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周飞龙导演透露:天罡传共三部,本部为袁天罡的封神之路。
无论从本片的画质、人物建模、音乐、剧情都可谓当前顶级之作!
毛大师在本片中的曲子方面与以前大有不同,严肃、激情、动感、欢快都非常契合剧情走向。
从电影开篇就告诉了我们剧情走向:他要太老了,他要去哪?
从袁天罡(国师)角度出发,导演给我们展现出凡人的一面,皮影戏一段更是展现出世人对袁天罡的印象:他可不是凡人。
袁天罡本人又是如何想的呢?
历经百年,他见过太多血雨腥风世人如何看自己,对他来说已经不重要了,没有什么能够激起国师的情绪:区区灯会而已不足为奇的感受贯穿本部,此时的他还能够品尝到老鸭汤的味道:不死药还没有一碗老鸭汤好喝。
从电影开篇就告诉了我们剧情走向:他要太老了,他要去哪?
袁天罡迷失自我片子中有两处让我流泪的地方,一是巧儿奋力挽救一纸线索,使国师接受自己跟着并教武功的那一刻(回想起她所经历的磨难,特别是奋力挽救那张希望能够得到救赎的一纸线索)不禁潸然泪下;第二处是大帅所到之处终遇新生。
凡·轩 & 星·雪本人原来在大帅百年之际就早出现了(还差点给国师理发),难怪李星云问他啥都知道。
或许若不是巧儿,国师(袁天罡、大帅、罡子,身份太多我还是按照本部的身份叫国师吧)不会喝羊汤、逛灯会、回朝廷。
最后国师走向那扇紧闭的门或许是里面的人救了他?
剧情最后也算是给大家揭晓了巧儿不是降尘(毕竟老年形象都展现出来了)。
这里的片段让我想起第六季李星云回首过往响起的:长亭外、古道边。
是否很像呢?
《画江湖之天罡》
《画江湖之不良人》第六季让我感到全片最震撼的不是激烈的打斗画面,而是太宗和武皇的几番话带来的威压!
袁天罡为李唐的忠心耿耿再次展现的淋漓尽致,也凸显出他对自己百年过往的阐释,武皇的一句因何犹豫更表现出袁天罡本人的矛盾心理。
而到最后因巧儿潜入朝堂为姐姐报仇,大帅的心结也因挚友李淳风的空白线索就此打开:要让这天下太平。
丰衣足食、怡然自得活在盛世里,这可以说是对应大帅“开局”,开创元年。
太宗:袁卿幸苦了!
朕不忍你一身才华就此埋没,先命卿为不良帅暗中组建不良人,从此只听命于天子一人,一生只为大唐鞠躬尽瘁。
大丈夫当怀吞吐天地之志、不畏生死、不拘小节武皇:袁卿因何犹豫
袁天罡的成神之路,我想更多的还有关于他是凡人,随着年岁渐长、挚友李淳风也离去(开局便来一击)已经没有什么挂念的了,想死却又没那么简单,从最后的打斗戏来看大帅是不顾一切地豁出去的,而他活着只为实现盛世!
最后一段若没看过画江湖不良人的朋友,或许会觉得大帅要实现的心愿还有:不会再有像爷这样的人了。
从此大帅掩埋于此……现在回看起来,我想大帅和李星云同样都在年轻时历经磨难,但此时的大帅更多的是不想再管朝堂之事的主动,李星云确是不得不参与的被动到主动(不是同一时期和阶段,只以目前上映的阶段描述作对比)。
结尾处还有些坑:大帅、武皇、不良人是如何演的?
(应该要前传才会讲述了)大帅如何出来的?
或许跟里面打坐的大师有关?
很期待剩下的两部!
我想再多的评价都不如亲身观看本片的感受更为贴切!
批评之前先夸一夸,煽情的时候情绪到位,笑点不少,配乐不错,打斗很帅,知己的故事线很戳我,画面也很好,绝对不是什么粗制滥造。
可惜缺点更多一些,人物塑造不到位(或许是我的问题,只看过电影没看过剧集)。
煽情和笑点的切换很生硬,有些出戏。
打铁花前面那段在架子上的跑动,动作很奇怪。
剧情就更难评了,反派开头那个慌张绊倒的样子(我一开始还以为是太监之类的角色),跟后边囚禁皇后用替身的怎么可能是一个人,太割裂了,一个有权谋的人做到这位置的人,会这么沉不住气?
你可以强行说他是在掩饰,可是演给谁看的呢?
给观众吗?
就离谱!
就给我感觉导演突然一拍脑袋,惊不惊喜,意不意外,没想到吧他就是反派,然后还觉得自己这反转挺高明。
就从反派喊身边随从那句太子开始我就知道后面剧情了,唯一能算出乎意料的就只有把被囚禁皇帝放出来那段了。
还有很多处,越写越多就不说了。
好的作品不光需要好的美术,剧本更是灵魂所在。
只能说国漫的路还长呢。
这电影分数虚高了,至多六七分吧,八分不配。
不良人系列我只看过前三部,后面出的都没还看,所以很多地方后面的剧情可能提到,但我现在不知道电影中袁天罡是为李世民试药才成为不死人的,我记得第一季里说,袁天罡是因为吃了不死药才变成一具丑陋腐烂的活尸,因为李世民英明神武,所以看了他这幅样子不愿意吃药,而这部电影显然改了设定,把丑陋的原因改为让袁天罡在大火中扛着燃烧的柱子救下真武则天,这个画面可以理解为袁天罡撑起了开元盛世,而开启这个盛世的原因不是忠诚于太宗皇帝的唐朝,也不是挂念李淳风“治宏贞观,政启开元”的预言,而是因为与一个青楼女孩的爱情故事,作为一个爱情故事这当然很动人,可要是把眼界放大点,这故事难道不是越说越小了吗?
