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看完《奇异恩典》(Amazing Grace)了,摘了一段台词 When people speak of great men, they think of men like Napleon. Men of violence. Rarely do they think of peaceful men. But contrast the reception they'll receive when they return home from their battles. Napoleon will arrive in pomp and in power. A man who's achieved the very summit of earthly ambition. Yet his dreams will be haunted by the oppressions of wars. William Wilberforce, however, will return to his family, lay his head on his pillow, and remember the slave trade is no more. 当人们说到伟大的人,都会想到拿破仑这样的人——那些用武力斗争的人,而很难想到和平斗争的人。
当拿破仑从战役中返回家园时,他所受到的待遇是盛况和威严,他获得了最高的阶级地位和征服世界的野心,但在他的梦中,也时刻萦绕着对战争的苦恼。
然而威廉·威伯福斯,会回到他的家中,头躺在枕头上,然后想起奴隶贸易已经从此消失了。
时常想起我们的社会责任,到底怎样才合神心意?
快速彻底的方法是否太激进?
缓慢改良的方法又是否信心不足?
智慧是什么?
他的意念高过我们的意念…… Amazing grace 歌词Amazing grace, how sweet the sound That saved a wretch like me. I once was lost, but now I'm found; Was blind, but now I see. T'was grace that taught my heart to fear. And grace my fears relieved; How precious did that grace appear The hour I first believed. Through many dangers, tolls and snares, We have already come. T'was grace that brought us safe thus far, And grace will lead us home. When we've been here ten thousand years Bright shining as the sun. We've no less days to sing God's praise Than when we've first begun. 奇异恩典,何等甘甜,我罪已得赦免!
前我失丧,今被寻回,瞎眼今得看见。
如此恩典,使我敬畏,使我心得安慰; 初信之时,即蒙恩惠,真是何等宝贵!
许多危险,试炼网罗,我已安然经过; 靠主恩典,完全不怕,更引导我归家!
将来禧年,圣徒欢聚,恩光爱谊千年; 喜乐颂赞,在父座前,深望那日快现!
科学几乎证实婚姻和健康密不可分,单身者只会孤独老死在臭房里。
我们必须分清楚武力和正义。
我们怎么能放弃美国,有一半的美国人仍效忠英国。
不到四分之一才对,要是他对“一半”如此草率定义,那当他的“另一半”也真惨。
是上帝,我今天有一大堆会要开,但我宁愿整天坐在这里弄湿屁股,研究蒲公英或蜘蛛网之类。
您发现了上帝吗,先生?
我想是他发现了我。
我的政途一片光明,内心却只想接近大自然。
你想用美妙的歌声赞美上帝,还是想改变世界?
黑奴从非洲上船,它们被锁在一个4英尺乘18英寸的空间里,卫生差且食物少,水发臭,三天不到血和粪就塞满排水孔,而且从未畅通过,铁链是用来防止他们落水,到牙买加之前铁链未曾松绑,半数黑奴在途中就死了,市场上的黑奴肛门都塞着粗绳,只因为他们下痢太严重,他们一到殖民地就被烙上印记,他们用烙印告诉你,你不再属于上帝,只是奴隶。
你在困扰不知要选择从政还是传道,我们衷心建议您两者都别放弃。
想象一下,三百位国会议员都被收买了,你肯定孤掌难鸣,但你能击败他们,你必须击败他们。
牙买加的情形比想像中残忍,许多孩子在糖厂被烫死,或者累到掉进火坑被烧死,换来的只是一点高级纯糖。
我还养野兔,对它太好,结果死掉了。
徽章、请愿、演讲和法案都没用,载满可怜黑奴的船还是照常出航。
希望我不是被天堂抛弃的非洲心灵。
我觉得你如果有不爽的事,你会一吐为快,你不是那种退缩噤声人。
这个世界如果不努力,它会一直慢慢的倒退。
黑奴贩子要我们躺这里,铁链铐得我们身体腿和胳膊,痛得无法忍受。
船要开多久?
天气好也要三周,他们有时为了寻欢把女人倒着吊起来,再强暴她们,遇上暴风雨就抓出生病的人,丢到海里减轻船的重量。
你怎么活下来的?
生死一线间,它断了或者没断。
人能不能被控制?
可以,比如PUA,比如黑奴。
记得这味道,记得上帝造人,生而平等。
支持者开始只买非黑奴产地的糖,有些人干脆不吃糖。
我十四岁时,就在报上看过你的名字,我希望你能成功,我告诉朋友每颗糖都含有黑奴血。
谈这种事很痛苦吗?
