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一切皆艺术。
至少对于美国人来说是这样。
博物馆奇妙夜,当我在地铁中看到海报时,就非常地吸引我,下定决心要去电影院过一把瘾。
从没看过前两部的我,连夜“补了课”,一开始便欲罢不能。
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博物馆夜班保安,却经历着博物馆发生的奇妙一切。
悬念、搞笑,一切的一切都随着电影慢慢大幕拉开。
复活的博物馆?
这在我看来是多么的不可思议,但这就是所有故事发生的背景。
莱瑞在这个背景下经历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冒险。
所谓不可思议,其实也并不是完全想不到,只是这只是属于孩子的思维,作为成人的我想不到,当我慢慢长大,身上早已经找不到那个童年整日追问为什么的孩子的影子了,想象力也被应试教育和压力剥夺得差不多了。
但美国人不同,他们的想象力并没有随他们的成长而消失,反而越发重要得发挥着它的作用,苹果手机的普及,美国电影的受欢迎,google的闻名遐迩,不都在证明着这个判断吗?
电影的制作更加需要这珍贵的想象力,只有感想才能敢做,才有动力愿意做,电影方面的成功引领着美国在其他各领域崭露头角。
作为电影,仅仅情节吸引人,并不能算成功。
我认为真正成功的电影应该在片后让人有所思考,有所收获。
博物馆奇妙夜,同样能带来。
带给我最深影响不就是剧中的罗斯福还有莱瑞。
无论是什么困难的时候,罗斯福总能引领莱瑞做出正确的选择,就像他在做美国总统时替国家和人民做出一个个重要的决定。
而莱瑞从一开始的不想做到享受做在到放弃做再到重新做,这所有的转变都伴随着一个心理的改变,最终他发现“人幸福的关键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他起初制作着自己的发明创造,但是渐渐地他发现无法生存,随之而来的还是妻离子散,为了儿子他做了夜班保安的工作。
在工作中,他与博物馆所复活的一切都产生了情感,他为这份感情卖掉了自己的公司,潜入联邦档案馆拯救他们,在这集中,他更是为了这些展品迢迢来到大英博物馆,当最后一切展品为了埃及法老一家团聚而做出的牺牲是最让我感动的。
家人比一切都要重要,虽然这样的代价是他们永久变成展品,而莱瑞也在这之后辞去了夜班保安的工作。
或许展品每晚的复活才是他热爱这份工作的原因。
现在他不在拥有动力,也就是放弃的时候了。
美国的许多电影就是这样在剧情中蕴含哲理,让整部影片老少皆宜。
就这部影片而言,孩子被有趣的剧情所吸引,而大人则是在剧情的背后更能感悟一些深层的东西。
这一点恰恰是中国电影所缺乏的,要不就是喜羊羊这种大人看来有些幼稚的电影,要不就是智取威虎山这种小孩看来有些无趣的电影。
在重口难调的电影市场,博物馆奇妙夜的存在实在难得。
@简 介 纽约自然博物馆重新开张,小保安赖瑞·戴利(本·斯蒂勒 Ben Stiller 饰)带领泰迪·罗斯福(罗宾·威廉姆斯 Robin Williams 饰)策划了精彩的开幕演出。
谁知演出刚刚没多久,泰迪、猴子他们便陷入混乱,所有博物馆的伙伴们大闹会场,赖瑞为此焦头烂额。
事后他发现,复活黄金碑正被 绿色的物质腐蚀,而这种情况似乎导致了藏品们的疯狂。
赖瑞查找资料,断定黄金碑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为了组织混乱情况的蔓延,他决定前往大英博物馆 求助法老王阿卡曼拉的父亲,当然那堆搞怪的藏品也都尾随而至。
途中他们遇见了圆桌骑士兰斯洛特爵士,还和屋大维等伙伴走散。
久违的奇妙冒险,就在夜幕下的大英博物馆的展开……@关于《博物馆奇妙夜3》你应该知道的5件事1本片是罗宾·威廉姆斯最后一次在银幕上的表演。
他的另一部遗作《Absolutely Anything》2015年上映,但在片中仅留下了声音。
2本片字幕打出像罗宾·威廉姆斯以及米基·鲁尼致敬,后者也在2014年的早些时候去世,本片是他最后一部遗作。
3在威廉姆斯去世前,主创正在筹备一部以Jedediah、Octavius两个角色为中心的衍生电影,由欧文·威尔逊与史蒂夫·库根主演。
4本片是“博物馆”系列的第三部也是最后一部。
也是肖恩·列维与欧文威尔逊的第四次合作,除了三部曲之外还有一部《实习大叔》。
5休·杰克曼在本片中客串了他自己,在音乐剧《卡梅洛特》中扮演亚瑟王。
1、笑点永远是在点到即止的效果下最好笑的,抓着一个笑点就不停的碾啊碾,不停地问观众”快看,我很好笑的!