因为一个女人,然后活了一百多岁见多识广的袁天罡,就能去为她开启盛世,这样想想都觉得荒唐,当然也有些人会说爱情本来就是荒唐的,我不否认这点,可是不良人的世界观是很大的,一开始就想讲唐末五代史,前几季更是动不动把天下苍生太平盛世挂在嘴边,这时候回退到一个爱情故事,这是把故事讲小了,这个故事如果发生在袁天罡年轻时还行,而此时他已经是四朝老臣了,对于一个老人来说,这有些幼稚了剧情中期袁天罡陷入谵妄,有个声音喊他大逆不道,这里应该就是讲他在武周篡唐时不作为甚至反作为,电影中的时间线是武周末年,而此前他一直担任国师,说明他至少是不反对武曌篡权的,而这与不良人成立的宗旨相违背,他没有忠诚于唐朝。
可要说忠于皇帝,他也没那么忠诚于皇帝,明知道章氏兄弟谋权篡位,他也不管不顾,明知道不死药被偷走,他也装没看见,包括剧情前期,章五郎大搞屠戮的时候,他还是装没看见,守护盛世的责任也没有。
当然这里的剧情也可以理解为袁天罡的成长,虽然他已经一百多岁了,但再成长一回也不是不行,李淳风早就能看到袁天罡会在未来陷入迷茫,最后又因为一个小女孩找回了目标,帮助唐朝复辟开启盛世,所以才会暧昧地笑着看他,而现实就会顺着预言按部就班地运行,一切就像必要的错误一样沉默地发生结尾的彩蛋也有意思,说要抓回安禄山,不良人似乎永远都是强大的,不会衰落不会腐朽,所以连安禄山都能抓。
至于为什么不在潼关前挡住安禄山,那就都别问了。
不知道能不能有个自圆其说的说法,不过大概率还是和这部一样,也不讲问题怎么发生的,就光说怎么解决问题这部电影还是沿用袁天罡亦正亦邪的设定,或许他对小女孩的爱情是真的,至少电影中肯定是这么写,他在一百多岁的时候已经无欲无求,在三百多岁的时候却能绑女人来发泄性欲,当然说两百年能改变很多东西,有可能他焕发第二春第三四五六春,又有那方面的欲望了,可是作为一个动画系列的人物,他五千岁也不该有太大的差别,不然观众怎么能知道谁是谁?
当然最有可能的还是吃书,长期连载的作品总是少不了这种事作为一部电影来说,算是副主角的反派也是莫名其妙,一个男宠是怎么能混到这样强大的?
他是从何而来,凭借什么起势,为何能控制皇帝?
也都不知道,这部电影是薄弱的,背景故事是很薄弱的,所以它唯一好的地方只剩下袁天罡和樊巧儿的爱情故事了
第2143部2023年,动作武侠动画电影《画江湖之天罡》国漫真的是越来越好了,也越来越出圈,我原来确实没有关注过这个IP看下来也觉得还可以总体上来说毛病不大。
但是也没有粉丝们说的那么好。
剧情的问题,我的个人感觉比较大,你要说大帅二三十岁,没有看透生死,参悟生死,很正常,都到这个年纪了,就有点难顶了 ,这个小女孩又有多大的魅力?
真的是这个大帅不太冷?
喜剧的情节真的不少,强行搞笑,但是主题又是生死有很沉重,中间的过度还是很生硬的,最后武则天那里也有点。。
算了,就是觉得有点过了。
动作部分还好,最后的BOSS战,有点魔幻了。。
打的眼花缭乱,反而乱糟糟的,分不清你我。
算了,不吐槽了,肯定会被喷的。。
其实总体观感上还不错。
不用像我一样费脑子,抱着小零食,看就完了。
---我是驴子的分界线推荐指数:三颗星,这个大帅有点憨。
整体来说,天罡传中规中矩吧,2.5星。
但我很清楚,这部电影,无论是票房,还是评价,应该都不错。
它注定会有一批极端粉,无限吹捧,他们会拿着大棒攻击任何批评的意见(哪怕只是批评,不是反对)。
同时,也注定有很多观众会提出批评。
因为,这部作品优缺点都非常明显,这必然导致评价的两极分化。
先说优点。
我个人觉得若森最大的优点其实是画面。
论画面精细度,比他好或差不多的动画,其实也不少,但若森有自己的特色。
首先画面质量是国漫里的第一批队这没话说,但同时若森的画面有着其他国漫没有的高饱和度,色彩非常明丽,显得很有质感,整体上画面非常吸睛。
(这方面说的可能不专业)在画面吸睛的基础上,武打、特效、场景、配乐、节奏等方面都相当不错。
我觉得这是不良人爆火最重要的支撑点之一。
但是,缺点同样明显。
主要是剧情上,作为国内少有的原创动画,本应该鼓励,但说实话,若森编剧的能力确实一般。
比被众多网友黑的秦时明月第六季,我认为更差。
秦时主要只是剧情不好看,不够精彩,但若森是剧情有明显的问题。
总结一下我认为槽点吧。
(有些点虽然个人也觉得明显有问题,但带点主观因素就不列了)。
1、巧儿和她姐姐的剧情。
我只能说太矫揉造作了,我知道编剧像塑造一对表面相互看不上,实际姐妹情深的剧情,但真的没那个功力,看的实在很尴尬。
这类剧情其实是更容易看出创作者的功力的,看起来也不需要什么特效,也没什么大场面,人物也不多。
但很吃功力。
2、巧儿姐被杀。
同样,剧情太装了。
想杀她根本不需要这样,属于强行制造冲突。
3、袁天罡的无所不知。
巧儿姐被杀后,大概晚上,袁天罡就告诉了巧儿姐被杀的真相,袁天罡怎么知道的?
