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文姬!
》一不小心又包场了。
六年了,终于又能在大荧幕上看到韩国电影了。
国民奶奶,果然浑身是戏。
痴呆的母亲,和陷入中年危机的儿子,亲情催泪之余又抛出了终极难题,成年的孩子和年迈父母的身份转换,中年人该如何处理和亲人的关系,又该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
电影里用喜剧和戏剧化的方式化解了这种矛盾,但是生活不是电影,生活更残酷,不是轻易可以迈过去的。
我常常想,如果这种事发生在自己身上,又该怎么办?
她像孩子一样需要你,无理取闹,调皮捣蛋,干一切违反常规的事情,做了许多让你伤心和崩溃的举动,做为一个被生活蹂躏,被工作压榨的中年人,又该从哪里挤出强大的乐观和包容心,去善待这一切?
可能会不耐烦吧,可她是妈妈呀。
你小时候有多么需要她,现在她就有多么需要你。
电影里的母亲也知道自己是个累赘,所以总是闹着zs,每一次都花样百出的作妖,可是儿子性格乐观豁达,总是谈笑间就化解了母亲的任性。
善良,真的可以让人闪闪发光。
这种坚韧温暖的亲情终归会支撑着我们,慢慢走下去。
不知不觉这影评就写歪了,总之电影比较催泪,开场,中段都哭的不行。
后半段虽然节奏有点慢,但是很燃,算是一部充满温情的爆米花式合家欢。
中韩建交三十年,禁韩令开始松动,电影《哦!
文姬》于12月3日在中国大陆上映,韩国人气演员李东旭也于同期登上GQ封面。
韩流这股风很可能就要顺势刮回来了。
聊聊解禁后的首部电影《哦!
文姬》,导演郑世教,主演:罗文姬、李熙俊、崔元英等。
电影讲述了一个“失智”的奶奶,在孙女出车祸后,用她零碎的记忆片段,帮助儿子一步步迫近真相,最终将肇事逃逸的司机绳之以法的故事。
近些年阿兹海默症越来越得到重视,我们对这个词已经不再陌生。
甚至,几乎每个人身边都会或多或少会有一两个“老年痴呆”的亲友近邻。
那么,生了病的老人,能干什么?
对家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那些一辈子操劳一辈子要强的老人又该如何自处?
电影里,奶奶关于车祸事故的记忆片段,最关键的有两个词,一个是“大屁股”,这是做汽车保险业的儿子跟耳濡目染的孙女形容某种车的描述,也正是肇事逃逸的车型。
还有一个是1155,因为这两个数字连起来的11:55,恰好是事故的时间,而被儿子认定为一句有效无用的信息。
其实很多朋友在看电影过程中,在大篇幅的追查车牌的时候,其实已经猜到,这个数字很可能就是车牌号。
所以在最后得知真相的时候,丝毫没有意外。
这个设定可以更巧妙一点。
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是,肇事逃逸的肇事者其实就是寻找肇事者的刑警,贼喊抓贼,虚张声势,最后来了一个大反转。
但这电影实在算不上一个探案剧,有趣的是这位奶奶,也就是电影名《哦,文姬》里的文姬,演员本人叫罗文姬,在电影里叫吴文姬,是一个记忆衰退的老人。
看着最舒服的地方,在于主创把一个本可以很煽情很催泪的故事,讲述得搞笑,甚至有点热血,劲劲儿的,很酷。
这也是看这种题材的电影,能让观众卸掉压力的原因。
人生有很多意外状况,用什么样的心态面对很重要。
