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佛家有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只不过这个过程是很漫长的李天恩用一分钟的时间踏进了黑社会的圈子但是却用了大半辈子来离开这个过程真的很漫长人的一生有多少时间可以用来等待可以等待脱离苦海可以说他是一个好爸爸对于女儿他做到了他应该做的对于妻子他也可以说是好丈夫除了中间的一次出轨外如果没有黑社会的背景他们应该是快乐的一家可是只是如果事情没有假设事实就是事实好在他想离开不是逃离他是有担当的男人他只是想给家人一个安稳的家他做到了即使过程漫长即使代价惨重但是做了总比没做好
在这个被删减过的电影版本里面,不仅看到了完整的故事,找不到太多剪辑上的瑕疵或者情节上的断裂,甚至不完整的结局里面依然让人看到了那束强而有力的光。
确实是让人心潮澎湃的电影,尽管从表现形式上而言如此的黑色幽默。
故事的情节不算特别出奇,话题甚至都很老套。
而张艾嘉的过人之处在于用了几组很好的冲突来表现整个所有人都知道是虚构却非常乐于深信的美好故事之中,为一些很巧妙的细节暗喜,也为很多感人的部分落泪。
冲突一:男性与女性男主角李天恩是黑社会老大,长在单亲家庭之中,母亲是为黑社会兄弟疗伤的医师,是整个圈子里难得出现的女性。
“父亲”这个角色对李天恩来说一直是缺失的,这导致了他起初并不觉得自己可能成为一个父亲。
他的所有生活就是和兄弟们一起出去打架,母亲本身也已经缺失了,直到他遇到自己的妻子陈美宝。
而在李天恩决定和陈美宝结婚之后,他的私人生活就完全被女人所占据:母亲、妻子、女儿。
李天恩生活的两个面向就被男人的群体和女人的群体所掌控与主导。
他自己心里的天平一直在往女性的群体倾斜。
一切的动力都是来自他的女儿,李喜儿。
对陈美宝来说,父亲则意味着另外一种强力、权威和温情。
他毫无悬念的严肃而温暖,与李天恩母亲身上的有爱而无法言说完全协调了起来。
可以说,整个片子里面所有的异性关系,在形式上都是冲突的。
冲突二:事业和家庭男性和女性给李天恩带来的冲突的实质,是事业和家庭之间的矛盾。
兄弟是手足,女人是衣服。
衣服和手足对男人来说到底哪个更重要,是没有确定答案的。
每一次事业和家庭之间的冲突,对这个看似严酷的黑社会老大来说,都是把他不断推往家庭的力量。
于是,他只花了一秒钟决定踏入黑社会,却用了一生来走出黑社会。
人都是因为得了以后,才开始失去,才开始珍惜和争取。
冲突三:黑色的古天乐和白色的刘若英张艾嘉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很明确的指出,之所以再度让古天乐和刘若英搭档就是因为两个人一个黑一个白,很有戏剧的效果。
古天乐诠释的古惑仔的形象已经很经典也足够深入人心,刘若英的清新纯美也已经成为很多人对她的认识。
固有的形象是需要借用的,但并非是导演想要表现的主题。
硬汉柔情和弱女的坚忍,是张艾嘉更想表达的东西。
比之《生日快乐》里的小南和小米,古天乐更能在《黑爸爸》里体现他的演绎优势,刘若英也能更多的远离“结婚狂”式的悲情,展现她在演技上过人的张力。
如果说《生日快乐》只是奶茶写的日常小品,《黑爸爸》则是在玩世不恭的黑色气氛中,把一些残酷和一些温情,统统幽默了一把。
冲突四:警察和黑社会老大有古惑仔的地方当然就有警察,每次也都是警察在根本上改变李天恩的命运。
