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塔与弗吉尼亚

Vita & Virginia,薇塔与吴尔芙(台),Vita and Virginia‎

主演:杰玛·阿特登,伊丽莎白·德比齐,伊莎贝拉·罗西里尼,鲁伯特·彭利-琼斯,彼得·费迪南多

类型:电影地区:爱尔兰,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8

《薇塔与弗吉尼亚》剧照

薇塔与弗吉尼亚 剧照 NO.1薇塔与弗吉尼亚 剧照 NO.2薇塔与弗吉尼亚 剧照 NO.3薇塔与弗吉尼亚 剧照 NO.4薇塔与弗吉尼亚 剧照 NO.5薇塔与弗吉尼亚 剧照 NO.6薇塔与弗吉尼亚 剧照 NO.13薇塔与弗吉尼亚 剧照 NO.14薇塔与弗吉尼亚 剧照 NO.15薇塔与弗吉尼亚 剧照 NO.16薇塔与弗吉尼亚 剧照 NO.17薇塔与弗吉尼亚 剧照 NO.18薇塔与弗吉尼亚 剧照 NO.19薇塔与弗吉尼亚 剧照 NO.20

《薇塔与弗吉尼亚》剧情介绍

薇塔与弗吉尼亚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伊娃·格林、杰玛·阿特登将联袂出演描绘维吉尼亚·伍尔夫与薇塔·萨克维尔·维斯特间爱情与友谊的新片[薇塔和维吉尼亚]。影片由英国女导演钱亚·波顿执导,剧本根据艾琳·阿特金斯1992年的同名舞台剧改编。伍尔夫在与丈夫婚后,和维斯特保持着性关系和书信往来长达十年。后来虽结束这段关系,但她们的友谊却保持到伍尔夫离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那年1987购物惊魂记碟仙我的甜心正太私人课程猪妖传璀璨帝国第二季复仇铁拳BanGDream!EpisodeofRoseliaⅠ:约定黑金乌鸦魔地失忆医生第一季索尔菲雷诺之战西伯利亚和他我最好的敌人枪械师追梦实习手册切·格瓦拉传:阿根廷人思猫症通灵神探城寨英雄夺魂梯阿斯彭文稿双面君王蛇之拥抱巴比伦的陷落蝙蝠侠:哥谭厄运我选择了不结婚多谢款待

《薇塔与弗吉尼亚》长篇影评

 1 ) 女为悦己者容

1. 或许不要带入历史真人去看这部电影比较好2. Vita真是磨人的小妖精,发自内心希望Gemma多演一些类似的角色,独白的嘴唇太性感3. 高妹演的Virginia是呆萌呆萌的傻白甜本甜4. 无法想象如果绿娃真的演了Virginia,可能银幕会被点燃吧5. 很喜欢双人对话式独白的读信,爱是诱惑,勾引和博弈6. 前卫的戏剧化的电影,ost让人想冲进pub陷入短暂而热烈的爱情7. 今年度最萌身高差8.“如果你离开我,我会伤害你”,爱可能是精神上的折磨,肉体上的欢愉9. Vita的每一件衣服都想要,放到今天也很时尚

 2 ) 高妹的伍尔芙,美得像一只脆弱的天鹅

谈起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相比她天才的著作(至少上学时也学过《墙上的斑点》嘛),可能更多人都乐于讨论她那错乱的精神世界、摇摆的性取向以及如巫师献祭般的自杀身亡。

虽然伍尔芙的一生是那么的值得猜测和揣摩,但与她相关的影视作品并不多,最有名的,自然是那部齐聚了梅丽尔·斯特里普、朱丽安·摩尔、妮可·基德曼三大影后的《时时刻刻》了。

《时时刻刻》中妮可·基德曼饰演的伍尔芙这部以《黛洛维夫人》为线索,聚焦女性在社会中长久以来被迫扮演之角色的电影,将妮可·基德曼正式送上了奥斯卡影后的宝座,而基德曼凭借“假鼻子”塑造的伍尔芙形象,虽然至今还颇受争议,但也成为了银幕经典。

尽管珠玉在前,但依然有人尝试继续在大银幕上讲述伍尔芙的故事,比如这部由英国女导演钱亚·波顿执导、以英国著名舞台演员艾琳·阿特金斯1993年创作的剧本为基础改编的影片——《薇塔与弗吉尼亚》。

《薇塔与弗吉尼亚》海报人妻与女作家的同性之爱要了解《薇塔与弗吉尼亚》,就必须先了解伍尔芙和“布鲁姆斯伯里团体”的关系。

布鲁姆斯伯里团体人物关系图十七世纪,欧洲名流之间的沙龙文化开始兴起,无数贵族政客、文人雅士在不同的沙龙之间出没,颇有“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之意。

