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期末的,忙裡偷閒看個電影,《前度》,鐘欣桐的新作,英皇電影。
和名字一樣,這電影就是獻給各位“ex”的,講的就是男的想前任女友,所以虧待了現任女友,前任女友還離開了男的,找自己的新生活去了。
故事挺簡單的,本來很期待阿嬌和陳偉霆的激情戲,沒想到阿嬌沒有激情戲,詩雅倒是和陳偉霆有激情戲。
那麼也就是說,在戲裡,男主角把對前任沒泄欲成功的苦悶,發洩給現任了,然後做了之後還告訴現任的姑娘說,不如算了吧,對不起。
其實吧,前任神馬的就是那麼回事兒,愛情這個東西很少有對等的,分手大都也是因為感情不對等。
那麼分手后就必然有一方很不甘心,很想挽回,於是成就了一個個的邪惡的“前任”,姑娘我曾經也是其中一員啊。
前任是一個很尷尬的位置。
有句話怎麼說呢,“分手后不能做朋友,因為曾經傷害過”。
這句話是有道理的,如果分手后還是朋友,就證明愛得不夠深,起碼恨得不夠深,而恨得反面是愛,說過來,還是愛的不夠深。
你最愛最愛的那一個,分開了,也只能是不聯繫,不要再有交集,所有都停在回憶里。
於是,你成了前任,旁人眼中無辜的前任,又是現任眼中處心積慮的前任,就算你不做什麽,都會讓某些人想起你來就眉頭一鎖,更別說你有動作,不管是小到去他空間踩一下,或者大到像電影里演的那樣機緣巧合,就乾脆住進前任男友和他現任女友的家(又是一個沒創意的用巧合製造劇情的編劇),作為前任女友的你,你的任何動作都會是對現任的一種挑戰,甚至威脅。
其實哪個前任都不無辜,真的放得下看得開的前任,就不會再去關注已分手的戀人了。
那是不是前任也就無所謂了。
我曾經是不善良的前任,也對某位現任造成了傷害,後來我有點後悔,不該那麼打擊人家小姑娘,不過如果從自己的感情看,我也不後悔自己那麼做。
可是我從現實到銀幕看見的各位“現任”,怎麼都那麼悲催呢(當然是那些男友忘不掉前任的,各位不要多想)。
本篇的重點到了,關於題目,想到這兩句話,是因為看到電影里阿詩爲了挽回阿平的心,抱住他的大腿不讓他走,還主動和他發生關係,換來的卻是第二天阿平的一句對不起,算了吧。
阿詩就哭,哭的大眼睛濕濕紅紅的。
這時候我就想說,姑娘啊,別傻了,不管你是為他上面濕還是下面濕,你都挽不回他的心了。
男人是忠於感覺的動物,都說女人很感性,其實男的才是自私的只顧自己感覺的動物。
你不是他的妻子,你沒有他的孩子,只是同居的女友,你有什麽資格讓他對你有責任心有絕對高的忠誠度?
更別說那些爲了小三拋棄妻子的大有人在了。
所以當你發現他的心已經不在你這了,你就應該有志氣一點。
好啊,那就分開,分開就分開,感情不是你說要,說要就能要,感情卻是我說拋,說拋就能拋。
這樣的姑娘才是好樣的!
不光是因為男友忘不掉前任而被拋棄的現任,還有那些絞盡腦汁想挽回前任男友的姑娘,你們要知道,上床是沒用的。
除非你能做到慾望都市里的Samantha那樣,能把愛和性分開——老娘找你就是爲了fuck you,而不是love you。
不過就我所見所聞,能做到那樣的,除了妓女,也就Samantha一個,就連她也只是戲劇裡的假人物。
女人的性是建立在愛的基礎上的,你願意用身體挽回愛情,是因為你還愛那個男人。
而男人不是,男人很容易就能把愛和性分開,這也就能稍微解釋一下爲什麽妓女一直很充足,而男妓一直較少見了吧。
再說,有送上門的姑娘誰不要啊,所以也就是姑娘們傻,太傻。
所以啊,做個有志氣的前任或現任吧,想讓別人尊重你,首先要尊重自己。
就像電影里的阿嬌,當前任男友再想和她發生關係時她拒絕了,當另一個前任男友想和她重修舊好的時候她也拒絕了,她之前一直想被男朋友帶領著去旅行,但是媽媽告訴她,想旅行,不用被人帶著,自己去就好呀。
那就自己去吧,讓真正在意自己的男人開車,送她去機場,告訴他,如果你想我,你就買張機票來找我吧,你要跟隨我,而不是我跟隨你。
什麽叫女性意識的覺醒?