最痛苦的是我们无法改变任何事情。
不完美强过什么都没有。
我希望能有你的信仰。
大家谈到伟人可能想到拿破仑,那些呼风唤雨的人,很少人想到默默付出的人,但这些人反而会获得尊敬,特别是历经奋战归来的,拿破仑的凯归盛况,或许集尊荣于一身,但他的梦想因战争变成梦魇,然而,威廉威伯福斯,他会平静地返家,躺在自己的枕头上,想着奴隶制度终于结束了。
Unending love, amazing grace. 永无止尽的爱,我非教徒,却仍然感受得到这奇异的恩典。
也许它并非来自上帝,而是源于那些像William一样,善良而勇敢的灵魂。
就像任何一个凡人一样,他们放弃过,逃避过,但也重新拥有了站起来,一无所有地再次出发的勇气。
曾在国会议厅被众人当作笑话的William,一次又一次拖着病重的身体,用憔悴却坚定的面容面对着所有的质疑和诬蔑。
那一刻我第一次开始相信,最爱世人的或许并非他们所创造并信仰的上帝,而是他们自己和所有像William一样的人。
上帝没有在非洲无辜人们饱受苦难折磨的时候出现,也没有用闪电和雷鸣惩罚那些用奴隶鲜血牟利的贵族。
而这个瘦弱而病重的男人,一次又一次地为素未谋面的人们四处奔波,为他们站出来奋斗。
或许全世界的教徒们可以辩解道,是上帝派William来拯救受苦的非洲人民,可是如果这拯救世人的光环,必须建立在无数受尽苦难而逝去的灵魂上,那么我不屑去尊敬所谓的上帝。
William只是一个凡人,可在他最终站在那里等到那句法案通过的时候,他的身上,像是散发着那样让人想要流泪的光芒。
虽然这只是一部电影,但与其相信被人创造出来的上帝,我更甘愿把William这样的人当作信仰, 并且希望能像他那样,做一个勇敢而善良的人。
一部英国电影DVD无声无息地上架了。
英国电影除了哈利波特(投资人据说也是好莱坞)大造声势,别的影片都是随风潜入夜,这跟国家的电影业实力有关,暂按下不表。
且说这部新出的电影《奇异恩典》(Amazing Grace)。
这样一部没有动作,没有性感美眉,没有凶杀悬疑,没有煽情的片子,没有任何流行商业片的特征元素。
这种影片,就是饭店里的酸辣土豆丝,最考厨子的功力。
不玩特技,只靠刀工火候---台词和剪辑。
这部片子的台词,那是太amazing了。
要是想通过看电影学英文的人,这部影片是上佳的材料。
精彩的议会辩论,公众演讲,英语的精华都在里面了。
为什么这么说,跟英美的文盲学英语和英美的语言教授学,那能一样吗?
吃喝玩乐过日子那一套,如果您好那口那不提,如果您是想好好学习一门语言的,那就要看其国精英人物的谈吐。
美国也有议会,但美国是民主的近乎民粹,吴澧名文“人大代表都是红脖汉”,以美国人大代表为鉴,揭示了中国的人大代表为什么提不出像样的提案,素质摆在那里嘛。
英国是老牌资本主义,温良改革派国家,邻国法国革命彻底,结果血雨腥风,无疑已是反面典型。
英国看在眼里,知道人民民主专政最后就是民主压不住专政,议会这套还是得要。
资产阶级上位了,议会里还是要维持贵族传统,你可以陈述主张,但不许没风度;可以讽刺,但不许骂人。
议会里都是把国家玩转的人,攻击征敌又不让对方抓把柄,比的就是言语功夫。
上帝和国王面前,不可失态,言辞做尽功夫。
数百年历练,英国议会已形成“议会语言”,如果有谁言语不雅,议长大人就会提醒他,gentalman,你说的是非议会语言。
头次提醒,二次就要请出了。
再者就是影片的叙事风格,从中间开始。
先倒叙,讲到中间接上了再往下走,倒叙的过程中还穿插着主人公的感情发展。
跳来跳去的居然还很流畅。
导演的功力好。
前言: 這篇”影評”不是影評,只是短評記錄不下我的個人筆記, 大家不用看"白左" 故事嗎?