在沙龙文化盛行的几个世纪中,二十世纪初英国的布鲁姆斯伯里团体无疑留下了重重的一笔,不少人认为中国以徐志摩、胡适等人为代表的“新月社”,就是对布鲁姆斯伯里团体的直接模仿。

油画《新月社》最初的布鲁姆斯伯里团体更像是剑桥大学的同学会而已,而在文化界的精英不断加入后,逐渐变成了一个前卫、自由、桀骜不驯而又离经叛道的知识分子群体,而这个群体的核心人物之一,正是伍尔芙。

在《薇塔与弗吉尼亚》中,我们能够看到很多布鲁姆斯伯里团体聚会的场景,其中我所能够辨认出来的,就有伍尔芙的姐姐范奈莎·贝尔,以及画家邓肯·格兰特。

《薇塔与弗吉尼亚》中的范奈莎·贝尔(右)和邓肯·格兰特(左)

邓肯·格兰特自画像

范奈莎·贝尔画中的布鲁姆斯伯里团体聚会正是在布鲁姆斯伯里团体的聚会中,伍尔芙认识了本片的另一位女主角——女作家薇塔·萨克维尔·韦斯特。

《薇塔与弗吉尼亚》中的布鲁姆斯伯里团体

《薇塔与弗吉尼亚》中的伍尔芙(左)和薇塔(右)两位同为人妻也同为作家的女性就在这样的机缘之下,诞生出了一段同性爱人的关系,而从影片《薇塔与弗吉尼亚》中可以看到,这段关系对于薇塔而言,可能只是她众多风流韵事中的一段,而对于伍尔芙来说,却催生出了她的不朽名著——《奥兰多》。

开放式婚姻之下的情欲狩猎者多布鲁姆斯伯里团体推崇反传统和反权威,范奈莎·贝尔曾在她的回忆录中写道“日子过得令人兴奋、充满惊奇和快乐。

我们必须探询生活,欣慰的是,我们可以自由地做这一切。

范奈莎·贝尔(左)和弗吉尼亚·伍尔芙(右)事实上,伍尔芙本人就曾经胆大包天地和朋友一起假扮门达克斯王子,前往访问英国海军,并得到了热情盛礼的接待,当这个玩笑被揭开时,朝野震惊,英国军方也陷入了无比尴尬中。

而在《薇塔与弗吉尼亚》中的“婚外情”故事之所以能够发生,其背景就是两人即使放在今天依然显得前卫的开放式婚姻关系。

薇塔是出身显赫的贵族,丈夫是外交官哈罗德·乔治·尼克尔森,两人在婚姻关系中,各有自己的同性恋人。

薇塔·萨克维尔·韦斯特现实中的薇塔情人之多,遍布自己的亲友及社交圈之中。

除了伍尔芙之外,最著名的无疑是她与小说家维奥莱特·特莱弗斯的同性关系,两人曾“私奔”多次,且在此中薇塔总会身着男装,影片中薇塔的母亲就曾谈到过这段关系。

有趣的是,薇塔和丈夫虽然各自寻欢,但他们在情感上的相互依靠却牢不可破,他们将情欲和情感分得界限分明。

《薇塔与弗吉尼亚》中的薇塔和丈夫而伍尔芙与丈夫的关系则更为融洽,即使在和薇塔发展出情人关系之后,她的丈夫伦纳德·伍尔芙依然对她关怀备至。

现实中伦纳德为了支持伍尔芙的写作,特意购置印刷机,在家中地下室创建了有名的“霍加斯出版社”,出版了伍尔芙的所有作品。

(后来还出版了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弗洛依德等作家的作品)

《薇塔与弗吉尼亚》中的伍尔芙与丈夫在这样开放式的婚姻关系下,《薇塔与弗吉尼亚》的故事变成了更加原始的情欲追逐。

薇塔在感情中显得主动而强势,从一开始昂然不顾地走进伍尔芙的世界,到两人发生关系后的“移情别恋”,薇塔一直是一种不安分的狩猎者的姿态,某种角度上来看,可以说是“渣女本渣”了。

《薇塔与弗吉尼亚》剧照而伍尔芙在这段关系中则显得敏感而脆弱,从一开始的抗拒和茫然,到后来的投入和沉溺,到最后的痛苦与和解,她用创作为自己在这段充满激情又疾速变化的感情中获得了救赎。

伍尔芙在影片的结局中对薇塔的那段剖白,可谓是教科书式的“渣男/女语录”,建议各位文艺渣年可以拿小本本记录一下:你的内心充斥着无数烛火,熊熊燃烧着,你就像一颗爆炸的恒星,光芒照耀了整个宇宙,但这也意味着你无法把你的光芒聚焦于一个人、一件事上。

《薇塔与弗吉尼亚》剧照把这段里面的“你”换成“我”,知道怎么用了吧?