這就是女性意識的覺醒啊!
真的想由衷地表揚鐘欣桐。
這個電影她演的真好,我以前也看過她twins時代的電影,真是不會演戲啊,就板著一張美麗的面孔打打殺殺。
現在她是真的蛻變了,大家都知道她經歷過什麽,其實那些也都可以看成一種財富,讓現在的阿嬌這麼會演戲,這麼有潛力,而且依舊美麗。
她長的真的太美了,我一直這麼覺得。
我不是抽風了寫這些,也不是感同身受什麽的,我看這個電影都沒哭。
最近又有個姐妹在爲了一男的付出一切之後,遭遇了冷淡,遭遇了分手。
她很難過,帶著一身的傷痛。
我心疼她,好像看見當年的自己,可是還是會不停地有女子會這樣付出,會這樣受傷。
其實我想說,當他對你冷淡了,當他覺得就算分手也無所謂了,請你像他一樣揮袖而去。
告訴他,姑娘我玩得起,也輸得起,更何況我沒有輸,離開我是你的損失,就算是錯過,也不是我的過錯,是你不忠心沒有責任感的後果。
姐妹們都要開心的美美的,愛情是美好的,性愛也是美好的,誰都不差啥,只要你愛自己,信自己,就沒問題。
电影里面,完全get不到恋人们(无论是ex还是现任)的爱意,就只是在铺张矛盾是怎么产生的,曾经做过和现任类似的情形。
感动不到人,所谓对ex的眷恋,不过是人们对着已经不是自己的东西这个标签的一种盲目的推崇。
电影里企图铺张的回忆,不舍,藕断丝连,做不做得了朋友有什么值得回忆,不过是你没有得到更好的有什么值得不舍,不过是你嫉妒别人占有了你曾经有的东西做不做得了朋友这种已经俗到烂的问题,个人有个人见解,有什么值得一再追问的。
我当看搞笑片的,我也有ex,可是完全觉得乏味至极。
不知道阿诗在一边掉眼泪一边跟阿平做爱的时候心里到底在想什么,当一对恋人的感情要等到用性来绑住对方的时候,自己在爱情里的价值到底堕落到什么程度?
或许想到这个她就心酸了吧,然后不想哭却把眼泪给吐了出来。
那眼泪一定苦苦的,不想再尝第二口。
现在比之前成熟许多,懂得每个人都会变成EX的,犹记得第一次听到这个词的时候是在战色,那时候的我还蠢得跟个二百五似的,傻傻的问别人这是什么意思。
当时在战色的帖子里的LZ大多都是以现任的口吻说的,如果是以所谓EX为主楼,那么大多是小三帖,通常一顿骂。
对当事人来说可恨的EX们,没想到麦曦茵把它拍了出来,如果我忘了阿娇的过去,我会觉得阿娇的演技真好,男主长了张给脸,感觉就差没对全世界宣布出柜,阿诗那张脸真的是宽屏,让我想起公司里的某同事。
我又忽然想起来自己曾经喜欢人的辰光是真真憋不住,想把满世界的情话都说与对方听,有些人挺受用,有些人则兴致缺缺,唯一一次跟人告白,结果告白的第二天发现对方跟他的EX复合了,当时就觉得天都塌了,一个人在学校附近的麻辣烫店哭得跟傻逼似的,当时还那个MP3装逼地听着《一个人失忆》,甚至不慎被损友拍了照,成了至今难以抚平的阴影……玻璃杯容易碎,那就换成塑料杯吧。
可是换了以后呢?
