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乱写一点称不上是影评的东西。
1.从爱情故事的角度来看,《稍微想起一些》跟《花束般的恋爱》并没有很大区别,讲的都是男女主相遇-热恋-分离的感情悲剧,表达的都是爱而不得,有缘无分的遗憾。
虽然《稍微》用了倒叙的手法,但把电影倒过来捋一下就能感受到它跟《花束》的相像。
在《花束》里,男女主都是文艺爱好者,在大城市孤身一人。
他们因偶遇相识,又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还有共同的高颜值)相恋。
随后两个人住在了一起,分享彼此的梦想,操持两个人的小家,过了一段无忧无虑的梦一般的生活。
但好景不长,随着现实困难的累积,两人的感情消磨殆尽,最终渐行渐远。
《稍微》男女主的感情也有着类似的套路:独居,偶遇,文艺的兴趣,同居,梦境般的热恋(《花束》里梦境是大烟囱,《稍微》的梦境在水族馆),现实的困难,以及最终渐行渐远的结局。
其实,同样的思路搬到《爱乐之城》那儿去也大差不差,它们都营造了一种“完美爱情”的短暂幻境,又用现实的石头将它击碎,以此来传达某种造化弄人,爱难长久,好事难全的唏嘘之情。
如果只看爱情的部分,应该说《稍微》比《花束》好,但说不上有什么大超越,毕竟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事情。
只是《稍微》的一对主角比《花束》里文艺过头、养眼过头的一对金童玉女要更像普通人了。
他们只是普通的“有才能”的舞者和出租车司机。
他们谈恋爱有时出糗,有时附和对方,吵起架来也牛头不对马嘴,跟真实的情况很像。
因此他们的感情也比《花束》更能让人共情一些。
这部电影最打动我的部分不是爱情。
2.《稍微》采用了倒叙的手法,截取了男主角每年生日的那天,自2020年(疫情年)起,从后往前地讲述这个故事。
这趟“时间倒流”的旅途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导演关心的不仅仅男女主角感情的发展。
相反,他用了大量的镜头展现了作为故事背景的东京,以及那些生活在东京的人们的生活面貌。
女主角是一名出租车司机。
2020年,她戴着口罩开车,路上人很少,行人也都戴着口罩。
生意不好,男司机们在路边抽烟、闲聊,女主只是独自抽烟,也不参与其中。
跟客人聊天,说的是“真希望疫情早点结束”。
有客人问女主“你幸福吗”,她不知如何回答。
这一年,女主角和男主角已经分开了。
同一天,男主从宿醉中醒来,他剪掉了蓄了很久,有艺术家气质的长发。
他在剧场二楼为舞台上的舞者打光。
剧院里观众隔位落座,空出来的位置摆着纸板制作的假人。
演出结束后,男主角来到空荡荡的舞台上独自起舞。
时间向前一年年倒推,(就让我们跳过中间的环节)回到他们相识之初。
女主在满座的观众席上观看演出,男主在台上跳舞。
那时二人似乎还是学生,男主角还是一位有天赋和热情的舞者,第一次为话剧编舞。
虽然被女主直言不讳地批评了,但他并不沮丧。
二人喝着啤酒走在橙色路灯照亮的街头,路边有人抱着吉他演奏。
那是哪一年?
2014?
2016?
世界上还没有口罩,暖光照亮的小路看起来多么安全,让人感到幸福。
女主忽然旋转起来,他们笨拙地跳舞。
哎,怎么又变成《爱乐之城》了?
后来他们像偶像剧一般磕磕碰碰但又甜甜蜜蜜地恋爱了,他们在水族馆第一次拥抱,后来又偷偷去闭馆的水族馆约会,就像”世界上只剩下我们两个人”,一场美丽的梦境。
你看,随着时间倒退,一切都在变好,过去美得像梦。
这不正说明现实中的一切事实上越来越糟糕了吗?
最美好的那个生日,男主角说“明年生日我就向你求婚”。
可是第二年的生日,男主角的脚踝受伤了,医生告诉他“你再也不能跳舞”。
那一天,女主角开着车去逮他,因为他已经躲了很久了。
在车上他们吵了一架,女人说“无论你变成什么样我都爱你”,男人说“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
男人说“你不明白吗?
我要考虑自己是不是再也不能跳舞,是不是要趁早转行”,女人说“你知不知道我有多担心你?
你只在乎你自己”。
无法沟通,男人被赶下了车,走之前女主把蛋糕塞到他手上。
男主在外头坐到深夜,这是多么平凡的一个夜晚。
高中生、老头、妈妈和孩子——普通的人们走过他。
疫情还没有来,每个人都面带笑容。
但是这已经不属于男主。
他打开蛋糕盒,看到巧克力卡片上写着”照生,加油”。
加了油,又能去哪里?
