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好看的励志片,还是体育题材,而且没有太多俗套的爱情桥段,女主角就没有一点点的感情戏份,两个小时的片长丝毫不显冗长,让人觉得一下子就看完,郭书瑶作为女主角本来是让人觉得很不靠谱的,可她在影片中的表演不能说是经典,但绝对能够改变在很多人心目中她只是一个花瓶的印象,很认真的在表演,而且没怎么抢镜头,这一点最难人可贵。。。
本片的音乐和音效非常棒,绝对的给影片加分,看看工作人员名单,原来是杜笃之和吕圣斐(海角七号、塞德莱巴克都是其作品)联手打造,难怪水准如此之高,非常适合这部电影。。。
现在的励志片已经非常模式化了,但这部电影拍出了不一样的感觉。
小郭是不是花瓶已不用讨论,因为这部片子可以说没有一个绝对意义上的主演。
阿摩斯,小高一,摆摊学姐,冠平爸爸,蔡主任,郭教练,每个人的戏份都不少,但还是不得不说,校长你太抢戏了!
剧中的姑娘们腿粗得要命,穿不上性感短裤,拖到你面前,不可能称为美女,甚至被划定为男人婆那一拨。
但这帮姑娘穿上了比赛服,露出犀利的眼神,嘴里大喊出口号时,你的心又会软那么一下下。
拔河是项远离公众视线的运动,这让我想起一个高中同学,高考时当大家都刨族谱争取少数民族加分时,他拿出了一张踢毽子的国内冠军证书。
显然,中国踢毽冠军就等于是世界毽王!
同时,大家也慌忙醒悟,原来踢毽子也可以比赛,也可以当冠军,也可以是奋斗一生的事业!
这些奋斗在边缘角落的人们,他们不渴望别人的眼球,得不到众人的支持,甚至常常遭到嘲笑。
但他们最终成了世界拔河冠军队、宇宙毽王!
事业不分高低贵贱,名次却分冠亚季军。
每一个成功,都是用1万小时的努力换来的。
当你在拼的时候,你就是闪着金光的!
我丫以为又是台湾人在YY了,结果还是真事,我大中国河北河南大妞们去哪里了?
照理不该拉她们几条街?
不过想想好像北京奥运会有个台湾小妹小小的也拿了块银牌,人家还是业余的,估计台湾.......,伙食好。
很简单很清新的东西,我们七八十年代这题材也拿手的吧,貌似每一国家拍这类东西都不差,都能体现人间冷暖和体育精神,啥时我们再整一个,关于拼搏的题材多了去了,比如女排、比如刘翔.......
首次看这个电影当然是被郭书瑶吸引的,不过能看完靠的竟然是电影里面的郭教练所说的“坚持”!
没错,《志气》这部电影也是,如果你是不能一段一段坚持看下去,就会觉得这部电影非常乏味:没有吸引人的剧情、没有华丽的画面、也没有动人的爱情,靠的也只是这几年都说到栏的“青春”两字,的确没能有理由让人一直坚持看下去的。
不过话说回来,最近台湾的运动电影的确让人看到希望,所以最近有关此内容的宝岛电影还是会下载看看;刚开始看的确有多次放弃不看的冲动,正如电影里面的春英,没有一个高大上的目标,没有什么好的硬件设施,好像也看不到什么远大的利益,完全就是烂片的征兆,不过越到放弃的时候导演越能抓住观众的心,“只要坚持下去,就能成功”!
从进队挑战前辈,到遭到教练的百般刁难,看到更前一届的前辈只能卖地摊货,一直到教练不理解,里面多次放弃多次又重来;一直到中段操场跑步的“是我的错,我要多跑10圈”,那一刻是让人看到都欣慰!
再说台北女高的拔河,实在是多次给人惊喜的,也让我觉得拔河其实很是挺过瘾的!
从对阵男子队的第二轮爆发,到世界杯入选赛的夺冠,都让人看到小女生的的奋发,感受到那种蕴含的力量!
一直到世界杯夺冠,好像才为她们松一口气,对啊!
只要坚持,理想还是能成功的!
给一直坚持下去的郭教练!
也给一直努力训练的队员的!
不过,里面最让我记得竟然还是阿嬤的“做鸡就要掅,做人就要翻”!
“我们训练,我们比赛,我们没有那种想要改变世界的志向,但我们知道,我们的未来要自己拼。
”随电影旁白打出的字幕是:以此片献给这片土地上,为梦想脚踏实地的绳力女孩、男孩们。
谢谢你们的坚持,让世界看见我们!
