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爱情发展成为亲情基本就能白头到老;但从亲情发展出来的爱情,文明社会里称之为乱伦。
乱伦这种事情始终都是禁忌的话题,但无论在西方还是中国,在最早神话中的人神之间都存在,甚至依赖乱伦关系繁衍生息。
到弗洛伊德那儿,他把性摆在了理论的核心位置,同时作为研究精神病出身的人,自然对乱伦这样的奇怪现象充满兴趣。
弗洛伊德生前喜欢拉帮结派,组建自己的团队,所以他的学说影响很大。
大到什么程度,前几年文青还不是贬义词的时候,文艺青年泡妞想要和姑娘谈谈性、上上床,基本上都要拿弗洛伊德的学说从萨特或陀思妥耶夫斯基故作深沉的作过渡话题。
当然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需要这样拐弯抹角的过渡了。
但老先生的一些概念却深入人心,比如“俄狄浦斯情结”。
男人和母亲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
很多时候他们可能都类似一种情人的关系,但这种亲密的情人关系只能是心理上的依赖。
很多人认为男人都喜欢找一个像自己母亲的人做妻子,但实证调查恰恰显示大多数男性并不这样想。
如若有肉体的情欲掺杂进来,那明显就属于乱伦。
本片中哈勒姆与两个女人之间的关系,都是乱伦。
不管他的继母以怎样的方式进入他的生活,她一直想充当他和姐姐母亲的替代角色。
这样她在这个家里的位置便是完整和适当的。
但不管出于怎样的原因,一个女人先和父亲发生关系,又和儿子发生关系(有明显插入情节,发生了吧?
),那就是一场乱伦。
记得初中时候一本生理卫生教科书里这样教育我们:自慰是对身体有害的,要把精力都集中在学习和有意义的事情上,晚上睡觉前可以尝试把双手绑在床头。
如果白天想到什么让自己有了生理反应,那么马上想点别的事情,比如想想自己的母亲。
这样的方法效果非常明显,在《老友记》当中也有多个桥段展现母亲的形象在儿子性生活中出现对男人的沉重打击。
可见,如果将母亲与性联系在一起,并且还能有生理反应就必然是一种反常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如此一来,哈勒姆,你是以何种心态来窥视一个与自己母亲及其相像的人和别人做爱,并在她面前有强烈的生理反应呢?
每个人的成长都要经历困惑和迷惘,经历精神的流浪和孤独的思念;母爱的缺失也需要其他的感情来替代。
但这样的感情不应该被游走在母爱与性成熟的诱惑之间的某种模糊且忧伤的窥视欲所替代。
导演是弗洛伊德的信徒吗?
他是否相信男孩到男人的成长,关键在于性的袒露?
而这种性不必管它是否是畸形和病态的?
哈勒姆的成长,至少在影片中,紧紧的被对母亲病态的思念和各种奇怪的性关系非常危险的捆绑在一起。
开场就是一段他在偷窥树林中的偷腥;紧接着莫名其妙的插了继母;偷窥一个像自己母亲的第三者和已婚男子偷情,并声称最想和她做爱。
可能有人会说,如果简单的梳理情节并没有这样让人感觉不舒服:不过是一个少年刚好在青春期的时候失去的母亲,你知道,许多事情都赶在一起了。
但我们都看过苏菲•玛索的《芳芳》,这里也有的青春烂漫的窥视和性,为什么就没有病态的畸恋?
所以从一开始,导演就没想安分的讲一个天真的、有很多人成长影子的故事,他只是想说一个特例:有那么一个失去母亲的古怪男孩儿,他有一个忧伤的成长故事,他在性的认同上有那么一点特别,有那么一点偏离常规伦理的轨道,我觉得这个故事还行,多加点裸露镜头,能拍一个不错的电影,你说呢?
