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睁眼说瞎话的国家,那句正义人权是真实的?
所谓的正义人权都是政客们自私自利的谎言。
你911是很惨,想得到全人类的同情,可你们侵略的国家你美国有过同情吗?
自己拍的剧肯定美化自己,大陆以外拍的局什么都说,不像我们,只说好不说坏,所以评分都高,因为都爱讲人性,看起来不虚伪,我看不过是掩饰的好,本质的东西说什么了?
2021/9/11的晚上 在financial district吃完饭跑去归零地那边看了看 平常的夜晚 只有唰唰的水声和寥寥的路人 肃穆 我有时会觉得有一点点害怕 尽管新开的wtc 巨大的商场 但这晚不一样 tribute in light 直耸天空 一个专属9/11的纽约地标 两个memorial pool旁边围满了人 整片街区熙熙攘攘 除却普通人之外 有不少戴着徽章 穿着军装礼服的人 想来他们很多人 多多少少参与过一点这20年来的战争 有个两三岁的亚裔小姑娘在乱跑 在我面前停下 笑着和我说了一声Hi 后边她妈妈在叫她 我也对着小朋友嘱咐她小心 说来911当时对我来说还是遥远的西方传说 而我 也是在成长中才慢慢了解这个故事 在纽约这几年 片中幸存者描述的街道 公园 也是我经常走过的地方 越身临其境 越感同身受 我还是美国的局外人 但走过归零地 总是有悲伤的情绪的 20年过去了 纽约依旧繁华 镌刻在碑上的名字 是不是会有鲜花作陪 这是一场悲剧 是全人类的悲剧 死伤无数无辜百姓 哪怕是作为对立政体的人民 911也不该是属于我们的快乐
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援助穆斯林圣战反抗组织,其中就包括大部分由国外年轻穆斯林组成的青年团,这个组织逐渐发展成以本拉登为首的基地组织前身。
随着89年苏联的失败和撤军,各圣战组织在穆斯林人民群众心中的地位得到加强。
苏联撤军后阿富汗各党派爆发持续内战,最后塔利班掌握了政府。
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国插手援助。
本拉登开始不断通过媒体宣传自己的思想:美国和苏联没区别,只是打着保护沙特的幌子,达到占领穆斯林土地,控制穆斯林石油财富的目的。
同时宣扬美国文化对穆斯林宗教文化信仰和生活方式的侵蚀。
针对美国的恐怖活动开始。
93年世贸大楼地库爆炸案后(非本拉登基地组织策划),本拉登本被驱逐出苏丹,到了塔利班统治的阿富汗,并公开向美国发动圣战。
98年本拉登在多个东非国家美国使馆同时发动恐怖袭击。
99年底在克林顿治下,多个停靠在美国港口的军舰遭到袭击。
00年小布什上台,期间CIA掌握的大量情报表明,会有重大恐怖活动,但政党间和部门间内斗使得情报没有得到分享和处理(其中,CIA和FBI分别负责海外和国内情报工作,互相猜忌)。
01年9月11日世贸北塔、南塔、五角大楼先后被三架劫机冲击,另一架飞向白宫和国会山方向的劫机中途坠毁(乘客冲进驾驶室干扰了劫机分子飞行)。
随后小布什宣布全空域禁飞,并授权战斗机击落任何无回应的客机。
(现在仍然有人怀疑飞向白宫的坠机是被击落)随后在国内普遍的恐惧和愤怒情绪下,国会压倒性通过一系列法案(包括战时总统不通过国会宣战的《爱国者法案》,开展国内大规模监听等),总统权利被空前扩大。
911事件后2001年10月美国以塔利班政权包庇窝藏基地组织为名,入侵阿富汗(决定受到国内民众普遍支持),塔利班政权同年垮台转入游击。
但一直未抓到本拉登。
2003年美国宣称萨达姆保护了本拉登,并且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随后的伊战中小布什和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都承认没有发现),开始对伊拉克进行打击(但这次国内民众抗议声音很大,很多人认为这和911事件并无直接关联)。
美国的军事行动,特别是对伊拉克莫须有的行动,成为本拉登向穆斯林世界证明其宣扬理论的证据。
同时,美国扶持的阿富汗政府的腐败泛滥和美军针对平民的暴行(塔利班没有制服,打扮和平民无异,导致了美军对平民的恐惧和敌意)也越来越让人民难以忍受,民众转而支持甚至加入塔利班。
于是,美军面对的不再是本以元气大伤的基地组织和塔利班,而陷入了人民圣战的泥潭。
塔利班组织逐渐恢复元气,夺回多地,和美国部队形成僵持。
2011年奥巴马政府在巴基斯坦发现本拉登的藏身别墅,美特种部队潜入并将其击毙。
2020年,特朗普政府顺应国内撤军呼声,和塔利班进行停战谈判,并在拜登时期的2021年911二十周年前完成撤军,条件是塔利班承诺断绝和基地组织及其他恐怖组织的联系。
同时组织塔利班和阿富汗政府的谈判。
在21年撤军后,塔利班迅速控制了大部分领土,成为最大的势力政权,但截止目前仍未夺取全部阿富汗(不同宗教派别、部落、和执政理念的分歧巨大)。
老美的反恐战争打了20年,死了几千个士兵,花了上万亿美元,名单上的恐怖组织数量却增加了4倍,同时又在20年后把阿富汗还给了塔利班。
TO BE CONTINUED.