关于“老年失智患者”的故事,“忘了所有忘不了爱”是基本逻辑,大多故事都围绕着遗憾、伤痛、留念来讲述,一路走来,有很多挫折和困难,但都可以靠爱坚持。
似乎亲友们总有无限的温柔和耐心。
文姬奶奶一家当然也是有爱一家,但这日常就要鸡飞狗跳得多,大家也都口无遮拦。
老太太失智后,做出的事情有时候也确实让人火大。
比如上吊这件事,每天拉着个绳子跟上班一样转悠,儿子就在旁边说风凉话,你上呗,来,儿子帮你找个结实点的树,又心酸又搞笑。
奶奶会跟孙女抢玩具,有时候遇到文姬无理取闹,情急之下,儿子忍不住就要刺老妈几句。
儿子自己也是火爆脾气,母子俩一个德行。
孙女出车祸后,儿子对她发火,所有人都来劝,但真实就是这样,家里有一个病人,病属总有崩溃的人,“总是有耐心,有爱什么都不怕”,一般人很难做到。
电影里,也只有小孙女跟大狗狗永远可爱如天使。
罗文姬演得也好,之前在电影《可爱的她》里,这老太太就劲劲儿的,又强势又豁达,不讲理但也很通透。
这次的奶奶,时而回到孩子状态,时而又陷入过往的家庭回忆中,突然回到老太太的状态,也总是不那么像老太太。
又傻又精又可爱。
一直很喜欢文姬女士演的影视作品❤️难以想象我喜欢的罗文姬女士已经如此苍老,试图从电影中捕捉剧组伪装的蛛丝马迹,却发现苍老得好逼真。
想想也是,我从06年的《搞笑一家人》认识的她,剧中参演的就已经是奶奶的角色了,现在已经过去15年了。
我总能对有关老人的事情产生共情,他们会认为自己老了,担心自己的笨拙,不敢与子女走太近,不想连累深爱着的子女。
人总是会在不断的自我反省和成长的,想想初为人父母大多都是在二十多岁,二十多岁的我们又有多少稳重?
可惜时间无法倒流,老人会把对子女的遗憾,爱的缺失,尽可能弥补在第三代身上。
人值得被原谅,何况是一个爱了自己一辈子的人。
没看之前还以为是一部催泪影片,纸巾都备好了,没想到全程哈哈大笑。
这是一部搞笑温情片,主人公由国民奶奶罗文姬饰演。
片中文姬女士是一位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可爱奶奶,她为了喝一口小酒,深夜带着孙女跑到街上打酒,结果孙女遭遇车祸,昏迷不醒。
肇事车辆逃逸不见踪影,男主(奶奶的儿子)发誓要找出凶手,讨回公道。
文姬主动提出帮忙,可惜碍于患病,别人很长时间都无法猜到她的真实表达,就连男主都觉得文姬在帮倒忙。
就这样,一位身患阿尔兹海默症的老年人要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和儿子一起找出了肇事司机。
最后奶奶开着拖拉机掀翻肇事者的车子也是全片中的爆笑点。
强烈推荐大家去看!
(首发于公众号:霧風誌,欢迎关注!
)悬疑+喜剧类型杂糅双重叙事寻找人生的“肇事逃逸者”《哦!
文姬》是一出糅合了悬疑类型的温情喜剧片。
在这部电影中,可以看到一些套路,但也不乏新意和深意。
主线很简单,就是找出肇事逃逸犯人,是韩影、剧最常见的叙事之一。
但在略显老套的故事主线上,加入一个新的“主语”,谁要找出肇事逃逸犯人?
即主人公是谁?
熟悉韩剧的观众一定知道,悬疑剧里主角身份,无论是警察、律师、检察官、法官、法医、记者、保险调查员、甚至犯人自己······通通可以亲手查案!
而这部片中主角是一位患有阿尔兹海默症,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的文姬奶奶。
这是一个完全新鲜的查案主角人设!