不懂珍惜的话还是会坏掉的,然后爱就流逝了。
这三天 分别看了《单身男女》《属于你的我的初恋》《前度》把我本来就不怎么明确的爱情观搞得搅屎了一般。
可是我独独想给这个写影评,可能这个让我的内心更痛苦更挣扎更矛盾吧人都是自贱,难受的才能让你印象深刻。
【分裂一:女主角】你看,周怡是吧就是阿娇演的,她对每个男友都是无理取闹发现没一点芝麻小事都大吵大闹还砸东西。
男友因为旅行藏了她一下护照,这种小玩笑,她突然就火了就翻脸了我到现在也没想明白是为什么。
但是,但是你发现了吗她的陈均亭回头了,阿树也回头了。
明明这两个人,都是在她无理取闹时甩掉的,都回来跟她道歉想要重新开始。
她这种火爆的脾气 大小姐公主病反倒换来一个接一个男人的喜欢。
【分裂二:男一号】他是喜欢的前度么 他是喜欢现任的么他真的是用上半身在思念前度并用下身来折磨现任么你是不是受虐狂啊喂前度嫩么刁蛮 动不动就拿分手来说事 你还惦记她她跟别人分手 你还可以容忍她 还把她接自己家里呢现任这么大度 都可以允许刚失恋的你的前度来家里住发现你出轨都可以说没事你说分手都先自我检讨但是你就不喜欢她。
【分裂三:男一号的现任女友】不是说男生要适当的给自由,适当的给面子,适当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么这个小女生做得够可以了吧男友的EX 她负责送男友的EX 她可以让住 虽然那是男友租的房子但是如果换做男友的EX 还不把这房子都轰平了么住狗屁你们住你做得再完美,也抵不上敌不过人家什么都不做有时候科普什么的教材什么的都没用如果真的是你的 就算吵闹打分 最后还是牵肠挂肚就表现你的真性情又怎样大不了最后就是她妈妈那样“旅行不用人带,自己去就行了”真爱也不用找,是时候他就会自己来了你自己需要做的,就是好好活着,好好完善自己,耐心的等待他。
所以 别再相信什么怎么收服男友了别再相信什么给他自由的鬼话别再相信什么不要把分手挂嘴边别再相信什么给他面子他会觉得你懂事别再相信什么砸东西的女生男人会远离她一辈子别再相信什么分手不能做朋友别再相信什么分手也可以做朋友别再相信什么家务都做得井井有条他就老实爱你别再相信什么自己可以忘了谁然后从新开始--有多少次爱情 就会受多少次伤 不管是甩还是被甩--男生会记住教会他东西的女生 但却不会跟她在一起女生会享用男生周到体贴的照顾 但都是他EX们教的躲着想照顾你的人追着你想照顾的人你不回TA的短信 装作没看见却在想那个TA不回你短信 是不是因为太忙TA对你好的无可挑剔 可你却在想 光好是不够的 我要的是感觉TA对你爱答不理 可你却觉得那也没关系 重要的是感觉跟TA在一起的时候 你想着TA跟TA在一起的时候 你知道TA在想着谁吗伤害着爱你的人被你爱的人伤害人都是自贱的而爱情本身就是一种恶性循环
大年初五两年不见的姐妹们聚会,絮絮叨叨的汇报了一下彼此的近况,语气都不再带有早些年的询问,多是一种坦然和笃定。
谈到后来变成了谈电视谈明星谈春节晚会,睡觉之前终于总结,今年姐妹聚会的主题是——不许念旧人。
《前度》的第一个爆笑点出现在阿娇洗澡的时候陈伟霆进去尿尿,发觉的阿娇立刻扯了帘子大叫真脏你赶紧出去,陈伟霆不在意的继续,然后嘟囔了一句你以前吃的时候怎么不觉得脏呢。
我登时爆乐,然后忽然间觉得很囧,心想ex真是一种太可怕的生物,那些好习惯坏习惯随便信手拈来,都是对现在生活赤裸裸的杀伤力。
所以,即便我们那么好面子那么想装大度装得毫不在意,看着那个身边人带着ex无以伦比的气味生活在你的周围,那些一度以为是温馨的小情境,都会变成荒诞的盗版。
最真实的一个细节,现女友终于爆发要讨一个公道,没想到陈伟霆憋了一下居然先提出了分手,神奇的是诗雅竟然不是甩他一耳刮子而是忽然间软了下去,她激烈的去抱住他亲吻他然后用身体取悦他直到他终于有了反应,他在进入的时候她流泪,那个时候她一定在想:是的,只要能留住他,多么委屈,我都愿意。
