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如茶,淡淡的不温不火,但瞰及烟花迷人,灯火灼江,唯那一刻的黎明和王菲光影真美,整部片子原声带的音画结合的太妥帖了王菲入大镜画时的可爱又迷人的淘气模样,一目了然的美丽与掩藏不住的孤高,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摩登与韶窕味道让人怦然心动,黎明忽抬头时,气质温柔,虽然日复一日的生活磨平了他的激情与向往,但并没有都市人惯有的冷漠或无谓,书卷气浓郁,只是神情里变了一刻又一刻的茫然,恍然,怅然,但那副内在里的温柔依然不变摩天轮过海上……紫薇星落湖川……so……moon river ……I just wander ask ……some day ……will you form where to where ……?
rain姐说大城小事里面的上海很漂亮,于是我很想看。
但主演是黎明和王菲,于是我的念头变成了有点想看。
但不管程度怎样,我还是看了。
一对恋人由分手到复合。
他认为她永远只是顾着自己往前走,停下来休息的时候才会关心的问到他是否口渴;她认为他们开始的太快发展的太快,他开始腻了但分手之后突然感觉又回来了。
然后就在那里扭打着到底要不要复合到底是不是爱对方,如此那般的咿咿呀呀也还是有本事发展成一部超过一小时的yuan全不需要演员有任何演技的电影。
我承认对黎明王菲带了一定的反感影响了我对电影的欣赏程度,我只觉得整部电影最吸引眼球的就是镜头前繁华盛世(哦,这个ms不是形容词)的上海,惊呼哦卖高的,上海啥时候这么漂亮的了。
除此之外,我没找到其他得看点。
不过名字还是起得很贴切,分手就是件小事,除了你除了我,谁都无暇挪出一点时间来瞄你两眼,细声安慰几句。
爱就直接说出来,别为了一句对不起在那里扭扭捏捏不知所措,好像从嘴里说出来就会给众人耻笑似的。
不争取,就别奢望别人给机会。
一句话,别老把自己当回事儿,就tmd好好珍惜自己身边那个会微笑着听你说话,在过马路的时候紧紧牵着你手的人吧。
一不留神,观后感变成了粪青日记。
我在看《大城小事》。
戏里谦对小月说,其实我心里最想对你说,对不起。
其实爱情里何来对不起?
爱一个人没有错,被爱也是没有错,那么哪来的对不起?
我在听《下雨天》,Lara清透的声音唱着,“别说你会难过别说你想改变,被爱的人不用道歉”。
小月看似坚强干练的外表下,内心也始终是爱着谦放不开的。
谦的难过不过是不珍惜小月的内疚,而真正因为分手难过的,却只会是爱着的小月。
之前看到一个北京女人发的帖子上写的,她说,他要是跟我说分手,我会先问他,你考虑好了么,要是他说他考虑好了,立马掉头走人,头也不回,而且绝不回头,至于自己难受不难受,你管不着,这就是我自己的事儿了。
小月也是如此,看似坚强行事又干练,不肯低头,连分手都会要帮着那个唯懦的谦说的,可下来心里的伤要怎么办呢?
她决定要忘掉这个懦弱男人,却又发现他闯入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甚至成为了工作上的合作伙伴和邻居。
她发现他仍旧关心着自己,会给自己送药,会搬到自己家隔壁,会来修门。
他完全打乱了小月正在恢复的感情和生活。
小月说,我们相爱太快,关系又发生的太多。
腻歪了就想分手,现在觉着对我又有感觉了,又回头找我,以后呢?
这句话毫不留情地道出了事实。
谦太循规蹈矩,他是个按部就班的男人,本身是太闷,不愿将自己情感表露。
但他却想要一份充满新鲜感和激情的感情。
可哪儿来那么多的新鲜同激情呢?
两个人在一起久了,终究是会归于平淡的本质。
你放弃了,或者会是片中那般重燃那份激情同新鲜,如果没有呢?
就像小月问的那句,以后呢?
以后再又没了新鲜同激情要怎样?
再来一次?
