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场里面嘅30秒,生死攸关。
”——《逃出生天》“火灾最可怕的,是烟。
”——《救火英雄》关于警察和军人的电影已经多如牛毛了,能看到赞颂消防员的电影的确很令人高兴,但两部消防电影的上映间隔实在太短,让我这个普通电影爱好者很自然地将他们作直接比较,这样比较看起来很不客观,但更多人有这样的比较之后希望也能让我们以后有更多更好的消防电影可以看吧。
闷热、干燥的天气,创历史新高的气温,因空调停机维护而过热的电机房,一根未灭的烟头,随中央空调管道向全栋大厦扩撒的火星......一连串《死神来了》式的巧合串连,瞬间将大厦变成一个巨型火把。
一大波消防车火速赶到(广州没堵车!
),全副武装的消防员迎着逃生的群众进入火场,画面光辉高大上,不禁让人仰望。
熊熊烈火张牙舞爪地在大厦各处肆虐,真火加上3D拍摄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在大厦层层往上的救援中,一队消防员逐渐变成了一个消防员。
利用高空吊臂撤离、紧急气管切开、电梯井逃生,惊险万分赚足眼球,看得人心跳加速肾上腺素飙升——尽管某些状况和解决方法好像不太常规。
最后兄弟对规则纪律的理解和妻子对自己工作的理解,加上最终成功逃生的大团圆,令观众绷紧的神经回过神来对消防员的工作肃然起敬。
对一级火警后的现场隐患放弃处理,发电厂对老化天然气管道的疏忽维护,不顾实际危险强行重启发电,一环接一环的人为疏忽造成灾难,加上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加剧了浓烟的杀伤力。
一场小厂房的一级火警,让我们先对火场的浓烟有了一个直观的感受:黑暗、压抑、令人窒息。
进入火场,一片浓重黑烟,才让我意识到原来找不到火源只见浓烟才是更可怕的事。
培总队海洋英勇救人后的训斥,开始时我只觉得这是老鸟对新人的下马威,特别是在他体能比拼中落败后。
发电厂火灾爆发所引起的大停电、大塞车、大恐慌,这些魔爪一样的连锁反应接踵而至,使得那台侥幸逃过连锁反应独自向火场冲锋de消防车显得像在黑暗的魔爪追击下扑火的飞蛾,加上被困在发电厂的人奋力求生的画面,转化成了超越视觉的心灵冲击。
面对发电厂的凶猛大火,一部只有十几人的消防车即使能及时赶到也无疑是杯水车薪。
从等待支援、寻找安全入口,到决心硬闯、搏斗浓烟营救受困者,直至毅然就义救人,无一不处在内心的挣扎与取舍中。
最后没有港式大团与按,只有一张略带遗憾的合照。
一边是着重于刻画火焰的凶猛,真火家特效火的效果做得不过不失,也很系统地表现了消防员对火的处理方式;而另一边则着眼于描述渲染浓烟的杀伤力,不断地让观众感受到浓烟中的压抑与它的无孔不入无处不在,同时也描述了浓烟面前的逃生过程(虽然有些状况看起来比较极端)。
同样是消防电影,一火一烟由内而外地使消防员的形象显得更加立体:在坚毅光辉的外表下,还有一颗对抗恐惧和迷茫的心。
而这两部不同风格的消防电影,想传递的理念却是如出一辙:要救人,要尽力救每一个人。
但又无论是内地消防员还是香港消防员,也都会存在同一个困惑:在瞬息万变行走生死间的火场里,到底是规则重要,还是行动重要?
我相信,智叔那句:“做消防员,唔係一命换一命啊!
”能让观众理解刘青云谨慎守规则的用意。
我也相信,刘青云说的:“做消防员,唔可以拣人嚟救!
