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1903年《火车大劫案》算起,西部片有着近一百二十几年的跨度,涵盖了侠盗、拓荒、淘金和爱情;公路片、战争片和艺术片;英雄悲歌、田园牧歌和暴力美学等诸多类型不计其数。
截止这部《训荒记》我已经将不同年代、不同类型的西部片都看了个遍,这一百二十几年西部片有辉煌有落寞,曾经也一度陷入低谷,但这样一种具有强烈风格特征的类型片是不会被人们遗忘的,不同年代的导演对西部片的创作也不尽相同,最明显的就是不同阶级立场的角色刻画开始变得越来越细致。
例如故事情节和立意越来越丰富,这里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对印第安人族群的描绘变得具有反思性,这种反思从1956年约翰福特的《搜索者》里就已经出现,但一直发展到九十年代才逐渐在西部片里普及开来,如今在这部《训荒记》里见到对印第安人这样的刻画已经是说习以为常的事了。
当然这部剧还有很多其他想表达的,西部的开拓者、不同信仰的移民这些都是美国历史的一部分。
现在的西部片越来越注重对于西部世界里真实历史的刻画,从曾经刻板印象里的强盗、牛仔、治安官的英雄故事变成了拓荒、移民、建立小镇和农村的历史叙事。
美国的西进的历史不只有英雄故事,还有更多勤劳的人民拓荒和开发西部的历史,这就是所谓“牛仔”精神的具象化。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没想到看到一部宝藏惊悚剧情片!
自1月9号全部放出时,就迅速成为网飞热门剧Top1,或许是大家久旱逢甘霖一般隔了很久终于发现一部西部片所致,又或许是奔着《荒野猎人》的编剧Mark L. Smith名头看的,毕竟他写西部片类型真的非常拿手。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观众的热忱让这部剧成为了近期非常值得一看的西部剧集。
令人不安的音乐随着背景字幕将观众迅速带入那个蛮荒世界。
故事发生在1857年的犹他州,这里是摩门教众聚集地,还有大批美洲原住民正遭受着白人的驱逐屠杀。
美国二战爆发之前,旧秩序即将崩塌,新秩序还未确立,犹如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光。
女主莎拉带着儿子跟着迟到的领路人来到了无主之地布里杰堡,在这里与提前约好的另一个车队会面,结果因为迟到了三个星期,那个车队已经离开。
冬季已经来临,前往西部的道路一片蛮荒,她不顾一切劝阻,带着儿子就跟着摩门教一起上路了。
可是不到半途,他们就被一群带着头罩的暴徒虐杀。
摩门教领头人被割头皮,妻子及其他几个漂亮的女性成了俘虏。
莎拉带着儿子死里逃生,跟着的还有从家里逃出来的原住民哑女。
危险犹如时刻笼罩着的阴云,如影随形。
故事进展很快,导演毫不含糊直接给出莎拉为何如此迫切前往西部的原因:她正在被通缉。
或许是莎拉带着儿子奔逃的绝望与恐惧打动了藏在暗处的男主艾萨克,本来就冷漠的他竟然在危急关头伸出援手,这也不禁让观众发问:他为何会对素不相识的母子抱着令人难以理解的同情?
导演有意安排了三个标志性的女性角色作为整个故事的铺排:白人逃亡女莎拉、摩门教女、原住民哑女,而不是传统的男性主导的叙事。
在这个蛮荒之地,武力值低下的女性如何幸存,如何逃脱男性追加而来的暴力围猎,是吸引我的关键。
逃亡过程中,莎拉独立的人格以及善良的本性为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危机。
第一次因为对男主的不信任,固执己见地要自己去看男主买马,导致两人差点被杀。
第二次因为大发善心,被小女孩诱骗,最终失身。
弹幕清一色地骂她没脑子、自己找死、愚蠢……
可我觉得这样安排是有意的。
在失序、暴力的蛮荒之地,善心显得不正常、不合时宜,正常的行为逻辑在这里是行不通的。
紧接着的剧情直接印证了这一点。
女主反杀强暴她的人,把那几个男人都杀了,她的愤怒通过厚重的呼吸与夸张的表情传达出来,直冲屏幕,那一刻是她复仇的快感,但也象征着这个蛮荒之地的道德全面崩坏,人性的泯灭是那么的容易。
“驯荒”不是野蛮之地被驯化,而是人类文明在野蛮之地被磨灭、崩塌。
很多全景镜头,人物处于画面较小的位置,同时45度倾斜镜头以及镜头的不稳定,都暗示着人物命运的渺小与无助,以及环境的残酷与黑暗,这么恶劣的境况之下,她们如何逃出生天?
