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暗黑一点的宫崎骏?
法国版《风之谷》?
这份蒸汽朋克范的历史改编大菜,我吃了。
一直喜欢二维动画多过三维,尤其是好久不见的类似丁丁历险记的画风,重线条勾勒,粗砺里带流畅。
虽然大部分画面都是暗色调,但大开的脑洞和不时闪现的法式轻快小浪漫,让人一点都不觉得无聊。
电影的新意在于对历史的大胆改写。
没有电能,蒸汽时代发展到极致,煤炭和树木资源耗尽,污染严重,巨蜥统治人类,两座埃菲尔铁塔的巴黎,无穷尽的战争这些元素构成的新世界在这部电影里被搭建得很成功,大雕像,空中缆车,海底城堡的视效真的很赞。
主题也颇有深意和地域特色,狠狠黑了一把战争和科技的太快发展导致的恶果,讨论了一发环保和伦理。
并且点名道姓,爱因斯坦,富兰克林,阿波罗登月,普法战争,诺曼底登陆都没放过。
果然欧洲还是自由的多,随便拿历史名人哪怕政治人物开涮都没问题。
然而细想来,故事里真的太多宫崎骏了,以少女为主角的冒险,给她阻碍也给她力量的家人,靠谱的小伙伴不管是人是动物一枚,感情慢慢培养三观一起成长的男票一只,巨物,跑动的房子,飞行器,反派变好,圣母转黑,最后少女拯救世界happy ending……这些元素,在千寻,哈尔,天空之城,风之谷的故事里都找得到,这是减分的项目,细想不禁觉得,哈哈一切都是套路。
但我依然愿意看这种故事,起码这是个完整,饱满,不乏想象力的故事,是个今早在影院收获了满场掌声的好故事。
现在太多电影不好好讲故事了。
2015年,喜剧冒险动画电影《 阿薇尔与虚构世界 | Avril et le monde truqué 》短评里说的挺对的,脑洞之作在于可以自圆其说。
这就已经合格了。
打乱历史,回到法式蒸汽朋克时代,宣扬环保,科学,家庭,真爱。。
真的是三观很正的电影。
人物画风不敢恭维,确实粗糙,但是并不影响故事本身,故事还是非常有代入感的,警察并没有起到该有作用,猫才是笑点所在。
主角可以再漂亮一些会更讨喜吧。
剧情上脑洞确实挺大。。
尤其是蜥蜴的出现。。
说实话 ,后面有点没6了。。
结尾很有爱(就是电视机+那一对儿),是我全篇最喜欢的一幕了。。
点个赞。
---我是科学的分界线---推荐指数:★★★☆(7/10分),总体完成度不错,可以一看。
一部架空时间的蒸汽朋克动画,世界观很容易吸引人。
但其后续对影片主要矛盾的处理,却显得轻浮,人与自然的矛盾成为背景板,人与人的矛盾是前一个矛盾的附庸,蜥蜴与蜥蜴的矛盾最后成了一场家庭内斗,而且匆匆而过,未形成持续的高潮。
人与蜥蜴的矛盾也随着剧情推进,蜥蜴目的的揭晓而土崩瓦解。
很多人说这是一部《天空之城》的精神续作,实际上,《天空之城》的内核处理要高出这部动画一大截。
《天空之城》是有一个明确反派的,反派是由一个明确的目的的,最后主角打败了反派,完成了对反战思想的诠释。
然而《阿薇尔与虚构世界》就像是一记用尽了全身力气的直钩拳,誓要将面前对手打倒,但却在蜥蜴揭露了自己的目的的那一刻打到了水面上。
空虚,欲求未得到满足,这就是我在看完全片之后的感受。
跟某个只看真人电影的朋友相反,让我最感动的好像都是动画片。
比如阿薇尔与虚构世界,应该是今年最让我感动的片子了。
去年这个时候,我曾经无比地沉浸在关于动物军团的幻想中。
比如,地铁列车来了,动物军团的食物们争先恐后地冲出来,新鲜生猛。
再比如,我想过关于自己的几种死法,其中一种是,动物军团与人类开战时,我把身体献给动物军团进行实验,身上插满管子,丑陋不堪。
再后来,我从单纯的热情过渡到了细致地思考。
比如,动物军团需不需要发展科技。