”也能让观众更理性地看待余文乐在救出一批伤员后再拼死回头救子的行动。
——生死关头,以把人身安全维持在最低程度损失为前提的情况下,任何以人的性命为优先考虑的行动都是正确的。
还有想说的是,《逃出生天》更像是火场中的《第一滴血》;《救火英雄》就是浓烟中的《兄弟连》。
你懂的。
本片是在广州拍摄的,但演员基本是TVB配置,要不是国语配音加上消防员身上的衣服和帽子写着大大的“广州消防”,很难让人感受到大陆电影的味道。
刘青云扮演的大军身为天河消防支队大队长,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我的责任是救人,但我不能选择救谁。
有些职业的确是这样让人处于两难的境地。
突然联想到那个老婆问老公“我和你妈掉下水,你会先救谁”的问题一样,似乎先救谁,都会受到另一方的责难,亲情和职业操守,到底哪个更为重要?
也让我想起《东吴相对论》有一期探讨现在的微信控喜欢“晒”各种美食、美景等等,梁东和吴伯凡说现在的人遇到问题了,首先想到的不是去解决这个问题,而是把它记录,然后晒出来。
如果在新闻伦理里,假设你是一个记者,你遇到有人要跳海,你是要记录这一幕,还是去救这个人?
假设你选择前者,那你是个好记者,却要面临舆论和内心双重拮问;而如果你选择了去救人,那你又没完成记者的职责。
大军和阿强就是一对价值观迥异的兄弟,弟弟在影片最后说:大哥,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当初我们选择先去救爸爸,结果会是什么样?
我知道这样可能爸爸也会死,但我就是想搏一搏。
你没有错,我也没有错。
这世界不只有对与错,还有很狭长的灰色地带。
并且对与错本身,也并不是绝对的,也许当你像大军的老婆思乐(李心洁饰)一样,也身处其中经历了一些事,你或许便会懂得理解宽容并原谅了。
正如罗振宇在提到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时所说:信息越多,就越容易原谅。
接下来就不得不说“浩哥”这个人了。
这个小子,大火都要把他和同事哥们儿吞噬了,他竟然还惦记着那袋钻石,他的老板也是,不赶快想着如何逃出去,还跟他大打出手,直到被他的伙计打死。
后来相似的情景,他又三次做出这样的蠢事,不仅连累他的哥们儿阿东惨死,最后他自己也直接被掉下来的燃着火的建筑材料砸中,死了。
换作是我等惜命之人,肯定第一时间想着如何逃跑,如何求生,因为一想到马上就有可能被烧死了,哪还有闲心去抢/偷钻石啊???
只能说他的贪欲真是太强大了,强大到他盲目乐观地以为自己就能逃出火海,有命去花这笔钱。
当然,他应该是平时被老板压迫得太厉害了,以至于他会觉得突降大火是老天在给他机会。
这样的小人物,其实有很多,甚至我们自己可能有时候也会犯这样的错误,所以看到他做出许多不理智行为时感到相当的气愤,可看完之后写剧评的现在,却又觉得唏嘘不已。
扮演李馨巧妈妈的金巧巧呢,面对突如其来的大火,想到自己马上就要装修好投入使用的店铺就这样没了,强烈的不甘心让她停留在那里做无谓的挣扎,直接导致夫妇俩和女儿走散。
我承认,在看的过程中,我对浩哥和金巧巧的这些在我看来“非本能”行为感到不可思议甚至愤怒,还很想吐槽。
但谁都有被恐惧、愤怒、内疚等情绪控制,以至做出不当行为的时候,就连一向谨慎的我亦不例外,谁又有资格责怪、取笑或者讥讽谁呢?
陈思诚没有不顾自己安危跑去救那个小女孩在我看来却极为正常,就像他所说的:我是医生,可我是妇产科医生,我也是人啊,我也是人啊。
生而为人,时时刻刻都在做选择,身为普通人的我们,或许一辈子不用像大军一样面临那样的两难选择,但我们亦可以像古仔跟唐诗咏求婚时说的那样:即使没有公司,我还是想要你陪伴我。
是啊,哪怕没有生死考验,我还是选择理解宽容信任支持和爱你,希望你也一样。
摘自贴吧是升天不是生天哦!!
刚才第一次打这么长的文章真的是被这电影气坏了……5分(满分10分) 还是给特效的诚意和明星效应整体大垃圾,剧本简直存在就是错误刻意渲染感情我就不说了,各种老套的玩意我也不说了但是你作为编剧能不能认真的写剧本啊,稍微调查一下啊!!!
