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印象最深的小成本电影是电锯1,据说只用了300万刀就换来了几个亿的片酬,直接开启了电锯宇宙。
真的是太厉害了。
没想到这部小成本剧也有了电锯的潜质,抛开一些bug和五毛特效,剧本是真的不错,如果最后可以拍自己吃自己,那么这电影肯定在8分以上!
魔幻吗?
不,为了见自己的儿子,为了给他过生日,费劲千辛万苦,哪怕一次又一次的死亡接力都要走出去,就是觉得孩子有点对不起父亲,诶。
这其中的滋味谁又能知道呢?
意外不错的电影,给4分。
因为工作的关系,这半年看了几十部网络电影,大多是点击分账前排的片子,但大多都是驴唇不对马嘴的故事,狗血的人物关系。
一直觉得如果说网络电影是电影的话,可能是对抖音最大的诋毁,大多数网大只是几段抖音视频的拼凑吧,荤段子配上反串情节,用大段露骨情节堆叠起来博眼球。
经常会跟做电影的朋友开玩笑,你做出来的电影敢不敢给自己儿子看,如果没孩子的朋友可能就是敢不敢给你爹妈看?
如果只敢拿赚钱说事的话,那还是别做电影了,毕竟电影就是价值导向的媒介,如果价值都不谈的电影不如拍广告吧。
虽然网络电影里大部分都是烂梨,整个看下来都不算故事,但偶尔还是可以找到一两个甜果子。
去年的《大汉十三将》,今年的《辛弃疾1162》《功夫宗师霍元甲》都讲了一个尚可的故事,有些故事里的主角甚至让人觉得有些可爱。
《双鱼陨石》开分6.8,算是历来网络电影里的最高分,但它的点击分账却表现平平,并没有黑马电影应有的成绩。
从产品逻辑上看,也许是商业元素的不足,使网络电影受众匹配度较低。
虽然故事精彩,情节环环紧扣,但因为卖相噱头不足而没有抓住观众,导致最终的点击一般。
不过这都是后话,如果真的换了谢苗和南笙来做主角,也许的确可以带来更多点击,但成本和收益上又要做新一轮的平衡。
回到《双鱼陨石》这部片子,故事和许多与双鱼玉佩有关的电影相似,它以彭加木和双鱼玉佩为原型,讲述了这一神秘事件背后的故事。
但与其他神秘事件电影不一样,它不再执着于神秘力量带来的恐怖和惊悚感,而实实在在讲了普通人王德志和儿子王唯和解的温情故事。
王德志是个下岗工人,为了赚钱给儿子过生日而加入这场科考旅程,但他没想到这一科考旅程会充满各种变数。
杨教授为了科学选择牺牲自己;
陈甘泉为了钱不惜杀掉昔日的朋友和女友;
而赵青虽看似单纯,她也希望用陨石得到名利。
只有王德志这个普通人,希望用陨石回到儿子身边,给他过完生日。
王德志是故事里最底层的人,但他却最有人味儿。
这块陨石就像一面照妖镜,让每个人都暴露自己内心的阴暗面,但只有善良的人才能生存下来。
导演用了很多隐喻在影片里,而《莉莉·玛莲》这首歌则一直贯穿全片,从德国潜艇到赵青死前的歌唱,这首欢快的歌与现实呈现出剧烈的反差,也传递出一种凄凉之情。
《莉莉·玛莲》是二战时期传唱于轴心国与同盟国之间的一首德语民歌,法斯宾德曾用“莉莉·玛莲”拍摄过一部爱情影片。
莉莉玛莲 (1981)7.81981 / 西德 / 剧情 爱情 音乐 战争 / 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 / 汉娜·许古拉 吉安卡罗·吉安尼尼《莉莉·玛莲》是一首神奇的歌,它虽然语调欢快,却又总是带着一丝忧伤;但又因这首歌,可以平复战争之后的伤痛,为人们带来幸福,让离家的人可以找到回家的方向。
《莉莉·玛莲》起初是一名前线士兵写下的小诗,这个名字一看就是给家乡女孩子的情书呀,猜的没错,的确是给女孩子的情书,不过莉莉·玛莲并不是一个女孩的名字,而是他的女朋友和另一个女孩的名字(这个关系可能有点复杂)。
小诗里带着前线士兵的思念和爱意,真诚又带着一些青涩。
因为这份情感,这首诗被音乐家诺伯特·舒尔策看中,他为这首歌谱曲,后找来德国的女歌姬拉莉·安德森来演唱。
虽然由于二战的关系,这张专辑销量不足700,这首歌却成为德国前线广为传唱的歌曲。
