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我爱你

New York,纽约我爱你,我爱纽约,New York, je t'aime

主演:海登·克里斯滕森,娜塔莉·波特曼,奥兰多·布鲁姆,克里斯蒂娜·里奇,李美琪,伊桑·霍克,克里斯·库珀,罗宾·怀特,安东·叶利钦,奥莉薇·瑟尔比,布莱德利·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俄语,依地语,粤语,法语,闽南语,汉语普通话年份:2008

《纽约,我爱你》剧照

纽约,我爱你 剧照 NO.1纽约,我爱你 剧照 NO.2纽约,我爱你 剧照 NO.3纽约,我爱你 剧照 NO.4纽约,我爱你 剧照 NO.5纽约,我爱你 剧照 NO.6纽约,我爱你 剧照 NO.13纽约,我爱你 剧照 NO.14纽约,我爱你 剧照 NO.15纽约,我爱你 剧照 NO.16纽约,我爱你 剧照 NO.17纽约,我爱你 剧照 NO.18纽约,我爱你 剧照 NO.19纽约,我爱你 剧照 NO.20

《纽约,我爱你》剧情介绍

纽约,我爱你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数不尽的摩天大楼,看不完的车水马龙,这里便是不可思议的纽约。怀揣各种梦想的人们,来自不同地域,处于不同境遇,他们巧遇在街头的小酒馆,邂逅在街角的路灯下,因为好奇而交谈,因为寂寞而吸引,在那个充满巧合的城市,演泽着别样的风情与不同浪漫。 本片由12个小短片混剪而成,是继《巴黎我爱你》之后的第二部“爱情城市”系列电影。十二位导演用自己独特的视角重新造访这座城市,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展示了对于纽约的原创性看法。制片埃曼纽班毕伊表示此系列电影还将继续推出,2010年他们的目标锁定里约热内卢和上海两座城市。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史酷比与蝙蝠侠:英勇无畏湖畔的女人们怪异城市隋唐英雄传绝地先锋等到胜利那一天第一剧场血嗜森林威灵顿之线黑吻风-心灵之息鬼斧逐个捉这里那里边城混录磁带格雷斯第二季在窗边小魔女DoReMi小·秘·密大汉情缘之云中歌火线救援第四季黄河浪与魔共舞决战猩球来福,来福好汉两个半第十二季漫影寻踪光影馗降:粽邪2心花放好医生

《纽约,我爱你》长篇影评

 1 ) 纽约,我爱你。香港,我也爱您。

城市的故事,似乎更多应该是关于金钱交易尔虞我诈,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陌生人来来往往面无表情,这些片段占了我们生活的八十巴仙。

但是电影里,我们看到的是,阳光刺眼的旅馆房间,寒风冷冽的沙滩,阴雨的夜晚。

这些场景,不是我们生活的场景,我们的天气,只有八号风球,黑雨和其他。

前两者可以让我们不要返工。

电影里有大衣下露出美丽小腿的女人,把破旧的恤衫也穿得很文艺的落魄男人,有着三寸不烂之舌的三流作家,跑去唐人街寻找灵感的奇怪白头大叔。

这些人,不是我们生活里的人,我们生活里只有三种人,公司里的人,放工一起玩的人,远在家里的人,我们用不同的频率见着这些人,往返循环。

他们经历着微型小说里那人哑然的结局,或者如同一个世纪那么长的进行。

有些翩翩起舞的欢乐,有些赤裸裸的欲望,还有无尽的眉宇间淡淡的忧伤。

这些事,不是我们生活里的事,我们的事,只有做到和做不到。

做到就这样了,做不到就担心。

快乐短暂,悲伤也不见得刻骨铭心。

电影里的人没有什么生活的意义。

好彩,我们也没有。

 2 ) 关于 纽约我爱你

《巴黎,我爱你》的制片人埃曼纽尔·邦比再次召集强大阵容,邀各地明星、导演以短片集的形式,共同书写一封给纽约的情书——《纽约,我爱你》。

日前正式曝光的预告片将这12支短片混剪在一起,纽约风情小露端倪。

这也是对观众眼力的考验,走马观花的众明星看你究竟能数出几位来。

  每个城市都是一首诗,《纽约,我爱你》让“大苹果”纽约退下了它一贯繁忙而不可亲近的面纱,触摸到它内在的柔软触感。

12位导演——包括斯嘉丽·约翰逊、娜塔丽·波特曼、姜文、岩井俊二、因《勇往直前》勇夺金熊奖的费斯·阿金、曾执导《回归》的俄罗斯导演安德烈·萨金塞夫、《季风婚宴》的导演米拉·奈尔等人——每人以5分钟的篇幅,从不同的文化视角感受纽约、讲述一个人类共同的话题——“爱”。