还有后面武则天被囚禁,袁天罡又知道了,不仅知道,还准确知道她被囚禁在哪?
我知道有人会说他能占卜,那为什么不能阻止不死药被偷呢?
阻止武则天被囚禁。
在我看来,这是叙事上的偷懒。
同样,既然知道章五郎偷了不死药秘方,直接抢过来,甚至杀了章五郎,难道不行?
非要等后面敌人发育好了,自己差点玩完?
4、李淳风骨灰选三个地方,有什么用意。
这个点剧情里印象中没好好讲清楚,估计后面也不会讲了。
算不上大问题,但交代清楚更好。
5、丹药片刻就练成了。
袁天罡告诉秘方后,丹药直接就练成了,还一整炉子。
丹药的引子是龟壳?
我看引子是袁天罡的话更合理,袁天罡话说完了,丹药就练成了。
这个bug真的是,让我看到不良人6的感觉。
编剧也真的太敷衍了。
我真的很担心,这种东西成为若森的祖传手艺。
6、吃丹药增加功力?
章五郎打不赢了,狂吃丹药,这是不死药,怎么好端端成了增加功力的药了?
前面吃一颗,靠吸自己兄弟的功力才勉强顶住,吃这么多竟然还能变得更厉害?
当然,章五郎这个角色从头到尾都塑造的不好。
7、功力强就能吃丹药?
这点吃书。
当然,吃书的其实不是这一出,袁天罡的整个形象跟正剧里有明显的冲突(不是靠100岁和300岁就能解释的)。
按这种逻辑,李世民是可以吃丹药的,毕竟章五郎能靠吸功力吃药,李世民也能啊。
这种东西就不细纠了,没意义。
8、寒毒。
结尾又出现寒毒,这个不是说不合理,而是讲的不好,中间应该有个铺垫,显示他中毒这个问题并没有解决。
因为结尾距离中毒时间太久了。
9、武则天被囚禁。
正常讲,前面应该有个铺垫,后面结尾再揭秘。
结果没有铺垫,同样的比如像《满江红》里秦桧的替身,不是说完全不行,但太突兀。
然后揭秘就大大方法揭秘,都大结局了,还搞得遮遮掩掩的。
三秒的镜头显示袁天罡救出了武则天很难吗?
用我自创的说法是:用设置悬念的手法揭秘。
10、主线不明晰。
整个故事的明线还是很简单的。
但是暗线做的不够清楚。
我大致的理解是,袁天罡活太久了,对世事厌倦了,后来因巧儿,看到一种新生的力量,然后觉醒了,重新充满了活力。
但是,暗线里每个环节都不具体,很大很空。
剧情上也没有很好的支撑起来。
当然,大部分观众(特别是极端粉)就看个爽剧。
这个层面的东西,估计是不会考虑的。
(暗线这个词用的不太准确,换一个表达,袁天罡的心路历程,或人物弧光吧)大致这些吧,其他细的写再多也没意义。
相对来说,没有不良人6那种侮辱智商的剧情(丹药瞬间练成其实算一个)。
但我比较担心的是,这种对剧情的敷衍成为若森的一种风气。
我希望若森在剧情上能真的踏实点。
能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态度。
玄机和若森作为两个老牌厂,在我看来,玄机虽然有很多槽点,但多少守住了底线。
而若森,我有点担心守不住底线。
另外,不良人在我看来是一个饭圈化非常严重的动画。
希望国漫早日走出这种饭圈化的氛围!
特此声明:这是我的影评。
说白了就是我的私人领地。
不同意我的观点可以不看。
这里并不是讨论小组。
想骂人到其他地方去骂。
出言不逊者直接举报。
补充说明我在影评里特意提到若森的极端粉。
写的前几天还挺正常,虽然也有反对意见,甚至素质低下的开骂。
但我觉得总体上正常,网络上不就这样。
几天积累下来,也就60条回复。
直到天罡传开分,一会就十来条信息,一会就十来条信息。
短短一个晚上的信息回复,都赶上几天积累的了。
虽然也有正常回复的,但大部分是喷子。
点开他们的观影记录,要不就只看了一两部动画或三四部动画,其中当然包括天罡传。
有些不同的粉丝的观影记录还是完全相同的。
其中也有不少是这两天注册的信号。
其他地方看到一个可笑的案例,1月3号注册的新号,说1月1号注册的号是水军。
我不想恶意揣测,这里面是不是有力量故意组织?
