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看韩国电影了当然 至始至终也谈不上喜欢韩国电影只是 偶尔的一瞥总是有幸遇上耐人寻味的好电影对韩片的印象 只一个“煽”字足以表达可是这部《大叔》颠覆了我的思维除了做足的煽情的元素外 动作片的精髓也一样没落下每每在佩服甄子丹的功夫的同时 总感觉少了点什么刚刚看完了《大叔》才明白原来动作片也需要发自内心的倾注一个退役的特工 一个绝望的准爸爸本来对生活以失去了热情和憧憬可是为了内心深处被点燃的温暖义无反顾的为了小女孩而不择手段的拼杀每次出击都饱含了愤怒情绪每次的屠杀和打斗在元彬轮廓分明的脸上被赋予了正义的色彩每次无言的眼神特写都传递了对温暖的渴求和向往电影的拍摄角度和剪辑自然是一大亮点可是元彬一张能长成这样还能有什么过多要求的脸上居然还把角色刻画得如此自然和真实这是最大的惊喜没有浓重打扮没有过分的修饰但每次的出现都那么让人印象深刻话很少 情绪却如此饱满动作设计也很带劲毫无拖沓又充满了男人之间的较量总之 在这样一个周末的夜晚分明 是享受到了
我对外形俊美的男演员一向宽容度颇高。
从不苛求他们的演技要多么出神入化、鬼斧神工,只希望他们能够懂得自重、适时卖萌即可。
但帅哥们似乎并不全都认同这种想法。
他们中的一部分在追求丑的道路上一路高歌猛进、奋起直追,拦都拦不住。
先是莱奥纳多把自己变成了胖山姆大叔,接着木村拓哉在陈英雄的忽悠下把自己活活捯饬成了腐烂的body,还有张东健,在《太极旗飘扬》里成了见人杀人遇鬼斩鬼的战争狂魔,造型雷人指数可比王力宏版的犀利哥高出不知几倍。
虽然他们的自毁让众多花痴们玻璃心碎了一地,但对于我来说,看着自己打小中意的演员能够在岁月的磨砺下日渐丰美,在遮盖自己华丽外表后仍能熠熠生辉,还是会又自恋又臭屁地在不经意间向他人炫耀:看,我早在看《泰坦尼克》、《悠长假期》、《天桥风云》时就知道他们是影帝胚子啦。
但,唯独对于元彬,我得承认,自己从来没有这样想过。
为什么呢?
大概是因为他太美了吧,又总带着一股褪之不去的少年人才有的羞涩,像是清晨从雾气迷蒙、叶尖还沾着露珠的草地上走来的一只鹿,不需要用奔跑、跳跃来解释自身的美,只需要静静地、远远地站在那里,这画面就足够了。
所以,当他顶着几乎遮住眼睛的头发出现在《大叔》里时,我只是在心里默默地OS了一句:这就算把自己扮丑了吗?
导演您不是在开玩笑的吧?
然而,当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掉对手的匕首,一路狂奔追赶绝尘而去的车子,一个人干净利落地直捣黄龙……一个崭新的元彬就这样直逼到你面前,让你微微有些发懵,这还是《蓝色生死恋》里那个深情男人韩泰锡吗?
整部电影,剪辑自然居功至伟,没有一处拖沓和断点的紧凑节奏让你简直怀疑是在快进;动作设计也令人刮目相看,难怪豆导拍《艋胛》也要找来韩国动作指导。
配角们也是百花齐放,尤其是反面一号在防弹车中破口大骂、垂死挣扎的那一幕,真是到位至极。
而元彬也的确没有辜负这些绿叶。
说演技炉火纯青未免言过其实,但说他拿捏精准、收放自如还是不过分的。
就冲他举枪自杀时那个眼神的特写和小米扑到他怀中一下涌出的泪水,送他一顶大钟奖影帝桂冠也可谓是实至名归。
但电影中我最爱的,还是他被捕后,警车行驶在晨光微现的城市中,他坐在车里,平静地望着窗外,又扭过头来,默默看着躺在怀里熟睡的小米。
那个神情,使我成功地从“美少年控”变成了“大叔控”。
《飓风营救》2008年上映,编剧是吕克·贝松,主演利亚姆·尼森,影片中硬汉形象深入人心,电影讲述老特工重新出山就被拐卖女儿的故事,情节紧张,扣人心悬.《大叔》2010年上映,元彬主演.并由此获第47届韩国电影大钟奖获奖名单最佳男主角奖,电影讲述退役特工解救邻居小女孩的故事.情节紧凑,节奏快.。
《大叔》中元彬和小女孩金赛纶的关系令人联想到吕克·贝松的名作《这个杀手不太冷》的让·雷诺和纳塔莉·波特曼凄美壮绝的故事。
《这个杀手不太冷》上映时间是1994年.三部都是灰常不错的电影.