从根里讲,我对科技是深恶痛绝的——科技把一切都变成黑白的,吞噬了世界的颜色。
这个想法在看了三体后有点改变。
对于反科技,艾薇儿与虚构世界给出了另一种可能性:人们关押了全部科学家,人为地杜绝了科技发展,再没有飞机、电力、石油。
这似乎听起来很棒。
但结果是,人们更加疯狂地砍伐森林开采煤矿,整个地球只剩下三颗橡树,陈列在博物馆里。
哪儿都是霾,比北京还厉害些,出门要带防毒面具。
生存、扩张,是每个物种的天性。
而智慧的人类,又在这天性上添加了复杂的欲望。
科技不足以支撑欲望时,人类唯有向外部环境一再索取。
毁灭森林的不是科技,是人的欲望。
即便强制科技停止发展,人类只会把地球弄得更糟些。
有些误解了科技,向它陈恳道个歉。
西麦并不是故事主角。
她是一只几百年前被注射了实验药水的母蜥蜴,她变得长寿,跟同样被注射的公蜥蜴丈夫生育了一大嘟噜蜥蜴孩子。
由于孩子们太多而且都长得一样且智商不高,只能用编号代替取名了。
西麦会说话了,有智慧了。
作为科技的受益者,她跟丈夫都崇尚科技。
不同的是,丈夫对人类深恶痛绝。
而西麦对一切都怀着温柔的母性。
他们有一支蜥蜴孩子们组成的兵团,穿着神气的铠甲。
生活在乌烟瘴气中的人类绝对想不到,世界的某个角落还有个乌托邦,那里有森林湖泊蓝天白云。
还有很多的科学家。
他们在这里无忧无虑地专心研究科学,不用成为政治的工具,单纯享受着发现科学的快乐。
他们与蜥蜴们和谐相处,讨论着下一首曲子应该放舒曼还是威尔第,也试着尝尝蜥蜴们的美食——蟑螂酱罐头。
他们在这可爱的乌托邦里每天勤恳工作着,心甘情愿地背叛着他们的阶级,为的是同一个目标——实现西麦的梦想。
虽然排斥科技本身,但我一直对科技人才充满敬佩,他们最单纯,同时最执拗。
他们永远不会向与自己相悖的理念妥协,即便是夫妻也会因为在某个课题产生分歧上而分道扬镳。
这一点,科学人比文人硬气。
西麦千方百计劫持艾薇儿来她的乌托邦,想要她研制的长生药水,大家都猜想背后有个邪恶的计划。
片末,西麦最终亮出了她的计划时,我哭了。
心被她温柔地抱了一下。
她让艾薇儿看了她数百年的心血——一支被藤蔓植物缠绕的火箭。
她想把永生药水撒到植物上,把火箭发射向太空,这样植物就可以抵御所有恶劣的环境,在月球、火星还有其他星球上生长,给宇宙带来绿色的生命。
尽管饱受人类的恶意,她依然在与人类和解的路上坚定地走着,试图用温柔的母性抚慰这个世界。
其实做只像西麦一样的动物也挺不错。
安锡动画节最佳电影,被誉为不会令细路欲求动画公仔,而是令世界更美好的电影。
20 世纪中拿破仑五世统治的另一个法国,科学家70 年来不断失踪,飞行、电力甚至电影等伟大发明都成泡影,只有艾菲尔建起了第二座铁塔。
煤与蒸气把天空弄得乌烟瘴气,出街要戴防毒面具,大皇宫变大温室。
阿菲(玛莉安歌迪雅美丽声演)父母是科学家,也无端失踪,当老猫达尔文病到七彩,阿菲偷偷研制不死药,却因此逃亡历险,牙尖嘴利的达尔文、主意多多的怪爷爷、变节特工祖利亚也一起有难同当。
《我在伊朗长大》监制再接再厉,法国漫画家Jacques Tardi 原著,糅合凡尔纳和宫崎骏的灵光,以罕见的怀旧动画风,找回失落的动画年代。
一开始看到这部动画片的时候,被碳能源污染的世界,灰萌萌的背景,近似于黑白电影,而且男女的面孔好像都一样,眼盲的我只能凭声音和衣服来判断。
耐着性子看下去就被情节吸引,人物的冲突和事件的推进有意外有合理。
每个人的个性都很符合各自的成长经历,比如可爱的爷爷,有科学的头脑和孩子一样的个性,严谨的妈妈狂热的科学者,温和的爸爸坚持自我的原则,原来是小偷后来被爱情改变的尤利乌斯。