“”快看啊,我真的很好笑的!
“,就变得一点都不好笑,而且让人感觉无比负担!
2、据说一部好的电影,没有一个镜头是多余的。
这部电影,一半以上的镜头都是多余的。
3、2014年我看过最烂的片是敢死队3。
希望博物馆奇妙夜3 会是我2015年看过最烂的片,不要再有更烂了。
4、本片唯一值得记住的,只有罗宾·威廉姆斯。
大结局?
大团圆?
又或是未完待续?
留下开放式结尾的《博物馆奇妙夜3》,不知道是作为该系列三部曲的最终章,还是有望继续延续下去。
新奇的创意+典型的美式幽默=大众级合家欢,前前后后三部看下来不难发现,电影套路很简单,与至于到最后让人乏味,只能说,博物馆陈列的各种道具场景复活这样的梗还是挺有趣的,谁不想有这样的一场奇妙之旅呢?
【博物馆奇妙夜3】看到敦厚笑容的罗宾威廉姆斯,颇为唏嘘。
看似越平和淡然的人,内心承受的苦痛与绝望也许越不被外人所道。
而一部轻松愉悦的喜剧本也无需苛求其有多丰富的内涵。
野人的搞笑,大表哥的蓝眼睛,金刚狼的客串,足矣。
看到大英博物馆那些熟悉的场景,顿时各种想念当初穿梭在各个场馆的片段。
《博物馆奇妙夜》系列的第一部是在2006年上映的,时隔八年第三部也在中国登陆了,对于不少观众来说这个系列都已经算是童年回忆了吧。
连本•斯蒂勒都已经露出两鬓白发,还有片中客串的米基•鲁尼(曾获1983年第55届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和罗宾•威廉姆斯均在2014年去世,让人唏嘘感。
尤其是罗宾•威廉姆斯,诸多优秀的银幕形象依然清晰在目:《机械管家》里陪伴小主人一生并且选择自然死亡的机器人、《死亡诗社》里的captain、《早安越南》里风骚的morning call……恰好《博物馆奇妙夜3》片尾中有段罗宾所饰罗斯福的深情告别,加上片尾字幕对他的致敬,实在有些戳泪点,想不到和他最后的银幕诀别竟然是这样一部轻松喜剧。
本想写个观影指南,差点又变成了威廉姆斯的祭文,跑题了。
说回《博物馆奇妙夜3》,总的说来还是一个很轻松欢快的合家欢影片的,现场观影感觉不错。
第一部就是赶着圣诞节上的,第二部估计想挑战暑期档放到了五月上映,看来效果不佳,第三部又搬回到圣诞节档期。
北美12•8上映,本来这种老少咸宜的片子放进咱们元旦档期就再合适不过了的,也不知是不是出于保护国产片的缘故,该片最终定在1月4号上,错过最佳元旦档期,不知票房后劲如何。
片子的形式内容大体和前两部差不多,无非就是埃及法老的魔法牌匾让博物馆里的各种展品活了过来、一通打闹,只是这次场地从海登天文馆挪到了大英博物馆。
展品多了、主角还是那几个老面孔,追逐、卖萌、千年老梗、一些无关痛痒的大危机。
对于我们这些看片稍多的成年人来说,这个片子就如同午后甜点,太过甜腻无趣了。
不过片子本身针对的群体就是比较低龄化,带有科普历史知识的功能,划分到儿童片里也毫不为过,我们要是非得和那些不合逻辑之处较真反倒是显得矫情了。
而且该片作为奥斯卡最佳视觉特效提名影片,特效画面上也是很扎实的,如果我有孩子我肯定会带他去看的,总比看现在那些国产动画要长想像力吧。
既然是儿童片,也没什么可分析讨论的了,每部里面出现的历史人物、典故倒是蛮有意思,我也简单整理、盘点了一下:新增人物:野人莱啊——尼安德特人(尼安德特人生活在距今20万到3.7万年前的时代中,因为首次在德国尼安德特河谷附近发现而得名。