结合本片,加上粗浅搜索相关资料,二战后阿富汗史大致如下:1,苏联入侵前,繁荣发展。
2,冷战局势下,阿富汗成为美苏两大阵营地缘政治的角力场,至苏联入侵。
3,为对抗苏联,美大力扶持当地宗教势力进行抵抗。
4,苏联解体,阿亲苏政权倒台,进入军阀混战局面;美国基于各种利益,依然盘踞于阿富汗;本·拉登领导的基地组织大致于此时进入阿富汗。
5,其中一派叫塔利班的,趁机壮大,并于1996年执政掌权。
6,宗教武装势力壮大,“反帝”引领,反苏转为反美,911之前已有大量恐怖袭击事件。
7,911后,美国发兵阿富汗,打击塔利班与基地组织。
8,美国人空有passion,却没有strategy,阿政府完全就是大型犯罪集团,美国却跟个傻子一样团团转。
阿富汗局势乱上加乱。
阿人民对美国所承诺的和平开始幻灭。
从某种意义上说,塔利班势如破竹,再次掌权,确实是“人民选择了塔利班”。
9,这当中还要加一个伊拉克战争。
在阿富汗打基地组织打到一半,跑去伊拉克一通猛打,然后回头一看,塔利班又起来了嘿,赶紧回头再到阿富汗打塔利班。
总结:苏联罪魁祸首,美国宛若智障。
和平的时候,太熟悉那些生活而会忘记危险可能就在不远处,也太容易忽略这些和平多么的来之不易。
911发生的时候,年纪还小,新闻传播速度远不如现在,我只是印象发生了恐怖袭击事件,楼被撞了。
后来很多年也没有想去了解,直到看了这个纪录片。
原来那个贸易大楼倒了,牺牲的不仅仅是飞机上的人,还有参与救援的许许多多人,背后是多少家庭无法再见的悲痛。
对于生存者,既有身体上的痛苦,那段经历又是无法回头的梦魇。
当人从楼里往下跳的时候该是多么的绝望。
大概没来及跟家人说声再见。
楼倒下的时候,那个影像,光是看就忍不住流泪,对那些经历了的人该是多大的阴影。
除了世贸大楼和五角大楼,看了纪录片才了解到还有united 93上的乘客用牺牲自己来保全更多人的生命。
像第一集后半段讲的,很多时候出现的征兆没有人有足够的重视。
那时的环境也大概永远不会想到会有这种程度的恐袭吧。
关于要不要攻打塔利班,把自己代入那个情绪的话,很难用理智去思考。
当时想着可能也是会发起战争吧。
可是当战争一旦开始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永远低估了战争的威力。
伤及更多的是无辜平民,而塔利班会在乎那些平民吗?
好像并不会。
所以当一批批所谓的嫌疑犯被带到Guantanamo的时候,我想的是这些人真的是吗?
靠悬赏举报得来的嫌疑犯,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吗?
这只让人觉得大国的权利不对等。
那些嫌犯被对待的方式是对待嫌犯的方式吗?
不是,人权没有,被折磨是默认的。
这是所谓的逼供的方式吗?
有一个interviewee说的很好,torture给的是compliance,而不是cooperation。
因为cooperation leads to truth while compliance gives you whatever you want to hear to have the torture stop. 这是处理911事件应该有的吗?
不是。
不知道这些决定是不是在理智情况下做的,但是像片中所说,这些被选出的领导不是应该拥有这种情况下理智思考的能力吗?