  短片演员阵容更是星光耀眼:希亚·拉博夫 、奥兰多·布鲁姆 、克里斯蒂娜·里奇 、伊桑·霍克、娜塔丽·波特曼、凯文·贝肯、舒淇等等,在浪漫而充满诗意的纽约,他们相遇邂逅。

爱情在悄悄发生,寂寞被疏解,语言的隔阂已经不再重要,爱渲染了一切美丽。

  《纽约,我爱你》唯一令人遗憾的是导演安东尼·明格拉的去世,他的好友谢加·凯普尔接手他的故事完成了短片最后的拍摄。

斯嘉丽·约翰逊的导演处女则最为受人瞩目,她用一个孤独外乡人(凯文·贝肯 饰)的视角来感受纽约,黑白色的影像简约而诗意。

  “城市短片”系列下一站将来到中国,主题将是“上海,我爱你”,着实让人惊喜。

  《纽约,我爱你》将于2009年2月13日全美公映。

 3 ) 在城市中互相取暖

繼『巴黎我愛你』之後,另一部以城市為主題的『紐約我愛你』,一樣藉由幾個在城市角落發生的故事,巧妙串連起整座城市的歡喜哀愁。

我喜歡幾款以紅心為背景的海報,無論是眾人的紐約身影,自由女神像火炬上的點綴,或是高聳大樓夜晚的風景,都為原本看來迅速冷漠,高高在上的紐約城,增添了幾許繽紛氣息。

在偌大的城市裡,什麼都可能發生,每一個擦肩而過的瞬間,每一次驚鴻一瞥的偶遇,每一場不在預料中的約會,似乎都在試探著人們的底限,究竟要不要將手上的緣分之線交到另一個人手上?

在眼神交換的剎那,該維持柔軟初心,還是該武裝防備?

沒有標準答案,一切取決於那一瞬間的抉擇。

停下來,結果可能是紅心,也可能是暗影,然而,這世間所有的緣分都需要冒險精神,偶爾脫離一成不變的安全區,換個方式看待習以為常的城市,也換個方式看待始終如一的自己,這何嘗不是件好事!

  電影中的『紐約』像是莫測高深的棒球投手,摸不準它的球路,每一球都是變化球,而站在打擊位置的紐約人,只有在揮棒而出的那一刻才知道該跑向何方,雖然不確定是否能到達最好的位置?

但願意參與其中,願意把每一刻都當成最精采的球去打,人生一定也不會只在原地打轉。

城市裡,每一個孤單煩躁的靈魂,都可能找到傾聽者,在聆聽與被聆聽之間,相互取暖。

常有人說城市疏離冰冷,我卻認為城市本身始終維持恆溫,是人們的感知改變了它的溫度,所以『紐約』究竟冷不冷?

也由紐約人決定。

每一個看似各自獨立的故事,都可能在某個時刻產生交集,一句問候,一個善意的舉動,就能讓紐約千變萬化,人的互動產生的溫度,才是紐約之所以令人念念不忘的關鍵。

幾年前曾去過紐約一次,當時對紐約的印象一點都不特別,雖名為時尚之都,卻沒有讓我看到層次分明的時尚感,紐約人身上千篇一律的黑,如同人們臉上如出一轍的冷淡,那是莫名的高傲與慣性的疏離混雜出的優越感,在我看來有些乏味,因為質感未必與清冷畫上等號,不屑改變的背後可能是既定的刻板印象,認為只有那樣最好。

街上總是川流不息的車潮與此起彼落的喇叭聲,不耐的司機,倉皇的行人,提醒你一刻都不能慢,彷彿看到台北常見的畫面,充滿壓迫感,緊掐著我的神經,明明是去度假旅行,卻一點都輕鬆不起來,才待一天,我就想離開。

『紐約我愛你』卻讓我看見了紐約的另一面,不像『欲望城市』流動的情欲,也不似『我的藍莓夜』深沉的憂傷。

它有一種前所未有的親切感,或者說,電影拍出了紐約的溫度,而那溫度與以往對紐約的印象形成強烈對比,紐約人也比記憶中可愛許多。

幾段故事交織出紐約的多種風貌,我特別喜歡電影中的幾個畫面:素未謀面,只在電話中交流的落魄音樂人與老闆助理,當門終於打開的瞬間,女孩拿下蓋在臉上的書,彷彿揭開他想像的面紗,不但對他親切微笑,還願意幫他讀杜斯妥也夫斯基的磚頭巨著,好讓他專心創作。

女孩不止聲音甜美,更有一種發自心底的溫柔,兩人相視而笑的那一刻,我感覺心也被紐約融化了。

能心意相通的人應該有著相近的頻率,所謂相由心生,樣貌不只天生,還加上後天養成的氣質,以及心的溫度。

一個願意傾聽,並體貼他人的女孩,在男孩心裡已有了美麗的輪廓。

原本拒絕畫家幫她素描的東方女孩舒淇,改變心意以後,畫家卻過世了。

她拿著畫家未完成的畫,在女孩空白的眼睛處,貼上自己眼睛的照片,頃刻間,那幅畫突然靈動了起來,畫家的靈感加上女孩的心意,彌補了未完成的遺憾。

只要有心,一切都來得及!