然而出场最多的那位警察不仅和李天恩本身没有仇怨,甚至他的儿子最后成为了李天恩女儿的心上人。
很多时候,最懂得所谓罪犯的人恰恰就是看起来和他们势不两立的警察。
所以,这部片子里面警察也绝对不是以古惑仔的对手的形式以负面的形象出现的。
从塑造警察形象来说,这部片子也非常的正面有力,很难得。
冲突五:关公和耶稣然而说到底,之所以会有那么多的冲突,本身也是香港特性使然。
张艾嘉会选择古惑仔这个极度典型的香港主题,更重要的目的当然是在表达对香港特性的一种理解。
李天恩本身是两种符号交互的产物,以黑社会为代表的传统香港文化和以天主教为代表的外来文化。
他可以为了让女儿上好学校而受洗,每个星期去听讲道,却不影响他每天出门拜关公。
陈美宝在向女儿解释这个情况的时候,用的是“义气”和“仁爱”两种价值互不冲突作为让女儿在父母的信仰之间找到平衡的方法。
这都是很有中国特色的实用主义逻辑,然而实用背后同样存在一种深层的影响力。
最终李天恩真的走向了外国的神,香港也确实走向了西方。
然而女儿虽然很早皈依,很早能对父亲讲道,却也会因为义气二字出手打人惹祸。
骨子里自身原本的文化传统,并不会真的因为形式上对信仰的丢失而完全被忘却。
香港同时顺服了两个体系的信仰,也最终在自己的不断调整中找到了平衡点。
人心最终只要向善都是好的,信仰不是标签,要教会人们的最重要的道理是宽容。
尤其对现世来说,排他并非是带来幸福的路径,信什么神绝对不是让人和人之间相互疏离,或者贴上一个个带有社会分层色彩的标签。
我们最要紧的是懂得宽容与理解,而非留下一句“道不同不相为谋”后便绝尘而去。
宽容的最后,是一种共融的不再孤独的幸福感。
如果说《伤城》仍然在把“失城感”的主题不断重复的话,《黑爸爸》则已经走出了那段叙述困境,指出了港人现在的心理定位。
父亲的失场因为女儿的出现而终结,于是自我本身完成了从无所依傍的状态进入了新的认同塑造并已经看到了确切的方向。
诚如某位业师所言,中国人不必为自己没有成熟的宗教体系而自卑,因为中国人并不缺少信仰。
只是,对融合和宽容的期待可能是女导演才有的慈悲与理想主义吧。
张艾嘉同样也是提到了选择性死亡的问题,如何向死而生。
这个命题很有宗教感,而在此刻看来又有特别强的鼓励人的力量。
我们选择失去与放弃恰恰是为了成全与拥有。
永恒永远在“无”之中,而不在“有”之中。
舍于是得,无欲而刚。
电影频道春节期间放了不少大片,我和爸爸一样宅,我俩都一起看。
有一天晚上演《我们这一家》,又名《一个好爸爸》。
古天乐刘若英的再次组合,生日快乐我不喜欢,太做作了。
这片子搭配起来也有些怪,但超喜欢他们粉嘟嘟的小女儿,从小到大的演员都暴可爱。
人生的第一个偶像啊,大爱这个酒窝男演的好爸爸们,《绝世宝贝》到这个片子,还有《风云》也算吧。
他小心翼翼抱着小baby哄这个为人慈父的形象真是光辉万丈啊,看得偶那个叫母性迸发第一次蹑手蹑脚揣着一把西瓜刀踏入黑社会,怎么会想到本来可以毫无牵挂的一生,会有这么个怎么爱怎么娇宠都不够的女儿。
为女儿已经做了太多改变可是还不够,他依然是个身不由己跨不出江湖的黑帮老大。
最后一次带着女儿的目光走出家门,他也许早就料掉了那会是最后一个goodbye kiss。
空空的骨灰盒后,我隐约感觉还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果然,衣衫褴褛的他坐在教堂祷告要再见到家人。
张艾嘉到底舍不得这个温馨的片子结局太过悲剧。
他流浪到哪里了呢?
