  • 还行

没有哪个电视台可以像bbc一样把历史如此还原给你。

16分钟前
  • Jon
  • 力荐

小女孩的幼稚和青春期的叛动。战争吃了那女孩。

21分钟前
  • 岁月●流金
  • 还行

只看到鸡毛蒜皮纠纷 没感到有多励志

22分钟前
  • grizz
  • 还行

感觉非常不淳朴……

26分钟前
  • Hannah🤦🏻‍♀️
  • 还行

很多情节对安妮很反感,毕竟那不是正常的时刻。但是看到最后的结局,一切都变成了苍白

30分钟前
  • memo
  • 力荐

还不错

34分钟前
  • aye8dn
  • 还行

避难的日子

39分钟前
  • 二月雪
  • 推荐

最后还是看得眼泪流

41分钟前
  • dd
  • 推荐

How long have you been hiding here?Two years.

45分钟前
  • mimic
  • 较差

无法想象这么好的一个题材拍的如此之烂 女主不讨人喜欢 故事琐碎想起一出是一出没有丝毫连贯性

47分钟前
  • 曲奇紫
  • 较差

说实话 书很好看 拍的很不怎么样 常常突然的看不进去 代入感弱

52分钟前
  • 阿樂
  • 还行

一段非常時期下的青春期故事。可是她還來不及成熟,一切就戛然而止。

53分钟前
  • norris
  • 还行

说不出。

58分钟前
  • 瑞麦子
  • 还行

一朵开放在阁楼的花朵,在春天到来前消陨……

60分钟前
  • 万源一
  • 推荐

万恶的战争……

1小时前
  • M就是凶手
  • 力荐

这是很早以前就想看的片子,感觉竟是一般,我是不是因为近来的浮躁而变得太过麻木了。

1小时前
  • Allie
  • 还行

BBC果然擅长改编~

1小时前
  • _▁PSycHo。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