能告诉我为啥新风系统有烟雾,居然自动没关闭风机……空调总机房居然没任何报警系统感烟感热,更不用说手动灭火……,我就不说一般都要单独干式灭火,一般配备干粉灭火器等等说回建筑,居然除了自喷啥都没!!!!
双电梯啊,你不双柱水头啊!!!
天喽!
基本的消防灭火没,手提灭火没!
自喷是什么时候开始运作的,吓得我顿时哭了好吗!
而且前后喷水时间不满足要求规范消防水枪的水管居然说不够长,你爹的骗人啊可笑这种建筑是怎么通过审核的!!!
谁审核谁死全家好吗!
编剧是不知道这种建筑没消防炮根本没法灭火吧……只知道水和化学……吓坏人了!
隔火层我是不知道,我只知道避难层,广州规范肯定和中国规范不一样,至于隔火层在大陆电力专用的名词……,无力吐槽喽对了其实这楼为啥我看不到……防火门……我真的不是故意挑错的最搞笑的其中一段,消防队员在火灾中居然用手直接拉开门……工具呢,为啥不能直接用手拉开建议检索一下……还有消防队员一般背着氧气罐都是很注意控制温度的,是定时炸弹好嘛!
中间相当长的镜头是拍摄前后着火,刘青云在火场凝思……既然是超高层……请问……专用的消防电梯呢!!!!
可以疏散少量人,居然没提到,而且是直接到一层的,反正我是不能理解直接去16层是什么思路真的作为不死超人的古天乐,实在好威武霸气40x3.5(折中数据)-5(其实根本不可能5层)x3.5=122.5(没死哦!!!!
还没事人一样,有人算过这瞬间受力没呵呵呵呵)关于积水的问题,其实就是传说中的电梯集水坑,反正我从来没见过超过1层高度的,因为这种坑一般比地下室深,反正潜水去找一层我是怎么都不能理解,或者是这种建筑不是我这种凡人能接触的有人算过电梯瞬间打开,几层楼的水+瞬间水体积变化,压强的变化吗,反正看的我目瞪口呆,没把编剧冲成傻逼真是奇迹,外面还那么多钢筋等等,瞬间就死好吗!
太刷新我下限了,这电影也好意思说纪念司徒锦源,估计他会气的活生生从棺材跳出来,作为十万火急曾经的班底刘青云,出演这部不负责的电影……简直是奇耻大辱为了特效根本不考虑实际呵呵呵真是……一部好电影!
十万火急倒是真科普,这部逃出生天我怕是导人升天吧各种救火姿势真的很吓人……恩以后出牒,看有没有机会在吐槽喽,简直吓死我了!
前段时间,在珠江新城全球通大厦看见对面顶楼有剧组架设了摄像器材,还误以为哪部电影要拍天台戏(无间道看多了),后知后觉才了解到是《逃出生天》。
火灾题材规律无外:能救则救,遇险则逃。
虽然不能指望片中能学到什么逃生攻略,通常主角洞察力、敏捷度和运气值都比凡人高出一大截,反正你也不会学用拳头打穿玻璃,也记不住如何系安全绳结,更别说从十五楼狭窄空间往下跳再用“非死即残”的水压冲击法逃脱,结果仅仅“孩子没了”。
比起这些,各种摆显的特效更为靠谱了。
出于本土感情,评分手下留情,吐槽在所难免。
提到在广州取景并不意外,香港电影近年“亲陆”意图已是板上钉钉,当然,主题必须迎合朝中规矩,除了传递消防职业的使命感,还有弘扬社会和谐一面,例如:消防局总队长是个好领导,人帅又有魄力,日常关怀下属,抢险全心投入,面对困境积极去现场调度。
阿东是受过思想品德熏陶的无产阶级,他以高尚的品德情操多次阻挠浩哥的不良行为。
可惜浩哥这个混蛋,先和欠薪土豪老板为了几个万恶的资本产物大打出手,因为利欲昏心贪生怕死的本性害死四条人命,果然不得善终。
瞒过大厦安保存放化学物品的大厦租户,不但没有跑路,还能自首虚心接受口头教育。