好吧,如果你恰巧被这种另类的审美气质打动了,那弗洛伊德老先生一定很高兴,人脑子里这点事儿真被他说中了,到处都是鲜活的案例。
所谓的病态和反常,与之明显对应的概念是正常和常态。
以前都说同性恋是性变态,后来发现有的人生下来就那样,就不是“变”态了,同时在动物界也普遍有同性性行为,这种事儿就成了常态,至少你在生理上不能再说人家变态。
又有人站出来说,同性恋不行,性的一个最首要的目的是生殖和繁衍,同性恋不能生孩子,明显不合常理。
这是一个明显的对位错误:首先,名曰生殖能力,明显生殖属于一种生理上客观的可能性,而没有一种必然性的生理要求,同时如前所说同性恋在生理上并不对应于病态;其次性不仅仅是一种生理的本能活动,性在人类的关系中赋予了更多的社会、甚至审美价值。
因此同性恋到底是不是常态主要还应将其置入社会关系中,看整个社会对他们的理解和宽容程度。
再说回乱伦一事,首先它在生理上遭到了现代医学的打压,近亲繁殖必然对生命体的健康造成潜在危险,严重的违背物种进化的基本规律;同时乱伦关系是对原有社会关系的冲击和摧毁,用后一种肉体关系来替代前一种更基本和更稳定的亲情关系,是对整个人伦结构的扰乱和威胁。
这可能是小题大做,也可能是在扮演某种卫道士的角色。
虽然我强烈的支持艺术创作的自由,深知它和哲学一样,真切的反应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状况。
但本片的导演假借小清新的风格,利用一个流浪少年的孤独心理历程,拼接上时下流行的情色噱头,满足自己所谓的艺术野心和畸形欲望,令人实在不敢苟同。
买这个片片,是因了爱丁堡之名。
故事在烟囱林立的屋顶、斜拉的天窗间展开,带来了不少亲切感。
推荐给所有去过爱丁堡,或对这个欧洲最美丽的小城之一有向往的兄弟姐妹。
分了2次把2018年12月下载的这部电影看完,看的过程我有两次想百度一下,自己当时为何下载这部电影,不算悬疑,也不惊悚,排名应该也不靠前,为何?
直到电影结束,也不知道,我打算写完再去看看当时下载的理由。
电影其实很简单,一切行为都在情理之中,以30岁的年纪去看18岁的男主角行为,很是幼稚,但如果自己也是那个年纪,就会发现,所有的事情,都是可以接受的。
这也许就是青春的力量。
青春的所有行为都是冲动的,认为自己的所有思想,所有行动都是正确的,出于正义的,所有用言语试图教导你的,都是封建、陈旧、腐朽的。
我们因为自己的不成熟,在青春那个岁月里,都是肆意挥霍的自己的蠢蠢欲动。
18岁的小男主始终对于母亲的趋势耿耿于怀,他认为自己的继母是害死自己母亲的祸首,无论言语还是身体上,他予以攻击,当他对于自己的行为不能负责时,属于青春的年纪选择最常见的方式,逃离。
找了一位类似母亲的女子尽情偷窥,后来也许是“爱上”她。
当最终他以报复的方式险些自己的继母,最终获知母亲去世的真想。
才发现,从前的一切恨都是徒劳。
这就是我们的青春,我们绝大多数人平淡的度过我们的青春,但都有某个点让我们突然间长大,对于曾经不能理解,不满,的忽然间释怀。
除了某些节点的选择,其余的都得交给时间。
最后一点,老生常谈,原生家庭影响一生。
电影,讲述了深信继母杀害了自己生母的小青年哈勒姆的异想天开生活。
10分电影,个人评价5-6分,不值得再次一看。
每个人都渴望真爱。
情感的纠葛总是复杂的,但那份情和意却是实实在在的。
也许很多时候我们不必分那么清楚,喜欢,就做。
暧昧也是青春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情愫。
身体的成人并不能带来心灵的成熟。
她在坚强的外表掩盖下是内心无比的寂寞,她美丽却没有真爱。
生活有了新的意义,干再脏再累的活,想到她就在身边,可以看到她,感觉到她,他甘之若怡。
女人挑逗并接纳他,是因为性的需求,男人成了不同口味的食品。
