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的最后一会
Freud's Last Session
导演:马特·布朗
主演:马修·古迪,安东尼·霍普金斯,欧拉·布莱蒂,乔迪·巴尔弗,丽芙·丽莎·弗赖斯,斯蒂芬·坎贝尔·莫尔,帕德莱克·德兰尼,里斯·曼尼恩,索姆·毕绍普斯,Gary Bu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23
简介:改编自哈佛大学博士阿尔芒·尼格利的畅销书《上帝之问》。该剧讲述了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其晚年之际,邀请了英国一位并不出名的年轻教授C.S·刘易斯到他伦敦的家里做客。两人就弗洛伊德近期所出版的一本书展开研究及探讨,越聊越投机的两人又对神的存在、爱情、性以及生命的意义交换了各自的价值观。然而当时恰逢世界二战..详细 >
当电影里csl用tolkien和john来称呼他的tollers的时候,这个电影就不及格了
miuyis
《困在时间里的父亲》之《弗洛伊德》。吸引我的是那种安静缓慢的氛围和色调光影,电影的气质。内容倒也不重要了。有没有神是纯粹的个人体验。对宗教本身是一种思考和理解。就像剧里的一句台词,对于上帝,我的想法总在变化,尽管它一次次破碎,但我仍能感到它无处不在,困难的是keep trying。
不知编剧想表达什么,亦或也不晓得能表达出什么,无关痛痒的碎片式对话,生硬的肢体语言和做作的神情,不知所云到无趣且无聊,和预期无关。
m2430:很早就想到的问题:理发师如何给自己理发?心理医生又如何给自己看病?那搞心理分析的又如何分析自己?——对三个人物的分析都点到即止。对话中的讨论也是——上帝是否存在呢?上帝至善,人类如果是上帝的延展却又充满邪恶,那上帝的恶也是善的一部分?……
Siff26.
感觉啊这沉默的羔羊老了拍啥都一个样。。。这部也是一个样。。
标准传记的拍摄手法,点到为止的对话深度加上话题本身的门槛,都让这个这个电影最终的成品显得很平庸。相较之下,我更好奇为什么这个片子能有二次上线院线的机会。
从私人角度来讲弗洛伊德,聚焦最后一会,和不知名导师的关于性爱、精神分析、无神论、宗教、死亡的火药味十足的对话,文本观看门槛高,话题深刻哲思,表演不露痕迹,整体质感神秘精美,电影极为小众,只适合对以上谈论话题感兴趣的观众看,其他观众打低分我完全能理解。
(撇开绝对的真实性)是高于预期的作品,无神论者与信仰者之间的谈话,精神分析创始者如何分析自己原生家庭的问题,两方各有争论,却产生了充满星芒的对话。每个人都有痛苦,每个人都有原生家庭的问题,每个人都有恐惧,这是一条人类出生后必将进行的思考之路。不思考是愚昧者,而他们都是抵抗者。
闪回和节奏都处理得不够好
固着的阶段,至死都困于其中。所以潜意识意识化也不一定是为了改变,只是“知道”而已。
依赖障碍,性与愉悦,童年与创伤,同性恋与道德,宗教与无神论,成长与和解,女同性恋与恋父情结,精神分析与自我保护,控制与依赖的父女关系。虽然谈论的问题很广,但并不深入,也没什么重点,但电影营造的氛围和两人对话的感觉太棒了。
热爱弗洛伊德的都是上一代人。。。
大英航空上看完的,中途睡了好几觉
#26th SIFF# 久闻大名的弗洛伊德,片里出现的几乎都是大佬,两人的对话信息含量巨大,最后互相面对自己内心的恐惧,感觉拍得有点散了…
这种代入感让我仿佛一同见证了弗洛伊德最后的那一会儿。
天才與天才的對話,未必會在同一頻道上,但這種的碰撞總有火花綻放。不太適合睡前看⋯⋯
我心目中的弗老爷子比这帅
完全看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