他唯一的朋友叫他“大叔”。
妻子不幸去世后,前特殊要员泰锡靠经营当铺生意为生,除了来店里委托当物的客人和住在隔壁的小女孩小米,他几乎不会主动与人交往和外出,因此有不少人怀疑他是隐姓埋名的犯罪者,生活有些寂寞冷清。
没能得到妈妈关爱照顾的小米也和泰锡一样总是孤零零一人,对于老绕在自己身边转的小米,大叔逐渐敞开了自己的心扉。
小米的妈妈涉嫌做犯罪的勾当,而黑社会亦绑架了小米作人质。
为了救出小米,泰锡和黑道展开了斗争,而警方怀疑他牵涉案情,亦开始追查泰锡的行踪。
一步一步接近犯罪组织中心的泰锡,他神秘的过去也开始清晰起来。
片中催泪的温馨桥段令人感动不已,华丽的动作场面和煽情的大叔萝莉情,尤其是元斌双眼含泪。
除了紧张刺激的动作场面,《孤胆特工》中还“重口味”地揭露了买卖毒品、人体器官交易等。
一边是极端的残忍和暴力,一边是极端的细腻和温情。
金赛纶真是漂亮,元彬太苏了!!
有种韩国版《这个杀手不太冷》的感觉。
从《大叔》看韩国的社会文化一.好莱坞模式的“拿来主义”:文化形态的“西化”在电影《大叔》中,凌厉彪悍的动作设计、惊艳震撼的视觉特技、环环相扣的故事推进、拆解组合的叙事方式以及细致饱满的人物性格刻画,处处都是好莱坞电影特征的痕迹。
影片中元彬饰演的“大叔”车泰锡,特立独行,以一敌百,义救孤女,极具美式超级英雄大片中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
而商业化运作、类型片化定位等等,整体的大框架是对好莱坞经典动作片典型的“拿来主义”。
但回顾韩国的历史,这样的发展趋势也不无原因。
二战后,随着美国文化的强势入侵,韩国古老朴素的传统价值观念与之碰撞、融合,从政治环境到经济格局,民众心态和社会现状,无不昭示着韩国的文化形态正逐步由“封闭”向“西化”悄然渐变。
韩国电影工业的商业化模式也在向美国好莱坞电影的不断学习与融合中日趋成熟,但个人认为目前韩国电影尚未形成自己的语言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仅仅说的上市英语电影的亚洲版本,也许等这个国家真正实现文化形态上的东西方“兼容并存”,韩国电影才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独特体系。
二.人物背景设置:关注边缘人群,直面社会负面问题影片中的元彬饰演的男主角“大叔”车泰锡,前国家情报局特种部队队员,为保卫国家安全执行危险暗杀任务,荣获勋章无数,但深爱的妻子和未出生的孩子却惨死于敌人的报复,从此一蹶不振,不见天日地活成了别人口中的“当铺鬼”,麻木苟活。
而童星金赛纶饰演的“萝莉”女主角,女孩小米,自小父爱缺失,母亲自顾不暇,无处安身的她终日游荡的街头,靠着小偷小摸的恶习来获取可悲安全感,而终日混迹于夜总会的母亲最后甚至因一己私利让年幼的小米牵连到黑帮的毒品抢夺之中,被迫目睹血腥和黑暗。
毫无疑问,这两个人都是社会最为底层、最为边缘的人群的缩影,是备受社会歧视和无视的弱小个体。
正是这一类人,在承受了长久以来生活给予的难以负荷的压力后,及容易走向极端,引发暴力。
也正是这一类人,要求的不多,仅仅是想要维持住相互信任和依赖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但若是这样简单的要求、甚至连自己的生命的权利都要被剥夺的话,除了进行殊死的战斗和同命运的反抗之外,再也找不到其他的途径。
显然,这样的人物设置很符合剧情发展的需要和理性逻辑,也更能激荡出观者的同情心和义愤感,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情绪上的代入感。
