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化的上班,下班,穿上工作服,换下值班室的同事,他们之间没有再多的沟通,只是日常的寒暄。
每天重复着做着同样的事情,无理智,无情绪,所有的一切都被工作制度安排好。
扭上扣子是对规则的服从,扎头发是对制度的归顺,按部就班。
工作就是每天无聊的对着监视器,然后适当地帮助人们解决停车场的售票问题。
直到平静被无常打破,机缘巧合下看到了自己同事借助舞蹈的方式,游弋在自我世界里,一不小心男同事踢坏了业主的车,可她却为他保守了这个秘密,同样的,她在后面的录像里也模仿着男主的舞姿回应了他。
两人仿佛通过舞姿来展示自己,表达着双方,每天通过监视器对话,直到男主默默地辞退工作。
摄影机在对她的脚进行反复的特写拍摄的时候,不难发现,女主是一个芭蕾舞者,而男同事跳的则是典型的现代舞,两种完全对立的舞蹈形式已然碰撞出了火花,而女人为了和男同事有了更多的接触和交流,也跳起了现代舞。
现代舞的内核本来就是主张反应真实的世界,并在形式上反应舞者的个人表达与精神诉求,极具个性色彩的艺术表达形式,其实也是在通过这样的一种符号在传递给观众,在现代都市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疏离,空洞的失语环境下人们通过舞蹈来沟通。
个人的孤独也是我们所要关注和探讨的话题。
全文的高潮也可以说是爆发点就处于影片的末尾段落,两人在监控摄影下依旧不会去用话语交谈,而是相互配合着双方做一些默契的编舞动作,动作足够熟练,技巧足够困难,可两人得心应手。
默契与沟通全部依托在舞蹈动作上,而这些舞蹈动作是基于对双方的相互信任而达成的。
片刻的结合,达到精神的愉悦,艺术的共鸣,稍纵即逝,两人又形同陌路,若即若离。
男女人物间起初的构图也体现出暗淡,沉闷的关系,总是在男女人物间设置一道屏障去划分开两人,有时是窗框,有时是门边,独特的空间构造也将两人区别开来,这似乎让我想起了一部电影《超市夜未眠》中,那种时光倒滞,失调的错落感和人物之间的隔阂似乎有种神似。
所谓时间代码,两人不断地追随着过去的时光,监控摄影头下的时光,是一种无言的表达,是一种孤独的吟唱,更是一种静止的欣赏。
让时光回溯才能找寻到片刻的欢愉,这似乎是种相对享受的过程,也是相对痛苦的方式。
生活被工作包围,控制着人们的自由意志,不能甚至不会面对面的倾诉,而是是封闭的环境下寻求到灵魂的伴侣,这是对自由的向往,更是对被规则压抑着的无奈。
他们之间的沟通并不在于言语上的交谈,而是通过潇洒的舞姿去表达。
而且对于女主来说,她是一个学习者,一个被动接受者。
她在向男主学习那种类似于waccking的现代舞蹈,本身就是一种认同,从认同到模仿到回应再到双人舞的交合,两人用时间代码去沟通,两人用舞姿去沟通,对精神追求的拥抱,这不仅仅是相互认同的开端,更是浪漫的起始。
15分钟的短片,外表清冷,只看片名有着疏离的科技感,曾经误以为是简科幻片。
男女主人公是一家地下停车场的保安,分别值守白天和晚上两个时间段,两人的交流仅限于每天交接时简短的寒暄:“昨晚怎么样?