他的拒绝就有了纯真的意味,他宁愿承受自已是Gay,只要躺在她的身边即可。
幸福总是来的太晚,经历太多误解苦楚。
幸福是由于真诚和寂寞才显得格外珍贵。
当他满足的依在她怀里微笑时,他不过是个妈妈怀里的小男孩。
女人穿上妈妈的衣裙,妈妈仿似重生,他控制不住地抽泣,说想她。
性是无力的,当身体的狂欢之后,留下的终是虚空,一个怜惜的拥抱在这时更显温暖亲切,他浓浓的思念之情得到安慰、释放。
性这个玩意儿有时很神奇,它可以换来权势、金钱,有时甚至能化解仇恨,消解矛盾,但是有一点是永远不能代替的,那就是爱。
暧昧是淡紫色的,比赤红色的热恋淡一点,比粉红色的暗恋浓一点。
就好像男女之间,突然多了一双游走在热情和冷静之间的手,说不清又道不明。
欲言又止,仿佛充满了挑逗。
至于其中的分寸,只有深陷其中的人才能感受。
愤怒不过是对自己的仇恨,只不过觉得没有得到爱,或者是别人辜负了自己的爱,或者是自己的爱无处安放。
爱情最后也许就是歇斯底里。
青少年需要的爱情只是干净纯洁、懵懵懂懂的追逐游戏,在未找到真爱之前,性,还是蛮灾难性。
每个人的成长都要经历困惑和迷惘,经历精神的流浪和孤独的思念;母爱的缺失也需要其他的感情来替代。
由爱情发展成为亲情基本就能白头到老;但从亲情发展出来的爱情,文明社会里称之为乱伦。
湖面灰蒙蒙一片雾气缭绕,一只洁白的天鹅优雅地从湖面滑过,那么纯洁而美丽……仿佛不可亲近。
逝去的已然逝去,别变成一个偏执狂。
总会遇到那么一个人,让你释怀过去。
两年前母亲的突然离世,成了18岁的Hallam心中拔不出的一根刺。
他寻找母亲的死因,怀疑继母是凶手,但是又忍不住从窗口偷窥她和父亲做爱。
在一次暴躁的争执中,两人莫名其妙的发生了关系。
这个家是呆不下去了,Hallam流浪在爱丁堡的街头,惊遇和母亲长相酷似的女子Kate。
一路尾随,来到她工作的酒店打工,和她成为朋友,在钟楼中用望远镜偷窥她的生活,沉醉在自己恣意的迷恋中。
在和Kate越来越多的接触中,Hallam封闭的世界开始有了裂口。
在18岁生日,醉酒的两个人相拥而寝,Hallam看到自己在窗口外挥手告别,或许还不明白把当内心隐蔽的迷恋转换成现实的肌肤相亲,也即意味着自我小小世界的崩塌。
接下去发生的一切,仿若成长的仪式一般步步成矩,和Kate发生关系,被继母一句“Do you feel like you're f..king Mummy?”引爆,愤怒的冲回家绑了继母扔到河里,在生死关头幡然醒悟回身救人,那根缠绕着恋母、性萌动、叛逆、寂寞、渴爱、迷茫的成长之刺完成了最后的锤炼,拔出来成了Hallam斩断内心恶魔的利剑。
所以,当他知道Kate又有了新的男友,也不会难过很久;两人的五年之约也未必萦怀于心。
因为这个来自母亲背影的女子,归根到底只会在窥看中存在,是属于在屋顶上流浪的回忆。
而人,在屋顶独处再久,终究还是要踏回街道,融入茫茫人流中。
典型的青春成长电影,充满了你可以想像得到的所有元素和细节,唯一在意料之外的,是爱丁堡沉静的夜色。
片中音乐被赞誉有嘉,获得57届柏林电影节最佳音乐银熊奖。
但是我到没有觉得多少特殊,一样的英伦摇滚和民谣,《ONCE》带给我的震撼更加的强烈。
Sophia Myles有几分Kate Winslet的貌相,当年在《The underworld》中的花瓶几年淬炼,已经隐隐然有了入戏的神韵,当下就还缺一个好剧本来发光发彩。
而Claire Forlani就苍老得让人心碎,《Meet Joe Black》中那烟视媚行的容颜已被时光洗刷成苍白的残片,不忍卒看。
10年前的《Billy Elliott》没有看过,不过Jamie Bell显然不会是麦考利金,把所有的才华一次性耗尽在童星年代。
看他这十年走的路,就想到了Christian Bale和Leonardo DiCaprio,年少成名,在独立电影中脱胎换骨,成为好莱坞呼风唤雨的大哥。
Jamie会是下一个吗?
