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你才有家,这是央8的电视剧中算优秀的一部了,人物形象塑造丰满,细节中有许多上世纪的文化元素,演员的演技也可圈可点。
(没看前面部分)只觉得后面看起来还可以,比较符合现实,毕竟这种电视剧给长辈看的,剧情夸张一些也不为过,主题反映的是上世纪的社会现象,取材算新颖,给你五颗星,毕竟不同于其他那些超级二的农村剧(那才是真正的洗脑剧)
现在的人看剧爱扯三观,我也是,我也激情批判过有些剧三观不正。
但是,我认为判断一部剧的三观不是根据主角的行为,而是根据剧编剧的态度。
例如本剧男主江万祥,坚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编剧是在表扬歌颂他的这种教子方式吗,显然没有,编剧借高爷爷、冯立本等人之口表达了对这种育子方式的不赞同。
而江万祥本人也为自己的错误教子方式付出了代价,他的子女在以各种方式反抗,最后还买了一套房弄了个家外家,让他伤透了心。
世界名著的主角也有三观不正的呀,端看作者的态度是歌颂还是批判。
这是部现实题材的剧,角色应该贴近现实,你要求主要角色个个都完美无缺,选择时时正确,本身就非常不合理。
我知道有些角色的行为很气人,我看的时候也气愤的不得了,比如英华非要嫁给周强,比如玉华遭受家暴也死不离婚。
但是,你需要考虑剧的背景和他们各自的性格。
一旦把这些纳入考量,你会觉得,这种性格这种观念的人,合该做出这样的选择(虽然是错误的)。
如果做出我们认为的正确的选择,那人设就ooc了。
所以,虽然我看剧的时候疯狂吐槽,但我仍认为这剧多数角色的行为,在逻辑上是能自洽的。
演技方面,年轻一辈的演员还有待提高,有些场景演的比较拉垮。
老一辈普遍都不错,尤其是江万祥、冯立本和大老李,演的是真不错,看不出表演痕迹。
以我的智商来看,情节有bug,有些比较夸张,但还能忍受,节奏不错,笑点泪点都有,我能看下去。
总体来说,我认为这部剧及格是有的,但是现在分数低的确实出乎我的意料了。
每个家庭,都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父亲,父爱如山深沉内敛亦好,不善表达脾气暴躁亦好,甚至于曾经多数人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每个父亲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着这个家庭的血脉、传统以及爱。
最近由任程伟导演并主演的《有你才有家》在cctv-8电视剧频道热播,高收视率数据下的故事,则向我们展示了一款表面上思想固执脾气暴躁,却又朴实可爱,深沉有所坚持的中国式老父亲。
从演员到到导演,三十年磨一剑任程伟将《有你才有家》的戏剧的中心,放在了严厉有加教育方式硬核的老父亲老木匠江万祥身上,一切冲突、爆发、爱与矛盾都是围绕这个人物的刚硬与固执展开,老派的硬核画风,“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的沟通理念,让他和这个家庭以及所有家庭成员的相处充满了浓烈的火药味,但基地,却是刚硬之下不为人知的柔软。
面对不顾反对谈恋爱还做出出格事的大女儿江英华,江万祥怒到如雷霆万钧,而遗传了江万祥基因的大女儿倔强劲比老爸不输分毫,立时三刻决定和男朋友私奔。
“爹味”十足的任程伟从一开始就给所有“女儿奴”父亲留下了最难的一道题,并一起试探并寻找答案。
在对待儿子的问题上,任程伟也选择了最具代表性的难题,就是关于生存与传承——身为木匠的江万祥一门心思想把自己的手艺传给儿子,不仅丝毫不顾大儿子的美术梦和小儿子的曲艺梦,甚至直接否定他们的梦想说那些“都不是吃饭的本事”。
一场父子大战再次在父亲的高压下爆发,还直接把儿子逼得去倒插门做了上门女婿。
《有你才有家》让观众终于有机会感叹,这个世界上除了爱问“你穿没穿秋裤”的母亲,还有会说“我都是为你好的”老爸,而任程伟塑造的江万祥,就是其中的典型,并且是强硬典型。