但故事如果只按“大叔救萝莉”的单线走,在当下显然已难以支撑一部商业电影的构架和内容,于是剧情中出现了一系列负面黑暗的社会问题为故事发展的主要背景铺垫:非法器官买卖、黑社会贩毒拐卖儿童、胁迫童工犯罪制毒等。
实际上在韩国现实社会中,青少年犯罪、非法买卖器官甚至与援交问题一样严重。
互联网上,很容易能找到非法买卖脏器的网站,这成了韩国社会无法避免的问题。
影片中,被黑帮挖取了所有有利用价值的器官的小米妈妈的尸体,带着粗糙的被缝合过的痕迹,就那样赤裸裸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各种致人死亡的新鲜“玩法”、截取人体器官的血腥场面也紧接着轮番轰炸,导演在每个场景的设计上都让观众感受到了社会的阴暗面,感受到了人心遭受的蹂躏。
这种视觉暴力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影片的“卖点”,但也是对韩国当下负面社会问题毫不避讳的揭露和抨击,是一种对错误的正视和思考,只有坦然面对,才能解决问题。
另外,在影片中有一个有趣的现——在“大叔”车泰锡奔走营救“萝莉”小米的同时,警方也在调查这起贩毒杀人案,但却将调查重点锁定在了来历不明的车泰锡身上,即便在调查清楚车泰锡的特殊身份后,反而对身处危险、整治黑帮的车泰锡可笑地大放厥词:“我一定会抓住你!
”再有,与车泰锡一人利落地单挑群人,最终成功营救小米产生强烈对比的是,警方数队人马抓捕一个罪犯却鸡飞蛋打的慌乱局面。
从头到尾都在做无用功、抓不住罪犯、为车泰锡的营救行动添乱,警方——国家安全部门的可笑、自大、无能形象在影片中显露无疑。
在韩国电影中,这并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例,以科幻异形电影《汉江怪物》为例——警察和医护人员对深受怪物迫害的群众的漠然甚至镇压、政府不顾群众安危唯西方马首是瞻向汉江排放有毒气体、警察吓跑普通百姓合力杀死怪物……等场景,无一不显示了对主流权力的嘲讽和批判。
显然,在现代韩国电影中,电影人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过国家主流权力不信任、对国家安全部门权威的质疑,以及对政府麻木腐朽、将人民边缘化的现象的抨击,显现了导演的民本主义立场。
三.故事缩影:大韩民族悠久的惶恐心理电影作为一门艺术,是活动的文字和图画,它已经是人类思想的一个重要载体了,在一定程度上,从电影中可以看出一个人一个民族的思想状态,《大叔》这部电影,可谓是韩国文化、政治、历史的缩影。
在文化方面,从大张旗鼓地“去汉化”、将中国传统作为本土文化“申遗”,到企图让中国古圣人血统“被韩国”,韩国所谓的“独立文化”也只是对邻邦文明的延伸、腾挪甚至剔除,鲜有独特鲜明的本土文化特征见诸于世。
文化积淀上的缺失,致使韩国产生了意识上的危机感和惶恐心理,从而产生了过分的侵略性,通过弱化、边缘化他国来提高国民的优越感、自信心。
于是,被韩国视为“假想敌”的中国,在韩国的影视作品中,几乎没有正面积极的形象,一些现代戏还把中国丑化成充满黑社会、犯罪份子,经济落后、城市落后的国家,所有黑手党、走私犯、毒枭、间谍、巫师等可怕形象都是中国人。
正如影片《大叔》中“大叔”车泰锡与毒枭接头,被误认为是中国人以及贪生怕死的毒枭的中国翻译,中国的形象被彻底丑化和妖魔化了。
政治方面,韩国由于自身地理条件所限,一直是各个大国博弈的筹码,民族本身俱来的不安全感和飘零感一直是韩国人的痛。
