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我看电影的习惯,看这个名字我根本不会搜索来看,可是昨天我再看完后,却有了很深的触动,因为这根本就不是一部“爱情片”,在两个年轻人懵懂的青春里,却是无尽的乡愁,而放在今天环境里去看两岸关系,更是唏嘘。
电影的故事很简单,但很多剧情设计很值得玩味。
一个哈尔滨学京剧的女孩,和在台北乐队工作的男孩,他们因为“五月天”而相遇。
一南一北,传统和现代,冬天和夏天,隔着遥远的距离,但他们还是相遇了。
他们比分隔两岸三十年的老人要幸运,借着两岸交流的放开他们才能到了对方生活的城市。
对两岸关系有了解的应该知道,直到2008年才实现两岸三通,而这部电影应该是在04年上映的,那个时候的两地往来仍然不通畅,受到各种阻碍,这部电影柔性的也表达了普通民众最朴素的愿望。
而在这部电影里,刘亦菲饰演的瑄瑄几乎我觉得就是她本人的16岁,甚至哈尔滨背景我都觉得也太巧合了一点,几乎没有什么表演痕迹,很真实的展露了青春期女孩的状态。
她有着国外留学回来的那种自信,也有中国女孩的娇羞,她自己本人开朗活泼的个性完完全全在电影里真实的呈现给了观众,我想没有人不爱这样的刘亦菲。
可是这类题材不要说上映了,以后根本都不会有人再触碰了,纯纯的爱恋和浓浓的乡愁,16岁的刘亦菲赢走了我的心,却又觉得已经失去了她。
更让人难过的是,两岸之间曾经还有着很多淳朴,善良的交往,如今被意 识形态裹挟着,不知何时才能重启。
当我数到三的时候,你就会走出这个房间然后回到饭店,准备最后一场表演然后跟团员集合,到机场,飞回哈尔滨从此我们就不会再见面了!
123——《五月之恋》看着抽屉一点点空了,空了看着书桌一点点空了,空了看着柜子一点点空了,空了那笨重的旅行箱和我的心一样满得过分,溢出了一地的无法释怀在离开之前可以再从电视上看一次《五月之恋》算是安慰的一种吗?
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看了大部分的台词甚至可以完整地背诵但是亲爱的,为什么我还是会有莫名的难过?
我也曾收到过一个像瑄瑄一样的女孩寄过来的日记里面满满的是她对阿信难以割舍的感情我也曾在踏过斑马线的时候突然定格想到忠孝东路上忙碌的人群中会不会有你依然寂寞的身影但是亲爱的,我们,并不是谁的谁也许过不久,也许过很久你与我会互相忘记白雪和油桐花的痕迹但是我的亲爱的这一次,是我真的要告别了你愿意陪我一起倒数吗?
123
⭐⭐⭐⭐⭐ten out of ten, 很舒服的一部青春电影,纯纯的puppy love,以及淡淡的乡愁。
整部电影无一处直言“喜欢”或“爱”,但是你看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在说喜欢,萱萱送票时娇蛮的一句“你一定要来”,离别时阿磊一直追问的“你还会不会打给我”;青春年少,脸上情绪不加掩饰,一嗔一怒一喜,孩儿脸一般,因对方言行而变化,比如萱萱在五月天演唱上开心摇摆,阿磊不开心的嘟嘴,又比如萱萱在阿磊说完“数完三秒,你就会离开这个房间,我们再也不会见面”后留下的一滴泪…… 我们不说喜欢,引得对方猜,却又在言行中释放喜欢的信号,别扭又坦率。
