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还算不错,相信小说应该会更吸引人。
非常喜欢剧中的风景,实在是太漂亮了,有机会真想去看看!
最后的场景是在天津轻轨拍的,呵呵!
今天是元旦,休息,躺在床上,外头下着雨,看完了这部影片,看得很凌乱,但是影片的景色很美,而且没有爱情这个主题穿插于其中,显得纯净了许多,一段寻找父母的历程,通过多对父母和子女的场景来反映了两个角度对于亲情的看待,其中有许多的感动,因为现在还是为人子女!
乏善可陈的故事,配上并不精湛的演技,在个狂风暴雨的晚上打发时间,勉强没有在开始的10分钟关掉电脑,最终看到那个始终没有露出正脸的母亲每年往返的车费、那个小小发卡触动了我的情感,眼眶发热。
小小的车费,是那个遗弃孩子母亲卑微又伟大的母爱!
另外想说唯美、壮丽的风景真想立刻去感受一下。
母爱一直是个很动人的话题影片的开头我也跟雨桐一样,不懂爱生活中的我们认为如果爱,就应该让他少受甚至不受这种无谓的痛苦可是我们往往因为自己所谓的“大爱”而掐灭一个人生存的可能爱是无限可能哪怕只有丁丁点的希望我们也会用真爱陪着爱一直到最后寻亲是故事的主打看着雨桐一次又一次的纠结我也跟着心乱如麻我理解天下妈妈心不想孩子受苦可是我也是妈妈的孩子我也想着不管生活是甜是苦只要有自己的爸爸妈妈在身边就好生活很累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难言的苦只是木松嫂真的很伟大站在木松嫂的角度来看我也宁愿自己的孩子受神的庇护来接受更好的生活不愿她跟着自己成天来面对这畸形的家庭反过来站在雨桐的角度我的心底也同样震撼一个这样落后的山村一个成天发酒疯的爸爸一个无法挣脱的枷锁这就是万千山区人无法逾越的大河如果不是妈妈的忍痛割舍可能现在的自己也未必能活就算活下来也未必会对生活抱有浓烈的爱了吧或许会如同那些年被爸爸打跑的哥哥一般流落他乡影片关于寻亲的故事结尾话说是有些悲剧可是这也是很适合的不是吗至少逝世的人会让我们更有选择性的去记忆我们会更多的记得她的好记得她有如此之深的爱范大叔再一次串演了一个深情男儿的好大叔不对这一次,他是一个好爸爸其实天下父母,都是一样爱孩子,疼孩子母爱,很伟大,父爱,从来都不逊色爸爸妈妈,你们都很了不起!
看《车票》的时候,正好是从香格里拉回来没多久,开始没想到这是部和香格里拉有关的片子,只是因为看着PPS上那些略带煽情的简介。
无聊的开头,没有多少新意的剧情,唯一的亮点,就剩下香格里拉了。
影片一直围绕着一个话题:什么是父母对于孩子的爱。
影片开头的那对夫妇,即使在明知道胎儿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情况下,依然选择了将孩子生下来。
他们认为,孩子也有生存与选择的权力,作为父母,不能代替孩子做出一个选择。
孩子生下来了,也死了。
而主人公曾雨桐的母亲,则选择了另外一种爱孩子的方式,她把孩子送到了教会,帮孩子选择了一条她认为正确的道路,然后默默地守候在孩子的身边。
孩子走了母亲心目中的一条路:读大学,去北京,有稳定的工作。
但是,孩子的生命中永远少了一个人,那就是妈妈。
这份爱,在这部影片里是主旋律,也是中国人一直所认同的一种主旋律:父母为孩子安排好人生的道路,孩子沿着这条路长大,成为社会所认可的成功人士。
看完电影的时候,我在想这个问题,到底何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母爱?