”“一切正常。
祝今天一切顺利。
”“明天见。
”如果不是一个偶发事件,他们可能会像两条平行线,遵循各自时间的轨道一直安静地走下去。
一天,女主在监视器里发现了男主在停车场跳舞的秘密。
其实影片开始时镜头曾经定格在女主伤痕累累的脚上,以及她转动脚腕时下意识的舞蹈动作,这些暗示了女主也是专业舞者,男主对舞蹈的痴迷触动了女主。
此后两人分别在特定的时间,在监视器前给对方留下一段舞蹈,时间就写在交接时的纸条上。
每天有交集的那几分钟里他们仍然像熟悉的陌生人,但用舞蹈隔空对话时是两个最默契的灵魂。
短片结尾是开放式的,再一次交班时男主没有按常规留下时间代码,女主失落地目送他的背影。
但下一个镜头是保安经理带一个新的员工来熟悉环境,输入时间时无意中看到了男主和女主在各个时间段共舞的镜头。
关于两人的后来,电影里并没有做交待,他们两个人一起离开了,还是在共舞后戛然而止,各自寻找属于自己真正的生活,似乎也不重要了。
小时候我们都写过关于理想的作文,音乐家,歌唱家,作家,老师,科学家,那时候我们向往着,并且信心满满,笃信自己有一天一定会成为那个人。
但沿着生活的边缘走着走着,那些彩虹色的梦想纷纷遗失在不知名的地方,有时候是忘了捡,有时候是没有力气捡,最后离小时候那个自己向往的人越来越远了。
但总有一些人会一直小心地把梦想捧在手心,揣在贴身的衣物里,不管这条路多荆棘。
对于男主来说,地下停车场是最大的舞台,足够他伸展跳跃,那里的灯光24小时亮如白昼,也照亮着他的梦。
女主对着镜头做每一个舞蹈动作时还充满着胆怯,她究竟曾经遭受了什么样的重击呢?
这个精巧小短片对白简练到极致,情节推进完全依靠男主女主的舞蹈动作,甚至男主都没有一个正脸的特写,情绪却饱满欲摘。
导演用最冰冷的仪器展示着普通人最不为人知的鲜活的那一面,闪着寒光的角度里其放一层温暖的善意做底色。
始终相信时间是冷静又公平的,他带走我们生命的同时一定又放下了什么做为补偿。
作为一部在嘎纳电影节大放异彩,又成为贾樟柯导演第一部力荐的短片,time code在人物选择、情节设置、镜头运用等方面都有它的独到之处。
在主人公的选取上,影片将视角对准了一个在日常生活中不曾引起公众关注的小人物—保安。
顺理成章,这项工作最冷漠乏味的工具“监控录像”成了全片的线索。
仔细想来,这一设置颇有讽刺意味。
在现今社会,每天机械的重复着进行工作的人,对待工作时所使用的工具大抵是没有感情可言的,而在本片中,一次偶然的交际,监控录像成了双方隔空交流和情感共鸣的工具。
在我看来,这一设计新颖巧妙,讽刺了现实生活中,机械性的工作对人思想的束缚。
本片中镜头的应有也颇为巧妙,在叙述主角日常乏味工作时,影片多次使用局部和表情的特写。
当影片在最后走向高潮,双人共舞时,反而没有像传统影片那样,在高处部分大量的使用运动镜头和不同镜头的对接来增加情感,而是全部从监控录像的视角,采用这种广角固定镜头并且低画质的画面效果来表现人物形象。
这样的应用给观众的冲击更为震撼,有一种“绚丽之极归于平淡”的意味蕴含其中。
它向我们展示了并不是炫酷的画面特效和有冲击力的镜头组接才能达到深入人心的效果,真正打动人心的从来不是技术,而是情感的共鸣。
此外,在情节设置上,联想蒙太奇的反复应用也给人留下了无限遐想。
短片与电影不同,它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详细交代人物背景和故事的前因后果,所以在影片中联想蒙太奇的应用很重要,影片两次特写女主留有伤痕且变形的脚部,不禁让人联想到她曾是舞蹈演员却遗憾的放弃了梦想;多次特写女主交班后关掉男主开着的收音机,不禁让观众想到在工作生活中,两人性格不同,女主并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伙伴。
而在影片最后,“留白”手法的使用也很是巧妙,两人双双辞去工作,共舞一曲后故事戛然而止,他们接下来何去何从?
两人关系又会有什么变化?