因此台版译名《名侦探奶奶》看似无厘头,不过也算抓到了一点精髓。
文姬是关键,也是阻碍,不仅因为受害者是亲孙女,更因为她是案发现场唯一的目击证人,但是她的痴呆症成了查案的最大阻碍。
文姬的儿子斗元,是一位不太会辨认车型的汽车保险员。
会在妈妈文姬和女儿睡着后,偷溜去喝酒,还将妻子流产、离婚的错怪在文姬身上。
总而言之,是个不怎么样的中年男子,唯一的底线是女儿。
当心爱的女儿被撞昏迷不醒,他决心找出肇事者。
而车险员的设定,让他有调查车辆信息的能力。
这样的人物设定,不仅是为了满足悬疑部分的创新,更重要的是描绘在特殊情况下的母子关系。
表面上斗元在寻找汽车肇事逃逸者,实际在他心里,某种程度来说妈妈文姬,也是他人生中的“肇事逃逸者”。
他认为,文姬得了痴呆症后对儿媳太坏,导致了他妻子离开;文姬神志不清的时候带孙女出门买米酒,导致了他女儿被撞;文姬在照看已经好转的孙女时“拔掉”呼吸机插座,导致他女儿差点死亡······
在斗元眼中,文姬每每“肇事”之后,又“逃逸”到痴呆症的壳子里,让他无法忍心责怪一个生病的人。
最气的时候他甚至说要断绝母子关系,把文姬赶出家门。
可没照顾好妻子的是他,放着女儿跑去偷喝酒的是他,让失智的文姬单独留在病房的也是他。
这样一个“没用”的人,却并不会引起观众的厌恶。
要归功于恰到好处的喜剧部分,在非常悲伤又愧疚的时刻,他得知狗狗恩子一路跑着追救护车,比他还“有用”,于是躺倒在地说着:“恩子,我是你儿子,我是狗崽子啊···”
在报废厂傻傻地拔尾巴,结果拔出一只大野猪;自创奇招把柿子吊在房梁上当催眠道具······干傻事的样子十分喜感。
偶尔也会在文姬开心得跳舞时,摘下路边的小花送给她,文姬欣喜地说:“欧巴,真漂亮。
”
新的设定组合,加上复杂而饱满的人物形象,不仅是悬疑与温情喜剧的类型糅合,更有深层意义上的双重叙事,即在寻找肇事逃逸者时,主角自己也是儿子人生中的“肇事逃逸者”。
罗文姬女士的灵动演技,以及李熙俊不同于《窥探》中的反转喜剧魅力。
配上全片张弛有度的节奏,还有结局犯人的小小反转,都是作品有趣又丰满的关键。
尤其像综艺必备的“泥潭大战”情节,虽弱化了悬疑类型的紧张感,但使得结局回归到喜剧风格上,看着文姬奶奶开拖拉机大战犯人,也算是意想不到的“奇观”。
还是十分推荐跟家人一起去电影院观看的!
如果悬疑部分再强点就好了,比如文姬奶奶一直念叨的1155,跟车有关的案件很难不想到车牌号···但借着警察之口说了,斗元是“傻子中的傻子”······恩子也只能表示无奈主题聚焦:阿尔兹海默症现实主义电影的人文关怀近几年国外关于“阿尔兹海默症”主题的电影、电视剧越来越多了。
最有名的是获奥斯卡的《困在时间里的父亲》。
它的特别之处就是用悬疑类型片包裹着对阿尔兹海默症患者,是类型片,也是具有人文关怀的现实主义佳作。
韩国比较有代表性的是2019年的《耀眼》,豆瓣高分9.0。
也是借了一个奇幻的外壳,少女马上要恋爱时一夜之间变成了老太太,实际是患了阿尔兹海默症。
主角是跟罗文姬女士一样的老戏骨金惠子。
还有一位老戏骨朴仁焕,今年先后在两部作品中饰演了阿尔兹海默症患者,一部是与宋江、罗文姬合作的9.4分《如蝶翩翩》,另一部是与全度妍、柳俊烈合作的8.9分《人间失格》。
或许会发现,包含这类主题或人物的作品,都不会很直白地说教或煽情,告诉大家多关怀阿尔兹海默症患者之类的。
而是通过不同的外壳:悬疑、奇幻、治愈来包装,强调人物在故事中的自我意识,让年轻的观众也可以走近,去理解那种混乱、想做也什么也做不了的无力,和失去记忆的痛苦,自然而然地共情。
比如《耀眼》一开始先铺垫女主和男主的爱情戏,两人cp感很足,又是最好看的暧昧期,观众都很期待在一起,结果女主却一夜变成老奶奶的模样了···那些消失的青春该多么惋惜啊,还没在一起呢!
