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理解这样一部剧全网到处在吹,各位是认真的吗???
故弄玄虚、狂妄自大,创作者真的想好要表达什么了吗?
对白毫无水平、分镜滥竽充数。
悬疑没有合适的线索给人看到最后恍然大悟,而是铺一堆故作高深的元素让你觉得在埋伏笔设关联,实际毫无价值,仅有的几个知道真相的角色全部谜语人,动机与行为无法匹配,你们要是真的这么想达成自己的目的早点把话说清楚不就行?
没有合理剧情背景的信息封锁,强行靠说抽象话来让观众摸不清头脑。
群像剧对人物的塑造宛如婴儿学步,开始埋伏笔每个人都有痛苦的过去想逃避,混剪一堆莫名其妙的回忆,然后人物塑造明白了吗?
没有,回忆不仅不完整地把事情讲清楚,还是假的,前面给你看的那些就像是 AI 随便写的脚本塞给 NPC 一样,一座赛博朋克的烂尾楼,人物和人物之间的互动与关系毫无逻辑,连演员都没懂自己需要演成什么样。
我劝劝打高分的各位好好想清楚自己看明白了什么,设定?
概念?
故事主题?
开篇一两集基本已经把这些东西传达了出来,然后后面的展开??
到底服务了这些东西什么?
就像开局跟你说我要做一个缝合怪,各种过时的设定仿佛只要拼凑起来就会变得很牛逼,最后压根缝不起来,因为作为针线的剧情都是坏的。
如果要跟我说,这剧其实只是一个开头,只是想恰烂饭让你看不懂来催生第二季,那我还稍微能接受一点,因为作为一部独立的剧集来说它的故事结构不完整(好好区分一下什么是结构不完整、什么是开放式结局),但是这种行为也让我着实恶心,一个真正的好故事不需要这种恶心人的讲述方式。
以上,针对剧情的评价。
实际上看影视作品我关心的不仅是剧情,视听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but,镜头也好、美术设定也好、音乐也好,着实没看出有哪一个是有评价价值的。
当然,一个故事本身有问题的情况下,你指望不了艺术家能在视听上进行合理的匹配,这些都是服务于故事的。
高开低走。
起初观感不错,服化道都在线,各种悬念,人物错综复杂,都有着隐秘的过去。
凌伊比较亮眼,难得在美剧(德剧)里看到这样一个中国女角色,表面上是日本艺伎实际上是操着一口粤语的中国渔家女,也算是留给中国观众的彩蛋。
夸到现在差不多了,集体跳船之后(这段挺震撼的),剧情看起来有点填不了坑了。
因为《暗黑》珠玉在前,我还安慰自己编剧一定是在下一盘大棋,但是后面越看越乱。
一群人在通道里来回跑酷,看得观众懵逼。
船长直接挂机,刚开始还以为是啥关键角色,越到后面越打酱油,让人直呼“Captain you know nothing”。
剧里设定起初是有语言障壁的吧,怎么到最后和说粤语的凌伊基本无障碍沟通了 …群像戏的意义又是什么,说白了这不就是莫拉或者艾略特一个人的循环吗,每个人的背景故事搞的也很割裂,反正就是大家都有创伤,但也仅此而已,人物之间没啥关联。
感情线也比较潦草,后期开始煽情,但给人感觉只剩矫情,没什么代入感,爱谁谁吧。
最后的结尾也是那种开始直呼牛逼,但越想越不是事儿。
七八个小时的眼花缭乱,最后只是太空飞船上的一场脑机剧本杀,很多疑点都没说清楚故事直接转到下个套盒了,谁看了都想骂人。
而且结尾爱死机既视感。
整部剧集都各种元素杂糅。
总之,对这剧期待太高了,和《暗黑》相比少了点环环相扣、严丝合缝的爽感,希望第二季能填好坑。
八集一口气看完感觉比较失望。
我只有亿句话要说:如果你要挖坑,请把它填好。
如果你要表达一个鲜明的主题,请让你做的剧情安排对主题有意义,而不是故作高深,虎头狗尾巴草。
当结局来到你面前时,你会发现前面太多的支线安排对剧情发展没有任何意义,好的结局设定是用来呼应主题回应剧情的。
悬疑题材我们都希望跟随主角视角解密,我们最不想看到的是故事里冒出一个又一个人来通篇给你介绍困境情况,你作为一个主角对解密做不到一点点贡献,而且竟然不是主角一行人牵动剧情向前发展,恰恰相反是剧情领着你被动地走。
如果你想站在舆论制高点批判似的说我不配看这种慢热型的剧,我会告诉你,我恰恰最欣赏的就是慢热的剧,并且我想说,并不是所有节奏慢的剧都有资格称慢热剧,首先它得热得起来。
别再被舆论带着走啦,“好看,太好看了”“说不好的都是看不懂”“我要给它打五星”,然而你真的觉得它好看吗?