留给了观众无限遐想。
很多网友说这是浓缩版的La La Land,但在我看来两者并不相同,TimeCode并没有太多绚丽的语言,而是采用一种简洁而又富有意蕴的手法来引起观众的共鸣与深思。
大美归于平静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1.女主出场:空无一人的街道,女主从户外走向昏暗的地下停车库。
(镜头没有给女主脸,观众对女主的长相充满好奇)2.更衣室内,女主脱下鞋子,镜头给脚步特写(观众看到了伤痕累累的脚)暗示女主曾经是舞者的身份。
3.洗手间的镜子面前,女主百无聊赖地望向镜子,展现了对生活的麻木和无奈。
(固定机位跳切)4.打卡间,女主打卡上班(片中一共出现了三次打卡间,每次打卡女主的状态随着剧情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状态)5.监控室内,女主和男主接班,女主态度十分冷淡,在男主走后把男主的录音机关闭。
(女主的态度和行为表现了他对男主并不在意,两人关系一般)6.售票机坏了,大叔过来叫停车费(镜头并没有给大叔的脸,只有局部特写)我推测这里表现了女主内心的自我封闭,她并不关心别人的生活,不想和别人有过多的交流,我们看到也是女主的视角,对她而言这只是一个工作而言,对方是谁长什么样并不关心)7.女主接到老板电话,让她调查监控,女主从而发现了监控里跳舞的男主(这一情节是关键情节点,推到了故事发展以及人物关系)女主帮助男主隐瞒了事实的真相,女主对男主态度发生了大转变,女主表情特写结束,心里激起了涟漪8.停车场内,女主捡起车盖,径直走向监控流露出犹豫不决的表情(观众产生疑惑,女主想干嘛呀?
)9.监控室内,男主过来接女主的班,男主发现了桌子上留的字条和车盖,男主根据字条上的时间码查询监控,看到了监控里女主在跳手势舞。
(这是女主主动向男主示好,这也是向观众解释了女主之前在犹豫不决什么)男主看后若有所思(男主对女主的态度也在发生改变)10.更衣室女主十分急迫地向换上衣服,头发也没梳就走向监控室,甚至差点忘记了打卡。
(女主这一系列十分慌张的举动,表明她急切想见男主的心情,原来一尘不变的生活就此改变,心里有了期待)11.监控室内,女主根据男主留下来的字条上的时间码查询监控,监控里男主也用手势舞向女主回应,两个人你来我往)12.固定机位同景别跳切:不断变换的时间码字条1.表现时间的流逝 2.两人情感的逐步递进升温高效叙事13.更衣室内:女主脚步特写,女主踮起脚尖(观众由此可以推断出,女主曾经是个舞者,因为现实问题不得不放弃了,曾经的梦想来到保安,是梦想和现实的碰撞,一个小小的细节交代如此丰富的细节,不得不佩服主创团队的构思)14.打卡间,女主压腿(压腿的这一举动,表现了女主开始重新燃起了自己的舞蹈梦想)15.监控室内,女主看到桌子上没有字条,有点不开心(从剧作角度来说,1.打破了观众的心里预期2.让观众产生疑惑)男主走出监控室内有一个和女主靠得很近的暧昧擦肩,随即一声不吭地离开。
女主不解,把男主的收音机关了(这一行为表明了女主的不悦)女主在窗外发现了一字条,镜头没有交代字条上的内容(只给女主看,不给观众看,让观众产生好奇)16.闪白转场:时间过渡监控室内,镜头缓缓推入,从椅子推向了监控,椅子和监控视角里都没人。
(观众产生疑惑,男女主去哪里了)老板的画外音入,对新的员工进行职业培训。
老板教新员工输入时间码查询监控,从而发现了监控中共舞的男女主,(这也是在向观众揭秘男女主去哪里?