纵使欧美强国为了制衡亚洲与其发展友好关系,但是永远不可能达到利益上的同盟共同体,而敌对国更会借机挑衅对抗韩国。
军事方面,韩半岛局势一触即发,邻国日本、中国碍于各自外交政治立场不予插手,朝鲜就像悬在韩国头上的一把刀,局势焦灼立场被动,加上历史中这个民族被归顺、殖民,真正的安全感是无从落地。
就像影片中的女孩小米,在故事中相当地被动,甚至险些成为正邪双方较量的牺牲品,受制于人,毫无反击能力,只能等待营救。
在挫败感笼罩的历史进程和局势立场中,大韩民族大体形成了自卑,自尊,敏感,性急的“岛民心态”。
就像影片中的小米,父爱的缺失与母亲的体顾不暇让这个失位的孩子醉心游弋在与“大叔”相依为命的世界里,却在一次街上的偶遇中面对“大叔”的漠然与背离,使她沦陷在冰冷绝望、危机与怀疑之中。
而这一点也正是“岛民心态”的写照,任何的风吹草动都可能泛滥起脆弱的惶恐。
大韩民族在持久的不断压抑、卑躬屈膝的中,无法疏导的郁积累积到一定程度后,“愤”嬗变为“恨”,“恨”又外化成了“狠”,就像影片故事内核中不可忽视的“恨”和“狠”——“大叔”车泰锡的自闭,阴晦,不苟言笑来源于丧妻的痛楚过往,他像一只孤独阴冷的野兽敛迹于市井之间,恍惚的身份不为外人知晓,在没有发乎于暴力之前,这是一个“积恨”的过程。
但是女孩小米成了他生存下去的寄托,是世间唯一给他冷暖的寄托,是因自己疏忽而无辜夭折骨肉的寄托,为此当心坎最敏锐的情弦绷断后, “恨”终于裂变为“狠”:他高喊着“只为今天而活”,无所顾忌地血腥搏杀,这不仅是一段拯救弱小的征程,更是一段重拾自我、重塑信仰的心路。
如果说“小米”这个角色承负一个国家的着孱弱与彷徨,那么“大叔”车泰锡就代表着其韧性、意志强大的一面,。
当影片最后“大叔”拥抱着小米流露出久违的笑容时,那更加坚定的明天似乎已经到来了,“为今天而活”似乎也是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寄予了重生的希望。
--有多处引用,就不一一标注了。
不过咱这也算是进了电影论文库的文了,借鉴的别忘了写标引注释啊
要从何说起?两个小时之前朋友问我有什么好看的韩国电影没有。
我说最近看的都比较血腥《金福南杀人事件》《看见恶魔》,想看的话都很推荐.朋友突然反问说没看《大叔》吗?
我说还没,然后他兴奋的向我推荐了起来.于是接下来的两个小时,我屈服了.我对元彬唯一的印象就是《太极旗飘扬》中的长相还算帅气的弟弟,大部分关注给了张东健。
去年的时候看了一部《母亲》虽然是男一号的元彬而且角色是很讨喜的弱势群体,但是他太帅了,大家没人同情反而是可惜这么帅可惜是个傻子,而不是这傻子长的还挺帅,所以我们把关注给了母亲.我们不能说元彬的演技不好,只是时机还不到.当恐怖惊悚和情欲乱伦充斥毫无意义的韩国电影的时候.今年的《金福南杀人事件》和《大叔》算是有心意的上乘之作了.而后者挺着韩版《这个杀手不太冷》的压力.但还好我大部分时间把注意力放在了剧情因为,李政范可能远没有吕克贝松有名气,让雷诺也远没有元彬好看,金考绪也可能远没有娜塔丽·波曼会那么受关注,但如果那么在意这些的话何必要看电影呢.找茬才是王道了元彬开场时的造型只能用简单来形容,形象简单,言语简单,连场景都简单,但这么简单沉默的大叔却不乏可爱的举动,当小女孩的母亲来找小女孩的时候元彬隔着门缝用脚把饭碗推到地下营造出一个人吃饭的环境时,谁会想到后面的惨烈.导演的掌控很完美,从剧情到镜头稳,准,狠.连贯到不许你又一秒钟的分神,不是因为下一秒会有多好看,只是因为下一秒会有沉默的大叔和无辜的小女孩,当元彬照着镜子把留长的头发剃成小平头的时候,看着那八块腹肌的我只能说“元彬你叫我情何以堪啊!