(怎么说到这里,故事有了一种狗血百合文的感觉?

)惊艳的表演和颇受争议的技法虽然《薇塔与弗吉尼亚》为我们讲述了一段关于伍尔芙的别开生面的故事,但就这部电影来说,无论是去年登陆多伦多电影节,还是今年与观众的正式见面,其获得的评价并不那么理想。

首先是剧本。

导演试图去打造一个标准的三幕式结构的故事,但两人相互试探、相互靠近的戏份篇幅太满,而在发生关系后的急转直下又来得太急,以至于最终的和解亦显得轻描淡写,缺乏力道,使得整个故事显得臃肿而头重脚轻,关键处语焉不详。

《薇塔与弗吉尼亚》剧照在台词和表达形式上,导演很多时候要面对的,是对于原版剧本“去戏剧化”的任务,但最终频繁出现的两人“隔空念稿”的表达方式,显得草率而单调,而台词部分,薇塔太过于直抒胸臆的表达以及伍尔芙的咬文嚼字,多多少少都会有点不合时宜。

配乐方面,由作曲家伊泽贝尔·沃勒-布里奇打造,值得一提的是,她的妹妹就是英伦神剧《伦敦生活》的主演菲比·沃勒-布里奇。

《伦敦生活》中的菲比·沃勒-布里奇伊泽贝尔·沃勒-布里奇为《薇塔与弗吉尼亚》制作的配乐,出人意料地使用了大量的电子乐元素,这使得影片所表达欲望和情绪更加突出,但与影片年代质感和画面风格的不协调,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破坏性效果,这也成了影片最大的争议之处。

最后,不得不提的就是电影中饰演伍尔芙的演员伊丽莎白·德比茨基令人惊艳的表演。

《薇塔与弗吉尼亚》剧照在妮可·基德曼凭借《时时刻刻》奥斯卡封后之后,无论是谁再度出演伍尔芙,无疑都会承受巨大的压力,而德比茨基这位身高一米九的法国姑娘,近乎完美地完成了这个任务。

大多数人第一次注意到伊丽莎白·德比茨基,都是源自于小李子主演的那部《了不起的盖茨比》,她所饰演的乔丹·贝克在我看来比黛西更让人印象深刻,而后来更多人注意到她,应该就是《银河护卫队2》中的浑身土豪金的女祭司了。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乔丹·贝克

《银河护卫队2》中的黄金女祭司如果说基德曼饰演的伍尔芙,是身陷幻觉的困顿,是疲惫之下的纠缠,那么德比茨基则是以低沉的声线和悲伤的目光,捕捉到了伍尔芙身上最本质的那种敏锐的智慧和精神的痛苦。

德比茨基颀长的躯体和消瘦的身形,赋予了角色一种颇为契合的病态美感,她举止柔美、步履优雅,像一只脆弱的天鹅一样让人过目不忘;而德比茨基在细节的把控上同样出色,影片中有一场伍尔芙情绪崩溃的戏份,被她演绎得极为细腻,堪称全片最精彩的画面之一。

《薇塔与弗吉尼亚》剧照即使影片本身的故事并不那么自然流畅,但德比茨基所塑造的伍尔芙形象,带着观众去一起去好奇地窥探危险关系的未知领域,也足以引人入胜了。

 3 ) 看了数遍

看了数遍了,高妹塑造的virginia太合我意了,我并不愿意看到一个受伤、忧郁的天才,高妹演出了我想要的所有东西,一颦一笑,每个动作、表情都让我有沉浸感。

至于两个女主的故事,我只能说,事事不尽如人意,生活也比小说写实,这个版本的情节我觉得很生活,很自然。

vita的某些行为当然让人不适,但并不让我厌恶电影,只让我觉得真实。

而仙到爆表、一言一行都古典美到突破天际的德比齐……我只能说,算了,说不出来了,再看一遍!!