好像并没有。
奥巴马上台后,阿富汗驻军又开始了。
但是这次驻军的目的是什么呢,好像没人搞得清楚,没人有一个准确的long term strategy。
派去的驻军不知道赢意味着什么,每次都像是在努力让自己活下来而已。
当开始杀人之后,面对着手上的血,他们也会疑惑那个被杀的人是真正的恐怖分子吗?
还是平民而已。
战友在眼前离开,这对他们的创伤该有多大。
可受创伤的又何止他们呢?
那些阿富汗百姓,对于他们,俄罗斯和美国有多大区别呢,都在他们的土地上,差的只是用词的不同罢了。
战争中的百姓,永远是担惊受怕的,面对着飞流炮弹,生离死别,谁有过问过他们的好与不好。
阿富汗政府呢,一个站在腐败堆上的政府。
看了纪录片,不知道是美国傻还是阿富汗政府精明,美国白花花的银子花出去,结果是逼得更多平民倒向塔利班。
伊拉克的战争,给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但是情报部门都说了没有,UN的观察员也说考察的结果是没有。
但是战争依然发生了。
让我想到好几年前看的另外一部纪录片,华氏9/11。
虽然华氏911更像是导演本身通过各种资料给出的自己的解读,但是结合各种我无法理解的点,好像也不是那么离谱。
真相永远超乎想象。
最后,终于要撤军了,拜登说美国不是要去帮他们建造国家的。
可最开始攻打他们国家的也是你们,你有问过他们吗?
说你们达到目的了,可是本拉登被杀的时候为什么没撤军。
跟塔利班的peace talk怎样了呢。
你们撤军之后,你20年的战争影响的阿富汗平民该怎么办?
攻进阿富汗的时候本就没有什么具体的目标,没有说怎样你们算是赢,抓了911的涉事人员还是任何塔利班?
现在走了,看到的只是你们不知道下步怎么办就赶紧甩手走的无赖。
是的,这时,那些人道主义者去了哪里呢?
无与伦比的深刻,花费五小时。
从帝国坟场,恐怖主义,宪政改革,军事进攻,滥用职权,失败撤军。
全剧涉及历史-地缘政治-宪政-人权。
环环相扣,但少说了一个斯诺登。
对于历史的重要性在于,设身处地,如何在当时条件下,合乎程序正义的,做出长期-短期的合理决策?
解放阿富汗?
刺杀本拉登就算结束?
在我看来,就人性的推测也不可能,未尝失败的胜利战争总是意犹未尽的。
可往往是想后撤一步的时候,飞机已经起飞。
这片子最好的价值在于美国用自己的失败经历引发了一连串思考。
为全世界的反恐,内政-外交-军事策略,提供了失败的经验。
最珍贵的,也是灯塔在某方面强大的证明,这是Netflix作品(美国人自己反思自己),也正是最后一集采访的人所说:美国是一个符号/概念。
当然,这个符号深深根植于美国文化中,美国政客自以为可以用这个符号作为幌子,满世界输出资本和战火,以用来获得利益。
但实际上美国政客代表不了全部的概念,他们不过是掮客和代言人,部分受限于选举,部分受限于党争,部分受限于国际压力。
美式霸权唯一的解决方案是其余国家的强大,让美国在输出时碰壁摔跤。
这,我估计,是有利于全世界人民的,包括美国民众。
这集中的被访问对象Jason Wright (一位前军事辩护律师)的回答诠释了法律的本质,原对话摘录如下:Jason:“我接到一个电话,让我为911事件的幕后主谋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辩护。
针对穆罕默德的指控包括策划、主导、并协调911事件,他是整个事件的主谋,于2003年被巴基斯坦军方抓获,后来被中情局羁押在各种常被称为“黑地”的海外之地。
他被使用了一些人口中的强化审讯手段,另一些人则称之为酷刑。
据说他最多被剥夺了180小时的睡眠,根据机密记录显示被施以水刑183次。
他是在关塔那摩去世的。
”记者:“你听说自己会为他辩护时是什么反应?