片中还有一场戏也是让人感慨颇多,是孟老先生在那个老饭馆对谦讲的那个故事:饭馆的拐角处原来是一家歌厅,她每个星期都要来这里唱一首歌,他便来接她,有一天他感冒了,怕传染给她,因为她是唱歌的,于是不敢接近她,没想到她却完全不怕,还给他在酒里加了一点醋,说这样可以治感冒。
孟老先生笑了一笑说,说真的,我倒是从来没有听到过有这回事。
接着,很自然地就拿起醋壶,在自己的酒杯里滴了两滴。
他慢慢地喝着,仿佛又回到了和她在一起的时候,她夹给他小笼包,温柔地看着他吃饭的样子……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电影的记者见面会,黎明特别对电影里孟老先生所讲述的故事进行了解释。
这是一个黎明从朋友那里听来的真实的故事,当年老先生喜欢的那个女孩说在酒里加点醋可以治感冒的话,其实是这个女孩子有些吃醋的感觉,因为她已经有所察觉,当时他身边不只她一个女孩,可是又不方便点破,于是只能借着这个时机给自己心爱的人一点暗示。
可惜老先生当年并未明了,铸成终身遗憾。
小月和谦的爱情,孟老先生的爱情,一个来得快而彻底,一个悠长绵软。
我无法判断哪一个是更好,太过快而彻底的爱情或许是缺乏根基,让人疲惫而招架无力的;悠长绵软的爱情虽是持久而沉稳,但感情不是理性的,需要一点冲动,有意的人装作不经意不在乎,错过了便是一生一辈子,隐忍的爱情亦是没有结果的遗憾。
爱情需要打扮,不是给外人看,只是为让身处爱情里的两个人更惬意,留下的也是美好回味。
于是心意的表达便是重要,谁不渴望浪漫的爱情谁不期待对方说出爱呢?
即便我们知道它终究会是回归平淡。
于是谦学会了要抓紧小月不再放手。
这是一部爱情童话,于是故事终究是以团圆为结局。
它想告诉世人,分开了不要紧,最紧要是不要错过,要懂得如何去爱。
可是,然后呢?
可是,分开了真的还会再重来过吗?
大城小事》浮華 《大城小事》的片名好像很親切、日常,其實是非常整色整水、極力用「唯美」鏡頭和「浪漫」音樂炮製的浮華商品片,很造作,拍不出什麼真情實感。
普通話對白優勝 黎明和王菲主演這部「廣告加 MTV式」愛情片,或許迎合到市場需要吧﹖畢竟,很多觀眾只求有明星、靚景,又有歌聽。
但如果港片的精裝化,加上和大陸緊貿化,只能做到這樣的話,實在不切實際,會被大陸製作迅速拋離。
看看北京旺片《手機》吧,雖然我不大欣賞,但絕不是這種棉花糖。
如果當作上海市宣傳片,可說相當成功。
此片把今日上海拍得非常美觀,充滿新式華麗建築,舊街小巷亦有情調,兼有豪門宅、新穎玩意、風味食品,還大放煙花,簡直什麼都比香港璀璨。
我認為此片的真正優點,是全部普通話對白,不再夾硬大講粵語或亂拋英語,現在香港觀眾也不會自大地抗拒普通話了。
片頭設計值得一讚,把中文拆成符號再組合,簡單巧妙。
這是新上海故事,一對各有專長、各自創業的男女戀人,忽然鬧分手。
男的很癡情,千方百計要和女友復合,卻總是冤家路窄地撞板……。
這構思可以發展成有情有趣又有生活感的大都市情緣小品,像不少紐約愛情片那樣。
但《大城小事》太賣弄浮光掠影的五顏六色,連抄牌交通女警也扮得像超模,失去應有的實感。
王菲黎明無火花
守着网络蚂蚁近3个小时,终于让这部片子安然无恙的到了E盘上,然后播放,一个半小时结束。
细细回味下,并不记得有什么激动人心的情节发生。
整部片子都如同一杯茉莉花茶,什么都是淡淡的,嗅觉与味觉经历的一切都是不温不火,而喝了这杯茶后,得到的惟有淡淡的暖意,还有口齿间些微的余香。
故事情节很简单,不过是讲述在上海这所“大城”里的一对经历感情转折与考验的男女从分到合的故事,确实是小事而已。
因此编导在处理上似乎也有些故意要把情节作为小事来淡化,(黎明的编导处女作?
