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三角、菜单、无边泳池。
都这么几个意象:诡异偏远、与世隔绝的空间,谜团和狂热痴迷的人,杀戮和死亡,人和人在所谓异世界被打碎重组的社会关系,变态禁忌的规则和心底的黑暗释放。
待在家里的人们对本来熟悉的世界产生了一种陌生和羞怯,重新踏入的时候甚至感觉有变态的兴奋;又因为被封闭太久,对外面的世界怕得要死,已经只不住幻想不知道说啥 看的有点累了。
我感觉每个人精神状态都很差 走在亏贼的路上。
让我们一起highwaytohell.走向亏贼 。
拥抱亏贼
我们多多少少都会逃避一些事情,比如学习,比如结婚,但这些事情并不触及我们以人类的方式进行思考的根基——人都会死。
一旦逃避了死亡,这个根基就被打破了。
这个影片的主题其实就一句话,逃避死亡的同时也就逃避了生存,“不死”不等于生,“不死”创造出来的是不同于人类的新物种——僵尸。
现实中“不死”的案例很多,比如孙小果。
他逃避死亡之后收敛了吗,重新做人了吗?
没有,他变成了一个视人类为其他物种的僵尸,那是个什么状态可以看《扫黑风暴》。
齐泽克做个一个视频讲“不死”这个问题,他称之为“淫荡的不死状态”。
玩家可以一次又一次的逃避死亡原地复活,就是一种“淫荡的不死状态”,他们并不会认真的对待游戏角色和NPC。
“不死”作品最早可以追溯到萨德公爵,这位老哥放荡不羁爱性虐,一次又一次的逃避了死亡制裁,被长期监禁后写了不少关于“不死”的文学作品。
《无边泳池》也是新瓶装旧酒,把萨德的故事用现代的、科幻的方式又讲了一遍,讲故事的技巧不错。
借着这个片子还想聊另一个话题,演员是和类型片标签锁死好,还是什么片子都演好?
周星驰和喜剧锁死,阿汤哥和谍战动作锁死,米娅·高斯和黄暴惊悚锁死,一看到他们就大概知道了会是什么观影体验。
什么都演的话,喜欢演员A+类型X的观众给A捧场,看了演员A+类型Y的新片,因为不喜欢类型Y所以大失所望,打个差评,就影响了演员和影片的口碑。
有些说《无边泳池》过于黄暴,其实认准米娅·高斯,绕着走,就没这个问题了。
再说这个影片讲的僵尸,僵尸是要吃人的,不黄暴还能咋讲。
这片5.4分确实也是匪夷所思,评论区充斥着大量吐槽也是难以理解。
在我看来这是一部很有意思的片子,完了,和主流审美偏差不止一点,当然自己喜欢就行了,这分明是一部神作。
也是头一次在电影里看到很多新鲜新奇超前的概念,难道还有比亲眼看到自己被自己杀害这样的概念还有意思有脑洞的剧情嘛?
.......
视频地址 https://mp.weixin.qq.com/s/sl3lsKjxu0pCzrmLo85LqQ
今天聊聊加拿大 / 克罗地亚 / 匈牙利电影《无边泳池》。
片名Infinity Pool (2023),别名永池。
无边泳池指的是一种高端游泳池设计,特点是以视错觉为基础,水池边缘与水平面齐平,形成了一种“无边界”的视觉效果,让游泳者感受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愉悦感,因而广受欢迎。
这部《无边泳池》主题有关身份危机,故事设定发生在虚构国家利托尔卡(Li Tolqa)的高端全包式度假村。
影片会让人联想到《悲情三角》,本片的中心并不在阶级身份上,而是放在了自我身份认知方面。
《无边泳池》显得更加犀利、更加有趣和更加邪恶。
男主角詹姆斯·福斯特是一个充满自卑感的作家。
他出版了一本小说后,和出版商的女儿妻子艾米一起前往利托尔卡度假,试图寻找一些灵感激发创作。
一个自称加比的女人主动接近詹姆斯,她自称是詹姆斯的书迷,邀请詹姆斯共进晚餐,和加比的丈夫阿尔班一起吃喝玩乐。
詹姆斯小心翼翼地驾驶非法租赁的敞篷车时,车头灯出现故障,他撞死了一名当地农民。
肇事逃逸出发了当地的法律程序,利托尔卡是一个生活贫困、宗教盛行和极度保守的国家。
詹姆斯被判死刑,并且死刑将有死者的儿子执行。
好消息是,只要詹姆斯愿意支付一笔费用,警察就可以制造一个他的克隆替身代替他被杀死。
不过行刑的时候,他必须在旁观看。
在这个看似保守的国家里,有钱可以为所欲为。
富人们用他们的钱逃避责任和后果,普通的享乐早已无法满足他们日益增加的变态需求。
为了寻求更大刺激,他们从入侵民宅中获得快乐,烧杀抢掠都不用付出什么代价。
整个过程充满迷幻,匪夷所思,就像他们通过致幻药物开impact一样。