”Jason:“在这个特殊案件中,为关塔那摩在押人员权利辩护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易接受的政治性话题。
但这跟委托人无关,每个人都有权得到公正审判,这也是我被要求去做的事情,尽可能为我的委托人辩护。
......《军事委员会法案》中的既有架构很难让人作为辩护律师开展工作,非常困难。
很明显美国政府的政策并不是想要让每个人都接受公正的审判,它不过只是让律师稍作努力来使整个流程看上去合法。
这个流程设计是为了保证他们的处理方式和这些人遭遇的事情不会泄露,是为了隐匿战争罪行。
因此我拒绝了,并从军队辞职,因为我觉得这样做是不道德的。
”记者:“在很多人看来,不会有比穆罕默德更糟的情况了,对吧?
这可是针对世贸中心和五角大楼的恐怖袭击。
那为什么给这样一个人辩护会值得你离开原有的职位呢?
”Jason:“对,我明白我放弃了现役军人的身份意味着什么。
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并没有离开任何东西,而是在守护某样东西。
安东.迈尔在书里写过一句名言:‘如果让你选择是做一个好士兵,还是做个好人,选择做个好人。
’多年前,我出了一趟远门,遇到一个曾经短暂被拘留的外国记者,他描述中的关塔那摩一直停留在我的脑海中——那就是关塔那摩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个概念。
在我看来,一个概念体现的是作为美国人的我们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因为美国也是一个概念,我们想为这个概念而战。
”
前一阵子我写文字的时候用了war on terrorism,后来我发现官方表述是war on terror. 很早之前我第一次接触到的就是war on terror,当时没想到为什么不是terrorism。
前一阵子我发现自己误写成terrorism的时候也没明白其中的深意,今天看最后一集里聊到这个用词,突然理解了。
总体来说,911之后,恐惧的乌云笼罩在被世界瞻仰的自由民主的美利坚上空,政府巨大的应激反应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动用军事力量复仇,自此,仇恨这种情绪又开始吞噬中东地区和美国本土。
武装冲突之间,不乏国与国、人民与政府、政府与非政府之间的有争议的互动,涉及很多议题,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利益和军事霸权,法外处决、监控与公民隐私权、酷刑、无人机与人道主义、宗教、腐败。
这个片子的最后几集总是能看到导演故意输出观点的影子,叙事角度和内容展示总是很明显有指向性,做评价、上升高度,看不到什么实质的有深度的内容。
我还是比较喜欢只把详细全面的事实有条理地呈现出来,不需要结尾上价值、扯情怀,观众自有判断。
全片目前给我一种,美国说,我当时本没想这样,只是为了国家安全,但是因为自己和别人的一些错误,一失足成千古恨,一不小心就这样了,想要挽救为时已晚。
而且我们尝试过改变,尝试过拯救,但是因为内部外部种种客观原因,我们不得不宣告失败了。
我们很惋惜、遗憾、抱歉。
事已至此覆水难收的时候最怕听到的就是别人一句I’m sorry…美国打了20年远不止这一点算盘…但我也不知道怎么拍,才能给20年这么长的时间维度的时移势易,the good, the bad, the ugly, the real, 所有失去的、经历的、见证的,一个合适的结尾。
我的三张截图,第一张是关于讲述911给美国人最大的阴影就是对所有的一切不信任、恐惧。
第二张关于war on terror的措辞是,美国政府后来打击的对象远不止恐怖分子,而是所有他们认为让自己感觉到恐惧的人或组织,这就给了他们极大的权力,任何不加约束的权力都会导致滥用,于是美国也被叫做terrorists了。
第三张是911给人们留下最积极的影响莫过于,911刚刚发生之后,开始军事行动报复之前,人们的互相帮助,我猜想这里也不过是说受害者之间最真实的互助、人性的光辉吧,而不包括政府。
还记得那一天是大学新生刚入学不久,在寝室里听到了这个消息,那个年代毕竟手机网络还不发达,信息没有像现在传播的那么翔实与迅速,我甚至不记得具体从哪里听说的,只记得那些关键字,纽约,世贸大厦,都只是新闻联播中的词汇,离我很遥远。
谁能想到20年后的今天,我移居在这座城市,经常在WTC换乘PATH去新泽西。