但为了我一个小小的影评似乎没必要。
开分8.1分。
水军或脑残粉已经正式发动了,看看能提高到几分吧。
电影已经看完,不想再讨论,看看水军们的表演。
理智粉们,各自珍重吧!
在给个统一回复。
针对那些提解析视频的。
虽然估计他们不会看,看了也不懂我很好奇他们是一个粉丝群,还是怎的,说的话都大同小异。
首先电影是形象化的艺术。
它的表现力在于画面、声音、台词等。
感性的东西靠解析?
牛头不对马嘴。
《让子弹飞》有很多乱七八糟的解析,但是《让子弹飞》不靠解析,任何人看了都能看出好了。
解析就好比一道菜,客人吃了不对胃口,服务员说你去看看这道菜的配料,多么精细多么丰富,不行你再去看看厨师,做菜的手法多么微妙。
看完了,就能觉得菜好吃了?
没有审美能力的人才把解析视频当正片看。
也难怪不良人6有那么多粉丝,那剧情的儿戏,只有连一个正常人的感受力都没有的人,才觉察不出来,这种人能看懂电影才怪。
《画江湖之袁天罡》大帅的个人电影终于来了,真的…太激动了!
通过这个故事,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了大帅之前遭遇过的事情,还有他和李淳风的深厚情谊!
这回加入的新角色樊巧儿…我觉得很不错,很出彩!
原来她是李星云的师姐啊!
动画制作非常精良,故事情节设计也不错…如果你是《不良人》的粉丝…那么这部电影必看就对了!
大帅确实是太帅了!
几场动作戏也特别炸裂!
太出彩了!
打的那叫一个昏天黑地!
一天是不良人、一辈子都是!
当听到这句话的时候…真的是感慨万分啊!
最后片尾有两个彩蛋,必看,信息量很大哦!
只可惜这部电影没能登陆大荧幕!
可惜了!
啥也不说了,不良人们,赶紧看起来吧!
《不良人第七季》咱们2024见!
个人主观评分8分!
没看过不良人系列,单纯只看了这部天罡的电影,在国漫动画遍地开花的当下,依然有被这部作品惊艳到。
画面精美,剧情闭环,打斗够high,大帅够帅。
一个双向救赎略有俗套的故事,带点这个杀手不太冷的影子。
大叔拯救了小女孩的人生,小女孩拯救了大叔的心。
先只谈谈袁天罡和樊巧儿之间的感情,不知道为啥不太看到关于这个的影评。
从抽象的角度看,樊巧儿代表了最普通的百姓,用善良和本能点燃了袁天罡拯救天下苍生的心。
从具象的角度看,樊巧儿对大帅有着崇拜式的爱慕,你救了我的命,我也愿意为你赴死。
大帅对樊巧儿的感情比较复杂,有对徒弟的呵护,有对女儿般的宠爱,和内心隐现却不愿承认的动心,你救了我的心,我也愿意为你赴死。
几处细节可以发现,如大帅担心巧儿修炼掉下崖时拉了她一把却不愿被发现,回头走路时居然崴了一脚;如大帅和巧儿逛灯会帮她套圈圈一起写心愿,这简直就是谈恋爱场景啊;如特写大帅和巧儿躺在大鼓上时的手,总觉得大帅是想等巧儿牵住自己的手;如巧儿跳入水中去报仇时,晃动的大鼓就是大帅内心的涟漪。
最后,袁天罡实现了樊巧儿的所有生日愿望,从踢胡子,去救她,帮她报仇,帮她实现盛世安宁,再陪她过生日,让世界不再有爷这样的人。
如果这不是爱,那这是啥?
一刷《画江湖之天罡》(简称《天罡传》)觉得不像《风语咒》那样有更深层的人文、哲学思想且极致反套路,一些情节还是可以预见到的,似乎不及《风语咒》完美。
可没想到《天罡传》后劲大,不知不觉竟然刷了N遍。
《风语咒》当时也只看了两遍。
思来想去,我究竟喜欢《天罡传》什么呢?
