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离开的第1天。
我在医院的病床上醒来,我喃喃你的名字再也没有得到回应。
我推着你走在阴暗的地下走廊,几乎要站立不住。
回到家,我们一起吃饭的碗还放在桌子上,你却已经不在了。
他们讨论着该如何送你走,我坐在人群里,呆若木鸡。
我不想正视,不想思考这一切。
我只想把自己埋在黑暗的房间里,度过这7日。
你离开的第7天。
我去佛寺为你做七,随着人群念经超度。
教会的朋友,他们来为你祷告,说着对你的想念。
我突然在这时感觉到信仰的无力,所有的信仰都救不了你,也救不了我。
别人的关心,为了调节情绪而开的玩笑,或是称作感同身受,都只能放大我内心的痛苦,对你的思念,愈甚。
幻想你还在我身边,一起吃饭,一起谈天,你弹琴给我听,我们拥抱,亲吻,幻想过后,我坐在床沿上,依然要正视自己以孤身一人的事实。
没有了你啊,日子似乎都变了样,我没好好吃过饭,垃圾堆了满地也不想收拾…我用自己的方式试图消弭自我悲伤,流汗,流泪,昏睡,诉说…“他们说做七是帮离开的人祈福,但比较像是不断的提醒我们他们真的走了。
给了一个期限,要我们放手。
”“那你接下来呢”“……”你离开的第49天。
我开始回到一个人的生活,我开始工作,融入人群,却仍在一个人做完一桌饭后望着桌子的对面发呆。
我开始逼迫自己直面伤痛。
我一个人完成我们的蜜月旅行,完成攻略上一个个的 to do list,吃想吃的饭菜,寻找巷弄里小而精细的咖啡馆,用被子裹住枕头,假装你还睡在我身边。
我打开尘封已久的钢琴,听你爱听的曲子,替你收拾那些细微和琐碎的后事。
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治愈着自己。
我终于离开我们的家,整理你的衣服和喜爱的漫画,撕掉门上的红色双喜,它们黏得那么紧,好像连它们也不想让我们分离。
我把衣服拿给你的家人,我们淡然自若的谈笑风生,说着你的往事,好像我们都好了。
却在一转身面对你的衣物放声哭泣,我们互相取暖式的紧紧拥抱,却无法让心里填满一分。
我最想拥抱的人,是你啊…在如水般流过的这些日子里,我过得麻木又自持。
我当然想过放弃我的生命,随了你走,可我最终还是失败了。
我默默的收拾干净自己,狼狈又哀默。
第一百天。
我把你的钢琴放回原位,我做了你平时做给我的饭菜,一切就像你没有离开时那样。
让我最后为你祷告一次,其实啊,不是为着让你能安然离去,是我终于开始,说服我自己。
花开,花谢,终有时。
“不知道什么时候…”“不知道…”日子总要一天天过去,你却一直,在我心里。
这是电影《百日告别》。
关于至爱离世后的自我疗愈。
两个家庭的破裂,两个人的自我救赎。
这个漫长的,残忍的,度日如年的过程。
故事讲得很慢,细节却很触动人心。
在失去后的日子里,我们终将走出那巨大的悲伤,回归日常。
在这回归的一百日里,那些无奈、无力、痛苦与艰难。
这是我今年看过最好的电影。
它教会我学习面对生命中的那些失去。
也说不出更多的话了。
把这部电影推荐给你们。
关于电影的幕后:1.电影中反复出现的钢琴曲来自肖邦:练习曲Op.25 No.1。
又名“牧童”。
2.林嘉欣凭借这部片获得了第52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3.该片导演林书宇在2012年失去了他结婚12年的妻子。
因为妻子生前的一句话:「你會一直做下去吧,感覺你真的很喜歡拍電影。
」他写下了这个故事,并拍成电影。
情节平淡 暗藏起伏规律 即 从一点点沉浸悲痛到悲痛的顶端(甚至自杀)再到和解而对应的情节因男主女主稍有分别是 不愿告别(男主逃避抗拒 将钢琴推进一个屋子锁起来 任何与老婆相关的不见 不联系;女主独自蜜月 将枕头当作逝去的恋人相拥而眠)--面对告别(男主处理老婆的遗留事务 退还学生学费;女主卖掉婚房 差点在这所房子里自杀 剂量不够而幸免于死 大概也要真正开始一个人正常的生活)男主跟老婆的朋友上床聊以自慰 或许可以拍成一部略显黑色的特殊告别女主的独自旅行 可以感同身受 可是不得不说 这样很蠢 确实 悲伤是和蠢连接的石头太用力 第二次咆哮可以避免吧 林嘉欣清清淡淡 与片子气息甚合这两人没有一个是强作欢颜的强人个性 都是在悲苦的大风里兜转的树叶 连跟大风搏斗的意志都不见可能是作者太作者意识了