至此,大多数人多半都以为尘埃落定,这场ex和ing的较量,以ing的深情和大度而告终。
然而事实是,当你以为ing最终取得落魄的胜利的时候,这个一直看起来懦弱但是其实骨子最伤人的男人还是在第二天平静的提出了分手,这次现女友没有歇斯底里,她伤心但是走的很彻底,是的,她尽力了。
没有一种杀伤力能够大于一个女人对于一个男人的失望,她终于,再也不相信了。
钟欣桐在里面很惊艳,当然,这些年,她总是让我惊艳。
情欲戏很好,一把年纪了还清纯的嫣然一笑叫人心里开花的也妙,其实她并不像她演的女主角,无私付出,永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相反,她下定了决心,倾尽全力。
所以我们看到了她用力的痕迹,但也不得不承认她很有诚意。
聚会的后半段我跟杨小树取笑贾小蜜没眼水活脱脱的丢掉了那么惦念她的前男友,贾小蜜眼睛一瞪飞快的回到:知道他为什么惦念嘛,因为我变成了前女友啊。
我跟杨小树彼此对看一眼,然后立马打起滚来。
这一年的初七武汉下雪,我坐飞机拖着大箱子走的寡淡,我在微博上说再也没有那个人让我在这个城市不会迷路不会慌张,结果下飞机收到短信说有事走不开不能去接我,而我是笑了笑,然后推着我装满年货的大箱子吭哧吭哧,你看,我也终于学会了不再那么容易失望。
哎,老了。
如得其情,哀矜勿喜。
touch u one more time, one more time......黄靖的歌声像是一个人在空房间内独自呓语。
选择机场作为第一幕,窃以为这样的地点,除了医院,最看惯世人聚散离合。
有人在这里选作起点,有人在这里成为终点。
陈均平第一眼便认出周怡,却没有立刻转身就走。
他其实完全可以掉头的,他的现任多么乖巧依人,体贴入微。
他选择了坐下,一如在他的记忆里,周怡顽固的盘根错节的选择了留下。
前几日重看Jeux d’enfants,他为着她搞砸自己的婚礼恨不得她立刻下地狱去。
火车来时,是她自己跳开的。
他一脸忿忿冷眼看着。
十年过去了,家里来了一个他以为是她的客人。
他跳起来,几乎要流泪。
陈均平在车上,一系列戏剧化的冷嘲热讽。
最后类似毫无办法的妥协性的对现任说:这么晚了,总不可能真的让她一个女孩子去住时钟酒店吧......仿佛他做了一次好人。
但一进屋就原形毕露。
他与周怡围绕貌似没有感情的房屋灯饰开始对话,充斥打情骂俏。
他的现任,只能默默地看着。
其实这部戏交代了周怡与所有男人感情纠葛的前因后果。
连带着也将陈均平与现任阿诗缘何认识一笔带过。
独独,没有告诉观众,周怡与陈均平是如何在一起的。
只是用沉默的镜头不断带过,带过,再带过,他们曾经相爱的点点滴滴。
周怡煮面。
阿诗像一个最寻常的贤妻良母,询问她要不要煎蛋。
周怡直接放入鸡蛋,阿诗愣了一下。
周怡问她吃吗,她答我们没有晚上吃宵夜的习惯。
到此,已不需要看下去。
陈均平煮面直接放鸡蛋,陈均平有吃宵夜的习惯。
最终周怡看到了塑胶杯。
这是陈均平唯一为她做的改变。
还是她教他这样做的。
他与她不知道闹了多少回分手,互不相让,蛮不讲理。
他要同阿诗分手,却只须一句话,算了吧。
算了吧。
我不知道有多少男人用这三个字跟一个女人一刀两断。
我只知道,陈均平像一个影子,不断想要找到那个契合自己的形体。
但都徒劳无果。
周怡也不能与他完美匹配,他们总有缝隙割裂的小口。
于是陈均平恒久的无法找到。
事实上每个人都如此。
然而我们并不需要这样做,那个我们要找的人,既非一模一样的自己,亦非与自己完美搭配的爱侣,而是一缕照亮影子的阳光。
周怡,便是陈均平的那缕阳光。
但即使到了陈均平有机会与周怡重圆旧梦,吻都已落下的时刻,陈均平依然不懂得。
直到阿诗问陈均平为什么不洗碗,陈均平的杯子滑落。
紧接着是闪回陈均平与周怡激烈争吵的往事。
杯子,杯子,始终关于杯子。
然而这与洗碗又有什么关系。
在陈均平的世界里,从来都是周怡蛮不讲理地大发脾气,从来都是周怡摔东西,从来都是周怡跪下来收拾残局,亦从来都是周怡洗碗。