首先是情感。
再高妙的技巧、再高深的思想也敌不过真情实感。
有时就是为了听片头配乐,又刷一遍。
钢琴、萧、大提琴、管弦交响以及最后的人声,起承转合,波澜起伏。
尤其大提琴起来时,配合三峡穿行的画面,一次次跟着袁天罡心碎成灰、凄怆苦悲。
忆起多年前为至亲写的悼亡诗:“茕茕怆然兮心之靡摧,非吾四时兮宙宇同微。
”像极了万念俱灰,说天下人乃至自己都不过一滩烂肉的袁天罡。
宇宙也不过一粒尘埃,又何况渺小的世人。
导演周飞龙谈及三峡穿行画质不够好,是因为作曲毛亮拿到的画面有这部分,而最开始的定稿删除了,但毛亮已经写了大提琴部分。
周导觉得大提琴部分非常符合袁天罡当时心境,不忍舍弃,临时又补了三峡穿行的画面。
知道个中原委后,更明白了这世间或许从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但古今中外无数人的情感无外乎都是那些。
电影中的袁天罡、周飞龙、毛亮、我……在大提琴响起那一刻,应该都有过或能体会到相似的心境。
“念天地之浩淼兮山河远邃,观其自变兮物我皆非。
”当然,绝大部分观众更关注袁天罡和樊巧儿之间由疏到亲的情感加强,虽然这部分有点套路,但确为经典的套路。
最后他们之间似师徒、似父女、似朋友的情感也确令人感到温暖。
但我感触更深的则是恻隐之心,即孟子所说的四端之首:仁。
发端于不忍善念,譬如袁天罡对巧儿、吕大、吕大女儿、曾经的下属,譬如巧儿对吕大女儿……。
这也是章五郎被刺后看到巧儿,断定袁天罡肯定会出现的原因。
敌人往往比自己更了解自己。
袁天罡觉得自己已断尘念,但其实一直有着恻隐之心,正是这一丝不忍,让他在走出安乐阁时没有拒绝巧儿的跟随,甚至表态保护巧儿;让他在看到巧儿烫伤的手后,有了一丝松动;让他在感受到巧儿救助产妇的善良后,尽心传艺,由“或有可乘之机”到“杀之必成”……但要究这恻隐之心,巧儿更在之前。
带领袁天罡来到安乐阁,袁天罡打赏五枚铜钱,她只取三枚。
她说的不容易,显然是通过袁天罡衣着和代步工具判断的。
能对青楼客还存恻隐心,足见至善。
因她展现出的纯真与善良,让袁天罡选中她侍应,从而有了交流,有了情感,多了一分不忍。
所谓的因果不外如是。
此外还有樊灵儿对妹妹的呵护之情。
倒在血泊里的她一滴泪滴划过眼角,看着妹妹替她走出了安乐阁,临终前也算一丝安慰吧。
凡此种种,人间真情,古今如是,不失不央。
其次是人物。
《风语咒》走思想向,人物尤其配角比较符号化;而《天罡传》走情感向,人物刻画更细腻、立体且符合时代特质。
在我看来这个故事不仅仅是大叔和萝莉的互相救赎,更是袁天罡们的自我寻找。
开篇讲一位厌世的百岁老人,但他厌倦的到底是什么?
袁天罡厌倦的不是杀戮本身,而是被当做统治者争权夺利的工具所行的杀戮之事。
张柬之和吕大为巧儿演绎袁天罡往事时有个烧纸条的镜头,纸条上写着“越王李贞上下五百三十六口已毙”。
历史上的越王李贞是李世民第八子,相当于武则天的儿子或小叔子,起兵反对武则天专权,兵败自尽。
李武两家的争斗属于统治阶级内部权力分配,严格说没什么正邪之分,所以被一方当刀用的袁天罡才会觉得厌倦,在这个时候弃官。
但通过故事开头他吟唱的《龟虽寿》、对世人的丝丝不忍、在吕大家内心与李淳风对话……所展现的矛盾心态都表明他并没非真的毫无挂碍。
他在乎的东西还很多。
袁天罡最后出现在通天宫是为了救巧儿,但不仅为巧儿一人,更是为天下百姓。
李氏皇族和武则天虽然都不够好,但只为了试探袁天罡是否真弃世兼灭口就能屠尽安乐阁的章五郎比他们更坏。
李武两家的争斗基本还只局限在统治阶级内部,但如果让比他们更坏的章五郎上位,腥风血雨就会扩散到权贵之外的平民百姓。
在通天宫,袁天罡对巧儿说食言要付出代价,这里的食言不仅指和巧儿之前“与我无关,绝不纠缠”的约定,还指他在安乐阁对章五郎说的“与我无关。
”袁天罡放心不下的终究还是太平盛世、国泰民安。
影片里表现袁天罡心有挂碍的还有一处:他在安乐阁问老鸨是否认识李淳风。
这处实在是太经典了。
执着于给挚友寻找埋骨佳地,挚友选了凶煞之地,便觉定有别情,试图通过此地之人找出原因。
足见袁天罡实在是个十万个为什么和真的很在乎,根本不可能弃绝尘世。
无论看多少次,每次看到他眼里希望的光在听到老鸨一顿胡扯后逐渐熄灭,还是忍俊不禁。
一个小情节,既丰富了袁天罡的内心,又塑造了狡黠市侩的老鸨。
影片里配角也很丰满立体,最想说的是武三嗣,大概是把真实历史上武三思和武承嗣的名字捏一块了。
不管叫什么,代表的是武则天的侄子们,就像章五郎代表了武则天的男宠们,如张易之、张昌宗。
因为视力不好又脸盲,一刷时看到章五郎对武三嗣说“太子殿下”,还以为是一个新人物。