已经没有目的地了。
3.梦想,是男女主恋情的主题。
男主向着舞蹈梦前进的同时,女主也心怀一个逝去的梦想。
她是电影爱好者,以前还在社团演过话剧,但已经很久不演了。
她爱看的电影里有那样的台词:乘客问薇诺娜瑞德扮演的出租车司机,“你想成为电影明星吗?
”薇诺娜瑞德拒绝了,她说“我要做一名机械师”,“我对人生有清晰的规划”。
但女主角与她完全相反,她之所以坐出租车司机,是因为她想要旅行,却不知道去哪里,而乘客总会告诉她目的地。
(写到这儿想起一次打车时跟司机聊天,他说:找不到工作的话,怎么也不要做司机。
做别的工作,服务员可能变成店长,去流水线久了可能当个小组长,但是司机这个工作,一辈子都是司机。
)也许对于女主角来说,自己的梦境早已破灭了,看电影只是在幻想中逃避现实。
她选择了一份普通的工作,过不会改变的生活,就像每个生活在东京的人一样。
可是恋爱时,男主角却总是认真地对她说“你可以成为电影明星”,女主即兴演起各种角色,背诵台词,二人在出租车上哈哈大笑。
对女主来说,男主是唯一理解她、欣赏她内心真实愿望的人。
尽管那个梦不可能实现,她不会去做电影明星,她只是一个在东京游荡的出租车司机。
她最喜欢去的地方是机场,更远的地方就不想去了,“因为回程的路太远”。
都市像一座自由的迷宫,把她困在这里。
可是男主角的心中有真正的梦,他对舞蹈的热爱短暂地点亮了女主已经消逝了的梦境,或者说他把自己的梦分给了女主一半。
女主会去主动追求男主,也是因为酒吧老板对她说了“爱情一定要坚持,爱情是出路,爱是不求回报的”之类的话,老板言之凿凿,就像《小魔女学园》里的那句“相信的心就是你的魔法”。
于是女主角主动出击,拿下了男主。
应该坚持,毕竟那时的未来是多么值得期许呀。
明年他们会结婚,还可以生个孩子,未来一定会更好。
就连东京那些高楼的灯光,也可以当作遥远的星光。
然而,就像世界的梦境被疫情打破了一样,男主角的舞蹈梦想也被伤病打破了。
人们失去的不仅仅是现在,还有曾经触手可及的未来。
忽然间,男主角的处境就跟女主角一样了,目的地不见了,他的梦消逝了。
于是,他们那种梦一般美好的感情也随之结束。
导演没有过多解释这两件事的联系,但不难理解:男女主感情的基础不是现实而是梦想,不是现在而是未来。
女主欣赏男主的梦,男主唤醒女主的梦。
他们在梦里相恋,所以才能让冷冰冰的都市,变成一个足以承载梦境的大剧场。
这样两个人,怎么可能去过一种希望被剥夺的生活?
4.分开以后,梦的幕布就撤走了。
再也没有美好的许诺,都市变成了没有未来的地方。
只剩下不断重复的孤独,还有些许荒谬。
他们原先住的房子已经换了租客,那是另一对甜蜜的恋人。
男主夜夜宿醉,第二天来上班时跟同事说自己是去了通宵party。
女主每天跟乘客说不上几句话,只是一根接一根地抽烟。
有一天她参加愚蠢的联谊,逃出来后遇到了另一个在门口抽烟的傻男人。
她问男人借了火,后来他们又上了床。
半夜,她迷迷糊糊地醒了,又点着了打火机,一种微弱的火光。
睡眼惺忪的男人醒了,他说:我会让你幸福的,我们的相遇是命中注定。
快回床上来吧。
于是她跟这个人结婚了,还生了一个孩子。
男主角生日那天,他们差点相遇。
女主角看到他在空无一人的舞台上跳舞,那是他们第一次见面那天跳的。
但是女主角没有去见他。
她买了一个蛋糕,但是也没有吃。
在最后一个镜头里,男主角背对观众,他彻夜未眠,默默看着窗外的朝阳升起。
这是新的一天,又像是同一天在不停重复。
在某些时刻,曾经美好的记忆,稍微想起一些。
比起港版译名「回到恋爱终结时」以及「只是稍微想起来了」,我更喜欢「稍微想起一些」这个译名不是突然想起这个人,不是强调一段感情的结束,也不是想起很多,只不过是想起每年7月26和7月27男主的生日那两天而已从初次相遇的几乎社死,到后来在一起,又到最后分道扬镳,就算按年份顺序捋好了故事线(放在本文最后),也没能说出俩人究竟为何没能继续,2015年7月初遇,2016年7月表白确立关系,2017年7月热恋,2018年7月则是转折,男主照生脚受伤,面临放弃舞蹈事业的艰难抉择,自我封闭,导致俩人频频吵架,虽想挽回但没有成功,到了2019年7月,俩人没再联络,而且女主小叶遇到了结婚对象,2020年7月时,俩人机缘巧合再重逢,却突然彼此又都开始心事重重场景和情节设置其实有点像「爱乐之城」,不过跟「爱乐之城」最后彼此释怀不一样,照生和小叶最终反而像是没能放下,已经结婚生子的小叶在照生生日这天买了蛋糕自