这种惋惜之情是简单易懂的,却是走近金惠子这个人物内心的梯子。
原来那些时间和珍贵记忆,对于阿尔兹海默症患者来说,就像是爱而不得的恋情,是不曾存在过这世上的啊。
面对自我意识的逐渐消失,太悲伤了也无法与自己和解,但最后连悲伤什么也忘记了。
比如《如蝶翩翩》,又是不同的角度切入,70岁老人想起自己年少的梦想而决定去学跳芭蕾舞。
梦想使他卸下老迈的躯体,脱离逐渐混沌的自我意识,进入到美好的精神世界。
所以他要尽一切可能去享受这件事,只害怕时间不够。
而观众会自然地被老人的梦想感动,希望他能真的完成在舞台上跳芭蕾的心愿。
这种对梦想的感动,使人更加惋惜他的病情。
回到电影《哦!
文姬》,不仅是对片中文姬本人的关怀,更是把目光放在了患者家人身上,因为生病的文姬而备受压力的儿子,这个可怜又可恶的人物,他承受的究竟是怎样一种煎熬?
而且因为治不好的关系,这类作品很难有happy ending,即使用悬疑、奇幻、治愈、喜剧花样包装,也注定改变不了其悲剧的内核。
结局与开头呼应,文姬再次想上吊,儿子骗她如果自杀就拿不到5000万保险金了,这才把她哄下来。
此时天空下起了雪,文姬从树上跳下来,仰天看着雪,一种淡淡的感伤情绪蔓延,令结局意味悠长。
霧風誌,欢迎关注
首先要说的是,真是一部很好的电影,剧情不拖沓,有泪点有笑点。
菩萨奶奶真的太可爱了,一口一个哥哥姐姐的。
虽然生病了,但对孙女儿子的爱没忘记。
因为生病给家人带来很多麻烦,但也成了最关键的证人,就像简介里说的,我虽然忘了你是谁,但不会忘记爱你。
正因为爱,才会想起最关键的事情,抓到了凶手。
很久没看过这么好看的电影了,还会二刷。
哦!
文姬说几个印象深刻的点:1、“吴文姬奶奶和狗禁止进入!
”是弱者,也是被排挤的人。
类比当年的犹太人和狗不许进入,虽然背景不一致,但是他们的结局应该是何去何从?
当年的绝杀是荒唐和疯狂,那如今的不包容又是因为什么?
2、樱子也是目击证人。
3、“做个胜利的苦逼。
”4、选举的牌子挡住通缉肇事者的条幅,三块广告牌。
公权力5、“你倒是想想啊,老婆子,想一想。
想起点什么都好。
“6、吴文姬女士怕自己记不得了,就把保险杠碎片和巧克力派一起绑好埋在土里。
7、剧情的确有点套路,是搞笑的,但是又很严谨,最后打斗戏里剧情的反转。
伏笔 手表,拖拉机8、“预约明年秋天,那我妈妈可能都不在了吧…”老年患病多,情况的不乐观,另一方面是家属心态。
9、理智,从乌山连夜赶回。
观众揪心。
10、社会边缘人物(韩在淑,哲植,女修车工,男主)如果男主不是这种设定,没有这些社会关系,是不是根本就不可能成功抓到肇事者。
11、吴文姬女士跑向案发地点的回忆转场,以及快速平移180度,很经典的一种(破案)拍摄镜头,顺遂了主人公和观众一致的视角,电影小白需要mark一下。
12、每一个人都至关重要。
13、痴呆的吴文姬女士一直都是傻笑的,清醒的时候不多,却大都一直在自责。
14、节奏把控 配乐 尤其是破案和最后打斗时都是很欢快的音乐,毕竟还是披着喜剧外衣的哈哈哈。
15、“就算您全部忘掉,我会记住我妈的,吴文姬的一切的。
”16、野猪17、屁股大18、六峰19、菩萨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IFeng电影】
在《黑客帝国4》《密室逃生2》《蜘蛛侠:英雄无归》引进未知的情况下,一部小成本韩国电影的内地定档震惊了业内——《哦!
文姬》。
它是继2015年《暗杀》上映六年以来,中国大陆引进的第一部韩国电影。
影迷们纷纷奔走相告:“限韩令”要解除了?
六年了,引进韩片,为什么会是现在?
为什么会是《哦!
文姬》?