”为什么会舍命去救一个毫无关系的小女孩,因为贴在冰箱上的字条,因为那一个美甲,因为MP3中奇怪的歌,还是因为小女孩哭着说讨厌大叔时会心疼的表情.连警察和无恶不作的敌人都会疑惑的问题,也许是因为我说的这些,也许是因为正义感的原因,也许是因为妻子的死让他不忍心在看到身边的人在眼前死去.可能是很多,但结果只是一个.单枪匹马的来到敌人的面前,毫无畏惧即使我们知道这是电影,这是假的,但还是会被大叔的气场震撼到,当大叔拧着眉咬着牙说出“除了金牙,我都会嚼碎”的时候我们知道好戏就要上演了,精彩的动作,凌乱的枪声,血腥的惨烈,还有最后坏人惊恐的绝望.一气呵成的干净利落.然而这一切结束的时候,大叔麻木的眼神,无力的身体,一束光照在满是鲜血的脸和衣服上,大叔痛苦了敌人得到了惩罚,但却失去了小女孩的大叔可能觉得死亡比活着幸福了.我无比喜欢这一段的元彬不是真的把自己弄的脏兮兮才叫会演戏,那只是表面,这时候我看到的是磨练了好久的表演,在这一刻不留痕迹的诠释给大叔.所有人在刚刚血脉喷张还没来得及结束的时候,都安静下来再看大叔这是怎么了,当镜头特写到对着太阳穴的手枪,我们还以为结局会是悲剧,会以为原本没死的小女孩在喊出大叔的一瞬间大叔会同时扣动扳机死去,然后小女孩瘫坐在大叔的尸体旁哭泣喊着大叔,最后镜头俯瞰越来越远呢。
呵呵!
还好我们的导演比较有爱,我看到了我喜欢的结局,大叔没死,大叔和小女孩对望,然后抱在一起哭了.当我看惯了刺激视觉的血腥场景,看惯了强迫你哭的言情,看惯了驴唇不对马嘴的剧情的时候.我真的是被大叔屈服了.
送别一片落花——《大叔》纪念金赛纶。
题记:高浜虚子《五百句》“一片の落花見送る静かな”(送别一片落花,安静。
) 昭和2年作于京都。
一、从那以后就一直叫我垃圾桶——初见故事的开始两个主人公都没有出现。
出现的只是糟烂的浮世,没有新意的各种浊水漂流。
然后他出现了,踽踽独行;她出现了,蹦蹦跳跳。
很难回忆起初识的瞬间,很难回忆起作为陌生人的观感。
因为要么是擦肩而过,水宽鱼沉;要么就是春韭日增,情谊绵长。
这时候他和她都觉得这个故事也许会在没有任何开始的时候,泯然众矣。
可惜,可以说是幸运和不幸共存,这个故事还是开始了。
一个关于当铺鬼和垃圾桶的故事开始了。
当铺鬼生人勿进,垃圾桶连自己的妈妈都想一脚踢开。
这个世界都不要他们了,他们慢慢接近。
二 、太想表现的认识的话——牵绊一段关系的残忍在于本来是没有未来的。
大叔在故事的结尾为之前在街头没有表示认识对方道歉,毕竟小姑娘因此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但是大叔说:太想表现的认识的话,就会变成不想装认识了。
作为拥有一个惨烈过去的大叔,他深知一旦关系变得亲密,“任何关系都必然会有危险和不安全”(波兰斯基)。
他试图拒绝这种悲伤,他试图不要让自己的不幸变成涟漪。
他试图让对方在没有自己的世界里继续成长下去。
但是这个世界从来没有但是。
这个世界的忧伤从来都会不期而至。
三、我就没人可喜欢了——相逢“比起那个说我是乞丐的有钱小子,叔叔更坏”小女孩对于伤害已经习以为常,但还是受到了更为剧烈的伤害。
因为她隐隐约约感觉到了来自大叔的光,影影绰绰感觉到了大叔投递的温暖。