己吃,站在阳台思考人生,照生则是看着小叶出租车的背影,欲言又止导演没有直接说怎样算好的恋爱,也没说为什么俩人没能走到最后,跟「花束般的恋爱」一样,如同奇迹般开始,而又普普通通地结束,俩人确实也没有过多的交流,照生把心事总是藏着掖着不过我倒能理解这种状态,因为去年我也是这样的状态,为此还跟好些朋友闹僵,但我觉得这样藏着掖着对彼此感情是不利的,所以也更清楚地知道自己这个阶段真的不适合维护人际,更别提维护恋爱关系了一直在等covid背景下的故事,更多时候镜头都对着医院或者隔离酒店,但这个片子把它只是当成大背景来看,觉得比较符合我的期待,也算是2020年的东京记忆了,侧面呈现了covid中的众生相,提了东京奥运会,剧场也是隔着一个座位坐自从看了「我们都无法成为大人」后,就开始关注伊藤沙莉,长相身材气质都平平,但是总有一股宿命感般的神秘魅力只是片中照生和小叶都在认真工作,我却在摸鱼看电影,总觉得有些愧疚【以下为故事线梳理,剧透!!!
】【豆友提醒,俩人重遇是2021年7月26日,不过懒得改了,故事发展是差不多的,感兴趣的豆友凑合看吧】说起来,我一开始还以为男女主不认识,后面才安排逐渐相识,看到小叶头像那只猫,才反应过来,电影是完完全全的倒叙,从2020年7月26日一直往回,我看完后,又专门往回看每一年的故事线,看看按年份时发生了什么:【2015年7月26日,周日】这是小叶和照生俩人的初相见,公园大叔的夫人也还在世,大叔在椅子上还给她送了花小叶去看闺蜜的演出,照生是那个音乐剧的编舞师,演出后的小聚,照生让小叶说出对剧的真实想法,她毫不留情地把舞蹈批评了一顿,没找个咯俩人不打不相识,后来一起散步,走到街巷还跳起舞来,而在街巷弹唱的就是后来几年后他们分手后出现的那个歌手在电影的倒叙里,俩人在街巷中跳舞的场景切换回当下2020年,可惜物是人非了,照生伤了脚却固执地想跳舞,小叶则有了自己的家庭【2016年7月26日,周二】俩人还没在一起,没有太多交流,不过小叶买了花和礼物送去舞蹈室,却看到照生同事兼小师妹泉美也给他送了花和礼物,于是小叶生气地把礼物扔垃圾桶里回到出租车上的小叶看到公园大叔在雨中等夫人送伞,还是把伞强行给了他照生结束训练后一直在雨中找小叶的出租车但没找到,而小叶则跑去找大叔和他夫人了,大叔把伞还给了她小叶独自跑去了老大爷的酒吧喝酒,聊聊人生聊聊爱,大爷可能还不知道他俩吵架,问照生怎么没来,小叶说他打工去了,小叶其实并不知道,但去到海洋馆时,发现照生果然在那里,那时候照生还管她叫"野原",应该还不是太熟不过在海洋馆里,俩人算是确立了关系,因为小叶问"你对我是什么感觉",照生则去抱住了她,也算是双向奔赴了后来俩人打车,老头司机给他俩留了私密空间,照生也在车里表白了,"还有你奇怪的嗓音,我也喜欢"【2017年7月26日,周三】俩人处于热恋期,抱着躺在床上睡着了,错过了零点的生日祝福,然后聊着聊着打情骂俏,醒来后,照生发现床头有个生日礼物,也就是电影一开头出现的发卡俩人出门经过公园时,给长椅上的大叔了送了一小盆花,然后俩人偷偷跑进休馆的海洋馆参观,还在里面跳舞,后来差点被来检查的工作人员发现离开时在出租车上,小叶开着车,俩人模仿电影桥段,照生问"你想成为电影明星吗",然后俩人像戏精一样一起表演起来,之后还在晚上的楼顶放着烟火,坐在沙发上一起吃蛋糕时,照生无意中提到说"明年生日要不求婚吧"【2018年7月26日,周四】照生的脚正在受伤,走路一瘸一拐,在舞蹈练习室复健后,流着泪跟舞蹈同伴们说,医生不建议他继续跳舞,他觉得自己的舞蹈生涯就此结束小叶载了一个要补课的初中生,他下车后问小叶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然后鼓励她说,"我也很讨厌接下来的补习班,我们都加油吧",随后小叶去公园看了长椅大叔,问他"你为什么要一直等呢",大叔说"因为我想等",还鼓励也在等人的小叶,"有可以等的人算是一种奇迹,怎么也等不来的话,偶尔也可以主动去见他"于是小叶开车去接照生,他们已经至少两周没有联系了,在车上小叶再次向照生表达心意,说是俩人一起想办法,认为俩人做着普通工作也一样可以幸福,但是照生对跳舞这样的理想耿耿于怀,让她给自己一点时间想一想,虽然准备了蛋糕,但小叶还是留下照生一个人在路边独自吃蛋糕,感觉他俩的感情在这一刻算是正式结束了不过这一段车上的抬杠和对话,却是我认为全片最精彩的片段,也许是因为自己跟照生所处阶段很像