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supergrass的老歌直接把字幕也看完之后得到的一个结论是这也是一部“内爆”片,看到讨论区有人对潮爷配音的Number 2也产生了莫名的苏感,我可以说心领神会这种感觉吗?
当初关注这部电影的原因是想看看后夏洛克时代的MF以后会有什么新片,然后发现这部片其实是诸多萌点叠加:Aardman出品+MF+DDT+小狼人,这两年看的英语里喜欢的角色扮演者都来配这部粘土卡通片,有种非常划算、赚到了的感觉。
鉴于Aardman的一贯路线风格以及之前的代表作们,加上腐国人民血液里天然的腐细胞,没有Number 2和Mr. Bobo这两个角色反而让人觉得不能适应。
两对分别太明显,明显到让人忍不住默默扭头。
伴随男主角的(暂且不说渡渡鸟)绝不是美女角色,身材和性格都很火辣的Cutless Liz只是打了个酱油,海盗这边永远在自娱自乐,Number 2这样的贤内助才是一直陪伴船长的女主角一般的存在:时刻为船长着想,冷静又细心,从不拒绝船长那些幼稚可笑的要求(比如学海鸥叫之类),当船长身处险境之时又总是挺身而出。
船长没抵抗住黑化的达尔文的诱惑跑会岸上“寻欢”之后Number 2一个人对着他与船长和Polly的照片发呆,我能说这照片像极了一家三口合影吗?
我能说这仿佛是被老爷冷落了的正室一个人正在暗自嗟叹吗?
船长在女王利诱下凝视红宝石产生的第一个幻觉也是Number 2正在好心劝他不要把Polly送出去,我能说这是两人心有灵犀吗?
我能说我想到的竟然是Sherlock里的卷福手机上设定的紧急呼叫号码就是医生的吗?
(都怪潮爷),说到这里忽然想到腐国的另一部即将出世的关于英国人的大制作,也就是新一集的007电影,我已经可以预料到邦女郎的悲惨命运了,因为……因为这一集里的Q换成小Ben了,年轻版的Q,有了这个谁还看特工和美女?
(以上乃个人观点,我只是从预告片里看出来似乎有点这个苗头,毕竟英国人对这种安排很上手,甚至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天赋)冲着这个我也要去电影院见证小Q和特工。
拉回正题,另一个够萌够可爱、也是Aardman专长的角色就是Mr. Bobo了二货达尔文背后的雄性,令人想起Wallace和Gromit这对国民CP(雾有点大……)。
达尔文深夜密谋那段,给Mr. Bobo布置任务,小猴拿出“But”卡,二货让它小声点,小猴立刻拿出一张字体变小到模糊的卡片,这种卖萌方式我是没法抵御……掉进女王的机关的时候弹出的那一连串Aaaaaaaa也超级可爱,这只猴子完全秉承了Gromit式的闷骚忠犬属性(望天ing)。
我记得去年还看到这个系列要出至少两部。
今天再去看,似乎已经没有了(也许是记忆出现了错误)。
顺说大家的声音都好有辨识度,我第一个听出来的竟然是Russell Tovey,然后看到达尔文说话我穿越到了Doctor Who,以及Hamlet,乃至Casanova。
最后说回潮爷,看到讨论区的发言,我只能说“不能同意你更多”……
看豆瓣分数不高一直没看,昨天给加拿大碎尸案视频刺激了,决定找部片子洗涤心灵就选择了这部《神奇海盗团》,观影环境很重要,如果旁边全是小朋友在咋呼,就算在看《阿凡达》估计也看不进去,我们这全是年轻人80后居多,只有两个小朋友。
笑点很很一致,中文配音很亮点,它不是胖只是骨架大,各种神仙姐姐,闹哪样,HOLD不住等流行词汇运用无压力,对比起看英文理解老外的幽默,转为本土化也很不错,近两年中文配音的动画亮点挺多的。
情节很简单,胜在无负担乱侃拿女王开唰,腹黑和基情交织。
船长呆傻得很萌啊。
二当家样貌美,智商足,身板靓可惜偏偏喜欢这个宠物+胡须控的船长,片中闪现的一张照片是船长和二当家抱着渡渡鸟,我惊呼这不就是红果果的全家福啊有木有!
