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洪流不可逆,我的心随着剧情的推进被一点点的打动,第一集揪心,第二集泪目,压抑的角色、抗争的角色、拒绝放纵、接纳理解、时代的牺牲品……祖父坐上大巴离开,车窗外那个飞吻,让人心痛不已。
直到第二集结束,我才体会到祖母当时看到窗外的情敌送出飞吻时,嘴角透出的那一丝微笑,那一刻,她感受到了胜利!
当孑然一身时,她体会到所有的胜利都毫无意义的那种心痛,隔着屏幕也能体会到。
一部超有价值的电影。
别忘记点击右上角“…”将学长设为星标哦
《橘衫男子》是英国广播公司BBC在2017年推出的2集同志迷你剧。
该剧讲述了一个家庭里发生的两段同志爱情故事。
第一段故事发生在二战结束时,第二段故事发生在现代。
两段故事因一幅名为橘衫男子的油画而串联,展现了同性爱情在不同时代面临的不同挑战。
《橘衫男子》代表了近年来英国同志剧的风格走向,在渲染时代背景的前提下,着力展现性少数小人物的命运走向;在讲述个体情爱琐事的同时,又兼具人文关怀。
《橘衫男子》豆瓣得分8.3。
同性爱情输给了时代上尉迈克尔(奥利弗·杰森-科恩饰)与军队画师托马斯(詹姆斯·麦卡德尔饰)在军营里相恋。
战争结束后,迈克尔为了“和其他人看起来一样”,选择与芙洛拉(瓦妮莎·雷德格瑞夫饰)结婚生子。
婚后,迈克尔依然无法割舍托马斯,两人继续维持着同性恋人关系。
妻子芙洛拉无意发现了两人的情爱信件,明白自己不过是丈夫隐藏取向的工具。
迈克尔的家庭摇摇欲坠,另一方面,托马斯因爱憔悴,自暴自弃,由于获鸡奸罪被判入狱。
当时的英国对同性恋很不友好,在时代背景和家庭责任的双重压力下,迈克尔最终选择回归家庭。
《橘衫男子》的第一段故事重点表现了个人与时代的矛盾。
许多观众说迈克尔太渣,明明知道自己是同性恋还娶妻生子。
但在当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勇气与时代的枷锁抗争。
托马斯由于抗争经历牢狱之灾,迈克尔肩头的家庭责任,让他只能退回家庭。
剧集里有一处细节,也表现过迈克尔的过勇气。
在接托马斯出狱时,迈克尔是买了车票,带了护照和行李的。
他想过和托马斯远走高飞。
但是当他看到托马斯被朋友接走后,他才明白自己给托马斯造成的伤害太重,他已经不在托马斯的生活里。
迈克尔知道自己和托马斯永远无法再续前缘,在回家的楼梯上,控制不住悲伤摔倒、哭泣。
第一段故事里有一幕很催泪。
托马斯关入监狱,迈克尔去探访他的母亲。
迈克尔并没有坦白交代自己和托马斯的亲密关系,而托马斯的妈妈却心如明镜。
她没有责怪迈克尔,也没有让对方难堪,而是将儿子的画作送给托马斯。
甚至主动提出:愿意将法国的房子送给二位,离开这个国家,让迈克尔与儿子去异国生活。
但是迈克尔拒绝了,道出了自己已经有妻子的事实。
妈妈听后却发问:“Is she happy?