大概十几岁的年纪,最不缺的就是满腔勇气。
所以阿磊可以孤身去到哈尔滨,即使夜深也等在冰天雪地里,怕两人迟一刻重逢;萱萱骑车追在巴士后天,挥舞着生长在台湾的油桐花画,那是爷爷对故土的思念,也是此刻萱萱对阿磊的感情。
配角之间的感情同样动人,祖孙素未谋面,爷爷老赵却因爸爸提过的一句“萱萱喜欢的男歌手乐队”而去听五月天的演唱会,即使他在挤满少年人的现场是显得多么得格格不入;芳姨理解、尊重老赵对故土的思念,在爷爷去世后将他的骨灰送回故乡;爸爸对父亲、女儿的感情,有无奈,更多的有无法抑制的亲近孺慕;以及哥哥石头对弟弟的教导和宠溺。
看完有点甜又有点愁,跨越三代人的事故,爷爷在世时牵挂、羁绊颇多,历史遗留、故土、台湾的爱人和大陆的亲人,难以取舍,近乡情更怯,死后终于如愿回到了故土。
相信萱萱和阿磊没有历史这个因素,他们的故事是更好的结局。
第一次写影评,冲着天仙姐姐的颜看的 ,14年了,在B站看的是剪辑版的电影以刘亦菲为主,67分钟,对整个故事的路线不是很了解。
但还是想写份影评,算是人生影评的开头。
分两个部分1是表达我对刘亦菲美的认识,2是说我对整个电影背景的认识。
1:我是97年的在我的记忆里只有神仙姐姐的神雕侠侣,很小时看的几个片段,认识只是遥远的天仙确实美,但和其他的女明星美的没有区别。
再后来神仙姐姐退隐了,大概在我对世界认识最基础的几年,所以虽然一直听说刘亦菲美,但是像标签一样的美,觉得没有灵魂或者说有些俗,再后来看到这个片,见到豆蔻的刘亦菲,算是认识了她的美先说五官,之前一直认为迪丽热巴的颜无人能敌太完美,但当年的刘亦菲胜过迪丽热巴,刘亦菲的五官在于浑然天成,每一处单独看很美,组合起来更美,无死角,一颦一笑都有韵味,是飘着仙气,自然娇嗔有傲气但又落落大方,天仙的身材和气质柔中有型,常说女生变美要找一个目标,对于大部分女生,刘亦菲却是是终极目标了。
2整个电影讲的是台湾与内地的种种牵连,哈尔滨的喧喧和台湾的阿磊正好承载了两岸的联系,这并不是一个普通青春片或是五月天的音乐电影,应该说上升了一个层次,冯小刚的芳华是说经历了战乱的时期的情怀,那这部就是两岸冷战的后遗症,用青春的视角唤起人们对台湾同胞的重视,由于历史原因,有那么一批人 背井离乡无法回归家乡,他们都是最简单的普通人有父母有后代,无法团聚的痛是实实在在的,需要有人把这样的状态挖出来并示众,算是展示也是思考。
整体可以说是一部既青春又有深度而且美的电影,第一次影评,词穷且胡言乱语,留作纪念。
电影《五月之恋》
一周一影,聊聊电影 不知道发什么神经,突然想考古刘亦菲和陈柏霖早年的青春片。
当时,我还不怎么懂事,只记得两位主演绝美的脸庞,今天,我才将这部电影全部看懂。
(本文共2600字,阅读约需10分钟。
) 《五月之恋》想必大家对这个名字有点好奇,确实,他就是跟台湾摇滚乐队五月天有关。
五月天一共拍了三部围绕自身乐队的电影。
分别是《五月天诺亚方舟》、《五月天追梦3DNA》以及《五月之恋》。
五月天成为了时代的文化符号
前两部都是以乐队演唱现场为主题穿插故事。
而在《五月之恋》中,电影则有自己的主线,而且还是两条,一下子有了深度,颇为特别。
下面开始来看看梗概吧 故事梗概“五月雪是什么花?