但好景不长,纳粹的宣传部长认为这首歌是一首靡靡之音(犹如当年的邓丽君啊……),《莉莉·玛莲》在德国被封杀了。
但是令人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这首德语歌却得到了北非战场英军的喜爱,这首德国歌曲在战壕对面的英国再次流传,更是出现了英语版本的《我灯光下的莉莉》。
二战后这首歌被流传至世界各地,有了不同语言版本,而华语地区是林子祥的《莉莉·玛莲》,比起原版这首歌更平和一些,更像一段令人惋惜的爱情故事。
林子祥--莉莉·玛莲莉莉玛莲所属专辑:海市蜃楼演唱者:林子祥作词:黄沾聚是那可聚 散却也心酸迷迷惘惘 说不清心愿人未见面 心中挂牵等到见到 心却未暖未知见与不见未知算也未算梦是没有可梦 看却看不穿人留还是要去 那分得清意愿人若分手 心里牵倘不会分 心也又怨就此断也不断内心转了又转望是没有希望 爱已变得酸人如忘掉过去 却心中不愿要知当初 相见欢深心中 多眷恋For you LiLi MarleneFor you LiLi Marlene但是若再拖累 你会更心酸人如仍未放弃 你一生更乱要知光阴 经已短倘不再追 心会又怨内心永远追悔内心永有恨怨无奈我心中始终挂牵不肯放开心里旧恋未肯与你不见It's you LiLi Marlene故事的最后王德志把心中的一切都告诉王唯,重回沙漠,为自己突然的离开画上一个无奈的句号。
《莉莉·玛莲》这首歌就像王德志最后的心境,他虽然达成了自己的目的,却再也无法平静地生活。
即使表面可以假装快乐,却都无法安抚他内心经历的一切,只能用终结来作为终点。
《双鱼陨石》表面是一个神秘事件电影,但它的故事核依旧是一个父子故事,就像《回到未来1》是一个科幻类型下的家庭故事。
讲故事的方法百年来都没有变,只是讲好一个故事依旧不容易,所以瓶子用什么不重要,调好酒才重要呀~
现实有他的干扰体系:朝阳大妈已经坐在对面,片儿警加班假装来听故事,精神病院的医生主要使用电棍。
他们喜欢一切照常,他们要把你从心灵的镜子前面拉走。
绿色的陨石,红魔鬼U-Boat,无人区的沙漠。
像极了耶稣受试探的旷野。
有几个人愿意找一面镜子,照照自己的灵魂呢?
这是一部好电影,5毛钱的特效,但不影响这个故事让人“沉吟至今”,我看了两遍,还是依依不舍,还愿意坐下来写写影评,我不会写什么影评,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
1)王唯照镜子不可怕,镜子里面的人走出来,和你坐在一起就可怕。
可怕到杀死他,然后才能继续生活。
王得志的儿子其实已经信了王得志说的,在梦里,他的复制体说,我第一次看到我的背,然后他们面对面,两个自我对说:“怕!
”,怕见到自己。
有一个可以归咎的父亲,有一个不向命运还手的理由,王唯不愿意醒来,虽然噩梦是那么的真实。
王唯觉得自己的父亲已经死了,他宁可相信他死了,而不是死过很多次,而且回来了,为了他。
怎么可能,伟大从来不存在,懦弱的活着。
他宁可相信,一个无情无常的沙暴,吞没了他的父亲,但他绝对不会给王得志那个复活的机会。
生活就像这个紧张的电影,没有给人喘息的机会,到处都是抉择。
如果你碰了双鱼陨石,你必然被复制,包括你所拥有的,和你一切的思想。
但如果其中一个不死掉,两个就都会死。
剩下的时间不多了。
你和你的复制体必须做出一个抉择。
你会看到你自己,不管怎样都要跟他说再见。
2)教授
杨教授和杨教授(复制体)登上U-boat,“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杨教授年纪最大,但他是故事里面唯一的“小孩子”,他打开了魔鬼的盒子,死在船舱里,留下字条说:什么都别碰,逃走。
科学的精神与国家至上在杨教授的皮夹克和眼睛片上闪闪发光,看了杨教授,我觉得他好洒脱,好自由,他有信仰,也算死得其所吧。
是否想到了革命海报?