 4 ) 戏剧是戏剧 事实是事实

虽然凸显这段关系会使得弗吉利亚更有传奇色彩 但是真的尊重她爱她 是基于尊重事实 尊重真实的她 并不反对她们之间的性关系 也不否认她们关系之密切 但是以不清是否事实的依据来评价伍尔夫 或者说介绍她 就算话说得再漂亮也不接受伍尔夫是一个极重智识的人 没有智性思考的日子宛若折磨 所以说什么她们之间关系的结束标志着伍尔夫“江郎才尽” 甚是可笑 毫无逻辑 更无依据谢谢关注她 研究她 喜爱她的人 尊重真相尊重真实 谢谢

 5 ) 伟大的人需要一个团队

弗吉尼亚 伍尔夫身边的人都是她的亲人,思想交融无碍,生活上照顾她,守护她。

他的丈夫完全是个守护者,超越亲人,如果我们自诩千里马,那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变化的关系中,他关心的是她的身体和精神状况是否足以支撑自己,简直就是知己、战友,伍尔夫一如冷静的拒绝了薇塔,果然是有良心,重点是理智的人。

在认识薇塔后,她的亲友团并未恐慌,反而关注她的变化,很八卦,当然丈夫心中是有点嫉妒,凡人嘛。

他们的谈话没有禁忌和遮掩,多好啊。

要是家庭都这样,会少很多狗血的剧情。

他们像侍奉国王一样守卫她的精神世界,像呵护婴儿般照料她的生活,任由她随性发挥,弗吉尼亚是幸运的。

可以专注她擅长的才赋。

然而探寻感知也是一种艰难的磨难。

一切都可以坐下来慢慢谈,就是这个群体的腔调。

剧情就是花花人妇诱惑病态天才女作家的样子,相识不同阶段,伍尔夫的变化是明显的,走进去迷失自己,又能走出来。

你背叛我,我就给你写本书。

伍尔夫用眼和脑活着,只能写作,连这份情感都是她创作的来源。

薇塔从崇拜到追求,又被她的佳作折服。

剧情更侧重作家的情感和创作。

两个人情感线不够清晰,感觉不到爱,一个粉丝吸引她爱慕膜拜的作家,作家迷惑失落中借助这个小粉丝再创辉煌。

片中还提及伍尔夫的作品达洛维夫人、到灯塔去,和奥兰多。

船戏可以删掉的。

敏感的天才她不属于任何人,弗吉尼亚和薇塔、以及这个世界始终是平行的关系。

每段惊世骇俗的情感中总有一个中老年的妈妈,她找弗吉尼亚的帽子太多了,是个妖精吗?

好几个弗吉尼亚独自在水边、城堡外等镜头她都在探寻死亡,好奇,敏感,脆弱。

天才说话就是很有道理,你又有点听不懂,弗吉尼亚去薇塔家吃饭的场景,真是惊呆众人。

我在《时时刻刻》中认识了妮可基德曼和伍尔夫,她诠释了角色的本质,影后果然细腻传神。

那种游离在世界之外,沉溺挣扎求索的历程。

建议去看。

 6 ) 伍尔夫最难忘的一次爱情

我是怀着十分忐忑的心情看完这部电影的。

一是对这部电影到目前为止的沉寂有些不安,并没有像《时时刻刻》那样引起轰动,也没有在头条新闻里见到,这让我有些怀疑。

二是对它有太大期望了,从《墙上的斑点》开始,对伍尔夫,对她的文字,对她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对她这些动人心弦的经历故事,我有太多热爱了。

我了解她的途径太少,我很害怕,在电影里见不到我想看到的。

尽管 Elizabeth Debicki演的伍尔夫的确是有些太被动(受)了,但并不影响,整部影片在氛围营造和音乐伴奏是十分动人的,诚恳的讲述着伍尔夫的故事。

在主线剧情之外,对于两个家庭之内的故事很少提及,有些不太合适,因为这个故事就应该是发生在家庭的背景下的,难道编剧认为所有人都应该早就知道那些背景故事吗?

关于维塔个人形象的塑造,开始于她接受的一次访谈,她在电台节目里作为畅销书作家,极陈自己的女权观点,“Independence has no sex”,她对此的观点更像是一位胜出者站在颁奖台上讲述自己的成功经历,而不是一位传统的争取权益的女权斗士,她的威严和自尊让她的丈夫、母亲觉得不敢侵犯。

但我的第一次触动还是那个记录在册的历史,因为是女性,她无法继承自己心爱的贵族庄园。

自始至终,她是相当现实主义的那一方,她男性化的那一面可能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如伍尔夫所说:“她的文字缺少坦诚,太过偏重于技巧。