,所以看着这一段也更有共鸣,"你还想成为电影明星吗",照生提起这个,俩人却不再像去年一样一起表演,而是小叶的单方面表白后面有个小插曲时小叶载了三个人,其中一个因为离婚喝了酒,三个人吵吵嚷嚷,还发现了藏在车上的花束,估计是小叶准备送给照生庆祝生日的,估计他俩聊到最后不欢而散,也没了送花的心情了吧,当然,这已经是去年说的"来年"了,照生并没有求婚【2019年7月26日,周五】一大早小猫萌萌翻箱倒柜,让照生发现了之前小叶送的发卡,照生反而因此去理了发,就像是准备告别过去一样,不过还是揣走了发卡此时照生已经是灯光师,他表示对这份工作还不熟,一个歌手在剧场办演唱会,而这个歌手就是2020年坐小叶的车并且路上突然要上厕所的那个,也是照生和小叶最初跳舞那个小巷里的街头歌手,照生跑过去问"不好意思,但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歌手则完全没有印象走在路上的照生遇到了师妹泉美,俩人一起去了老爷子开的酒吧庆祝生日,泉美已经毕业,还想着去国外跳舞,不过泉美听说今天是照生的生日时还吃了一惊(三年前还给照生送过礼物呢,估计确实是很久没联系了)大家问起照生的恋爱状况时,老爷子则说"他正一个人幸福地生活着,男人们都在和梦想谈恋爱",而照生其实对于不能跳舞这件事情十分苦恼另一边,小叶则跟着闺蜜去了联谊会,觉得无聊的她出门抽烟,邂逅了她未来的丈夫,俩人想加line好友时,发现小叶账号头像还是小猫萌萌,半夜在酒店,尽管小叶心事重重,未来丈夫却很认真地跟她说"我会让你幸福一辈子的",就像是帮照生履行求婚的承诺,至于是不是真的幸福一辈子就不知道了,在次年的2020年,一个跟照生同生日的二十一岁乘客问小叶是不是过得幸福时,小叶只是emmm了一下公园长椅上的大叔拿着玫瑰坐着等着【2020年7月26日,周日】照生因为不能跳舞,而一直在做剧场的灯光师,舞台上是泉美在演出,但不知道为什么演出结束后俩人没打招呼小叶在晚上出车时搭载了一名歌手(其实就是那个摇滚歌手),歌手突然想上厕所,于是机缘巧合到了照生所工作的剧场趁着歌手上厕所的空隙,小叶也悄悄走进这个再熟悉不过的剧场,看到了舞台上脚受伤的照生在尝试跳舞,于是小叶幻想俩人像初相识时一样跳舞,只不过俩人终究没有相见和说话,那时候的小叶已经结婚并且生了孩子了,老公是个温柔体贴而且负责任的男人,只是他对小叶的过去并不知晓,而小叶似乎依然旧情难忘的样子妻子已逝的大叔依然坐在公园长椅上等待,说是妻子会从未来回来
二刷了这部,果然超级喜欢。
起因是在某个特定的时间之后,我会经常闪回过去的回忆,可能是在某个地方,也可能是在某个事件。
活在一个过于熟悉的环境快速加剧了这些,事情发生多了就想起了这部电影。
影片的记忆是基于特定日期的,这些回忆全都是生日这天发生的事。
但我想,人的记忆,至少与我而言,是基于情感形成的点状物。
人们总是会记住那些情感上最丰富的时刻,快乐的或是悲伤的,再裹挟进实物,图像,声音,向周围渲染。
因此大多数的记忆并不像影片呈现的那样清晰,只会记住自己想记住的,用以强化真正想被记住的情感。
这样,真实的反而幻灭成了虚幻,虚幻的反而蜕变成了真实:只有留下的情感是绝对可信的。
双向的情感确立了一切,在水族馆,在计程车,在舞厅,在街道,人可以活下去的世界又重新被构建起来。
今天久违的和朋友打了雀魂,新年时,一位朋友说希望能够暴富,我开玩笑似得说我已经不想这些了,只希望能好好活下去,但其实我是认真的。
人们总是活在过去然后憧憬未来,我希望我也可以。
对于一部爱情电影而言,《稍微想起一些》对爱情的描摹——并没情节的跌宕起伏,也不是一个人对另外一个的执念如此之深,更不是两个人渴望细水长流却无法白头的悔恨。
而是聚焦日常,是【照生】晨起时喂猫的恬淡笑容,是对方生日时想投喂到嘴边的那块蛋糕,是平凡生活中停驻回收的眼眸,是出租车里彼此对爱的理解的分歧,是离别后想窥见却不敢明示。
我们时常关注一段感情的开始,却很少在意,或者说是很少用心理解一段感情的结束。
我们也总是以为,一段关系的结束意味着一段感情的终点,你不过是又一次站在了感情发生的原点。
但你真正经历过一段感情后就会知道,回到起点不过是一个愚蠢的自我欺骗的谎言。
无论是甜蜜时光里的记忆,还是关系崩坏中的痛苦,你都无法真正的视为无物。
但这些过往不会白白浪费,它只是陪着你重新回到人生的轨迹,并做出下一次更为衷心的决定。
他生日的这一天,她还是买了蛋糕。
