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个关于精神病人们为了追寻心中的爱不断斗智斗勇大开杀戒的故事,拥有常识的人都在这样的世界全被屠杀殆尽了。
(砂糖毫无疑问也是拥有常识的,只不过人格是反社会的罢了)- 观赏的过程中很想知道作者的精神状态究竟是如何才能创作出这样抽象的人设和情节。
其离谱程度完全不亚于超人高中生在异世界。
- 如果说人渣的本愿是正常人追寻正常的爱最终变为扭曲的关系,happy sugar life 就是扭曲的人追寻扭曲的爱并开始扭曲现实,开始杀杀杀的故事。
为什么要创作出这样的故事呢?
- 我无数次在观赏过程中试图与砂糖共情,优秀的作画、音乐,花泽香菜绝妙的演绎都使我能够在感情层面上一定程度理解砂糖。
但当我回过神来,装上脑子,就会想,“啊,果然这样的家伙都是需要被抓进去蹲大牢的吧——”- 太阳君那样的池面,被年长女性性侵一次过后,为什么就变成极其扭曲的幼女控了呢?
日本这样的acg文化发源地,幼女情节还要在寻人启事上发泄吗?
为什么不随便在大街上找两部gal玩玩呢?
反正每部里面都有萝莉、- 很想了解现实里的作者,为什么对自己笔下的人物这样恶意满满呢?
如此对待笔下角色的作者,能够理解什么是爱吗?
被如此对待的角色能够理解什么是爱吗?
这样孕育出来的,真的能够被称之为爱吗?
- 我没有看过漫画,之后应该会看,暂时没有批判这部作品真正的立场。
但这部动画看完后,我只能对脚本家和角色原案抱有糟糕的看法。
我认为,精神病人应该接受治疗,而不是被放任而大开杀戒,伤害到像翔子那样无辜的人。
- op很好听。
打4星是为了均衡一下整体的评分,毕竟这番也不是一无是处。
角色的性格设定让观众没有代入感,抛开剧情合理性不说,人物的爱好,追寻的“爱”,本身就和一般观众不同,所以我们的同理心会本能的排斥他们,所以,如果理性的看待这群“变态”的行为,也不至于打3星以下(这个理性不是常理性,是动机的理性)正如女主把她的挚友称为鸟一样,这和我们的对立心理是一样的:无法在别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一般会排斥。
(也可能会憧憬,这个角度不多谈)在我看来这部番最大的问题,就是同理心没把握好。
把我们能体会的感情:比如亲情,爱情,友情,“百合”给渲染出来,再根据剧情推动不断冲突,撕碎,再重组,循环到结尾,给人强烈的不适感。
就像你刚要站在一个角色的立场上,体会到了他和你相通的感受,也就是代入感,然后他再展现出来和你不同的存在本质,做出荒诞的行为,违背常理。
这跟魔法少女网站有异曲同工之处,只不过后者可以当搞笑番(在我看来),这番严肃的不行,却又对观众不友好。
总的来说,这番的核心就是在讲 爱 ,喜欢就是正义,可爱至上,个人主义。
讽刺了当今社会中绝大数人的世界观……笑
单说最后撒戒指这么重要的东西,说忘拿就忘拿,are u kidding?
冒着极大的风险回去拿就算了说了。
下楼的时候被发现了,怎么就想着上顶楼呢?
既然都点火了,混在人群里跑楼梯不行吗?
然后就到顶楼要跳楼,exm,那时还是有逃生的希望的呀,你把锅都给阿姨还是有一线生机的。
殉情就殉情吧,你留一个是什么意思,自闭幼女回归自闭家庭吗?
PS 姬友虽然死者为大,但是一个毛都没有的流浪汉几天就比多年的知心朋友重要了,hape吗?
还有后面种种行为,这种人算个jer朋友?