”瑄瑄一直追问阿磊。
瑄瑄(刘亦菲饰)是哈尔滨戏曲学院京剧系的学生,和很多年轻人一样,是五月天的死忠粉。
当时,已不再是车马邮件都慢的时代,而是大家都使用E-mail、漂流瓶大胆交流的时代了。
她一直以为自己与五月天有邮件来往。
而在另一边的台北,五月天怎会自己回复邮件,当然是由自己的站长管理粉丝事务啦。
五月天的吉他手石头的弟弟,阿磊(陈柏霖饰)就是管理员之一。
面对瑄瑄,年轻就是拽的阿磊,当然不会透露真实身份,而是冒用五月天队长阿信的名号,这样瑄瑄兴奋不已。
甚至开始手写繁体字的日记,记录与阿信的来往点滴。
京剧班子要到台北演出了。
瑄瑄很开心,她要踏上这片对她而言很特别的土地。
她邀请“阿信”(阿磊)带她到三义、胜兴车站、到一座山间的小屋、带她看五月雪。
刚被哥哥鄙视完吵完架的阿磊无处宣泄,一口答应了。
然而年轻人就是年轻,网友面基也不定个暗号,就相约在诚品书店见面了。
阿磊在书店看了好久,碰上一个鬼鬼祟祟也在偷瞄别人的女生,他的直觉,她就是瑄瑄吧。
还躲在别人背后偷看,撞倒了旁边老人的书。
左看
右看
撞掉了老人的书 瑄瑄等不到人,只好自己乘坐火车前往三义。
阿磊则死命跟踪,终于,给瑄瑄留下了极差的印象。
这张图出自这部电影哦 瑄瑄跟着阿磊到他家,追问为何欺骗她,冒用阿信的身份。
其实,瑄没来之前,就察觉到了阿磊肯定是冒牌的,但是,她也只好当他是阿信,因为她来这里,除了演出,更重要的是要寻找别的东西。
瑄瑄又拉着阿磊来到三义,来到停运很久的胜兴火车站,闯进山间那一幢小房子里。
瑄瑄看着墙上那副黑白男人的照片,看了好久好久。
一路上笨手笨脚的阿磊怎么也不会想到,戏剧出身的瑄瑄身手了得,翻墙逃跑不畏高,把阿磊衬托成一个铁憨憨。
由于阿磊真的很憨,两个人都被后面的保卫抓到了警察局。
幸好房子的女主人来到说屋子很整齐,没有丢东西,才得以平安脱身。
两个小可爱
看着房间里的黑白照片好久好久 两个小屁孩在一起玩了几天,但是演出终究是要结束的,瑄瑄要飞回哈尔滨了,也要离开这个憨憨了。
这几天沒有发生什么,但又好像发生了什么。
喜欢这种,《爱在黎明破晓前》的唱片室也有这番景象 阿磊经常发mail给瑄,但从来都没有得到回应。
只收到了那一本日记本,里面夹着一张五月雪的书签。
这张书签,让阿磊又回到到山间的那幢房子。
我小时候不懂事,只记得到这里。
而电影的第二条线才刚刚展开。
开头为什么瑄的目的地这么明确?
一个车站、一个房子、一朵五月雪?
阿磊回到那个房子,问房子的女主人。
原来,女主人的丈夫,不是本省人,是当年随着部队来到台湾的。
他在哈尔滨本身有妻子。
他离开后,妻子才发现自己有了身孕。
他后来回老家探亲,发现以前的家都变了,还多了一个儿子,让他有些适应不了。
儿子自己也成家了,有一个女儿,叫瑄瑄。
儿子也常来台北探望这位不相熟的父亲,表示不管你是否愿意回老家养老,我都会好好待你。
老父亲并非绝情之人,只是在这边扎根多年,也放不下。
他时常想念他的孙女,那个喜欢五月天的孙女,也时常怀念哈尔滨的雪。
台湾有一种花,叫五月雪,花落之时散满山间,像极了雪。
在他生命最后阶段,他时常坐在曾经工作的胜兴火车站眺望,时常到山上看五月雪。
他迈着老腿到了台北的诚品书店,买一本五月天的书,倒霉被一个小年轻撞到了。
他到了五月天的路演现场,在一群疯狂迷妹里,突兀的看着,想到底是什么人,自己孙女这么喜欢。
他又制作了一张五月雪的书签,想一同寄给远在哈尔滨的孙女,老父亲还委托教美术的妻子画一幅大大的五月雪,但是没有画完,老父亲就去世了。
五月天真实参演,阿信看到老爷爷惊讶又有敬意
可爱的爷爷 五月天就是火,他们要到大陆巡演啦。
石头抓着阿磊跟他们去,并买好了北京到哈尔滨的机票,塞到阿磊怀里。
阿磊背着那一张画完的五月雪,飞到了北京。
但是瑄瑄此时在南方演出,阿磊並沒有见到她。
于是,他天天都来学院门口,问保卫瑄瑄回来了没有,保卫很凶,说他也估不准时间,多的十天半个月,也有可能明天就回来。
可能是面对憨憨,每个人都会变得柔和起来吧,保卫又是给冻坏的阿磊解放帽子戴,给他热红薯吃。
最后签证到期,磊还是没有等到。
阿磊把那副画交给保卫,交代让她交给瑄瑄,随后就坐车去往机场了。
暖心的保卫叔叔 阿磊在车上,对着窗外白白的一片发呆。
突然,瑄瑄在窗外敲醒了他,车开动了,死活不停。
瑄背着画筒骑着车拼命追赶,眼看追不上,边抽出那副画,拉开。
车上的阿磊看着白白的路上那一朵温柔的五月雪。
菲包好可爱
爱上刘亦菲了 爱情线 台湾的拍摄纯爱功力还是很不错的,淡淡的很纯真。