<图片1>睡前打开网页,突然望见“林嘉欣在台湾金马奖封后”的新闻,相当喜出望外。
如今回想起来,从喜欢林嘉欣到现在,居然已有十三年了,没想到等她封后这一天,也苦等了这么多年。
遥想她从《恋爱行星》中的纯情少女,逐渐变为《百日告别》成熟少妇,其间经历过当红女星的各种酸甜苦辣,不想掐指算来她获影后时,竟然37岁了。
<图片2>林嘉欣从台湾演艺圈出道,却成为后来香港当红女演员,她曾在96年张学友的MTV《情书》中初演女主角。
可惜星路不顺,据说还曾遭一家娱乐公司的封杀。
虽然《男人四十》让林嘉欣获得金马金像最佳新人和女配角,但《异度空间》、《恋之风景》、《救命》、《怪物》、《亲密》五次冲击金像影后的失败,仍让她很受伤。
当年《亲密》在拿下“韩国忠武路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后,这个小女子开始累了,她曾选择结婚退隐,却在复出后,凭借《百日告别》金马摘得了影后的桂冠。
尽管林嘉欣曾经历过女演员的花瓶困惑,尽管她曾是香港金像奖垫背专业户,尽管她后期无奈接演着大堆烂片,但在港台新世纪女星里,林嘉欣绝对是一抹惊鸿。
林嘉欣曾是我最爱的香港女星,但她却在前两年选择结婚退隐,颇为可惜。
但无论是《男人四十》中的风骚少女,或是《救命》中痛心变态,还是让她获得韩国与金马封后的《亲密》《百日告别》,她都凭借精彩演绎,展现了实力派女星风范。
林嘉欣某些戏的表演有点类似刘若英,可惜没那么好运气与耐力!
《恋爱行星》是林嘉欣颜值的巅峰
《恋爱行星》中的林嘉欣和谢霆锋曾那么青涩《恋爱行星》史上最清纯的林嘉欣在许多人印象里,香港导演林超贤都是以拍警匪动作片见长,但他曾拍过一部“人鬼恋”爱情精品《恋爱行星》。
直到今天,我依旧记得林嘉欣靓丽登场,一身雅淡白装,清丽娇俏,迥出尘表。
这部男女主角刚见面,便人鬼殊途的作品,相比《人鬼情未了》《胭脂扣》《星愿》并无突破。
但胜在整体清新浪漫,男女主角养眼,他们珍惜着双方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为得仅是短暂的相聚快乐,一幕幕,一场场,浪漫旖旎,透着爱情的真挚,至死不渝。
尽管林嘉欣银幕形象众多,唯有《恋爱行星》最年轻、最清纯、最漂亮,她颜值巅峰,也永远停留在那个断断秀发小女鬼身上。
片中,林嘉欣有段舞蹈,舞台上红光烨烨,彩云飞飓,她袅娜如飞燕,轻盈若蝴蝶。
我还喜欢林嘉欣同小谢离别时,那段珍惜人生的肺腑之言,真的很感人。
如今林超贤《线人》让小谢成为了金像影帝,我不知当时林嘉欣看到这一幕时,是如何想的。
或许她的青春就像《恋爱行星》小鬼一样,短暂而璀璨。
《男人四十》海报
林嘉欣在《男人四十》里初露锋芒<图片13>林嘉欣的“制服诱惑”<图片14>林嘉欣获得最佳新人奖《男人四十》演技初露锋芒2002年,一部由张学友、梅艳芳主演的文艺片《男人四十》,在香港地区热映,瞬间赢得无数赞誉。
而林嘉欣也凭借精彩演绎,拿捏住不良小女生的神韵,成功在金像奖及台湾金马奖上同夺最佳新人及最佳女配角奖,一时风头无限。
这部反映师生恋悲剧的作品里,张学友和梅艳芳的表演,自然是娴熟老道。
而林嘉欣在《男人四十》中演一个女学生胡彩蓝,这样一个青春、活跃、风骚的不良少女,居然还有很强的文学天赋。
我喜欢她望着张学友,眼波流转,仿佛要滴出水来。
她轻轻咬着自己的嘴唇,忽地又绽放开一个笑容,那么青春的脸庞,即使是有着心机,有着心事,笑容依然天真无邪。
其实林嘉欣很适合演这一类的角色,天真的性感,不羁的诱惑。
《异度空间》让林嘉欣成为“鬼后”
林嘉欣与张国荣《异度空间》从此同恐怖片结缘在张国荣那部遗作《异度空间》里,我们见到了精神濒临崩溃的哥哥,最后一次向世人奉献了超凡演技。
而林嘉欣同样凭借该片获得了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提名,她扮演的神经病少女,表演浑然天成,不露痕迹,可惜那时她太年轻,戏份也相对少了点,并未摘获影后桂冠。
但谁也没想到,林嘉欣首次获得提名,看似乎风光无限,却是她陵一个悲剧宿命的开始。
大概就是从这部片起,林嘉欣尴尬成为了金像奖垫背专业户,以后她同各类恐怖悬疑片,也结下了缘份,成为了当之无愧的“鬼后”!