同是消防员出身的大军(青云哥饰)和阿强(小黑哥)两亲兄闹了别扭,归根是“消防员的职责没得选择,要选择就不要当消防员”,于是大军升职,阿强脱离了组织。
“消防员的时间不属于自己”导致大军夫妻之间生活不和谐,经历一番磨难,妻子理解了丈夫舍己救人的无畏精神继而决定支持。
意气风发的阿强自从摆脱了组织的束缚,搞起消防系统事业如日中天,不料操蛋的系统居然在庆功宴发生火警时刻失灵。
无论那产品多牛逼,火警还是升到2级。
主要是那三句对白让我忍俊不禁:“这是我们公司新研发的家用式灭火弹,比旧事更小更有效果”片中试用无一成功;“这里没烟也没火,我的消防系统应该能应付”结果大厦从地库烧通顶;“到我公司,那有隔火系统,应该没烧到”于是那层楼就垮塌了;幸好有组织坚强的后盾拯救了受困水火的人民。
阿强还有个漂亮但有点发福的未婚妻,患难与共情比金坚,虽然有个颇为抢镜头的秘书紧跟随后,看见他们颇为融洽的关系,相信不会发生小三事件。
“我救人是在手术室,不是在火场”这是对医生与消防员在灾区工作的高度肯定。
综上所述,一场充满温馨与感人的灾难,不失形象宣传与正面教育,市场也随之打开了。
最后忠告,一个烟头能引燃一场3D真火,吸烟有害健康!
很有美式大片范的电影,港片一直都是以剧情或情节取胜,要是玩特效就会玩的不伦不类,要不就是特效超好但是剧情垃圾,比如刘帅哥拍过的那个什么警察。
而这部电影简直就是一部标准的美式灾难片,有特效,有感动,有最后一秒营救,有个人英雄主义,而且因为故事发生在中国,又显得特别有代入感。
当然,美式大片也不是完美的电影,但至少非常好看。
两位影帝级的主演也很出彩,喜欢。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请各位在心中循环默念“这货不是电影,是主旋律宣传片……”,保持这样的心态,会让你在观影过程中不至于太过苛求。
在主旋律的伟光正光环加持下,以刘青云和古天乐为首的一众主配角完美诠释了什么是NPC模板状态……所谓NPC呢,官方解释是游戏中的“非玩家角色”,不过现在更普遍的解读是指那些“存在感薄弱、没有代入感”的脸谱化人物。
比如说一个普通铁匠,唯一的作用就是修理装备或买卖武器,顶多再给你派发个重复了几百次的任务就顶天了,没有太复杂的人物背景和情感。
而这部电影里,无论是演技精湛,擅长人物塑造的刘青云和古天乐,还是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小人物龙套,基本都是在这个水平线上晃悠。
中国好劳模刘青云:这个角色属于传统伟光正人物的变种,看重规则和责任多于人性,好在到最后还算有个转变和妥协。
虽然说还是显得有些刻意,但对于NPC来说,这已经很了不起了,何况他居然还身怀隐藏技能“迷之逃生术”……谁能告诉我他最后一个人是肿么从电梯通道里活下来的?!
完全木有交代啊亲!
实际上这种人物虽然缺少人情味,却还是值得人尊敬的,但是以此为典型大张旗鼓的做宣传树典型,却大可不必。
人生赢家古天乐:相对而言,这个人物算是NPC中的王者了。
身为NPC,不但有两招技能——手砸玻璃时的“蓄力一击”,以及从电梯间高空直坠入水面却不死不伤的“钢筋铁骨”,甚至隐藏属性魅力值还超高。
最后逃出大厦后,白富美未婚妻跑向你也就罢了,那位美女秘书也梨花带雨的迎面冲来是什么情况……你确定和她之间木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关系么?
