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的电影很是有趣,可能是意识形态的不一样,港产笑片自有它独特的法门去取悦观众,它总是给人一种脱缰的自由感觉,很跳tone,很热闹,但是又会有情节触动你流泪,又有教育意义。
最近深埋港剧圈子,总结下片中每一套港片的基本几大法宝就是——打趣时政(郭靖跟梁振英同志合照,大陆女落香港找干爹,以郭家比喻“国家”,)揶揄明星(暗讽高海宁整容脸,刘德华选特首,cos那些年的经典场口)无厘头搞笑(苏永康的四大乌克兰人妖护法常年抢戏,阮兆祥+陈奂仁乱入,gay couple)打H的擦边球(曾志伟他们的情趣sm...黄宗泽sell货时各种h笑话,孟瑶张馨予长期卖大包,特别张馨予她啊真的跟奶牛一样 - -)还有人海战术!
(基本上你逮住个露一脸的临记都是TVB的经典绿叶甚至是剧集的主角。
)很好笑的是它的广告植入完全不让人反感。
特别是曾志伟叫板长寿司的师傅做个大一点的手卷结果师傅做了一个半米长的手卷,苏永康开了个Bar叫Ocean Paradise,有人让他把中文名取为海天堂,然后大家就开始在酒吧喝起了凉茶调的鸡尾酒,还在宣传其功效……这两个片段真是拍案叫绝。
把植入广告植入得这样生动,是大陆的那些榆木脑袋不能比的。
心情不好或者脑子乱的时候,一定不能看文艺片或者什么奥斯卡大片。
漫长的铺垫会让你在电影开头的几分钟就想找东西扔到屏幕上。
但是看港产喜剧不同,心中苦闷时看看就能消解。
因为看它不用动脑子,它的喜感是这样的开门见山。
笑点只要够功力,开场一分钟就可以让你目不转睛。
而点睛之处在于,结尾一分钟,它能让你哭出声音。
这是一个以末日为背景的故事,主角也是一个跟亲人互相不理解常常怄气的而且郁郁不得志的老头子,因此最后他达成梦想,在电视主播的位置上发表的末日宣言真的让人感动到了。
跟家人,爱人的那一点点小摩擦,小误会,在末日来临时真的不算什么。
这灵感有点像是来源于周董的《世界末日》。
那个MV也忒感动人。
当然结尾还是我爱HK系列的经典千人大跳舞。
基本TVB所有的人都出来了,包括近期力捧的超级巨声们,虽然没台词也争取机会露了把脸。
最大的惊喜应该是梁小冰。
很久很久没有看见她了,变成了一个包子脸的八卦师奶。
从前美丽清纯的祝英台,出落成跟毛舜筠一般年纪的老闺蜜了,让人叹息啊。
给《艺术家》打了三颗星,却给这一套打了五颗星。
实在是看这种电影让人舒服很多,打心里的喜欢。
就算没什么脑子又如何,咱们看电影可不是为了学术研究,纯粹图一乐耳。
更新MP3时候 下载的。。。
在上下班车上看完的。。。
黄宗泽演绎了一个娘娘腔,闹钟有滑过他曾经在tvb演过类似的。。。
不想深想是哪部,头痛ing。
印象最深的郭靖跟沈佳宜的那段。。。
那些年,爷爷奶奶的。。。
搞笑片段。。。
哈哈。。。
实在乐到我。。。
幸好,最后是happy ending。。。
最近一直看到麦长青。。。
怎么了,,,,
更新MP3时候 下载的。。。
在上下班车上看完的。。。
黄宗泽演绎了一个娘娘腔,闹钟有滑过他曾经在tvb演过类似的。。。
不想深想是哪部,头痛ing。
印象最深的郭靖跟沈佳宜的那段。。。
那些年,爷爷奶奶的。。。
搞笑片段。。。
哈哈。。。
实在乐到我。。。
幸好,最后是happy ending。。。
最近一直看到麦长青。。。
怎么了,,,,
香港拍了30年的贺岁喜剧,近些年陷入了粗制滥造和糟蹋经典的怪圈,佳作寥寥。
所以这一“我爱香港”系列,即便有邵氏和TVB联手祭出明星人海战术,看前也没抱几分期望。
结果《72家租客》那久违的港式喜剧风格着实让人欣喜了一回;再顺着看了《我爱HK开心万岁》,觉着这怀旧牌仍打得机巧而不失诚意,确是比还在旧饭新炒的某些系列强多了。
于是今年的《2012喜上加喜》,在顺理成章的期待后,发觉倒也没让人失望。