还有天马行空的想象,比如被实验异化的蜥蜴,人类历史进程因此滞后,地下的科学世界,终极血清。
至于影片的深意,是反乌托邦,还是警惕实验科学的危险性,还是科学与道德的矛盾冲突,其实我并不清楚。
我只觉得在黑白电影里,这么分不清男女的画风下,还能感受到科学充满了冒险和未知,所谓浪漫可能就是在任何境遇下,还能够笑得出来吧。
本以为可能是个主人公阿薇尔凭借想象虚构了一个世界,看过后才了解原来主人公就生存在这个架空的世界中。
故事发生在19世纪的巴黎,当时的法国还在拿破仑的统治之下,整个社会进入了漫长的蒸汽时代,人们为了能源大肆开采煤炭和石油,乱砍乱伐,植物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唯一的一棵橡树保存在了博物馆里。
影片前半部分的基调也配合着剧情的发展,一直灰蒙蒙的,要知道工业革命的兴起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突破性的作用,但同时也付出了惨痛的环境代价。
1952年的巴黎,接连几天都没有风,大雾笼罩着整座城市,工厂废气、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使大气环境极度恶化,当时就有4000多人因为呼吸道疾病丧生,两个月以后,大约又有八千多人因为此次事件丧生。
在影片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城市里冒着黑烟的工厂和竖起烟囱的交通工具,在这样的背景下,世界的科学家都在研究让世界重新复苏的神奇药水,阿薇尔的父母和爷爷就是其中的科学家,他们一直想研究出能够拯救世界的超级药水,但是几年的成果也不过是让猫开口说话。
可是奇怪的是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一个接着一个的消失,导致社会的发展出现了停滞,同时一个秘密组织也在追捕阿薇尔一家。
阿薇尔是个聪明的姑娘,从小在父母和爷爷的影响下,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想参与其中。
就画风而言,很喜欢这样的二维动画,虽然人物的五官和服饰不够精致,也没有三维动画的立体效果,可是却总感觉有一种亲切感,希望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洪流中,二维动画可以经久不衰的走下去。
里面有一个感人的场景就是阿薇尔和爷爷重逢之后,可以看到衣柜里准备了一排不同年龄穿的衣服,和满地的礼物,让观众在这个满是机器、药水的电影中找到了一丝温情。
影片中陪伴阿薇尔长大的猫叫达尔文,会说话、会读书,是阿薇尔的良师益友,这个设计的很巧妙,既让观众感受到了影片的黑色幽默,同时也增强了影片的代入感,特别是后来当达尔文坐着火箭飞上太空,拯救全人类的时候,以此告诉观众达尔文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所做的贡献。
影片整个过程并没有灌输我们什么大道理,却让我们从心底感悟到能够毁灭人类的是人类本身,能够拯救人类的也只能靠人类自己。
其实我觉得也可以叫做“阿薇尔与理想世界”,因为没看过多少电影,所以让我想到星际穿越,科学家在危难时刻建立的拯救世界的乌托邦。
当普法战争没有发生,科技文明停滞在蒸汽时代,会说话的猫和专心化学的阿薇尔,一人一猫的坚持印证了那句:科技改变时代,而有温度的科技拯救时代。