有了美国朋友,美国同事,工作的公司的办公室曾经在世贸中心,在当年那场灾难中,公司有13名同事遇难……想到时空转换一下,那么这些逝去的生命,可能是我身边坐着的同事,甚至可能是我本人,感觉911离我好近,它不再是一个新闻事件。
看了前两集,听到那些打给亲人的电话,用平静的声音说着我爱你,很难想象为什么可以如此镇定,冷静,我听的泪流满面。
看到FBI指责CIA说,没有跟他们共享信息,不然可以早一点发现情况,仿佛看到了工作中,发生问题永远不自我反省的美国人,永远觉得问题出在别人身上。
后几集,说了在阿富汗的美军,都是20左右的孩子,从小接受教育,美国是最先进最自由最平等的国家,他们坚信他们是为正义而战,为保护阿富汗人民而战……啊呸。
看到最后,美国还是没能认识到,恐怖分子正是被美国所扶植,培养,逼迫,打压,再生的。
套用一句中国老话,冤冤相报何时了。
微观来看,那些受害者和家庭何其无辜……宏观来看,美国这个国家民族,何其活该。
为了防止以后不记得自己看了什么,先按照顺序把主要内容梳理一下吧。
一、911之前——未必“好心”,但也不是为了“办坏事”,却终究事与愿违1978年冷战期间,无论是为扩大版图还是增加卫星国,苏联进军阿富汗。
为了阻止苏联的扩张,美国迅速采取行动,他们一方面出兵阻止苏联,同时花钱支持阿富汗人进行武装反抗。
苏联的入侵让阿富汗人意识到自己处在随时可能被大国侵略的弱势地位,逐渐失去安全感的。
而美国所谓的支持使得阿富汗变成一个全民皆兵的国家。
在美国军事和经济的双重支持下,阿富汗逐渐产生了几个非官方首领,当时共同的大目标是反抗苏联,但这几个首领也是各自为政,其中一些人逐渐开始变得思想极端、行为残忍。
80年代美国为阿富汗提供了一批强大的武器,最终将苏联军队赶出阿富汗,与此同时美国军队也立即离开,并没有帮助阿富汗的战后重建。
阿富汗当时局势变得非常乱,那些比较狠的非官方首领,很残忍的欺压普通老百姓。
在这样的混乱和压迫下,人们觉得他们的所谓国家不再关心他们,也没有他们的立足之地,他们必须自己保护自己,一些青年穆斯林组织起来,形成了基地组织。
也是因为自己人搞起自己人来,往往比别人更残忍,如果他们不去作为恐怖组织的一员去欺压别人,就会成为被欺压的一方。
本拉登开始活跃。
那几年萨达姆领导下的伊拉克为了石油之类的原因入侵科威特,这时候美国等几个西方国家就“帮助”科威特抵抗萨达姆。
但是这个行为在本·拉登他们看来,就是美国用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入侵他们。
和几年前的苏联一样,美国只是想要占领他们的地区。
而这时候苏联应该也差不多解体了,美国成为了唯一的霸权,因此本拉登这批人就逐渐团结起来,矛头指向了美国霸权。
而且他们对于历史的解释,并不是美国帮他们驱赶了苏联,而是阿富汗人通过自己的不懈的努力和顽强的抵抗,战胜了苏联。
在世界上已经有一批人因为仇恨美国而集结起来并逐渐形成势力的时候,冷战结束后的美国却进入了空前的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他们愈加笃定正是由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最终打败了共产主义。
90年代也是美国经济的一个快速发展期,钱包的膨胀让他们的自信随之膨胀,感觉应该把美国的先进理念、进步思想惠及全世界,是不是换个表达就是统治全世界?
所以当911发生之后,普通美国人都很困惑,为什么别人会恨我们?
难道我们不是他们的救世主、不是他们的启蒙者吗?
而此时,基地组织正式向美国宣战了,他们开始针对美国进行恐怖袭击,包括在美国本土以及境外的美国大使馆。
其实美国一直很重视反恐,设置了不同的部门监控恐怖分子的行动,好像CIA负责国外、FBI负责国内,但是貌似这些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并不顺畅,这种不顺畅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互相分享信息是难免有所保留。
后来在90年代末美国国内也有点儿乱,包括总统绯闻,大选等等,都或多或少的分散了他们对恐怖组织的重视。
二、911——犯我者,虽远必诛这是为什么?
我们这么善良,为你们带去民主思想和先进科技,你们反而恩将仇报来伤害我们。
这是凭什么?
我们这么强大,你们怎么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你们怎么敢!