依旧是香港草根家庭的两代人,播报了几十年天气预报的倔老头和一大群不安生的亲人同事们。
小人物们每天鸡飞狗跳的讨生活,兜转间因末日谣言得以团结抗敌、阖家欢聚,最后人人梦想成真,在“末日”前夜以标志性的经典大群舞合唱谢幕。
虽然较前两部淡化了怀旧色彩,透露出的却还是那股子港味港情。
味是人情味,情是小温情。
片子有人情味又温馨,还伴着几分“世界末日前,你会想和谁在一起”的思考,以及一份有关梦想达成的小欣慰。
在香港电影人的镜头中,这处喧嚣的弹丸之地无论历经怎样的时代变迁、风雨飘摇,依旧同悲同喜,同声同气,会有习惯一起克服一切的人们、终会达成的梦想。
所有的笑点也都与时俱进,开门见山。
娘炮版Bosco无限娇羞又讨喜,拍纸扎婚纱照令人捧腹的涮了夏永康,恶搞《那些年》沈佳宜的桥段更是亮到笑爆。
其余各种对明星和时政的揶揄层出不穷:郭家名字全是名人、女星被实名嘲讽整容、大反派生气时要唱小叮当的反差、片头赫然出现与梁振英的合照、片尾播报刘德华参选特首、政府免油费及派发名目繁多啼笑皆非的补贴金等等,最末了连TVB自家的《大时代》也不放过,一本正经的编排出超豪华不可能阵容。
不乏有的包袱抖得闹腾或三俗,却也着实让人轻松愉悦,忍俊不禁。
这本就是属于香港小市民们的愁与乐,是被夸大的真实,又何必强求阳春白雪、高雅隐晦?
这种指不定在哪场笑闹间就会不经意的让人小小共鸣下、或者干脆感动上一把的奇异违和感,才正是港式草根喜剧的魅力所在吧。
另值一提的是片中海天堂龟苓膏、板长寿司、奇华饼家等品牌广告植入得很巧妙,让人明知是在打广告却又完全不会反感,比国内片商可高明多了。
我爱香港系列已经拍了三部,但愿还能保持同一水准继续乐呵下去,推动港式喜剧真正回归,而非最终沦为又一苟延残喘的圈钱系列。
许是曾经在香港念书的缘故吧,对于每次曾志伟的我爱HK系列都有着莫名的好感。
这又是一部小温暖,还是一部在内地不怎么火的小温暖,导致我一度以为曾志伟放弃了每年的贺岁系列,直到上周末,我在电影里面翻了出来。
属于爸爸的生活,10几年的追求,即使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天气预报员,唯一一次出名还是一场闹剧,但是,对于自身事业的执着,还有那段,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的插曲,其实,曾导告诉我们,在这个小岛里面,生命内心的触动,都是一样的。
关于叔叔,永远记得爸爸对于叔叔的评价,他不是笨,是善良。
这是多么熟悉的台词,出现在挚爱的麦兜里面,香港人本性中美好。
那一刻,泪花闪烁。
关于姐姐和姐夫,闹剧,喜剧,还是现实的残酷。
关于妹妹,何韵诗一直都是我的最爱。
关于弟弟,爱情的执着,在上船那刻的美好··还有那个关于世界末日的阴谋,现实,未来,在片尾的爸爸的播报里面,笑中含泪,辛酸...香港的市井是神马味道,曾导最熟悉···最后的片尾曲,属于赞美诗,我们相信,这是奇异恩典···
这部电影以前看过一次,但是完全忘记自己看过这一回事了,但是重温剧情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地回忆起来,哦,原来以前看过。
片中的毛舜筠和曾志伟的cosplay夫妻情趣游戏,还有黄宗泽和冯淬帆商场雕工大比拼,还有冯淬帆和邵音音的那些年的老年班的爆笑场景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唯独电影中的那个小儿子的扮演者让我感觉很反感,各种表演扮酷装伟大其实什么也没有什么也不是,场面尴尬得很还说什么想让你一辈子笑,说出这种话真的有种说不出的反感。
反正电影中就超级不喜欢这个角色,我觉得不是这个角色的定位原因而是这个演员自身的问题演技就感觉不行,和电影中的众大佬完全就贴合不上来,当然和他对戏的张馨予也差不太对,整部戏下来就一个表情,不过人家漂亮嘛!