在他们的坟墓中已经出现了鲜花等陪葬品。
尼安德特人最后随着冰川期的蔓延而灭亡,被克洛马农人取代。
)说是新增人物,但其实是本•斯蒂勒一人分饰两角扮演的。
三角龙化石兰斯洛特爵士——亚瑟传奇里亚瑟王(King Arthur)领导的圆桌骑士(Knights of the Round Table)中的传奇人物。
由大表哥丹•斯蒂文斯扮演,相信不少颜控都会为他而进影院的。
揭路荼——Garuda,印度教神话中主神之一毗湿奴的坐骑,半人半鸟样子的神兽。
现为还是印尼航空的吉祥物、泰国国徽。
片中以西藏法器形象、化身小萌物出现。
相柳——《山海经》里所提到的上古凶神,蛇身九头。
影片中则以九头蛇形象出现。
特拉法尔加狮子——特拉法尔加广场的标志雕塑。
影片中四头狮子活灵活现如同大猫。
梅伦卡雷——埃及法老,阿赫门拉的父亲,和儿子一样属于该片虚构人物。
五小强:泰迪·罗斯福——西奥多·罗斯福,美国第26任总统,人称老罗斯福,昵称泰迪Teddy。
(总统有次参与打猎却毫无收获,同行的人为了讨好总统把一只小黑熊绑在树上,泰迪没有射杀这只无自卫能力的小熊,终把它放生了,事件被漫画家用作政治漫画的题材,恰巧此时美国掀起入口德国玩具熊的热潮,于是便有了泰迪熊这一叫法。
)小罗马指挥官人偶——盖乌斯·屋大维(罗马帝国的开国君主,统治罗马长达43年。
是最伟大的罗马皇帝之一。
)小牛仔人偶——杰迪戴亚·史密斯(皮毛商人及著名的探险家。
1825年他带领17个手下从大盐湖启程向西北加州方向前进寻求新的贸易路线。
)匈奴王——阿提拉(古代欧亚大陆匈奴人最伟大的领袖和皇帝,史学家称之为“上帝之鞭”,曾多次率领大军入侵东罗马帝国及西罗马帝国)印地安少女——萨卡加维亚(萨卡加维亚是肖肖尼族印地安人,她的头像被印在新款的一元美金纪念金币上。
)僧帽猴——(名字源起于它们头部的颜色,非常酷似嘉布遣会修士的尖顶风帽。
)其他彩蛋:庞贝城——影片中两个小人偶误闯进庞贝古城沙盘中。
(古罗马城市之一,公元79年8月24日被维苏威火山爆发时的火山灰覆盖。
)金刚狼自黑休•杰克曼在片子客串一个话剧演员,并且做金刚狼招牌姿势“要是光着膀子效果会更好”。
名画M.C.埃舍尔 荷兰科学思维版画大师,影片中主角掉入画中在扭曲空间打斗《现实》1953
纽约自然博物馆重新开张,小保安赖瑞·戴利(本·斯蒂勒 Ben Stiller 饰)带领泰迪·罗斯福(罗宾·威廉姆斯 Robin Williams 饰)策划了精彩的开幕演出。
谁知演出刚刚没多久,泰迪、猴子他们便陷入混乱,所有博物馆的伙伴们大闹会场,赖瑞为此焦头烂额。
事后他发现,复活黄金碑正被绿色的物质腐蚀,而这种情况似乎导致了藏品们的疯狂。
赖瑞查找资料,断定黄金碑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为了组织混乱情况的蔓延,他决定前往大英博物馆求助法老王阿卡曼拉的父亲,当然那堆搞怪的藏品也都尾随而至。
途中他们遇见了圆桌骑士兰斯洛特爵士,还和屋大维等伙伴走散。
在第三部中最让我感到惊喜的就是大表哥Dan Stevens出演的一身闪亮盔甲+华丽王子音+无可挑剔身手没见脸就被深深吸引,摘去头盔那双迷人的蓝眼睛更是让人惊到深呼吸的传说中迷倒无数少女最帅的圆桌骑士——兰斯洛特。
可是我在影院感到前面和后面的观众全部没有任何的反应,在黑暗中我甚至能感觉到一些观众脸上流露出不解和困惑的表情:这家伙是谁?