他生日的这一天,还是吃了蛋糕。
只是并不是她买的蛋糕,朋友们吵吵闹闹做好的草莓蛋糕,非要喂他吃一口,他一脸嫌弃,还是笑着吃了好大一口。
而她想了想,还是没吃那个蛋糕,放到明天早上也是一样,她浅浅笑着,这么说。
怎么会一样呢,明天就不是他的生日了,这个蛋糕就不能算是为了他而买的了。
但结果还是一样,他的生日并没有忘掉,这样的避嫌多少有些刻意。
分手的理由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狗血剧情。
他是舞者,跳了一辈子的舞,脚受伤了,医生说也许永远都无法回到舞台。
他因此消失了两周,音信全无。
她去舞蹈工作室门口等,买了蛋糕,想要接他回家一起过生日,却被他拒绝沟通的态度伤害。
女孩那个时刻的委屈,我非常明白。
为什么不跟我说呢,也许并没有答案,但是我们是恋人,是分享一切的朋友,理应一同面对生活里的问题,并不能因为未来悬而未决,就从我的世界里消失。
然而转念一想,我也是和男孩一样的人,如果这件事情自己没有想清楚,就无法跟别人聊。
在这样的人生的十字路口,本来自己就无法抉择,还要被最亲近的人不断追问答案,是谁都会想逃走。
不论站在哪个的角度,都感同身受。
某一年的生日,两个人一起看电影,说起世界上为什么有很多种语言。
他说即便说着同一种语言,就真的能顺利地沟通吗。
我想,她是相信沟通和语言力量的人,而他是相信实际行动的人,归根结底就是这样的差异。
语言的力量不能否认,有些事情说了很多次,就会真的相信,人类就是这样的生物。
我虽然总是喜欢虚构作品里的傲娇人物,但想来也是因为他们的心理活动都由导演和作者详细描述了。
实际生活中,猜中别人的心思太难了,要怎么样才能确认彼此的心情呢,只有直球选手才能赢得世界啊。
两人分手之后,在酒馆门外抽烟的奇怪男人,说我会每天给你发line哦,她只是尴尬地笑笑,两人开完房,她起来抽烟,男人半梦半醒间说,我会对你后半辈子负责的。
能做到吗?
谁都不知道,但男人说了,她才有相信的理由。
可是还是想起来了,刚刚认识的时候,两个人在夜晚的街道,喝着啤酒跳起莫名其妙的舞。
生日的时候吃草莓蛋糕,一起窝在沙发上,看贾木许的电影。
偷偷潜入关门的海洋馆,她笑得像个小孩子,说想吃生鱼片,他笑得一塌糊涂,说可别在鱼面前这么说。
稍微想起来一点,那么、那么喜欢的心情。
盛夏里面,可以放心说着不着调的话,出门都是雀跃地跳着,甜到眉眼里都是快乐的恋爱,只是稍微想起来一点。
如果这么轻描淡写地说,说了很多遍以后,大概就能说服自己,都忘记了,那些超级喜欢的心情。
好好地长大成人了的一个条件,大概就是遗忘。
遗忘实际上是大脑的防御机制,是试图保护脆弱人类心灵的尝试。
那些想念,像是夏日的最后一最后一抹夕阳,美丽又转瞬即逝。
她凝望着地平线,只是稍微想起来一点,又或者是只允许自己想起来一点。
倒叙是一种悲伤的讲述方式,很多人在看了这部电影之后,都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这句话。
从日常繁琐的争吵开始,从剧场的“一眼万年”结束,跨越五年的生日,从一群人,到两个人,再到一个人,故事的最后,照生在平凡的一天中迎来了自己三十二岁的生日。
不像《花束般的恋爱》那样用具象的美好和金句来展示一段感情的开始到结束,在平凡人的世界里,“花束”是可望而不可的浪漫,大多时候,人们提到曾今的一段感情,更多的是——“哦,我稍微想起了一些事”那些事,在平静如常的生活中,偶尔激起了半点涟漪,却也在短暂的波动后恢复平静,但这份波动,足以带着思绪回到那些难忘的瞬间,那个让人悸动的开始。
也希望国产爱情电影明白一个问题,没有统一美图滤镜的画面、没有声嘶力竭的争吵、没有多余的bgm,仅靠真实鲜活的人物,就足以打动大多数观众了。
仅仅是听着读着电影片名,就能感觉莫名的浪漫,思绪万千。
“只是”,轻松的语调,装作若无其事。
“稍稍”,工作间隙抽空发会呆,不敢完全陷入,轻轻地摩挲发梢的部分,在一瞬间能体会到当时的甜蜜与苦涩。
不需要特别的结局,不必要给观众一个解释,只是稍稍忆起,仅此而已。
全片轻松自然,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一些爆笑片段来自男女主各自的生活,上补习班的小学生,让你和我都要加油。
街边起舞,水族馆起舞,看戏的白熊太可爱了。
边看边查日历会不会影响电影观感?