第50届金马奖影片《志气》,以2010年台北景美女中参加意大利世界杯拔河锦标赛获女子组540公斤组冠军为蓝本,简单几句话,在长达2小时的讲述完成后,句句入心。
无一丝不良反应。
若是在墙上涂抹几句标语,弄些运动式口号,日见月见,同样的道理,还听不听信不信?
矫枉过正连最基本的信仰都丢失了,质疑假恶丑,同时也不信真善美。
在快餐的狂欢和刻意的深刻两端回到中间,悠长而缓慢地,回到事物本来的样子,信手便可拈来些真实。
停下来,想一想,不急不徐。
初中班主任放的电影,现在大一,看过无数励志电影,这部电影中的励志片段不过平平,渐渐淡忘了,但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当女主被学校开除回家时,奶奶在田地里干活,看见她先是吃了一惊,问她不是休息日怎么回来了,转而发现孙女悲伤的表情就什么都不问了,就笑着说去做饭了,没有责怪,甚至都没有追问原因。
一个无条件爱你的人,无论你变得怎样,别人如何看你,对你的爱一如既往,你的内心会变得更坚强,不计较得失,心无旁骛地投入所热爱的事业中,因为无论结果如何,你永远是她的挚爱。
不说了,要落泪了,我想起了我的奶奶了。
尽管台湾没有太多能拿得出手的体育荣誉,也没有太多出众到令人发寝的励志故事。
但是,台湾影人们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对此种类型片的挖掘和表现。
就像当年威震四方的运动纪录片《态度》和足球小将们的《奇迹的夏天》一样,台湾人对励志的态度从来没有放松过。
任何有点成绩的励志故事,不论是运动员的拼搏,还是残疾人的奋斗,都会被以影视的形式很快传播开来,让观众们激动其中为其加油呐喊。
这一点,正是大陆电影最缺失的激情和素质。
最被大陆观众们所熟知的要数体操运动的《翻滚吧!
阿信》,不仅让彭于晏一举成名成为当红小生,还很快被大陆招揽来吸金。
除此以外的传统剧目《阵头》,失明少年黄裕翔的《逆光飞翔》,七八十岁老伯老母们的环台纪录片《不老骑士:欧兜迈环台》,还有口碑不太好的棒球类型片《球爱天空》《天后之战》《球来就打》都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此片属于另辟捷径,在拔河运动中找到励志激发点,让一名出身贫苦的女孩历经波折最终赢得巨大荣誉,达到激励无数的终极目的。
90后小女郭书瑶拿出了前所未有的拼搏演技,狠劲迸发激情无限,完完全全把那份“志气”鼓舞的斗志昂扬当仁不让。
最终击败同期实力选手《爸妈不在家》中的许家乐和《青春派》中的董子健,夺得金马奖最佳新人奖,也算实至名归付出即有收获。
由不得让人对台湾的另一部运动纪录片《拔一条河》凸升期待,啥时候我们才能看到啊?
这部剧让我产生的感触有二,一是看到因为教练批评小伙伴手指受伤,根本不管原因是什么的时候,春英替同伴委屈而顶撞教练,还赌气走人。
我立马想到了我自己,自己不懂事儿的时候要多混有多混,事情发生细想一下:我想要什么?
,剧中说:退后就是向前啦。
很对。
春英也懂得了,在操场的时候带头跑 喊加油。
二是她们都自己很努力很努力地去拼,很有志气地去洒汗水,我呢,郑郑你要加油知道吗?
不然,你将失去现在的很多东西并且将来也得不到。
很励志,加油吧girl。
2013-6-6之前看《康熙来了》的时候看到了关于这部电影的宣传。
几个拔河的女孩子坐在一起宣传着《志气》。
听说这是从她们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来。
后来某天无意在网上看到这部影片已经出来了,但是一直没有点开来看。
今天终于点开了这部电影。
两个小时的片长,慢慢地看完了,依旧是忍不住地流泪。
不是因为影片煽情催泪,而是那种平凡,简单,坚持一直打动着我。
那种励志的心情,还有我内心的愧疚。
依旧是百度了影评,看到很多人的评论依旧不好。
不过看了几页,还是释怀了。
对我来说,这是一部不错的影片,这不就够了。
典型的台湾电影风格,至少是现在的内地无法拍出的感觉。
当然很多人不喜欢,我个人倒是很喜欢这样的清新小文艺片。
我觉得整部电影并没有刻意的励志,半纪录片感的电影,更加侧重地展现了那群女孩子的真实。
她们是什么样的背景,她们是怎么样的坚持。
那汗水,那辛酸,那泪水,微笑,组成了独特的励志青春。
电影里李春英阿么对她说,“ 做鸡就要掅,做人就要翻。
要认份,要打拼。
”这句话一直推动着她的前进和成长。
而邻居阿伯说,“你们拔河就跟种地一样,退后就是前进。
”影片诠释了个不同的人生。
为了赢得荣誉,只有拔河是要一步一步地往后退。
但是这些话对我最开始并没有太多触动。
只是看到她们不停练习,不服输的练习着。
在最后的比赛,那份坚持,那份坚定,还有那句:教练,我的未来我要自己去拼。
我的心真的被重重敲了一下。
我很惭愧,却还是忍不住哭着。
我没有想写影评,因为现在脑袋空白的很。
但是整部片子的风格,画面,片子的音乐都很棒。
我也不说演员演得怎么样?