在短暂的懵逼之后,伴随着持续性的心碎的(第二集开头展现的两栋楼倒塌全过程以及那些失去亲人的人们,看的真难受),是全美上下的愤怒。
有多少人对着镜头哭泣,就有多少人对着镜头大喊revenge。
这种愤怒的情绪也蔓延到了政府机构,绝大多数官员都赞成授权总统出兵。
当时可能只有一位议员投了反对票,她说,暴力无法消除恐怖主义。
无论是站在20年后的旁观者角度,还是站在当下的美国人角度,我也的确想不出面对这样明晃晃的侵犯,怎样做才正确。
不采取行动既无法平息自己的愤怒,也无法让自己的国民重建安全感并相信国家能够保护他们,更有可能让恐怖组织以为自己软弱而变本加厉。
但是采取行动,从现在来看,似乎也不对。
不记得片中那位认为暴力无法消除恐怖主义的议员,是否提出了消除恐怖主义的其他方法。
不只我这个小民想不到,当时的美国政府也想不到第二条路,于是很快锁定基地组织,很快锁定本拉登,采取了行动。
骑上了那头让他们再也下不来,牵连的全世界再也不安宁的反恐之虎。
不过话说回来,难道是那一刻才骑上去的吗?
全世界什么时候又真的安宁过?
三、911之后——同一个世界,同样的呵呵美国政府机构的内部沟通效率之低。
如前所述,美国两大情报机构,CIA和FBI。
前者主要监控国外的恐怖分子的行动,后者主要针对境内。
911之前,CIA很早就发现基地组织在筹划对美国的恐袭,而且全球各地(记得一个新加坡)的开大会,CIA也一直在密切追踪这些人。
然鹅,搞笑的来了,当这些人进入美国时,他们竟然没有把这个信息有效告知FBI。
于是911发生了。
你举报,我付钱。
宁可误抓一千,不能落掉一个。
刑讯逼供VS美国人权。
也真是一个911搞得米国阵脚全乱,花钱买举报这种骚操作都干起来了。
被抓住的嫌疑人被关在了古巴一个监狱。
因为这不是国家之间的战争俘虏,而是国家对组织的,所以似乎不受日内瓦公约,刑讯逼供甚至虐待战俘就不断发生。
这让很多美国人开始怀疑他们自己行为的正当性。
big brother。
911事件之后,美国政府是想启动一个大规模监控普通人的计划,涵盖各种数字信息。
这个想法在政府官员之中产生巨大分歧,接受采访的人都极不赞同(可能因为接受这个纪录片采访的都是或多或少不认同美国后来的一系列政策的人)。
但是,应该还是启动了吧?
执政者该如何?
911之后群情激愤,大部分美国人都握紧拳头想复仇。
当时的美国高官似乎比普通人更加愤怒。
其实刚刚想的是,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在此刻究竟是应该顺应民心,为自己的国民出口气,为自己的国家出口气?
还是要冷静克制,分析全局,从长远利益和广泛影响出发,退一步海阔天空?
本片的受访者普遍认为是第二种,所以他们批判当时决策者的冲动,为美国乃至全世界带来了不可逆转的伤害。
但是突然想到,这些决策者之所以在911后表现的好像比民众还愤怒,究竟是因为他们没想到要从全局出发,还是这次恐袭根本就给了他们借口,让他们去做一些一直以来想做的事儿?
细思极恐。
四、越走越远、越走越歪迷茫的美国大兵。
911之后,一帮美国热血青年怀抱着对祖国的爱,奔赴阿富汗,一方面给同胞报仇,另一方面去解救在恐怖组织压迫下的受苦受难的阿富汗人民。
他们自认为是正义之师,正在亲历历史的重要进程。
但是当他们到达阿富汗,以及后来的伊拉克之后,才发现他们甚至连自己行动的目标是什么都不知道。
他们并不是去推翻当地的政权,而是去消灭一个飘忽不定的组织,你甚至都不知道走在路上的究竟是他们要解救的平民,还是怀揣着炸弹要与他们同归于尽的恐怖组织成员,还是他们原本要解救却反而被他们逼到了恐怖组织阵营的人。
他们不知道行动的目的是什么,不知道打击的目标是谁,自然也不会知道怎样就算完成了任务,而且针对他们的自杀式袭击越来越多,让他们无法再信任任何一个阿富汗人,于是他们漂洋过海,千里迢迢过去,只为了让自己活下去。
混乱的战略战术。
如果说一开始美国在911后出击阿富汗还算是为自己报仇,有某种正当性,而且他们一开始的行动也确实打击了当地的恐怖组织,某种程度上为普通阿富汗人民带来了一些安全和平静。
但是突然他们就跑去打伊拉克,而且是用后来被打脸打烂了的所谓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个理由,这个决定让4000美国人死在伊拉克战场,更让20万伊拉克平民丧生。
美国出兵伊拉克更佐证了本拉登所说的美国人就是要入侵他们,就是要占领穆斯林的家园,就是想让穆斯林从地球上消失。
后来美国帮他们搞基建、搞经济,都很难再赢得当地人的心,而且他们采取的行为本身也很可笑,比如找意大利的羊跟当地的羊配种以提升羊毛质量。
骑虎难下还是利益纠葛?