至少现在,看起来,很像。
现实中像是哈勒姆这样行为很难被人所理解,恋母,偷窥癖,一直到遇到凯特的时候得到了接纳和包容,能够敞开心扉去拥抱他人。
电影中父亲的角色不能说失职,因为厌倦了争吵,导致妻子的离世,孩子的自我封闭,对哈勒姆的行为父亲给了空间和理解,哪怕片中哈勒姆一度想要溺死继母,父亲也只是希望哈勒姆怪罪的人是自己,片中父亲和哈勒姆的几次谈话,每次愈加深入,到最终父子坦然说出内心的阴暗面。
父亲因为厌倦了争吵,默许了妻子的行为;哈勒姆则是愤怒自己不能成为母亲留下的理由,在感情与他之间母亲选择了另一方,所以哈勒姆不愿意承认母亲是自杀,怀疑是被继母害死。
这部影片看到了温暖和包容。
我想,看电影的心得是和自己的心情紧密联系的,所以有些人能看的哭哭笑笑,有些人看的莫名其妙,有些人,比如我,只看到了愤怒。
当然,最后可爱hal的笑容十分的迷人,他的嘴角上翘,厚薄得体的嘴唇让人很有咬一咬,舔一舔的冲动,哦,这是题外话。
为什么会有恨呢,其实根源在于愤怒,为什么愤怒会变大呢,因为时间过去,愤怒的思想并没有消失。
其实恨别人是比恨自己更容易的,因为那种恨的理由非常好找,还容易被冠上道貌岸然,光明正大,冠冕堂皇的理由,什么为了正义,为了道德,为了社会的稳定,为了自由的解放,所以恨别人恨到想杀了别人,这也绝对好过恨自己还要卑微地活着。
我本来以为导演会很拙劣的设计hal把他继母投进湖里是个梦,虽然不是梦,hal不过还是个善良的孩子,最后还把人救回来了。
所以,其实愤怒不过是对自己的仇恨,只不过觉得没有得到爱,或者是别人辜负了自己的爱,或者是自己的爱无处安放。
那么,好象最后还是和爱有关了。
好吧,不过就是一个电影,火车,狼人,小兽。
年轻所以可以张扬,年轻所以可以敢爱敢恨,乘着你们还年轻,快去得瑟吧
电影以敏感的色调、优美的摄影和特别挑动神经的配乐,讲述了一个青春成长的故事。
青春是从蛹到蝶的过程,其变化之剧烈,足以让身心痛苦、迷茫、孤独和放纵。
有很多人就此堕落;有更多的人,在内心深处,一直都没有脱出那个与生俱来的壳,却带着蝴蝶的外表,懵懂飞行。
只有很少数的人,勇敢、顽强,并且天赋才情,得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彻底羽化,美丽而自由地张开翅膀。
片子的主人公Hallam无疑就是少数人中的一个。
他的青春,比之常人,更多了一份丧母的痛。
而母亲的自杀,带给hallam的是被抛弃的恨。
在被这两种感情煎熬的同时,他找不到诉说的对象和分担的肩膀,父亲在和母亲的战争中厌倦,在母亲去世之前已经在现在的继母那里找到安慰。
面对这些,姐姐选择逃避。
但Hallam不去上大学,他困在树屋里痛苦、迷茫,他爬过一个个屋顶,窥视一家家的生活,他寻找着答案。
母亲死去的答案和残酷生活的答案。
Hallam和继母的关系貌似难以理解,其实不过是一个在青春冲动之下的投降,另一个是希望对方尽快成熟的恨铁不成钢。
虽然这在我们的文化里似乎很难理解,可那件事真的没那么重要。
身体的成人并不能带来心灵的成熟,所以找不到答案的Hallam要去流浪,要继续寻找。
他遇到了酷似母亲的凯特。
凯特本身是一个带着壳懵懂飞行的人,即使是年龄大过Hallam很多,却依然迷茫而孤独。
在凯特那里,Hallam找到了互相慰籍的青春玩伴,也找到了对母亲的爱恨情绪的释放——在看到穿着母亲裙子的凯特面前大哭一场,依偎在她身边沉沉睡去和甜甜地醒来。
凯特让他有机会和母亲做一个了结。
最后的考验来了,继母再一次质问他的内心,再一次催促他担负起生活的责任,对父亲的责任。
他作为孩子的最后一次任性是把继母扔到水里,把他认为的悲剧起因彻底扼杀和掩埋。
终于,他成熟了的心智挽回了错误。
靠着父亲哭泣,意味着他已经能够面对生活的残酷和不完美。
和生活妥协,不再抱有孩子式的幻想和执着。
一只蝴蝶悄然飞起。
整个电影给人的印象是才气纵横。
无论是摄影、配乐、还是主角Jamie Bell的演出。
他刻画了青春少年纯真灵魂的种种表情:阴郁、快乐、欲望和痛苦。
他让这个很难表达的故事丰满、立体,成为本片的灵魂。
其他的配角除了“凯撒”之外,两个女人都看着眼熟,可查了IMDB,却找不到答案,难不成是我现在处于看谁都象的半生不熟的眼花中?