《无边泳池》讲述了一位艺术家被迫直面自己的不安全感,他需要在放弃和屈服中完成转变。
和大卫·柯南伯格喜欢在扭曲的身体里反映现实一样,布兰登·柯南伯格也用扭曲的画面反映了对现实的思考。
影片毫不避讳地对富裕阶层发出尖锐讽刺,也对金钱带来的负面影响发出血泪控诉。
布兰登·柯南伯格的这部《无边泳池》上映第一周的票房比《未来罪行》全部票房455万美元还要多。
《未来罪行》是布兰登·柯南伯格的父亲大卫·柯南伯格执导的。
《无边泳池》虽然票房高于《未来罪行》,但是整体也很惨淡,只有518万美元票房。
《无边泳池》里的画面不适合描述,最初被评为NC-17级,NEON申诉失败后重新剪辑了这部电影,以获得所需的评级。
未剪辑的版本在圣丹斯电影节放映,而重新剪辑版本则在院线上映。
毕竟《无边泳池》非常适合圣丹斯电影节的午夜单元。
《无边泳池》会让人想到《人皮客栈》,但更加迷幻。
影片一开始就营造出一种超越现实的观感,将观众带入一个失去平衡、几近倾斜的世界。
大家就像登上了一艘颠簸的游船,跟随着镜头一起摇摆晃动。
影片画面采用偏冷的色调,看不出勃勃生机,高端旅游酒店倒是充满萧杀感。
画面构图上也都将元素堆砌在左侧,特写镜头呈现极端的近距离,浅景深不断在角色之间变换焦点,重点突出主人公和妻子、和周围人的不和谐。
这是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Alexander Skarsgård)第二次扮演一位没有卖出什么书的作家。
前一部电影是《哥斯拉大战金刚》(Godzilla versus Kong)。
尖叫女王米娅·哥特的表现依旧令人难忘。
她的加比表现得凶猛无畏又神秘有趣。
加比从谄媚奉承的小迷妹变成了荷尔蒙爆表的引诱者,再变成恶作剧虐待狂,从头到尾都支配和羞辱着詹姆斯。
这种狂放表演估计也只有米娅·哥特才能做到。
失意作家和可怕富人之间并没有清晰界限,他们一次次失去身份,需要通过更大的刺激找回感觉,最终只有在无法控制的更强大力量面前才能得到平静。
反正詹姆斯是不是个好人、能不能找回自我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布兰登·柯南伯格在影片中非常开心地注入了大量鲜血和肉体。
如果观众想进行一次奇妙怪异狂野的旅程,不妨看看《无边泳池》。
有钱为所欲为,迷幻匪夷所思。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本人菜鸡,仅仅仅个人观点,友善讨论涉及剧透!!!!!!!!!!!!!!
看完后我的大体感受是:吃了裱花很精美但奶油没什么醇香的齁甜蛋糕,吃完了肚子还饿着但脑子觉得饱了。
总体来说,我觉得值得一看,但以下部分多为吐槽。
--(1)背景音乐的类型单一,恐怖氛围靠bgm撑
开始的画风低情商:刚开始的时候就觉得鼓点好像很突兀高情商:音乐的存在感的高 开始的时候明明没什么恐怖的地方,却要通过今年来恐怖/荒诞片的通用鼓点来配合。
我把耳朵堵住并且在颅内播放轻松小曲之后就觉得好像在看某度假小岛的宣传短片。
虽然说我觉得音乐也是氛围塑造很重要的部分,但是真的跟其它的部分(画面/对白)不适配啊(指开头)。
个人有点出戏--(2)技巧上有点审美疲劳低情商:“重复”。
高情商:个人/团队风格明显。
虽然你360度转镜头很高级,但是也不要一直转吧,,有点点老套+出戏。
从头
转到
尾 主角们第一次公路开车的时候,镜头基本全部聚焦于飞速后退的绿植(很长一段,我朋友差点睡着了)。
且看到最后,只要有人物对话出现我就知道镜头要聚焦在某人物的特定器官上面了。
正片比这个更严重 至于一些限制性镜头,由于画风很相似也显得有些冗余。
虽然说我觉得这些“实验性”镜头很值得实验,但是这些技巧总得有一些意义或者作用吧。
我觉得这些镜头并没有让本片的主要属性增强(如荒诞/恐怖/超现实)。
而且让观众猜到下一个镜头是什么有点出戏。
(3)高设定,高包装,低故事的感觉低情商:故事是真的撑不起设定和手法高情商:跟设定和技巧比起来,故事好像有点过于单薄。
前面两罐骨灰的故事有层层推进的感觉。
特别是第二罐骨灰,先拍摄“double”们的处决,再转到观众席,确实可以让人思考:到底是谁死了,到底谁才是真的“我”等等,并产生一定的心理恐怖效果。
当男主被捉弄而殴打了自己的“double”后,我觉得这个故事确实还是可以的,特别期待高潮部分。
编导会用怎么样的故事来探讨“我”这一意识的复制性呢?