达尔文是个自虐型的小腹黑,居然那么重口味的喜欢女王,其实旁边的小猴子才是他的本命不要抗拒命运了呀渡渡鸟一路卖萌表情只有无辜眨眼和被掐着脖子欲死这两种。
女王就是个钱多,势大无聊到变态的家伙。
对于这种技术流的动画我一直很崇拜,黏土感不是很重因为人物真是太精致了,海面的颜色处理和波动非常极致,我们和朋友一直在想啤酒的泡沫是怎么弄的……笑点很多很零碎,喜剧一定要和幽默细胞多和笑点低的人看,快乐是会传染的,所以全程看得很愉快。
对原声挺好奇,不过没必要那么较真,因为我相信这次欢乐的观影感受会比独自观看原版的要开心得多。
阴影被拂去很开心,早上看新闻说凶手被抓住了。
变态年年有今年特别多下次再也不猎奇了,hold不住啊%>_<%
剪辑的节奏:开篇女王、海盗两把刀落下瞬间的一个漂亮利落的剪辑,完全利用了动作、声音和视觉的连贯性进行转场,表现了剪辑对“时间”的良好把控,“把观众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给人一气呵成的流畅感。
同时,这也为我们暗示了全篇的节奏将是紧张快速的。
同样的,中期砍头和切香肠也是这个手法的二次应用。
海盗大赛与猴子偷鸟,梦境与现实总要有一个连接点,抢夺东西变成了这个点,剪辑使之顺理成章的呈现。
这都是典型的利用具体内容的相似性进行转场。
而群体混乱的打斗场面,由2个武器的静止镜头,超过10个的两主体打斗动作,和最后一个群体场面构成,非常快速的、剪短的、简单因果关系的剪辑,但是完成了紧张刺激的海盗登场。
为了降低难度,画面用了两个主体的单向动作画面;最后的群体打斗实际就是几组固定动作重复节奏。
No2.对船长辉煌事迹的历数,用递进的方式。
静止画面,甩动,和蒙太奇剪辑的动作,完成3个场景的连贯,一气呵成,而通过最后一个乌龙事迹,则幽默的将主题拉回到二把手的叙述正题上。
船长信心满满的出发,通过同一机位的快速剪辑,完成不同场景转场,省略不必要交代的重复场景前戏部分,同时时间越来越短,不停的事与愿违的结果也越来越快的呈现,进而突出船长的屡战屡败,士气迅速低落。
剪辑很“快”,却也没有《两根大烟枪》那么快,当然也有“慢”:漫长的移动镜头下的动物展示,暗示了动物进化史,进而完成了达尔文的出场,紧接着镜头拉开在室内就完成海盗进攻的开始,接上剧情,而不用从外部表现,手法多样连贯。
获奖后上台的高速慢镜头,把剧情推向一个小高潮,与红宝石奖杯的快速切换,暗示了船长内心的复杂,进一步加深矛盾冲突。
3次抛锚,一次比一次短,最后一个画面外加音响效果完全蒙太奇的方式完成笑料的呈现。
镜头画面:阴沉的天空,船长走进黑暗和船员的同情,连续的拉回,突出场面的平静和落寞;到达尔文家的镜头,有福尔摩斯开场的镜头的味道无论从拍摄角度还是马蹄的声音;通过一连串固定镜头、推、拉、移动和以蒙太奇的手法,完成了达尔文家夜晚的抢夺战。
伦敦塔藏宝室,女王宝座机关打开地板陷阱明显是用3D形式对二D动画《国王与小鸟》(法国)的致敬。
蒙娜丽莎的小小出现,在大广角后拉镜头中完成了对财宝数量和质量的表达。
奥斯卡提名的4画面模拟了奥斯卡颁奖礼揭晓时的现场直播手法,其中两个画面还有幽默的互动关系;对航海图的二维的玩耍,像松紧带一样完成大场景上的互联,航行开始后抛下的红色标志物也是对路线的一种戏谑;室内小场景的灯光效果非常出色,尤其是几次海盗聚会上的强烈对比,烘托凶险的场景与气氛,科学年会上的演讲主要是船长习惯性的个人show,带来的则是想要证明自己的成功,却即将再一次陷入悲剧的戏剧性。
这些依赖于灯光昏暗情况下的明暗效果把控到位。
剧情安排及其他:船长被开除后,故事线分开两条,一条是,船长找到达尔文去救杜杜鸟,另一条是猴子去叫人,在船山回合,而使之连贯起来的是两次伏笔的使用:掉进陷阱捡起纸片是剧情衔接与铺垫、猴子的消失是另一条平行线索的开始。