Ifeng电影尝试为您解码。
01《暗杀》后再无韩影,蜜月期中止,韩综、韩剧同受影响很多人可能已经忘了,李政宰、河正宇,两大忠武路男神,曾经来过中国。
那是2015年9月,《暗杀》在首都北京举行了中国首映礼,到场的还有博纳影业集团总裁于冬、导演崔东勋。
该片由博纳购得版权,通过华夏引进,最终在内地市场取得了4686.8万的票房。
那时候中国影人、媒体都可以直接和韩国影人进行沟通、交流。
《暗杀》导演崔东勋接受凤凰网娱乐专访
《暗杀》男主角河正宇接受凤凰网娱乐专访
《暗杀》男主角李政宰接受凤凰网娱乐专访根据猫眼专业版可统计票房的资料库显示,2005-2015年之间,每年至少有一部韩国电影引进内地。
2011-2014年,堪称中韩电影交流的蜜月期。
13部韩片引进内地,10部中韩合拍片公映。
2000-2015内地公映的部分韩片和中韩合拍片在《暗杀》上映前4个月,同年还有一部韩片《扑通扑通我的人生》在内地公映。
《扑通》女主角宋慧乔接受凤凰网娱乐专访今天的观众可能难以想象,奉俊昊的科幻惊悚片《汉江怪物》、以几个“鬼”为主角的《开心家族》都曾在内地公映过。
而《暗杀》是当时引进中国最快的一部韩国电影,与韩国上映时间仅隔不到两个月。
原本期待可以借此再次拉近韩国电影与中国市场的距离,可谁料想,随后的“萨德事件”似乎改变了一切。
无论中国民间还是官方,都对韩国政府的做法表示不满。
2017年2月,网友发现内地几大网站上大量韩国综艺2017年的节目都无法播放,疑似落实“限韩令”。
电视剧方面,张翰主演的《仲夏夜之梦》《锦衣夜行》《华丽上班族》等多部中韩合拍剧,长期处于待播状态,另一部《传奇大亨》将韩国籍女主具惠善的部分重拍之后,才顺利播出。
无论“限韩令”是否存在,内地市场上,韩片、韩综、韩剧确实消失了多年。
02、为什么是现在,为什么是《哦!
文姬》?
今年是中韩文化交流年,明年又将迎来中韩建交30周年,使得“限韩令”解禁似乎真正明朗起来。
年初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韩国放送公社(KBS)签署合作协议,最近权志龙、张娜拉等多位韩国艺人回归微博,都释放了文化交流的积极信号。
《哦!
文姬》的主演罗文姬,其实早就活跃在中国网友的表情包中。
她凭借在韩剧《搞笑一家人》中的精彩表现,获得了中韩两国人民的青睐。
这些年,虽然一直都有“限韩令”的猜测,但不少影视公司仍保持着和韩片的接触,之前网传有内地公司买下了《哭声》和《寄生虫》的国内版权,可惜无法公映。
《寄生虫》原本作为第13届FIRST影展的闭幕片,有机会和内地观众见面,但最终被取消放映。
积压的韩片想必不少,为何《哦!
文姬》可以脱颖而出呢?
Ifeng电影接触多位业内人士,了解到一些信息。
首先,中国已然步入老龄化社会,“十四五”时期,中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预计将超过3亿,占总人口比例将超过20%,国家号召,要“注重发挥家庭养老、个人养老的作用”。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影视作品作为文化宣传领域的排头兵,自然需要冲在前面。
以“养老问题”为核心的剧集《熟年》《心居》正是在这一背景开发的。
这两部剧分别由郝蕾、宋丹丹,海清、张颂文等实力派明星主演,属于S+级别的剧,可见对这类题材的重视与需求。
而《哦!
文姬》正是一部关注老年群体的电影。
影片的主角是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文姬奶奶,她目睹了孙女的车祸现场,为了找出肇事逃逸者,文姬努力对抗病症回忆案发细节,和儿子一同踏上了逗趣又温情的追凶之路。
从题材上看,非常符合国家在这方面的政策导向。
于是这里就不得不提另外一部未上映的国产电影——《春歌》,故事同样围绕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展开。
85岁母亲(吴彦姝 饰)和65岁女儿(奚美娟 饰)共同生活。
女儿背负着对父亲的愧疚,过着清教徒般的生活,阿兹海默症让她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年迈的母亲需要付出顽强的毅力照顾女儿。
《春歌》的出品方正是联瑞影业,同样也是《哦!