(同时推荐同样是陈柏霖主演的《蓝色大门》)本文也不对这条爱情主线做过多的阐述。
很喜欢电影里,每个人都可以纯真的去相信。
(说一句,刘亦菲真的很美,很可爱嘻嘻嘻,很多美照都出自这部电影哦。
) 两岸线 如果该电影只是单纯的单线电影,我肯定不会单独写推文。
我认为,该电影能够超脱五月天系列电影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后半部分这条两岸线。
不知道是编剧故意为之还是我过度解读,老父亲对哈尔滨的情怀,像极了台湾老一辈对大陆的情怀。
本生于此,但挡不住后来在别处扎根生长。
他留恋着,但也不能放弃新的生活。
电影拍摄当时,两岸文化交流往紧密,大家也视为一体,吐槽着各自地方的口音。
后来也不知何时,中间出现了另一种声音。
这对老夫妻,让我想起了当年我交换时候的房东夫妇。
为了迎接我和舍友,他们在楼下等到了晚上12点。
已有七十的老爷爷还帮我把很重的行李箱搬上7楼。
有一次,我为了用户访谈的作业,冒昧的询问房东是否可以上门拜访。
奶奶很惊讶,表示很乐意。
她说,这是她第一次收到交换生这样的请求。
奶奶怕我不认识路,提前很多接我,回答我很多问题,介绍她的家人的故事,老爷爷年事已高,是个权威的气象家,退休也一直在工作,经常到大陆开研讨会。
临走的时候两夫妇还请我吃好吃的鱼排饭。
奶奶说她找了好久,才找到一家没有什么味精,食材新鲜的餐厅。
房东说,台湾很美,但是最美的是人。
我知道,其实不管身在何处,最美的风景,总是那些人。
(图片源自网络)本文为作者原创,请勿转载。
由于喜欢刘亦菲的缘故看了五月之恋,感觉这是部很干净的电影从哈尔滨的雪到台北的阳光,从大陆的最北到最南,这中间不仅是隔着那道浅浅的海峡,也不是万里的路,而是子与母融入血液里面难以搁浅的感情。
虽然影片不是重要讲这个东西,但从大陆的年轻人和台北年轻人文化上逐渐的融合可以看出那浅浅的海峡却是那么的短。
这部电影的干净,首先源自于它那简单而不庸俗的剧情,追星族到离乡的浪子,深刻的反映一代中国人的心理特征,不用过多的言语和场景修饰,简单的对话加上轻松的画面给人一种澄澈的感觉,而他的表现张力又如此能感染人,不需要多少英雄和美女,就能在这里找到观众心中的东西。
也许因为年龄的缘故,一些前辈并不喜欢这样生活的东西,比如不喜欢韩寒之类的,但是这只是一种精神形态上刻意的孤立,只要抛开那层东西,也许就会找到那片伊甸园。
台北的夏天,不仅有五月的雪,还有朝气的新一代,和大陆一样,我们共同的爱好唱歌、篮球、网络甚至是京剧。
有这么多的共同,文化上没有谁能够独立
(看到最近好像在dy挺火的,想起多年前没写完的观后感,只有个提纲,先发上来,以后有空再补充- -或许在两岸统一那天)诞生在台湾戒严令的背景下,以春末夏初五月花(油桐花)开,纷飞似雪,借瑄瑄的青春故事,引出一名曾经的国民党战士对家乡哈尔滨下雪场景的无限思念。
故事时间线:1948年12月5日,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平津战役爆发,国民党士兵赵更生(赵瑄爷爷)买的回哈尔滨车票(12月4日-12月11日),然而却迫于各种压力无法乘坐,只能南逃台湾,台湾随即进行长达38年的戒严令。
1987年:台湾解除戒严令,开放大陆探亲,爷爷回到家乡哈尔滨,却没想到曾经的妻子,在自己南逃台湾时已有身孕,并产子赵新中,而孙女赵瑄也快出生了。
2003年暑假,瑄瑄父亲随学术团到台湾探望父亲,希望接爷爷回家乡哈尔滨。
在台湾胜兴车站工作三十年的爷爷,早已再婚教美术的方老师,已经放不下在台湾的一切。
爷爷知道孙女瑄瑄喜欢五月天后,便去书店买了本关于五月天的书,并附上自己写的“五月天 更生”书签,一同寄给孙女瑄瑄。
2004年2月:方老师带着爷爷骨灰回哈尔滨叶落归根。
2004年4月20:瑄瑄与“阿信”网络认识60天,并约定在诚品书店见面。
……2004年冬天:阿磊写了多封邮件联系瑄瑄,却石沉大海,哥哥看出阿磊的心思后,带着阿磊去北京。
阿磊抵达哈尔滨戏曲学校,恰逢瑄瑄随南方演出而扑空,就在签证最后一天的12月18日(……)电影细节:1. 爷爷2003年去书店买五月天自传电影的时候,碰到了阿磊,电影有一幕平行时空的插叙。
(……)背后的故事:1. 这是刘亦菲的第一部电影,在剧中刘亦菲与瑄瑄同龄,1987年生,算是本色出演。
2.刘亦菲为此片特意学了两个月的京剧,有没有似曾相识?