还有一个伏笔是航海图上那个“装饰”,酿成结尾的最后一个笑点。
达尔文这条线索的安排,是为了实现“船长完成人生的选择,经过最大的矛盾冲突——与女王的较量”这个剧情的需要,同时也是增加了本剧的历史真实感。
如果说达尔文是一道副菜,那么他的猴子,则是一个调味料,在旅途中除了推动剧情的发展,还有一个功能就是“无声的”搞笑。
红宝石则是女王利诱船长时的一个象征物,与大赛奖杯上的左眼产生呼应,何谓成功何谓失败。
浓重的英式英语口音、摇滚乐呈现给观众的是明显的英式风格,但却没有英国人的保守,连女王爷敢调戏。
本片剪辑出色,让情节连贯流畅,故事情节没有悬念,却紧张刺激,场景塑造到位,幽默方式老新结合。
为近期不错的一部粘土动画。
属于周末晚上特别受欢迎的喜剧乐呵片儿。
粘土动画,不知道背后要做多少了黏土小人儿才能完成。
超出预料的精彩。
加勒比海盗船长英勇的救鸟历险,维多利亚女王和达尔文友情客串。
自从去了加勒比海之后,便对海盗的逍遥乐天,自由勇猛多了一层理解。
从头到尾,动画充满了奇思妙想的设计,3D效果显著,各种幽默和画面动作,让全场人自始至终捧腹。
恰到好处的音乐,在不正经中加入了一丝正经,印象深刻。
不必期待剧情会多么深刻,不必期待大片恢弘气势。
加勒比的童话梦,就是周末的晚上全家老小,亲朋好友凑个热闹,简简单单开开心心。
因为影片的剧情就是为了告诉你,有他们在身旁,一切的幸福与快乐就在这里。
很欢乐的片子,过分纠结剧情是不好的,爆米花打发时间挺不错,女王太丑陋,渡渡鸟挺可爱,那只猩猩很通人性嘛
1.儿童节和一大堆儿童一起看。
不管是儿童还是儿童的爹妈们都看得好欢乐!
我和旁边的小男孩一起从头笑到尾。
2.掌门狗这群人一定都是小动物控。
3.达尔文太萌了,腐国拍儿童片还要塞个成天为没有妹纸苦恼的nerd,太有文化了。
4.女王长得太像贝蒂戴维斯了。
5.帅哥2当家,内心是深爱着船长的吧。
6.海盗奖的奖杯和英国学院奖的奖杯长一个样。
冲着潮爷的配音去看,结果到了电影院才发现是译制版。
潮爷的小萌音是听不到了,但处处神翻译还是让我有不虚此行之慨。
“苍天啊,大地啊,哪位天使姐姐替我出了这口气啊”“我本来还想和你再聊十块钱的”“额滴神啊!
”“这都是商品社会的浮云”“我hold不住”喂喂,我说,最近电影制片厂的翻译哥们在向字幕组看齐么?
还是……这其中有字幕组的卧底?!
书归正传,除了潮爷,粘土动画也是吸引我的一点。
记忆中的《小鸡快跑》、《超级无敌羊咩咩》以及一部曾把我看哭的关于企鹅一家的动画定格了我对粘土动画的全部印象:朴拙可爱。
但《神奇海盗团》的精致超出我的预期。
印象最深的不是海上镜头,而是伦敦城的景象,十九世纪的大雾仿佛永远不会散去,当达尔文披着斗篷走下马车,小猴子在门口翻纸牌的时候,我似乎穿越到了一部萌系《四签名》。
故事简单,只能有一个反派,正面人物都会偶尔行差踏错却最终会在好基友的感召下回到正途。
自古红蓝出CP果然真理,二当家(这名字就透着人妻有木有!
)替船长掖好被子关了灯守卫在旁的情节一出,整部影片节操全无。
JB版《空屋》里有与之如出一辙的情节啊喂!
不得不说二当家的形象很适合潮爷去演绎,那种与华生如出一辙的忠诚勇敢,就连长相也颇相似,除却长了张二缺似的马脸。
我说,这真的不是在吐槽BAFTA么?
二缺你放心,就算你一直被提名从未得奖杯,潮爷也会在你身边不离不弃的……(泥垢!!!
)虽然是最简单的故事,但影片可称全程无尿点。
你知不知道达尔文是个对女王想入非非的技术宅?
你知不知道科学家发明飞艇为的是偷窥女士内衣?
你知不知道简.奥斯汀的灵感来源?
你知不知道维多利亚女王其实是……啊,这是最大秘密!