《六楼后座》扮相很美,演得到位在许多人眼中,黄真真导演的《六楼后座》是她一个难以超越的巅峰。
影片主题就是当下年轻人的青春,六个合租一个单元的年轻人,个个都没有那种得到公认的正经工作,但青春就是这样有甜美,也有困惑。
片中,卢巧音扮演靠塔罗牌给人算命的神婆,这个具有略微妄想偏执的花痴,被卢巧音演得活灵活现,从而获得香港金像奖最佳女配角提名。
而林嘉欣则演了一个迟到成癖又惯以各种借口拖稿的作家,她在爱情与生活中失意,扮相很美,演得到位,让人印象深刻。
那时的林嘉欣,总喜欢演这些小文艺佳作,她偶尔灵光闪现,为影片添色不少。
《双雄》同郑伊健结缘银幕情侣陈木胜导演《双雄》虽为警匪片,但故事核心却是围绕着爱。
当然汇集黎明、郑伊健、吴镇宇、徐静蕾等大腕的影片,由于整体略显平淡,又有点虎头蛇尾,除了提名香港金像奖最佳影片,沦为商业流水线过客。
林嘉欣一向很少在商业大片里露面,但她扮演的女警,精干勇敢、正直热情,但对待心爱的人,总会不经意地流露出柔情似水的一面,赋予“花瓶女警”神韵。
就是从《双雄》起,林嘉欣开始跟郑伊健组成银幕情侣,一个是曾叱咤风云的过气“古惑仔”代言人,一个是半红不紫实力派女星,可惜他们合作的作品,多数票房和影响力欠佳。
《恋之风景》忧郁神伤的奇女子2003年,由郑伊健、林嘉欣、刘烨主演,黎妙雪导演的电影《恋之风景》,邀请几米为此剧画了六幅画;剧中女主角根据这六幅画中的景色,努力寻找男友的过去,以及他心目中的美景。
林嘉欣在《恋之风景》里演的曼儿,由于郑伊健扮演的男友死去,经常带著泪水入梦。
她梦到同样的风景:他们俩人站在树下﹐幸福地等待花开。
然而一阵狂风吹过,再也找不到他的踪迹。
有时她会隐隐感觉到一阵蝴蝶拍翅般的轻柔微风,一股幽幽袅袅的清雅花香……这样一个忧郁神伤奇女子,赋予《恋之风景》绝美。
《恋之风景》最终让鲍德熹获得了金像奖最佳摄影奖,林嘉欣再次提名影后桂冠。
《救命》海报
林嘉欣在《救命》表演很让我震撼
林嘉欣在《救命》中让人不寒而栗《救命》我眼中林嘉欣的表演巅峰假如让我选一部林嘉欣代表作,绝对不会选《男人四十》《恋之风景》《亲密》《百日告别》,而是毫不犹豫去选《救命》。
这部凭空杜撰的悬疑片,尽管有些一惊一乍,尽管“偷肾”离奇,尽管有着着这样和那样的败笔,但九十分钟内绝无冷场,结局出人意料,林嘉欣的神经质表演最有震撼力。
这个凶残暴戾的孙玲,她那不温不火的动作,一颦一笑下的深藏不露,不寒而栗....女主角孙玲家境贫寒,为了治母亲病,为了自己的迷恋的爱欲,一次次地选择了恐怖的对抗方式。
但当孙玲母亲死了,青梅竹马为她死了,心爱的人也薄情,她万念俱空地选择了一刀割下自己肾,设计出惊天阴谋,因为属于她的世界不存在了!