唯一让人担心的就是他的另一项隐藏属性幸运值,自己的消防公司开业第一天就遇上二级火灾整个被烧掉,这运气…… - -#存在感缺失李心洁:纯花瓶……除了完成从不理解丈夫到理解丈夫的既定程式,再无任何存在感,就差嘴里没有一直念“你看不见我”了……闭嘴好吗陈思成:这个医生自己就有躁郁症好吗?!
从给李心洁做透视时乱管别人家夫妻相处,到逃亡时的废话连篇,再到遇见小女孩父母后神经质的跟李心洁解释自己怕死……人家根本木有问你好么!
想表现负罪感和愧疚感方式很多,不是狂说废话就OK的!
身为医生不要学唐僧把你的病人都烦死啊!
二货母亲、丧尸父亲、幽灵女儿一家:这一家人真的是让人吐槽无力……首先是妈妈敢冒着殉葬的危险以一己之力对大火做无意义的扑救,却没胆子从无难度的通道爬梯爬下去逃生。
其次呢,这位勇敢的父亲不知道是不是生化危机玩多了,虽说是吸了一口化学毒气,也不至于马上和尸变了一样吧?
咱们国内什么时候也生产这种一秒见效的生化武器了?
最后就是还有个神出鬼没又毫无存在感的女儿……你们一家三口是特意准备好来过万圣节的吗?!
爸爸去哪儿保安父子档:这对父子除了来凸显“爸爸爱儿子,儿子爱爸爸;我离不开你,你舍不得我”的戏码,基本就没有其他价值了。
只是还想再多喷一句,哮喘病的爸爸做临时手术在喉管加了根简陋呼吸管,还能这么勇猛的高台跳水然后潜泳一分钟而安然无恙,这算是体质异于常人吗?
我们就是炮灰钻石店三人组:出场总时长不超过3分钟的老板许绍雄,从头到尾不断喊“不要”的优柔小弟,还有坏就坏到底的黑暗系打工仔,这三个人存在的价值估计就是为灾难片的遇难人数添人头用的。
既然是灾难片,肯定要死人啊,但是好人又不能死太多,那怎么办呢?
好吧,三位辛苦……其实作为一部国内没什么先例的灾难片来说,拍成这样也还算说的过去。
只是可惜导演的心大了点,这么多的人物,想要面面俱到在一部不到2小时的电影里都有所展现,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哪个人物都塑造的不完满。
可惜了刘青云、古天乐、李心洁这些以塑造丰满人物著称的演员们,空有一身本领,却无从施展了。
我一般对电影不太挑剔,但对这部片确实有话说,所以扣了两星。
扣掉的第一颗星是演员太不投入。
特别刘青云,在整个火场中从来没见他跑过,永远都是走的。
太稳定了吧,火场救人啊,时间都是以秒来计算的啊。
而且对手下的消防队员以及那些被营救的人没有一点威严感。
一个指挥着全局的救生指挥员,怎么可以没有威严感呢,没有威严感就不会给人带来安全感啊!
他对老婆的不关心并没有让人感觉到什么重任在肩、迫不得已,而是纯粹的冷血。
譬如,大家暂时安全了,他在那儿定定心心地脱帽子,也不跟外界联系,在那儿发了一会儿愣,才回去看老婆。
只能说导演真够脑残的。
扣掉的另外一颗星,那当然是漏洞百出的剧情了。
我管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已经二十年了。
感觉剧情真雷。
就拿古天乐用拳打玻璃来说,他可不可以先把另外两个人拉上来再去打玻璃啊。
作为前消防队员,他连轻重缓急都分不清啊。
万一手打残了,怎么再去拉人啊。
另外,那些消防队员连拆个电梯门都无力吗?
还要这些逃生者自己潜水,自己掰开门,这简直是送死。
靠手可以掰开门吗?
家里的防盗门是不是比这个安全多了。
要知道,如果电梯门可以用手拉开的话,人一走进去就得摔死的啊。
还有那个特别雷的,用电梯轿厢下落加大水压可以冲开电梯门的设计。
我了个去,水压可以这么大吗?
那水怎么可能乖乖地积累了几层楼那么高,而不泄出去啊?