好好冷静下来,给自己一点独立思考的时间,去看看《恐怖游轮》《盗梦空间》这类电影,剧集的话看看《西部世界一二季》,想想为什么同类元素电影,人家得分那么高,人家能挖坑能埋坑结局还高深。
到了你这里就真离大谱了,前面几集做了很宏大的铺垫,每个人物设计都留了悬念,那时候我就很期待后面剧集会怎么将各个支线串联到一起。
可是结果呢?
女主给我来了句“这里发生的一切都毫无逻辑”?????
意思就是前面细节铺展开来太多了,不打算圆了,,,,,,如果你还想说:“导演不是后面几集都在填坑吗?
是你自己没看懂”这之类的话,我想反问你,导演后面真的是在认认真真埋坑吗?
也许导演尽力了,但也仅仅尽力了。
别再说什么“你自己没看懂”这类烂俗的话了,我想,只要是看过我前面提到过的这几部电影剧集的人,想要充分理解这部剧集的立意对他们而言没有一点难事,我挺想知道他们是否是你们懂派眼里“不懂”的那部分人?
没有网络推崇的那么好,两颗星是情绪,用来帮助它回到合理的评分,内容7.5分极限了,我“看不懂”,所以这是我能给的最高分了。
推荐你们看看,但是请给自己预留一部分理智思考的空间。
故事梳理1899年一艘叫《普罗米修斯号》的游轮在欧洲往美国纽约的航行途中突然失踪。
200年后突然在失踪海域发现了失踪的《普罗米修斯》号,军方和科学家派人上去,结果发现全体1000多名船员全部失忆,并且都像刚刚沉睡。
此时女主和他丈夫一家包括她的父亲一直从事精神意识方面的研究,又恰逢她9岁的儿子刚刚去世,在去世前,她把儿子的意识上传到了最新研制的云端中等待唤醒。
而因为地球已在外星建立了殖民地,如何处置这一批活死人成了大难题。
女主和他老公提出了把这批人送样外星殖民地,同时把他们研发的人类意识虚拟系统用在这一批活死人身上,一个虚拟的场景中假设了《普罗米修斯》号,并且设置了航线,目的是为了研究当时的事实真相,以及他们为何突然穿越200年到达失踪海域。
然而,这项绝密计划却出现纰漏,先是女主夫妻夹带私货把自己的儿子意识输入虚拟航线,想让自己老公和孩子能在另一虚拟世界团聚,并且了解普鲁米修斯号这1000多人当年经历了什么。
参与进入虚拟世界的还有女主父亲,女主父亲是一个精神科科学家,但是由于女主妈妈患有精神病,一辈子生活在痛苦中并且去世。
导致他父亲陷入对人类大脑研究的疯狂,本来设计好的程序,他的父亲是负责在虚拟世界中起到监视船员大脑状态,和船上大副一起(此人可能是他父亲助手)。
结果中途他父亲为了研究人类情感在极端情况下的自控能力,了解大脑工作的各种原理,于是不断阻止航行顺利到达,并且还故意制造死亡的假相,于是途中看到大批乘客跳海,实际是他父亲用于催眠船上众人包括船长,这样他就能重点观察到剩余人员的反应。
最重要的是看他们如何自救。
如果自救成功了他们就能顺利到达,自救失败刘只能一次次重来。
女主发现了航程变成了恐怖噩梦,于是她要出面阻止,结果被他父亲在虚拟世界里制作的精神病医院一次次抓获,每次当他醒来时就被抓住送入虚拟精神病院座椅上注入黑色药物,然后昏睡从新进入循环。
途中有两人掌握整个虚拟世界的程序装置,一个是大副,一个是女主老公。
女主老公和他的儿子两人是船员中唯一一直清醒的,所以经过几十次循环在这部电影中女主的老公已在每一次循环中在他和女主碰头的地方不断的让她清醒然后留下能引起回忆的东西。
终于女主在这次循环中记起自己的丈夫,这个环节最重要,一旦他们两人相遇记得就能改变命运。
同时女主父亲在疯狂实验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也被困在里面无法出去,于是找自己的孙子,一要金字塔,同时威胁女主拿出钥匙。
女主的钥匙是自己这个虚拟世界中最终在出离世界里哥哥和她约定好的,其实她哥哥是一个程序本身并不存在,女主收到的钥匙就是以备她自己能醒来时所用。