来干嘛的?
什么来头?很有名么?
大表哥出来当然也不是为了单纯耍帅了,了解这部电影的这条分支首先至少要清楚两个词条,三个人物 :1 亚瑟王(King Arthur)亚瑟王是英格兰传说中的国王,圆桌骑士团的首领,一位近乎神话般的传奇人物。
他是罗马帝国瓦解之后,率领圆桌骑士团统一了不列颠群岛,被后人尊称为亚瑟王。
2 兰斯洛特(Lancelot)他是正义与美的化身,他是扑克中梅花J的原型,他是亚瑟王的圆桌骑士中最伟大最帅气剑技最棒的“第一骑士”,相传他是由湖中仙女抚养长大,因此也被称为“湖上骑士”。
温文尔雅,又相当勇敢,而且乐于助人。
他曾出发去寻找过圣杯,但由于他的骄傲使他没有成功。
他被描述为亚瑟王最受信任的骑士,并为亚瑟诸多胜利作出了贡献-但是亚瑟王最终的失利也是部分由于兰斯洛特,因为他和亚瑟之妻的奸情破坏了亚瑟朝廷的团结。
3亚瑟王后 格温娜维尔(Guinevere)虽然是亚瑟王的老婆 却与圆桌骑士兰斯洛特有众人皆知的私情。
但只是纯洁的男女关系,两人互相吸引互相钦慕的“柏拉图式”精神恋爱,并不涉及肉体欲望。
根据根据当时的基督教道德标准,男性不得对爱人的“精神外遇”怀有嫉妒之心,怕受到舆论的谴责亚瑟王并没有公开处死兰斯洛特,而是趁俩人私会时派出十二名骑士前去暗杀,结果全数都被兰斯洛特消灭。
兰斯洛特逃脱,格温娜维尔则被亚瑟王处以火刑。
兰斯洛特劫刑场,带走格温娜维尔。
亚瑟国王终于和兰斯洛特决裂,并在小人的怂恿下向法兰西开战,后来两败俱伤王国土崩瓦解。
亚瑟死去,而王后已经做了修女,她说都是因为他们两人害得圆桌毁于一旦,兰斯洛特同意她的见解,甚感悲伤,两人至死再未见面。
那么问题来了:1为什么叫圆桌骑士,不叫椅子骑士?
不叫方桌骑士?
骑士是中世纪地位最高的武士。
要成为骑士,必须出身贵族家庭,从七岁到二十一岁接受严格的道德、礼节的教育以及“骑士七艺”的训练,然后通过正式礼仪由封主授予“骑士”称号。
亚瑟王身边的骑士之所以称为“圆桌骑士”,是因为他们定期围坐在一个特大的圆桌旁举行会议。
在结婚时亚瑟从岳父那里得到桌子与武士。
那时候圆桌骑士就成为了亚瑟王下的骑士英豪的群体。
他们来自不同国家,甚至会有不同信仰。
圆桌的含意是平等和世界。
所有圆桌的骑士彼此平等,并且互为伙伴。
每个骑士都有自己固定的座位,座位上标有各自的姓名。
只有一个座位没有标出姓名,那是保留给最纯洁最高尚的骑士的,只有这个骑士才能看见耶稣在最后的晚餐时使用过的“圣杯”。
后来这个座位由骑士加拉哈德所赢得——也就是兰斯洛特的儿子。
2兰斯洛特要找的圣杯是什么?