那一辆汽车掉进水里,那玻璃早碎了,还会把人活活闷死在里面吗?
那个什么抢钻石的垃圾,纯粹害人的,害一次已经很吐槽了,害两次那只能说观众脑残了。
整个过程中,就见过一个喷淋头喷水。
就算消防系统全部故障,那也可以手动启泵,也可以用水泵结合器增压啊,至于全部靠外部喷水吗。
那消防系统到底有没有啊?
而且这套系统是古天乐的公司做的,照居中来说,他的人品应该没问题啊,做出来的工程不该是个烂尾工程啊!
还有很多值得吐槽的,只是我无力了。
看完这个片子以后久久不能平复心情噢.原因很简单:工作地点,近年将搬到拍摄地点附近的写字楼;每天都工作在32楼,对于这个潜在的火灾发生情形,我们大楼都每年安排消防演习,这个电影都让我很有代入感.对这个电影比较深刻的感受是:1.情节紧凑,刺激. 起火的是高层写字楼,广州的消防云梯只可以到达15层,其余楼层不能涉及,只有消防人员亲身进行援救.防火楼层被易燃化学液体包围并阻塞逃生通道,有畏罪潜逃的犯人在火灾现场等所有的意外因素加一齐,造就了这个电影的进展刺激2. 家庭,情感打动人心.为了孩子,为了家庭,男人愿意牺牲自己热爱的本职工作,因为经历了火场,女人最后还是支持男人热衷的事业.因为经历了火场,兄弟俩冰释前嫌.还有火场中,我们见识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母女之情比钱财来的重要,父子之情,比业绩来的重要,兄弟手足情谊,是永远存在的.3. 吸烟,是万恶之源.都是一根烟头惹的祸.教育片的作用就在于此了.非常喜欢这样的大制作,不过,觉得3D真没这个必要了.
我的迅雷看看里这时候好巧只有芝加哥烈焰和逃出生天看了芝加哥烈焰之后就觉得消防员好帅!
虽然刚开始剧情感觉跟摩天楼挺像,但是绝不比摩天楼差。
是部好电影,兄弟轻易人性善恶,公与私的纠结,古天乐潜水的时候,我想起过儿跟姑姑一起从古墓逃出来,躲避李莫愁的追赶,那时候好美的感觉。
最后如果刘青云牺牲就完美体现了广州消防部队的英雄事迹,可是,没有。。
额。
好吧。
人家happyending不可以啊,小秘书是好秘书,有这样的秘书公司什么的一定会成功的嘛!
文/梦见乌鸦一部标准配置的灾难片要具备那些必要因素呢?
起码个人认为有两点:首先是要表现出、、灾难呼啸而来的那种强烈的恐惧感与震撼感,其次还要刻画出在无情灾难面前渺小人类在生死关头的那种真实情感。
这部《逃出生天》最起码做到了以上两点,它并不十分出色,但可贵的是,放在国产电影这个大环境下,《逃出生天》的出现,成为华语电影新世纪灾难片的代表作。
中国有灾难片吗?