花瓶嘛!
好看就有了摆在那里就有效果了。
电影中关于2012年世界末日的预言,还让我使劲地回想当年12年关于这种末日预言有没有什么特别地举动,但是想来想去好像是没有每天都过得和往常一样上课、做题、睡觉、聊天、吃饭就这些没有了平淡得很。
前作已经无法超越,本片只能是看个热闹。
唯独冯叔突然冒尼玛那一句:沈佳宜,直接把我笑抽风了。
相比第一部《开心万岁》的无厘头街坊大联欢,本片家庭味更浓始终围绕着以冯叔饰演的主播的家庭为中心将与所有香港人一起携手面对一场末日谎言危机。
最后冯叔的新闻播报感动中充满讽刺,也是全片最大的看点。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从小是看着TVB长大的,一个个故事,一张张面孔都深深地打上了成长的烙印。
甚至毫不吝啬地说,某种程度上,那些人那些事影响着我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很多人看不懂港式喜剧,觉得他们低俗、粗制滥造,我毫不否认,可下里巴人真就比不上阳春白雪么?
港片是那么地贴近现实,那么地糅合着生活的每一方面,他们从不掩饰自己的“三俗”,坦然面对,正应和了我前几天说过的话【我口无遮拦,但我最恨道貌岸然,当婊子可以,你可以和我商量别告诉别人你是个婊子,但求求你了,也别成天给自己高立牌坊。
】我们都是平凡人,都难免会三俗,但不代表我们有那么几个三俗的爱好整个人就三俗了。
不要拔高自己,放开姿态,去看一场热热闹闹的港产喜剧吧。
好评先给阵容。
毛舜筠——不得不提的毛毛,我很喜欢的香港女艺人。
四月也是哥哥月,毛毛于我,就是个提起来总难免会想起哥哥的女人。
乍一看毛毛绝对不是惊艳的传统美女,很难想象这是个让张国荣求婚的女人。
很多年我一直在想毛舜筠的魅力究竟在哪里。
我看情圣,看了毕打自己人,看天天天晴,终于明白了这个女人,如果一定要挑一个关键词送给她,一定是【爽朗】。
没错,不需要刻意去搞笑,有的人你看到她就会很开心。
她坚强,倔强,骨子里都是才情,即便演低俗的喜剧也不会让人觉得她没内涵,略微的巾帼不让须眉的男子气,从来没看过和她搭戏的人抢走了她的光辉。
同为女人,都不得不佩服一个。
曾志伟——矮仔多情。
他的好色之类的我们不谈。
曾志伟走红至斯,我原来一直觉得是香港娱乐圈的神奇之处。
之后回顾了80年代的某些电影,看到他撅着小嘴在那些“高富帅”身边跑来跑去忙得不亦乐乎,霎时间也明白了他的走红绝对不是运气好那么简单。
曾志伟很江湖气,颇有点大佬的味道,他打趣别人,喜欢受人追捧拍马,但是他也毫不吝啬被人打击,身高这个永远的硬伤,似乎人人都能拿来揶揄。
而他也一次次的在自己的作品中那这个说事儿,在这部电影中又给自己取名叫“姚明”,其他人则称呼他为高仔。
回头想想,只有真的自信心理强大的人,才不会介意别人戳自己的痛脚。
共勉。
黄宗泽——不知道bosco是不是和曾志伟在一起太久了,看他上曾志伟的节目略有谄媚的嫌疑啊(粉轻拍)。