最后找到了吗?
是谁找到了?
找到了又能怎么样?
这个简单几句来龙去脉说不清楚,还有兰斯洛特的儿子也要解释一大段,想了解的请看网页吧。
http://ma.iapps.im/single/390相关书籍有《亚瑟王传奇》《欧洲神话》《骑士幻想夜》《亚瑟王之死》等,肖恩康纳利演的电影《第一骑士》和英剧《梅林传奇》也可作为娱乐辅助。
另外诗人丁尼生也写过很多亚瑟王传说的诗歌,也有关于圆桌骑士兰斯洛特的,感兴趣的可以自查,我只能帮到这里了。
短评写不下的东西就写在这里吧。
——临时起意去看博物馆3,和朋友一回忆才发现1已经是中学的事儿了。
那时学校内部有一个闭路电视台,每个班教室里有一台电视,不知哪位校领导是电影爱好者,逢年过节的晚自习时段全校就会统一放电影给大家看,大家不用做作业,可以在教室里吃零食聊天走来走去,对于寄宿学校的中学生来说算得上是party了。
看电影,就成了一件与打破常规、分享快乐连在一起的事儿。
想来好多系列片的第一部都是这么看的:蜘蛛侠1、指环王1、加勒比海盗1、马达加斯加1、黑客帝国1、星球大战前传.....博物馆奇妙夜1也是这样看的。
现在想想,原来对好莱坞电影的入门和接受,都是在中学这么不经意培养起来的。
虽然当年教室里的电视不大,坐在后面一点也看得不那么清楚,但看过了这些1,在2、3、4出来的时候就会想,不如去看看吧。
而从06年的博物馆1到15年的今天去看3,居然也过去快十年了。
这么看来,挺感谢中学的老师们的,比如那个偏爱好莱坞系列片的神秘又开明的校领导,又比如那几位不好好上课却给我们放欧美电影的美术老师和音乐老师——后来发现基本上都是IMBDtop250,就这样不知不觉地,在没有一门叫电影鉴赏课的中学里,完成了对电影的启蒙教育。
凭着它自己独特的魅力,电影会让无意接触到它的每个人慢慢上瘾,于是看电影于我,也就随着时间慢慢变成了一种习惯。
——言归正传,今天这么毫无计划、毫无压力、毫无预期地去看博3,还真是被层出不穷的亮点惊喜到了。
好莱坞爆米花系列片里最喜欢的就是博物馆了,居然也走到了最终篇。
随手记一下几个亮点:1.馆长在Larry叔去办公室“请”他同意去伦敦找法老的时候腐国男子气质尽显,小手各种挥舞你不要过来雅蠛蝶好怕怕,最后脖子一昂一副豁出去了你怎样实在太傲娇。
2.英国门卫妹子听说Larry叔是美国来的立即学美音说“right啊哈”,以前总听老美学英音,难得听英国人学美音真是太可爱。
3.丹丹龙对大狗狗一拳爆头之后,一脱头盔,一甩头发,然后礼貌又霸气地说你好在下大表哥哦不是兰斯洛特,简直刷出帅气新高度。
连牛仔+屋大维基友组合都忍不住:看看他那双眼睛真的是很蓝啊。
4.油管看kitten的梗百用不烂,而且在关键时刻还能想到用来对抗“大猫”属性狮子真是LOL。
5.大表哥全程开启骑士/吐槽属性,处处高能/高萌预警:我的亚瑟、我的滚娘、我与真爱之间不许有第三人、我把九头蛇唤醒了再屠否则好不人道、在我们老家男孩成为男人之前必须屠个龙、目标只有一个你们是找人还是找金牌还是找圣杯、啊原来金牌就是圣杯啊不原来猴子才是你们的终极目的、连假名字都不好好取“休你杰克妈”逗我玩儿呢、不许笑我鼻子再笑看我不揍死你、笨笨你想跳disco你就去跳嘛......= =大表哥真是很拼啊!