美国政府花了大量的钱投入在阿富汗的军事和经济建设上,费力不讨好反而仿佛佐证了本拉登的观点。
奥巴马竞选时不断质疑伊拉克战争,但是当选后却突然大转变,反而向伊拉克增兵。
一件所有人都觉得不对劲的事儿,仍然能大张旗鼓的继续,应该都是有利益在其中吧?
战争财可能比所谓的坚守价值观更有推动力吧。
越来越惨的普通人。
也许普通人在战争中死去也未必不是好事,活下来的人只能继续在心惊胆战中被欺压。
从那些被包养的小男孩的例子中可以推测这种被欺压恶心到什么程度。
名正言顺的当地政府也许还不如塔利班。
五、这个从来没好过的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糟本拉登死了,美国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从这个烂摊子中脱身。
但是为什么他们离开前要用无人机扫射呢?
这一行为造成了大规模的平民伤亡,使得塔利班更加深入人心,美国看起来比塔利班更像恐怖组织。
美国离开后,阿富汗更加分裂,支持塔利班的人成为恐怖组织对自己的同胞下手,反对塔利班的人拿起武器保护自己的祖国。
两方都认为自己才是阿富汗合法的存在,他们不仅有了美国这个共同的但是够不着的敌人,同时更加残忍的把彼此当成敌人,自相残杀。
这里也没看懂,为什么以反抗西方为目的的塔利班反而把尖刀残忍的刺向了他们的同胞?
夹缝中的普通人生活更加艰难,美国人在的时候,虽然也难,但是因为美国,全世界的目光都在他们身上,他们也许还有希望。
美国人现在拍拍屁股走了,再没有人会关注他们。
听到这样的话,真的让人挺难受的。
美国的反恐。
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上的开销是一个我记不住的天文数字,大几千的美国人客死他乡,几十万的当地人死于非命。
结果是是什么呢?
全世界的恐怖组织数量为原来的四倍,美国一次次的使用在911后被特批的军事袭击法案并且全世界的打所谓的反恐战争。
本来这些年看到美国越来越“疯狂”,也想了一些原因,但是毕竟只能看到不完整的新闻再加上缺乏足够的知识和辩证思维能力,就不乱说了。
其实连“历史总是重复的”或者“天下乌鸦一般黑”这类话都不想轻易说出口,总觉得是在掩饰自己的不动脑。
还是用纪录片中最后的一个普通美国人的疑问结束吧。
911之后,大家一开始都是互相扶持共度难关,为什么就演变成仇恨了?
是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仇恨呢?
就算个数吧。911到后来美军入侵阿富汗,总共垮了两栋楼加五角大厦的一个角,死了不到1万人。截至今年,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被毁的城市村庄无数,战区死了24万人,其中平民占7万。本拉登都已伏诛十年了,此刻想必含笑九泉,可以淡定地对他的信徒说一句:看,早就说了,白命贵啊。
塔利班和美军扶持的政府就是两瓶毒药,没有第三种选择,无解+绝望。
美国人最厉害的就是把自己做过的再邪恶的事情都能包装成正面的角度对全世界洗脑 这需要骨子里的不要脸才能做到
西方人眼里的自由和幸福对阿富汗人意味着什么?这么多年了我真的没办法不加怀疑的去接受那套价值观… 这部纪录片目前为止唯二的美中不足是:1、一笔带过了本拉登的动机(我认为很值得大聊特聊,毕竟中东局势里推波助澜到他可能的思想变化的事件,都跟美国的全球反恐/石油战略息息相关)2、我感觉导演最后可能觉得要是不给(美国)观众一点点希望和正能量大家能被抑郁死,所以愣是夹塞了那几句“我觉得自己我们这场行动是有意义的blabla”就很…好笑。最后,当我回看到当年的采访对美国民众在双子塔倒塌之后对阿富汗的情绪:愤怒,复仇。就问你们自己在中东国家投炸弹当搅屎棍倾覆一个个城市,他们作何感想,愤怒?复仇?只能说…Karma
关于21世纪前二十年一个维度的总结。99年轰炸南联盟大使馆,2001年南海风波……按照既定目标,中国世纪初可能就是美国战略第一敌。然而,以「非国家」组织冒出来的恐怖主义,以及背后的伊斯兰世界,大跨步往前一跃,给中国顶了20年……2001年因为911,我兔苟起来,禁了电视剧《抗美援朝》和电影《北纬三十八度》,20年后,三大导演联合的《长津湖》即将国庆档开画……一个轮回。
还不错。立场略左,但基本点都讲到了。
一场从冷战时期苏联入侵阿富汗开始的梳理,并没有一面倒的叙事,还是提供了有价值的批判性思考。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无论世界局势如何,苦的永远都是老百姓。
白左要毁掉美国
哪怕经过这20年泥潭,美国也还是弄不明白该如何重建阿富汗。
较为客观,但没什么新素材,就是个总结
杂乱无章
拍的一般,反思了好几集美国政策也没反思出个眉目,塔利班这么邪恶但是为啥能这么易如反掌般的回归呢?采访前政府军时都滔滔不绝意气昂扬穿着精良的美式装备摆酷,她/他们现在在哪里呢?