对于第一种情况,也曾经就类似的情况和朋友聊过,那是在看这部电影之前的事了,就我而言,我还是认同那对夫妇的选择: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而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他们也有选择的权力,选择生,选择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无论贫穷或是富裕,无论伟大还是渺小。
而雨桐母亲的那份母爱,伟大,但我不认同,因为他剥夺了孩子的选择的权利。
走过母爱,来到香格里拉。
看的时候,有种很熟悉很熟悉的感觉,片中的很多场景,都是我这次旅行中所亲身走过的,尤其是白塔雪山那几段景色,更是让我看着就开始感动,很少会有人看到这样的景色不心动的。
影片从西藏一路拍过来,走过香格里拉,走过怒江,一直都穿行在大香格里拉区。
“香格里拉”一词,其实来源于《消失的地平线》一书,而香格里拉到底在哪里,谁都说不上来。
现在的香格里拉,是川滇藏交界处的概称,觉得这个地区比云南的香格里拉县更香格里拉。
寻找香格里拉,一直是一个课题,学者的,旅行者的,这部电影也在寻找。
某日的午后雨桐在蓝色的包裹里实现了一次穿越从此在平行世间的人生有了转换从山民的女儿变成了教堂门口的弃婴数十年后雨桐拿着两张薄薄的车票踏上开往玉台列车其实是在寻找生命中失落的另一个世界曾经原本她属于那里也应该属于那里但是母亲选择让她的世界失落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个哲学上的终极问题在雨桐这里遥远而又如此的靠近漫漫寻亲路寻找的不仅仅是母亲还是对自身缺憾人生的修补当看到母亲多年细心保存的车票雨桐终于完成了对自身人生的完整认知这一天雨桐放下了心中的结在地铁上雨桐收到志轩的递来围巾平静而又喜悦有了围巾和蓝色头巾的雨桐同时拥有了两个世界与两个人生幸福的开端在这趟开往春天的列车上蔓延出去电影的整体风格清新感人但是故事略叙述略微平淡剧中人物尤其是午马饰演的向导仍然有深刻刻画的余地如果在寻亲的过程中对吴奇隆饰演的志轩与雨桐的爱情做深化故事会更加丰满电影改编自台湾静宜大学校长李家同的短篇同名小说小说本身也很感人
1、开头二十分钟比较闷,自从进了香格里拉,就明朗好看起来,动听的音乐,美丽的风景,美丽的左小青。
2、无论是故事还是风格,跟《妈妈再爱我一次》没半点关系。
只是同是母爱主题。
高潮部分拍得很到位。
3、非常喜欢吴奇隆和左小青的童年部分,“遥想当年年纪小,你爱谈天我爱笑”寥寥数笔,青梅竹马的感觉就出来了。
但两个人在成年之后一路找寻的过程中,最大胆的肢体接触仅限于拍了一下肩膀,连个手都没牵过,尤其结尾那个让人心痒痒的关键时刻,我是那么盼望他们两个能有一个拥抱,哪怕是轻轻的一下,但还是没能如愿。
这让我一直很焦虑,严重影响了我的观影情绪。
后来问导演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导演说是怕冲淡了母爱的主题。
可我还是觉得,如果最后能有一个拥抱,会让整部片子更加完整。
控制是张之亮的特点,但我觉得这次他想多了。
看完之后其实不必要评论太多。
只想说《车票》就是车票。
故事有两条线,一条是女主角内心铺垫与转变的线,另一条就是车票了。
车票不是一张,不是两张,是很多很多张。
或许有朋友会认为车票就是寻根的两张车票,实际上并不是,而是很多张车票,是每年都去义工的车票,是毕业那年去北京的车票,正是车票凝聚和象征了母亲的爱。
看似抛弃其实而却不离不弃。
至于抛弃原因,其实在瓦窑那里的民工和村里村长的话中已经有答案。
在过河的体验前其实更早出现了体验,那就是女主角说我想坐公交车。
这是由车票开始的最早的体验。
影片的铺垫与伏笔都可以说做的不错。
母亲的没有露脸让我想到了《海角七号》最终只留一个背影的七封信的女主角。
这种手法给人以很大的触动。
最后想说6.0的评价是过低了。
我觉得这是很值得看的电影。
总之就是无奈。
看的时候,觉得情节稍稍有些牵强,不过还是被那种爱深深的打动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也不知算不算伟大的母爱。
她没有城市里年轻夫妇的物质条件,也不敢奢求像单身出租司机对儿子的那种形影不离,但是她仍是伟大的,因为她也曾经不离不弃,曾经有一个带着蓝花布头巾的女人在山路上步履蹒跚独自行走,曾经有一个带着蓝花布头巾的女人在新年之夜为小女孩带上一条围巾,曾经有一个带着蓝花布头巾的女人在陌生的大城市角落悄悄驻足,只为了看小女孩长大成人的那一瞬间,曾经有一个带着蓝花布头巾的女人……挺喜欢左小青的表演。
特别喜欢这电影中的风景,那山、那天、那云,那些人和那种风情,让人感觉很舒服。
意外地发现这部电影,因为是吴奇隆主演的,就下载来看了。
在看的过程中,我没什么太大的感触,只是,看完了整部影片之后,我才发现:这一次寻根之旅,跟我是何其相像啊!