女主的老公发现自己的丈人如此疯狂,最后一次循环中在锅炉房的主机里终于成功重置了钥匙,即把原来的金字塔和钥匙换成了新的金字塔和女主的戒指。
最后女主成功醒来。
第二季估计就是拍摄女主要恢复记忆,同时要从新进入虚拟世界了解普罗米斯号到底发生了什么,同时又要和自己疯狂的老父亲做斗争,又要和儿子在另一个世界团聚,可能还要给儿子找肉身。
剧中出现的三角形符号以及这个船的历史确实是他们祖辈过去买下的,这也是他们为什么200年后坚持要研究的原因。
2022年11月26号
《1899》试图延续《骇客帝国》、《三体》那样的风格,创造宏大的世界观,嵌入深沉的哲学逻辑,不经意透露隐射答案的细节,最后掀开世界的本质,引发观众深层次的思考,甚至吸引观众重新观看前几集的种种细节,得出恍然大悟的感慨。
但是!
前面挖的坑太大,最终填不完甚至懒得填,于是最终的答案是:1、前面的坑,都是梦。
所以一切都合理化了。
2、最终的答案,给你透一点底,最终答案敬待下一季再说。
3、哈哈观众你们被耍了吧?
所以这部剧很高级吧?
我的评价是:1、用梦和幻觉来解释所有的坑,愚弄观众的智商。
2、追这一季已经后悔了,下一季我没耐心再追。
3、你愚弄了观众,不代表你的高深,只能换来我一句:擦!
观影这么多年,《1899》是唯一的一部,我专门注册豆瓣账号来给差评低分的剧。
这部剧真浪费我的时间!
◆ 未来学大会>> 这年头,太空航行只不过是逃避地球上各种问题的手段。
换句话说,你飞往群星的时候,暗地里会希望在你离开的这段时间里,地球上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并且结束了。
期待《1899》不是一天两天了。
在它上线之前,我就向身边的朋友们多次推荐这部剧,打着《暗黑》三部曲制作团队的旗号。
今天上午,我向我的上铺推荐这部剧的时候,他说剧名怎么这么熟悉,聊着聊着,发现串台到了《请回答1988》。
今天下午一上线,我就光速看完这部剧,其中不断推翻自己之前的想法,然后生成新的想法。
对于剧中一些可能是与西方神话有关的东西,我也百度了一些,佐证自己的思路。
从厕所出来之后,开始自己的复盘。
《1899》成片出来之前,我并没有看过它的预告片。
当克尔贝鲁斯号航行于海上之时,我的第一个想法诞生了:暴风雪山庄推理模式。
一艘航行在大海上的孤立船只,谋杀、诡事、克苏鲁。
自封为半个克苏鲁谜的我当时无比的兴奋,差点儿喊了出来。
第一集,绿裙子的角色说了这么一句台词“人们都在逃避某种东西,不然为什么人们会去旅行呢?
”然后她举起茶杯,上层社会的咖啡厅里的人一致举起了茶杯,整齐的放到了桌子上。
这不会是《未来学大会》中的“心化”吧?
我的第二个想法就这样顺理成章的出来了。
第二集,克尔贝鲁斯(Κέρβερος)和普罗米修斯号船名分别出来。
克尔贝鲁斯号的船员在普罗米修斯号上发现了男孩。
因为从小就听说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普罗米修斯在我心中一直是希望的象征。
因此我就觉得克尔贝鲁斯是一个恶魔的象征。
于是乎,百度一下。
(刻耳柏洛斯(Cerberus),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地狱看门犬。
为堤丰与厄喀德那所生。
赫西俄德在《神谱》中说此犬有50个头,而后来的一些艺术作品则大多表现它有3个头,因此在汉语语境里,尤其是通俗文化中,常称其为地狱三头犬。
其名在古希腊语中没有确定的意思,有一说为“斑点”,也有一说为“黑暗中的恶魔”。
)当我了解到部分克尔贝鲁斯的神话背景时,我的第三个想法诞生了:希腊神话➕克苏鲁!