脂肪未施的舒淇有一股淡淡的哀愁,像是有故事的人,即使某一頁令人感傷落淚,還是想翻到下一頁,看看陽光下女孩燦爛的笑顏,那是一種不樣板的美麗,讓人心懷希望,相信只要往前走,仍有無限可能。

  咖啡店內,拿著攝影機的女子和一旁寫作的男子,原本無任何交集,兩人只是偷偷注視對方,之後女子暫時離座,男子竟跑到咖啡店外,拿自己塗鴉的筆記本對著攝影機,這個看似突兀的舉動,忽然拉近了兩人的距離。

攝影機記錄的是每一刻的變化,而這一刻男子想成為女子鏡頭下的風景,沒有透過言語,那畫面卻充滿了緣分的意謂,或許伊森霍克也不知道為何自己要那樣?

但愛,可能就藏身在這小小的莫名其妙之中。

  電影中有兩個我喜歡的背影畫面:年華老去的法國女歌手回到紐約,住在一個粉絲開設的旅館中,年輕卻行動不便的男服務生,總是用憂鬱的雙眼凝視女歌手,兩人的年齡差距極大,卻有著似曾相識的哀傷,我第一次感覺年老和年輕都是如此寂寞,原來各自的寂寞並不因年齡而有所差距。

直到兩人並肩坐下,一同喝著紅酒,一起凝視窗外,沒有太多言語,背影終於有了暖意。

就像瞬息萬變的紐約,從青春到蒼老,也許始終隱藏著不為人知的寂寞。

我突然想起一段歌詞:『最輝煌時總是最滄桑,最明亮時總是最迷惘,最美麗是總是最淡薄,最繁華時總是最悲涼。

』說的或許就是這種不明所以,但確實存在的感受,讓人總是想逃,最後卻仍不由自主的想靠近,一種近似迷戀的氛圍,一如紐約之於許多人的情懷。

  一對年邁夫妻在紐約街頭漫步,應該說是慢步,老先生根本走不快,途中,兩人犀利的對話呈顯出婚姻生活中對彼此的透徹了解,原來他們已經在一起63年了,看似吵吵鬧鬧,互相嫌棄,然而這當中卻有著年輕夫妻沒有的默契。

每年結婚紀念日,兩人都要走一樣的路,一起去看海,剛才一路喋喋不休的老太太突然溫柔地倚著老先生的肩,像年輕時一樣甜蜜,兩個人的背影看來好溫暖,那種不管你走到哪裡?

我都跟在你身邊的情意,讓我深受感動!

不知道還能在一起多久?

不知道哪一天只剩一個人來看海?

原來能朝夕相依,天天鬥嘴,就是婚姻中最幸福的事。

有伴的感覺,真好!

十一位導演拍出紐約多變的風貌,雖然每個故事皆各自獨立,卻又在不同篇章中巧妙串連,感覺比『巴黎我愛你』更具巧思。

唯一的共通點是,每一個故事紛紛彰顯出紐約深處的情感底蘊:無論是陌生人的相遇,或是與身邊人的相處,都有一種發自心底的溫柔在故事中緩緩流動,反應在人與人之間的對話與肢體語言,即便是伊森霍克與MaggieQ調情的情色話語,也在情慾流轉間呈顯出一種介於情與性之間的浪漫。

而最終決定城市風貌的仍是人們的性情,電影中每個看似怪卡的人,都有一種想與人連結的渴望,疏離,或許只是習慣。

換個角度,換個方式,來自世界各地的紐約人,也能將紐約融合成全新樣貌:可以容納一個人孤獨的空間,也給予兩個人互相取暖的可能,這是紐約同時存在的驕傲與溫情,也讓看完電影的我,重新喜歡上這個遙遠卻深具魅力的城市。

我相信,能讓人取暖的城市,一定有難能可貴的美麗,在每一個轉身的片刻,等待與你神奇相遇!