”最后的对白之中,维塔说:“我只是从外表观察事物,而非用心感知。

”相比于人,她更偏重于物,就像那座庄园,她尽管可以随意出入,随意居住,但得不到总是让她最为伤心。

维塔的形象如果放在现代,那她一定会是一个成功的女性,有着独立的人格,有着成功的事业,有对爱情的持续追求,也能处理好与丈夫与朋友的关系。

她和丈夫的相处方式是令人羡慕的,丈夫始终对她保持着一种尊重,在她的选择面前始终有着理解,他们之间也不需要过多解释,“我爱你”,记住这句话,哪怕我到天南地北,哪怕你爱上了别人,这也不会改变。

只是一种哪怕放在现在也值得众人羡慕的爱情:夫妻双方都有自己的爱情,都尊重彼此做出的选择,但最终的归属,如同最初的婚礼一样,是属于对方的。

自始至终,她的现实感与伍尔夫总显得很格格不入,伍尔夫并不喜欢维塔一次又一次目的明确的邀请,也不太喜欢她充满欲望的小动作,那时我觉得,这两个生活态度完全不同的人是不可能会相爱的。

但后来,我发现她们爱的出奇的自然,没有太多激烈的碰撞,在维塔的追求下,自然而然的便开始了恋爱。

其实她们两人的爱情,更像是互相补足了对方的缺口。

一个对爱情漠然,一个热情似火;一个缺少对肉体的欲望,一个对性爱执着肆意。

这多多少少让活在虚构世界里的伍尔夫有了现实的体验:性。

她在此体会到了快乐。

电影中间,我又看见了那个我想看见的伍尔夫。

当灵感来临,出离人群,急忙地来到一个偏僻的海边,感受海浪静谧的拍打在海岸,将自己代入已经来临的虚构世界中,匆忙的赶到工作室,抓起羽毛笔,开始写作。

思路如泉水般涌出,手像脱离了控制。

这就是伍尔夫,一个永远无法被操控的女人,一个活在自己意识里的女人。

《奥兰多》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最漫长的告白。

但直到故事最后,维塔才真正意识到伍尔夫的爱,直到最后,伍尔夫才挑明她自己真正的想法。

原来维塔一直以来的追求,邀请伍尔夫和她一起私奔,一起度假,只觉得自己得到了身体意义上的伍尔夫,她没有看出伍尔夫对她隐匿但诚挚的爱,她很害怕,害怕自己的躯壳之下空虚的灵魂,无法得到伍尔夫的欢心。

这种担心显然是多余的,但也是她的爱的体现。

伍尔夫,其实也在为自己弱小的自尊心,为自己书中隐匿的感情,对未来的预期感到担心。

她说结局已经在书中写好了,也在想象着死亡来临的感觉, “像闪电击中了城堡”,可能那是她能够想象的最好的结局。

这两个完全不同的人,最后的分手也是可以预见了。

————“世界上大概没有比Virginia写给Vita的史诗性情书更浪漫的事,可是Vita转手就送给了她的新情人”————

 7 ) 为不会Small Talk的Virginia举杯

Vita的选角不理想。

样貌到气质都不足以诱发Virginia的爱与热情。

全剧台词很有趣。

晚餐场景:Vita’s mother: 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place, Mrs. Woolf? Vita tells me you are damn hard to impress.Vita’s silly friend: I do hope we all pass muster.Virginia: The past is expressive here, not dump and forgotten. All the centuries seems lit up. All about the place a crowd of people stand behind you, not dead at all. 哈哈哈哈原本知道Virginia不太擅长small talk. 这下终于见识了。

就喜欢她不会好好说话动不动就吟诗的样子。

嗯,片尾还要用优美的语言充满感情的形容渣女的本质。

 8 ) 优美的艺术片

很优美的文字,喜欢高妹演的弗吉尼亚,高妹是真的高,1m9,弗吉尼亚也很会说情话,很美很文学很有魅力,目光如炬看透人性,且不恋爱脑。

“你觉得我太冷漠了吗”“恰恰相反 你的内心灯火通明 你是一颗耀眼的星星 点亮了整个星空 这也意味着你不能把光芒照在一个人一件事上 也不会…最后只…照在我身上”/我创造了许多无拘无束的你的人生,却最终没有写下我的参与。

/当我爱你时,我向你伸出手,你遥不可及。

现在我依然爱你,却是不一样的爱。

我在倾听你。

你如同一颗爆炸的恒星,光芒照耀整个宇宙,因此,你没有办法让你光芒聚焦在一件事,一个人身上。

最后,也不会聚焦于我/世界上大概没有比Virginia写给Vita的史诗性情书更浪漫的事,可是Vita转手就送给了她的新情人

 9 ) 瞎写,没逻辑

片子是根据史实改编的。

30岁著名的作家Vita陷入了对40岁名声鹊起的作家Virginia的崇拜中。

片头起始是电音伴着画面出现,这部分略有突兀(但还是蛮新鲜的,后面配乐的处理都还不错,有种轻快但哀伤的感觉)。

Vita以骄傲的姿态走进采访室,接受媒体对她与哈罗德关于“现代婚姻”的采访。

个人拙见,Vita的演员在这段表现的不够“man”,Vita是一名贵族,她生来就有他人享受不到的权利与荣耀,同时她性格也因此我行我素,能女扮男装带着女友私奔、也敢呛声丈夫。

可影片里面的Vita在这一段,反而显得有些局促?