”,一语击中同妻的心境,同时为第二个时代的同志故事埋下伏笔。
第二段故事里,主人公是迈克尔的孙子亚当。
此时的的英国已经给予同志群体极大的包容,但依旧有同性恋无法接纳自己。
比如34岁的亚当,他只能通过持续的软件约炮来填补自己的空虚。
而另一名同志斯蒂文又由于身陷开放式性关系而麻烦很多。
影片中有一个细节,亚当在洗澡的时候总是会用力搓自己的身体,希望洗掉身上所有的污秽,不论自己是否已经干净,他总要擦到自己感到痛为止。
亚当在一开始就将自己与肮脏这个词联系在一起,就像在与奶奶芙洛拉争执时,他所说的,他一直为自己感到羞耻,即使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
芙洛拉是贯穿全剧的关键。
第一集中,她的身份是迈克尔的太太,她目睹、忍受、见证了丈夫与其他男人的爱情;她恨她的丈夫,但也同情他。
她知道自己丈夫没有能力爱自己,但也没有勇气爱同性。
这种同情,在最后与托马斯的车站诀别时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二集中,她批判、责难同性恋,但最终包容了孙子的同性爱情。
当她向亚当坦白,爷爷迈克尔也是同性恋时,她拯救了一直无法完全接受自己的孙子,同时也对自己前半生的命运作别。
芙罗拉的身上有着强烈的悲剧色彩,虽然她拥有了家庭却没有完整地拥有一份感情,就如同她在剧末说的:“这么多年,我以为我赢了,其实还是输了。
”芙罗拉对于”同性恋“态度的缓慢转变,是整个社会、舆论导向演变的一个缩影。
最后,和大家分享迈克尔给托马斯写的情书,写得很美。
剧中这份情书最终没有寄出去,造成了两位男主的终身遗憾。
“我爱你,托马斯。
你的面容,你的声音,你的爱抚。
在不经意的时候你刚好走进我的心中,而我无力反抗你的一切,我也无意反抗。
我期盼着我们在一起,回到曾经乡间小屋的亲密时光。
不只是一个周末,而是永远。
我想一直如此直到那成为我们的常态。
每分每秒我都在想着你,你的脸庞,夜里你在我颈边的呼吸。
我们可以做些缠绵以外的平常事,那些我们未曾有机会去做的事。
一起做面包,一起扫落叶,或者就静静地坐着。
”- END -作者 / 李澈 排版 / sen
:)猜你还喜欢点击文字即可查看⚡ 我要不要和喜欢的Gay一起创业?
⚡ 舅舅、舅妈,这是我给你们的出柜家书⚡ 对男生是兄弟情,对女生没X欲怎么办?
将最积极的能量,传给最多的性少数
My darling Thomas, I'm at work. Nobody knows I'm writing to you here. You refuse my visits, so you're probably tearing up my letters, too. But there's nothing else I can do but keep trying. It's beyond my control, do you see? All those months ago, when I had nothing to lose, really, I wrote to you in my head but was too cowardly to set more than lies on paper. And now, I find I no longer care. The love I feel for you runs through me like grain through wood. I love you, Thomas. Your face, your voice, your touch enter my mind at the least opportune moments and I find I have no power to withstand them. No desire to. I want us to be together, as we were in the cottage. Only for ever, not just a weekend. I want it to go on so long that it feels normal. I think of you constantly. Your face, your breath on my neck at night. I want to do all the ordinary, un-bedroomy things we never got around to doing. Making toast. Raking leaves. Sitting in silence. I love you, Thomas. I've always loved you. I see that now. Tell me I'm not too late.