6.法老先生金光闪闪的背心里面是一件蓝白条纹Tee...7.在Escher的《相对性》里面抢金牌一段太赞,导演脑洞真大,3D一秒切换漫画模式无障碍,循环驳论让掉下去的罗斯福大叔从上面落下来砸晕你。
8.大表哥误入剧场一段,休叔说我不是亚瑟我是休叔,台下各种欢呼休叔我爱你;表哥一脸雾,休叔学金刚狼唬人/卖萌,表哥继续一脸“你TM逗我玩儿呢”太可爱。
9.I'm wax, she's polyurethane, but somehow it works。
10.去Ibiza寻找自我/浪费人生是不是每个青少年的梦想啊。
——没想到看着看着意识过来是罗宾叔的遗作,结尾果然被罗斯福的告别戳了泪点。
- 我都不知道明天是什么样子。
- 嗨,那多刺激呀!
再见!
拉里。
- ......- 啊~~~吓你!
哈哈!
- ......- 天亮了,笑一个吧。
总觉得罗斯福的告别寄语好像是罗宾叔的临行遗言。
没有不散的宴席,没有永恒的瞬间。
所以我喜欢这个结局,做了这么多年夜班保安的男主最终离职,在金牌回到纽约的晚上安静地在对街的人行道上看着博物馆里传来的喧闹和灯光。
因为总有一个日子人们不得不Say goodbye,而Magic never ends。
就好像每一部电影终有散场,但电影的魅力却没有尽头。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即使长大以后不再看那些好莱坞的系列电影,可是还是被那么一两部续集骗进影院的原因:一下子被戳中了怀旧的心,想起当年在中学教室里看小小的电视机里放“好莱坞大片”的心。
与2014年底重磅制作相比,《博物馆奇妙夜3》的出现并不算突出,与一和二相比,《博3》在特效上明显有做大的趋势。
即便魔幻元素足以成为喜剧电影里最值得炫耀的资本,那么与当今神一般的好莱坞特效对照起来,《博3》仍显得小家碧玉很多。
抛去特效先不说,《博3》最大的优势在于一如既往的魔幻、冒险、喜剧加温情风格,这种一致性以至于让人看不出任何偏离主题轨道的痕迹,一如既往的温情感人喜剧就像是对第一部的巧妙延伸。
因此,保留的特效成为同类电影中最亮眼的章节外,美式欢乐家庭更是给观众们带来视觉之外的暖心欢乐。
一部持续10年之久的喜剧电影系列,从第一部开始,各类珍宝野兽纷纷复活上演乱都耍宝,骨架恐龙的霸气、西部牛仔的狂野、罗马王屋大维的搞怪、罗斯副总统的正直更是深入人心。
这些角色在第一部奠定了主基调后,在后续系列第二部、第三部继续上演搞怪秀,即便有了前面两部的物种大乱炖,这一回,美国博物馆的史前巨兽们漂洋过海在不列颠展开了新一轮的异国探险,那些可爱形象再次变成了欢笑中难以忘怀的经典。
要让《博3》有更多可以探讨情节内涵的空间,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受制于角色的固定性、客观世界的指定性、创意的消耗性,作为一部较为纯粹的喜剧电影,在延续了前作冒险、温情的基础上,依旧保持了原本的水准,我想能做到这一点对于这个系列来说已经足够。
其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在重新让人记起那些可爱的角色之外,角色的可挖掘的深度和广度无疑随着系列的增多将无限弱化,如果只是原版人马继续对博物馆进行搞笑上演,死胡同的趋势势必会一目了然。
《博物馆奇妙夜》系列姑且可以看作一部真人版的《玩具总动员》,但与《玩具总动员》系列相比还是弱了太多,若想让博物馆系列不陷入口水战,把这一部作为终结篇显然恰逢其时。