“He's an optimist. Fully incurable” "preacher in his head"-- 我們都容易被改變世界的故事吸引,因為我們知道自己一向被世界改變, 然後受傷的人造謠 "claimed that I'd secretly married a slave woman." 保護自己的利益便奮不顧身不擇手段地攻擊別人。
把改變世界的行為翻譯成不識大體, 當然也許的確只是自私.第一場戲用憐愛被虐待的馬定下基調, 淡淡帶過國會議員拿着免費戲飛沒有去投票的事情原來是為了暗渡陳倉. 與其說是反黑奴,不如說是一個男人如何在理想與現實中受折磨。
換位思考是被詛咒的能力, 不是每個人都有這種程度, 幸好理想主義者也有務實的策略, 寫書作畫唱歌派對船, 如果不能攻擊利益綜合體,就"煽動"人類的同情心, change things by degrees總好過"share the wine”. Fight for a perfect order 通常不會有perfect,只有fight。
說服人比戰鬥容易多了。
然而,終究是人力以外的世界影響,以及同路人left&far-left 微小而巨大的差別, 好的結果,要漫長的時間去栽種, 結果之前"traitor”"traitor”"traitor”......誤解和失敗不是最痛苦的,最痛苦的是失去對自己的信任, 要修復和自己的關係,有時需要足夠幸運,可能只要有一個人出現,一個人的信任, 就可以給予一切, 善解人意支持你的伴侶&工作夥伴, "You’re discussing politics with your eyes. You may as well do it with your mouth” 一句話表現出兩種好, 主角終究是幸運的......掙扎過的人都希望結局會是一首奇异恩典 卷福很能夠把握那種感情, “didn't think you’d invite me” “didn't think you would come” 心裏浮過無數次他未來和華生尷尬又好笑的情景。
正是這種信任,才能靜候風的變向, 等待衰老的殘酷, 好像這部電影一樣,製造人類的主旋律, 感動的故事講了太多之後,還是要狡猾一點, Nosus Decipio也好,勝利萬歲, 年少的夢想,一個偉大的夢想,同路人未竟之志, 是人的恩典,是命運的奇異, 是幼稚,但終究是感動.
虽然推荐还是打了三星,因为太多的细节牵扯到历史,没有任何背景学习的我实在无法将整个情节连贯起来。
但这是一部好电影。
想想,苏格兰风笛,最好听的曲目应该就是“奇异的恩典”,没有之一。
本妮特科特·康伯巴奇,新世纪福尔摩斯。
pitt对william 的爱,那是森森的啊,以生命为代价。
19世纪的英国,精彩的演讲、精彩的辩论,对于平等、自由的理想。
太容易让人热血沸腾了。
不论曾经的日不落帝国是否已经陨落,这个国度永远充满着吸引我的魔力。
风度翩翩的服饰、占满了整个画面的杂乱无章却有异常协调的街市码头、浪漫的爱情、坚贞的“基情”、可以摆满整张长条桌可以用手抓着吃的食物。
17年的抗争,终于以平民(不是穷人哦,他家貌似也挺有钱的,就跟现任王妃一样)在议会上打败了反对派,实现了废除奴隶制度。
有些事情以前发生了,现在还在发生比如昂山素季,但是,却始终无法相信会发生到我们的身边,虽然我们如此的渴望。
看了部电影,奇异的恩典,这本是广为流传的一首圣歌的名字。
电影讲述英国18世纪英国议会议员威廉威伯福斯坚持不懈推动废奴议案,终获成功的故事。
这是一部根据真实历史改编的电影。
威伯福斯应是贵族出身,不事生产,享有特权,可以将自己的生命投入到改革社会、推动进步的事业上,令人羡慕。
他推动废奴,是因为信仰上帝,坚信黑人奴隶也是平等之人,不应被贩卖、奴役、虐待和杀害,也因为多方了解,认识到黑奴贸易的罪恶。
他善良高尚,路上见到马匹倒地,被主人鞭打,都会上前阻止。
他富有才华,议会演讲和辩论都非常出色。
他坚持正义,即便多年提案,屡次失败,也没有放弃。
还有,他反对革命,忠诚国王,坚持改革,终其一生为促进社会文明进步而努力。
他在英国政治史上应该留有姓名,只不过并不为我所知。
奇异的恩典,是歌咏上帝的。
基督教信仰在西方文明扮演着极端重要的角色,许多思想源出其中。
基督教和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两大源头,中国人对此的认识和研究并不深入,我们还谈不上深切理解西方文明。
当然,西方文明对我们的理解和认识也谈不上多么深。
在一般的民间文化层面,更是充满各种浮浅的印象和偏见。
值得提及的是,这部电影中主张废奴的除了一位侥幸生还的黑人传教士外,都是英国白人上层。
电影表达了一个观点,是文明的英国人自上而下地废除了奴隶贸易,依靠的是人们的良知觉醒,而非是暴力斗争,多么文明温和啊!