 4 ) I love this city

爱上一座城市可能是因为两种不同的原因,一种是因为爱在这座城市生活,一种是因为爱上旅途中的它。

不论是哪一种爱,都是对这座城市的一种解读。

New York,对我来说,是那样的遥远而充满诱惑。

这里是世界最繁华的地方,是最核心的地方,生活在这里的人或许不都是世界的精英,但大多数还是。

电影通过数个小故事,解读这座城市,从各色各样不同的人之中找寻城市的故事,喜欢里面一个人说的话:我喜欢纽约,就是因为他有来自各色各样不同地方的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

这是座包容的城市,也是座充满奇遇的城市,你可以在这里找到想要的物品,想要的爱,想要的工作,想要的生活;你也可以在这里失去很多,失去童真,失去最珍贵的爱,失去心底善良的良知,失去最初的信念……

 5 ) 影评

不如上一部《巴黎我爱你》,情节嵌入的生硬,可能也是期望值太高的缘故。

姜文拍的片子第二个,又是轮回错位相遇的事儿,跟那老外说的台词一样“我操,不靠谱”背景音乐竟然是崔健的《花房姑娘》,回来我扒这首歌去。

奥兰多布鲁姆的故事可以当做iPhone的广告片,建议女主角让他读《罪与罚》的时候换成txt格式的电子书这样就更到位了。

伊桑霍克想搞一夜情的那段那段,一开始我以为他演的是个男妓了 结果maggie q才是Hooker。

maggieq太显老,不好看了高中舞会的故事倒是让我眼前一亮,男主以前演过《阿尔法狗》,女主是《朱诺》里的女配,《gossip girl》的blake lively客串男主的前女友 。

teenage永远是这么美好。

西亚拉博夫的故事我没看懂但,结局太开放了。

父女那段还凑合,可一个黑人父亲生了一个白人女儿的剧情太牵强了。

而且最后的情节让我怀疑这个导演是个gay或者是个女的,后来才知道导演是娜塔莉波特曼。

哎呀娜塔莉,你还真是个文艺女青年。

后面除了老两口故事以外没什么能打动我。

还得下个带字幕的去,没字幕看着太费劲了还有第一次觉得舒淇这么美,真的很美

 6 ) New York, I Love You—不是影评

中国国庆时,帝国大厦亮起了红黄红三层双色景观灯,以表示对中国60华诞的庆祝。

我喜欢帝国大厦,看遍美国文艺电影,谁会不喜欢帝国大厦呢,无数的悲欢离合在这里上演,瞧见它,我就相信爱情,满意于人生的悲欣交集。

就连我们,也是在帝国大厦顶上的寒夜里,我们一起看纽约的夜景,YK同学从后头抱着我,把下巴卡在我的头顶上,第一次对我说,“我们结婚吧。

”许多的日子里,我常常忍不住扭头去看帝国大厦,看它在不同的节日里亮起的景观灯,圣诞节是红绿色,华盛顿诞辰纪念日和美国国庆节是蓝白红,哥伦布日是绿白红,圣派垂克日是全绿,情人节会亮起一颗心,中国农历春节和国庆,则会换上大红和金黄;看它在平凡的日子里伫立的身影,纯白色的灯光原本到子夜会熄灭,但据说911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应世贸中心遗址昼夜进行抢救的需要,帝国大厦很长时间亮通宵。

有人告诉我,身为一个纽约人,当你望向天际线,双子星座已不再,回头看看帝国大厦还在原地,会好过一点。

当年恐怖分子之所以撞击世贸中心,而不是帝国大厦,不仅仅是因为世贸中心是当时纽约最高的建筑,一定还因为世贸在下城,离海岸不远,而帝国大厦在中城,得飞入曼哈顿更深处。

双子大厦也许像曼哈顿的双腿,帝国大厦则是心脏,腿断了,可心还在。

下城的金融区因为世贸中心在烈火中的消逝,仿佛转眼回到上世纪60年代,纽约人回望天际线,再也没有了双子星座傲然的身影。

不能不说,这改变了曼哈顿的商业格局,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从下城搬到中城和上城的商业区,而让华尔街越来越多变得更像一个属于游客的风景点。

我曾经坐在唐人街的一个餐馆门口,跟60多岁的老板一起喝茶,听他讲古。

他告诉我,911对唐人街的打击巨大,此后数年旅游业餐饮业、制衣业都损失惨重,造成了许多人失业。

即使现在唐人街依旧看上去熙熙攘攘,但再也回不到当初的盛况了。

而法拉盛近年来的兴起,自然也与唐人街的衰落有关,他为了生意上的考虑,也在法拉盛开了分店,现在分店的营业额已经超过总店,而他也考虑跟妻子离开住了40多年的唐人街,去法拉盛居住。