“你也觉得我丢人吧”“连你也讨厌了,我就没人可喜欢了”她是如此小心翼翼,她是如此惊弓之鸟。
她知道即便再委屈,再渴望,也得鞠躬,也得知道这是世界为数不多的善意。
她觉得世界会再次“不要俺了”,她觉得自己很丢人。
她被之前所有的嫌弃所污染,所拖累,奄奄一息,无力自拔。
她所求的并非是“有人喜欢我”,而是“我可以喜欢某人”。
她觉得连这个卑微的渴望都湮灭了。
她扭头走入黑暗,一如既往。
四、叔叔你是来救我的吗——救赎相对于失望,希望是更可怕的一种境遇。
因为希望真的可能成真。
大叔没有让黑暗再次吞没她。
大叔从自己的黑暗里走入了她的黑暗。
他剃去头发犹如撕裂早已结痂的伤疤。
他重新开始流血犹如羔羊重新去掰断拆豺狼的利齿。
他冲入了千军万马。
他杀穿了那自以为可以左右一切的黑暗。
他熟悉受伤,他熟悉孤军奋战,他熟悉面对绝望的唯一出路就是击碎绝望。
他经历了粉身碎骨,他听到了她说:“叔叔,你是来救我的吗。
”叔叔其实在拯救自己,拯救那个被冰封的自己,被强行休眠的自己,那个已经是行尸走肉的自己。
犹如2023年7月20日,元彬匿名向金赛纶母亲的医疗账户汇款2.3亿韩元(约125万人民币),附言仅三个字:“买甜筒”。
爱是循环的,爱可以周而复始。
五、叔叔你在哭吗——终章坏人不需要道歉,坏人只需要坠入地狱。
她终于从黑暗中走回了光明之中。
他和她都笑了,他和她拥抱在了一起。
这是一个关于你是谁,你为什么要做到这种地步的故事。
这是一个他只是隔壁大叔,他和她是陌生人的故事。
这是一个告诉我们:黑暗里可能更容易看见光,而那种光真的可以驱散黑暗的故事。
最后的最后。
一切终于过去。
最后的最后,一切没有过去。
六、要自己活下去——现在2025年2月16日,金赛纶被发现在家中去世,警方排除他杀,初步判断为自杀。
在电影的结尾,大叔面对劫后余生的她:“要自己活下去,能做到吗?
”每一个活着的人也许都会面对这样的设问。
能做到吗?
在金赛纶生命的最后时刻,她是不是也会呐喊:叔叔,你是来救我的吗。
无从知晓。
无足轻重。
因为,这样美好的她不在了。
落花迟迟,我们只能轻轻送别。
这样的花,再久一点,该有多好。
是啊,多好啊。
是啊,可是不在了啊。
他杀死最后一个人,轻微叹息,眼神空洞,身体无力,杀死仇人的枪同样可以了解自己的悲惨一生,对他而言,死亡远比活着幸福。
她对他而言是什么?
“太想表现认识所以装作不认识”,你是我苦难世界里的唯一星星。
救赎。
十年后再见一个人,是很需要一番勇气的。
尤其,他还是个美人。
我记得元彬23岁时略带婴儿肥的脸颊,小麦色肌肤,衬衣领口半敞,有事没事就爱在花园里、泳池边调戏楚楚可怜的女孩。
说实话,那时我中意的就是他身上那股子混蛋劲儿,那种生嫩的霸道。
后来,女孩得了绝症,他就哭,哭得非常干净。
那样年纪的眼睛,是只黑葡萄——新鲜多汁,一掐就出水,眼泪易挥发,很黏手,也很够回味。
而我离喜欢《蓝色生死恋》的日子,也有十年那么远了。
于是这次在《大叔》里甫一看到元彬出场,我是不自禁用手捂了捂眼睛的。
印象就一个字:瘦。
是一种被注射器从体内抽掉了阳光、雨水与花朵的瘦。
他彻底融入了整部影片的基调,变得干冷而阴郁。