但他的思想和做法又是过于严苛和暴戾的,“棍棒底下出孝子”让这份父爱过于厚重和独断,江万祥是爱儿女的,所以他希望女儿能走一条不被人指指点点的路,也希望儿子能掌握一个可以傍身的本领。
但儿女感受到的不是爱而是窒息和无法理解,也化为父子之间无法打破的壁垒。
任程伟饰演的老父亲江万祥,让人直呼太过真实,也不禁发出对“棍棒底下出孝子”这种有着悠久历史的教育方式的社科思考。
50岁的任程伟,从1993年入行至今27年的时间,任程伟演父亲的次数并不多,但这次的老父亲江万祥,却让无数观众惊叹同一个世界同一个老爸。
而任程伟让人惊讶的绝不仅仅是这款棱角分明的顽固老爸,而是任程伟入行以来第一次担任导演就找到了可以让所有人都心有戚戚的矛盾焦点。
而自开播以来,集集收视率第一名,更是让人看到他演技之外对叙事表达的熟练掌控。
谈及自己的导演处女秀,任程伟表示,虽然在演艺角色的同时,还要兼顾打磨剧情里的各种包袱段子感人细节,既要担纲全部拍摄工作的统筹策划,还要负责全员的沟通衔接,这种忙里忙外的感觉是前所未有的,但也是压力与激情并存的,而自己更多的也是去沉入其中并尽全力做好这个属于自己的导演“初舞台”,以呈现最优质最深入人心的作品。
在片场既是主演又是导演的任程伟,也因此拿到了剧组“步数之王”的桂冠,因为身为演员任程伟要先对自己的角色江万祥负责,身为导演他还要对整个剧组整部作品负责。
往往是走完江万祥的戏份,还要立马奔回监视器前督场,协调拍摄指导其他伙伴表演,活脱脱是既当爹又当妈的既视感。
戏里“军人专业户”,戏外爱妻爱家小达人入行将近30年,任程伟演绎过无数角色,是公认的演技派。
任程伟的形象正直刚毅,演过最多的也是军人这样的硬派人物,《浴血军刀》中的八路团长林济风、《军刀》中的革命军人,《沙家浜》中的新四军指导员郭建光,,《战北平》中的周国华……任程伟的角色,款款霸气十足,也因为演过很多军人,而获封“军人专业户”。
戏里霸气的“军人专业户”,生活中却是十足的宠妻狂魔。
1989年来自黑龙江的任程伟和妻子黄蕾从一同考入了上戏表演系,老乡的身份让两人更多了几分共同语言,久而久之两人便走到了一起。
从1989年相识至今,任程伟和妻子黄蕾共度了31年的时光,而两人的感情依然如开始时纯粹和谐,没有恋爱长跑的疲惫感,更没有7年之痒。
从恋人到夫妻从校园到婚纱,他们一起吃苦一起幸福,即使环境在变但任程伟爱妻的心和爱家的担当不变。
2001年大女儿出生,任程伟多了父亲的身份,2007年又迎来小女儿,两个孩子给家庭带来欢乐的同时,也让他多了更多对生活对亲情与爱的理解。
或许这也是《有你才有家》中任程伟能将亲情演绎得如此深刻又平实的根源,一切源自真实源自本心,所以才格外打动人心。
5月3日任程伟迎来自己50岁生日,第二天在微博上他晒出妻子做的长寿面和妻子做的蛋糕,想来真正的人生赢家莫过如此。
而50岁的任程伟依然感叹自己,即使没那么年轻但也没觉得自己有那么老。
正如任程伟所感叹“五十年有影有踪,有思有念,有滋有味,有伤有泪,有喜有乐,但这五十年,仅仅是人生中的一站,这五十年的路程是可以回望却永无回返的单程之旅。
你希望前行,我仍在前行!
”
这是生活中的任程伟,也戏里的江万祥。
虽然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在爱着自己的儿女,但那份爱有着放之四海皆感动的内核。
这是《有你才有家》通过一幕幕戏剧展现出亲情密码,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朴实人生,那便是“有你才有家,有爱才有家”。
看完整部剧真心是部好剧,实在看不下太多人喷它。
从三观来说,这部剧无疑是正得不能再正的。
不可否认,江万祥的棍棒底下出孝子;英华的未婚先孕;家宝的对父亲嫉恶如仇;小泥鳅的不着调等在这部剧里好像都有她们的理由,确实有违三观。
但是每个人都为她们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不是吗?
戏剧源于生活,这些在生活中都是真实发生甚至常见的,我就不信谁家的孩子不挨打。
只不过这部剧把好几家存在的问题都集合在了这部剧里的一个家里。
再说真要是三观不正,也不会过审吧!