除了世贸中心成为废墟,周围的大楼也受到了影响,世贸中心旁边41层的原德意志银行纽约办公大楼就被殃及池鱼,当时就发生了火灾。

数年后,这座大楼被拆除的过程中,还不断发现遇难者的骸骨。

而德意志银行也在911之后,搬迁到中城。

我们的公司倒一直在下城徘徊,如今从我们的会议室往外看,就是世贸遗址。

我的老板跟我说,作为一个老华尔街人,他喜欢这块地方,当年他还是一个刚毕业的商学院学生,成为德意志银行的一名普通职员,每天从早晨7点半工作到夜里11点,一日三餐都没时间下楼吃饭,全都在办公室吃.....曾经在夜里下班,所有的同事离开之后,我跟他一起端着咖啡杯,走遍公司所有的窗前,瞧我们周围的下城、哈德逊河、大西洋天际线.....他怀念起华尔街、下城、曼哈顿和整个纽约曾经的光荣和梦想,为惨烈的伤痛黯然神伤.....911当天他侥幸去波士顿出差,而他的同事有数人丧生。

他跟我说,你可以想象,他们都正年轻当时,跟这里的所有人一样雄心勃勃、富有激情,就像今天的你,可是他们再也没有机会变老,像今天的我.....除了在电视里,我没见过拥有世贸中心的纽约。

2001年夏天,本来有一个暑期交换计划,可以来到纽约,我们系只有一个名额,本是我的,但我被老板拉着做个课题走不开,就换了我的一位男同学去纽约。

他回来还送了我一件在自由女神像下买的T恤。

那年夏天,我坐着火车,从一个城市赶往另一个城市,所到之处跟当地学者和政府机构一起,做一项城市经济和金融环境的调查项目,以我当时年轻得简直稚嫩的年纪,我很快学会了跟各色人等打交道,学会了在酒桌上喝酒,和在K房唱段子,以及学会了如何在一个下午花掉原本对我数字不小的钱,下班之前拿着消费发票去报销.....我的爸妈震惊于我的堕落以及在堕落中处之泰然,我告诉他们,这就是我的时代,我必须跟它正面相逢.....暑假结束,我在中国大地上足足跑了两万多公里。

8月底回到上海的时候,我又黑又瘦,然后过了没几天,911的晚上我正走过宿舍走廊,被一个不同系的同学拦住说美国出事了,马上回到寝室开电脑上网,惊呆了.....我错过911之前的纽约,我还错过很多很多事,我以为我还年轻,我以为还有机会,我以为世界会等着我,我以为爱我的男人会永远钟情于我.....比如2000年张国荣的上海演唱会,我好不容易让哥哥给我买到了票,也是被老师拉着陪他去外地开会。

他说,张国荣的演唱会你以后还有机会去听啊,他在全世界都开演唱会,你将来说不定还去香港,去加拿大听他的演唱会,你这个小姑娘,将来一定会走得远远的,你的世界大着呢,机会多着呢.....我就把票转让掉了,到了2003年4月1日夜里,我自然后悔死了。

于是我就变了,抓紧一切机会尽情去活,想做的事情立刻去做,想爱谁就马上去爱,因为说不定明天我会死,要是我不死,人家说不定也会死....几年前的冬天,我从法国飞到美国,在费城做沃顿的交换生,离纽约咫尺之遥。

我犹豫再三,还是直接去了费城,过纽约而不入。

说不清为什么,也不为什么。

因为我总相信,我有一天会踏上纽约,会在这里停留,这样的城市,只作为一个过客匆匆而过,太可惜。

我是如此相信我跟纽约之间的缘分,果然。

我是一个如此不甘的姑娘,我努力去活着,我尽情去爱我遇到的最好的男人们,但是我内心深处依然有不甘,隐秘的、无人理解的不甘。

而纽约,她抚平着我的生命里的所有不甘,我在这里,渐渐变得心平气和。

 7 ) 不是每个爱纽约的人都能成为姜文和艾未未的

比起,巴黎,我爱你,纽约,我爱你,可是差远了。

少了那些小情调,只剩下赤裸裸的情欲了。

只是在这个城市生活了一年的我,是多么喜欢与热爱摄影机里出现的每一个场景呢?

姜文的花房姑娘,在外国人的嘴里是多么的格格不入。

要知道,在纽约城市的多少个角落,花房姑娘被多少次悄悄的播放过。

娜塔莉的导演技巧还是一般,只是,剧本实在太蹊跷。

不过我喜欢老太太的话, that`s why I like New York , Cause people are from everywhere else.携手在一起的老太太老爷爷多不容易呀。

我看到镜头下的每个角落,从我也身处过的125街到中国城。

不知道姜文在纽约的时候是怎么样的情形呢?