男主被愚弄,不知道红色头套下的是自己的“double” 结果导演让男主跟已经变成“狗”的“double”打了一架,结束了。
虽然跟上一事件也有呼应和推进,但个人觉得没有能够上升够的感觉。
狗“double”--(3)唯一的赞美part Mia没眉毛,好。
很多设定很戳:雨季的设定在氛围的塑造和推进上还是很成功的!
感觉给整部电影塑造了一个mood。
其它比如大家离开这个地方的时候的“正常”确实有给人荒诞的感觉,“double”的概念虽然不太新鲜,背景很软,但是确实可以引出一些值得讨论的话题。
有一些细节还是很戳的:比如男主从洗手台下抽出他护照的那一段 以及我觉得这部电影我最喜欢的地方就是那些面具。
真的概念美术太强了。
虽然说我还在跟朋友讨论它们到底有没有深义,但是我觉得不过度解读的话好像“用处”没有很大,意义也没有很深吧至少。
希望之后能看到各位大神的解读
一小部分面具。
*所有图片来源于官方预告片
#无边泳池# ( Infinity Pool)(B-)观看过程中无数个WTF从脑中闪过,上一次有这种感受的好像还是2019年那部《Midsommar》。
本片与预告片所传达的不太一样。
从预告片来看,只是类似《我知道你去年干了什么》这种恐怖片,但其实要疯狂、变态很多,还有科幻情节。
只有前20分钟看起来是正常、一本正经的,后面发生的就像一场无休止的噩梦。
我很不理解为何这部居然是R级,其实完全到达NC-17了,在我看来可比去年的《金发梦露》露骨多了。
特别是,本来是来看恐怖片的,血腥暴力我有所准备,但没有准备看到很多措不及防的下流内容lol. 有一个露点镜头,不确定是不是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本人,估计又是鸟替。
Mia Goth真的是B级片女王了!
一般都是以正常、诱惑男性的女性形象出现,但很快就变成了夺魂女变态。
感觉她气质上很像A片女主角,但最大的不同就是,让男人以为可以被带去天堂,结果去了地狱, 真的是当代女魔头的代表了。
因为有她的片子都必然露骨,我看的时候全场只有三个女影评人,剩下50-60多个人都是男的影评人(我也纳闷怎么我会答应前往),估计都是冲她来的。
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这三个女的,要被夹在一堆男性中间看很多十分露骨的性爱镜头,基本上跟看A片差不多。。。
真的是全程尴尬。
这让很多血腥镜头都显得不算什么了。
不过影片不是一无是处,配乐、摄影都很特别,确实有一些对社会现实的讽刺。
比如揭露富人、白人的虚伪面目,对法律的无视和肆无忌惮。
特别是,又再次展示给人们,一定要警惕交友,特别是在谋生的地方,刚刚认识的人不要过于相信对方。
一旦遇人不淑,落入虎口,想脱身将很难。
影片中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出演的失败作家塑造得也很典型,是属于已婚男中最容易出事的一类人:没钱靠妻子养着,自己写的书得到很多差评销量差,事业一塌糊涂,常常被妻子奚落,让他大受打击。
这种类型的人很容易自暴自弃、误入歧途,这时如果出现个小姑娘崇拜她,正好弥补他被贬低的自尊,马上就出轨,典型的败家子。
比如我们在社会新闻上看到的很多杀妻案中的凶手都是这类型的。
所以感觉这个角色本身塑造得非常具有典型意义。
后来在他身上发生的一切仿佛就是对这类人最好的惩罚,也会让女性观众看到,这种男的,真的是要远离。
值得一看,但是直接感受是比较恶心。
我是在Sundance film festival 2023看的这部电影。
看完的时候本来想给个三星,原因如下(1)这部电影有非常多过于violent & sexual的镜头,看完之后让人极度不适。
即便没有这些镜头,也并不会影响观众对电影的理解。
所以这些镜头就是为了装逼吗?