在我高三上时因某种机缘巧合遇到了这部番,当时的观感是无比震撼,刷新了我对“情感”这一词的认知。
乃至于刷完之后情绪抑郁了一个星期。
这部动漫里的每个主要人物或多或少都有心理上的问题:缺爱、隐忍过度、暴力倾向、受虐狂、严重占有欲、恋童癖,偏执型同性恋(重点是偏执,影响对方生活)(除了女二。
看第二遍了还是很心疼她)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对事物有普遍认知的,但是他们的心理问题很多时候会影响他们的认知,这就让他们表现得与常人不同。
一年多过去了,二刷的我在另一个角度看待这部番,里面的人物所做的一系列不可理喻的事,现在看来也很好理解;导致他们变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是原生家庭。
因为家庭的特殊性,两位女主在原生家庭中得到的“爱”的教育是畸形的,这导致了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对爱有认知障碍,(“爱是什么,我一只想知道”)恋人之爱,亲人之爱,朋友之爱,未曾理解,就算曾经体验过也等同于从未体验过。
而爱的缺失,让女主砂糖对感情“无感”,以自我为中心,环抱“除心爱的人之外,其他的,包括自己都可以舍弃”的理念处事。
同时,编织了她冷酷无情的面具。
认知是可以被影响被改变的。
一个是强大的外界刺激:三星太阳在被店长强奸后因暴力对年长女性产生恐惧,而强奸的快感又充斥的他的大脑,这两因数导致了他严重的恋童癖;改变认知的第二个法子,就是慢慢诱导,循序渐进。
既然能be a bad guy ,那必然能be a good one。
我的第一个观后感有点浅,就是家庭教育。
第二个,关于的是我最心疼的女二翔子。
她很普通,没有心理问题,也没有闪光点。
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在这个惊世骇俗的动漫里,可能是要提醒我们:世界上还是有正常人的。
可惜她最后还是死了。
很遗憾啊,要说死因,其实还是没能通过友谊考验,成为女主的真正挚友。
(“有始无终的勇敢,会伤你这么深”)就我而言,失去朋友的惋惜终究要比死的惋惜重。
当很多交织线因为自己的懦弱和愚蠢最后变成平行线时,会变得很渴望,也很麻木。
而这一切又是自己导致的,没有人会顶罪。
苦涩和无奈有在心头挥散不去......我的第二个观后感也很浅啊。
果然。
高高在上指责砂糖病态有罪的是他们,辜负砂糖的等待的也是他们。
他们嫌弃砂糖沉重的感情,奉行精致的利己主义,对在他们眼里的“奇怪”“扭曲”的人避而远之,还偏偏喜欢施舍些好听的话以为这样自己就是一个好人。
他们双眼一闭假装世界上不存在这样的痛苦挣扎,把阻碍她们轻装上阵潇洒人生的眼泪统统捏着鼻子塞进“不正常”的垃圾袋里打包焚烧:这个世界是美好的,之所以作品是一个悲剧,是因为主角是“不正常”的,作品本身也是“不正常”的,这样一来“正常”的他们就可以在“正常”的世界里继续进行“正常”的娱乐和消费了。
当砂糖和魔鬼签订契约的时候,天使在什么地方?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最近读了点政治经济学,又想起了砂糖。
砂糖应该处于10年代,也就是日本萧条三十年的中后期。
可能零零后不太能理解,但是如果你做过题,现在又也经历了萧条,那就应该不难理解了。
上一轮市场化改革裁撤了一大堆国企,这一次贸易战要求降低产能转移产蹦又会裁撤掉很大一部分产能,我想问的是,那些失业的人怎么办?
当然还会有人问,还有更多的人连螺丝都没得打呢!