毕竟电影是演绎,不是照抄历史。
但总觉武则天立的太子对章五郎唯命是从有点奇怪。
及至后来武三嗣对章五郎说“您章家的太子”时就更奇怪了。
二刷才发现原来是一个人,进而明白其实电影里的武三嗣和真实历史中武则天的侄子们一样从来没有被武则天立为太子。
之所以章五郎会称他为“太子殿下”,是因为他们达成了某种私下约定,即武三嗣助章五郎掌权,章五郎再用武则天的名义立武三嗣为太子。
但到剧终,立太子这个许诺都没有兑现。
后面所谓“章家的太子”也不过是武三嗣在章五郎面前做小伏低罢了。
这两个人很像。
章五郎能在袁天罡面前俯首听命,隐忍筹谋,武三嗣又何尝不是。
他知道武则天看不上他,想当皇帝走武则天路线没戏,只能等章五郎控制武则天后利用章五郎假传圣旨。
但他也清楚章五郎的野心不止控制武则天那么简单,所以同样在伺机而动,否则巧儿岂会那么容易接近章五郎。
通天宫大战最后下的命令更暴露了他的真实想法:利用章五郎控制或者杀掉武则天,再等袁天罡章五郎斗得两败俱伤时,将二人一并诛杀,他便可顺利登上帝位。
可惜他只看到了袁天罡为巧儿和章五郎结下的私人恩怨,无法体会袁天罡为国为民的大义。
章五郎这个反派主角塑造得也甚合我意,有文化、有野心、有诡计、有狠劲,这样的四有青年才符合我对武则天的想象。
中国古代唯一一位女皇且政绩评价不低,就算找面首也不可能找个脑袋空空的文盲,总须思辨古今中外,指挥五音六律,言谈诗词风雅,行事谋定后动。
给章五郎炼丹配的两句诗“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实在太妙了。
这首传为武则天所作的《腊日宣诏幸上苑》又称《催花诗》,前两句是“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
”后两句由章五郎念出,既表现了他焦急的心情,又暗示了他称帝的野心。
第三,诗意周唐。
真正的诗意不是像《长安三万里》那样牵强拼凑故事,生硬堆砌诗词,而是通过故事、人物、台词、画面……让观众感觉到片中人自然而然地把诗词歌赋当做表情达意方式,而非炫耀记忆的工具,进而自己也被引领进入这种以诗代言的模式。
去年《封神第一部》上映时,我刷了五遍。
到后面情节已经烂熟,有时就是坐在影院闭眼听台词,享受古韵的氛围。
其实影片里的服化道和商周易代之际相去甚远,若说服装可能蓝天野那版《封神演义》更接近真实情况。
当时的语言既不真如台词那般结构,发音也大相径庭,但影片所展示的确是我想要的商周气象。
毕竟故事片不是纪录片,就是给人做梦用的,为什么不做美梦。
慕古但不泥古。
《天罡传》也不是复原款,且偏武侠风,但由各种元素综合所构建起来的诗意氛围令人享受其中。
虽然真正引用的诗句很少,但与情节、人物融合得足够好,再加上古意盎然的台词,令人仿佛置身周唐。
表现着急不是亲自用鞭子抽炼丹工人,而是吟两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骂人前先要比兴“草芥蜉蝣,岂知晦朔”(草芥用在此处个人觉得有争议。
如按《逍遥游》原文,应把草芥换成朝菌。
毕竟大部分草本植物的寿命不仅超过一天、一个月,甚至有些多年生还可经年,而菌类普遍很短。
当然用草芥可以理解为章五郎对巧儿、安乐阁众人这样的平民百姓的轻视,把草芥看做蜉蝣的定语,像草芥一样的蜉蝣。
对百姓的轻视昭示了他不可能是一个好的统治者,正因如此袁天罡才不能不管。
这样看,用草芥也是可以说通的。
);狎妓嫖娼都要先吟诗作赋。
(当然嫖娼是不对的)。
影片里用的最多的一首诗是曹操的《龟虽寿》。
开头袁天罡心灰意冷时唱过,结尾又复踏。
每次都是前四句:“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其实故事的走向早已隐藏在后四句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如果换成仲长统的“飞鸟遗迹,蝉蜕亡壳。
腾蛇弃鳞,神龙丧角。
”可能袁天罡真的会”人世可遗”了。
而像“物有生死,理有存亡。
不死之法,遁天妄行。
……”这样的骈文台词,对构筑诗意同样重要。
除了引用诗歌和优美的台词,诗意还体现在传统中式美学所讲究的意在言外,即言语中的机锋。
章五郎和袁天罡在安乐阁花园中的对话最为典型。
“长途跋涉,也来长安逛青楼”:男宠离开主子开始撒野欢儿。
“风太大,火都不稳了”:谎话扯太大,傻子都不相信。
“就是只猫”:别高估自己的能力。
章五郎到底什么时候囚禁武则天的?
得知袁天罡辞官后还是屠安乐阁后?