他裹着藏蓝色连帽外套,帽沿下面色苍黑,眼神滞重,半边长额发乱糟糟遮住右眼,在摆摊大婶那里买面条与速食香肠,一路慢慢回家,只在街边花店的一捧白菊前停了停。
几年前,他还是情报局的暗杀特工。
却因遭致犯罪分子报复,妻子连同其腹中胎儿一并惨死,自己也受了严重枪伤。
你看,一个人有了沾血的故事,步子便再也轻快不起来了。
因这世间一切,都来提醒他想起过往。
这卑琐的人生,它活吞了当年童话里的少爷,只吐出了骨头。
固然元彬还没有真的老成大叔,可也确实不再年轻了。
较之塑成,时光带给人更多的反是损毁。
甚而连这损毁也并不壮观,它的手法类似于蚕食,缓慢优雅,然而无以逃遁、不可违抗。
它是世间唯一的彻底的霸权。
是要到元彬裸着上身一刀一刀对镜剃发那一幕,我才明白再衰朽的人,亦会因着一个纯粹的渴望而重新年轻起来。
他恢复了少年一样干净的小平头,他要孤身从盗卖活体器官的黑暗组织手中救出隔壁家的小姑娘小米。
剃发这种行为在我看来很是决然,尽管它表面上那么平静从容。
譬如失恋后的女子、欲遁空门之人,剃发就是为自己搭一座往生桥,从前世一步迈到今生的门里来。
而在元彬这里,它无疑是屠杀之前的净身。
之后,他挥刀持枪,碎人筋骨、爆人头颅、砍人大动脉,腥热的血四处飞溅。
他再不像十年前那般流泪了,只是杀到眼圈通红——一个被复仇与毁灭之火焚身的人,是不可能潮湿的。
即使在暴徒一枪崩碎他手中的瓶子,小米被挖出的眼珠掉在地上弹了几弹的时候。
他也只是极其缓慢地抬起头来看向对手,满脸妖丽的血胭脂,然而神情又异常干净,有一种孩童似的懵懂与无辜。
仿佛他并不想杀人,只是眼前这个暴徒,吵醒了死神。
这感觉十分奇异,令我又怜又惧,恨不能同时成为他的母亲与女仆。
不错,惊艳了我的,正是元彬那一脸婴儿与修罗合体的无邪杀欲。
杀欲这东西,一旦无邪起来才真正可怕。
因已没有了忧患、惊恐、甚至仁慈,它成了与生俱来的本能。
可胆敢这样天真杀人的,多半已是不要明天的人了。
他说——为明天而活的人会被不要明天的人所杀。
诚然如此。
明天不一定美好,却人人想要。
但它可不是白来的,你向它伸手,便势必为它所掣肘。
可一个人若打定主意抛弃明天了,他就没有软肋,他便拥有了生命本身所赋予他的全部能量。
这能量,是十分骇人的。
所以在影片结尾,元彬才能杀得那么出彩。
也是在那里,我才猛然意识到,他这次实在瘦得太绝妙了,非得这么瘦才行。
他立在那里就是一把尖锐的刀,不带一分慈悲的弧度,只咝咝向外喷杀气。
仿佛只剩下最原始的线条,没有血肉,也没有灵魂。
他逆光走来,一枪枪射杀最后一名罪徒。
他的眼睛里没有情绪,不见昨天的暗影,也不见明日的光。
是修罗一样的存在,不在生界,亦不在死界。
这部影片的宣传语一直是“韩版《这个杀手不太冷》”,其实除了杀手与小女孩这两个人设外,二者实在没什么联系了。
私以为,不必小米,换成一个小男孩,抑或其他任何良民,元彬也照样会去救。
这是由他多年来深藏体内的特工因子决定的,小米只是唤醒了他。
玛蒂尔达则完全是另外一类人物。
她美丽,有攻击性,甚至谈不上善良。
在十二岁的年龄里,她过早地呈现出了一种不自知的天真风情,是从灵到肉的蛊惑,饱含致命的火药味。
莱昂之死,简直是为这种美丽献祭,他逃不掉的。
试问,还有谁能如他的小妖精,一身艳骨,还带着刀?