不过总之,交代了Vita所希望也具备的“男性化特质”。

随后,Vita违背母亲命令,毅然受邀参与布卢姆茨伯里派开展的文学派对。

她的目标很简单,就是那位有着天才头脑的Virginia。

电影处理的很有意思。

当Vita走上前去,恰巧看到的便是Virginia独舞的情形。

她是那么的超凡脱俗,舞姿随意却优雅,偶尔瞥到她的眼神似乎一眼看透了Vita的内心。

再后来,大家一同观赏凡妮莎和邓肯的“表演”,Virginia专注的看着,Vita看着Virginia,听着她华丽的辞藻。

此次相遇,Vita无疑是欣喜的,Virginia确实是位脱俗的天才。

两人由此便开始了书信交往。

不得不说,Vita不愧是情圣,说的字字句句都含着热烈的倾慕与爱意。

“我不得不承认,我接受克莱夫邀请我去你姐姐的聚会时,我心里想着只是去见你。

”“你拒绝进入我的作家协会,所以我把我的手稿给你,如果你喜欢,那我的下一本就当礼物送给你。

”“在你所有书里,我最喜欢的还是《普通读者》”对于Virginia,这些话就像阳光,透过了她灰黑色的防护罩,照耀到了她的身上,她知道,她是被认可、被尊重、被需要的。

Virginia无疑是敏感、自卑、脆弱的。

在写出《达洛维夫人》后,她急切期待着莱纳德的评价,希望那是好的。

在Vita夸赞她的时候,她不由自主的说出了她需要更多这样的夸赞。

当她小心翼翼迈出第一步答应去诺尔庄园过上一夜时,才发现Vita邀请了不止她一人,并且其他人嘲弄她。

她很难过,涂上口红,却又狠狠擦去;询问Vita,却只得到Vita带有欲望和目的的靠近。

她知道,明白Vita的意思,纵然看透了Vita是怎样的人,她依然爱她。

但她不敢表露,在家人、朋友一次次的鼓励下,她终于向Vita敞开了心扉,却又在看到玛丽的一瞬间被关上。

她的精神症又发作了,她冲到湖边,又冲回地下室,不由自主地拿起了笔,写下来一本书,一本传记,也同时算得上是一封情书。

Virginia爱Vita,所以Virginia在书里把Vita所不能继承的都还给了她。

Virginia爱Vita,把从未说过的简单的表达爱意的话说给了她。

Virginia爱Vita,纵容她的欲望,渴求她的靠近。

有个情节我认为有些意思。

Vita邀请Virginia离开莱纳德,和她一起走。

Virginia拒绝了她。

然后是好像邀请偷情一样Vita说:“如果你是另一副模样,那我半夜都会飞到伦敦。

”但Virginia还是拒绝了,她没有信心、没有勇气离开她的安全圈。

可在晚上,Virginia写信给Vita:“如果你说的还算数的话,那就来吧。

”Vita回答:“Change missed.”兴许是我多想,纵然是后面Vita相邀去观看日食,我也认为,这个change,不仅指“开车去Virginia家”,更代表了Vita本人认为的是时候“伤害”Virginia了,Virginia再也不是她激情里的全部了。