贝里曼是一位军人,托马斯是一位战地记者,并且还很会画画,而且梦想就是能够办一次自己的画展,芙洛拉是贝里曼的青梅竹马,她是一位教师。
在二战马上就要结束的时候,贝里曼遇到了托马斯。
那时候的托马斯已经受伤了,贝里曼将托马斯送到了医院,并且悉心照料。
慢慢的托马斯和贝里曼成为了好朋友,他们总有聊不完的话题,但是他们都知道在他们之间不仅有友情。
二战结束了,托马斯和贝里曼就要分开了,终于两个人面对了真实的自己,表达了对对方真挚的爱。
可是他们必须各自回到故乡,但是贝里曼承诺托马斯一定会去找他。
打点好一切,贝里曼给芙洛拉回了信,说是很快他就会回去了,可是再回去之前贝里曼去找了托马斯。
贝里曼和托马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两人面对了真实的自己,一直在公寓里缠绵。
贝里曼带着托马斯去了他父母留下的一个乡间小屋,两个人重新装修了小屋,在那里度过了一段很快乐的时光。
托马斯本以为贝里曼会和他永远在一起,但是贝里曼并没有这个想法,因为他必须回去和芙洛拉结婚。
托马斯无法接受这个事情,但是贝里曼还是邀请了托马斯参加他的婚礼,并且还希望托马斯能够当他的伴郎。
婚礼当天托马斯如约而至,而且还送给了贝里曼一幅油画,画的是那幢房子。
参加完婚礼后托马斯便离开了,而贝里曼也过上了平常的生活。
贝里曼现在一家银行在工作,而芙洛拉则不再工作了,因为她怀孕了。
这天芙洛拉在整理家务,不巧芙洛拉看见了托马斯和贝里曼的来信,芙洛拉不敢相信信上的内容。
芙洛拉没有向贝里曼生气,而是选择烧掉了那些信件。
回到家的贝里曼发现了这件事情,两个人大吵了一架,但是贝里曼知道是自己对不起芙洛拉。
几个月后芙洛拉完成了分娩,他们给孩子取名叫罗伯特。
但是同时也有一件不好的事情,那就是托马斯被大家发现是同性恋,并且被抓起来了。
贝里曼去监狱看望了托马斯,可是这次见面并不愉快,托马斯觉得贝里曼变了,而他也变了。
托马斯赶走了贝里曼,而且告诉他以后也不会再见他了。
贝里曼离开后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见了托马斯的母亲马奇夫人。
贝里曼本想骗马奇夫人说他是托马斯的好友,但是马奇夫人知道贝里曼的存在,因为贝里曼是托马斯唯一爱过的人。
从马奇夫人那里回家后贝里曼想过丢掉现在的生活,未来和托马斯在一起。
贝里曼纠结了很久,但是还是没有勇气做出这样的会决定,他选择了继续现在的生活,忘掉托马斯。
几年后,贝里曼和芙洛拉在商场外面遇见了托马斯,但是两个人就像是不太亲近的友人一样打了个招呼。
第一集的最后一个镜头,他朝远去的汽车送取最后一吻。
他知道,他是看不到的,看到的是他的妻子。
妻子微笑着收下。
这是给谁的呢?
给丈夫的?
给妻子的?
让妻子转交给丈夫的?
都不重要。
妻子的微笑,是理解,也是无奈。
是对他们的理解,也是对他们的无奈。
对敌人的微笑,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但很难说,敌人是不是也对自己残忍,才情愿在光天化日之下,看着心爱的人,和别人携手离去,不能吵不能闹,只能微笑祝福,并且给一个他根本看不见的吻。
他是爱他的,她也是爱他的。
怀有爱的人,总是对自己最残忍。
很多人说,故事很老套。
我想说,与其说故事老套,不如说,百年来,类似的悲哀,依然在重复。
最喜欢第一集两个人小屋生活。
那个寂寞在原野中的小木屋,因为热恋情人的到来而鲜活。
夜晚炉边温暖的倾诉、清晨被窝甜蜜的温存。
两人一起采买、同寝同食。
常说着说着就笑起来、看着看着就亲起来。
他们的爱不曾诉之于口,可眼神、触摸、口吻…无不充斥着深情,俨然一对步入幸福婚姻的恋人。
买菜做饭洗碗…这些琐碎杂事多么无聊;凉意彻骨的清晨,从被窝爬起多么无聊;柔和光线里,静默的站立多么无聊。
一想到今天又是平淡无奇的一天,奋力挣扎过日子的我,多么无聊。
可是因为是你,因为和你,这些普通的、平凡的甚至讨厌的日子好像被重笔涂上绚丽水彩一样明亮起来。
原来为爱人端来早餐真的这么幸福吗?
原来一起吃饭不说话,可身边坐着你就可以这么开心吗?
原来一起洗碗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吗?