陈均平终于意识到,从来不是他迁就周怡这坏性格。
而是周怡迁就他的爱。
阿诗无止境地迁就的,不是他的爱。
只是他这个人罢了。
于是又回到了最初的问题。
导演交代了所有,唯独隐去了陈均平与周怡相识到相恋的过程。
却也给出了答案。
在周怡面前,陈均平没有什么是不方便的,没有什么是口不择言的,更没有什么是顾及的。
在这段感情里,陈均平一直是强势的那一个。
亦脆弱得可怕。
即使说一万次分手,还是要追出去找周怡。
即使分手后许久,周怡仍要撒谎骗他之后只有阿树一个男人。
想来,在他们两人相恋同居的时候,周怡亦骗过他之前男人的个数。
很多人质疑他们随口而出的分手吧。
其实这不过是一种相处的模式。
周怡和陈均平的爱情,一直处于大颠大肺的状态,伤得重也哄得快。
我表示我就是这样的人。
以此证明。
导演一点一点地,像注水一样渐渐将周怡和陈均平的故事注满。
又让它流走。
这不是关于阴差阳错。
只是周怡,那么轻易地再度陷入他的怀抱。
就已决定不会回到他的身边。
在周怡所有的男女关系中,只有陈均平一人,跟她承诺过未来——以后我们搬了大屋.....多么平凡似曾相识的一句话。
只有陈均平一人许给过她。
陈均平也只许给过她一人。
爱这回事,当你爱时要忘记爱,才能好好享受爱。
可是爱不在时,你要记起它时,它往往经过太多删改。
它令我们野心勃勃,又心灰意冷。
那些一无所有的爱情,往往才是你最记得的一段。
打出字幕后那些留言。
大多前度都相识于微时,彼此早已物是人非,但都牢牢将对方放在心里一处死角,旁人不可碰触。
我想,周怡到最后都不明白,她曾爱过的陈均平其实一直都没改变。
只是周怡不再需要这样一个陈均平。
人与人之间,从来没有什么你变了或是我变了,而是自身需求改变了,于是我们便将责任推诿给对方。
麦曦茵说过,每一个前度,都是一次成长。
于是当你遇见一个几近完美的男人。
不要轻易爱上他。
因为他每一次拉起你的手让你走在马路的里面,每一次替你挑出你不喜欢吃的食物,每一次你痛经时他体贴地为你买来各种正确的药物和用品。
那都是一个女人教给他的经历。
前度。
你会记得。
然后爱别人。
这是出现在片尾的两句话。
片子里精雕细琢的对白和众多的细节道具的设置,无不一击直中观者最隐秘的内心,认同感自始至终环绕心头。
没有谁在恋爱的时候不是真心喜欢,也没有谁是完全放得下前任的,这种矛盾着的心情在影片里被表达的直白透彻,看这部片,始终有着偷情一般的愧疚感和兴奋感并存以及对于过去的惋惜。
只是两天短短的时间里,熟悉的一切,不经意的一句耳熟的话,生活中重复出现的段落足以破坏当下平静安稳的恋情,也勾起一直在心底埋藏着的思念,原来彼此都没有放下过曾经,只是一直缺少唤醒记忆的契机。
有多少分手的人是像片子里的周怡和陈均平一样,还相爱着,却因为一时的赌气赔上了这份最真挚的感情,转身之后,自欺欺人的开始一段又一段新的感情,每一段感情莫不是真真切切的,又莫不是在最不经意间触发对过往的回忆,短暂的感伤出现了多少遍,明明知道心里的那个名字从来没有被抹去过,还要假装出一份潇洒神气,甚至要故意用恶言恶语去中伤对方来表达自己的洒脱,可这难道又不是掩饰自己的慌张和嫉妒么。
过去永远不会真正过去,你一句暧昧的关怀,我一句故意挑起的熟悉话语,其实都在宣告对方自己并没有真正放下你,也让彼此都萌发了侥幸心理,剩下的只是时间的谁主动地问题了。
麦曦茵可以说是把现在大多数的同龄人的恋爱群态作了最精准的剖析,对旧爱年年不忘,对新的恋情轻易接受,对默默关心自己的人忽视,对自己的真实内心一直逃避,冲动感性情绪化,不小心错过了后悔了也碍于面子将错就错,猜来猜去让自己更加难受。
电影在结尾让陈均平直面了自己内心,长镜头对准塑胶杯子中的水缓缓流出,宣告了就算换成了摔不碎的塑胶杯,也弥补不了心里的裂痕,只是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能做出这种坦率的选择,怕是大多数人会像阿诗一样,明知道感情的虚假,也要用身体和情欲最终试图留下那个不爱自己的人。