三部戏都不约而同地参演,角色一次比一次重要,我最喜欢看帅哥不顾形象了。
(重口味一个)娘娘腔这种角色其实很好演啊(生活中比比皆是),不需要什么演技,不过不知道有没有人记得家有喜事里张国荣扮过的那个娘娘腔(啊那次是毛毛出演男人婆),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bosco这次是合格的。
人物太多,难赘述啊。。。
挑几个我喜欢的随便提一下。
港片有一个特点,配角个个拉出来都能做主角,而且可能是配角有限,渐渐都混了个眼熟,他们似乎从来没想过会不会有人记得,一向都是卖力演出,很少见他们拖后腿的。
早年周星驰喜剧里有我非常喜欢的两个女配,一个叫苑琼丹,一个叫朱咪咪。
苑琼丹现在出来得比较少,戏路也越来越正经。
只剩下朱咪咪挺着一对大胸,依旧不计形象地带来欢乐。
麦长青就是当年那个天龙八部里烦死人的游坦之,长相限制他大多演出的都是一些有勇无谋的角色,比如沙僧,实在没想到他演起坏人也能有模有样,最坏的当属义海豪情里的非凡哥了。
当年那个憨厚老实的麦包啊刘以达,谁能想到这个玩摇滚的主,达明一派演出的时候他在那忘情地弹奏乐器,黄耀明在那忘情地唱着歌,让我忍不住去膜拜一下可再回头看看他这个搭档……我也说不好是周星驰毁了他的酷帅形象还是他自己作的,凭着怪异的风格,二十年如一日演着配角,却总让人印象深刻笑点不断,大内密探里的不男不女,食神里的梦遗大师,失忆男友里的牙医,我已经被训练到看到他就忍俊不禁了。
香港有一个说唱组合叫农夫,陆永和C君,我觉得他们的歌还是不错很有才气的。
很多歌都在反映现实,值得一听,前提是你喜欢说唱风格。
顺便无责任推荐一下他们和黄秋生合唱的那首歌《奇迹》。
……回到剧情。
我爱香港这个系列片说到底其实还是走的一条挺传统的路:一个家庭,两代人,儿孙自有儿孙福的有着那么几条支线,最后总还是皆大欢喜解决所有问题发现亲情爱情之类的真情可贵,拜个年送个祝福,热热闹闹。
类似的剧情比比皆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无非还是家有喜事(很难超越啊)但是在这种框架限制下,能拍得轻松,拍得好看,也十分难得。
笑点必须不落俗套又不能重复前人,这时候又得拿出港剧的看家法宝——恶搞。
姚大嘴的大电影系列已经极尽恶搞之能事了。
当然,恶搞需要有一个大前提,你必须知道人恶搞的原来风貌是个什么模样,也就是说,能感受恶搞的乐趣的人,一定要具备两个条件:心理坚强,有幽默感,不怕人家拿自己喜欢的东西开无恶意的玩笑;见多识广。
(自夸结束)片头先是恶搞冯淬帆饰演的郭靖和各个领导人的合照,比较搞的是我看到了现任梁特首(那时候应该还没选出来吧),作为一个天气预报员在台风中怒吼被风吹得七摇八晃的场面各位也应该见了很多次……苏永康演的有钱人脾气暴躁却也内心可爱,生气的时候就要唱哆啦A梦主题歌,不开心的时候就像个小孩一样苦闹说着“我不管啊”,身边跟着四个乌克兰舞男(人家那是真的妖魅天团,你们就恶搞恶搞!!