这是一部反映悲惨女性的反抗作品,也是林嘉欣奉献最棒的表演,当她在面对李心洁时,身上意外“霸气外露”,更有些物已希为贵。
情愿说句得罪人的话,林嘉欣凭借《救命》提名影后,居然败给假深沉文艺片《2046》的章子怡,除了让一个天才女星的演绎生涯陷入苦境,更显露香港金像奖虚伪卑鄙的嘴脸。
《怪物》平生牺牲最大的表演郑保瑞导演的《怪物》同样是一部离奇的悬疑力作,故事也有一些不合理,但充斥着对香港政府拆迁的控诉。
当时林嘉欣由于接演《异度空间》《救命》,再跟舒淇在《怪物》相聚,已经被称为“鬼后”。
一直担心林嘉欣这个角色,因为她为接演该片,戴了很丑陋的胶皮外套,牺牲很大,怕不值得。
事实上,林嘉欣她戴上胶皮,出演《怪物》,反而略带惊喜。
面具下的小女子,可怕面容下,几刻关键地方,痛苦,疼爱,真情流露,颇为用心,又加上回忆一段于桌吃饭,眼神从惆怅到悲伤,再到绝望,丝丝入扣,细腻之极,又加上水中浸泡,被狗咬,被宿命毁灭,感人至深!
这部片由于林嘉欣的颠覆而牺牲的表演,曾被媒体认为是击败《如果爱》周迅最大热门选手,不料香港金像奖再次忽悠了她。
我记得曾为她愤青写道:“第一次是李心洁,第二次张柏芝,第三次章子怡,第四次周迅....行,神经病也演了,淑女也当了,变态和苦难女子更是一次接一次,总不能下次叫人脱衣服演婊子吧.... ”
《爱情呼叫转移2》中林嘉欣最萌剧照
《诡丝》是林嘉欣陷入低谷时期的精品《诡丝》是林嘉欣陷入低谷时期的精品自从《怪物》失意金像奖后,林嘉欣运气没了。
接着,她在虎头蛇尾警匪片《绑架》中死得窝囊,还有《安娜与安娜》《花吃了那女孩》《魔侠传之唐吉可德》《恋人絮语》这些都什么跟什么啊!
而且我至今不能接受《爱情呼叫转移2》是她那几年票房最高的事实。
在她这个最失意时期里,《诡丝》成为了她勉强能拿出手的精品。
由《双瞳》编剧苏照彬导演,配角有张钧甯、陈柏霖、大S,肯定算一部台湾顶级的商业巨制。
尽管张震是绝对主角,演得很硬朗,还透出铁汉柔情,超有影帝的范儿。
林嘉欣演的那个心地善良,青春美丽,又孑然一身的花店女子,尽管戏份不多,但她用哑语向张震打出“我很喜欢你,可是你不快乐”的煽情台词,让人难忘!
林嘉欣韩国意外封后
《亲密》林嘉欣还原了一个办公室恋情女子的忧伤《亲密》人生中首次封后《亲密》尽管获得香港影评人协会最佳编剧,许多观众却怒斥其沉闷,因此不禁令笔者担心。
但观影过程比想象中要好,全片片长超过90分钟,却只有8场戏,人物仅五个,虽造成一定单调,但描写男女之情细腻,加之叙述结构讨巧,总体观得舒服。
况且最重要的是林嘉欣终于获得影后了!
08年,林嘉欣在事业低谷期,再度遇见《男人四十》的编剧岸西,后者同样因为《三岔口》《蝴蝶飞》的失利,郁闷不得志。
不想两人再度联手,成就了《亲密》,也叫林嘉欣重新焕发事业第二春。
《亲密》讲述一对都市男女在密闭的空间中,发展出一段似是而非的暧昧感情。
整部电影对白不多,却要演绎内心澎湃汹涌的感觉,对演员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而林嘉欣出演的女主角阿佩,她总锁紧眉头,若有所思。
还有几次独白式的倾诉,让观众领会小女子处在“小三”位置的尴尬与无奈。
《亲密》中阿佩尽管左思右想,忐忑不安,每日饱受相思之苦,最终还得接受男方快刀斩乱麻“辞退”,而林嘉欣纵然使出浑身解数,仍在稳操胜卷的台湾金马奖意外负于《性工作者2》刘美君,更不用提香港金像奖用《天水围的日与夜》敬老的影后鲍起静。
《天将雄师》客串出镜