这个疑问一直持续到剧集的最后,观众大气都不敢出,只想着看到她们成功到达目的地,虽然那个“丈夫”是不是真的存在都要打问号。
别有用心的总督,正邪兼备的布里杰堡堡主,全体覆灭的政府军,内部分化的原住民……他们的邪恶与冷漠,他们的人性与最后一丝善良,都在这片土地上有着不同的灰度与厚度,构成全剧不可或缺的探讨毁灭与邪恶的质素。
最后女主改道要去加利福尼亚,而不是选择去找那个几年都没有音讯的丈夫,我想这代表着她不再需要男性的庇护,这一路的遭遇让她终于明白,能够保证自己与儿子安全的,始终是自己。
虽然不知道她们能否到达,但我坚信,她这一路无论碰到什么困难,她都不会再恐惧。
血腥暴力,奸淫掳掠,全员恶人。
荒野难驯,只能奋力搏生存。
今天要聊的就是这部网飞开年大戏《驯荒记》。
《驯荒记》American PrimevalNetflix / 2024.1.901100多年前,杨百翰为躲避主流基督教社会的排挤率领一批基督新教摩门教的信徒来到美国犹他州,在此开荒建城,创建了现在的盐湖城。
此时也正值美国南北内战的前期。
《驯荒记》的故事正是设定在这段真实的历史基础上。
剧情围绕一对母子前往犹他找寻分隔多年的丈夫的过程展开。
剧集开头,这对母子正在圣约瑟夫修建中的简易车站焦急的等待着接头人。
本已做好在怀俄明州的布里杰堡和向导会合的母子二人。
因为迟到的原因,向导已先行离开,错过了继续赶路的机会。
就这样母子二人不得不在布里杰堡逗留并找寻新的向导。
本以为同类聚集的地方越安全的母子,前脚刚到,后脚血腥相杀大场面便接踵而至。
在首领极力劝说改期无果后,首领随即欲为母子二人引荐一名新向导里德:一个在印第安部落长大并对这片土地最了解的荒野孤胆侠。
不料,却被里德拒绝了。
但幸运的是,这时恰巧有一伙车队路经此地,母子二人别无选择的跟随车队上了路。
好景不长,在路过一片由摩门教徒管理的草原时,与对方发生了冲突,车队几乎全军覆没,男人被屠杀,女人沦为泄欲工具。
这场冲突后面被美国军方称为“山地草场屠杀事件”,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事件是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
在这危难之际,母子二人头戴主角光环,在回心转意的里德的帮助下,暂时脱离了险境,还收获了一名印第安族少女跟班。
此后主线剧情在四人的艰难跋涉中推进。
02观感上乘,逻辑欠缺剧中女主因杀了人被迫带着坡脚儿子远赴千里寻找丈夫庇护,身为通缉犯,一路张扬毫无遮掩隐藏,这个设定未免是太过随意。
并且一路哭哭啼啼、慌慌张张的傻白甜形象实在很难让观众把她和杀人犯联想在一块。
以至于在赏金猎人出来后,探长本人也只有一脸诧异。
似乎是强硬塞进去的剧情桥段。
另外,到了最后一集就差一公里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女主又开了个小心思,这时还能为了避嫌,冒险与保镖分开。
以至于里德被杀。
不得不怀疑这是为了最后的煽情勉为其难的安排。