文姬》的协助推广方。
据业内人士透露,出品方对这部老年电影的票房期待超过2亿。
因此有人认为《哦!
文姬》的引进,或许只是一个特例,是相关出品方为明年同题材电影的上映,进行某种市场测试。
另外一方面,国内具备引进外片资格的公司只有2家,中影和华夏。
近年来中影出品的不少电影,例如《峰爆》《我和我的父辈》《悬崖之上》《金刚川》等作品都会交由联瑞影业进行宣发,可以说过去几年一直保持着高频合作。
作为和中影有密切合作的联瑞影业,在手握《春歌》的情况下,去促进引进并协助推广《哦!
文姬》,似乎就变得有些合理了。
03、“限韩令”下的中韩电影交流虽然这6年来韩国电影始终无法登陆中国内地,但相比过去华语电影却获得了更多在韩上映的机会。
《八佰》《少年的你》《刺杀小说家》等在国内反响不错的电影,都在韩国进行了公映。
另外,像《霸王别姬》《花样年华》《天若有情》等不少华语老片也得以在韩国重映,尤其是《霸王别姬》,连续三周票房预售率保持第一。
同时,韩片也以“内地翻拍”的形式进入到中国观众视野。
《“大”人物》《小小的愿望》《阳光姐妹淘》《门锁》都是典型案例,虽然相比原版有一定程度的删改或波折,但很明显,韩国电影成为了最受内地影人喜爱的翻拍素材库。
而对于韩国影视行业来说,仅是销售翻拍版权肯定是远远不够的,过去几年,韩国影视人大举进攻欧美地区,着力进行文化输出、资金引进。
一方面“拿别人的钱拍自己的作品”,像与Netflix合作,制作了《王国》《鱿鱼游戏》《地狱公使》等多部大热作品。
另一方面,更加注重韩国电影在欧美地区的发行与公关,最成功的案例当属《寄生虫》。
除了接连斩获戛纳金棕榈和奥斯卡最佳影片外,《寄生虫》也在市场上获得了巨大的认可,北美地区票房高达五千多万美金,全球票房则突破2.5亿美金,创造了韩国电影在海外市场的最好成绩。
同时,《寄生虫》在内地网站豆瓣上的标量突破百万,达到了118万的体量,实属难得。
而此次韩片引进能否再现“韩流”?
在经历了多年“限韩令”的影响,如今中国本土的娱乐产业早已今非昔比,“韩流”统治中国市场的情景大概率无法再重演了,中国不再只是韩流单向输出的一个消费市场。
至于《哦!
文姬》能取得什么样的票房成绩,这部电影的引进是否标志着未来内地市场重新开放给韩国电影、韩综、韩剧,让我们拭目以待。
有哭有笑的电影,追查女儿被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过程中,重新温习母子深情,对自己的女儿和自己的母亲,哪种情感最深厚呢?
李熙俊会告诉观者答案。
故事结构超级喜欢,层层递进,又慢慢放开,除了反转,细节做的很到位。
罗文姬女士演啥像啥。
李熙俊的表演非常放的开,令人刮目相看。
韩国和日本的演员有种能力就是把这种很假的很滥煽的东西演得很真挚,仅从表演来说没什么可挑的。
原本有些滥情的感情戏,都处理得挺有分寸感;原本挺鸡汤的东西,都弄得可以顺利下咽。
特别适合普通观众观看的片子,温馨搞笑、有悬念、有感情。
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终于不是缅怀青春或者默默等待生命的最后时刻,有了点切实的“用途”,心酸又感人。
很多俗套都给铺垫足,然后适时地用上,这些方面做得太娴熟了,让人放心。
虽然知道最后有翻转,但是怎么都觉得太巧合太牵强了,还以为是即将竞选的政客,破案过程也有些太过巧合成分,经不起反刍,反正这些都只是这种影片的调料,温情搞笑才是主菜。
先科普一下阿尔茨海默病,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期最为常见的一种痴呆类型,也是老年期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大约占到老年期痴呆的50% 70%。
一直不太了解这个病,看的时候,对文姬奶奶的表现有点反感,甚至气愤,中途查了一下这个阿尔茨海默病才知道这个病的严重程度。
为了找出撞到孙女的肇事逃逸者,文姬奶奶努力对抗病症回忆案发时的细节过程,和她的儿子一同踏上了追凶之路,我没觉得这部剧逗趣,只有心酸和感动,她们突破种种困难,不放弃,最终找到凶手!