《百日告别》复出担当女一号<图片4>林嘉欣金马奖意外封后林嘉欣复出《百日告别》金马意外封后当年林嘉欣的新片一套接一套,稳居香港一线地位,尽情同各大巨星飙戏,完全不愁没有演出机会,就算早前意外怀孕,要暂别影圈,但送上门的剧本仍一个接一个。
她却表明孩子囡囡2岁前不会接拍电影,苦苦等到小Kayla已稍微大了点。
曾经那个才华横溢的Karena选择了全面复出,先在《消失的子弹》配音,后在《天将雄师》客串出镜,终于有了《百日告别》....有一点悲伤,也有一点温暖,《九降风》《星空》导演林书宇在失去爱妻之后,诚恳地以《百日告别》面对生命的甜美与残酷。
心敏日日料理着未婚夫留下的食谱,来不及走完的冲绳蜜月旅行,也只是流不干的泪。
育伟偶尔会在山上的法会上看到心敏;心敏想起了这个在医院、殡仪馆见过的熟悉脸孔。
悲伤、孤寂、自责、愤怒,在这些混乱的日子里交替上演。
百日那日,巴士缓缓开在蜿蜒的山路上,夕阳偶尔洒落在育伟和心敏的脸上。
他们静静地看了对方一眼,象是从彼此身上看到自己,他们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图片3>林嘉欣则用神采奕奕的表演,塑造了心敏这个经典角色,获得大奖,实至名归。
而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她继最佳新人及最佳女配角后第3度得奖,被封大满贯影后,这也是金马演员相关奖项中,史上第1人重点奖项全包。
同样也鉴证《孟子》那句经典名言“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指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但俗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
”,林嘉欣在颜值巅峰时期,曾错过那么多黄金机会,谁知在2015年末,林嘉欣凭借戏中细腻动人的演技,首次夺得金马影后殊荣,冥冥中预示着天意弄人。
林嘉欣诞生在港台电影的萧条时代,在这个年代里,曾以东方好莱坞著称的香港电影,伴随着好莱坞冲击、影人固步自封、盗版横行无忌,观众选择了弃之而去,众多影人选择了北上内地,而众多新星也有青换不接的味道。
林嘉欣这位长得甜蜜靓丽,这位曾遭过封杀的命运的女星,这位曾被各大奖项排挤的实力派,终于赢得了金马影后的桂冠,相信她在获奖后,还将有机会为华语影坛做出更大贡献!
影人资料:林嘉欣 国籍:加拿大 英文名:Karena Lam 出生地:温哥华 生日:1978年8月17日 血型:B型 身高:165公分 体重:48公斤 三围:33、 24、 34
个人公号,欢迎大家关注
這應該是我在豆瓣寫的第一篇影評那麼 這部電影是不是真的那麼好?
其實我一直認為 影評向來就是很主觀的事情 這也是為什麼在豆瓣那麼多年都不想執筆寫下的原因 那些主觀真的就是我的個人哲學 僅此而已.「百日」是在又一城AMC看的 恰逢那晚看完以後看到FB上說AMC就在同一天宣布 又一城分店即將在明年一月關閉 向來喜歡在UA看的 那晚莫名其妙的就買了AMC的票 可能冥冥中有些注定吧 那麼「百日」這部電影 好像就真的是我對又一城AMC的告別 叔叔說 又一城AMC的結業 好像也是我們對過去一年Msc生活的說再見 當然 她有她的寓意 而我 似乎 也是不能否認 有些時光 有些記憶 它真的會“被告別” 在你的不情願裡.