去年,我21岁,爸爸突然告诉我说:我的亲生妈妈病危,告诉了我两个地址,让我去看看······一个是很偏僻的小山村,在粤西地区,我从来都没去过那么偏僻的地方,更无法想象那里的生活;第二个在广西桂林,同样的偏僻与落后,但风景都还很不错!
只是,我来晚了一部,她去世了,我最终还是没法见到她最后一面,也没看到她的照片!
我不知道她当初为什么要离开我们,我只是想要去找她要一个说法,一个可以说服我的理由,可是,什么都没有了······“既然做不到不离不弃,为什么要把我生下来呢?
”我不明白!
也许,对于我这种90后,大学生,没进入社会,实在是无法理解她的那种感情,但不管怎样,逝者已逝,我很庆幸:我走过那一段路,即使我没有影片中的曾雨桐那么幸运,身边还有一个志轩在一路上陪着她,安慰她,为她打点好一切······我是一个人走过了那半个多月,有苦有泪,更多的是:对自己心理以及身体上的一种锻炼!
故事很感人,母爱真的很伟大。让我印象深的除了美丽的风景就是范伟的那段,主演的表演印象不深刻
2012.6.9装逼又难看~
张之亮在香港是一位不错的“文艺片导演”,拍过《笼民》等佳作,但他到了大陆发展,却水土不服,影片有“文艺气质”,却难接地气。
演技阿。。。。
张导是不是只顾着取景,没去了解内地人的生活习惯,一部生活片被拍的这么不接地气,还TM请了一堆电视剧演员主演
真得是很一般的片子。
以父母和孩子为主题的大陆文艺片,拍的还算靠谱,虽然在演技和细节上还有不足,给个4星还是可以的。片中的风景不错,配乐也很好,只不过为嘛范伟要撕那张纸呢……女主角干嘛看着纸笑呢……最后范伟是找到老婆了吧,应该。
全篇只有一个亮点,就是最后讲述其母亲去看她的时候。但也只是这个moment让人觉得这部片子在表现母爱的伟大,而且很做作。
很美,景色也很美
母爱(父爱)是最无私,最无价的。等你当了父母,就会深刻的体会到。
還行吧,沒有想象中那么好,只是覺得母親真的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
值得一看~
想起了《海角七号》。一个是用信件书写的爱情, 一个是用车票奔波的亲情。这两种伟大的情感理应让人们感动,但海角成功了,车票失败了。看完后,只有一个感觉,做作。只能说导演驾驽故事的能力和演员的演技都有待提高。
分两次看的 一开始看了前半段没看懂! 看到后面确实很感动!
本来挺好个剧本,这配音,加不出彩的演技,加有点刻意的罗列苦难,结果就是这么不受待见的片儿
考试的片子。
细腻有余,张力不足
北上水土不服的导演之张之亮。祝吴奇隆生日快乐!
最后的最后感动我了。
那个女的真是有点神经质,有点莫名其妙,影片前面好啰嗦的感觉,不知道到底要表达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