杨教授最先死的,他似乎不食人间烟火,他似乎是其他几个人头顶萦绕的伟大和纯粹,象村里的高音喇叭,每天说着大道理,杨教授似乎存在,但也不存在,他是其他三个人永远不会到达的高度,也根本不会走进的一个世界,于是,教授在总结了陨石的所有原理之后,就那么牺牲了,其他人没有人惦记他。
陈甘泉要陨石发财;赵青要陨石出名;王得志找了修车的工具,要回家给儿子过生日。
杨教授如一缕青烟,消散了。
3)陈甘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打开方式。
陈甘泉这个人一直在用钱说话:赵青在科研经费面前扮演着临时女友;王得志开着车;教授终于有机会搞起了科研;他自己等着探宝后发上大财,把老爸从监狱里捞出来……然而,钱在沙漠里已经全然失效了,他的复制体出现的时候,他刚认识了一个新的真理,要不他死,要不他的复制体死。
赵青在U-boat里面找到一个自动步枪,对着拿匕首的陈甘泉不停的扫射,金钱装扮的暧昧全部放下了,现在是为了各自的野心而战斗。
陈甘泉因为肚子里面有一片陨石,所以他一直在复制,举着刀的他,说,让你看看什么是永生。
哪里有永生,永死就在眼前。
陈甘泉当时的想法:陨石啊,让我的钱不停的复制,让自我不停的死去,最后他的死也充满了象征的意义:被关在了红魔鬼的U-boat里面,无数的自己不停的厮杀,不停的复制。
听起来好像地狱。
在故事里面,那个对陨石最痴狂的人,尝到了最绝望的死,死了又死。
4)赵青
赵青留着鼻血(陨石综合症的第一阶段)脱去了自己军绿的外套,为了让王得志把自己和她的复制体分别开来。
她来到这个沙漠,就是跟陈甘泉在做的交易,在另外一个自我出现的时候,她向王得志请求支援,也是用的交易的逻辑。
在她清秀的外表里,有一颗牺牲一切, 也要完整野心的灵魂。
在故事的开始,所有人对沙子里面的干尸进行了评论。
故事不显山不露水,让每个人的灵魂都对着干尸说了心里话。
赵青说的是,那尸体是砍掉手脚吃自己的肉走出沙漠,最后死在生命的边缘。
对着干尸说的话,一语成谶,她自己的命运也是这样的。
她哭过,在沙漠的火堆边,王得志以为她是感伤的哭了,但其实她是在想象到自己在瑞典得了科研的诺贝尔奖而激动的哭了;她唱过,她在亮着大灯的吉普车前面唱着莉莉玛莲的时候,歌词里面的两个人不是她和她的恋人,而是她和她的野心。
她死了,完整的验证她的教授的死法:她没有战胜野心,她和她的野心一起死在旷野。
5)王得志
王得志这个下岗工人,从来不懂得这个世界的交易,虽然他似乎每一个言行都是那么有烟火气。
小小的苟且是他的专长,面临生死的交易,他从来下不去手。
当赵青让他杀赵青的时候,他无法扣响左轮手枪,直到两个交易对象都死了为止。
他不得不与自己交易。
从无人区到公路,半瓶水和一包干脆面丈量了他自杀的次数,他必须亲手毁灭意识清醒的自己,让清醒的意识在另外一个雷同的个体上继续,为了一个信念,回家看儿子。
不是为王得志唱伟大的赞歌,我也不觉得他是怂人,我只是觉得把这份牺牲的爱放在王得志心里的,也一定放在我的心里,我很感动。
故事的最后,王得志走向了无人区的沙暴,他觉得他可以死了,离开这个不属于他的世界,该停的时候,就停吧,一口气活了几辈子,不容易,扎扎实实的死在他应该死的地方。
朝阳群众也就安心了。
双鱼陨石 (2020)6.72020 / 中国大陆 / 奇幻 冒险 / 丁小洋 / 丁鹤 李凯
想看懂这部片子,就先要了解罗布泊(罗骨泊),彭加木(我去东边找水),以及双鱼玉佩(双鱼陨石)等背景知识。
本来对片子就无太大期许,结果惊喜连连,特别是最后父亲之所以能成功走出沙漠的桥段。
不足之处有二,其一是花费太多笔墨放在沙漠中的追追追杀杀杀,缺少对人性的探讨和科学诠释。
其二,自然是由于经费不足所造成的五毛特技。
不过总体而言,看得出电影希望认真讲述好一个故事,而且并无明显逻辑bug。
国产小成本科幻能拍成这样已经相当不错了。
继续加油!