为拍鸿门宴传奇,学了曲项琵琶,为拍恋爱通告学了半年的古筝,为拍夜孔雀带着法语老师进组学了法语。
3.剧中爷爷购买的《五月天的摇滚本事》于2002年2月出版,听说当年很火。
4.刘亦菲最后双手离开车把柄举画的片段,是真的摔了,摔了个脚朝天o(╯□╰)o(……)
-你知道五月雪吗?
-我只知道五月天!
一段清纯的故事就这样从网络上开始了,一段和台湾乐队五月天有关的故事女孩喧喧是一个在哈尔滨学京剧的孩子,青春俏丽有灵气男生阿磊有些年轻气盛,把谁也不放在眼里,他是五月天里石头的弟弟,帮乐队做网站喧喧象很多年轻的孩子一样,喜欢五月天,喜欢主唱阿信而阿磊日常工作中的一项就是帮五月天给歌迷们回信就这样喧喧和阿信慢慢交流起来,到了五月份,喧喧在的剧团到台湾去演出她约阿磊陪她去三义看油桐花,那纷纷扬扬落下的花朵就是传说中的五月雪两个人约在诚品书店见面,阿磊却不敢相认,只能跟在后面陪她去三义在回来的路上,喧喧终于认出了阿磊,两个人有些尴尬,但却慢慢相处着后来阿磊陪喧喧去寻找她爷爷的足迹,在特别漂亮的景色里阿磊渐渐爱上了喧喧,他惊奇的发现这个女孩就是舞台上唱念作打的花旦这时候,喧喧离开台北的日子也近了,她留给阿磊一本日记全是她在哈尔滨的时候,想象自己身在台北的心情忠孝东路,诚品书店。。。
一切离他那么近,可她却渐渐走远阿磊沿着他们一起走过的地方,去穿起喧喧的故事原来她的爷爷是从大陆过来的老兵,一直想回家却再也回不去了他一直喜欢油桐花,就因为花落的时候象是老家的大雪天爷爷去世之前,知道喧喧喜欢五月天,还特别跑到台北去要他们的签名呢很快冬天来了,阿磊想念喧喧的心一点没有改变五月天也要到内地巡回演出了,阿磊跟着他们来到了内地,特意去找喧喧他看到了北方的大雪,看到了美丽的索非亚大教堂看到了很多像喧喧一样在冰上骑车子象是走路一样稳当的女孩子可是他没有看到喧喧,等啊等啊,终于在离开的那一刻喧喧骑车子呼着热气赶来了,两个人终于在一起了故事很简单,贯穿其中的是五月天的歌曲,就是一部音乐电影吧演员都很漂亮,景色也好,其他的没有什么了我也是很喜欢台湾的,很清秀的男生,很精致的景物,很人文的商业呵呵,所以我找个男朋友是说闽南语的有机会,等收回台湾了,一定要到那片土地上去看看
在电影五月之恋里最喜欢这个镜头:刘亦菲站在满山桐花的山路上白花缀绿海等的人还未到独自对着这五月雪唱起了要相逢。
除非是。
梦里。
团圆。
想起李义山的”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果然是清丽极了
今天看了六公主的节目单,去央视影音找到了这部电影。
首先,它是一部青春爱情电影,没有现在误会堕胎的套路,只有朦胧又真挚的少年爱意,或许并不是爱意,只是好感,但是不影响它的美好,没想到会在18年前的青春片里找到共鸣[awsl]刘亦菲饰演的瑄瑄和陈柏霖饰演的阿磊既青涩又鲜活,他们在分开后各自变成了更好的人[孤寡青蛙]又重新相遇其次,五月天串联全片所有线索,这个安排很妙,我觉得它代表了一种沟通方式,瑄瑄和爷爷素未谋面,却通过五月天表达出专属于他们的爷孙情[锦鲤附体][锦鲤附体]。