就连画画时两人也忍不住嘴角的弧度和缱绻的目光。
原来…爱人和被爱是这么有意思,这么简单、却这么幸福的一件事。
这种一霎生命有了光的感觉令我落泪。
从未得到过,一直向往着。
「He loved me, but he married me to be like everybody else.」「I thought I'd won. I ruined both of their lives. → They hurt you, too. → Yes.」「"My darling Thomas. I'm at work. Nobody knows I'm writing to you here. You refuse my visits, so you're probably tearing up my letters, too. But there's nothing else I can do but keep trying. It's beyond my control, do you see? All those months ago, when I had nothing to lose, really, I wrote to you in my head but was too cowardly to set more than lies on paper. And now, I find I no longer care. The love I feel for you runs through me like grain through wood. I love you, Thomas. Your face, your voice, your touch enter my mind at the least opportune moments and I find I have no power to withstand them. No desire to. I want us to be together, as we were in the cottage. Only for ever, not just a weekend. I want it to go on so long that it feels normal. I think of you constantly. Your face, your breath on my neck at night. I want to do all the ordinary, un-bedroomy things we never got around to doing. Making toast. Raking leaves. Sitting in silence. I love you, Thomas. I've always loved you. I see that now. Tell me I'm not too late.」
My darling Thomas我在工作,没人知道我在这里给你写信。
你不想见我,也许你同样会撕碎我的来信。
但是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尝试,我已无力挽回一切,你明白吗?
几个月以前,当我没有什么可失去之时,我在脑海中给你写信,但我过于怯懦,除了谎言无从下笔。
如今我已不再在意这些,我对你的爱意活在我身上的每一个角落。
我爱你,托马斯。
你的面容,你的声音,你的爱抚。
在不经意的时候你刚好走进我的心中,而我无力反抗你的一切,我也无意反抗。
我期盼着我们在一起,回到曾经乡间小屋的亲密时光。
不只是一个周末,而是永远。
我想一直如此直到那成为我们的常态。
每分每秒我都在想着你,你的脸庞,夜里你在我颈边的呼吸。
我们可以做些缠绵以外的平常事,那些我们未曾有机会去做的事。
一起做面包,一起扫落叶,或者就静静地坐着。
我爱你,托马斯。
我一直都是爱你的,而我现在才知道,请告诉我一切都还来得及。
炎热的暑假,该做的工作都想赖掉。
无意中找到一部迷你剧,想着既然是BBC出的,应该不会差。
于是,一下午就沉溺在如此套路的剧情中。
好吧,让我们由表及里,一点点回忆。
首先是颜值。
这是最表面的东西。
第一集里的双男主,和女主(其实是女配?
)都是无懈可击的颜。
不光是人长得赏心悦目,和各自的角色气质也都那么丝丝扣和,足见选角的眼光。
当然,也可能是演技厉害,演啥就是啥。
然后看肉戏。
这是一部迷你剧,尺度比不上电影,但是也够可以,没有full front,但是有背影全裸(虽然是路人)。
主角的尺度只有内裤了,但是诱惑力并不低。
因为那几个火烧火燎的吻,足以惊心动魄。
故事情节并不复杂。
二战即将结束,一位军队画师?
(讲真,以前从不知还有这份职业,太适合制服控了)和上尉之间的故事。
两人可算是发小,估计早就眉来眼去了。
画师吊着断臂(所以真的是断臂山?