而被现任女主人扫地出门的周怡,也完成了一次自我成长。
一开始是委屈又愤怒不已的心情,以致于莫名伤害不相干的人,之后冷静下来来到曾经两个人回忆的发生地收拾狼狈的自己,卸下伪装让眼泪喷涌,而最终的成熟是妈妈引导自己发泄自己的情绪,原来,并不是最喜欢的不是身边的那个,而是最喜欢的已经不在了,旅行,不需要人带,自己就足够了。
每个人其实都是在一次次分手中成长,或早或晚,总有一天,会懂得珍惜身边的人,跟随真实的内心,学会妥协和平衡自己与对方。
麦曦茵真的是前途不可限量的新生导演,年纪轻轻,却能一出手就打动观者,用心与敷衍,真心热爱和金钱至上一看就能分出,很可贵的是,他没有像很多新导演一样过分追求空洞的形式和画面,对白设计亲切又带点小幽默,不拖沓也不太激进,虽然是讲现在男女之间的情事却有种纯洁又可爱的感觉。
一个好导演会让你在看他的作品时感受到平视的目光而不是俯视你要你臣服的王者姿态。
这部片其实给我带来了很深很深的认同感,因此在这种共鸣和默契下来看,理智似乎显得不重要又可笑,谁会在乎开头情节设计上的勉强,谁会在乎太过刻意的摄影调调,这是一部能打动人心起码使我深陷其中的片子,我相信,经历过真心投入过的感情的人都会有一点共鸣的,爱看电影不就是因为有那么一些电影总能让自己感动总能给自己带来些感同身受的思考么,别去计较太多,投入去看它你会发现它的可贵。
有个小姑娘去澳门旅行的时候,给我寄来明信片,明信片上写着:“爱情让一个人成为另一个人的历史书,记载着前任们看似漫不经心,但实际上已经侵入骨髓的印记。
”而在她的某篇日志里,她写到:“恭喜某某。
已经飞到成都去实现他一直想做的事。
我能说的就只能祝福他快乐。
”所以很多时候,事情变得挺让人叹息的不是吗?
我成了她的某某,她成了我的“有个小姑娘”。
无数现任变成前度,她去了她想去的澳门,我去了我想去的成都,而我们始终都没能牵手旅行。
电影《前度》讲述的也是和“前度”有关的故事。
所谓前度,其实就是属于过去的人。
所以在和前度相处的这两天,想的却是从前的那六年。
只是再留恋,那也只是一些回忆的影子,顶多在感伤之余会心一笑,终了还是得矫情地说一句,回不去了。
《前度》的宣传噱头无疑就是阿娇,这个大家都懂的,而且海报和那什么门确实好像,我仔细对比看过了。
海报上的阿娇眼神里充满了情欲,也许这才是自然流露。
那感觉就好像昨天还在蹦蹦跳跳唱着青涩小调的女孩,今天一下子成了情色绕身的激情欲姐。
但是撇开这些,《前度》称得上是部好电影。
原著、导演、摄影、配乐以及主题,这些都很能给人惊喜,更别说几个演员的出色演绎。
这部电影比我们预想的要好看很多。
阿娇饰演的周怡一角当然没有真的像海报上的那么情色,但是也一改之前表演的生涩僵硬感,给观众不少惊喜。
“EX”在豆瓣上估计是姑娘们最为纠结的一个词之一,我估摸着至少可以排进前三。
前度的杀伤力之强,——不管是对己,还是对人,估计你在很多小组的帖子里都见识过。
电影里也是,阿平是周怡的前度,当然最后也成了阿诗的前度,他给两个女人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同样的,周怡是阿平的前度,她的出现直接就导致了阿平与阿诗的分手,现任永远是悲剧的炮灰。
周怡是个很文艺范的角色,她是个浪漫主义且完美主义者,你看她喜欢的那些人,先是想当设计师的阿平,然后是旅行作家阿树,接着是古惑仔阿升,身后还有一个玩音乐的的士司机阿苏一直默默等候。
这些人,除了古惑仔的出现比较诡异一点,任何一个对她都很好。
可是身边的那个人永远不是自己最喜欢的,她受这话影响太大,对每个人都走近,又分开。
也许这样若即若离的状态才是最好的,让人想念总比想念别人好。
可是她却永远都找不到安定感。
和阿平的旅行因为一个玩笑告吹了,和阿树的旅行因为一次争吵告吹了,和阿升还没旅行他就跑路去泰国了,和阿苏我觉得更像是一次心血来潮。
无论是谁,她都始终没能牵手成行。
问题在哪里?