),舒缓而平和的把这个故事娓娓道来。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开篇的音乐,漆黑夜色下一切都若隐若现,而此时的音乐却是一个女生的吟唱,是舒缓但有些激烈的节奏,如同我们隐忍的感情。
我一直认为这段音乐是整部片子唯一的亮点。
接下来便是男女主人公在餐馆分手,相对而坐,讷讷无言,这时窗外有两辆轿车相撞,二人齐刷刷地回头,像从某个很深的梦里惊醒般,所有的惊心动魄和刻骨铭心不在主演的脸上,而分手的惨痛一如轰然相撞的汽车,赫然在目。
整部片子基调是宁静的,没有大城市的喧嚣与浮躁气息,所有的情节发生的地点都是有些偏僻的场所:里弄,富商的别墅,夜晚的快餐店,还有高层建筑的一个角落,即使是有很多人存在的情况下也没有嘈杂的人声,本该人声鼎沸的上海,在片中静谧得宛如童话。
关于这部片子的男女主角,两个天王天后级的人物,一度是宣传时的卖点。
就角色本身来说,和黎明王菲是相称的。
黎明的形象决定了他所能够扮演的角色,无论是最初的《玻璃之城》,《甜蜜蜜》,还是近期的《无间道3》与《双雄》,他一直是个相貌平和敦厚气质温柔,带着很浓书卷气的男子。
我一直觉得他就是亦舒笔下的家明:云云众生中的一员,日复一日的生活磨平了他的激情与向往,但内心里仍然有澎湃的感情,神情中有不经意的温柔。
也许并不让人印象深刻,却让人温暖塌实,值得信赖。
王菲的形象具有典型的都会女子特征:美丽,有些冷漠,所有事情藏在心里,即使已经肝肠寸断,也决不在人前掉泪。
个人觉得这部片子她的表现平平,她的角色本来是需要更到位的表现,是即使神色淡漠但眼神却可以泄露感情的女子。
她一贯漫不经心的神情用在这部片子里无疑是有些尴尬的。
她“无所谓”式的表演,只适合那种看上去大大咧咧,但却爱得很隐蔽的角色,如她在《重庆森林》中饰演的阿梅。
因为偷偷地爱,所以在不经意间的流露才让人怦然心动。
近年来编导似乎都喜欢采用烟火的场景来烘托气氛,最开始觉得浪漫温馨,看的太多太滥便已视觉麻木。
而安妮宝贝“爱如烟花只开一瞬”的理论对我印象很深,所以往往看到影片中出现类似场景便觉无限悲凉,总感觉这对一对相爱的人来说是不好的预兆。
因此看到黎明和王菲两个人站在饭店高层俯视外滩夜景,面对无数烟花缤纷散乱的时候并没有感动。
这里原本属于片子的高潮,却因有些泛滥的情节减轻了感染力。
不过总体来说,我还是满喜欢《大城小事》,因为个人偏好,我一直对于这种情节舒缓,有些“追忆似水年华”意味的片子都很情有独钟,比如《似水年华》。
而片子中洋溢的温情与宁静也对了我的胃口。
学习工作生活的压力这么大,神经无法承受太激烈的冲撞,这样温情脉脉的片子,刚好。
在酒店没事可做,重看了一遍大城小爱。
这个时代,很多东西都丧失了时间感。
尤其是影像。
它们被创造出来,躺在硬盘里,永远没有变化——直到硬盘坏掉,它们就以全新的姿态消失了。
但是,直到现在,相片还在变黄,胶片的底片还在被侵蚀。
所以当影片开头的黑场出现胶片的坏点时,当影片里的灯光色彩变得失真时,我看见时间走到了影片里的每一扇窗口。
在时间的冲刷中,他们的每一个对视都让我心动。
王菲凌冽的颧骨,黎明展不开的笑容。
我其实一直无法接受明星变老的事实,可能是因为我一直无法接受自己变老的事实,当我看见很久以前的电影,尤其是里面有我喜欢的明星,我都会怀着隐隐作痛的心态注视着她们的眼睛。
不管怎样,这一切都过去了。
豆瓣上关于这个片子的差评很多,不过共鸣这个事情,不是每个人都会相似的。
可能一个眼神就能看哭出来。
犹豫的手指,等待烟火的尴尬。
没有完全相同的爱情故事,因为细节千差万别。
细节。
和s一起看了一遍.我自己估计是看第三还是第四遍了.我只是喜欢那个时代的上海,有王菲有安妮宝贝的小资气息,衡山路餐厅美丽,茂名南路酒吧,新天地,人还不那么多,街道还很干净,外滩早晨笔直的马路可以看到东方明珠.有一种纽约气息.还喜欢南翔小笼,嗯.还有座落上海各处的老洋房.外滩那些房子里头的老电梯.老纪念馆们.喜欢月亮河,还有那些配乐.我觉得这部片子如果叫做"上海,我爱你",那会很适合.
一句对不起,治愈了小月疲惫受伤的心。
几百次,我爱你,也没有一句对不起来的真心 。
对不起 这么久才说我爱你。
其实每个人,很多时候,都活在自己的感受里。
他们感受着自己的感受。
却忘了去爱。
直到爱着的人累了,没那么爱了。
你反应过来,却成了对方的过错。
点点滴滴,小的事情,充斥着感动。
没有让人内心澎湃的剧情,没有嘶吼,没那么痛快。
这难道不就是生活吗?