答案是肯定的。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出现过一部反映唐山大地震的电影,名字想不起来了,以前在《中国银幕》上看到过。
90年代至千禧年初中国著名导演张建亚拍摄的《紧急迫降》和《极地营救》也属于灾难片行列,属于前辈级别,值得肯定。
但苦于年代久远,那个时期国产电影的技术说实话制造出来的特效相当无料,难以与国际同期的灾难片相提并论。
近几年尤其是汶川大地震之后,出现过很多同类题材的电影,平心而论这些电影不能算得上纯正的灾难片,而是意识形态的狂欢,像是什么台风我就不提了。
另外还有冯小刚的两部票房大作《唐山大地震》与《1942》,一个天灾一个人祸,冯导演多把目光放在“以人为本”上面,人性化的因素空间更多,纯正的灾难片味道反而淡了一些。
终究而言,在华语电影中,像是《2012》、《海云台》、《海啸奇迹》这样纯粹的灾难片很少,归根结底在于类型化进程发展缓慢,而《逃出生天》没有什么希冀、曙光之类的头衔,却完成了一项最基本的任务,纯粹的华语灾难电影。
《逃出生天》可以说套上了传统灾难片千古不变的马甲,说白了让人不用看开头也会猜到结尾,所以关于剧情方面的要求也不必多说,因为世界上灾难片除去了各式各样的灾难外衣,到头来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反映人类在灾难面前的渺小和人类生存欲望下那种赤裸裸的情感,以及惊心动魄的场面和命悬一线的紧张,这也是一部合格灾难片所要具备的。
既然《逃出生天》已经完全具备了此等因素,那么我们就来研究研究它如何将此发扬光大。
编剧栏上看到了已故剧作家司徒锦源的大名(结尾字幕还缅怀一下,顿感悲凉),就知道电影一定会沿用群戏模式,这也是灾难片的标准格局。
通过灾难中不同人群的表象来处理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祭出同生共死的大招。
同一地点、不同人物,《逃出生天》与诸如《海云台》、《2012》、《摩天楼》这些灾难片不同的一点在于,电影并没有用很长的时间铺垫人物和事件起因,而是直接进入主题,开场20分钟过后火灾就弥漫大楼。
因此得见,《逃出生天》的人物关系网络并不复杂,几个主要人物,消防队长和身陷囹圄的妻子,自己的弟弟、一名医生、三口之家、保安父子、做贼心虚的哥俩,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复杂,是灾难将他们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这个设置很像去年俄罗斯灾难片《地铁》。
反观韩国灾难片《海云台》与《摩天楼》,都是用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来描绘人物网络,通过不同的事件来刻画出不同人物的内心并反映出各种人物之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难言这两种手法那种更好,长时间的铺垫有助于留给我们在灾难中心随人动的空间,每个角色都牵挂着观众的内心。
而《逃出生天》这种方式缩小了人物空间,强调小人物在火灾中经历和结局,注重灾难的突发性,也是一种可取的表现方式,但人性化的味道就淡了,也就是说后期除了几位主角之外,其余角色死活跟观众关系不大。
因此而言,《逃出生天》将重心放在了灾难本身上,人物退居其次,比如消防队员只表现了刘青云一个人,不像《摩天楼》连消防队都有群像。
要说彭氏兄弟不愧是调教惊险与紧张情节的好手,在几部不成功的惊悚片之后,本片是他们的用武之地,加之司徒锦源的编剧,《逃出生天》更像是灾难片外衣下的警匪片,虽说片中没有警匪,但节奏和剧情,乃至人物塑造和兄弟情义,都是香港警匪片的模式,具体可参考杜琪峰的《十万火急》。
本片中,“匪”变成了火灾,警则由古仔和青云饰演,并且他们之间有着令人纠结的瓜葛,其余角色都是“匪”的人质。
可见本片虽然是大陆合拍片,但味道还是港式的,只不过格局更大了一些。
本片耗资不菲,用3D技术史无前例的造就一场旷世大火。
摩天大楼熊熊火焰的视觉效果与灾难片惊险万分、命悬一线的情节十分引人瞩目。
彭氏兄弟打算将其拍成一部史诗灾难片,为此还封锁市区,烧掉一整栋金融大厦,得到了消防部门的协助,阵仗之大亚洲罕见。