在纽约的北京人是多,可是不仅仅是北京人。

最后一句,拜托,拜托,各位导演们,不要再让任何一个外国人说中文,或者,广东话了。

“走了,我操,不靠谱。

 8 ) 北京,我爱你

这是之前写的一篇小文,当然是针对我爱系列第一部的,但我觉得贴在这也无妨吧,管理员若觉得不合适,可以删除。

《巴黎,我爱你》买了好久,直到今天才拿出来看完。

十几个故事,有的喜欢有的不喜欢,但这不是我想说的重点。

我在想的是,什么时候我们国家的电影导演们,包括香港、台湾以及大陆的导演,也可以集合起来,就一个主题或者一个城市拍上几段,让我们来欣赏。

如果真有这么一天,那我们到时候看到的,将不只是我爱你巴黎了,而有可能是我爱你北京,我爱你上海,我爱你台北……而我最期待的,可能还是我爱你,北京。

Pekin,je d'aime.我甚至还想象到几个关于北京的故事:1 中关村。

从国外留学归来的李在决定在中关村创业。

当他回到中关村时,他首先想到的是找到他大学时代的记忆。

在那个时候,中关村,尤其是某所大学的门前,兜售毛片光盘的男男女女,形成了一道宏伟的风景线。

李的大学生活与这些黄碟贩卖者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李的性教育都是得益于这些人。

但当他回到这里,想要找到一些记忆时,却发现,在这座城市里,被摧毁的不但有胡同,也有这些后来出现的玩意儿。

2 五道口一个妓女的故事。

少女在这个地方结识不同国家的人,然后从他们身上赚到钱。

少女把赚到的钱,给另外一个女人使用。

那个女人是她深爱的人。

3 天安门一个小报贩,他天天在天安门附近的地下过道里出售报纸,不停的向路人兜售各种各样耸人听闻的明星消息。

但是每天他回到家里,总是一言不发。

他是个忧郁症患者。

4 西站一对骗子夫妇。

他们在这里每天靠欺骗外地人糊口。

但是他们两个人深深相爱。

有一天他们被发现受骗上当的外地人追打,但两个人紧紧的抱在一起。

5 胡同一个老北京经常到胡同来看他的老房子。

房子破旧无比,租给在北京打工的一对收垃圾的夫妻住。

但是老北京却觉得自己的房子是非常有价值的,天天期盼房地产公司开发的脚步快些,再快些,他想着自己的房子可以赔得一个好价钱。

6 通县小张住在通县,每天要做摩的、公交以及地铁三种交通工具上下班。

有一天下班,下雨,一个女孩子要和他合乘最后一辆摩的,小张答应了。

晚上,他们呆在了一起。

小张爱上了她,但是以后却再也没有见到过她。

7 超市发60岁老太太晨练之后,总要到超市发买一天的食品。

每天她都会在蔬菜区,挑肥拣瘦,把一棵白菜拨到见芯儿,才放到车筐里。

然后编排队交款,边和收银员谈论家长里短,物价上涨。

8 王府井麦当劳…………

 9 ) 她是浅灰色的金黄

《New York, I Love You》,100分钟不长的电影,画面文艺的逆光剪影充满了纽约味道。

她是老友记里的中央公园和café, 她是欲望都市里第五大道,Carrie在麦迪逊街边拾阶而上的公寓;她是Apprentice里的concrete metropolis,也是下城画廊小店的街头随意;她是一闪而过的自由女神像、帝国大厦和布鲁克林桥。

她是匆匆行人不好拦到的黄色出租车,她是有人搭讪发生故事;她是黄昏秋叶筛过的天空,她是总要带伞的阴雨天气。

她不是天堂,看得见浓重色调却摸不清棱角。

于我而言,她是浅灰色的金黄。

纽约,我爱这个城市,非常的。

虽然她与我素不相识,甚至从未擦肩而过,若硬要说她承载了我过多梦想,未免矫情,在那些虚构的情感中,她浅浅改变我生活的印迹,我却并不知她真实模样。

这世上美好的地方万千,只有几个能叩住心房,牵起那些隐秘的情结,哪怕微薄,我和她,是有缘的。

说说这部电影吧,有点像《真爱无敌》的拼凑风格。

十二位不同国家的名导演,十二个5分钟左右的小短片,混剪成各具视角不同境遇但同样风情的纽约。

和第一站《巴黎我爱你》同属 “爱情城市”的系列电影,据说今年会拍到上海来,前者没看过,不好比较,后者很期待。

第一段故事竟是姜文导的。

好吧,你偷走我的面子,我偷走你的姑娘。

崔健的《花房姑娘》唱在异国咖啡馆,年轻男子念出英文的歌词,迷离掉了女人的眼睛:I walk past your flower room every day. 我每天走过你的花房, I see you, but I say nothing. 并没有话要对你讲。