我倾向于得知袁天罡辞官后。
因为在安乐阁,袁天罡问章五郎挽留的话到底是谁的意思,可见他并不认为武则天会挽留他。
所以,片子开头寻人的旨意很可能是章五郎矫诏。
另外,袁天罡在朝中那么多年,武则天都没要过不死药,怎么可能这个时候要。
所以想要不死药的只可能是章五郎。
有意思的是武则天养男宠,男宠权欲膨胀囚禁武则天,立假武则天当幌子,假武则天又找男宠扮演章五郎玩唯命是从的游戏。
仿佛权利套娃,又像权利莫比乌斯圈。
最后说一处问题。
巧儿领袁天罡到安乐阁时,门口龟公的台词“打杂少女樊巧儿”实在太刻意了,完全是说给观众听的,已经脱离了人物对话范畴。
樊巧儿的名字字幕已交代,打杂的工作后面樊灵儿会说,而且可以通过她的行为了解,没必要在这里重复。
少女完全是为连接打杂和樊巧儿加的称呼,奇怪且太现代了。
总之这七个字纯属画蛇添足,不仅没必要,还破坏了对话的合理性。
正常对话,直接说“你不是正缺钱”就好了。
不明白全片台词设计都很好,为什么这里会出现如此明显的错误。
仿佛这处和其他处不是一个编剧。
就像封神,台词考究优美,却出现自称“殷商”这种常识性低级错误。
通过侦查,初步排除了冉平、冉甲男,大概率是曹昇和乌尔善干的。
曹昇再怎么也不至于连这个都不知道吧,最可能乌尔善为了气势和音韵牺牲合理性。
这种牺牲令人无法忍受。
无论如何,合理性必须是第一位的,否则你弄得再朗朗上口、气壮山河都会出戏。
戏都出了,建立在入戏之上的一切都会崩塌。
另外就是看到打铁花时巧儿的台词“就是那个”,个人觉得换成“这个就是”更好。
毕竟这那还是有远近真幻区别的,既已在眼前,称这会更符合千里寻觅到此的感觉。
当然,这处不能算错,只能说每个人语感的细微理解差异,不存在实质影响。
周五闲来,看不良帅。
大帅风采,依旧非凡。
影片的手法第一人称,第三人称,人物质感,画面细节,各种样式做的精彩万分,从6月份看完不良人第六季便等待该项目立项实现。
到如今,终成现实。
算是了却最后三天的心愿。
剧中感想或是看金庸的方向,一口气,精彩万分。
说说剧中,很多要问。
一口气看完,精彩、刺激、动感、真实、艺术、模范……讲讲自己感悟:保证充分的实力。
只有实力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大帅有百年的天罡诀,用以章五郎的决斗,不相上下,用实力才有说话的底气。
章五郎不敢对大帅动怒,在呼吁药方与药引不在手中,万般故事都在发展之中产生变化。
很多事情都变来变去,不死药就是章五郎的死穴。
要保留好自己的资本,靠人不如靠己。
所有的事情都要具有自我的资本,才能保证一定程度的成功。
袁天罡用自己的四朝谋划不良人,用来锻造自己的功夫与实力。
这是资本的积累,是保证成功的最佳方式。
保留一些温情,可以走的更远。
人活一口气,要有目标,空无目标的人生就是虚幻的。
李淳风给天罡三个锦囊就是给以了人生方向与目标,在目标之中完成相关的事物,人与人也是这样,事业与相关的事情都来源目标感。
在李淳风未给到相关目标时,天罡是对生活失去信心,是在求死。
之后,则是生。
大叔与萝莉是讲故事的关键。
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反差才可以让故事更有看头,明白为何而来到哪里去可以讲故事变得更好看。
这也是用反差来吸引人,同时反差也是两者间最能让人保持情感的方式。
给生活一些反差,或许比一般时候都更加要精彩。
衣食住行,吃喝穿用。
都要在某个时候保持一些反差感,而不可循规蹈矩,就此等死。
答应别人的事情,可以食言但要付出相应代价。
大帅食言于小樊儿,用自己的胡子作为代价,但是这是两个人互相情愿的食言。
或许在樊儿心中有一些情愫存在,那是心底纯真的事情。
天下事,金诚所至,金石为开。
印象最深刻的是樊儿从或对中找到打铁花的线索,不顾自我的伤势而找到相关的方向,跟随大帅风餐露宿,无怨无悔。
一路坚持,一路寻找,打铁花于火中取种,这就是金石为开的真诚。
拜师学艺过程艰苦,磨砺道心全在自己的内心如何去做。
但是无论过程如何困难全在于自己如何去相信。
相信自己的本事于内容,相信自己为什么而活着。
人是活一口气。
有目标,有人,有朋友才是生活,若是都不存在了,只你一人,活着便也无趣。
大丈夫要有能屈能伸,吞吐天下之志,咬定大方向不要放松。
坚持的走大方向,一直望着大方向去走,可以允许自己在某些时候缺少了动力,但是一首歌结束或者一部电影完结。
就要去思考大方向是什么,有时候自己的一些小手段都是为了使大方向完整,不可轻易地更改自己地大方向。
立大志,朝着远方一直向前,保证日日新,每天向前。
坚定自我,有些事,自然成。
不要想着一天完成,做长期主义。
大部分是想着病了才去买药,胖了才去减肥,事情坏了才知道补救。
但凡事情做在前面的人都是智慧的人,因为明白自我的方向是什么,是在什么地方。
成为一个长期主义者才能保证事情能望着自我预定的方向。