第三、四、五集,浓雾袭来,第一个尸体出现。
克尔贝鲁斯号上的船员们开始暴动起来。
突然之间,传开了诡异的声音。
很多人像是受到了召唤,开始接二连三的跳入海中。
克苏鲁!
没跑了!
第六、七、八集,故事的真相慢慢浮出水面,这一切只是一场模拟!
第一个“反派”女主爸爸登场。
当我以为爸爸是最终的boss时,爸爸让男孩儿(也就是他的外孙)看到,原来这场模拟是女主创造的。
但女主并不记得这些事了。
在这三集中,女主在丈夫的帮助之下,不断寻找着自己的真相,船上仅存的众人也在他们互相的记忆中穿行。
这其中有个很有意思的东西:黑色的生长凸起。
我觉得这一个地方还是参考了希腊神话(赫拉克勒斯把克尔贝鲁斯从冥界带到地上后,它在狂吠时从嘴里喷出毒液,毒液所落之处生出了乌头属植物)。
最终,女主逃出了模拟,发现自己身处太空之中。
看完之后,我心中十分震惊。
整个故事可以用《未来学大会》中的一段论述来概括呀!
因为地球上最坏的事情发生了(我自己加的背景),女主一行人逃离到太空躲避。
但是女主并不知道,以为她处在前往纽约的轮船上。
女主通过抽丝剥茧发掘真相的故事。
同时,我心中还有一个疑问,太空的场景是不是一个新的模拟呢?
女主的哥哥是不是女主给他“上载智能”了呢?
希望下一季能够得到新的解答!
总的来说,《1899》是我非常喜欢的剧集。
悬疑、诡事、反转、一点点的科幻、可能存在的克苏鲁以及虽然不懂但是说出来可以装杯的柏拉图。
PS:故事概括的不咋地。
借着柏拉图的山洞寓言,提了关于现实的设想,到底你相信的事实是现实,还是只是你相信的?
人的想法是不可靠的,轻易就会被人影响,感官和思想都可以被遮蔽,你可以相信什么,感觉哲学命题总是给我们展示新的道路又没有答案。
这让我想起黑镜,第一次听还是挺悚然一惊,不过听多了就觉得没啥意思,因为没有答案。
没有答案会让人无所适从,人的思维不喜欢也不太习惯这个。
世界太浩瀚,思维太深邃,做人一定要勇敢^-^
by Arual都是剧透!
最终还是决定开个帖子记录一些有趣的小细节,不管有没有第二季。
如果有第二季就最好,当然。
长截图是搬运了reddit网友的帖子。
持续update,欢迎补充。
-1.南安普顿Southampton
剧中提到的为数不多的具体地名。
这个也许是致敬。
南安普顿是泰坦尼克号的起点。
2.鲸鱼传说丹麦一家的小妹妹艾达曾经提到一个关于鲸鱼的传说。
大概是有人猎鲸,于是那艘船就出事了。
根据《暗黑》的经验也知道Jantje不会插入一个和故事没有关联的传说。
Reddit的网友提到在电脑编程中,与鲸鱼这一元素相关联的有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WOA),鲸鱼优化算法。
搬运自reddit其中座头鲸有一种特殊的捕食方式被称为气泡网觅食法(bubble-net feeding method)。
据观察,这种觅食是通过在圆形或类似数字“9”形路径上制造独特的气泡来完成的而据科学研究,有两种与气泡有关的策略,分别是上升螺旋(upward-spirals)和双螺旋(doubleloops)。
在前一种策略中,座头鲸会潜到水下 12 米左右,然后开始在猎物周围制造一个螺旋形的泡泡,并游向水面;后一种策略包括三个不同的阶段:珊瑚循环,用尾叶拍打水面以及捕获循环。
所以鲸鱼优化算法就是模拟了这种进食策略的一种优化算法。
最终存档塞伯洛斯号产生的漩涡,像极了利用优化算法。
这或许也就是为什么这一次,大家的记忆没有消失的原因?