)随着几块监视器屏幕不停切换配合着音乐,把情绪推向最高潮。
结尾:员工的一句:我不会跳舞(为这个浪漫的故事增添了幽默的气息)技术分析:摄影:1固定机位多种景别灵活组合,监控视角。
2.焦段:监控视角应该是用广角端,正常叙事35-50mm3.景深:没有发现特别浅景深比较大的景别,景深比较实,前后景都很立体近景和特写,景深会比较浅美术和灯光:比较写实没有特别华丽和精致声音:台词较少 音乐:文中两段情节用了无源音乐都起到了渲染气氛的作用 1.一段是两人递纸条感情升温 2.结尾处两天共舞
大部分的工作都是重复的,无趣无声,这个短片取材于地下停车库的保安工作,很少有人会关注他们的工作状态,因为只要一晚上安静无声,那就是最好的状态。
在机械重复中,很难有戏剧性和美感的工作状态,确实大部分人的真实状态,用生命和精力来守护平凡的岗位。
很佩服导演锐利的眼光,在平凡中发现非凡。
在偶然的查询中,发现戏剧性的一幕,无声的舞蹈练习,在无人的空间中,自由舒展身体的律动与僵化的保持正经的工作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变成了两个人互动的方式,跨越语言的交流,在每一个摄像头中形成的仪式感的空间中,跳舞,肢体的互动。
视听语言克制而新意。
大部分镜头使用摄像头的机械固定俯拍角度,无声,甚至黑白。
但在这样的本身只为机械记录毫无美感和动态的视角中,我们能窥探出制式,死板,机械,工业文明与千篇一律的生活状态,我们朝九晚五规律平庸的生活与工作仿佛这个固定的视角般每天周而复始,时间在这样的画面中毫无意义。
“一切正常,又是一个安静的夜”,又是安静的一天,一月,一年…工业文明与城市规律的生活,让每一刻似乎脱离了本身的独特意义,时间成为了代码一样机械运转的单位,而在最后的为新员工展示,每一天每一刻他即将面对的也是安静无声的屏幕。
而就在此时,摄像头中却呈现了真正具有生命意义的动态,它具备仪式感,生命感与平凡中激荡的热情,对于热爱跳舞的人,聚光灯与舞台,音乐与呐喊声,是必备的元素,而在这样无声无人的车库中,热爱与练习本身超越了舞蹈所有外显型的需求。
每一天都是练习,是在枯燥重复中去寻找和不忘自我的姿态。
ps:女主的特写 舞鞋 脚的特写 受伤神交唯一一次与顾客交流,都是错位的,镜头取景顾客的身子,没有露出脸,孤独无声的工作,只有交班的短暂交流。
平凡的表象下个体有其独特性。
孤独背后的热情,没有时间代码永远看不到平凡下的惊奇。
艺术之于普通人命运的表达。
规范制服下干涩的肉体,机械社会中封闭的灵魂。
在城市的停车场,两个工作时间错位的员工,本来无交集的人,每天早上交班时重复机械的对话,因为一个不小心的失误产生了交集。
他们的生活像两条平行线,空旷的停车场,保守的制服,单调的工作,压抑着的心。
幸好,生活从来不会亏待每一个人,停这一男一女通过摄像头用舞蹈交流和释放,然后生活里有什么不一样了,女人的脸不再那么暗淡,打卡前压压腿,换衣服时想着舞步。
在彼此没有见面的时间里,他们各自舞蹈,彼此诉说着什么。
之后男人辞职了,电脑映像里出现了他们的两个人身影交叠,舞的很和谐。
在数学里,两条平行线永远不交汇,这是真理,但两个人无论相隔多远,时间和空间都不是平行线间不能填满的距离。
这一个独特的方式,也就是跟男同事在监控之下一起跳舞,后来新来了一位小伙子,在第1次穿保安制服的时候就开始手忙脚乱,扣子都没有对齐,也就证明那个时候环境比较紧张,而且工作也受约束,给这位小伙子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
声音也是一部电影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这一部作品里面的老板在打电话的过程中让露娜现在就告诉他车灯的事情,语言比较简练,而且语气也特别强势,体现出了对于员工的严厉。
交班的时候两个人所说出来的对话,也不仅仅只限于嘘寒问暖,在这种紧张的环境之中能够找到这种放松的方式,对于自己的工作来说都拥有着很大的帮助。
我们也仍然可以追求自己喜欢的一切,在这种沉闷中释放自己的压力。
5/15故事开始。
女主角来值班,接到老板电话,检查5/14日23点的视频,看到男主角在跳舞。
帮男主角掩盖了事故,之后检查之前录像,发现之前几天也有跳舞片段,其中最早一段是5/7日的。
并在下午15:35留下一段舞蹈。
晚上男主接班,看到了舞蹈。
之后男主女主几次互留timecode,时间分别是5/18,5/20,5/22,不知道为什么只有偶数。。。
5/24,早上女主接班,并没看到贴纸,感到奇怪。
男主走后,女主在窗户上发现了字条,画质太渣没看清写的是啥,看其他评论说是写了5/30这个日期。
5/30,老板带新人熟悉环境,发现了凌晨男女主角留下的录像。
最后共舞录像中有很多时间是重合的,两个人在同一时间在不同地方跳舞,不清楚这是想象,还是另有隐情?