),还是挺似模似样的,隆重出场那里和人家原来的表演也没太大差别,长相么,我就不恭维了。
古典美女梁小冰(她的阿珂、济公里的丑女还有祝英台我都很爱啊),大眼美女邵美琪都变成了师奶团闺蜜。
高海宁也挺放得下身段的,随便让人暗喻她整容的事儿。
黄宗泽每次都借卖东西狂讲黄色笑话,倒也看着很顺眼的。
超市里蝴蝶效应般的层层反应最后引出拿着玩具戒指求婚的桥段倒也把我感动了。
烂gag王阮兆祥和陈奂仁的孖仔客串差强人意,郭靖和bosco在超市里比刀法那段倒也有趣(某个瞬间我以为我在看不留名或是覆雨翻云,囧)。
卧室大玩cosplay这种情趣游戏(好吧我也承认我都有点顶不顺了),毛毛的保养真是不错啊,50多了还能扮学生妹有模有样,曾志伟的表演也算不错,轻松诙谐的大家就一笑而过吧哈哈哈……金刚那段我觉得算是败笔吧,那个什么养女的(她和她那个男朋友在另一部赌片里似乎就是一对。。。
)纯粹为了多几个明星增加点戏剧冲突吧。
不论述。
但是也讽刺了那些所谓的干爹干女儿,呵呵【拍结婚照那段我好爱啊】陆永放弃生活的舒适方便那段让我想起国外那个环保达人啊咔咔。
【沈佳宜那段绝对是整部片的高潮!!!
】结尾说的道理其实挺简单的,亲情可贵啊各位,爱情无价啊各位,珍惜眼前人啊各位,坚持梦想啊各位!
泪点比较奇怪,我是在说起麦包“不过你不是没用,你只是善良”那里崩溃的……不过我比较反感这种纯粹的港产片加入大陆演员的做法,张馨予是好看啊,味道不对,好在台词不多就是来秀胸器的,我忍,再忍。
长发真的很美啊……依旧热热闹闹,依旧低俗恶搞,你要想凭借这种喜剧获得什么人生的思考那太没必要,但是如果你熟悉香港文化,一定不会后悔自己看了这部片,轻松自在。
最后再赞赞黄宗泽这小伙不错,如果内地陈坤能再现哥哥的范儿,我是不是可以把香港的宝押到bosco身上?
继续努力呀!
刘镇伟创作开始断层,黄百鸣开始转当制片,许氏三兄弟故去一位,另外两位也赋闲在家,关键的王晶和星爷分道扬镳,前者已难调和观众口味,而后者也成了孤家寡人,这些当年的港产喜剧片的顶梁柱的消音,就是现今港片这块市场的现状。
近十几年来,港产电影以怀旧为题材的确实不少,对此我们可以将此看做是香港电影人抚今怀昔的一次集体的情感投射。
比如《家有喜事2009》向九十年代集体创作喜剧的电影人致敬;《花样年华》还原60年代生活在香港的上海人的审美观与生活情趣;前两年的《鬼马狂想曲》则大肆向70年代广受欢迎的鬼马喜剧接桥,勾引无数人对70年代香港鬼马喜剧的追忆。
而连着两年出来的《我爱HK》,看似是在开创一个新的喜剧片系列,但是归结下来,这部剧还是走的和《家有喜事》一个套路。
从全球来看,自有电影以来,喜剧一直是主流,最早的喜剧可以追溯到卢米埃尔兄弟的《水浇园丁》。
香港亦然,但是说到真正的创作意识以及影响规模,还是近三四十年的事儿。
事实上,香港的鬼马喜剧还是很值得一看的,虽然发笑程度比不上后来居上的无厘头喜剧,但是就情节来说,还是比较贴近现实的,而且特别注重对白的提炼。
或许,现在的观众或许会更加怀念70年代的鬼马喜剧:性格鲜明的滑稽角色,忠奸立场明朗的两派。
鬼马喜剧当中的明星,除了许氏三兄弟之外,还有就是吴耀汉、乔宏、石天、麦嘉这样天赋极高的喜剧演员,着实为这一片种增光添彩很多。
到了八十年代末期、九十年代初期,周星驰和王晶的组合便是无厘头喜剧和高票房的象征。
如今,没有了周星驰的王晶已经风光不再,倒是周星驰还可以继续拖拽着港产喜剧的瓶子再走一段路程。