没有关系,留得青山在。
演员表打上去,爸爸起身说,很晚了,可以去睡了。
暖暖的。
如果你仔细的品味过这部电影,也许你并不会认为这是一部喜剧。
又是很久没有这么感动过了。
让我不禁的想起自己的爸爸。
喜儿在剧中问李天恩,爸爸,我知道你不是一个坏人,可是。。
可是,黑社会都是坏人是不是。
关于爱,不是用语言就可以表达完的。
李天恩是个好爸爸,也许初入江湖是他年少轻狂时犯下的错,他进入江湖只用了一秒钟,可是却用了大半辈子来退出。
是有教育意义的。
却并不是批判我们年少时的轻狂。
张艾嘉是个很细腻的女人,她也懂得,懂得我们年少时的轻狂与叛逆,所以,恩妈死前,她与李天恩终于解开了埋在心里多年的结,弹力球。
其实都是爱的,其实最初都是美好而善良的,可是就是因为口是心非,就是因为误解。
张艾嘉谁都没有批判,谁都没有怪罪,仿佛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自然的误解,那么自然的叛逆,那么自然的误会越结越多,那么自然的冰释前嫌。
张艾嘉她懂的。
她懂,这是我们都会犯的错,没有谁对谁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无奈,也都有爱。
这就是这部片子告诉我们的。
只是,有些代价却是很沉重的,上帝是公平的,犯了错,就要接受惩罚。
只是,心中坦然了。
我们就还是可以舒然的笑出来所以,在最后,李天恩祈祷的时候,在美宝转身微笑的那一瞬间,在喜儿进入教堂的那一刻,我的眼泪流了下来。
是开心的泪水,是释然的泪水。
在美宝的眼中,我看到了淡定,看到了包容,看到了,爱的伟大。
一个男人的品味 看他喜欢的女子类型 即可我觉得这部电影还可以不过卡在文艺和商业之间有些莫名的怪异
大爱无疆,却永远也跳不出生活。
先说说金马。
这部片子入围45届金马奖的最佳导演奖,和<海角七号><破事儿><投名奖>并列。
头一次看完整的金马,看到最后倒觉得吴建豪和房祖名的搭配倒是全场的亮点,至少这种插科打诨是一丝轻风,不如其他人那样完全的吹须拍马,总让人觉得似乎是死气沉沉。
这次金马的不少片子倒是真实看了的,<海角七号>我也不说,从画面到音乐,到细节上的刻画,都让人比较满意,当然无例外的,我也感觉到感情线不太充分。
<投名状>看的是盗版,画面极次,李连杰的配音也差的要死,情节上倒也不错,但是在刻画上总感觉上硬伤颇多,似乎一截烂木头扔在那里很别扭。
<集结号>也是前两天看的,在开头攻打的时候应该借了<兄弟连>的桥段,而且传统型的中/共打法豪无欣赏性,让人产生的就是肤浅的赵括也能打出更精彩更合理的战争。
<一个好爸爸>讲的是一个黑社会很爱自己的女儿,在一二十年里都一直瞒着自己的女儿,并且努力在这段时间里漂白上岸,以给女儿培养一个良好的父亲形象。
从立意来讲,这无疑是十分正确的。
不过,在经历了太多的正面形象和正义丰碑之后,我现在更容易接受的倒是古龙的风格,也就是说,没有任何事情是绝对的,一个人是君子还是小人,是不能以加在其头上的帽子来判断的。
如同我极力推崇的<浪客剑心>中所述一般:剑是凶器,剑术是杀人的伎俩。
这句话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但是,延伸出来的结果就是,用在不同的人手中,效果也是完全不同的。
同样是用剑之人,可能会有志志雄这样的被极端仇恨吞噬掉的革命者,也有像剑心这样心中只有美好的明天的改良者。
接到本片上来说,一个爸爸是好爸爸还是坏爸爸,也并不能仅仅以其是否为黑社会来做判断。
在李天恩的世界里,从他的女儿出生的那一刻,他已经不可避免地从黑社会的无情之中堕入了人世间,女儿是他的祸根也是他的福源,他不沾白粉,他开始将旗下的产业改造成阳光或灰色产业,像老大说的那样,只要能够赚钱,倒也无所谓是黑社会还是正当商人。