就拿《博3》来说,从故事梗概中能感觉到剧情上的匮乏,创新性的受限也进一步放大了叙事上的空洞。
为了弥补这一缺口,制片在搞笑和家庭教育上做足了功夫,虽然并无太多明显雕琢的痕迹,但真正的剧情进确实展用一个小时的时间早已基本完成,剩下的剧情直接成了感情泛滥的亲情剧,这对一部系列电影来说只能算得上一划平庸之笔。
其实在这部电影背后,我们也看到了喜剧电影面对亲情桥段的困境。
父子关系早已是北美电影屡试不爽的题材,在家庭温情早已泛滥好莱坞时,若要有所突破,还是要在故事构建和剧本创作上下点真功夫才行。
我想以上种种,对于那些熟知欧美电影的朋友来说,已经不再重要了,真正感动他们的,却是罗宾.威廉姆斯饰演的罗斯福总统化成雕像的那一刻。
曾经奉献了无数经典角色的那位“小飞侠”于去年夏天离我们而去,《博3》成为了他的遗作,对于爱他的人们来说,看到他在《博3》中的离去,更是感慨万千、唏嘘不已。
那一刻瞬间不仅标志着罗宾在此系列的演出画上了完美的句号,更是标志着一个电影传奇的终结。
最后,我代表个人向罗宾和所有为电影奋斗终身的艺术家们,致敬!
骑士帅呆了
希望这个博物系列一直闹下去~~~~~~~~··
情节越来越简单了,成了大英博物馆捉迷藏了。唯一的亮点是那个英国肥妞。#20150305
简单弱弱的娱乐片,连及格线还差点。
终结篇,也算有了交待;罗宾威廉姆斯去世,休杰克曼友情客串,最man的男人是男主的化身。
2015.01.10 各方面都是灾难也就没什么好说了,没做成3D加了一颗星。@泛洋IMAX
罗宾·威廉姆斯R.I.P ...(丹丹真帥,但真不好笑XD)
SG级电影,英文super G,中文傻瓜级。没人觉得野人像tom cruise吗,像cry好吗
节奏感几乎为0,除了大英博物馆还有点吸引力
虽然最后和猴子告别那段确实蛮感人的不过整部电影完全不是最初那回事儿了,可能是导演对该系列没了热情…前两部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各种展品对历史的还原与重塑,然而本片甚至都没能达到有能评判该标准的资格,新展品只有一个兰斯洛特,老展品又全变成了一帮跟屁虫,最后主角的辞职戏更是完全背离系列主旨
重复的,无趣的,没必要的...
金刚狼的出场是唯一笑点,RW最后一次出场有点令人感概
真的只是一部特简单的娱乐电影,包括设定与看点也基本延续该系列之前两部。丹·史蒂文斯无论是颜值还是表现都非常出色,也是片中一大亮点。更精彩的是某人的友情客串,而且真的恶搞了自己的角色。比较伤感的是结尾和罗宾·威廉姆斯的告别吧。好莱坞无论拍什么,最终都是要挂上些亲情之类的主流价值指向
系列完结,也要和罗宾·威廉姆斯告别了,老头,天堂好吗?
羅賓·威廉姆斯最後一個鏡頭的告別讓人唏噓。兩星都是給他的紀念。
美式闹剧
已经对前两部印象不深了,这一部所有的情感基础也都是特别机械化,还是个段子片;不过休·杰克曼客串是真有意思。
真 难 看 啊 !
剧情流畅看起来很轻松,时间过了这么久我都忘了前两部剧情是什么了。休·杰克曼客串的那一小段蛮有意思。罗宾·威廉姆斯参演的最后一部电影,看完有些小伤感。
看到06年1的班底全员到齐好唏嘘。好几个有趣的梗:庞贝古城,屋大维和凯撒的隔空对话;跳到埃舍尔画作里面打斗简直是神作!Hugh Jackman还跑来打酱油,说我是金刚狼笑晕。本来觉得tablet留在大英博物馆这个系列就终结了,但感觉好像还是有4的坑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