分封建国就是帝国的责任,如果你产业升级的速度跟不上价格战与洪水蔓延的速度,你就只能焦头烂额地应付治安战争。
反正一提到这类社会问题的片子,你就不能避免这几个话题:失业家里蹲家暴酗酒的废物爹,被家暴因而精神失常的妈,扭曲了爱的含义的舅妈,不知爱为何物的砂糖少女,决心独自成长的小女孩,一心维护母亲的家庭的少年,性压抑的男同学和男老师。
在黑暗时代,耶稣保护了保罗,是耶稣给了保罗信念和活着的意义,这是法利赛人的生活(委曲求全与默认了忍气吞声去社会化的生活)所不能给予的,也确定了她革命的任务。
砂糖死在了盐面前,从此带着砂糖的那份爱的意义活下去,就成了盐的一个使命。
日本有佛教超越和常识理性的加持,就算作为东亚写起这种上帝之死堕落救赎崇高的宗教叙事也一点不在话下。
总而言之你觉得魔怔,现在是2025年,关税纠纷与萧条的第n个年头,你现在还觉得魔怔吗?
称之为日本的魔幻现实主义讽刺文学又如何?
反正社会失业问题总离不开背后的一个大他者社会环境,贸易战,萧条,失业,产业转移,去工业化,空心化,新自由主义,票奴,后工运时代。
你不是1960s喜欢闹吗?
发达国家好日子过惯了是吧?
好,那么资本逐利的无国界性启动,资本会自动追逐和匹配成本最低的地方,你们就去工业化产业空心化就好了,资本无国界嘛。
新自由主义福利社会多好嘛,当然不会给你权力,只是靠科技与军事收租,然后拿福利补贴你们这些票奴废物让你们安心听话不反抗,这已经是帝国博弈的最优解了,是帝国的悲剧,也是帝国的堕落。
眼下的时代是一个一如1840s风起云涌堕落黑暗的时代,是一个充满了悲剧与牺牲的时代,是一个充满了资本主义失业萧条的时代,是一个呼唤马克思的时代。
总而言之,如果革命不能获得胜利,因超额利润造成的失业得不到解决,砂糖这样的扭曲了历史主体的魔怔人悲剧只会越来越多,砂糖就是你我的命运,你我只能流下无力哀叹的泪水,最后难逃被世界钉上十字架的命运。
有时候不是说对洼地感到绝望,是到现在还在内讧连个自组织能力都没用原子化费拉不堪真的让人提不起希望来,用高情商的话来说就是道路是曲折的。
问题是,都当砂糖了,都当草莽和流寇了,谁还在乎这些?
耶稣之死是保罗最深远的战斗檄文。
即使为了爱,也不能欺骗所爱之人,不能用谎言骗取真爱。
我想救赎松坂砂糖力有未逮。
番剧虽无逻辑可言,但看过之后让人难受。
毕竟砂糖是花一样的女孩子,在大人的摧残下成了精神病,值得怜爱。
但也有人没有得精神病,比如旭。
翔子想救赎砂糖,却被杀死。
砂糖是被大人恶创造出来的工具,死亡是最好的选择,没有人能救赎的了她。
盐也不能!
她只想玛莉雪莱笔下的弗莱肯斯坦一样与爱的人活下去,于是她创造了盐,救了她又害了她。
故事结尾让我想起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旭说:“已经没有可怕的事情了!
”可是他不知道:“盐曾经看过那么多美好的东西,曾经幸福与她最爱的人一起走向幸福”
当然,作为以“黑残虐”为猎奇的通俗动画,不必要过读解读也可以。
旭讨厌大人味道。
本片未必批判什么。
但是我看出恶意,这种恶意就是成人以爱名对孩子的欺凌!