上海的灯光,烟火,每一个平凡努力生活的人类,在这所大的城市里,做着小的事情,城市拥有每个人的记忆。
这是一部淡淡的爱情电影,它想告诉我们,爱情需要互相包容,相互理解。
做错了,要勇敢说对不起。
没事儿时,也要说,我爱你。
在上海这个高度发达的特大城市中,个人的喜怒悲欢、爱恨情仇都变得十分渺小,正如同人在自然面前一样的不值一提。
阿谦和小月的分分合合,那样平淡,没有大起大落,却恰到好处地勾勒出现实中世间男女聚散离合的浅浅轮廓。
影片开头展现了一幅国际化大都市的绚烂夜景,车窗上一闪而逝的霓虹灯影,通衢大道上几可连缀成一条银河的车流,即使是在夜晚,城市里依然繁忙如斯。
车尾灯刺眼的红光里,镜头慢慢聚焦,映照出正呆呆望着窗外的小月。
在爱情中感受不到新鲜刺激感的阿谦毫无顾虑地提出了分手,没有哭天抢地的悲哀,也没有咬牙切齿的咒骂,却也不是那种回归友情的淡然。
小月没有挽留,因为此时挽留已经于事无补,她是个女强人,她即使无法面对感情的失利,也不会将自己的伤口暴露于人前。
她只是淡定地离开,依然努力工作,淡定地仿佛分离从来未曾发生。
然而她再强势,也有脆弱的一面,不可能真的完全漠然。
为了告别过去的回忆她更换了房间,渐渐习惯了一个人生活,却又在工作中重逢阿谦产生龃龉,恢复的节奏被打乱。
谦出于对孟老先生健康的考虑否决了小月的提案,致使她白费心血,差点失去这一单生意,我觉得这无可厚非。
阿谦只是出于职业道德提出建议和意见,何况他也不知道对方是自己的旧爱,即使他知道,也毫不妨碍他反对提案。
在孟老先生生日宴会的试演中,夜幕上肆无忌惮地绽放的烟火让两人重拾心动的感觉,阿谦也开始试图挽回这段错过的感情。
最后阿谦似乎已经放弃了寻找,在两人重拾爱意的地方等待,也许他吃准了小月跟他的想法一样,也许他只是想赌一把,小月最终还是主动出现了。
两人终于重逢。
小月在得到阿谦的道歉之后,就立刻欢天喜地地奔向了他,可见她心里终究还是放不下他的,无论她表面上看是多么坚强,也有软弱无助的时候,当狂风刮倒她的门板时,无论阿谦出现的时候她表现得多么冷漠,她心里肯定是有欣慰的,正如无论她如何掩饰,她都会在阿谦面前露出女强人姿态之外的女儿娇羞之态。
这时我很想问出之前小月问过的一句话:“ 腻歪了就想分手,现在觉着对我又有感觉了,又回头找我,以后呢?
”是啊,以后又怎样?
我没有谈过恋爱,不知道爱情是如何的。
可是我也大概明白,爱情中会有一段时间流于平淡,阿谦面对这份平淡选择了逃避,选择了分开,直到分开之后才发现原来在一起的时候分分秒秒都是值得回忆的。
阿谦为什么说对不起?
我认为正是他的逃避。
因为他个人对新鲜感的追逐,选择了离开,伤害了小月。
我也相信,失去一次之后,他会学会珍惜,不再放手。
令我始料未及的是,孟老先生在对往日错过的爱情的美好回忆中猝然离世。
听说那个酒里加醋的方子并不真正治感冒,只不过是心有醋意的女子对心上人的小小暗示,不过这个迟钝的心上人没有发现,致使错过了这段情缘,留下了一生的遗憾。
这是不是最好的结局,谁又能明了?