《双鱼陨石》,一部双鱼玉佩传说版的《彗星来的那一夜》,一部难得的国产科幻悬疑电影。
剧情方面我就不剧透了,希望大家都去看看,只有我们的支持,这种国产电影才能发展壮大,悬疑迷才能不断的有大呼过瘾的作品欣赏。
影片的质量确实不咋地,先不说服化道,看完电影你会觉得的这制作水平和视频网站那些免费网络电影一模一样,可是看完你会发现这些人其实是不想让这么优秀的剧本被埋没,可是苦于没有人愿意投资他们这种“三无”团队,不过万幸的是拉了某家干脆面厂家,于是硬把这部电影拍出来了。
完全可以猜想,中国还有很多这样的优秀电影剧本苦于没人发现与支持,让那些本该大放异彩的影片夭折,现在大制作低质量的影片满地都是,所以我想呼吁大家都去支持这些优秀剧情的电影,毕竟除了画面,电影的剧情才是核心!
让资本逐渐去用心选择投资,而不是只看创作团队这种标签偷懒,现在散户炒股都还要去研究财报、行情呢,咋投资个电影就这么懒呢?
好了,去买包干脆面帮认真的人们加个餐!
本来以为icepaper的那歌是对应双鱼玉佩的故事,但是很多云友说这电影更有既视感,就来看看,主要太喜欢那歌了。。
刚开始看,就目前来说这些不知名的演技还是合格的,各方面也并没有透露出太过贫穷的感觉。。。
就是一个民企老板赞助科考的剧情有点牵强。。。
有没有人用这电影的素材剪辑一个mv?
更多的就只能看了再说了
1945年,陨石撞击正在海洋上行驶的德国潜艇,导致了几个结果。
1、潜艇穿越时间和空间,来到了1999年的中国沙漠。
2、潜艇上的一切除了人都定格在撞击那一刻,钟表停止转动,咖啡是热的,唱机在放歌,其他物品比如衣服都没有坏,潜艇上的人则全部消失。
3、科考队一行人在靠近潜艇时,车上收音机播放了潜艇上不停播放的音乐。
根据主创的解释是,潜艇周围沙尘暴围起来的范围里时空错乱,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一行人失踪后救援队找了两个月没发现那些尸体和潜艇,因为他们在潜艇周围的另一时空。
科考队进入这一时空后,开启了几次复制,本体、复制体以及复制体的复制体是没有任何区别的,为了方便,我把第一个复制体称为复制体1,第二个称为复制体2,以此类推。
富二代复制出了富二代1。
教授复制了教授1。
教授主体死亡。
富二代和富二代1死了其中一个。
教授1复制出教授2。
教授1和教授2全部死亡,大家因此知道两个只能活一个的事实。
剩下的富二代复制出了富二代2,两人打斗过程中,其中一个吞了陨石碎片开始无限复制,无限互杀,最后所有富二代被关在潜艇,沉没在流沙里。
女科研员复制出女科研员1,因为男主下不去手杀人,最后女科研员和女科研员1全部死亡。
男主不断的通过复制自己来复制携带的物品,包括食物、照片,通过牺牲一个自己的方式,最后男主N走出了潜艇时空区,来到了2019年,找到已经长大的儿子,给大家讲了半真半假的故事,然后因为大家不相信他,复制了男主N+1。
男主N跳楼自杀,男主N+1告诉了男主儿子真相后,回到沙漠里,留给男主一个双鱼陨石。
有几点不解:能撞破潜艇外壳的陨石太容易摔碎了。
为什么潜艇上的其他物品都停留在撞击那一刻,潜艇里的德国人却消失了?