3.阿尔弗雷德甲虫在艾略特的记忆中,他将自己捕获到的甲虫命名为Alfred。
搬运自reddit这种绿壳甲虫是一位英国博物学家阿尔弗雷德·华莱士Alfred Russel Wallace发现的。
他和著名的达尔文几乎同时提出了自然选择论,但是他的名声与贡献一直遭到埋没。
不过有趣的是,阿尔弗雷德是一名唯心主义者,他提出“人类思想和身体特征发展受所谓的神灵指引,而不是由自然选择决定”。
4.衣服
艾略特被删除的记忆中,莫拉、丹尼尔的一身黑衣,和飞船莫拉wake up后大家的黑衣明显是同一套。
艾略特被打试剂时穿的是和多次莫拉被强制注射时一样的白衣服。
如果艾略特只是系统程序,回忆是捏造的,为什么连衣服都一样呢?
还有艾略特回忆中的野餐,莫拉丹尼尔艾略特一家子的合照,他们也是穿着和在船上一样的衣服。
5.黑与白
搬运自reddit注射的药剂,白色(恢复记忆)黑色(失去记忆)。
联脑的插口有一黑一白的电线。
6.舷窗塞伯洛斯船和普罗米修斯飞船都有圆形舷窗。
搬运自reddit7.依旧存在的三角
搬运自reddit很明显莫拉不管是在哪艘船上,眼中的三角形依旧存在。
所以,飞船就一定是reality world吗?
8.安格尔的素描本
搬运自reddit在安格尔描绘克雷斯特旁边有一页是素描风景。
据拉米罗最后冲去噩梦那一幕,这看起来不太像是西班牙大沙漠。
而更像是最后模拟数据覆灭的一幕。
9.Aneurin的眼睛
搬运po这个不是真要讨论ane眼睛颜色的问题,因为翻了一下他明年一些作品,剧照里眼睛也是棕色的。
也许是一直戴着隐形眼镜吧,和剧情无关。
这个问题可以pass了。
10.镜像理论
搬运11.电报发送的时间聪明的网友们发现电报发送/停止的时间都是特殊的时刻。
其实也不奇怪,毕竟是亨利在监控室里发出的,他看得到,也可以一定程度控制。
搬运12.全家福和Are you lostEyk和Nina见Maura的第一句话,不约而同:你迷路了吗?
Larsen家的全家福必然是一个重要的道具。
搬运
by arual基本写于2022/11/22,后有微调中间部分有些扯和生硬的地方(?
)请见谅-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周围的情况持续发生变化,令人不安与焦虑。
而期待了两年的1899的播出,可以让我暂时脱离一下现实。
极其相同的主创团队注定让1899在播出后不断被与前作《暗黑》作对比。
相比暗黑慢热铺垫的第一季,1899的剧情节奏简直像开上了两倍速:第一集就找到失踪的普罗米修斯号,二三集船上形势产生波动,四五集达到一个小高潮,谜团答案仿佛呼之欲出——六七八集一路下来信息量爆炸,不停地挑战着观众的认知。
不出意料地,很多观众对结局十分不满(几乎和当初暗黑播出第一季时的反应相似):女主Maura莫拉一行人只是在一个名为普罗米修斯号的飞船上,执行普罗米修斯计划,进行着冬眠。
所有的剧情不过是莫拉在飞船系统下产生的梦境。
但我认为这恰是全剧最精彩的一笔:我们用爱、愤怒、厌恶这些情感来做选择,每一次都犯一样的错误,但其实只是一堆重复运行的代码。
一种虚无、无力感油然而生,这是在观看完1899后与暗黑系列最大的不同感受。
然而随着莫拉的wake up,窗外的群星闪烁,David Bowie的Starman响起,“我们人类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有一种无法言说的希望与浪漫。
限于1899八集的篇幅以及编剧Jantje故意而为的叙事,我们无法得知之前的轮回里发生了什么(也许第二季会补充?
),以及如此多的角色,他们现实中的经历是什么?
为何莫拉的梦境和1899的船有关?