为了显得自己很“艺术”?
(2)很多主角缺乏人物刻画,没有交代他们的职业,人生经历,动机等等。
就只知道他们是有钱人,是疯批。
表达的社会问题也因此非常肤浅。
(3)是个假科幻。
但是这个电影有一些比较有意思的设计。
所以综合三星。
电影结束后有导演组的“提问与回答”环节,这个环节我听到一半就离场了,且让我感到更加不适。
导演非常自豪的说里面所有的sex 场景都是现场拍摄,拍完之后在他家放映,然后用拍摄机进行二次拍摄,然后经过各种牛逼的剪辑技术,才得出了电影里面效果。
这让我想起了电影行业里,为了前途不得不被迫营业的女演员们。
现场拍摄sex scenes,被所有人围观,被各种人剪辑,最后还在导演家客厅被播放进行二次拍摄。
这到底是敬业专业,是新的拍摄手法?
还是恶趣味或者行业潜规则?
导演也承认了这些极度夸张的镜头是为了给观众带来视觉和精神上的冲击,他称之为underground shock art。
我内心翻了一个巨大的白眼。
电影当然可以通过极端镜头来冲击观众,但是这些造成冲击的镜头需要有意义的,比如能提高故事的高度深度才算是好的冲击。
不能为了冲击而冲击吧?
感觉这片子只能是男导演才拍的出来,取悦的也是男观众。
里面有些场景对男观众的视觉冲击仅限于“哇 这种尺度的场景在电影里很少见”;而对于一些女观众来说,这样的视觉冲击只会让她们想到人生中不安全的时刻。。
当然了男主alex就挺喜欢卖肉的。
我也无话可说导演还非常骄傲的说他反应了很多深层的politics以及社会问题。
然而就像我前面说的,他连人物背景和故事都没有深挖,观众连这些人到底是干嘛的都不知道,怎么反应深刻的社会问题,只能停留在表面。
总之,我觉得看完就感觉浪费了快两小时并且留下的极度不适的后遗症。
如果没有听最后的提问与回答的环节,我还可以对自己说可能是我太low,欣赏不来这种艺术。
结果听到导演本人的讲解,让我觉得不知道是谁low啊。。
观前提醒:本片含有血腥、暴力、色情暴露画面!
看完之后会有精神状态明显变差的症状!
钱,开头多次提到钱,设计师听到作家不写书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他钱从哪里来,听到作家说娶了一个有钱人后,设计师的女伴表情开始变得玩味起来,看作家的眼神就像是在看一只自己唾手可得的猎物;铁丝网,清楚的营造出阶级感,只有公路上没有铁丝网,造成了两次作者和原住民的接触;小白脸,作家就是那个小白脸,那个不劳而获者,最开始作家和他女友的发型精致有型,看似已经融入群体,实则和度假村里的其他人随意的穿搭格格不入;最后的镜头,面具七人组的其余六人都换上了日常的的衣服,卸去夸张的妆容,只有作家和最初的打扮无二,只有精致的发型不再,作家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异类替身,概念新颖,没有展开;概括:作家这个无背景、无实力、靠长相上位的奇葩,被他人营造的一个欲望的幻境吸引,无法自拔,被他人取乐,最后无法回归正常生活;吐槽:作家这个角色真的恶心,花着女朋友家的钱不关心自己女朋友就算了,被别的美女夸上几句马上就见异思迁,啥都不会老老实实搬砖就完了,非跑到上流社会的度假村去,就是哥长得帅哥有理,被整活该。
他女朋友也没一点主见,被帅哥泼了一身咖啡就爱上人家了,帅哥说啥就是啥,就是一个窝囊废富二代,他俩绝配。
电影大部分都在拍一群高智商的人往死里整低智商的不劳而获者,没意思,唯一有点深度的关于钱和阶级的讨论没有深入一点。
看完我只想说,作者对小白脸之痛恨,真是深入骨髓,不如起名为“教你如何整蛊小白脸”,所以这个电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做小白脸。
终语:小白脸,富二代,啥也不是,别看!