在一起有痛苦回忆的恋人,会不会也像我听过的歌一样:搽干眼泪,擤掉鼻涕,带走伤心,变成废纸扔到垃圾桶?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有时想去哪里逛逛,就去客人的方向吧,我喜欢转向的时候,先是转头左右观察,按下方向灯,灯光忽闪忽闪,显示器嘀嗒嘀嗒计时。
然后帅气地转动方向盘,眼神笃定,但是直行时又会显得呆滞。
男主回避型,女主依恋型,恋爱的日常让人心动和感叹。
近七年7月26日的回忆,我们恋爱,同时也感受这个世界,这样很好。
稍微想起一些,想到自己每次去一个新的城市,就想去当地的博物馆看看,潜意思以为那句话是对的,想要了解一座城市,最好的窗口就是博物馆,那自然而然就想去照着做做。
透过博物馆里面的展品能够了解这座城市多少,确实几乎没有。
很多东西都是走马观花就看过去,存在自己记忆里面的几乎可以说没有,离别之际,可能还是略微记得这个城市好吃的、有什么壮丽的风景,亦或者碰到的新鲜事物。
但去的博物馆多了,也知道古代历史多是从石器时代走来、然后青铜器、瓷器,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器具逐步发展而来。
那么博物馆展品便又有了琴棋书画、文人笔墨。
每次逛新的博物馆,稍微想起一些以前的展品,便会惊叹自己曾经对此熟悉过。
这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也或多或少沾有电影里面的一些气息。
稍微想起一些,都说鱼的记忆只有三秒,那人的记忆其实也没有长久到哪里?
曾经亲密无间的恋人,分手几年之后亦会如同陌生人。
如果是吵架分手的,那更是巴不得自己从未碰到此人,恨不得让他从自己脑海中完全消失不见。
时间的作用就是如此美妙,这部电影时间的作用又被无限放大。
男主人公渐渐接受自己无法跳舞的现实,转行灯光师;女主人公依然开着出租车,不管风吹日晒,不管疫情艰难,如刻度一般的工作不轻易会被打破。
人来了又走,走了又来,变化的容颜就是岁月最好的证明。
所以就有了释怀!
偶然看到同一件事物,稍微想起一些,微微笑,看着那红红火火的朝阳,伸个懒腰,开启美好的一天。
刚一进电影院,发现原来自己花了十九块钱买的电影票,居然让自己包了个场刚一开始看这部电影,并没有什么感觉。
到后来,说到他俩在一张床上,互相拥抱,女主说 睡着后,就见不到你了,之后他俩约定在梦中相见。
女主送男主一个“圣诞节”礼物,说是圣诞老人从窗户外面塞进来的,让人好不羡慕。
两人一起吃草莓蛋糕,我之前也没觉得草莓蛋糕有多好吃,可是两个人一起吃,口味会好很多。
两人早晨起床,一起锻炼的这个画面是我梦中以来的画面。
最后,女主想起这是男主的生日,所以买了块蛋糕,可是面前的男人已经不是男主。
可能,这一切,都是女主的回忆。
正如片名 稍微想起一些。
在某个赚不到钱日子里面,压力太大,偶尔回忆之前的点点滴滴,想着想着就会让自己好一点。
看完了电影,我走到了公交车站,很巧的是,我看到了那个曾经让我一度到精神崩溃的女生。
你说巧不巧,刚看完这部电影,就遇到了她。
不得不让我也 稍微想起一些 。
那些故事我也不愿意再去回忆了,我要做的就是迎接我接下来要去重庆开启我的研究生之旅。
好好生活 慢慢相遇 尊重失去
爱新觉罗金大爷住院了。
突发心梗,被一位加塞儿大妈气的。
好消息是,金大爷心梗的地方,离北医三院只有795米。
坏消息是,那位加塞儿大妈,并不知道自己全责。
120来了,110没来。
金大爷只能在病床上向金大妈需求正义的审判。
结果呢?