= =!
借来的名字:这部电影让我想起几年前看的书——阿忆的《青春的敌人》,那是我看到的第一本直视青春问题,并切身分担的中文书。
当时就想,这本书一定要留下来,给我的下一代看。
不要让他们象我当年一样迷茫。
http://blog.xzdy.co.cc/2012/04/hallam-foe.htmlHallam Foe (2007)看到这部电影的介绍,就下来把它看完了。
之所以下载是因为电影介绍中的噱头——乱伦,可是电影重点并不此,我又上当了。
电影讲述一个男孩的成长过程。
男主角母亲去世两年后,父亲娶了新老婆。
男主角非常爱母亲,使得他排斥继母。
同时,男主角每天还沉迷于偷窥别人的生活。
继母一直想将男主角撵走开始新生活,但男主角并不想离开。
一天,继母勾引男主角与他发生关系,随后男主角就离家出走了。
此时,男主角通过家中的蛛丝马迹,认为是继母害死了母亲。
男主角在城市中流浪,偶遇一个与母亲相貌非常相似的女人,于是就跟踪来到她工作的地方——一个酒店。
女人恰好负责人力资源,男主角就借机应聘工作,并且被录取了。
于是,男主角白天在酒店上班,晚上跟踪、偷窥女人的生活。
在偷窥中,男主角发现女人与酒店的一个有妇之夫的同事有染,这让他很伤心。
这个同事很快发现了男主角的偷窥行为,将他撵出了酒店。
但是,男主角利用同事的老婆,巧妙地封住了他的嘴,让他不能泄密。
女人与另外一个同事一起庆祝男主角生日时,两人有了亲密接触,但男主角拒绝与女人发生关系。
可是第二天,女人就将男主角勾引上了床。
女人对男主角有了好感,同事非常生气,与女人扭打起来,在窗外偷窥的男主角马上进来帮忙。
这使得女人知道了男主角偷窥的行为,随后将两人全部撵了出去。
几天后,男主角利用自己的真诚打动了女人,两人幸福的在一起。
这时,男主角父母出现了,而且继母的话激怒了男主角。
于是,男主角回到家中,将继母绑了起来投入水中。
在继母就要死时,男主角良心发现救活了她。
这时,父亲告诉了他真相——母亲确实是自杀。
最后,男主角回到城中与女人告别,开始新的生活。
本片又是一部“疗伤”式的欧美青春电影,通过男主角的一些故事来表现人生的成长以及思想的成熟。
这样的电影对我来说,太没吸引力了。
因为即使“成长的烦恼”在每一个人的身上都体现,但也不用经常拍摄这种类型、模式、结构、主题几乎一模一样的电影啊。
走别人走过的路,太没创意了。
而且,本片故事起因竟然是男主角的胡思乱想——认为母亲是谋杀的,有没有搞错?!
这又使得电影成为了一部“无病呻吟”式的电影。
总之,本片的故事在我来看,就像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一般: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具体从电影来说,本片故事非常好理解。
男主角非常爱自己的母亲,失去她后非常痛苦。
于是,对父亲的不满、对继母的排斥让他有了母亲被谋杀的想法。
随后,男主角还因为对母亲的爱,偷窥女人,使自己对女人产生了错误的感觉,以为自己爱上了她。
直到最后,男主角才发现这一切都是因为愤怒造成的,他对失去母亲感到愤怒、对父亲不关心自己感到愤怒、对继母的到来感到愤怒,等等。
说白了,男主角因为愤怒失去理智错怪了他人,并在离家出走的过程中让自己爱上了一个与自己母亲相貌很相似的女人。
总而言之,故事中的一切都是男主角自己造成的,怨不得别人。
可见,这样通过“没事找事”的情节,讲述一段人人都曾经历过的成长的一部电影,能好看吗?