一个中年失意的写手因为一个女人的勾引经历了一遍自我克隆体的赎杀,从此在自我消杀的快感中逐渐沉沦,成为瘾君子后的每一次冒险都是为了寻找灵感来诗意化自我的黑暗面,这伙幸运儿开始挑战一个国家的法律制裁者、凌驾成功者的文明。
而这个国家可以为氪金旅游者创建一个克隆体来代替本体应该在那个国度杀人后接受的死亡惩罚,这一点倒是让我觉得是全片最阴森恐怖甚至后背发麻的地方,世界也许是一场资本家放大自我阴暗面的屠杀游戏。
相比自我消杀的快感,我倒更喜欢r&m里面从埋掉平行宇宙另外的自我,看着自己的尸体坑吃早餐再告诉自己,昨天的自己已被杀死,今天的自己仍要嘻嘻哈哈宇宙冒险,也许这是另一种自杀的浪漫。
但是这部电影则从黑化的视角告诉你,恶的种子从一个本身就内心泯灭却在关键时刻依然选择苟活的人体沼泽地里滋生结出虚荣的果子,自欺欺人的"强大"是一次次屠杀自我来完成的,最终平凡单调的生活里也许他用邪恶终于捕捉到了关于生的灵感吧。
从视觉来说,导演确实把致幻的感觉展现的很到位,但整体镜头画面偏黑,好多镜头黑到压根就看不见挺不舒服的,总体来说还是挺有深度的关乎苟活寻找自我的教育片啊。
《无边泳池》是一部极具猎奇性质的电影,它挑战了观众对于道德和人性的极限思考。
影片以一名富豪家庭在芒果岛度假遇到的一名青年艳遇为线索展开。
随着故事的推进,这个泳池成为了男主、这个岛屿、这个沉迷的社交圈子的魔幻之地。
电影中呈现出来的鲜活、动感、诱人的情节,无疑启迪了人们心理深处的矛盾之处。
各类意味深长的视觉意景,加深了演员的情感激情。
但深究之下,这毕竟只是一个强调快感和猎奇的电影。
如果你真的想要看到人性与道德的探究,推荐你选择其他更有深度的作品。
emmmm要不然柯南伯格老师还是亲自上手教一下自己儿子吧,再这么拍下去是真没救了,高明的致幻剂电影才不会这样反复拍嗑药,更不会把那些流于表面的“视觉概念”当成大招,况且尺度哪有先期反馈的那么夸张(或许是院线公映版做了删减?)总而言之,只有把这片当成Skarsgård的粉丝电影才能找到亮点吧。另外,无比想看Mia Goth再演一回纯粹的正常人,她的气质演正常人反而会显得更危险也更有趣。
科技树点歪了的贫穷小国,肆无忌惮的白人游客。神一般的米娅,神一样的导演!
我艹 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在看什么…… 我完全不能理解这种电影以及它想干什么……1 星给摄影 1 星给音乐……
当最后一个画面放完,这部白人趣味式恐怖片瞬间又变成烂俗心理片,总之一言难尽。
泰瑞宝
4.5 mia goth把整部电影给演活了
疯批聚会,挤出脓浆!
其实设定还挺有意思的,不过之用来完成了一些奇观(物理上和心理上都有),没有太深刻的探讨。结尾前的部分是把情绪推到了一个高潮点,但是往后没延续了,不知道那群人图个啥,也不知道导演图个啥。镜头语言上大部分都很平,不过迷幻的快剪段落看的还是很新奇愉悦的。米娅高斯没有让人失望。
完了,我已经开始觉得Mia Goth美爆了。高概念用得很糟糕,没被和谐的视觉奇观根本没加到分。
草,我还挺喜欢他拍风景的方式的。不过sex场面也太,就可以没有要么更恐怖一点。和我以为的发展不太一样。
1+尚可的概念被台词先于画面交代(相信自己的概念难于理解)的愚蠢自大的处理方式、为尽情剥削表象(实际上毫无新鲜感)而始终局域的视角和混乱失控的故事及表演毁得一干二净
可能是以前看过很多遍狗的照片了,就没那么惊喜了
没逝,为几秒预告看部烂片不丢人
当你在旅途中突然遇到米娅•高斯时,一定会有什么奇怪的事情会发生。
完了,头一次觉得自己和大众的想法差异这么大,其实并不装逼也不难懂啊......我觉得真的是很厉害的作品,隐喻也没有那么深刻,只是表达得很克制而已。
你讓邪典女神演個這?我到底要為我的好奇心浪費多少時間
继他的"占有者"之后 我又看了一部他拍的看得添堵的片子……
简单来说就是一群人逮住男主玩禁忌游戏,最后人家都拍拍屁股回归生活,徒留男主傻了吧唧走不出来。整个电影噱头大于剧情,不惊悚也不血腥连所谓的x奴也就一点遛狗镜头。不过米娅高斯还是一如既往地疯批,对这种类型她已经如火纯青了。
观感不如“占有者”。都拍成这样了,男主连个鸡儿都不漏一下真的很没有诚意了。
我觉得还可以,满足了某些X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