其实Jantje借角色之口已经回答:“这就是一个梦。
”看起来有些不负责任,但并非毫无道理。
梦,人类大脑特殊的产物,基于现实经历的反映,以及无序的拼接,既有逻辑又毫无章法。
矛盾而美丽的事物。
人脑、海洋、宇宙,此剧重要的三重元素。
在第七集开头,丹尼尔和莫拉的探讨很有意思:现实可远不止大脑周围放射的神经元,现实不是内在的东西,而是外面发生的事情。
我姑且认为这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它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对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不同回答,区分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作为大脑神经的研究学者,以及在1899模拟中的表现来看,莫拉毫无疑问是个唯物论者,不过在与丹尼尔的交流中开玩笑“一个人的全部现实其实就在大脑之中”。
丹尼尔诚实地评价我听了你的话,但我不认同。
这一点以及丹尼尔完全以莫拉为行动中心,熟练操作代码系统的情节,为“丹尼尔是系统里的AI”理论提供了三大证据。
作为科学的AI,丹尼尔在面对莫拉的“我们不一定是真实的”,回复“你真是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
他是否知道自己只是一串代码呢?
或者他被创造的目的只是为了唤醒沉睡的莫拉。
不管怎么说,我个人的观点是丹尼尔存在于现实的几率不大,也许他确实是莫拉现实的丈夫,但多半已经去世。
把自己拉入“天生一对”(永远在一起)这样的“诅咒”,上一对是时空分裂不应存在的伴侣,这一次呢?
不过,从某种意义上,丹尼尔确实有陪伴着莫拉。
醒来后,她手上的金色戒指依旧戴得好好的。
有一点神奇的浪漫。
总的来说,剧情告诉我们:人脑难以琢磨。
如同大海和宇宙,这些宏伟的概念,我们仍未研究透彻的领域。
但他们是可知的,我们也在不断认识他们,就像莫拉在剧中的多重身份——脑神经研究者、模拟世界(海)探索者、宇宙的探索者。
终归就是领域的探索者。
莫拉已经完成了她在海洋世界(模拟)中的探索,脑神经探索是正在进行的任务,而宇宙是睡久了有点迷糊,暂时没想起来的任务。
认识具有反复性与无限性,认识的过程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莫拉觉醒的过程,和人类一直以来探索的过程是一样的。
联想起那些科学史上曾经被认为是不可能的猜想,已经被后人的研究所证实。
所以,这趟旅程中,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在1899制作特辑中,Jantje说,剧集想要引出的核心问题:我们的存在,我们为什么会在这个星球上,我们是谁,而又是谁创造了我们。
而剧集角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谁把他们放入了这个模拟,他们要如何脱离这个模拟。
这将是第二季的看点,我无比期待这个神秘的故事会怎么圆回来。
依然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今年看过的最烂的一部剧。
同样也是今年看过网飞的最烂的一部剧,2022年快过完了应该称得上是年度第一诈骗剧。
整个故事都是在脑海中模拟的,并且背景设定在了1899年的一艘游轮上,该邮轮突然发现了另外一艘失踪四个月的邮轮并且船长坚持要拖回去之后发生的奇怪的事,但女主醒来之后又是俗套的未来高科技太空模拟舱实验。
感觉整个实验都是女主计划好的,而场景中出现的女主儿子父亲应该也已经死了。
整个剧失败就失败在配角们的故事竟然没有一点关联,看着好像都是做过坏事杀了人的但看起来竟然也并不惨。
艺妓,抢了朋友的身份失手把朋友毒死扮作艺妓上船,本来以为到大洋彼岸能够过上好日子,没想到是被船上做皮肉生意的外国女人骗来继续做皮肉生意还没做成。
官配是船舱烧煤的小伙子,年轻人的爱情有些养胃,不如那个没做成生意的养胃军官。
烧煤小伙子看着也像杀了人的像凭借烧煤去大洋彼岸见哥哥,最后遗失大海(当然是模拟是现实还活着)。
养胃军官抢了上司的身份迎娶白富美准备去大洋彼岸改头换面重新生活,结果自己不仅得了癫痫一吃药就勃不了还被当时祸害的军人兄弟找上门甚至有夺妻的可能。