正是这些层出不穷的小槽点和笑点,让早已告别童年的我们目不转睛。
对于这样一部影片,任何对“意义”的探讨都有刻意拔高之嫌,因为它所传达的就是那么简单直接的惊险与快乐,仅此而已。
但我还是想说说片中的一个意象,对,火腿之夜。
所有船员一心盼望的盛宴,纵情恣肆的狂欢夜。
但他们有的其实仅仅是啤酒,一人一片火腿,还有一条写着错别字的横幅。
那是他们自己的世界,不受外界价值观的约束,单纯美好,令人心向往之。
这不是最强的海盗,这不是最棒的队伍,这不是最坚固的船,但什么都是浮云,所谓的意义只是,我在这条船上,而你和我在一起。
为什么大反派是维多利亚女王?
为什么达尔文对女王心存雄奇浪漫的宫廷爱?
为什么达尔文的性格是处心积虑胆小怕事?
为什么渡渡鸟这么可爱还能站在肩膀上?
为什么……为什么……这就是这部电影的搞笑风格,让你在心里说:“什么玩意儿啊,这你都想得出来?
”没有教育意义,没有悬疑故事,没有启迪,没有黑色讽刺,没有典故引用,没有你必须受一些教育、或受过一些流行文化熏陶才能理解的内容。
每隔3分钟就有一个亮点,让你笑一场。
就像海盗生活一样。
不过很好笑。
“你知道我为什么最讨厌海盗吗?
——因为太过时了!
”女王说。
整部电影有种淡淡的怀旧的感觉,个人印象。
首先是这个过时的题材,相信你看到预告片时也会想:“都哪一年了,怎么还有新的海盗电影啊?
”然后是这古典的橡皮泥表现方式……虽然,人物表情非常生动,和《小鸡快跑》时代不可同日而语,电脑做的场景也很有表现力,这的确是立体电影不是电视动画。
可是……画面震撼度上,真不能和3D动画比啊。
再来,全片沉浸在70年代风格的庞克摇滚中,那久远的叛逆精神扑面而来。
不过,电影很好笑。
不知道黏土人身上有没有电脑技术的成分,人物动作表情真的很出色,超越了黏土人动画给人的一般印象。
剧情:海盗船长立下洪志,要当选“年度海盗”拿小金人。
此人的海盗业务能力很过关,也有一帮很好的同伴,一帮人在海上征服伟大的航路很开心。
可是他运气不太好,总是打劫不上商船,捞不到什么油水。
此时,他打劫到达尔文。
达尔文发现,海盗船上的吉祥物原来不是肥鹦鹉,是已经绝种的渡渡鸟。
达尔文想带渡渡鸟回家,讨女王欢心。
作为一个屌丝型科学家,他怎么能不做这么脑缺的事?
船长以为有钱拿,就伴随着《London Calling》强烈的警示音乐,以“地图旅行”这种节省制作费的方式来到伦敦。
(没有任何理由就憎恨海盗的)女王想要渡渡鸟,船长把鸟卖了。
连他的好基友都不能原谅这种行为,与他切割。
因为与海军妥协,他也没当成年度海盗。
然后达尔文发现他被女王蜂蛰了,那女人要吃掉渡渡鸟,一伙人就去救出小鸟,英雄归来。
(剧透,慎入)对比同时期的国产动画电影和外国动画电影,就会发现差距还是挺大的。
呵呵,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国产动画中也可以有相当水准的作品问世。
下面对印象深刻的几点来写写感想。
故事好动画的核心在于故事。
编剧很精巧!
而且好的故事不会让你那么容易地就猜到后面的情节。
可以从主线和细节两方面来分析:主线:其实这是一部典型的二元对立的故事,正面是穷酸但很有爱的海盗团,反面是穷凶恶极的维多利亚女王。
二者的冲突是可爱的渡渡鸟多利。
但是二者要怎么联系起来呢?
作者巧妙地安排了夺取海盗大奖这个目的和达尔文这个关键人物来引导剧情。
而且女王的真面目最后才得以显现,开始重要的海盗大奖在最后并不重要,开始不怀好意的达尔文后来帮助了他们,这些变化都使得整个故事跌宕起伏,充满悬念和惊喜。
也使得整个故事丰富饱满、可看性强。
细节:本片的精彩之处还在于主线之外那些恰到好处又妙趣横生的小片段,体现了作者的巧妙构思和某种英式喜剧的特色。
细小的好段子简直不胜枚举!