佛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这个道理讲的是,如果一个人屠掉了一个国家,但当他开始真心悔悟而决心向善,并最终真正从内心放下屠刀的时候,他就已经成为了佛祖;成佛成魔,也就在一线之间。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一个可以放下屠刀的社会,想做一个好爸爸还是十分容易的,虽然这之后还需要其它更多的条件来配合。
<浪客剑心>中,剧场版的开头是流浪的剑心在道场内行善。
从一般人的眼光来看,剑心之前有几年历史是十分黑暗的;在他“漂白上岸”之后,他四处流浪,花了十多年的功夫才得到不少人的认可。
剧中,剑心最终得到幸福,却已经在行恶之后十好几年,在这之中,有着阿薰在背后的支持,有徒弟强彦的依赖,有朋友佐之助信任。
<浪客剑心>之所以能够成就一部经典,就在于它描述的是一个十分长期的巨大心理变化,一种煎熬之中的重心。
回到本片,李天恩同样也做了十几年的努力,而我却从剧中看不到美宝对李天恩有什么支持;美宝是一个传统型的中国女人,眼光仅仅放在女儿的所谓幸福和家族稳定之上,而从来没有去关心过李天恩的心理状态。
作为一个妻子,每天都在督促自己的丈夫去漂白上岸,每天都仅仅陷在那种害怕现实被女儿知晓的恐慌之中,却没有看到自己的丈夫也需要太多支持,没有看到在长达十几年的日子里,自己的丈夫获得了多少进步。
李天恩没有什么朋友,妻子仅仅是一个传统型的妻子,朋友只有黑社会,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可以谈话的人,却还是警局里的阿sir。
因此当我看到最后半个小时时,我已经知道了李天恩的结局,死对于他来说似乎是唯一的结局。
死,可以维持女儿的好爸爸梦想;死,可以实现妻子的漂白上岸愿望;死,可以从黑社会之中解脱,完成最后一笔交易之后也可以跟他们两清,从而不再担心自己的家人受到什么威胁。
死,可以给所有人一个交待,而没有办法给自己一个交待。
另外一方面,女儿的幸福是否就真的与爸爸是不是黑社会有关?
这也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
作为一个还在前线活动而没有退居幕后的黑社会老大,李天恩能够隐瞒自己的女儿十几年,完全是一个人间的奇迹,这个奇迹是如此的不可靠,以至于导演后来不得不通过一场戏来反映女儿的知情。
这都是没有意义的曲折戏了,我想问的是:如此隐瞒,是为了什么?
导演的答案似乎是为了给予女儿幸福,而导演在另外一层意思上,却总是让李天恩在给予女儿幸福和自己的黑社会原罪上来来回回折磨,似乎在明里告诉我们说,黑社会是可以漂白上岸的,而背地里却指着李天恩的鼻子说:你一天是黑社会,一辈子都是黑社会。
这样一种极度扭曲让李天恩活不下去,而这又和片子努力刻画的好爸爸形象相对;我都不知道导演如此来拍,是为了说明李天恩对女儿的好足以使其成为一个好爸爸,还是说李天恩的黑社会身份永远都不可能使其成为一个好爸爸。
隐瞒是李天恩和妻子采取的办法,这种做法也堪称是中国的传统做法。
家长不让孩子早恋,要么怕孩子吃亏,要么怕孩子学坏,但我觉得<早熟>更多的是在谴责父母。
政府惩罚阶降价的开发商,因为他们想保护社会的资金不被黑心的开发商卷走。
这些都是无稽之谈,一种没有理由的理由。
现实一直是残酷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有可能每天都在堕落着--至少在家长或者政府的眼中是堕落着--,在这种情况之下,隐瞒保护的时间越长,被隐瞒保护的对象所处的地方就越高,然后一株在医院的保护室里成长起来的小孩,在最终踏出医院的门口时,迎接他的只能是轰然倒地长病不起,因为他已经如同<肖申克的救赎>里的人一样,永远地被那种良好的形象给固定中了,在他的眼中,飘来飘去的只有美好和公平,唯美和正义,而没有其它的颜色。