船长,常年忙于工作不顾家庭妻子终于受不了了带着三个女儿自焚在家里,然后船长精神也出了问题。
怀孕女孩,因为弟弟是给勾引了地主儿子导致自己怀上了地主的孩子,然后妈妈疯了,一家人又被妈妈折磨疯了,倒是怀孕女孩一直坚强地活下来了。
富二代(看完这个剧我又看了名校风暴也是他演的,人设太好了小胡同学),怕家里发现自己的给子跟男朋友上船私奔,男朋友还杀了一个牧师冒充他的身份,结果富二代在船上还勾引了怀孕女孩的弟弟(颜值很般配画面很美,可惜弟弟死的太早)。
最后就是麻烦的女主一家人,女主整个表现的就是失忆的状态不停地说自己的父亲有多邪恶,万恶的资本主义研究人脑之类的,但我觉得真正研究人脑弄出这场模拟的可能是女主。
父亲肯定是对她做过什么事情,但因为儿子出现了问题,女主和丈夫就开始研究人脑研究模拟,可能是想把儿子的意识留住,但女主最后又把邪恶认定为是哥哥做的,怀疑是把锅又推到哥哥身上了。
整部剧可谓就是不知所云,重点不突出,我想象中的各配角之间的故事应该都有因果联系循环报应才让他们成为这场故事的主角,而女主的线应该是主线,女主又能串联起来这些人,比如死神来了那种因果报应。
但剧情给我呈现的是,大家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干了坏事但都没有什么关联,甚至每个人的故事也不够动人不够吸引人,说坏不够坏,说惨不够惨,女主这边的线也不够明晰,甚至整部剧竟然都没什么伏笔。
如果硬要找优点只能说这部剧演员演的还算可以吧,尽管剧情稀碎但演员不出戏,而且氛围渲染地不错,一开始几集确实有些跟恐怖沾边的,再就是配乐还不错吧(一般一个剧实在没优点的时候配乐总会成为它的优点)。
总之浪费了我人生的8个小时,希望第二季别再见面了。
前面扯一大堆记忆哲学,原来就是一个缸中脑的故事!这剧本太老土了!而且豆瓣没写这是第一季啊,不会真一开始就只准备一季,不续订吧?真没后续的话,我以后要改两星了
其实还算OK,不至于像某些剧本杀玩多了的人所说的不堪入目,这第一季相当于埋了个大雷,其他人物的剧情我感觉如果第二季没有解释的话,那确实有点儿垃圾了,但是如果解释的不错,会是不错的叙事方法(而不会把这些支线看成是编剧苦大仇深的无病呻吟)!这个剧还是小众范围宣传比较好一些,可惜整的大家都知道了,然后自命不凡的选手们都来点评几句确实很可怕,最可怕的是那一帮剧本杀玩多了XX。
撒玩意,悬疑的感觉你就是把一锅杂碎煮烂了,等我吃完了才告诉这是什么那个是什么
确实有点大杂烩,但不妨碍它成为近期绝无仅有我能看的下去且看完的电视剧。另,站错CP真难受,我真的以为Daniel是女主哥哥。
这个节奏真的太慢了orz 和《暗黑》一样在洞里钻来钻去hhh 看最后一集感觉又是个Matrix,刚好片头也用了和《黑客4》插曲同样的White Rabbit,结尾的Starman配合太空场景不错
没有建立合理的戏剧情境,最开始就没有让观众共情,所以再多的悬念也是多余且冗长的。
烂到绝对疯狂,烂到失去想象,烂到这剧情有你没你都一个样。
故事吞噬了人物,真的很难共情
挖了一堆坑,然后坑没怎么填就搞了个孤立出来的结局,真烂
又挖坑,不愧是dark原班。
非必要不下船,恶意出港。
其他乘客的故事并没有影响以至建构女主角的幻境,或者说,女主角的幻境并没有影响以至改变其他乘客的故事,如此大费周章的幻境重建又重建就成了一个假大空的形式。唯二令人动容的是两男一女和三男这两段情感纠葛。
缝合怪
世界背景吊足人胃口,但是实际观看体验麻麻。每一集都是单人角色回,外加一些闪回情节,差点梦回《迷失》,就连设置上都是那么相似。整个大船都是 simulation,可以说第一季最大的谜底已经泄露了出来,下面的内容应该怎么展开呢。
基本上是越走到后边,观众大概齐也都猜到是怎么回事了,因此并没有觉得哪里有真正“烧”到了脑。毕竟,如果把人类搁在这样一个设定的环境中,里面所有的情节随便胡编都是没问题的,都不会成为BUG。
忽悠,就你这脑子,很快也就用不上自行车了
弃了
开始感觉挺平淡,但是每集一反转属实惊到了,恐怖游轮等等各种时空循环的素材杂糅在一起,甚至连泰坦尼克,阿凡达都有,不同语言的角色放在大船上也的确挺合适,增加了真实感。但这大船怎么变成飞船了,太离谱了。坐等第二季填坑。
一集弃
一本正经故弄玄虚,体验感则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