回忆是美好的,这似乎就已经足够。
2014年10月18日
圣诞前夕,翻出《大城小事》来看,因为同名的歌实在太有名,便觉得电影也该是很好看吧,再加上之前被《堕落天使》里的黎明crush到了,对这部着实期待很高。
但很可惜,王菲和黎明,两类颜值巅峰却互不搭边,即使分手后再相聚的戏码,也没擦出任何火花来。
94分钟,像是拉长版的音乐mv,画面唯美,面容模糊——如果真压缩成一部mv,倒是可能非常惊艳。
起初,我以为是黎明自导自演的片,在我的刻板印象里,演员初次做导演,往往因为自己的某种执念或情怀,导致成片风格化严重,要么惊艳,要么一塌糊涂,这部大概倾向后者多一些。
后来发现黎明不是导演,而是监制,不过参与度颇高,也算大致符合我的刻板印象。
我猜《大城小事》的戏核,应该不在王菲或者黎明身上,而是不久于人世的大富豪孟老先生,自知天命,在最后的生日前带黎明去小酒馆,回忆当年红极一时,夹给他小笼包,给他酒里倒一滴醋来治感冒的歌女。
这是黎明从一个朋友那里听来的真实故事,所以真挚,所以打动人,即便转念一想,还是杜十娘与负心汉的故事。
而分手后再相见,再走到一起的男女主,不过是为了把这个真实故事嵌套进去、让观众出乎意料的虚套子。
所以会觉得,即使王菲黎明如此姣好的面容,也还是模糊的,他们是曾经无法善终的情侣的叠影,望见了双重宇宙里另一种可能,于是不妨规避,不妨再相逢一试。
可是真的改变了什么,似乎也没有。
借用某某某在喜剧大赛里的名言——“没有人物弧光”,他们只是影子。
我觉得黎明很可惜的一点是,他请来了王菲,却拍了一个太泯然于男性印象中的女孩儿。
这个斜刘海长发的女孩,可以由任何一个人来扮演,分手了避之不及,有闺蜜帮忙出气,要复合会设计倒计时寻人的考验。
实在是太普通了,普通到完全就是直男的想象,普通到你从人群中真的拽一个普通女孩子出来,都比这里更鲜活。
要还是《玻璃之城》里的舒淇,或者杨千嬅,或者张曼玉,倒还更多些不折不挠的娇憨可爱。
另一方面,我觉得王菲也没好好演,甚至都懒得给这样的情节唱一首插曲。
对我来讲 即使有Faye也难逃烂片命运
擺到明係雷頌德的音樂特輯,不過搵左王菲同黎生做主角唻拍,配樂配得不好,太...行(讀第2聲),唔好睇!只係王菲好靚。!
王菲的么。。。怎么说也还行吧。艾
故事一般...配乐一般...黎明一般....王菲不一般~....把上海拍得蛮漂亮的
小事发生在大城市里、就淡淡的~~
04年小均.太平洋文艺电影城.
很烂的剧情。边查cherry的键盘边看,剧情看完就忘。主要是以前大城小事、小城大事的歌很好听,才决定看的。最后从淘宝买了心仪已久的青轴键盘。苹果无线键盘就被融化的西瓜霜的糖给报废掉了。
菲从开始高冷到结尾,只有最后笑着说生日快乐的时候能看出点儿感情。。黎明就,很黎明。很言情的故事,有一点还蛮上海的细节,非常有大陆电影的时代感,完全不香港,也……没什么都市感,把港味洗得这么干净也是蛮厉害的。。
合拍片的问题就是语言的问题,语言的问题就是细节的问题,细节的问题就是导演的问题,导演的问题就是电影的问题。
第一次在大银幕上见王菲,结果电影烂得差点让我睡过去。
黎明是唯一演得好的
上海:能吧上海拍得这么美,就是该片最大贡献!尤其是04年嘉年华环游至上海,那个城市摩天轮让我印象深刻~王菲很清丽。黎明木讷得讨喜:)
我们相爱太快,关系又发生的太多。腻歪了就想分手,现在觉着对我又有感觉了,又回头找我,以后呢?
虽然有王菲,虽然有黎明,虽然也极力想表现出深刻的感觉,但是我说句实话,这部算是商业之作吧。没有任何一部片子可以超过可以模仿《甜蜜蜜》,哪怕是一点点,哪怕同是黎明,哪怕你是王菲。
没什么起伏 反而贴近真实 从这部片子开始 喜欢王菲
一个呆呆的,一个酷酷的,都没有表情的,演技,你猜,你脑补。
有些镜头很喜欢,有些情调很喜欢,不过故事性太差,也证明编剧和导演是很单纯的人,他们只是想讲一个简单的没有勾心斗角也没有插足者的爱情故事。
Moon River用得不错,但看完后想的是《将爱》里的歌,我不要爱的空城,第一盏路灯开了,美丽的错误往往最接近真实。确实跟她那两年的状态很合,她演得也多好啊,怎么没有再拍几部呢……
moon river~
故事情节有点空洞,虽然是摘取大城市里微不足道的一些小故事,但是应该更丰满。即便是王菲演也没法弥补,黎明这部好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