探长看来,这部剧除了剧情安排的逻辑不够严谨外,其他方面确实硬核,真实的历史背景,毫无掩饰的血腥暴力观感。
只有丛林法则,没有太多刻意的美化。
这种真实感足够拿来下饭开刷了。
驯荒记240126有大叔有少年有萝莉有异域风情的美女有蛮荒的风光一般这样的剧都挺好看的结伴而行是为了奔赴文明野蛮之地就留给上帝去察觉吧但我想说的是看了那么多美剧也不敢轻言自己很懂灯塔国我连英伦腔都说不利索文明与野蛮的交锋以美国西部拓荒时期为背景,再现了19世纪中叶南北战争后美国社会的动荡与扩张。
剧中的人物形象丰富——赏金猎人、宗教信徒、原住民部落、拓荒者——共同勾勒出一个野蛮与文明交织的世界。
在追求新生活的旅途中,剧集展现了人性在荒野中的挣扎与复杂。
剧中揭示了南北战争后美国社会的真实图景:随着铁路扩张和领土争夺,拓荒者将枪支、宗教和商业文明带入原住民的土地。
剧中角色在生存中展开的冲突,正是当时西进运动中暴力侵占与文化毁灭的缩影。
文明的扩张,不仅让拓荒者深陷血腥争斗,也让原住民的家园付诸一炬。
作为一部西部剧,《驯荒记》不仅是视觉与情感的震撼,更是一部历史的反思录。
它提醒观众,“蛮荒”与“文明”的界限或许并不清晰,而拓荒者的壮丽冒险背后,往往隐藏着毁灭与代价。
这是一部剖析人类历史复杂性的佳作。
不知道美国现在的摩门教徒怎么看这部剧?
起码在犹他州是不会有好评的吧,不知道把杨百翰刻画得如此阴暗负面是否符合美国主流史观,当然当时摩门教的一夫多妻制确实被美国主流民意抵制,所以才有布里杰调侃杨百翰20个妻子的情节。
全剧把西进的残酷和人性的扭曲展现得淋漓尽致,比黄石《1883》略逊色,但也称得上制作精良了,值得收藏。
那个老白男军哥一直在写日记,什么你一旦踏入这片土地,你就会迷失。
和平会消失,善良的人会慢慢消失,心会变的坚硬巴拉巴拉的这大概就是导演想表达的在我看来这跟他们跟羊搞过还要说羊是魅魔,是恶魔化身引诱他们犯错一样恶心最后还要把羊杀了吃肉都那么多年了,白男还搞这种恶心人的情非得已,来企图获得内心的救赎就跟素食者群体一样,既要又要,通过素食来对抗罐头加工厂,也只有西方搞出来这么一堆畸形的病态群体在我看来和白男一样,我们这边也有素食,是和尚的修行,为了不杀生,但是一般人都会觉得这是对自己的一种惩罚,这是违背本能的,一般人谁会出家,无非看破红尘,无非素食这种手段的惩罚自己,鞭策自己就说那么多,看个剧可把我恶心坏了最后还要硬把男主给嘎了,我只能说,男主是整部剧最佳小丑
前五集还挺不错的,最后一集扯蛋了,太刻意了不说,净瞎煽情,感觉像突然变主旋律电影了,男主的结局非要这么安排吗,女主和男主之间也是暧昧,亲了又走,走了又回来救,然后牺牲,对,就是牺牲,也谈不上壮烈,就这么完了,有本事再活下来大团圆啊,还有一些地方安排的也太刻意,反正我是前面看的还挺带劲,最后一集属实无奈了,就这样吧,顶多也就值3.5分
第六集这一段太燃了,被俘白女加入红羽毛🪶,并肩迎敌!!!!!!!!!!!!!!!!!!!!!!!!!!!!!!!!!!!!!!!!!!??!?!!?!??!?!?!?!!?!?
这一段太燃了,被俘白女加入红羽毛🪶,并肩迎敌!!!!!!!!!!!