从剧情来说,有笑点有泪点,至少是让我意犹未尽。
很喜欢小泥鳅,他的出现总是伴随着笑点,角色也是活灵活现的。
催泪的是后面,孩子们买房规定要瞒着自己父亲姜万祥。
不管是谁都会觉得自己很失败吧!
也是这个时候江万祥开始狠狠的反思,也是从这里开始泪点扑面而来。
很多人可能都不能理解周强是什么好东西?
为什么英华硬是要往上扑?
刚开始几集的时候,我也很不理解甚至很嫌弃,后来想想,谁没个脑热干傻事的,更何况叛逆期越是反对越是来劲。
细节来说,导演真的很用心了。
剧中演员们说话时浓浓京腔,真的深得我心。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观察到客厅墙上挂着的全家福,一开始是妈妈还没去世时的一张,后面应该二十多年一直没有新的。
直到后面小泥鳅结婚,家庭关系缓和了很多才加上了一张新的。
再就是演员的演技都很到位。
最后一个时期,高爷爷的装束虽然没变,但是他拉长的反射弧,不太灵光的耳朵,甚至佝偻的身体都能把他的年龄拉大十岁。
看到高爷爷老到走不动路,真的很揪心,生活中好像电视一样,只不过眨眼岁月已经留在每个动作里了。
最后说说情感。
可能有你才走家前面的几集相较于生活有点夸张了,越是看到后面越是觉得真实。
我一直在思考,姜万祥和他的孩子们跨不过的沟壑到底是谁的错?
是姜万祥的吗?
他独断专横,暴力值爆表扼杀自己孩子的理想。
还是孩子们的?
孩子们自私自利,不体谅父亲的苦楚。
到最后谁也说不清。
生活就是这样,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本经是谁写出来的没人知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说出来都有苦到不行的滋味。
他们很幸运了!
最后各自有各自的归宿,全家大团圆,这可能就是电视剧给我们画的饼。
现实中,错嫁后不得善终,临终与儿女矛盾不得化解…这些情况太多了。
不过不管对谁都应该多点包容多点理解多换位思考,生活还是朝着大团圆的结局走的,不是吗?
这是我第一次写评论,有很多不足之处,不过是啰啰嗦嗦的有感而发。
这句也看了大半,从刚开始的随便看看到现在强烈推荐。
满心欢喜上豆瓣来看看风评,震惊!!!!!
这种上世纪的家庭剧比较少,寥寥无几的评论里大多在吐槽剧情三观不正,家暴、未婚先孕,仅有的五星好评底下也是“拿钱做广告”之类的话,看完有点痛心,更多的还是对于“无知”震惊!!!!!
在今天,”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确是违反法律的,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教育方式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甚至今天在你看不到的地方还存在着。
不管你愿不愿意面对,它就在那里。
把这些社会上所谓阴暗的东西搬到银幕就被称作“三观不正”?
三观是什么?
三观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他是一个人对于人生、价值、世界的认识与评判。
导演告诉你世界上有家暴,他告诉你他赞成家暴了吗?用脚后跟想想,宣扬家暴的剧能过审吗?
你真的以为自己比广电总局还明白?
醒醒吧,天真的少年!!!!!
你不仅不应该从这个角度骂它烂,你还得感谢它让你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培养你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
江家父亲性格古板执拗,一直秉承“棍棒底下出孝子”,想要一手包办孩子的一切,自己想要孩子成人成器的好心却变了味,与子女不和。
年轻的英华、家宝、玉华无一不想要逃离这个家。
英华嫁错郎,有了孩子,吃了亏、做了母亲的她开始理解父亲、接受父亲,担起了家庭重担。
家宝有冯叔一家袒护,也能追求自己的理想,虽然对家人很少照顾,我想有了孩子之后的他会开始改变的。
玉华性格软弱,有迫切想要得到别人的爱,却不幸步她姐姐的后尘。
但杨悦比周强可恶万倍。
周强,典型的“妈宝男",难以承担家庭责任。
周强则彻底把玉华当作发泄情绪的工具。
但不得不说,杨悦面前一套,背后一套的功夫真是了得。
好多人说玉华都被打成这样子了,还替他说话,真能瞎扯。
这种人真的有。
玉华从小感受不到父母的爱,性格软弱、”半天憋不出个屁“的她也很少得到大姐照顾(小泥鳅经常找高爷爷、高奶奶、大姐说心里话就会很不一样),杨悦对她好一点,她就会全心全意跟着他。
即使受了委屈,当杨悦在哄她时,她早就把那些委屈抛到脑后了。
这种人格在心理学上有很明确的解释,我也不能说的很明白。
总之,我还是很喜欢这部剧,它展现的是上个时代的家庭,不喜欢不理解勿喷好吗?