金大妈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完全无视金大爷为天下伸张正义的牺牲,和倾诉。
只记住一件特别特别重要的事儿,牛街洪记小吃店,收现金!
加塞儿大妈,怎么加的塞儿呢?
用现金。
她向窗口扔进去一张10块钱钞票,大声喊:来袋豆汁!
然后,小声嘀咕了一句:不好意思,加个塞儿。
同时,得意地笑着,扫了一眼排在第二位的金大爷。
她这一眼,把金大爷看火了!
可惜,没等金大爷怒斥她无耻,售货员已经把豆汁甩出窗口,交易完成了。
仅仅5秒钟!
无耻大妈,胜利了。
金大爷九百九十九朵玫瑰堵在心口里,怎么也张不开口跟售货员说:我要两个肉包子、两个炸糕、两个糖耳朵。
就这么憋屈着,缓缓地坐倒在地上,梗了。
备注:老梅是个穿越者,他来自1000年后。
他每天穿越1次,他每次穿越10分钟。
《找乐》是他的穿越记录:1000年后,人类向科技要正义。
惩罚一个人无耻非常容易,脑电波鄙视她就行,她的AI立马就会瘫痪,俗称:脑暴。
脑暴她的人越多,AI瘫痪的时间越长。
而离开AI,人类就是个废电池。
爱新觉罗金大爷心梗的第二天,老梅穿越到了哪位加塞儿大妈身上。
加塞儿大妈正在知乎答题:《稍微想起一些》里的渣男照生,腿是怎么摔断的?
谢邀,亲,照生不是渣男,照生是情种。
亲,还记得吗?
照生摔断腿的前一年,他生日的时候,他已经说了啊,明年生日就求婚的。
小叶子,多开心啊。
亲,照生为了履行这个约定,拼命练舞,拼命练舞,拼命练舞,想当网红想升职加薪想给小叶子买房才出的意外啊。
亲,照生不是为了不求婚故意摔断腿的,绝对不是。
亲,照生太爱小叶子了,跳舞的时候分心了,在想怎么求婚呢,先跪后掏钻戒呢?
还是先掏钻戒再跪,所以摔断了腿。
亲,如果照生是你说的那种无耻的渣男,他摔断了腿肯定会求婚的,求婚之后分手的压力就全在小叶子身上了啊,求婚之后就可以赖在小叶子车上躺平了啊。
亲,要相信爱情,爱情能让你返老还童,这才是导演松居大悟的本意啊。
......老梅,大笑:哲学老师果然说的没错,无耻的人,不一定无趣。
稍微想起一些电影:地球之夜,5×2,驾驶我的车,(花束般的恋爱?不至于),还有初恋吧,大家女主都是出租车司机
电影的结构很有意思,以年为单位倒叙,本来想着一个悲伤的故事倒着讲也不会变好啊,结果还是被电影里各种生活的细节打动了。# 一刷一个人包场,5.10二刷几乎满场,刚好还是农历生日,看完想吃蛋糕了## 女主竟然还是铃芽之旅里的...