当《奥兰多》完结之后,Virginia把它当做礼物献给了Vita。

Vita才知道Virginia的爱,它仿佛深陷大海,却又在书里说得热烈隐晦。

Vita无法抑制地去找Virginia,邀请她再去自己的庄园,她又燃起了对Virginia的激情。

Virginia答应了她。

大抵失去的总回不来,Virginia看到了Vita将《奥兰多》转献给Vita的新情人玛丽,几乎是一瞬间清醒,她逃出庄园,带着深入骨髓的悲伤和对死亡的平静。

她对追出来的Vita说:“我刚在想闪电击中这座房子,一切倒塌,是不是就像死亡降临一般。

”Virginia和Vita说:you found me again。

但Virginia却没有找到过Vita。

“我倾听了你的内心。

'if you leave me stranded,I will hurt you.'我用我所知的所有方式记下了这句话,我写了下来,刻进了心里。

放进了《奥兰多》,放你自由。

”奥兰多爱的是那孤僻广袤的原野,Vita亦是,Vita注定多情,也注定更爱自己。

她被Virginia的智慧、才华吸引,而不是Virginia这个人。

因此她也会被性、新鲜感吸引,Vita无法完完整整地爱上一个人。

对Virginia来说,Vita就像耀眼的星星,分出来一片光芒给她。

Vita自信、年轻、热烈、有活力。

从Vita身上,Virginia发现了自己从未有过的生命力。

sex with Vita让她感觉perfect、与Vita去游玩让她欣喜若狂。

Virginia的一生唯独体验过一次爱情,唯独爱过Vita。

她在Vita这个与她全然不同的方面上找到了不少的灵感。

爱Vita,也是爱她自己,给自己一个救赎,去试一下那无拘无束、随心所欲的生活。

Virginia爱的是Vita的心,但Virginia不会拘住Vita的心,Vita的心是奥兰多般,也是Virginia喜爱那般,变了,便失去了吸引力。

(我认为Virginia一直都是渴求死亡的,所以她会爱上这个她清楚地知道不可能与她厮守的人。

Virginia爱的是那种感觉,有着对热烈生命的向往,也有着对必死的执着。

)PS:单从电影理解,我认为便是如此。

历史上的Vita和Virginia,很难深究,但她们间确有这旁人不能轻易窥懂的情谊。

 10 ) 吵醒沉睡冰山后从容脱逃 你总是有办法轻易做到

“薇塔似乎为了让弗吉尼亚喜欢而创造出来的”——昆汀·贝尔(伍尔夫的外甥)

维塔·萨克维尔-韦斯特正如此图,维塔真是有副好相貌。

按昆汀·贝尔的描述“漂亮,高贵,带点懒散,还带点忧郁”弗吉尼亚以她为原形写了《奥兰多》就不奇怪了。

我对电影中维塔的选角是不怎么满意的,维塔可是比弗吉尼亚小十岁哦,就算你不能真找小十岁的也找个年龄小个2.3岁嘛,再说了说好的气质忧郁呢?

根本是活泼过头了。

看在弗吉尼亚选角我很喜欢的份上就忍了。

电影有点赶了,显得有些空和薄。

如果做成四或五集的电视剧的话就更好了。

最喜欢的场景是除了最后一幕就是维塔 嫌弃 弗吉尼亚说话拐弯抹脚那段,傲娇本娇了。

《薇塔与弗吉尼亚》短评

读伍尔夫的会感到观影不适,女性之间的adore和admire都拍成了性缘crush

6分钟前
  • Lüge
  • 还行

去年刚看过昆汀贝尔给自己姨妈伍尔夫写的那部传记,就记载了伍尔夫和薇塔之间十年的恋爱;伍尔夫写给薇塔的那些信太好了,简直和她的小说不相伯仲(这世界上敏感且能够描述出这种稍纵即逝感觉与时刻的作家,伍尔夫始终是佼佼者,因此面对恋爱,更加深刻);在《时时刻刻》之后,演伍尔夫是有压力的,但这部电影也展现了她的另一面。另,啃无字幕的英文版让人痛苦,中间好几段没听明白。😑 😑 😑

9分钟前
  • 真是好大一张床
  • 推荐

太晦涩太枯燥了

11分钟前
  • 一条儿
  • 较差

不知道剪辑师还是电影制作方问题,明明伍尔夫是主角,但是电影却以女二为主,并且女二戏份剪的比伍尔夫多,而且女二真的非常出戏,女主表演倒是比较自然,结尾那部分对话比前面所有剧情精彩,看的出电影比较用心,但没有什么价值意义

13分钟前
  • Joe
  • 还行

矫情又复杂

16分钟前
  • 乐游游原
  • 较差

高妹很美,但过于显著的身高差实在破坏画面,两女主欠缺cp感。The end is already written. Orlando naturally loved solitary places, vast views, and to feel himself forever and ever alone.

21分钟前
  • 木子汐
  • 还行

甚是无聊 寡淡得不行 感觉啥也没说

26分钟前
  • 斯卡哈的卡
  • 很差

等等,演伍尔夫姐姐的不是KE S2的编剧么?做原声音乐的不是菲编的姐姐么?