那麼說回這部電影 林嘉欣 是我在異度空間以後 就很少留意的了 看到她 就會聯想到當年看異度空間時由心底散發的恐懼 她不算驚艷 一直都以乾淨的臉孔出現在大眾面前 在百日裡也是飾演一位在交通事故裡失去未婚夫的未婚妻 她靜默 她隱忍 她痛苦 她哀慟 以上的所有並沒有宣洩在她的嚎啕大哭裡 她一人走完原本蜜月規劃的路線 嘗遍原本兩人要一起吃的美食 她會在嚐到美食時不由地露出滿足的微笑 隨之又在想起自己其實是一個人後又默默的低下了頭 她在人前的每一次強裝鎮定 對著妹妹說「沒關係」 她咬著嘴唇 她皺著眉頭 她握緊拳頭 她安靜地無聲地抱著未婚夫弟弟流淚 聽著老師講過去的故事握著未婚夫年少時寫下的卡片大滴大滴流淚 她安靜淡然的用安眠藥殺蟲藥做調料為自己做了一頓最後的晚餐 死而復生後碰到來看新房的經紀依舊還是強裝一切相安無事 我覺得這種安靜的悲慟是最悲痛的悲慟 誰說悲傷不需要太用力石頭 我從來不知道他會演戲 來看百日 全然就是抱著看林嘉欣演技的心情 可是石頭卻出乎我意料的 最喜歡他兩場戲 第一場是他用公用電話打給肇事司機母親的時候 他聽到電話那頭 那位同是失去至親的母親撕心裂肺的思念自己兒子時 我想他是矛盾的 一方面他痛恨司機為何在車禍中也去世 害得他就連憎恨也不知道應該憎恨誰 於是乎找到司機的母親 試圖發洩 可是當聽到對方其實也是跟自己的一樣的心情時 他的滿腔悲慟忿恨無處可發 變得更加痛苦 第二場是 他與女同事在對方家裡做愛的那場戲 我從來不知道當死亡與性聯繫在一起時 起的化學反應居然是這樣 一點都不覺得噁心 不覺得有任何背叛 有的只是千瘡百孔之下充滿窒息感的悲愴吧 那一場戲 揪心難耐 我不知道石頭是怎麼發揮的 我不專業 可是我想給他120分.七七 四十九天 孤單的旅人來到冥河渡口 此去陰陽分界 人鬼殊途我想 每個人對於 生死離別 都有自己的告別儀式 「百日」相對於死亡 講得更多的應該是面對死亡過後那些留下來的人吧「百日」好像也是在提醒我們 給自己一個期限 去用力悲傷痛苦 也是一個期限 讓我們學會放手「百日告別」“我拒絕 我喊 我哭我放棄我笑 我回想 我發呆 我遺失死去的 是你 還是留著 的我活著 是你 還是 被帶走的我然後繼續完成趴在思念上聆聽澆灌以告別“戲中有很多的譬喻 我最喜歡那個女同事說的綿羊的故事 「紐西蘭有一個工作,那應該算個工作吧?
有一個人會開著直升機,在廣大的草原裡尋找跌倒的綿羊。
因為下過雨後,羊毛吸了水,羊跌倒了就爬不起來。
這個人就要找到這些綿羊,輕輕地搖落牠身上的雨水,把牠扶起來。
」「那萬一有羊一直沒有被找到怎麼辦?
」「不知道耶。
但時間久了,水蒸發掉,牠就能站起來了吧。
」「太陽愈大就愈快囉。
」百日草花期很長 卻難免有凋落的一天 花開花落終有時我想 這部戲裡的確參雜了很多林書宇自己的私人情緒 願每一個經歷過生死離別的人都能被人在廣大的草原裡找到自己 能被人輕拍掉身上的悲傷就算沒有被人找到 也但願 能被光照耀著 早日擺脫那些沉重「你好好的去 我也會在人世替你好好的看生命的景象」紀念wxf.
在影片的最后,写在卡片上的这句话“花开花落总有时”,大概也是导演想要表达的。
看到最后说是献给某某的,心想大概影片是表达了导演的心声了吧。
真的是很缓慢,很闷的电影呢。
正巧近来频频告别亲人,看到头七、断七什么的,原来台湾也有这样的习俗呢。
觉得床戏拍得不够唯美啊。
而且一直分辨不清床戏女主到底是不是男主的老婆,原谅我脸盲,外加她们发型都差不多T T不知道,如果是我失去至亲至爱的人,会怎么样呢。
人就是会刻意回避吧?
那些害怕的事情最好永远都不要发生,所以会害怕就医,害怕得知什么不好是真相,觉得也许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所以因为害怕最终的告别,不愿意生发太多的感情和牵绊吧。
什么时候才能变得更有担当呢?