这一段太燃了,被俘白女加入红羽毛🪶,并肩迎敌!!!!!!!!!!!
这一段太燃了,被俘白女加入红羽毛🪶,并肩迎敌!!!!!!!!!!!
看似丰富,强大的个体,在你认为他们都能突破重围解决困境时,他们偏要一个个死给你看。
这是南北战争前夕,没有什么不可能,也没有什么是可能,每个人都是尘埃。
比某些聪明绝顶,舌战群雄,一个打十个的强多了。
真实的过去,其实就是在这样的一次又一次的失败里累积的,哪有那么多大获全胜丰富多彩惊心动魄的故事,百分之九十都如剧里一般。
女主简直是令人无语到看不下去,圣母心总是出现的在一些奇怪的时候,不适合我。
女主简直是令人无语到看不下去,圣母心总是出现的在一些奇怪的时候,不适合我。
女主简直是令人无语到看不下去,圣母心总是出现的在一些奇怪的时候,不适合我。
女主简直是令人无语到看不下去,圣母心总是出现的在一些奇怪的时候,不适合我
扣一颗星给男主死了……女主和她儿子是什么活阎王,所到之处所见之人都得死,男主甚至没撑到最后5分钟。其他场面都拍得不错
其实是电影的体量所以很多东西写得不细,起承转合太快了,但是氛围和节奏是真好,浪漫又苍凉的悲剧感
残酷的西部,壮美的西部,历史的西部,坚韧的西部
老套
哈哈终于有人对杨百翰下手了。近年的西部美剧基本上被谢里丹各种花式向保守派致敬的老头发家故事给占据了,一对比此剧就蛮有意思,拎出一段古早异端教派发家史——现在的摩门教可是富可敌国——口口声声说大家都迫害我,干的却尽是些杀人越货、强占地盘的勾当。这指的谁很清楚了吧。
虎头蛇尾
枪战场景不错,情节几乎没有,混乱,降智,烂尾
前面有些降智可以忍,最后一集写的跟糖水剧似的忍不了啊,看的我汗毛直竖太难受了,还不如让这重组一家子过上安定生活的结局,这种莫名其妙的死制造煽情,真的蠢到家了
哇哇哇,不好意思,有点尴尬(*ᴗ͈ˬᴗ͈)ꕤ*.゚
一打起來鏡頭晃晃悠悠像吃了炫邁,攝像機都拿不穩還拍個毛的劇?
太爱这样的剧,如果只留下男主护送母子这条线我会更爱。好久没有看过这样震惊的西部剧。
头皮被掀了居然没事 这尼玛科幻片
结局男主真是死得。。。
故事发生在西进运动末期、南北战争前的大西部,摩门教领主为开辟一方教民的“锡安”圣地,与深入腹地的政府军、生长于斯的印第安人、立于河口的驿堡居民有各种摩擦,终于不惜组团戴上面罩袭击了一支通过的旅团,苟活下来的寥寥数人里有背负命案独自带儿子穿越荒漠去见丈夫的女人、一个杀了强暴自己父亲的哑巴印第安女孩、一对被拆散的即将新婚的摩门教男女。为了灭口以防军队找到口实大举侵入,摩门教众对幸存者展开疯狂追逐。同时女人还遭到赏金猎人的跟踪。而护送女人、男孩、哑女一行的独行客则有自己的沉重过往。就这样在冰雪与黄沙共舞的荒野,各种势力展开一场仿若低配《荒野猎人》版《冰血暴》的生存杀戮故事。前期几条线索的组织还是可圈可点,遗憾最后的调度没能让爆点聚于一处(本来期待几波人因不同动机最终在驿堡展开大火拼),格局也不够。
就还行吧。
是不是想弄个史诗剧效果,所以整大团圆结局就没腔调了呢,我不喜欢,所以差评!
s13 女主,三番五次作死,男主总是在必死的局化险为夷,1Vs10+。两集半就作,男主也不知道抽什么风,图什么一直帮忙。莫名其妙
什么蠢b女主
真的就是不知所云。。。。
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