明明是broken back呀),给一对躁动的荷尔蒙画像。
眼睛盯着一堆小鲜肉,笔下却是身旁人。
这里顺便学习了 匈奴 的英文。
战争对于本片只是个浅淡的背景,很快德国投降,消息传到英国,身为小学教师的未婚妻高兴的不得了,想必除了知道那血淋林的战争终于结束之外,还因为心上人即将到来而欢欣吧。
bloody在这里说战争,真是一点不假。
好玩的是,这时候的英国小孩子这么听话呀,看见校长来了要起立,得到教师允许才能开心大叫。
她却没想到,心上人并没有第一时间回家,而是却找了发小。
只因为临别前热吻后,发小的一句话:结束后要来找我。
我是认真的。
后面的十几分钟,在我看来简直梦幻。
我不知道能用什么样的语言描述。
你看啊,两具青春正好的身体,两颗火热相恋的心灵,一座世外桃源的房子,有温暖和煦的阳光,有宽广柔软的大床,有战前留下来的茶叶和饼干,还有邻居自产自销的农产品。
一起睡,一起醒,一起做饭一起洗碗。
什么都不必顾忌,什么都不必思量,只要有你,只要有我,这里就是天堂,我们不用流浪。
他们相爱,他们做爱,在那二十世纪的灿烂阳光下,在那一百多年前的乡间小屋里,那贴心的暖融融的色调,那高大的阔叶树,那枝叶间洒落的细碎阳光,还有那怎么蹭也蹭不够的胸毛和腿毛——你有计划吗?
没有。
没有计划,太好了。
这完美的夫夫生活,已经不需要任何计划。
如果可以,就让我们永远沉溺于此,与世隔绝,在所不惜。
我们都知道,所有的人都知道,包括没有看过后面情节的我和你,都知道,这是末日前的狂欢。
每一秒的幸福,都是在透支未来的生命。
争吵,道歉, 悲伤。
他要回去结婚,还邀请他当伴郎——开玩笑吗?
你杀了我,还要让我帮你插刀?
然而他终于来了,因为他爱他,因为他说:求求你一定要来。
圣坛上站着一对新人,神父说,如果有人认为这二位不该结合,请站出来,否则永远闭嘴。
镜头给到他的脸上,看不出悲伤,也看不出喜悦。
所有的一切,锁在心底。
如果两个人就此别过,演戏一般演完自己的下半生,也不是不可以。
实话说,多少人,不是这样演过来的呢?
然而下半身不肯迁就下半生,精虫上脑时,就管不理礼仪和面子了。
厕所果然在一百多年前,甚至更早之前,就扮演了暗通款曲的场所。
一个眼神就足够,脱了裤子就是干。
只是,如今被称为腐国的大英格兰,百年前竟然还是这样的正经。
抓住了,进监狱。
因为这是犯罪。
而他竟然也大意地,将他给他写的信,大咧咧地放在书桌没有锁上的抽屉里。
这是最不能让人理解之处,是编剧找不到更好的办法了吗?
还是说——其实在他心里,一直有一点憎恶自己。
巴不得心里的小秘密,早点被妻子发现?
如愿以偿地,妻子发现了信。
后面的争吵和哭泣,不必多说。
你爱过我吗?
还是只是把我当一个子宫?
我是你的什么人?
怀了你的孩子的妹妹吗?
他则因为被“捉奸”进了监狱。
其实,我觉得他根本不在乎。
进监狱又如何,即使没有被高墙锁住,他在大千世界里,不是一样被禁锢了吗?
监狱里,也许更适于解放。
毕竟那里全是男人。
他来看他,他已经满面沧桑——也许是因为蓄了胡须。
他说想来多看看他,他却不让。
来了能怎么样?
出去了也不能在一起,徒然扰心。
心烦意乱,乱而无果。
所以,别来了,不要给我一个虚幻的希望。
但是,如果可以,请你替我去看看我妈吧。
thomas的妈妈是vicious里的violet妈妈什么都知道,看到他,更是心如明镜。
世上只有妈妈好,这样的妈妈哪里找。
她让他多去鉴于看他,他说他不愿相见。
妈妈一语道破:他不过是死要面子而已!
妈妈甚至主动提出,愿意将法国的房子送给二位,离开这个国家,去海的另一边自在生活。
不行,他已经结婚了,还有孩子。
那,你的妻子,幸福吗?