27分钟前
  • jeanyoo
  • 还行

在BFI 伦敦LGBT电影节上看的,全场好多les couple,而且多数是奶奶的年纪,成双成对一起来支持lgbt电影,真是太甜了。服装美极了,vita好撩~而且同去的朋友说床戏难得的用手…2333

29分钟前
  • 输入昵称
  • 推荐

最后一幕让人暴风哭泣,Virginia对Vita说,“无数根蜡烛在你心里燃烧,你是一颗爆炸的恒星,点亮整个宇宙。但也意味着,你不能只把你的光芒照耀在一件事或一个人身上,最后也不会只照在我身上。”能被弗吉尼亚爱上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

31分钟前
  • 七七
  • 力荐

厚积薄发是在我看来最能描述Virginia这个女人对待感情对待事物的态度 不是无动于衷 不是藏得很深 只是在所有的情绪彻底爆发之前 会给外人带来一种feel nothing的错觉 而真正爆发的那一瞬间 就像是白纸上的泼墨 什么都改变了 什么也都回不去了 如果要用什么词来描述伍尔夫 我想她应该属于土壤 不同于根系 因为她更脆弱 不同于鲜花 因为她有思想 不同于星星 因为她是真实存在的 可能多的只是时间需要让别人去感受 是土壤 也像海绵一样拼命吸收所有的感知 这种人的感情像是没有被止血带束缚而自由流淌的血液 没有循环 没有停止 只有唯一一次的结束 这也就是我最喜欢Virginia Woolf的原因:她其实有着100%的纯粹和执念 Once starts it ends

35分钟前
  • 大碗岛的群鸦
  • 力荐

原来奥兰多是这么来的,但除了我知道了这一点,其他的就没有太深的印象了,两个演员美是美,但不够有火花

37分钟前
  • 微末
  • 还行

"I have a million things, not so much to say, as to sink into you." what a line. Who wouldn't want to be a lover of Virginia Woolf?

38分钟前
  • Emanuelle
  • 推荐

好久没看过这么好的爱情戏了啊啊啊啊啊啊,像两只野兽在黑暗中收紧瞳孔始终追随对方,但脚步却远远近近来回交缠。Virginia转受为攻的那段简直绝了,怎么有这么有魅力的两个人啊啊啊啊啊啊(持续发疯

39分钟前
  • 尤瑟纳吾
  • 力荐

差点看不下去。不清楚vita本人是不是这样的气质,没有看过vita写的作品,电影里塑造的这个Vita完全没有让我对她本人的好感增加一丝一毫。我想象中的,或者说我希望的vita更具贵族风度,更潇洒不羁,更优秀一点,这样才值得伍尔夫的感情。电影对vita和伍尔夫的这段感情的解读是正确的:vita仰慕伍尔夫的写作天才,伍尔夫爱vita的成熟和示好,而不是vita的思想内在;vita把伍尔夫看作一个有待征服的猎物,伍尔夫却把vita看作一生唯一所爱。这是一个富二代挑逗矜持才女,得逞后拔指无情的故事,只因伍尔夫才情光辉的万分之一照耀在了这些对话书信上,才让这故事脱离了平庸。哦~我爱伍尔夫。

42分钟前
  • 小宗
  • 推荐

对人物定位的误解也是没用的手稿 应该被揉成纸团丢掉啊//极端的天赋和极度的敏感在某种程度划上了等号//人气与天才无关但与钱财有关啊//但早起看漂亮姐姐还是让人心情愉悦

46分钟前
  • YiQiao
  • 较差

我还以为高个子女演员是贵族女作家呢,她的气质简直美成天神了,故事被各种意识流台词绕的一点剧情感都没有,我可能品不了高阶女文青的心灵鸡汤吧

51分钟前
  • 麦兜约了麦当雄
  • 较差

准备重读每一句台词

55分钟前
  • 叶呀小白
  • 力荐

-. 漂亮空壳(指电影

60分钟前
  • 木棉
  • 较差

大概是外热内冷风流交际花X高冷脆弱天才作家的cp,以及和作家谈完恋爱对方就会把你写进书里(到底是什么通病)。很神秘,前半个小时看得我索然无味,尝试了好几次都没看下去,觉得两个人压根没什么化学反应。等到Vita说自己要走,Virginia开始慌了,才开始觉得有那么点意思。结果才睡了没多久Vita移情别恋(看了简介才知道人家正经好了十年,不像电影里感觉没两天就腻了),Virginia陷入苦恋,又很俗套。诶,结果峰回路转,Virginia为她写了一本书,而且通过写作了解她塑造她,这才成为了真正的缪斯。前期常常对Virginia说的话感到不知所云,但最后30分钟她对Vita锐评的每一句话都洞若观火,入木三分,足见其作家才华绝非浪得虚名。拍得挺好。

1小时前
  • 白灰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