几位主角饰演的消防队员一起上天入地,躲避坍塌、爆炸等种种危险,更有极端环境下舍身忘死的人性显露,乃是国内罕见的大手笔。
本片的灾难场面不可谓不震撼,熊熊的火焰,崩塌的楼层,以及灾难中狼籍的大厅,吊车营救那一段险象环生(旁边一个妹子吓得都不敢看,是全片最过瘾的地方),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我们的眼球。
而低沉火爆的音响效果,也久久在我们耳边嗡嗡作响。
电影以远景和广角来表现失火的大楼,给人强烈的压迫感;再用近景和细来显示烈火在人群和楼道中的肆虐。
电影的视觉效果愈加成熟逼真,但还不能与好莱坞同类题材的电影相提并论,因为本片的一些CG场面与真实场景的结合过程中,还是会看到电脑特效的痕迹,但如此效果已经足够适用于本片。
看了本片的幕后花絮,电影采用真火+CG渲染的方式来营造效果,看了拍摄过程中真的烧毁了不少东西。
最后不能不说的就是煽情,《逃出生天》不像韩国灾难片那样煽到顶点,在灾难中人类最后时候无助的神情通过各自的面孔被一一表现出来,虽说很老套,但却很实用。
尤其是结尾处人们与亲人生离死别的时刻,似乎让我们忘记了灾难的存在,而发现了比灾难更震撼的其实是人在最后关头的真情。
总的来说,这部《逃出生天》真的是一部华语电影中少见的纯正血统灾难片,没有歌颂、没有主旋律,不夹杂意识流,最起码能得到感官上的震撼,是华语电影追求灾难特效走得最远的一部。
走出电影院,在回味片中情节和画面的同时,也会感受到本片的野心,就像电影中的熊熊之火,只希望未来国产电影能够出现比较纯粹的灾难电影,像这样即可。
PS:演小肥父亲的是臧金生,演张兆辉媳妇的是金巧巧,我看字幕才发现。。。。
场面拍的不错
有戏没电影,很多段落都很紧张,但一场戏的紧张过后角色马上回到一种茫然游离的状态,仿佛是在等待导演喊咔,莫名其妙的失声处理多到让人烦。欣赏火灾现场状态的处理,很多时候暴烈的火焰并不是主角,人们更多死在找不到出路的绝望和烟雾里。
好看。不管什么时候珍爱自己的生命,不要错过你眼前的人,生命短暂,偶尔还会跟你开玩笑,所以且行且珍惜。
烈火下的群像变成了乱象,兄弟情完全依赖于闪回,角色众多无焦点,类型跟韩国电影《摩天楼》类似,但特效上还不及后者。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是主角,怎么摔都死不了。主题情节清晰,就是着火,逃生。消防员这个职业真心危险。
超预期的电影,虽然存在着不少刻意的转折和bug,但是算得上是一部完成度很高的灾难片,有那么几场戏拍得非常惊心动魄,以至于让人可以无视故事的乏善可陈。特效方面的问题和同期的《狄仁杰》一样,CG味道太浓了一点,不过,值得鼓励。整体观感好于《狄仁杰》。
能否告诉我这部片子为毛这么高分?!没理由啊~!!!
说实话,电影的质量让我眼前一亮,Copy好莱坞套路很成功,基本能达到类型片平均水准了,香港电影今年好几部片都不错,值得鼓励。
逃命要紧,哪那么多废话!?
挺心痛的,给五星吧!
谁骗我说好看的。赶了个末班车去看的,还是很烂,除了不停吓人吓人吓人。到底是拍鬼片出生的导演。广州的风景倒是一路看了不少。对了观影过程中有种打妖怪的感觉,打完一个出来一个打完一个出来一个。逻辑上的硬伤不少。
这种题材要是让大陆拍估计又会拍成歌功颂德的,看的居然是3D中穿插的2D,但是还是很震撼
豆腐渣工程+死神来了=逃出生天
乱丢烟头引发的故事
影片的人物设置比较有代表性,虽然不够深刻但也算面面俱到了。有几场戏是挺紧张的,但是情节上就不如韩版摩天楼连贯了,而且基本上走的也是老套路,最后甚至演变成了密闭空间寥寥人物紧急逃生的故事。冲突不够强烈,但是视觉效果还算不错~
消防员一家子的灭门惨案,真见不得连火灾也需要用3D
诚意之作。在火灾面前的众生百态相。自私的害人害己,而为善的最终逃出生天。电影用这个火灾的大背景,把人性和情感曝露,而丑恶也无可遁形。影片的特效合格,惊险指数中山,兼顾理性和感性,场面大于演技,是一部不错的商业片。
节奏不错,特效有些不对,感觉火比较假一些,但如果是3D应该挺好的。李心洁的表现挺赞。湿度99%的天气,着火也是一瞬的事。看完此片,更怕住高层了。
国产灾难片中的上乘之作!
水火无情。消防队宣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