在这部电影中,沟通无处不在,瑄瑄所在的剧团去台北演出、瑄爸去台湾学术交流、五月天来内地开演唱会,还有包括两岸网络的沟通等等。
最后,“要相逢,除非是梦里团圆”,结合时事,不可避免地感到悲伤,希望早日统一,让那些还在等的人等到一个结果[泪]
不知道为什么刘亦菲这演技还能出来演!陈柏霖真是那时候就苏啊
很小的时候看这部电影,那时候什么也不懂。现在看来,真感谢这部电影,留下了最美最纯真的16岁刘亦菲的倩影。
好看,很清新的一部电影,刘亦菲和陈柏霖两人真的青春无敌,7.1太低,值得8.5+,等空了会给学生播这部。
有些闷闷的片子。五月天的歌真的是一种信仰..
是清茶配二两阳春面,末了才发现碗底放了个煎蛋的感觉。那时候台湾能在这么清水的小青春片里毫不突兀的加点儿厚度,现在这方面怕是提也不敢提了。1948年的车票属实泪点。
好像那时第一次看陈柏霖的片吧。。。刘小姐扣一颗星,五月天扣一颗星,看在陈柏霖颜的份上加一星吧
真的好无聊好无聊阿。。。。冲着刘亦菲的侧脸去的。。。
一星给陈柏霖可爱大男生,他太适合演校园帅哥了,另一星,给大陆台湾断不了的亲情
索菲亚大教堂和台北小巨蛋,流行音乐和京剧,根本是不搭杠的青春。
上周出差,第一次到了哈尔滨。逛了中央大街,看了松花江,但是我最想打卡的景点——圣索菲亚大教堂正在维修,被条纹塑料布围得密不透风,给这次旅程留下了一丝遗憾。无奈中,我打开这部《五月之恋》,重温了多年前给我留下哈尔滨最初印象,也拉我入mayday坑的电影。
挺好看的,刘亦菲青春气息十足啊,画面挺美的
五月你個大豬頭。最噁心的五月天給你兩星完全是看在陳柏霖劉亦菲身上。
10几岁的刘亦菲青春靓丽演技自然,陈柏霖也很可爱,电影的立意也很好,爷爷坐在长椅上拿出车票那段很催泪,不愧是老戏骨,电影真的很好看。
刘天仙的那种自然、充满生命力的美,五分都不够!
因为 演员 去 看 然后 没有 多深的 印象 大概 唯一 能想到的 就是 刘亦菲 有 用过的 一个 白色的 耳机
看开头时,我以为我会给本片打4星,可接下来的故事剧情则让我感觉,这段爱情真的有些太刻意了,真的!没有那种该有的浪漫,倒是五月天的音乐使得我没给本片打2星!好吧!那就,还行吧!
第一遍看的时候 我还没这样疯狂喜欢上五月天。
不知所云。唯一可看的是陈柏霖的脸。
前两天才看过了。一个哈尔滨少女,一个为五月天工作的台湾少年,通过网络相识、相见,最后相念。暗线是这个哈尔滨少女去寻找关于爷爷的记忆,带着很舒适而不矫情的乡愁,升华到家国情怀。原来以为是不好看的,但是看完之后一直觉得回味无穷,很纯很醇香。值得8分以上。
五月一日,诚品书店。刘亦菲这张国民初恋脸,清纯又稚嫩,不过片中形象有一点凶,倒也符合哈尔滨这个地域特征。陈柏霖有点像松田龙平的气质,慵懒颓废。那会儿两岸关系还是很好的,现在要想拍这类电影,几乎是不可能了。喜欢二人走铁轨那一段,小清新的同时后半段又联系上了上一代人的乡愁。【bilib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