求解释。
“午夜时分,我翻出窗外,望着深蓝的城市开始轻声歌唱。
虽然不知道他在何处,但我坚信在这座城市森林之中,总有那么一个人和我一样无眠,对着天空唱歌。
”——几米《时间代码》所表现出的破蔽孤独安心和坚定亦是如此。
影片台词很少。
就前半部分来看几乎没有背景音乐:寂静又无趣的白噪音配上雷同又无聊的监控场所。
整体色调偏冷,如果没有舞蹈白天黑夜的换班剩下的只有工作的框架和生活的重复。
因此,舞蹈这一元素作为“破蔽”代码出现,就如影片中的时间代码一样,舞蹈也是默契、理解、欣赏和热爱的代码。
乍一看,我以为会是一部悬疑片。
因为那个男人的动作真的很奇怪,像个跳大神的,不信你看。
然后是这姑娘的回应动作,这称不上是舞蹈,充其量是“尬舞”。
我承认,前15分钟是抱着一颗吐槽的心看的,心想着这俩人还挺有意思的。
极其简练的对白。
早上好。
希望你昨晚一切顺利。
回见。
在电脑上敲下便利贴上的时间代码,就能看到他们彼此用舞蹈进行的无声对话。
直到主管交代新人一些事项的时候,敲下一组时间,然后神奇的事情就发生了。
音乐响起,两个人一起起舞。
很奇特的舞姿。
在我眼里,它甚至称不上是美的。
可不知为何,心底那块柔软的地方似乎慢慢地被触动了。
他们不发一言,只是用全部热情来跳舞,只有非常有默契才能做好的这些高难度动作,他们做到了。
这种感觉,好像是遇见了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诶。
在这样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电子时代,两个灵魂以这种方式惺惺相惜,实属一件奢侈的事情啊。
如果你对这个世界暂时心灰意冷了,就看看这部片。
至少它让你相信美好的事情依然在。
http://mp.weixin.qq.com/s/AkcwynqMFgj4v3zh0dQevQ
音乐6 画面6 导演5 故事7 表演7 印象6 平均6.1/10 短小精湛的精做得还不够啊
還不錯,但不是我喜歡的類型。
3
结构相当完整,利用停车场的地形和监控画面实现各种构图挺有想法的,跳舞这个元素还是很吃香的,总觉得好像在哪儿看过这两个演员的舞蹈似的
2.5吧,我以为最后来个虚的,结果弄了个实的……
真好
这个太无聊了。
有点意思,也有点矫情。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在监视器里看够对方独舞了不如一起辞职回家结婚尬舞吧。来接班的新员工“我不会跳舞”,看着监视器的老板内心是崩溃的…
生活的枯燥并不是抹杀热情的理由,艺术在此刻更为动人。
孤独与抗争。
23/6/2018 @ CX702。形式大於內容。
刚好我们一致。
有一点点“信号”的意思,两个孤独患者。
浪漫得有点烂俗了,但创意不错,孤独感在与镜头对视刹那喷涌,结尾略脱力,就应该要彻底地无人知晓地在深夜里起舞。
两个保安一男一女,女偶然监控里看到男同事半夜挥洒舞姿,自己也想加入,于是留下了纸条,二人通过纸条里的时间开始自己彼此的表演,直到某一天二人共舞,只要心中有梦处处都是舞台,但是这样的剧本不是我所喜欢的故事,为啥二人不直接说出来,每天都见面还要这么含蓄方式表达,做作
平淡生活中,随处是舞台。
我不是来上班的,我身体里住着孤独灵魂但我同时也是位灵魂舞者。现代舞尬起来!
其实有点失望。两个孤独的灵魂通过舞蹈碰撞在一起,但是就是觉得影片好冷漠。舞蹈中再贴近的身体,也挡不住眼神的疏离。不知道这到底应该定义为爱情还是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