片子是好片子,反思也的确深刻反思了,可是结果呢,美国没有任何改变,世界没有任何改变。911遇难者的悲惨处境并不能磨灭美国在阿富汗发动的战争,“自作自受”一语再贴切不过。PS:评论里精神美国人真多,“发动战争并反思的国家,居然比不发动战争的国家要有希望”,真乃逻辑鬼才 @Netlfix
911后,整个美国参议院,只有一位来自加州的女士,对授予总统境外无限制使用武力的法案投了反对票。她认为:合理的军事行动应当通过国会的讨论再进行批准,而不是任由愤怒裹挟着所有美国人变成战争犯,总统不应该有那么大的权力,这是美国宪法的根基。除了她以外的所有议员,都高举着复仇的旗帜,放任小布什指挥着坦克一路冲进阿富汗的首都喀布尔。
唉。。。转眼20年,今天正好是正日子。。。心情复杂。。。
拍个纪录片看似反思,实际上美国当前的体制下完全不会做任何改变,与枪击案后市民在事发地献花一样只不过是个程序化的行为,之后一切照旧。一场愚蠢的以虚假理由发动的伊拉克战争,死伤无数却没有人为此担责,这是制度出问题了。
一般般吧
这部片完整的讲述了2001年“911事件”的全过程,及其后美国展开的“反恐战争”。在后半部的反恐战争部分,阐述了美国推行的各项策略,主要焦点是对其中合法性的探究,也就是“政治正确性”的质疑。我从这部片得知,其实美国政府所谓的反恐战争只是一个借口,其内在目的还是想控制中东的石油,所以才有阿富汗战争稍息后立即展开了对伊拉克的入侵,或者说,美国政府其实并没有如口头上宣称的那样将“反恐战争”视为战略,而仅仅是一种战术,利用美国民众的策略。这就导致了他们在阿富汗行动的无计划性和无目的性,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其实是陷入了另一场越南战争,将大量的民众逼到了塔利班那边)。而对这些,美国民众真正关心和赞同的,其实只有本拉登的死讯。片子没有讲的是,911事件其实推动了全球化(因为美国政府将恐怖组织的行为全球化
第一个震撼之处是阿富汗士兵说,他打电话回去,想听到家人说想念他,没想到家人说:我很好,正在开party。对于身在美国的家人来说,他就像是去了一场夏令营,没有人看到他经历的生离死别,甚至没有人再记得911。他忽然意识到,他从小所笃信的自由,其实是freedom to pretend。美国人试图带去西方民主,帮助阿富汗建立军队,但当地人平均连小学一年级的文化水平都不到,领了武器就卖了换钱买毒品,随手选了森林色系、在植被覆盖率不足4%的阿富汗根本没有作用的军队迷彩服……整个扶助行动就像一场浪费钱的黑色幽默。但它确实给一部分人带去了文明,也让女性得到尊严。另一部分人看到的是美军驻扎时的不体面,还有在轰炸中被无辜牵连的平民和家属,他们认为美军是侵略者、阿富汗是伪政府,于是加入塔利班。于是社会更加割裂。
对911起因的挖掘深度还不够,比不上《末日巨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