双鱼陨石怎样实现自我复制呢,为什么在复制人后有时候陨石同样被复制有时候没有呢
1:动作指导方面不是很好,没有很强的代入感。
2:男主是一个心理素质好的男人,为什么在女主的复制人来了,却不打死她,况且他知道她是复制人,而且是女主救她出来的,而且不杀他的话,女主也会死,所以这就很迷惑3:博士说过复制出来的人和本体就是一模一样的,那为什么复制出来的陈甘泉,想要拼了命的杀死男女主呢?
也许有人会说,是为了拿陨石。
那为什么在开车的陈甘泉,没有这个想法?
网络电影《双鱼陨石》开篇就是让人心痒痒想要知道答案的画面,悬疑感十足。
沙漠,夜晚,一堆篝火,一个男人拿着枪指着自己的头。
这个男人哽咽着说:“……冰箱下面有一个铁盒,房本在里面。
”另一个男声说:“这些我都知道。
”可是拿枪的男人边哭边说:“我是对自己说的。
”另一个男声说:“说给自己听?
”然后“嘭”的一声,枪响了,拿枪的男人倒在沙漠里。
随后电影以新闻形式交代了1999年的一次沙漠科考事件,沙漠的风沙掩藏了多少秘密,电影的这个背景设定具有神秘感。
接着时间就跨到了2019年,经营着一家美容院的王唯,10岁那年就失去父亲王得志。
王得志跟随一支科考队前往沙漠,失踪,搜救两个月后被宣布已死亡。
就在一个平常的夜晚,居委会大妈带着一位自称是王唯父亲的人找上门来。
这个自称王得志的人长得和当年的王得志一模一样,而且一样年轻。
王得志讲了他们一行人在沙漠里的20天的经历——是的,20天,但是世界已过去了20年。
下岗工人王得志,迫于生计,答应发小陈甘泉的提议,给科考队做司机,跟随着科学家杨成铭教授以及女大学生赵青,一行四人前往“罗骨泊”考察。
他们在返程的路上,听到一段音乐。
在没有信号的沙漠地带,怎么会接收到音乐的信号?
杨教授主张去找到音乐来源,王得志反对无效之下,只好把车往东开。
然后遇到沙尘暴,车被掀翻。
他们醒来后,车已损坏,无法启动。
在意见分歧之际,他们在沙漠里无意中发现了一艘二战时期的德国U型潜艇U552。
这艘应该出现在地球另一端的潜水艇,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他们把掩埋着潜艇的沙都拂去,露出潜艇的全貌,然后进入潜艇内部,发现了更多奇怪的事情。
音乐声是这里传出的,因为唱片机一直在运转;桌子上的咖啡还是热的,摊开的本子上是主人在写的日记。
潜艇内部的很多东西就像是刚刚还有人在,但是里面没找到有人。
陈甘泉还在潜艇内发现了一块奇怪的石头,原来是一颗陨石。
因为陨石的纹理形似双鱼,所以杨教授将它命名为“双鱼陨石”。
第二日一早,王得志和赵青去潜艇内找研究陨石而一夜未归的杨教授,发现他没在里面,只留下一张“我往东去找水源”的纸条。
就在赵青准备出发去找杨教授的时候,杨教授从远处回来了。
他说不知道自己怎么晕倒在沙漠里,而陈甘泉的奇怪反应引起众人注意。
众人逼问了陈甘泉,得知杨教授打算将陨石上交国家,而陈甘泉想将陨石据为己有。
两人发生争执时,陈甘泉失手杀了杨教授并将其埋在土堆里。
但是现在,杨教授毫发无损地回来了,连头上的伤口都没有。
“双鱼陨石”在作怪,杨教授不惜牺牲自己都要研究出个究竟。
原来,陨石可以复制人。
复制出来的人,与本体从生理上、心理上甚至记忆,都是一模一样的。
但是,复制体和本体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复制人综合症,即呼吸急促、咳嗽,紧接着会出现出血、抽搐等症状,最终死亡。
本体和复制体,只能有一个存活。
就是这块人体接触后会被复制的陨石,引发了一行四个人的矛盾与纷争。
有这样神奇的东西,每个人对它的诉求出现了,杀念也来了。