这种道理同样可以解释,为什么现在会有如此之多的愤青。
现实不仅仅是残酷的,而且还是血腥的。
古龙的君子小人论只所以能够大行其道而且长盛不衰,是因为我们越来越发现纯洁的圣女难寻,而更多的是生活在罪恶世界之中的救赎之徒。
小时侯的我看到中央对农村的一纸号令就感动的痛哭流涕,长大之后我才知道这原本就是他们应得的,而且他们应该得到的还被剥夺了很多;小时候的我,看到县委人大等所谓四大家领导到处走访,就觉得中国富强有望,而后来我就知道了原来还有一种东西叫做形象工程;小时候的我努力奋斗,如同电影里的那样立志做一个“伟大的警察”,后来选择了法律专业,再到后来就发现原来最高院的副院长都有经济问题,而警察,不说也罢。
这是我们所处的现实,而李天恩和妻子给女儿的社会则努力塑造成远古社会的歌舞升平,太平盛世。
李天恩有太多的爱,却永远找不到可以放的地方。
他给予最多的是他的女儿,他在死之前的那晚也得到了女儿开心的一个吻,但是那种原罪却永远得不到救赎和宽恕。
她们说,我们等你回来--回来的是一个干净的爸爸,如同这个爸爸曾经努力给女儿塑造成的那样。
李天恩如果有墓碑,这墓碑之上应该留白,因为如果我是他,我会无语。
张艾嘉的片子,有些个套路,比如苦衷啦,隐瞒啦,直到发现真相,而爱人已不在那种。
本片的风格有点怪,基本上可以砍成三段。
相识一段,是比较无厘头的风格,甚至加了刘若英的两段唱,不知为何。
女儿的成长期,是比较温馨的,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不过,熟悉戏剧的人都应该想到,越是幸福温馨结局就越惨,这才叫冲突,这才叫戏剧效果,是吧?
所以,接下来第三段的发展也不出所料,比较沉重。
但结局又把这种沉重化解了。
所以我看不懂张导演到底想表现什么东西,一个好爸爸绝对不是李天恩那样的,这纯粹是一个都市童话而已。
怎么说呢,我觉得这片子和张以前的片子一样,有些矫情。
张艾嘉追求的是一种完美到极致的东西,但我偏偏是不信完美的人,于是,我也就没有被感动。
结局的处理也值得商榷,把完美的东西打碎,才是现实。
现在这个结局,太CCTV了。
“你越来越不像个大佬了”原话出自99年杜琪峰的《再见阿郎》,刘青云来向前妻要钱时女人对他说的话。
我要说,比起刘若英,这个被追债的女人真是无理取闹得多了。
也就是说,拿着今天的黑爸爸去跟当年的黑老大比,你会发现,大佬确实在逐渐消失。
《一个好爸爸》不是黑帮片,它是温馨小品。
黑帮是古天乐主动做出的选择,家庭是他被迫做出的选择,女儿是意外,妻子是附属品。
你也不能说他运气不好,事实上,他的运气是好得不能再好。
要理解这句话,首先得承认:除了形象好,李天恩身上没有一块是做黑社会的料。
有些人生下来就是做爸爸的,有些人生下来就是做大哥的。
而李天恩,他是个天生的顾家型男人,只是入错了行。
对于他,这是唯一的悲哀。
对于电影,这是唯一的救命稻草。
而说到他的幸运,那就多了。
刘若英是他的第一个贵人,因为这是他真正生活的开始。
在这之后,只要跟着时局走,跟着老婆走,跟着家庭走,他完全不用自己费力伤身寻找精神力量,生活自然会带着他突破高潮。
黑帮已不再是黑的,它所有的作用,只是为了证明大佬是个好爸爸。
再多的杜琪峰元素也改变不了这点。
我们可以来理性的分析一下。
1《再见阿郎》里连刘青云见了都头痛的恶警林雪,却在本片中一路笑嘻嘻地跟在古天乐后面打圆场。
2《英雄本色》的一号人物做了大学教授,打人被做规矩不准用手,被逼得只能用头撞。
3 从头到尾小弟只有三个,其中一个还反了骨。
4 大嫂的出场史无前例地成为了韩版女,就差hello kitty手袋了。
5 妻儿没见被绑架,唯一的反角大旧只一拳就被掀翻。
......黑帮不黑是事实,但是张艾嘉的这套模式没有走错,说到底,骨子里,这还是《心动》,还是《20,30,40》。