不知所云的以上。
百日告别 zinnia flower台湾文艺片真的很像加长版的mv尤其这部 更是如此 满脑子回荡着《步步》“在失去你的风景里面 你却占据了每一条街”一场突如其来车祸 两个同时失去挚爱的人需要做一次特殊的百日告别
失去未婚夫的心敏 告别方式是笑着装无事但会在夜里抱着有他味道的衣服默默流泪会在沙发上看着他喜欢的书籍边笑边哭会在去日本旅行时带上两个人的护照依照制定好的蜜月攻略 一家一家品尝美食会把枕头被子叠成人形 再穿着他衣服入眠在选择自杀后 仿佛被他轻轻唤醒 再度活着然后发现原来他化作一点一滴融入了生命中难以割舍 不能忘却 哭过一次再好好活下去失去老婆的育伟 告别的方式是买醉再发泄认定是卡车司机的错 即使警察告知已死亡无法原谅 一定要告卡车司机 偷偷记下电话冲动打了电话 电话录音响起时破口大骂却在电话接通司机母亲哭着说好想你的时候哑口无言 再也起不来对司机的恨意因为钢琴附着了妻子的身影 愤怒锁进房间从此回忆中出现了钢琴 却是寂静 没有音乐最后在想要纵身跳下时发现男童的视线选择走出这段难熬的日子 让钢琴重见天日找寻了几次 终于寻回妻子弹的那首肖邦曲回忆里也重新拥有了声音
导演在处理声画关系上很有见解比如上一幕还没结束时下一幕的音乐进来了比如我们认为该有声音的地方却是消音处理比如台词没多少 几乎都是背景乐或环境声比如哭戏 爆发戏 却是寂静无声的画面也很有意思 衔接转场的地方不会突兀看的是没字幕的版本 有闽南语 日语的地方只能零零碎碎听得懂一些词汇 有点难受林嘉欣演技还行 但是看得出来老了我帅气石拔的发际线 让我很担心哈哈哈身材依旧超棒的 但是那场激情戏 气死我了苏打绿同名歌曲也很好听“纽西兰的羊淋过雨后因为羊毛太重起不来 被牧羊人巡查发现就会帮忙甩干水扶起来 没有被发现的只能等到太阳出来晒干才能起来 有可能它很快就能起来 有可能它再也起不来了 有可能它也只是想这么躺着 起不起来都无所谓了”
距离电影上映,已经过去一年多的时间,没来由的,突然鼓起勇气把它看完了。
这大概是我看过最悲伤的电影,在宿舍,一个半小时的影像,我花了三个小时才看完,不断的暂停,来控制身体的颤抖压抑想大喊的冲动。
差不多从石头被送进医院开始,我就带入了自己的故事,眼泪一直往下掉。
电影中的情感,真实的吓人,把我不愿再回头看的痛苦告别细细摊开,每一帧画面,都让我回想起当时的自己。
百日,是一个仪式,告诉未亡人,该放手了,该为自己活了。
几个百日过去了,心上被切掉的地方结痂了,不疼了,只是不再存在了,一直空在那边,找不到了,只能靠回忆活了。
电影看完,我甚至没有记住女主角的名字,我只是借着一部电影的时间,发泄自己的思念。
我不知道从电影专业的角度来看这是好是坏,从我内心来说,它帮我这样愚钝笨拙的人,表达了不知该怎么说出口的离别。
我们带着无数的爱来到世上,却要面对一次次的告别和痛哭,学着与不完整的新生活相处,与告别后的自己和解。
想起一句话:你走了之后,再也不怕鬼了,因为那个世界里有你。
这部电影,我不敢再看第二遍,太疼了。
很喜歡預告片里的文字。
我覺得台灣人在親人死去后,「做七」的儀式非常美,好像死去的亡靈不願離開、不捨離去。
每七天回來一次──你不斷回望、眷戀這個他曾活在其中的時空,頭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一直到百日… 好像是這依依不捨的送行,終於到此時,陰陽兩隔,「妳必須好好的去,我也會在人世好好替妳看生命的景象」第七天 頭七亡者神識七日一覺知曉自身已亡唯情難舍 頻頻回望第三十五天 五七回煞之期 隨煞而歸未免寂寞死者與生者共眠第四十九天 七七孤單的旅人來到冥河渡口此去陰陽兩隔人鬼殊途百日此日為卒哭祭至此之後 不能再哭活著的時間已包含進死亡的時間里如光在影之中如喜在哀之中駱以軍
所爱的人突然离世活着的人也会将自己毁掉导演林书宇说这是个告别的故事他也想以此作为自己的告别
电影里 告别的期限是百日然而 对于导演来说现实中的告别 却更久整部电影 台词很少在娓娓的画面中行进所有伤痛的痕迹都被处理得恰到好处
育伟的压抑带着直接的宣泄甚至在女人身上寻找安慰目光带着迷离与僵滞看着就有一种代入感的疼看似默不作声实则撕心裂肺
心敏捣鼓药丸 填进鱼肚动作中带着平淡与坚定在奔赴死亡的时刻看不出任何留恋与忧郁一个人的蜜月旅行终究拯救不了泣不成声的悲凉
头七至百日 失序到新生总有一个期限 让人决定要放手如果什麽都会失去也要好好说再见
百日之后 不能再哭
两个边缘人物的情愫是老套的故事,《外出》《晚秋》等等。
林书宇的《百日告别》是典型的文艺片路数,静默与内敛。
两条主线几乎没有交集,却因一种相同的际遇穿越时空暗合。
主人公虽有短暂相遇,但是交叉之后继续各自发展、前进。
生活确实没有那么多戏剧化的感情与故事,各自的不幸不会因为相遇就负负得正,“只不过是一场生活”。
文艺片的一个特征是,导演会花一些篇幅在沉默上。
而大多数电视剧和商业电影会把篇幅用在对白和矛盾冲突上。
而沉默是如此真实,无处不在我们的生活中,比对话更有力量。
时间是伟大的治愈师,也几乎是唯一的治愈师。
肉体欢愉、视而不见、放浪形骸、出门旅行、反叛暴怒、自我放逐……都是手段,但却都不是根本解决办法。
对林书宇也一样,切身的感受让痛苦更加内敛与绵密,娓娓道来,让人更加感同身受。
除了时间以外,所有的干预和宽慰都像是揠苗助长。
「紐西蘭有一個工作,那應該算個工作吧?