实际上,威伯福斯广泛宣传,渐渐得到议会和民众在道理上的认同,为什么还是屡次失败呢?
因为良知没法战胜利益。
大英帝国的繁荣强盛有赖于罪恶的黑奴贸易,捕捉运输贩卖,种植园、矿场、工厂的奴隶劳动,各个环节都在获利,无数英国人由此富有,国力由此强盛。
即便罪恶,英国人也不愿停止。
马克思说过,资本来到世间,每个毛孔都滴着血,似乎就是对英国黑奴贸易的有感而发。
大英帝国的强大和英国人的富有,建立在黑奴的累累白骨之上,在黑奴的鲜血和呻吟之中。
电影其实说明了,人类个体有良知,知道罪恶,知道文明,但更看重实际的利益。
在朋友首相的支持帮助下,威伯福斯和支持者采取了一个欺骗的手段,通过了英法战争期间对中立旗帜船只的检查,大大打击了奴隶贸易。
奴隶贸易的实际衰退,导致了议会对奴隶制支持者的减少,带来了威伯福斯期待已久的议案通过。
的确没有这位圣徒般的议员的持久不懈坚持努力,不会有废奴法案通过,他的确是伟大的。
文明的良心无法忍受黑奴贸易的罪恶,但可见的是财富如何驱使人们去开始罪恶并持续下去。
英国人在全世界建立殖民地,并不是为了传播文明,而是掠夺财富,黑人奴隶乃至其他殖民地土著居民从来没有被真正视为和英国人平等同样的人,而是等同于财富的物。
将人不视为人的事件实在太多,犹太人大屠杀、南京大屠杀,现代的奴隶,说明了人类的同情心同理心并不发达,远远没法和强盛的自私、对财富的贪婪相比,不然无法说明为什么人们长期对一些黑暗的存在视而不见。
但应该高兴人类之中的确有一些高尚者,虽然极少,但其散发的光亮确实照亮许多幽暗。
演绎了英国殖民时期一个议员反对奴隶买卖,解放黑奴的过程。
这部电影很好的演绎了他的生活,他的工作,他的信仰,他的立场。
主人公一次次在议会中的失败,一次次的被身体拖垮,这过程牵动着观众的心。
特别是作为一个有信仰的人,因为主人公的工作源自他的立场,他的立场源自他的生活,他的生活源自他的信仰。
主人公也在一次的失败后,想直接归回他信仰的本质,直接做教会工作而不是政治工作。
有时候你必须相信宗教作为一种信仰的力量,威廉•威伯福斯作为一介平民展示了一个基督徒的特别能力。
威廉•威伯福斯与剑桥校友威廉姆•彼特一直是废除奴隶贸易的坚定支持者。
直到彼特告诉威伯福斯,他有可能成为英国的首相(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并劝说威伯福斯加入议会。
威伯福斯有极强的演讲天赋,在议会上经常舌战群儒,为废除奴隶贸易摇旗纳喊。
起初他几乎是一个人在战斗,在皮特的帮助下,慢慢的,威伯福斯身边聚集了一些同样痛恨奴隶制的人士,他们无数次看到了胜利的曙光,然而却仍然一次次陷入失败。
直到英法战争爆发,谣言四起,他们被套上革命党的帽子,一个个选择了隐退或者离去。
他开始感觉孤独,萎靡不振,加之糟糕的身体,以致鸦片吸食成瘾。
他每每从梦中惊醒,梦里满是带着手铐脚链的奴隶,在向他招手,那些渴望自由的眼睛似乎是一把把刀子扎在威伯福斯的心上,使他痛不欲生。
芭芭拉•史普纳女士适时地出现了,威伯福斯没日没夜对她倾诉着,而史普纳女士表现了精确的理解和巧妙的点拨,威伯福斯几乎焕然一新,重新燃起斗志。
詹姆士从印度洋群岛归来,带来大量的奴隶主残暴统治的证据,他们总结经验,采用迂回战术,用一种巧妙的欺骗,赢得了关键性的胜利。
这时彼特却病倒了,最终没有看到斗争的胜利。
终年44岁,终身未娶,一生献给了政治事业。
影片最后也借片中演员之口表达了观点:说起伟大的人,人们往往会谈起那些进行武装斗争的人,比如拿破仑,然而很难记住那些进行和平斗争的人,他们更寂寞,也就更伟大。
威廉•威尔福斯以一人之力对抗整个贵族权利阶层,并最终使奴隶贸易被废除,他的伟大足以名垂千史,赢得万世尊重。
影片最后,英格兰风笛响起,悠扬的Amazing Grace的旋律中,出殡的队伍缓缓前进,威伯福斯最终被葬在西敏斯特教堂,他永远的朋友——威廉姆•彼特的旁边。