賈木許說 拍成這樣請不要這樣cue我(誤) 並不覺得是另一種花束般的戀愛 大家都是分手情侶的故事罷了 前面一直都讓我覺得很悶 直到最後一段 尤其是兩人初次見面在巷子(?)裏跳舞那段 我才覺得使上勁了 而已經是最後十分鐘 有點浪費池松壯亮
倒叙版《一天》。展现爱情的碎片,然后逐步倒推,还原拼图全貌。而今看似互不相识的两个人,曾经却有过如此浓酽的恋情,更早之前原来也曾有过令人心驰的邂逅。在平日的生活中,哪些时候会令人再次想起呢?是重又看了一遍《地球之夜》,还是又一次在同一路线打车,亦或是生活中的每一缕空气。仍然是同一天,日子却越来越远。关于两个人曾经并肩同行的日子,你能记得多少?是稍微想起一些,还是无时无刻不曾忘怀。
这对荧幕cp太违和尴尬了。最出彩的竟然是尾崎世界观。#tiff2021
年度爱情日影。松居大悟比今泉力哉更能撩拨我的心弦,因为他更明白爱情是日常的奇迹。电影和音乐固然装点了我们的生活,但爱人不是用它们来指认彼此的存在的,因此喜欢《稍微》的观众会推开《花束》,只因为后者给出的是一个太符合预期的模板。《稍微》选择了倒叙的形式,选择了生日这一天,却抹去了造作的仪式,抹去了人物的自觉,生硬的记忆碎片随着叙事的倒转流动起来,直到观众也稍微想起一些爱与痛的瞬间。啊,真的看到了一批日本中生代导演在各自以相当“原创”的方式去拍爱情这件事。
矫揉造作小清新
老实讲把池松壮亮换成女的拍les片可能会好看一点,伊藤沙莉跟男的就不搭啊
7.5/10分 “稍微想起一些”意思是“y情封在家,回忆起与前任的一些事”的意思,私以为比《花束般的恋爱》要强一些。1.在影院看得不太认真,后来理了一下。故事主体是利用男主七年的七个生日进行倒叙,到了影片中段男女主才开始说话。还是首尾呼应,在时间线和故事结构上花了不少心思。回忆—相忘—分手—吵架—热恋—告白—相识—回忆。2.y情的状态切入不错,细节的填充非常好(这也是日本电影擅长的),能够感受到情感在流淌,分段达成场景日常性的变奏。3.女主选得好,演得好,池松壮亮却一般。整体不错,但觉得不够犀利,缺余味。4.那个等待的中年男人有点刻意,比较俗套。多处致敬《地球之夜》,不太能理解男女主的职业设置有什么意义。ps:“我们是不是在哪见过?”“嗯”
似乎又是一部以滨口龙介为主题范式的电影——通过“爱情的受挫”这道切口,显露出“交流和理解”的不可能性,而这样一幕主体间性的悲剧大概总会涉及语言自身的必然短路。然而,正是论域的如此重复让人略感倦意,围绕“语言之墙”的人际游戏实则不应甘于留在滨口的设置范围以内。明明安排了疫情前后的不同背景,可是这组比照并未得到更加充分的挖掘和运用,不得不说是为遗憾。从结构来看,所谓“稍微想起一些”可能更加契于另外一种时序,即“现在/过去”的相互交错,而非电影所采取的“现在-过去-现在”的整体倒叙——前者从属于记忆,后者服务于情节。不过,仍就电影采取的倒叙结构而言,值得关注之处在于叙事时态的两次转换,即,是在什么场景之下,电影叙事从现在回到过去又从过去回到现在?答案(伤退男人的空场舞蹈)无疑占据着原初创伤的位置。
就一些无聊的恋爱琐碎,其实三星也可以,但最近实在看了太多倒叙了
我亮确实是行走的荷尔蒙
想与城市的夜晚恋爱,也想与街边的霓虹恋爱。想与闪着幽光的水族馆恋爱,也想与甜蜜的草莓蛋糕恋爱。想与胶片电影恋爱,也想与指边烟圈恋爱。想与注定破碎的梦想恋爱,也想与注定离散的他/她恋爱。曾经的某时某刻,地球上只剩下你我二人。将来的每时每刻,回忆里只剩你萦绕不去。
拍一半拖。影片戀中人相愛的每一個瞬間,都是是一場又一場即興雙人圓舞曲。對對錯錯的舞步、高高低低的音律、忽近忽遠的距離、落幕之餘的黯然以及往後無數個悵然若失的追憶。一起犯規很好、一起發瘋很好、靜默不語很好、講錯話也很好⋯⋯
不行,对标花束不如对标剧场,不管是男女主的选角,还是表现手法都太差,形式大于内容,女主没有说服力。
就挺无聊的,男女主也长相不好看。
@2024-05-31 17:28:29
抱歉,完全感动不到我。虽说是一段段回忆的拼凑,但是也略感凌乱。唯二的记忆点是倚在那看他俩的北极熊和停止跳表的出租车大叔
2022/02/23@シネ・リーブル梅田。我单方面宣布是今年日影优秀作品之一。看预告的第一帧就喜欢得不行,主题曲也是第一耳就觉得很棒,在唱片店听到每次都会驻足听完。分手的男女在后来的生活里会偶尔突然想起和前任的一些往事,没有大喜大悲。电影里的场景转换让人的心理上有一种fade out和fade in的感觉,而这种拍摄又不是通过物理的剪切实现的,正好就符合了电影作品名‘ちょっと思い出しただけ’,真是一种高超的讲故事手法。東京テアトル怎么尽拍这种淡淡的情侣日常而且还能拍得这么好看!可惜就是发行方不太行,排片场次和院线都太少,今天休息日电影院全场满座,全都是二十多岁最多三十岁的年轻人。
爱渐渐变淡的背后是新鲜感的消失,难以沟通背后是不想被爱束缚,核心还是宅与丧,对自己的人生都无法负责,怎么去对爱对另一半负责,还是不疼不痒地独善其身好。伊藤沙莉有演技、有亲和力,即便这样,这样的素人长相并不讨好,在其他国家基本难以演到女主角,这些年她在日影、日剧里渐渐升起,几次演女主都还不错,再接再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