只要你是认真的在做一个好爸爸,我们可以忽略你不是好大哥。
抱着银河的心态来看它绝对是错的,以《生日快乐》才是对的。
“柔情”,始终是张艾嘉丢不弃的调子。
只不过有意思的是,这个被逼到墙角的伪黑帮模子,却得改三次名字才进得了大陆,形式主义竟然还在为非作歹。
家是好男人最终的归宿,让人过瘾的是电影豪气地用了两个小时来证明这点,并做足细节。
与母亲的对手戏,事业上的压抑,第三者事件以及对待女儿的方式,都让古天乐这个爸爸的角色异常立体。
若还是咬定他作为演员的生涩,想想神雕里两串飘飘白发,这个古天乐就马上生动了。
不过最打动我的,是苗可秀死前伸出去触摸儿子又缩回来的手,真实的生活隐痛。
其实他最大的幸运,是拥有这样一位母亲。
我觉得她在电影的拍摄上面有很多值得赞赏的。
开头的教堂一段很有点吴宇森导演的《变脸》里面的一个桥段了。
在影片的整体上也是一个很适合女生和小孩子看的风格中进行。
在影片表现的男人的世界中也有几处是很有真实感的,而且也很感人。
例如最后李天恩与口水和大眼三人的谈话就是很有意味的。
影片开头的电脑设计,中间有几处的呼应,最后是真实拍摄的,但是结构呼应的童话般的结尾,所有这些都让喜欢,而且愿意接受这样结尾的人都欣慰。
关于电影内容,我不想多说什么。
像题目说的我赞的是导演,在编剧方面我不想多说什么,虽说导演参与了。
李天恩加入黑社会,独自打出一片天地李天恩结识美宝,女儿喜儿出生李天恩不让女儿知道自己身份,努力洗白李天恩打伤某头目,不得不出头做毒品交易,事发身亡十个古惑仔,九个衰到家-李天恩加入黑社会,独自打出一片天地李天恩结识美宝,女儿喜儿出生李天恩不让女儿知道自己身份,努力洗白李天恩打伤某头目,不得不出头做毒品交易,事发身亡十个古惑仔,九个衰到家
呵 古天乐还拍过亲情题材 厉害了 我以为几乎都是警匪片 入江湖易出江湖难哦
一部很特别的作品,用小品剧的方式讲述一个黑帮大佬想退出江湖却无奈树欲静而风不止的窘况。古天乐的表现值得一个影帝提名。
剧情老套,没点浪花,看得我困困欲睡
为么,每次在你家看电影我都会睡着呢。
贫穷说话牙无力 富贵骄人鼻有声有钱切记无钱日 得意莫忘失意时有酒有肉朋友多 落难何曾见几人别人求我三春雨 我求别人六月霜
美好的幸福让电影的结局变得伤感
最近对 爸爸 这个词异常敏感啊....觉得自己做错了很多...
关于家庭、亲情的小煽情片,文艺范儿+搞笑元素,值得一看
不是很喜欢,从头到尾讲的一个爸爸如何从黑社会老大没心没肺没亲情观念变成对女儿无比宠溺的人并且最后还从善了……故事设定就很老土,情节也不新鲜,感觉上那个爸爸就是一个人在演,别的角色都是摆设,女儿的角色更是毫无互动可言,乱乱乱的,张艾嘉的细节根本看不到呀看不到,没有touch到我,另古的表演也很程式化,选他或许是失败的原因之一,2个月前看的,目前已经快要忘记大部分情节了,只是觉得刘若英依然在张艾嘉的片中撑起了柔柔软软的气场,让某些场景看起来很舒服。over!
2008.6.10 关注黑帮老大的家庭,江湖的事一笔带过。有些细节和感觉还不错。开头和结尾有点俗了。许多熟脸配角。
台湾电影?香港电影?刘若英和古天还是怎么看怎么不搭啊,习惯成不了自然!
很恶心的刘若英装嫩很恶心的美满家庭概念看得想吐这个一星纯粹给古天乐
这个...还蛮 涩的 不够真
很喜欢 ,很温暖,很好看
古天乐在里面演绎了一个活色天香的父亲形象,亲切、感动!
没宣传片好看- -
如果以后中国的黑帮片不再有纹身我就说好纹身太土。
這種人生類的電影還是跟美國的有很大差距.
非典型张艾嘉题材,典型张艾嘉电影——有亮点,但也还就是那么‘港产片’化。PS:又一位有力竞争金像奖最佳女配角的老牌演员诞生。
2008.10.28 苗可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