天罡正是如此。
将事情做在前面,提前谋划,提前部署,保证事情能够完成并且明白该如何去行动。
暂且如此,未作修改。
第一感受。
【值得欣赏的点】1.巧妙融入了古文化中的优良元素:在天罡快要被章五郎打败时,低声吟诵着《龟虽寿》。
在占风水时,提到了星宿的名字。
华佗神弩和中医针法也融入了电影中,幻化为了兵器。
而且也打破了“风水定论”。
青楼处的风水不好,以李淳风的占卜术不可能提前占卜不出来。
但是他并不介意风水,只为给挚友找到生命的羁绊感。
这也反了迷信的风水论。
2.讨论了生命的意义:活了一百多年,见过太多因朝廷内斗导致的无辜杀伐,却不能救人。
或许天罡的心早已麻木了吧。
但是樊巧儿见人相救的善良、有决心报仇血恨的勇气打动了他。
(毕竟先前武力高强的他都不敢去反抗秩序,但一个只有15岁的小女孩却初生牛犊不怕虎,勇于反抗。
3.姐妹的情感:巧儿的姐姐虽然在平日里总和妹妹耍嘴皮子、争夺母亲留下的簪子。
但是姐姐却将盗取宝物的钱留给了妹妹赎身,帮助妹妹离开这个地方,在袋子里还放着妹妹喜欢的簪子,还有其他的很多饰品。
4.幽默5.有隐喻意比如巧儿出现时的小雏菊,象征着她天真浪漫的性格。
6.一定程度上也反应着当时社会问题朝廷为保证自己的势力,到处杀人。
【缺点】1.男权思想严重①前面青楼的故事片段。
老板扬言女性都是靠男人走出这个青楼的,巧儿也是拽住天罡的衣角才得以逃脱。
②章五郎扬言“女人都能当皇帝,我章五郎怎么就不行”2.没有很点当今的真实社会问题,更多的是精彩的视觉盛宴和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
为了故事而故事。
3.还有感觉严重模仿《姜子牙》呀,大叔和萝莉(当然不是爱情向,只是说这样的主角搭配)。
就连巧儿的性格、服饰和妆造都和小玖很像。
所以说,一个好的动画电影,光有技巧和建模是不够的(比如这部《画江湖之天罡》),光有故事也是不够的(比如《姜子牙》。
一定要借古喻今,再加上这些技巧和建模,才能真正地走入人心。
当然,大部分人可能也只是图看电影,看的开心罢了。
作为一个一路追着不良人看的动漫粉个人感觉还不错 尽管大帅这个人物有点割裂但毕竟这是大帅还作为所谓“凡人”的时候整体节奏顺畅 人物表情细腻 确实很奈斯最后的不良帅一亮像 真的鸡皮疙瘩起来了若森加油!
劝退劝退
看这么高分还有些期待,看来还是不行,剧情很简单,这个打斗一直都是快节奏,一开始会很爽,但是久了看着就会很乱
画江湖不良人 天罡故事的重制版,重制的画面和剧情比原来剧版的精良。天罡原来还是挺爷们的。其实把之前一些内容重制也不是不行。比较期待灵主
所以同样服了不死药的奸臣却因为一根银针死了?
冷酷、重情义、善良…然后呢?没了,袁天罡这个人物的刻画还是生硬,不够丰满、不够立体,照着“这个大帅不太冷”的套路拍,有些程式化脸谱化了
最爱的不良人啊,失望了,期待过高了。就感觉精华都在预告里了,偏偏正片是平平无奇,甚至要吐槽,武一代女皇啾啾这么怂?知道你要表现真假,能不给个镜头。一个天下和朝堂就这么两三个人来来回回,没有格局,没有气场。不良帅,看不到成长弧光,也看不到高光。预告里营造的感觉呢?不良帅经历了啥呢?导致如此心死。就这么突然,老友死了十多年,然后突然颓了?谁谁又开导了谁呢?李淳风仙风道骨的结果是作用呢?没看出来大大的作用,也没见出来多深的感情。以为里面角色有联动传承,结果,就是真一点都没关系?就就打酱油过场?就巧儿就这突然这么重要了?李显,唉,真的就是个历史工具人了。为了承接李唐而出来打酱油的。反派也是一脸嘎嘎嘎乱杀啊,就就没有任何啥计谋啊权谋啊技能啊,啥啥啥的,我都不知道自己在说啥了。就整片普普通通,这大帅也。
呃呃,非常粉丝向的电影,把袁天罡一个活了百岁,历经四朝变迁的人物刻画得如此单薄……不良帅的人生需要一个小丫头来启发吗?不良帅的实力打不过一个吃药的男宠吗?身处高位的人需要自己动手天天去杀人?他是国柱,不是杀人机器啊……
动漫:剑在我手,为大唐万代必将未雨绸缪! 平生挚友唯李淳风一人。电影:养成系女主/我的不良帅爱人
18元花的很值得
不知所谓
看过
故事不够吸引人,看了一半弃
前后质量差太多了吧!后期都模式化的剧情了
柬之兵谏 武皇还政 可惜 前一个小时都是水时长的剧情 后面的武戏也很凌乱 不看也罢
虽然并未超出恶人极恶的脸谱化和剧情的套路化,但也颇有看点,尤其是人物的微表情表现值得称赞。
一起疯狂吧
确实够不上院线,就一普通网大。说它是结构简单的类迪士尼爷孙公路片吧,口味还怪成人向。说它重点在袁天罡吧,厚重感没有,人物张力甚至不如张五郎,整条线的每个煽情点都欠火候。可能当粉丝向作品看还行吧…
找点有趣的事干就不会有钱没处花了
令人发指的不良人系列动画还勉强真人版简直毫无美感一个个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