I'm so afraid to look at you. Oh, girl. 我不敢抬头看着你,噢,姑娘。

You say I'm the strongest. I say you're the kindest. 你说我世上最坚强,我说你世上最善良。

You ask me where I'm going. I point to the ocean. 你问我要去向何方,我指向大海的方向。

岩井俊二还是一如既往的云淡风清,虔诚如童话,干净细腻之余不忘推广一下日本动漫。

他和她邂逅,像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婚姻写照,门开了。

- Hi. I'm Camille. - Hi. I'm David.关注了很久,又好像初识。

她拿下遮住脸的书,一个握手,一个笑意盈盈的凝视。

New York也有这样清纯的故事。

Natalie那一段,是描写宗教里的爱和婚姻吧,情节很绕。

不过娜塔莉真美啊,她的露齿一笑,所有的花都开了。

她是我可以从人群中一眼望见的大爱。

我爱这世上一切有风格有个性有才情的性情女子。

过气的女歌唱家捧着紫罗兰想要自杀,却无意造成残疾侍应生坠楼,在那间安静的白色窗帘乱飘的房间,她因他的死得到自己的救赎。

那一段配的大提琴真好,弥散了无可规避的沉钝和衰老,有一种窒息在无语中升腾。

我喜欢那对中年夫妻的片段。

他们相处多年,习惯了对彼此视而不见。

如果假装不相识,无需告知名字,走出来感受一刻陌生的温存,再走回那扇门。

起初我还真以为他们只是路边借火偶遇,看到最后,忽然就感动了。

很能明白那女人的一颗眼泪。

她在灯下大笑,一杯一杯喝酒,眼角有些皱纹,幸福地叹出一口悠悠长气。

最温暖的一个故事,我反倒不知如何去写。

我妈说,每次看到清晨一起买菜黄昏一起散步的老年夫妻,都会去想他们这一生经历过什么,才能走到现在相依为命。

人越长大,越容易被一些平淡长久,不离弃的东西感动,它们比艳遇繁华、阅遍朝堂更不易。

就算一生都那么吵闹嫌弃,她轻轻地朝他肩上靠一靠,就在这个很静谧的时候把63年的温柔溢满了。

老头老太那瞬间的表情真好。

我把这个镜头定格在我的时光里,希望有一天,它能覆盖住我人生最后的模样。

年轻恋人间短短的甜蜜抱怨。

我现在就带你去旅行,不用带行李,我会在罗马给你买牙膏。

昨夜我在酒吧遇见你,感觉置身在情色大师贝托鲁奇的电影。

今天我穿越了30个街区来等你,你出现得那么恰到好处。

这不仅仅只是one night stand,我纠结过,但什么都不想想,我只知道我要你。

- 我捂住左眼,再捂住右眼,就可以让天空为我跳舞,颜色像在捉迷藏。

- 那是因为你看事情的方式不同,宝贝。

Maggie Q 长风衣下裸露着长腿倚在纽约深夜潮湿的街头,她的美是风尘潋滟的,透过烟圈,你看不透她的眼神。

相比之下,舒淇则像微亮的天光,越发的素面,越发的从容。

有故事的人,难怪那大胡子画家至死也要画她,有时错过一时就是永远,我把灵魂贴进你画的眼睛里。

这洗尽铅华的女子竟能重新长出清丽绝世的骨骼,浮起本色里神清气爽的温凉。

出租车司机对落魄的画家说,墙上的桥上的,我用天空当我的调色板,等最美丽的时刻作下最美好的画卷。

人们来这里是因为这里到处充满着各种可能性。

不是吗?

邂逅、交遇、延展,生根,拿着DV行走随拍,有的细腻有的迷蒙,相互取暖也逐渐疏离,每一个转身,都有一种可能。

城市的文化就是人们带着温度的一串故事。

纽约,却没有我的故事。

 10 ) we love in the city ,city in the memory

与巴黎我爱你的短篇集又不同,各个导演的戏份都串联在一起,演员也一个个出现其他各个片段里,并不十分独立于她主演的那一段。

然后有时候一个片段与一个片段之间连贯的你分不清是不是已经换了一个导演,换了一个主要要讲述的故事。

看了简介会猜到第一个出现崔大爷歌词的片段会是姜文导演。

陀思妥耶夫斯基却无法都没猜是岩井俊二,包括舒淇的那一段,会猜是王家卫或者侯孝贤,结果确是一个土耳其裔德国导演,他导过什么电影除了这个短片从不曾看过。

最中意是到 Allen Hughes 那段。

之前之后的片段里都有纽约这个大苹果里上演的多见不怪的暧昧或搭讪。

路边借个火点支烟,或者酒吧里念一段牛B 的歌词,再或者参加一个毕业舞会,暧昧生发的如此容易,就像那个出租车死机对不得志画家说的话。

Nothing s impossible in newyork city ha ?