故事其实没有很复杂,看到一半就能猜出个大概,结尾一家人团聚,反派阵亡,爱情成真都在套路之中,但没想到最后短短几分钟对时代更迭,科技飞跃,还有最重要的——猫咪的归来,把我看哭了,时间,距离,生死,战争,达尔文乘着火箭将生命撒向宇宙,阿薇尔研究生化来延长生命等待达尔文,它们都为了彼此克服了那些不可能,所以 或许科技在阿薇尔和达尔文(猫)心中一直都不是什么伟大的东西,真正伟大的是无法被抹去的陪伴。
我是看了一张电影的照片,才找来了这部电影。
怀旧式的风格,充满朋克元素,一个无穷尽的想象世界。
这是一个终极幻想。
世界一直处于蒸汽时代中,科学家不断失踪,没有人来改变这个世界。
整个环境被煤炭搞得乌烟瘴气,阿薇儿一家是仅剩的科学家,她的爸爸妈妈和爷爷一直在研究终极血清,但是一直被人追杀用于研究武器。
在逃命的过程中阿薇儿研制出终极血清,最终和爸爸妈妈阻止了坏人计划。
画面很美,具有颠覆式的想象力,只是我觉得可以把阿薇儿画的更漂亮一些,这是我唯一不满意的地方。
空心地球用欧式复古浪漫主义包裹着的脑洞大冒险,奇趣十足,在设定上又可以看出原著的信息量很大,几乎囊括了主流阴毛论里对于世界真相之外的另外一种描述文本,但最终还是回归到了HAPPY-ENDING的基调上来,骨子都是怀古情结。
蒸汽朋克背景,复古画风,一个虚构的世界里冒险的故事。
这样的动画骨子里还是在说环保、理想爱与和平,感觉人设和场景就是杂糅了宫崎骏的移动城堡天空之城+大友克洋的蒸汽男孩+丁丁历险记+西维亚•乔迈的疯狂约会美丽都,在3D动画大行其道的如今,质素高的手绘动画很带感。
法式味道十足
女主不是丑,是毫无造型可言,就是画了个人出来,完全撑不起女主的身份。其他无论情节还是设定都不算新鲜,也没有视听刺激,看了个寂寞ಠ_ಠ
科学存在的价值应该是造福于人类,而不应该被一些有心之人利用,引起更多的屠戮与纷争。总有许多东西是比肉眼可见的物质利益更为重要的,我们在这个社会存在的价值之一也在于播撒爱与温暖,去尽力融化横亘在陌生人之间的那层人性的坚冰。很幸运我们终究是找到了彼此,很幸运在经过一系列波折后我们还是过上了理想幸福的平淡生活,心之所向便是家的方向,除此之外别无他求。
怀旧画风的动画片,但是故事情节其实很一般,不看也罢
两座埃菲尔铁塔,多么蒸汽朋克的设定啊!可为何故事的主线却是老套的反派想毁灭地球而主角拼死守护呢……
风格很好,但是也是看过的动画里面最丑的女主了吧
尽管故事结构仍然比较老套,但是节奏甚佳,堪称近年来历险类影片的最高水平。法式幽默,非主流审美的女主设定都让人眼前一亮。
太多吉卜力的影子了
脑洞新奇,一个没有电力的世界
女主画得太丑了,看不出来是女的好伐。片尾曲好听。
蒸汽朋克背景,复古画风,一个虚构的世界里冒险的故事。这样的动画骨子里还是在说环保、理想爱与和平,感觉人设和场景就是杂糅了宫崎骏的移动城堡天空之城+大友克洋的蒸汽男孩+丁丁历险记+西维亚•乔迈的疯狂约会美丽都,在3D动画大行其道的如今,质素高的手绘动画很带感。
故事设定还是蛮好玩的,人设依旧不太讨喜,这应该是我看过的动画里女主最丑的一部了!
蜥蜴人笑死,蒸汽巴黎yyds
玛嘉烈与大卫·前度中猫的出处
这前段拖沓后段套路的叙事是什么鬼
就是不喜欢
里面的猫咪好像milky哦//观影感想:最后一幕阿姆斯特朗登月画面太浪漫了 他说“这是人类的一大步”的时候达尔文跑到镜头前面控诉 “你们怎么这么久才找到这里呀” 听着委屈又傲娇。达尔文真的很像milky哈哈哈哈
想象力挺爆的
画风加分,想象力也还不错。故事套路了点。
画风有点不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