仅说说大体的。
印象最深的就是对当时真实历史名人的调侃。
重要角色有备受尊敬的维多利亚女王,作者把她设定成一个凶险邪恶的、为了实现自己的欲望(比如山珍海味)不择手段的老妖婆。
还有世界闻名的大生物学家达尔文,这里纯粹是个搞笑的角儿。
作者把他设定成神似大猩猩的长相,似乎不忘记调侃一下他著名的发现进化论(是不是他说人由猩猩进化而来,所以作者把他整了个猩猩样,暗示某种“进化”)。
他和猩猩站一起,海盗们就问:“你们是兄弟吗?
”而最后海盗船长还建议他:“留个大胡子,好看些。
”也挺好玩的。
片里客串的名人还有简•奥斯汀等。
不过本片的缺点就是好莱坞风格的痕迹也挺重的,比如最后的抢救和比拼,看起来总感觉一种调子。
记得《人兔的诅咒》的最后高潮也是如此,不过这也是难免的吧。
重要的是观众在惊险刺激的情节中好好地享受了一把。
某种精神需求得到释放。
主题本片除了有趣的故事外,也不忘记好好教育一下观众。
对于一个人的人生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
名利、金钱、权势这些东西看起来似乎很重,但是在人生的大起大落面前,也只是浮云而已。
而亲人(多利)的安好和伙伴的相知相随对于船长来说才是最重要的,这样,在一起才有那么多的经历和故事。
船长曾在一时的诱惑之下做了违背道德的选择,好在他后来醒悟过来了,所以离去的伙伴才又回到了他的身边。
这些是符合全世界的人性标准,所以可以传达给世界各地的每一个观众。
算是一种“无国界的内涵”吧。
文化本片以1837年的伦敦和海盗界为背景,算是一部轻松的外国“古装”喜剧?
喜欢那自由傻乐爽朗的海盗生活。
那些木质的室内场景道具很容易想到现在的某些类似风格的复古的酒吧。
也许这些物件和生活方式就是某种文化的凝练,人们对于实物会感到亲切,其实是对于文化的怀念和认同。
而海盗这个题材,也是西方文化的典型代表吧。
看这片,就不由自主地对内容丰富的“海盗文化”颇有好感了。
还有那个时代的伦敦,街角的景色和那些绅士淑女,也很让人感兴趣。
而整体而言,则渗透着欧美流行文化的感觉,虽是以近代为背景,其实现代感还是十足的。
图片赏析请见我的新浪博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b0d9b301017dty.html
《神奇海盗团》是英国阿德曼动画公司的最新作品,也是其首部3D作品。
该公司可以说是世界顶尖的“定格动画”制作者,最著名的作品就是《超级无敌掌门狗》系列和《小鸡快跑》。
有些人可能对这种粘土定格动画有误区,认为其画面过于粗糙,其实经过技术的发展,这种动画在对画面细节的处理已经不次于CG动画了,当然,其特有的粘土质感依然存在。
就我个人来讲,是非常喜欢定格动画的,像《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玛丽与马克思》都是我喜欢的动画。
因为这种动画保留了最原始的“童趣”,而不像CG动画,给人以冷冰冰的感觉。
而这部《神奇海盗团》,除了每个人物外形都十分精致外,对于多个场景的打造,也是非常的精致,大到场景的构图,小到每个道具,都经得起细细打量。
就制作水准而言,这部动画绝对是同类动画中的佼佼者,阿德曼动画公司对于该类型动画的制作,已经是登峰造极了。
看完该片后,我在想,英国人是一个怎样的民族?
其勇于自嘲的精神实在值得嘉奖。
这部3D粘土定格动画,每一个镜头,每一句台词,都在告诉你——我们来自英国。
该片的故事非常简单,却有众多让人想吐槽的细节。
本片的大反派,可以说是史上最大牌的动画片反派了——维多利亚女王。
是的,日不落帝国的子民在这部动画里,把他们的女王塑造成了一位“肥胖”、“凶狠”、“玩弄感情”的“吃货”,最后还让她落荒而逃,最终掉落到某热带雨林的树上。
而女王“玩弄”的是谁的感情呢?
是著名的科学家达尔文。
知道达尔文为什么造访全球搜集物种吗?
其实他是为了给他的梦中情人——女王献上珍稀动物,知道“成天为没有妹子而苦恼”的达尔文最后到了哪里,就不在继续探寻科学真理了?
“女人大多不穿衣服”的非洲。
而且,该片中达尔文的形象有着几分“Sheldon”的神韵,尤其是刚开始“为爱迷失”时的邪恶状态。
试想,除了英国人,还有哪个国家能够这样的自嘲?