严格来讲,与周星驰后来自立门户的喜剧相较,王晶的喜剧片已经愈见批量生产的快餐车化,直接将喜剧做成了纯粹的笑声,而缺乏了富于文化内涵,简单讲就是少了一个“真”字。
自王晶堕落之后,香港喜剧已经呈现出大面积的颓靡状态,所出产的作品基本逃脱不了普通一般的窘境。
韦家辉离开银河映像之后,出产的缅怀鬼马喜剧的《鬼马狂想曲》,但看名字就能知道这是一部十足意味的致敬影片,但是过于凌乱的拼凑,让这部片子也成为被人诟病的地处,还有就是,时代不同了,对于鬼马喜剧,观众只能是追忆,若如果是非要触及,只能是惨淡收场。
再观之《我爱HK》系列,虽然具有港味,笑料也饱满,而且最终回归的主题跟九十年代的同种喜剧类型无两,但是看下来之后,还是会觉得这种喜剧的格调不算高了。
今年跟《我爱HK之喜上加喜》前后上映的一部《八星报喜》,很明显是烂到威武了,不仅仅是格调不高的问题了,而且还犯了王晶后期喜剧拼凑的错误,就只是成为了观众哈哈一乐、一笑而过的快餐电影。
喜剧如果变得单纯,弱化其讽刺效果的话,就会变得没有意味了,套用一句话来讲:喜剧是悲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我完全赞同这句话,因为喜剧达到的讽刺现实的效果之后,确实是一种悲哀,油然而生的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悲哀,这种悲哀,就可以跟悲剧挂钩了。
香港喜剧或许现在是处于低潮期,创作思维的定型和人员配备的老化是很大一部分原因,但是这终究也不是港产喜剧弱化其讽刺效果、化身纯粹喜剧的最终理由,转型创作和补给新生力量,不仅仅是对于喜剧片这一个片种而言的,也是整个香港电影圈的当务之急。
看在毛毛,何韵诗,牛精鹏,苏永康的份上,还是有感动。
其实我爱HK1中,我们记住了香港也有城管,那么,在2里,让我们记住家人才是我们在这个末世情结最后的一点温暖。
其实,有多少矛盾,有多少夫妻,当太阳不再升起,你最想手牵着手的是不是那个她,就象《2012》一样。
那个最初和你一起走在一起的,才是你心中的挚爱。
沈佳宜,和郭靖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虽然重口味,但是,若几十年后,仍有人跟你说原来那些年我暗恋过你,是不是也很甜蜜。
其实挺好看的,搞笑温情,恩呢,哈哈哈,女人花花BOSCO哈哈哈哈
黄宗泽好适合娘娘腔
香港人真爱香港、、、
好傻逼啊哈哈哈哈哈哈
俗
情节薄弱,像早期香港喜剧,相比第一部,少了很多耳熟能详的主角,但还是可以一看图个欢乐,山寨那些年的那段挺搞笑,整蛊婚礼那段太恶俗,搞笑没底线了。
有笑点有泪点呢,虽然过了新年好久,但是现在看还是温暖的呢
这片子太怀旧了
心情不好,看什么喜剧都没用
如果你用乱七八糟的技术性问题来评价这类电影,那你真是二逼一个。不就图个热闹又开心嘛,反正我看的挺开心了。
四星包含感情分 笑点实在不少 特别是恶搞“那些年”那段 彻底亮瞎了我 大团圆温情结尾 一贯的港式味道 赞!
被婚纱照和恶搞片段逗笑了。
何韵诗还真平……当时看完的最大感受……沈佳宜是高潮啊!
今年很多关于末日题材的,调侃那些年还是眼前一亮啊~
一如既往的支持
比前两部略差,还行吧。这一系列整体比现在黄百鸣狗尾续貂的喜事系列强多了
黄宗泽沈佳宜加一星
很香港~港味十足的搞笑
烂则烂已,有HOCC嘛~
恶搞得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