在周怡。
当她哭着问“为什么你们每一个人都这样,说过的话不算话”的时候,其实她还是不懂。
同样的一句话,说的人当真了,那是诺言,可是听的人也当真了,那就成了谎言。
那些需要对方的时候,我们也没在彼此身边。
其实并不是谁在说谎,恋爱的人总会说无数以为肯定会实现的话,那时候的信誓旦旦完全是真诚纯粹的。
可是一个人怕孤独,两个人怕辜负。
当和前度再次相遇,回想当初为什么会分手?
因为太在乎?
因为理解?
因为爱?
还是只是因为一时脱口而出的冲动?
为什么过去吵架的缘由,现在想起来却都是甜蜜?
归根到底,分手的理由永远只有一个:无安全感和不信任感。
但是安全感只能自己给自己。
周怡的妈妈说,想旅行,一个人也可以。
是的,其实周怡要的并不是谁带她去哪里旅行,而是要那个人陪她去旅行。
但是她的任性,她的不安,却将无数次牵手旅行的机会化成幻影。
电影最后的结局是开放性的。
阿平给了阿诗一场分手性,那无助的泪光中,阿平还是转身离开,成了她的前度。
妄图以身体和孩子挽留男人的女人是最愚蠢的。
一个女人,最悲哀的是只能靠身体吸引男人的兴趣。
而比这个更悲哀的,是连她的身体都已经吸引不了男人的兴趣。
周怡终于开始了她一个人的旅行,但也给了阿苏一个接近的可能。
一切就这么戛然而止。
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离开的才是最难忘的。
只是无论你再挽留,也只是像电影里的那个塑料杯子一样,虽然不再破碎,却终究有了裂痕,只能看着里面的水一点一点流尽。
没有人会一直站在原地等你,你曾经费尽心思去改造的那个人,最后终于成了别人。
2011-4-19
麦导让每一个女生在周怡身上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她的暴戾 感情复杂 不知冷暖,总是过了头,可年轻如她,又怎么懂得控制?
“太理智就唔系青春”周怡搞砸了自己的生活后又无意“闯进”了EX的生活。
她发现EX有了新的住所,新的工作,还有..新的女友。
她试图找到她所熟悉的EX,可EX终究只属于过去式。
放在现在,只能是进退两难的尴尬。
电影有很多镜头的转换,床单,壁虎,耳钉,争吵。
都想要隐藏赤裸的变化,可越这样就越是显得这变化无情的可怕。
六年的相识,他们比对方自己更了解对方。
他们在一起难以掩饰的默契,熟悉的语气,以及轻易就能使对方暴跳的本领。
谁能说这不是爱?
对于没能终成眷属的遗憾,无能为力却又留恋不舍。
像是“当初为什么你不能...现在你又...”这样的埋怨也开始积蓄。
可遗憾终究是遗憾,放开的手即使只有短暂一秒也收不回温暖。
EX问“你到底想怎样?
”周怡转过头表情漠然的说“不想怎样”对,不想怎样。
不然还能怎样?