就……很无聊。不过在电影院听到韩语还是很有亲切感的~
其实一开始我就怀疑他。韩国电影嘛,一贯的。
没想到有生之年在内地大银幕上还能看到罗文姬女士👻
老太太挺可爱的,没了。
《暗杀》到文姬。
韩国电影的一大问题是演员数量的限制,比如崔元英一出场,常看韩剧的观众就知道他演的角色有鬼。谁叫他演过那么多反派?如果哪个韩国导演来执导一部剧,让那些常常被角色定型的演员来推翻种种刻板印象,会挺有意思吧。
故事一般,但是文姬奶奶真的是太可爱了,而且男主这个儿子角色塑造的也很有趣尽管满嘴的抱怨但母亲永远都是母亲。
太闹腾了
老戏骨罗文姬的演技还是一如既往的稳,只是这部片子杂糅的类型太多了,从剧情到喜剧再到犯罪反转,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一个类型都没讲好,反而显得不伦不类了。
普通。
有欧母尼的娃就是幸福的娃。6.5分。
3.5 比较典型的有笑有泪的韩国喜剧小片,剧本很不错,不少细碎的一开始以为是纯为好玩的戏码,后来都一一呼应串联起来贡献值爆表,不少动人的瞬间,一桩交通肇事逃逸案子,折射一个女人一生的辛劳悲苦,她连自己的名字都记不得,却依然爱着自己的孩子和后辈;只是通过这部电影的上映让人充分意识到,电影批片商和策展人也辛苦到何等程度,必须要操心国际关系超过外交部,熟悉相关鼓励实事政策超过郭务院办公厅才行,天啦噜
昨天看的,补标~时隔六年终于引进的韩影电影算是轻喜剧吧 有搞笑的温情的画面~虽然能猜到凶手是谁,但是影片情节有罗文姬女士的带动,让人还是饶有兴趣地继续看下去。
每日确诊终于降了,半个月来第一次出门,罗文姬老师上新片必须支持。笑点和哭点都能预料到的片子,在这个特殊时期感到治愈,希望文姬老师永远健康高产!医学界赶快找到阿兹海默有效疗法🙏
《哦!文姬》是近期非常少见的把阿尔兹海默症题材拍的有趣且温暖的片子,在探案喜剧片的外衣下则是满满的饱含亲情与人文关怀。骨肉至亲,反哺之私,寸草春晖,天高地厚;纵然身患恶疾,蔓草难除,亦要拼将余生,左提右挈,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故事中抓住肇事者的桥段来了个戏剧性的反转,之前调侃老妈开铲车、狗狗樱子和妖怪手表的梗最后终于都用上了。电影海报明显是“致敬”《喜剧之王》和《海街日记》。
剧情bug太多,看得有点无聊。
有笑有泪,很文姬了,不过这次的反派我是真倒是没猜到。
煽情的有点明显
限令要解了?但排片少的可怜,这几年国产片安逸的要死,但这也刺激不到国内了。影视作品就不要肩负那么多责任的好,文化输出这件事我们普通人整天侃侃而谈,笑话国内大环境,眼红却又不屑隔壁小国。自满于少量的优秀主旋律,又无奈于大量烂片,干脆蒙上眼天国至上,做好自己的,慢慢来
冒昧的说短评里都是小年轻,根本不懂什么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罗文姬女士的演技超一流。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就是把他她它你一个一个从脑海里擦掉再也记不起来了。这个电影是披着喜剧外皮下的关爱老年痴呆症的电影,请爱护你不幸得病的长辈,就想电影里的菩萨一样,就算忘了全世界,也不会忘记他家六峰爱吃樱桃,也不会忘记剁掉六峰的六指一辈子的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