陈甘泉一开始就毫不掩饰对这块陨石的邪念,他需要更多的财富来挽救家中破产的生意。
为此,不惜一次又一次复制自己,一次又一次被赵青杀掉。
赵青看起来正直善良,但是她想通过研究陨石获得诺贝尔奖,从而获得名利。
所以她加入了抢夺陨石的争斗,拿着机关枪不断扫射陈甘泉。
只有王得志从头到尾只想着怎样维修汽车,走出沙漠,回家陪儿子过生日。
但是赵青也被复制后,两个赵青的生死就掌握在了王得志手里——那把枪,在王得志手上。
两个赵青站在王得志前面,都竭力劝说王得志,轮番地说“杀了她”。
看电影时,还没来得及想王得志会杀了哪一个。
下一刻,镜头里只有王得志站着,两个赵青都是倒在地上,都死了。
电影的重要反转在这里出现,没想到王得志把赵青和她的复制体都杀了。
因为他要走出沙漠,要回去见儿子,而当时的物资已经很少了。
王得志把所有的物资归拢后,独自在沙漠里行走。
当弹尽粮绝时,他不得不向陨石伸出了手,选择复制自己。
人被复制后,复制体也会有人身上所带的东西,所以王得志就可以不断地拥有矿泉水和干脆面,同时也有身上带着的与儿子的合照。
每次,两个王得志生死对决后,活着的王得志都会把那张照片带上。
所以,同一张照片最后有了一叠。
多少张照片,就意味着王得志复制了自己多少次,也是死了多少次。
最终来找儿子的王得志,是他本人还是他的复制体?
感觉电影开头那一幕,举着枪的是真实的王得志,因为他边说边哭,就是在进行着无奈的自杀,而另一个声音则平静无波。
虽然复制体与本体拥有一样的生理特征和记忆,但是情感似乎并不如本体丰富。
电影里有一幕不敢看,王唯在家里突然看到一个一模一样的自己,吓了一跳。
之后自己与自己展开了殊死一搏,多么可怕。
电影末尾,王得志独自走去沙漠,张开双臂,任沙尘暴淹没了他。
而儿子王唯,抱着自己所有的身家财产,把手伸去了陨石······
《双鱼陨石》这部电影集合科幻与悬疑的色彩,加上让人联想到历史上的“彭加木失踪之谜”事件,算是全程无尿点。
彭加木,中国科学院著名的植物学专家。
1980年的5月份,他带领一支队伍前往有着“生命禁区”之称的罗布泊做科考。
在沙漠等待救援时,彭加木决定自己先去东边找水源,就留下了一张写着“我往东去找水井”的纸条,之后失踪。
关于他的离奇失踪,坊间有一些传言,比如“双鱼玉佩”的故事。
据说彭加木一行人在罗布泊发现了一块双鱼玉佩,这个玉佩有着神秘的力量,只要接触就可以对人和其他生命体进行“镜像复制”,也就是复制出完全一模一样的两个人。
而电影《双鱼陨石》的诸多设定都自带神秘事件的噱头,如电影里的“罗骨泊”就是罗布泊,“双鱼陨石”对应双鱼玉佩,还有同样是教授带领人进入沙漠科考等。
此外,电影借着离奇的科幻设定,试图探讨人性的复杂。
对钱财的贪婪,对名利的渴望,是否会激发一个人的魔念,变成刽子手?
突然看到一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人,还要杀了对方才能继续活着,可不可怕?
如果可以随时复制一个一模一样的自己,将会是怎样的世界?
2020年07月02日星期四
S军和黑Z先S个妈碍于成本和小制作,在不少方面确实有瑕疵比如科考队4人裸装备就敢上罗布泊,潜艇怎么传送的和后面双鱼陨石的功能好像并没有解释的很清楚,布景道具较粗糙(枪的扳机我是真的.....),情节转换略有突兀等等。
当然,剧情中还是有很多梗,算不算抄我说不好,对于很多老梗也不太清楚。
但就这个剧情,至少是完整的(除了时间线这个要素的解释不是很完整,只是一句台词就带过了)。
对于人性的表现虽然有的地方有些突兀,但至少随着剧情推进慢慢刻画得也比较圆满。
作为这个成本的国产电影,我觉得应该有所鼓励,至少看得出编剧导演用了脑子,没把观众当睿智。
你信不信这要是美国拍、日本、韩国拍的,起码7.5以上?