《小欢喜》、《都挺好》、《少年派》也许是你的菜。
电视剧《有你才有家》主要讲了江家20年的生活经历变化,突出体现了两代人之间的冲突、矛盾与和解。
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棍棒底下出孝子”,这话到底对不对,见仁见智,各有说法。
这部剧给出的答案是,不能。
说能的那是特定的历史年代,在生活匮乏时期,用一些简单粗暴的方式有时可以达到教育众多子女的效果。
但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再用这种过时的手段,不仅没有效果,而且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剧中的父亲江万祥对待4个子女的方式主要是训斥甚至拳脚相加。
所谓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鸡贼的他对小女儿美华却很好。
因而4个子女对父亲只能是敬而远之,都想早点逃离这个家庭。
江父是个木匠,也希望两个儿子子承父业。
但他们都有各自的爱好,大哥家宝喜欢画画,二哥小泥鳅家福喜欢打快板、说相声。
但江父就是非得让他们去学木工,干木匠活。
最后大哥只能屈从,但能从画木工图纸中找出一些兴趣爱好。
二哥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多年不归。
到剧中最后,大哥有钱了,偷偷地买了一套房子,姊妹四个定期都会都会小聚一下,但就是瞒着父亲。
没想到买房这件事,最后还是让父亲知道。
父亲在生气的同时也开始进行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正确。
教育子女不能这么简单粗暴,一打了事,这样只会让子女离自己越来越远。
原生家庭对子女婚姻的影响有多大,从这部剧中你也可以看出来。
可以说四个子女的婚姻都是坎坷,甚至是不幸的,这和家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关系。
大姐英华交往的男朋友遭到父亲的强烈反对。
没想到后来大姐未婚先孕,最后和男朋友私奔。
谁知这个男朋友是个妈宝男,也没有什么本事,更吃不了苦,最后两人是不欢而散。
大姐的这段婚姻是冲动的,盲目的,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一段婚姻。
但冲动的背后是对自由,以及逃离家庭的向往。
而二妹玉华的婚姻更加不幸。
被别人的甜言蜜语一阵哄骗就结了婚,没想到婚后经常遭到丈夫的家暴,不堪忍受,也曾几次寻短见。
她就像《红楼梦》里面的迎春一样,面对家暴逆来顺受,以为这就是自己的命,她比迎春好一点就是后来服药自杀被救了过来。
后来终于醒悟,果断离婚,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大哥的婚姻看似美满,其实也充满了不幸。
因为他和妻子金枝根本就没有共同语言,不在一个层次上。
只是因为父亲所逼,想要逃离家庭,因而常常跑到金枝家中。
这个矛盾总会爆发,但因为孩子的缘故,只能隐忍,一心扑在工作上。
二哥小泥鳅的婚姻也是充满坎坷。
交往的女朋友遭到父亲的强烈反对,只因这个女朋友是外地户口,又是农村户口。
最后女朋友不辞而别,还好经过一番努力,他又重新找到女朋友,最终两个人走到了一起。
有你才有家,这个“你”包括你我他,一个也不能少,缺了谁都不圆满,都不是一个完整的家。
江玉华这个角色真的绝了,她老公这个角色就是典型的心里变态,一直家暴。
可能就像玉华说的,自己从小在家里等不到关心和爱护,嫁给了甜言蜜语的老公,被打完之后又哄骗她,好像也能找到一点存在感。
倔强的父亲一意孤行不听劝,叛逆的儿子情愿在娘家住做上门女婿,也不回家跟父亲住。
还有懦弱的小女儿,越看越上火
这是央视,每部剧都是需要有其积极作用的,这剧的意图就是在农村推进男女平等,倡导家庭和睦的吧。
我在健身房跑步的时候健身房电视正在放这个,看了几分钟我跑步都跑不下去了,习惯了hbo Netflix的我们去看当然会翻白眼,虽然我看了两分钟就快吐了但我也不会去喷他,位次不一样,这就不是拍给豆友们看的剧。
这些无脑黑真的无知,更有甚者根本没看就过来跟风打一星,真是脑残。
这部剧就是反映现实生活,每一个人物都刻画得真实立体,哪有人没有缺点呢?
咋,主角就得是高富帅白富美啦?
思想古板性格有缺陷的50后60后老大爷就不能当主角啦?
这里边儿就没有你爸你妈你家长辈的影子吗?