也不分开来分析影片好坏。
因为我做不到,我只能凭着感觉来说。
我只是想写下我看完电影的唯一感触。
每个人都有梦想。
可是我们握住的是什么?
我们能坚持住吗?
我们能为我们的梦想去付出什么?
一群17岁的女孩子,正是花季的时候。
哪个不爱美丽?
可是她们却要拼命地把自己吃胖,好让团队达到参赛的体重。
她们的手上满是茧子,还要被排挤。
拔河好像真的是一个很冷门的运动吧。
很多人也都觉得不就是拉根绳子而已。
但是看了影片发现,原来拔河不只是拉根绳子那么简单。
它需要的是整个团队的合作。
一队人的动作,甚至是呼吸都要合一。
它有技巧,它需要力量,需要耐力,需要坚持。
影片里有有个女孩子的男朋友也是拔河的。
那个男孩唱了一首歌。
“不想放手,追逐梦想的是我,掌握志气在手中,坚持才能够拥有。
不能放手,紧握的不只是梦,还有亲爱的你我。
”我想真实的她们,赢得了比赛的她们,真的真的在很努力地拼搏自己的未来。
片子里每当她们拔河的时候,那音乐响起,我真的就会跟着激动着。
我在想什么时候我才能握住我的梦想,什么时候我才能用力握住我的志气?
哭着的时候,那是我的触动,我的愧疚。
此刻的我,竟然比不上那群17岁的孩子。
那么,我又拿什么说我要成功?
坚持是基础,更多的是去奋斗。
就像整个影片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我的未来我自己拼。
”
很棒的台湾本土电影,很励志,又超级的催泪,喜欢电影当中的台湾语,很生活,很“原生态”,本来以为郭书瑶在里面会抢镜头,但是,她也很努力的演,很赞,整部影片的配乐也超级的棒,每到拔河的时候都很激动人心,每个人都表演的很到位,应该说演的成分不高,不管是教练,队员,蔡主任,吴老师,啦啦啦
台湾拍了不少体育类励志片,感觉都差不多。
先4星,郭书瑶最后来了句“撑住不要放手”,锁定四星下=_<
这种片子看哭我的泪点还能在低点吗?
嘿 。。。嘿。。。
很正能量,不错!我很需要这样的电影。
不但是俗气的励志小温情电影,更是极烂的励志小温情。且不论电影里极度幼稚的角色传达和简直可笑的台词,更差劲的是它所表现完全的功利主义:所有的温情鼓励(不论是源自社会的还是家人的)均是来自于比赛的成功,这是极其肤浅的。结尾的每个队员的闪回更是煽情可笑至极。始终要对台湾小清新保持敌意。
画面很清新啦~片尾邓福如的声音很加分哎。
感动。
瑶瑶怎么长残了,还是因为我一直看的都是ps的脸。两个钟头太长了,弃了。
台湾能拍出这种电影我还是会多加一星的。电影有励志也有煽情,但总感觉恰到好处,不像国内类似的体育题材电影,除了煽情就是煽情。那些本色表演的真的拔河队员,都非常不错。还第一次看见杨千霈,以前从来没见过。
三星半
瑶瑶最小一只,不过挺拼了…敬可敬的运动员们
瑶瑶那么瘦弱去参加拔河,怎么看怎么不搭,而且略显冗长。
励志,太励志了,催人尿下~
5.17
不喜欢郭书瑶
台灣這類的片子一向拍得不錯 挺感人的其實
台湾难得的可以让人心中充满正能量的电影。
居然还不错。很多竞技都需要往前冲,拔河需要一步步往后退才可以赢。
稚气未脱的一帮女孩子有志气,一路走来,用汗水浇灌着成功,一部优秀的台湾励志电影,浓浓的乡土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