不能回答,不敢回答。
这样吧,你从这些画里挑一幅,带回去吧。
妈妈打开房门,一屋子的画。
画有千千万,主角只一人。
他的爱恋,调和在色彩里,锁定在画纸上,然后收留在这件小小的房间中。
这爱恋分别是炽热的,是奋不顾身的,却也只能沉默不语。
我可以奋不顾身,却不能灼伤了你。
妈妈拿出一幅画,画中人面目模糊,只有橙色衬衣清清楚楚。
“这就是你吧,我把这幅画叫做 穿橙色衬衣的男人。
看不到脸,但知道一定是你。
”没错,你就是那个穿着橙色衬衣的男人。
却不是每一个穿橙色衬衣的男人,都是你。
他不敢拿。
他只带走了一本速写本。
尽管随意,尽管被墨弄脏,但是那是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他画下的。
余下的时光,重复着雷同的痛苦。
他出狱了,一堆朋友来迎接。
他却左顾右盼,盼谁呢?
期望的人,到底没来。
可是,明明是你让他别来的。
可是,其实他就在那里,一辆老爷车的背后。
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时间继续往前走,孩子的成长,就是上一辈的老去。
他携妻带子,要送孩子去住宿学校。
路过上场,竟然遇见了他。
相爱的人,相恨的人,都在一起,纯真而不知所以的,只有孩子。
他送给孩子一包彩色铅笔,孩子妈妈提醒孩子,要说谢谢呀!
寒暄几句,终究还是要分开。
一家人登上汽车,妻子看见他在车后,目送他远走。
提醒丈夫:你知道他会大白天醉个半死吧?
丈夫答,是的。
那你就这样放手不管吗?
是的。
丈夫很坚决。
妻子不忍心,回头看了看。
她应该是恨他的,尽管罪不全在他。
可是,她应该也是同情他的,她没有得到丈夫的爱,他其实也没有。
丈夫没有能力爱她,但也没有胆量爱他。
最后一个镜头,他朝远去的汽车送取最后一吻。
他知道,他是看不到的,看到的是他的妻子。
妻子微笑着收下。
这是给谁的呢?
给丈夫的?
给妻子的?
让妻子转交给丈夫的?
都不重要。
妻子的微笑,是理解,也是无奈。
是对他们的理解,也是对他们的无奈。
对敌人的微笑,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但很难说,敌人是不是也对自己残忍,才情愿在光天化日之下,看着心爱的人,和别人携手离去,不能吵不能闹,只能微笑祝福,并且给一个他根本看不见的吻。
他是爱他的,她也是爱他的。
怀有爱的人,总是对自己最残忍。
很多人说,故事很老套。
我想说,与其说故事老套,不如说,百年来,类似的悲哀,依然在重复。
若我会见你,经年之后,我该如何与你招呼,以眼泪,以沉默。
我幻想过很多次再与你相见的场景,我会是怎样五味杂陈的心情,你会是怎样和我故作寒暄。
未曾想到数年之后,会在西服店铺偶遇。
你携着老婆和长大许多的孩子,我仿佛才意识到我们已这么久没见面,我也没想到我们会看上去如此平静,像是只有几年没见面的老友一般寒暄,可我那想触碰又缩回的手,那极度渴望又压抑的心。
你能感受到吗?
我谢绝了你的邀请,尽管我差点答应,尽管我从未放下你,尽管我很想问你一句,你心里还有我吗?
但那都已不重要了。
我对你的爱深入肌理,但我知道剧本的结局已经写定,就如画的草稿已经打好,再次相遇并不能改变什么,短暂的“叙旧”并不能改变什么,只会带来更持久的伤痛。
即使你还爱着我又能怎样呢?
所以我只能听你说一句“bye,my old friend”,看着你转身,离去。
我突然想起我们都没有正式地“告别”,我悄然跟在你身后,目送你上车,注视着你的背影,车子缓缓启动。
此刻我余光中都是你,甚至没有在意到你妻子的目光。
此刻我心里有一场海啸,可我安静地站在路旁,嘴角竟挂起了一丝微笑,我看着你的背影,朝远去的巴士送去最后一个吻,这既是我深沉的爱,也是我永远的告别。
我回忆起了那个夏天,我告别了那个夏天,那青春正好的身体,那火热相恋的心灵,那与世隔绝的乡间小屋,那贴心的暖融融的色调,那高大的阔叶树,那枝叶间洒落的细碎阳光,那宽广柔软的大床,那怎么蹭也蹭不够的胸毛和腿毛,那战前留下来的茶叶和饼干,那邻居自产自销的农产品,还有那位穿着橘色衬衫的男子。
bye,my old lover.