即使美国人也做不到,而如果是中国拍,那就该判你“颠覆GJ主权罪”了。
当然,本片的主角——海盗们也是欢乐不断。
男一号海盗船长(他的名字就叫海盗船长),为了得年度海盗大奖(奖杯与英国学院奖相同)可以说是剧情主线,但对他来讲,海盗的生存意义,不是抢掠,不是剑术,而是火腿派对。
而“潮爷”Martin·Freeman配音的二当家,对他的船长则是不离不弃,腐国在动画里都不忘卖腐。
至于海盗们在“皇家科学大会”上的变装秀,更是爆笑桥段之一。
最后要说的,自然是动画片中永远少不了的动画角色。
分别是“只问其声、未见其人”的被摘了两个肾的狒狒,还有就是dodo鸟,和达尔文的“远房亲戚”猴子。
其中,猴子的戏份是最多的,一场“成龙式”的动作戏,再加上多次打劫,最后又救了船长,在片中可以说是绝对的抢戏。
英国人喜欢在电影中嘲讽美国人,比如《真爱至上》里对于美国总统形象的塑造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而说到以动物为主角的动画,自然能让人想到许多美国动画,所以片中,有着两处对《马达加斯加》和《冰河世纪》的“致敬”(或者说是“嘲讽”)。
由于是带着小朋友一起看,所以看的是国语配音,不过,这次的国语配音也为影片增色不少,可以说,整场观影,不管是大人或小孩,都是笑声不断。
该片虽然没有彩蛋,但影片的最后一幕,却对应了片中的一处细节,到时候大家可以注意一下,整部欢乐无比的电影,就在最后一句台词——“装饰?
装饰你个头呀!
”中结束了。
整部电影,没有皮克斯那样温情的剧情和技术高超的画面,也没有吉卜力动画里那样有内涵的主题,有的只是欢乐,是一部非常适合小孩子看的动画片。
爱死这种英式幽默了~笑出腹肌~小受hugh grant和小受martin freeman
主线故事有点冷场,好在细节点是整场欢乐不断。
苦逼的电影。
CV要不要这么强大!从shaun the sheep开始黏土动画就是最喜欢的动画类型之一。
没啥新意啊
潮男的no.2好萌啊,和船长还有polly的全家福好棒哦好般配哦。(有完没完)其实潮男的这个形象和本人算是最像的吧,就是把人拉长两倍而已(第一次俯视群雄呢,俯视DTT)。。russ的耳朵好像。dtt的是眉毛和表情。船长是最ooc的呢(咦)女王王座上的柯基还有i hate pirates都好棒哦,女王是用生命在吃呢
和《无敌掌门狗》同一个制作团队,给孩子们讲诉海盗的欢乐故事,里面的海盗都变得不再可怕,更像一群游戏人间的傻瓜。充满老梗和无厘头,也算轻松讲完一个简单的故事,没有大道理,也缺乏亮点。
阿德曼工作室時隔7年之後再度奉獻出一部精彩的粘土動畫,但對於曾推出經典“Wallace &amp; Gromit”系列的他們來說,這部作品有些令人不太滿意。缺點,本該是群戲卻只有個別角色立體,3D效果也並不算出色;優點,高水準的英式幽默,還突破了粘土動畫“水”的技術難題。
出过超级无敌掌门狗的阿达曼公司作品,闹腾欢乐如常,不过不失.一脉相承的风格.剧情节奏都不是亮点.3785
多么难得的粘土动画,还是很有爱。能够轻易分辨出潮爷和DTT的声音,但是休格兰特只能从个别句子的尾音判断出来-w-
不知道是Hugh Grant不适合配音还是剧情平淡,看得昏昏欲睡
阿德曼就是品质的保证啊,泥偶动画的标杆啊!
维多利亚女王和达尔文形象全毁……里面貌似还有一个简·奥斯丁……定格动画真心美哟~~~虽然情节比较老套,不过笑点还是蛮多的。最喜欢那个自带字幕的猩猩啦~~
最爱粘土动画,Martin Freeman,可爱的小动物,英式幽默,居然还能有很新的道德内容,又不感到说教。赶在下线之前跑去看晚场真的很值!开心~
还是可爱路线,不过海盗这个主题还没开发过
达尔文成了小丑,女王成了超杀女。有点搞。
2013 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提名。制作很精细,故事讲得细腻,有很多英式幽默,只是感觉有些冗长。
我艹 我从头笑到尾 太经典了
欢乐与平庸~
没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