想隐藏的只有最真实的自己,能埋怨的也只有那个曾经冲动懦弱的自己。
即使再刻骨再难忘,也只是回不去的前度。
再然后,玻璃杯换成塑料杯。
激烈躁动换成平淡安稳。
以为终于安全,却还是从裂缝渗出苍白。
捉襟见肘的爱情,终熬不过太久的年岁。
当阿诗意识到她的爱情有了大危机时,她惊惶失措的在门外来回踱步,硬着头皮撑着笑脸假装一无所知的面对残局,笨拙的用身体弥补缝隙。
可最终还是听到了那一句“算了吧”算了吧,别勉强了。
算了吧,别再小心翼翼了。
算了吧,别再自欺欺人了。
算了吧,我给不了你爱情。
卑微和退让换取的爱情,只是一个安于平淡的借口。
这样的爱情,还是算了吧。
从陈均平到阿升到阿树。
每一次分手周怡都像是迷了路,不知该去哪儿。
周怡一直想要和男朋友一起去旅行,身边的人换了又换也没能如愿。
最后她趴在床上问妈妈可不可以带她去旅行的时候,我才明白,周怡一直找的是属于自己的安全感或者说是归属感。
“去旅行,不用别人带,自己就可以了,你已经长大了。
”周怡妈妈是这样的回答。
而人生,也是如此。
人一旦勇敢,就真正自由。
麦导说,每一个前度,都是一次成长。
就像最后周怡选择一个人旅行,陈均平放弃了乖巧懂事的阿诗。
收拾心情,把过去交给时间。
然后认真爱自己,也更懂得如何去爱别人。
以爱情来维系的两人关系,本来就不会有happy ending。
无论是两个玻璃杯在一起,还是一个塑料杯和玻璃杯在一起,都不会有happy ending。
年轻时我们就像两只玻璃杯,充满了攻击性和破坏性,彼此相爱也彼此伤害,结局往往是两人粉身碎骨。
或许有一天,你再遇到一只玻璃杯时,你会像阿诗那样,把自己变成一只塑料杯,避免带给对方更多的伤害。
但是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你的悲剧:摔不坏,也擦不出一丝的激情。
最多也只会像阿苏一样,换来一个吻的感激。
虽然如此,我们还是乐此不彼的沉浸于一段又一段的爱情。
或许应该像周怡一样做一只玻璃杯,起码你在回忆EX时,EX也忘不了你。
这片儿唯一好处是对广大未婚女青年做出2个警示:1、前任猛于虎!!!能生吞就别活剥!!!!2、好马不吃回头草!!!吃回头草的都是骡子!!!不能下崽儿!!!
好看!!!!!!!!!!!!!!!
别入别人的戏
教你就要交学费好么
就是觉得很恶心。你丫为什么会好意思住EX那阿?一对J男女。
远离EX,珍惜生命。
有情人终成前度
。。。
哇靠,突然发现这个海报和艳照门好像!!!要我发对比图吗亲!!!
阿娇适合演这种没骨气的祸水
那个人已经离开了,在人海里消失的无影无踪连头都没有回,可是残酷的是,她却融进了你的生活里,她在你的沙发里、她在你的床单上、她在你的水管中……你的水杯上有她的指纹、你的毛巾上有她的味道、甚至你的呼吸都变成了她的节奏。所以,请不要婚前同居!以上!
故事性不够
……
我想說啊嬌的美讓我有點驚豔,久久不能忘記那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呵呵,多天真無邪的臉蛋。劇情沒有太大的起伏,其實就是周怡與她的ex們。年輕男女的關係不外乎這些,一時糖癡斗,一時水溝油。個人認為嬌童鞋成功轉型。恭喜!另外,大家有没看到很多IKEA出品?!
每个孤单天亮,我都一个人唱.
大家别浪费时间了
“给恋爱超过一次的人,给爱过的人。”每一个前度,都是自己的一次成长过程,那些回忆或许会让人感伤,或许会让人会心一笑。即便分开了,对方脱离了自己的生活,但我想,曾经两人建立起的那些习惯那些嗜好始终不会被带走。林二汶的配乐很精彩,但画面让人感觉却有失考究。BTW,结尾有惊喜。★★★★
没劲。女二号比较好看
阿娇和阿SA的男盆友
很纠结的一部电影,防火防盗防EX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