有一個人會開著直升機,在廣大的草原裡尋找跌倒的綿羊。
因為下過雨後,羊毛吸了水,羊跌倒了就爬不起來。
這個人就要找到這些綿羊,輕輕地搖落牠身上的雨水,把牠扶起來。
」「那萬一有羊一直沒有被找到怎麼辦?
」「不知道耶。
但時間久了,水蒸發掉,牠就能站起來了吧。
」「太陽愈大就愈快囉。
」这段台词既暖心又呆萌,但是也说明时间治愈一切的道理。
即使没被找到,绵羊最终也会自己站起来。
除了生死,生活中的我们也处在各种告别之中,告别爱人,告别一个住所,告别一辆旧掉的自行车,告别一份工作,告别一段生活。
总有不舍,因为人类是感情动物,但总要开口总要挥手总要忍住不回头,因为“花开花落终有时”。
生活流的电影真心不好拍,导演要对世界有很深的感悟,同时也需要演员演技的加持。看完全片只感觉导演对自己能力欠缺信心。但是林嘉欣真的好美啊,希望她能多拍点电影。
看完后无感。嗯,才发现这不是一部要感人肺腑作为目的的电影。而叙述着失去至亲的人们如何疗愈自己,最终目的还是要学会面对、接受、放下。故事线一不小心成了平行线,故事呈现的比例与张力一不小心是不是偏了呢?也许现在的心境不一样,一点也想不起那时候那个情况是如何疗愈自己。
整部剧气压都很低,可能真正经历过的人才能懂那种感觉。冲着阿龚的音乐去的,果然很不错。
香港黃修平,台灣林書宇,內地賈樟柯,大中華三大垃X圾
只有告別,沒有百日。
没想到石头戏演得还行 看完更想去冲绳了
比想像一般太多,挺失望的,很多行為不理解。
完全的感同身受,本来想看how to die,机缘巧合之下却看到这部片子……痛哭不已,也许是我的男友指引着我来看吧……然饿 我还是很绝望啊 片子最后不是也写了吗 不知道啊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好起来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结束……
“纽西兰有一种工作,有一个人,下雨天,会搭直升机巡逻草原。他要找到那些倒在地上的羊,因为那些羊的毛在下雨天吸了太多水,会倒在地上起不来。他就要找到那些羊,然后一只一只的把它们扶起来,摇一摇,把它们身上的雨水抖掉。”
唯一感人之处是花开花落终有时,其他都很泛泛而乏味 @2015-11-29 13:26:39 @2019-11-21 23:44:57
2.5 生死的離別儀式拍得索然無味。不過,柯佳嬿和林嘉欣都好漂亮,那種乾淨透亮。
「花開花落終有時」明明是很平凡常見的一句啊怎麼就催淚了。
故事双线发展,五月天石头的那条线太弱,演技和剧情根本撑不起来,所以整部电影有点头重脚轻的感觉。林嘉欣的部分,虽然拥抱悲伤和自我疗愈是很吸引人的点,可导演节奏把控实在糟糕,沉闷而且造作,冲绳的景是全片最沁人心脾的段落,“花开花落终有时”最动人,百日不会忘记一个人,告别是重新开始
花开花谢终有时。电影片名为《Zinnia Flower》百日菊,因为花期极长而得名。一百天了,依旧很想你。留下的人会带着你用泪水浸润过的勇敢走下去。感谢林書宇,感谢林嘉欣,感谢余静萍。
感情很真挚,缓缓道来的故事。
别期望值过高,虽然金马女。
总有一天我们都要告别
为了女主看的,两条线似乎没有什么必要,主要林的那条线太强了
“花开花落总有时”从沉痛到平静的日子里,很慢,很静,很喜欢。
今晚看完了《百日告别》。林嘉欣凭此片获得第52届金马奖影后。在雾霾深重的夜里,除了看一部没有情节的电影,大概没有更好的选择。不断地告别。痛楚不在告别的过程,而在于过后的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