再回头看看我们的小米,好似遥远年代的一碗青菜米汤,不沾一点荤腥,全然的禁欲主义。
对她,心旌若有一秒钟的荡漾,那也要产生罪恶感的。
故而全片我只迷醉于元彬的杀气。
想来电影终究算是一场没有前尘后路的相见,在它的两个小时里,我与剧中人,没有昨日之恩怨,也无明天之期许。
我到底做了一次自己的修罗。
2011.09.06
1哭慘了,哭得一蹋糊塗,哭得明明知道是第二次看這片,怎麼驚險刺激到最後卻栽了個跟斗,哭得像是十七八歲,涉世未深的女孩。
我喜歡的故事情結,甚至無需要去牢記演員的姓名的,我只要看到他就知道是他,個性/裝扮/動作,鮮明的總是第一時間抓住我的眼,如同由元彬主演的《This Man》。
2老婆遭受暗殺後從特種部隊退役下來的車東錫過著隱姓埋名的生活,開了間小當舖,他的生活沒有表情,沒有起伏,只有他一個人,唯一有往來的是單親家庭的小米,是少數樂於跟他親近,也真的走進他心房的人。
小米的媽媽在夜總會當舞孃,在一次警察緝毒行動中將交貨的毒品私吞埋下殺機,黑幫的人把小米媽媽跟小米帶走,就此展開車東錫尋找小米的行動。
黑幫有多黑,殺人犯火算什麼,販毒走私剛剛好,想不到連活生生剝離人體器官買賣這種歹事都做得出來。
劇情有點轉折,黑幫想要借刀殺人卻把只要放人就好談的事情越搞越大。
警方也開始注意車東錫這號人物。
想不到,黑幫吸收街上的流浪兒童來當活動走私工具,製毒工廠人員,要是小孩昏倒不行就直接開腸破肚把器官剝奪下來去販售。
2「為明天而活的人會被在乎今天的人所殺。
」車東錫咬著牙,對著電話的另一頭這樣說的。
這是身懷六甲的老婆去世後的他,最激烈的情緒反應。
「你有幾顆蛀牙,我是開當鋪的,所以會留著金牙。
除了金牙,我都會嚼碎的。
」握著眼珠的保存罐,像是立誓般的說著,無須咆哮,單是那紅了的眼框足以了解那心底的憤怒。
3小米的存在完全的勾起了他的惻隱之心。
最剛硬的人有著最溫柔的心,如果你知道怎麼進入的話。
「對不起,那時候,裝做不認識妳,真是對不起。
太想裝做認識的話,就會變成不認識的樣子。
」4今年看的電影好少,可是,如果說華人古裝片博大精深,動不動就草上飛,水上跑,那韓國電影《This Man》就是近身搏擊的代表之一,使刀使力俐落快速的好像啃大白菜。
满天飞的血啊,不知道用了多少番茄汁.
不喜欢。以为拿个帅哥就可以当里昂了。。。也不是每个可爱点的小姑娘就是马蒂尔达。。。特别不喜欢那个贩卖器官的地点,韩国唐人街?或许是我小心眼,就是看着说唐人街贩卖不舒服。。
除了元彬的帅之外其他的真一般
男人是不是都有萝莉情节?当铺大叔为什么会被当成中国人呢?明明是一个感情用事的特工嘛。无关,特工开着车跟着小孩子就找到了制毒工厂,可见棒子警察多么废柴。敌方还有一个非常英俊良知未泯的自我感觉良好的大叔。
动作场面流畅而血腥,大叔想拯救的不仅仅是这个女孩吧,更想拯救的是他爱人肚里的孩子。
刀刀大动脉。
矫揉造作
有些动作场面剪辑的过于繁琐,看来学的还不够。
韩国版这个杀手不太冷,女孩的妈妈死得也太惨了。
就喜欢这种以暴制暴的片子
飓风营救和杀手不太冷的合体,最后一段打斗不错。韩国一直在模仿好莱坞,模仿的有模有样;中国也是在模仿好莱坞,怎么净出未来警察和全程戒备这些货啊
他真是个好演员,表扬的是不是过于平淡了。
導演在"重口味"上做文章成功的噁心到我。隻可惜這道菜麻而不辣、純屬浪費血漿。伱硬要把"抄襲"《這個殺手不太冷》說成"致敬" 那我也沒辦法。元彬還昰回《母親》演弱智吧 至少更有血有肉一點。自從看完《讓子彈飛》之後. 我就昰看甚麼電影都不順眼! 這日子沒法過了!
1.超短发是攻击性的象征。2隔壁住着个不靠谱的女人会殃及池鱼。3当然不及这个杀手不太冷,但是多了点东方的内敛和温情。4韩国电影果然高出电视剧不止一条街的水准,因此给多一颗星
一般,片尾曲尚可。好看的是几个配角。
这个大叔不太冷,还很帅。╮(╯▽╰)╭
元彬不如 母亲 里面演得好 金赛纶 不如 崭新的世界 里面演的好!
仿好莱坞的痕迹太重。
见过韩国情感片墨迹,现在连动作枪战片也开始墨迹了。
“大叔控”and“ 萝莉控”。太暴力血腥,不怎么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