砂糖的叔母,这个角色设计明显是夸张与变形了,但是时时刻刻把爱放在嘴边,一副我都是为了你好的样子。
最后,她还为砂糖放火、而且绝不吝惜金钱。
但是她是一个精神病。
可以这么说,是这样精神病大人塑造了砂糖。
最开始只是被一些猎奇和黑暗的设定吸引,但看完之后,发现happy sugar life的讲述的故事其实很简单,即探寻爱是什么。
作品中不同的角色对爱有不同的定义,但他们的爱无一例外都是扭曲的,比如店长、老师、太阳、叔母。
其中有的人是因为曾经痛苦遭遇,有的人则么没有理由。
不论如何,他们都凭着欲望而强行把自己扭曲、自以为是的爱施加给他人。
主角砂糖是一个内心空洞,拼命寻求爱的真谛的少女,和盐的相遇填满了她的内心,让她第一次感受到爱的感觉。
全剧中,砂糖面对各个角色时,画面总是阴冷的,而当回到她们的城堡,画面就变得梦幻而明亮。
愈是浓郁的黑暗,愈能衬出光明。
其他角色扭曲的爱,反衬出糖盐之间的纯粹和幸福。
然而幸福之下也隐藏着阴影,杀人带来的现实压力,两人之间不完全平等的关系等,躲进幸福的城堡不会解决问题,现实不断逼迫她们做出选择。
最终,砂糖选择坦白一切,不再隐瞒自己的黑暗。
盐也不再逃避曾经想忘记的痛苦过往,拒绝了哥哥,凭借自主意志选择成为砂糖共犯。
从一开始糖盐的故事就没有he结局,但砂糖的死亡也不完全是be。
在最后时刻,曾经空洞的少女的自我终于被补完,充满的糖果罐也象征着她们获得了真正的爱,不是自以为是给予,而是相互理解,共同面对。
——————漫画的画风好可爱,大家都去看看。
每个人三观都不一样,为什么一部动漫需要正义的世界观?
也许砂糖确实杀了人,但是为了保护她心中的“happy sugar life”她必须这么做,原作也不也解释了吗,“只要是为了盐所做的事,神明一定能理解吧”。
如果不是为了迎接社会上所谓的正义,我觉得砂糖和盐最后也一定能一起生活下去,她们互相珍视,为什么你们要打扰她们?
这部动漫的评分不高,但是它在喜欢这部动漫的人的心中,一定有最高的评分。
披着扭曲变态和冷血犯罪皮的纯爱颂歌。
盐说死的时候要做共犯的时刻是双向的爱形成的瞬间。
如果没有盐说讨厌砂糖的那段,那么盐糖的关系就是扭曲不对等的,是单向的自我满足的,缺失沟通融合的重要一环。
这之前盐糖关系是“没有我不也一样的”,没有灵魂的。
而这次盐的告白让盐糖关系完成了超越。
借由交换戒指得仪式形成了爱的共生关系。
有盐才有有灵魂的砂糖而不是空瓶子,有砂糖盐才不再是被“供奉”的天使或月亮,而是有自我选择的对等个体。
在对方的映衬下自我得以清晰地展现,不再沉沦于“人群”中。
像人成为了人那样,砂糖成为了砂糖,盐成为了盐。
自我又在爱的高度信任、需要、交互中相容,糖盐不再只是糖和盐,在最后的片段里可以看到盐里面已经有了砂糖。
但这不是EVA式的“补完”或者“民胞物与”“万物与我齐一”的天人合一,而是自我的深度发现与更新。
借由爱实现分别与齐一的同时共在。
为砂糖说的已有不少,我从盐的角度讲讲。
没有自我的天使散发的光环太过圣洁,而却少人味。
只是被世人崇拜的客体、人偶,成为不了主体、爱人者。
所以盐为了爱砂糖强调了自己的独立性,并从对砂糖的爱中找到了存在的理由,所以不惧怕被抛入世界中,就像浮萍有了锚点。
足够支撑她说出对哥哥的拒绝而选择砂糖。
这是爱的第一步自我的完整发现。
但只爱人是不够的,在砂糖充分的,绝对的,无需不安的爱中,在不会失去的被爱中,盐和砂糖相通,在唯一的爱中她们是一双人而不是两个人。
而与之相对则是M姑母的“包容众生的爱”或者说超级中央空调。
(我个人对于究极纯爱是否必须排他只能唯一还存疑)但爱的相通不意味着个体的消失,个体是爱的基础,一双人是爱达成的结果,对爱而言缺一不可。