聽說這是去年英國紀念同性戀除罪五十周年所出的影集,故事以荒廢的小屋帶出兩個時代的同志故事。
也許是因為我涉世未深,又或者第二集的故事離大家比較近,似乎第一集所敘述的老式愛情悲劇更打動我們,演爺孫的兩個演員一樣賣力,可第一集那種壓抑、不知所措的哀慟,比起現代人的徬徨、茫然,更賺人熱淚。
第二集內容除了映襯第一集,另有企圖,編劇是根據自己個人經驗編的故事(他媽媽看過他寫的小說後告訴他,其實他爸爸也是同志,而且是深櫃,這使他不再對自己的性傾向感到愧疚),然而短短二集沒有把兩代的故事都講好,現代人這段缺乏足夠的細節支撐。
故事的光芒集中在第一集的愛情故事,而且視角多半在男主,那個既想符合社會期望又放不下心之所嚮往的人,事實上,畫家和他的妻子更可憐,但我相信三人承受的傷痛是一樣大的,跟現實妥協的結果,只換來終身遺憾,唉個人對這類敘事手法毫無抵抗力,每每被這種故事搞得感傷異常。
從現代已老去的人、物,回憶往事,然後開始說故事,最後又回到現代,從故人遺物中得以進一步了解他每個人內在都有個角落,無人了解,只有自己徹底孤單的面對,也許將來在人間,有遺跡可供後人尋,像電影Citizen Kane裡的rosebud。
這部短影集雖未達到這麼高的境界,但看到最後,Michael那封情書第二次出現時,那種失落感,教人如何不一聲長嘆。
據說演Michael的Oliver Jackson-Cohen在殺青那天,整日待在家斷斷續續哭泣...https://www.wonderlandmagazine.com/2017/08/01/oliver-jackson-cohen-2/
3.5 正当我好奇点题的橘衫男子去了哪里,他就那么不经意地跑了出来,然后心里一颤,既难受又欣慰。(非常小甜心的情书)
就只有两集?我还看反了…先看的第二集再看了第一集...都是欲望在作祟
太虐。最令我动容得是外婆看到橘衫男子的画,看到年轻时的老公,一下子就忍不住趴在桌子上哭了。无论是老公还是孙子,他们在不得已地维持爱与尊严。可是她呢?老公和孙子真得就像是她的海市蜃楼,她爱不到,但是她还得坚持下去,那些爱与秘密随着时间走了,她只是他人爱情的守墓人。
愿天下女人再不做同妻
蛮无语的,浪费我生命中的一小时。
还不错的故事,讲的也很讨巧
史。
什么都讲不到点上,连当肥皂剧看都不够
爱,从来都不是可以争取的东西
真的是平庸的一部剧,浪费设定。可能是篇幅太短,编剧想表达的太多,反而显得牵强、说服力不足。
Ep1 3星 所有不愿放下一切要在一起的爱都是因为不够爱 EP2 1星 有病就去看医生
The most beautiful letter across a century.I love you, Thomas. I’ve always love you, I see that now. Tell me I’m not too late.
boring
同志隔代传,怂也隔代传,如果说上半部是年代使然,下半部就太作了,无病呻吟,渣男不是看一封信就能改头换面的
这剧还能有再展开的空间,只有两集太少了。
你国十年前就拍出过《迷情站台》这么精彩的了,这种其实拍不拍两可了。
最后,其实希望托马斯能够看到那封信。
爷孙俩真是美如画。
奶奶好可怜
分数给第一集的,第二集简直就是生演,那个信跟主角的人物弧光有什么关系吗?房子里啥都扔了,就吧那张看起来很普通的画留着,你怎么知道拆开?我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