电影唯一亮点是它的音乐。
本片中有很多好听的歌曲,虽然我不知道名字,但是每一首歌都符合影片场景。
看着男主角的偷窥生活,听着悠扬的歌曲,完美映衬出男主角的状态——成长。
此外,电影画面也算是优点,不过有些太“文艺”了,看起来有些过。
其他方面就非常模式化了,无特别之处。
除了上述所说之外,本片真正的亮点是女主角扮演者Sophia Myles。
她不仅是相貌标致、身材完美的金发美女,更有一种独特的气质——端庄、成熟。
本片最让人心动之处是,像她这样气质高雅的美女在电影中竟然有激情床戏!
这才是电影最值得欣赏的地方。
本片完全满足了男人们的各种性幻想——高贵气质女的淫荡本色,哪个男人不心动?
男主角Jamie Bell给我的印象一般,大概我的注意力都在女人身上了吧。
片中还有另外一个扮演继母的美女Claire Forlani,查过资料才知道她就是《第六感生死缘》的女主角,也是一个绝色美人,只可惜老了。
其他人都是龙套,不说也罢。
总结一下。
这是一部情节很无聊的电影,让我提不起任何兴趣。
电影唯一的亮点是两个大美女的出现,让我过足了眼福。
截图:Hallam Foe 2007[01_09_23][20120401-150252-2]Hallam Foe 2007[00_55_48][20120401-145921-9]Hallam Foe 2007[00_55_48][20120401-145911-8]Hallam Foe 2007[00_55_48][20120401-145905-7]Hallam Foe 2007[00_22_14][20120401-145318-5]Hallam Foe 2007[00_22_14][20120401-145316-4]Hallam Foe 2007[00_22_14][20120401-145312-3]Hallam Foe 2007[00_22_14][20120401-145308-2]Hallam Foe 2007[00_02_21][20120401-145106-1]Hallam Foe 2007[00_02_21][20120401-145100-0]Sophia MylesSophia MylesClaire ForlaniClaire Forlani序列:0766Hallam.Foe.2007.HDTV.720p.Rus.Eng.x264-HDxT2012-04-01
第一次看Jamie Bell的片子,爱上这个孩子了。
他的眼神,他的小雀斑,还有戴着小狼头的可怜又可爱的小模样。
还有,片里的音乐超级赞的说。
原来名字还有这种翻译法啊
so sad~
非常失望
It’s not in my list
有几个人能在最后找到自己ps 片头小动画不错 音乐不错
121228 清理硬盘的过程中 发现这部还留着没看 一直想着什么时候能静下心来再说 今天是个不错的日子 杰米贝尔 从小就是人精一个 能在英国男演员界这藏龙卧虎的地界舞出一片天也是够不容易的 似乎很少看见他有什么根正苗红的商业大片/青春偶像片 都是一些剑走偏锋的独立制作 文艺小邪恶什么的
13JAN
哪里好看了?抄袭犯
2009.01.27
这类型的电影在我的记忆中已经发霉了
我喜欢这样的故事和电影!
继母真机智
偷窥是种美!
青春总是伴随伤痛,唯有真正体验才会成长。这种淡淡的基调总是给人抚慰心灵之感,ost很动听,杰米贝尔挺适合此类角色~PS:克莱尔·弗兰妮的脸像整容失败一样可怕...
ENG是世界帅锅最大产国
腻味透了 这种拿少男怀春说事的片子
男主比荷兰弟帅
作为一个恋母情结者主角干了继母又上了与生母有着相同外貌的女人实在是完胜。Jamie在片中每个镜头全方位无死角都帅死了!!!还多次全裸哦不露点的。
他在林间的树屋和爱丁堡的大钟里生活并窥视,他飞檐走壁开锁入室,他满腔爱恨他满腹心结,他恋母他变态他疯狂,他“才是正常的少年”。
还可以还可以。其实不难看。有触动人心灵的地方。可以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