但是ALLEN 的这个片段里的暧昧就像这个短篇集到达高潮一样令人心动。

之前的美女爱上小偷、布鲁姆喜欢上老板的assistant ,那些邂逅、暧昧都是轻松、愉悦,像一杯杯英式下午茶,n' 之后的已婚妇女出轨的暧昧,则是温情脉脉开封了的红酒。

只有莉迪亚的酒吧桥段才是一杯深幽我心的香浓 espresso 。

hello stranger ,然后对陌生人说很多很多的话,然后跟他回家,悱恻缠绵。

彼此不知道对方的一切信息,不知道对方的名字,不知道对方来自哪里要往哪里去,只看得到对方长的什么样子,闻得到他的气息,感觉all right 然后抚摸到对方一寸一寸的身体。

给LYDIA 的那些近镜头,还有那些他们脑中回想的做爱的肢体交缠细节,每一个都像一个精致的女人五官,像一个谜一般的唯美。

而,得不到的才总是最美。

《纽约,我爱你》短评

设定蛮容易打动人,十几个小故事彼此独立,却又在不知不觉中相互交织。小人物们花样百出的爱情故事,共同谱写出无与伦比的纽约。不过这些小故事的质量实在是太过于平庸,以至于整体的效果是破碎的,互相之间不仅联系不起来,单独分开来看故事也很缺乏说服力。浪漫吧,几乎没感觉到,这一个半小时特别是对于我这种脸盲人来说十分煎熬,昏昏欲睡。

6分钟前
  • 高詩遠
  • 较差

明明感觉质量都高了。明明觉得故事更有意义了。明明那个时候清楚得感觉到某个故事或者桥段很好的。。。可是最后我却什么都没记住。。。

8分钟前
  • M.
  • 还行

凑数的多,有灵气的少。最喜欢女导演米拉奈尔的那段,片尾老头老太太遛弯的那段也不错,人物状态有些像打麻将输急眼的我奶奶没完没了数落我爷爷。

9分钟前
  • Obtson
  • 较差

同样是命题作文,如果说巴黎是一首曲意动人的抒情文艺小诗,每一步都像踏在云上,顺势醉倒在塞纳河的柔波里。那么纽约则是一出小品剧,附以生活化,用它的快节奏叙述自己的特立独行。可惜这部的短片放置的实在是散,哗啦一松手就收不住声,结尾趋于平淡,对纽约爱的还不够啊

14分钟前
  • 狷介有乌青
  • 推荐

作家和妓女的故事充满了欧亨利的戏谑风格。

17分钟前
  • 高歌
  • 推荐

New.York.I.Love.You.2009.LIMITED.DVDRip.XviD-AMIABLE

21分钟前
  • 金英俊
  • 推荐

很优美但也很2,不是我想看的ny

22分钟前
  • 糕41
  • 还行

小短片有所泛滥,但是还是用心之作,一个病态侍者和一个老侍者的女艺术家印象深刻。其余多是喜剧~轻松诙谐

23分钟前
  • 奋意|呆萌の国
  • 力荐

不好看。。。

26分钟前
  • 方舟同学
  • 较差

挺乱的。很明显没有巴黎我爱你那么惊艳。文艺倒是挺文艺的,就是文艺得有点儿无聊了。真的很一般。

31分钟前
  • 肉一
  • 还行

是不是只要一句“I LOVE YOU”就足以让你泪流满面李美琪很有味道~

34分钟前
  • 小女棱
  • 较差

完全不知道这片除了炫技还想表达什么,形散而神散

38分钟前
  • 靡靡菲斯特
  • 较差

ny, i luv u

40分钟前
  • N
  • 推荐

MTV+相声段子

42分钟前
  • 臭臭
  • 较差

第一次因为瑕不掩瑜忍不住给一部电影5颗星。许多片段都很精彩。特别是两对老夫妻令我很感动。故事整体小凌乱所以很纽约。虽然拼接起来还是有点差强人意

44分钟前
  • FÉLIN
  • 力荐

很有意思

47分钟前
  • 徐嘻
  • 还行

规模很庞大,效果很三俗

50分钟前
  • 想退休的她
  • 还行

一万个做爱的理由~~看了一半看不下去了!

54分钟前
  • 老戴
  • 较差

远不如巴黎我爱你

58分钟前
  • Mahi Mahi
  • 较差

老头老太的故事挺有趣的,都是日常的东西,但很真切。

59分钟前
  • 超cute侠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