在奴隶贸易废除后,威伯福斯仍然致力于教育、医疗卫生、监狱改革,实践着他的梦想——Make a better world,一个更好的世界。
http://olover.blog.hexun.com/19184599_d.html
一首从小耳熟能详的圣诗,从未教我感动。
直至看过这套电影,对「奇异恩典」有了新的看法。
过去对于奴隶制度没有太深刻的感觉,只偶然看见朋友待家中的菲佣印佣刻薄有如奴隶,有点看不过眼。
看不过眼的事情多着,然而生活仍是在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中度过。
看见电影中的William Wilberforce为自己看不过眼的奴隶制度,滴水穿石般一年又一年地提出法案,穷一生精力追求自己的信念,非常震撼。
最重要的是,他成功了。
教会常强调拯救人的灵魂比肉体重要,William Wilberforce亦曾为投身教会或从政而挣扎。
最后,他选择了从政改变世界。
对于肉体受尽煎熬的黑奴,救赎灵魂实在太虚无缥缈。
忽然想起肥医生对香港教会的批评。
到底教会拯救人灵魂的信息,对生活在水深火热又或经济困难的人,有甚么帮助?
以排他性闻名的基督徒,又是否愿意走进人群,尝试明白所谓「属世」的人的切身需要?
奇异恩典之所以奇异,在于William Wilberforce的身体力行,而非教堂里风琴奏出的旋律罢?
原文: http://voyage.typepad.com/saturdaynight/2008/02/post.html
我们的霍恩布洛尔船长简直就是英伦古装Bromance第一人
nosus decipio
推动政府议题法案的角度还不错。
绝对基情,最后还葬在了一起…纯真的目标而使其孜孜不倦的努力,可是政治哪里有这么美。题材可以加分,不过编剧导演的演绎略显平淡。最终是被那首听过无数遍却不知道典故和名字的amazing grace打动了。
英国不是一个出很多电影大师的国家,但是是一个出好电影的国家……
原来是这么早的片了。今天才看对那段历史很空白。原来有人为了别人的自由这样奋斗过。良知是可以改变世界的
很欣慰能通过一部电影了解了英国废除奴隶制运动以及其领袖威廉威尔伯福斯,还有夏洛克福尔摩斯的英国首相威廉皮特
逼格还是没有高到看这种传记.........
看了N 遍开头 还是没看完
为什么我觉得没意思,我说的是电影
真实情况会有出入,但回头看的时候,还是让人肃然起敬.
爱死amazing grace这首歌了!!
淡索索的,毫无情绪的片子。
没有想象中感人,男主太伟光正。智商在别人脑子里,奋斗在好基友的金手指里。最感人的部分是一个黑人革命家在反奴隶贸易提案再一次失败时默默流泪,是好基友临死都抓着男主手说已替他未来铺好路,是男主死后那圣洁无比的圣歌音乐,以及黑屏白字:男主死后被葬在好基友的旁边。腐得不要不要的一部戏
就觉得阿缺像长脸版葫芦娃妹妹....没了.........哦,还有...阿缺还是好缺..
为了看卷福而来
Remember that God made men equal.//Is that the end of your story? No. Because after night comes day.兄弟相爱憾山河。在被奴役的孩子面前,我们人人都是魔鬼。威伯福斯是谁,也是一个蒙恩的罪人。谁拯救了威伯福斯,谁将同样拯救我们的孩子。 于12:25看过。
悲壮得过了。
神做事的方式是无比奇妙的,其过程是人所难以想象和预见的,有时祂就用圣灵来驱使那么一两个人,结果全世界就跟着改变。仔细想一想,教育,医疗,人权,自由,有哪一项人类世界里美好的东西不是基督徒凭着圣灵争取而来的呢?
各方面处理也较为传统,但很扎实,这样的主旋律叙事,或许在上个十年还有很多余地。但最要命的是,形而上的部份并没有越过现实,上帝既不存在于历史中,也不存在于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