而盐被活下来之后,既是活她盐的人生,但也同时带着糖的份一起生活下去。
就很有趣地体现了这点。
这不仅仅是互相救赎,这是爱的哲学。
砂糖和盐互相救赎双向奔赴的爱实在是太美好了,最后不能一起死掉可惜啊。除此之外的剧情有点无聊,看得犯困。
感觉砂糖就是盐长大后的样子 如果盐没有被带出来遇见砂糖的话 所以2个人互相爱着 然而最后为什么不是2个人一起死呢
深井冰
软软绵绵甜甜的女孩子♡连阿姨也是永远17岁。挺好的剧。
盐没死我是不服气的
剧情紧凑节奏流畅每集都有足够的悬念展开砂糖刻画的太棒开始对盐无感直到最后两集回忆杀及和砂糖的互动才让我明白砂糖对盐的感情我不从百合的角度理解两人的感情单从砂糖做的一系列事情处处都是以盐为出发点尊重她爱护她互相救赎互相安慰这两人的互动让人心疼真希望她们能到达跳楼时幻想出的明天一起生活探险日常一起成长如果那样该多好啊对于翔子被杀我只能表示同情但是她的所作所为让我不耻嘴上说理解你行动却充斥着违和感以正义自居希望矫正别人站在自己的角度一厢情愿的认为自己是对的砂糖是错的从开始她就可以完全无视盐对砂糖的依赖及满脸幸福而是以道德制高点来谴责你这样的朋友不要也罢砂糖努力以各种正常的思维对抗内心的苦可以说她真的非常坚强独自担负起两个人的生活虽然看到了各种黑暗的事情依然在内心寻求爱坚持爱是一个深处黑暗寻找光明的
故事讲得意外地不错,但是不是一个好故事就得看个人能否理解了。
因为女主杀闺蜜的动态表情包而看得番,全剧几乎没有正常人,唯一的闺蜜也挂彩了,金毛的智商完全是负的,唯一智商在线的还是女主一个,最后盐也坏了。果然用美剧的思维看日漫,就不得不忽略人物动力和逻辑,甚至要压低智商
知道没有人会认同 于是选择隐忍知道没有人能理解 于是保持距离傲慢且自暴自弃 但我简直不能更认同的了尽管两人注定到不了新的城堡尽管最后一刻还必须往上跑的剧情实在智障是我最爱的七月番没错了
一群精神病,谁比谁有病
好吓人,半夜三更的看这个比看恐怖片恐怖多了。艺术源于生活,所以我认为肯定有比这更扭曲的爱存在,虽然bug有点多三观也很奇怪,但松坂砂糖真厉害(各种意义上都是)
谢谢这部番让我无欲无求,我xp 都死得差不多了,下次见朋友我可以拿个拂尘。建议日本警方查一下作者有没有吸毒。
不正常地有些爆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砂糖终于死了!大快人心!
在那个完美的世界,人们都很胖。盐和砂糖,灰尘与月亮,都在各自的地方。我说声我爱你,也听见你的回音。
高中女生和幼女的畸恋故事可以说很扭曲了,但意外的很流畅,还被结局感动到了!看着恶趣味满满地人物设定但却是一本正经地在探讨爱与幸福的话题。我的感觉像被挖了一个新的脑洞,还挺有趣的,而且声优都太棒了!值得一看,如果你对三观不是钢铁般直挺的话。。。
想想自己当初居然追过漫画……
【光と影 乱される部屋 切なく彩られた私たち 希望を生かし続ける重さによろめき歩けなくなって】最后看哭了 简直是升级版橘子>.< 不说了我要去看漫画呜呜呜 至少这12集已经说了太多东西 家暴虐待SM性侵恋童乃至侧面说了些lesfem的观点 太太您一定会是我滴心头好
不喜欢这个风格 却跳不过去停不下来
两星给声优,作为一个非常喜欢黑深残剧情和病娇人设的人,我只能说这部番非常非常无聊,没什么深意,也没什么像样的剧情,羞耻的台词,各种变态而且没什么理由莫名其妙的变态,全剧除了女主闺蜜就没一个正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