有批评是好事,确实觉得不好见到一些低分也正常,毕竟众口难调。
但我就看不懂某些评价,评语基本都是表扬,然后给个2颗星???
比如: 网大里面,算不错了,终于有个像样的故事 (2星), 演技虽然太勉强,但剧本还可以,喜欢类似这种剧情,做的精致一些更好 (2星), 故事蛮新奇。
没别的评价了 (2星)我™
怎么,国产电影不配?
虽然是网络大电影,但是它具备一部科幻悬疑大片的潜质,如果有更多的投资,有很好的制作,再打磨打磨剧本,它或许会是一部经典的类型片。看电影前在豆瓣看了好些评论,褒贬不一,但就我看来,真的是难得的好电影,尤其是它还是一部网大,就能有这样的水平,真的是超乎了我的想象。里面有很多我们熟悉的梗,如果了解它的话就会有不一样的感觉。罗布泊,彭加木,双鱼玉佩,U552潜艇,复制人。电影在展现一个悬念丛生的故事外,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在说一个父亲对于儿子的爱吧,尽管这种爱从一种信仰,这种信仰让老王坚持下去,慢慢变成了一种执念,这种执念最后让老王迎面死亡。故事的结尾其实算是一种开放结局,就看大家怎么想了。
真牛逼,难道小成本佳片,结局更让人思考,特效就算了,不影响剧情。要是美国人拍,奴才还不得打8分以上。
能看完的网大,难得
五毛钱成本的网大,大部分时间都不怎么好看,但结尾意外地不错,立意上甚至有那么一点升华的味道。和“双鱼陨石”的功能一样,剧本象个大杂烩,不知道Copy了多少部人气电影的人气梗,但不得不说,看得出当下我国这种Copy的技能猛上了两个台阶,虽然是趸来的珠子串的串儿,但串得比较像样儿,早晚混同卡地亚。
其实已经很不错了,平行空间,有趣。
特么的这么好的剧本,十来年了这是第一部,就特么差点投资了
对于网大来说可以了,人物性格也做出了区分,最后还升华一下
如芒刺背如鲠在喉
罗布泊、彭加木、双鱼玉佩、复制人、双缝干涉、U-552型潜艇、莉莉•玛莲……各种传言、史实与理论分析的结合,人性、伦理、道德的解读。以彭加木与罗布泊的故事为基础,通过四个截然不同的人物(潜心研究的教授、志向远大的学员、投机取巧的富二代、心系亲情的普通父亲)讲述了一个掺杂科学、探索、欲望、人性,亲情…的故事。教授真的是有点儿符合我心中老教授的那个形象,心里只有科研。至于志向,欲望这些针没太多想法。还有就是一心想给儿子过个生日的父亲,他始终保持着为人的基本底线和理性思考,给了自己一个或许是最好的结局。全篇条理都算清楚,其中还穿插一点点小的幽默,表演故事也算恰到好处。制作粗糙或许是最大的毛病,但瑕不掩瑜。让人感动的有两点,教授的精神、父亲的执着。或许电影深度不够,又或许可以解读更多!
“自己解剖自己不尴尬啊?!”😂😂😂😂
挺不错的,故事完整,就是结局有点唐突。
很早时关注过这个事件
有一说一这个题材的国产剧拍成这样真的值五星,演员演技也相对在线 而且中央六今天竟然都上了
国籍一换,评分过8。6.8分真心太低了,从逻辑上来说没有硬伤,折射出深远的哲学意义,开放性结局非常恰如其分
难得得能让我看到结束的网络电影,也是纯网络电影里我打的最高分了吧?
所以,他最后不得不以“自我接力”的方式去见最重要的人。
什么玩意,看了二十分钟,全是破绽
网大里算不错的了,没有三俗梗擦边球,正正经经讲故事.三星水准
2/5,男主不连戏,是导演的问题。。。从过去到现在的差异也没做,插了几个冷笑话,反而打乱了风格。。。配乐较差,人物设定都太easy solution了,突然学过近代史,突然又学了天文学。。。女主的衣服竟然是anti social social club。。。anyway
你别说,挺神的还,国产片今年给我的最大惊喜了,真的可以推荐给周围的朋友们看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