编剧也并没有宣扬而是批判啊!
而且人物的成长都显而易见的啊!
人设完美的玛丽苏偶像剧就比这高级到哪去了吗?
我是80后,家里四个兄妹,也算少见。
小时候,爸爸出门赚钱,妈妈照顾家里,家务全包,找来外婆帮忙,没让我们四个上学有一天迟到,做好每一顿早餐,没让我们自己出门买包子。
倒是,家里兄妹吵闹打架,妈妈没有办法,也是一顿打骂,那种无助,现在当老师的我很理解。
四个孩子的成长路上,虽然有自己的梦想,但都会问问妈妈的想法。
讨厌她的凶,也生怕她不高兴。
知道她的苦和牺牲,又偏偏想和她反着来。
现在,四个孩子都成家了,一群小朋友围着她。
我女儿还是说外婆凶。
不好好吃饭,要批评。
晚睡要批评,欺负小的要批评。
当了妈,我更理解了我的妈。
第一次写影评。
陪着妈妈看电视剧,这真是八套最近播放的最好的一部电视剧。
我们真的是这样长大的。
发现有人看了留言,小激动:关于父母的打骂,我并不支持,小时候留下了很多阴影。
但是很希望被爱你的父母打骂下的孩子,一定要明白父母的用心良苦。
老妈只有小学三年级的文化水平,因为姐姐选了文科高考不理想,老妈非不让小她五岁的我读文科。
我因为读理科考了专科。
她一直很内疚。
村里阿姨让她把我早点嫁了,她却默默支持我读书。
专升本,去世博会当志愿者,去做外贸,花五年时间转行实现了自己从小的愿望,当老师。
大两岁的哥哥,高考不理想,老妈支持他复读,当了医生。
姐姐自学法律专业,却没有在毕业时考取司法证书。
她年年考,年年被别人取笑。
顺了大家的意,结婚生子育儿。
今年考出了司法证书。
我妈至少在菩萨面前给她拜了15年。
双胞胎弟弟子承父业,有工程师的资质,做工程。
一颗星给大梅
太不容易了,居然在2020年看到了节有这么棒的剧!笑料包袱都抖得很自然,需要情感表达的时候也呈现的很动人,不拖沓不过分煽情,听说是导演初次自导自演呢!真好!剧里的好演员们都冲啊!!
有意思有意思
不如情满四合院和乔家的儿女,更不如张大民 ,但还算比较能看的下去。
家暴?最后老年痴呆了……
江万祥的嘴是真的损啊😂有一说一四合院和服化蛮不错
比起作精冯金枝,江玉华涅槃重生简直不要好太多。冯立本一家真是够恶心的,当爹的一肚子脏心眼儿,当妈的就会附和惯坏闺女,当闺女的又蠢又作还不自知,真是可怜我宝哥!
这个年代还有女性说自己是“不下蛋的老母鸡”。
和爷爷一块看的哈哈哈
实在忍不起这种爹味剧。
电视剧《有你才有家》的故事背景由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性格火爆的老木匠江万祥与妻子兰花膝下已有四个子女,不料大女儿英华竟因恋爱昏头做了出格的事,江万祥怒不可遏,英华离家逃跑,正待产的兰花受到强烈打击,早产下小女儿便撒手人寰,留下江万祥独自抚养五个孩子。
从后半部分开始看的
下饭剧吧……
齐鲁台经典上世纪80年代家庭伦理剧,爹味儿浓厚到无以复加,面瘫脸姐姐莫名其妙飞黄腾达,哥哥弟弟fw一样不顺着爹也不敢抵抗,矛盾如此激烈最后还能包饺子,别恶心人了
前面随便听了下,从后面看的,就觉得每个主演好像都挺有毛病,但又好像挺合理。家暴那段其实挺真实吧,那样的年代性格,会一直忍也不奇怪吧,而且放到现在被家暴仍然不能在第一次就采取行动,忍受渣男的女性也不在少数。家暴只有第一次和无数次,自己不清醒,没人能帮忙。还有一部分人也像玉华一样,以为忍忍就好了,为了孩子为了面子不离婚,其实孩子早八百年就想让你离了,所以那些现实生活中为了孩子不离婚的醒醒吧,与其在没有爱的完整家庭长大,不如得到一方父母完整的爱。
终于玉华回击了
真实、接地气,是一部很好的年代家庭情感剧。两位主演任程伟和练练演的生动感人。
在酒店看了一会我有很多???
陪父母看系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