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1年的《夺宝奇兵》诞生以来,电影行业算是对商业爆米花片有了一个模板套路,基本就是精彩的视觉/动作场景+及格的剧情+偏快的节奏+适当的笑点,而这个套路模板即使是放在21世纪的今天,也依然适用。
不过,一个合适的套路模板其实只能为电影打下及格的基础,商业影片想要获得成功的话,还涉及到其他方面的制作。
然而,如今的好莱坞却有不少导演或制片方总认为只要套上这个模板,电影就一定能成功,因此诞生出大量制作相当不走心的商业爆米花片。
今天要说到的《勇敢者游戏2:再战巅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及格,但不成功《勇敢者游戏》原本是哥伦比亚影业在1995年推出的奇幻冒险电影,在推出了第二部后便暂告一段落,而近年来好莱坞电影厂商翻拍成风,哥伦比亚影业才再次重启了这个IP。
首部《勇敢者游戏:决战丛林》于2017年圣诞档上映,在没有任何人看好的情况下北美轰下4亿美元,全球斩获9.6亿美元的票房,表现可以说是相当亮眼。
当然,对于一个老牌IP来说,更重要的是这部重启作打响了以往的招牌,为后面的续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然而,在上年上映的《勇敢者游戏2》,在制作成本比前作更高的情况下,不但北美、全球票房都缩水了1/4,国内外的评分都相当一般。
从票房来说,《勇敢者游戏2》作为一部商业片尽管不如前作,但肯定是及格甚至优秀的,不过这是建立在消耗前作带来的口碑的基础之上,从整个系列来看,显然不能算是成功的。
而《勇敢者游戏2》之所以不如前作,主要是因为从制作到故事设计、人物设定甚至笑点,处处都透露着一股要溢出银幕的刻意。
刻意的动机有句话叫做“剧本是电影的根本”,是至理名言。
不管是着重剧情的文艺片,还是以视觉、动作取胜的商业片,一个及格的故事都是必须的,你的故事可以很简单,甚至可以不出彩,但一定得在标准线之上。
《勇敢者游戏2》的最大弊端,就是整个故事的发生都相当刻意。
在上一部电影的结局,男主角已经跟女主角成为了恋人,而且收获到自己的朋友,不再是那个唯唯诺诺又自卑的小男孩。
然而,倘若男主不自卑的话,就不会再想回到游戏世界当那个无所不能的巨人,那《勇敢者游戏2》的故事也不会发生了。
因此,电影特地让男主在打工时被说上两句,然后就情绪爆发又跑进游戏世界,而一直陪在他身边,还一直给他打电话的女主角就这么被无视掉了。
没有人的生活是完美的,在游戏世界里,男主那个猛男角色,虽然孔武有力宛如超人,但陪伴在他身边的只有一群动物跟游戏NPC,而且到处都充满危险,随时可能会死在里面。
但现实世界里,他不但有可爱的女友,更有之前出生入死过的好朋友,最多也不过是工作不顺利而已。
按常理来说,男主是不具备进入游戏世界的动机的,倘若实在要为他圆一下,也只能说他一时冲动。
然而,将一部电影发生的故事归咎于一名角色的“一时冲动”,这本身就已经是相当刻意的表现,而从影片整体的角度来看,连地基都打得不好,还能指望电影有多出色呢?
刻意的危机感动作类电影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就是如何营造危机感。
所谓的危机感,就是通过设置一些情节来使主角们陷入困境之中,从而带动起观众的情绪来使他们获得感官或视觉上的刺激。
比如汤姆·克鲁斯的《碟中谍》系列以及成龙的大多数电影,都很喜欢用诸如跳楼、攀火车等危险动作来营造危机感。
《勇敢者游戏》这系列的电影,由于主角们进入游戏世界后的角色本身都可以说是具备了“超能力”,因此本身要给他们设计足以威胁到生存的难关就不容易,而且他们是游戏角色,每个人都有三条命,所谓的危机感就更难营造。
在这个问题上,制作方并没有想着怎么去给电影设计难度更大的游戏关卡,而是直接让主角团在各种犯二的情况下把生命都消耗掉。
要知道,在电影的设定中,一旦生命消耗完,那不但会在游戏里死亡,在现实世界的灵魂也会不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主角团竟然没有如履薄冰,拿到通关宝物后坚持留在危险地区,甚至只是吵个架就要把同伴的一条命拿走?
当然,这也可以 归咎于“一时冲动”,只不过,过多的“头脑一时发热”所带来的,就是极其明显的刻意感。
这种刻意感,是不可能给观众们营造出真正的危机感觉的,而没有危机感的话,电影的特效、动作场景就真的只是一帧帧的画面,观众的情绪根本无法带入到影片里。
刻意的笑点《勇敢者游戏2》作为一部标准的商业片,其中必不可少的当然是笑点了,而负责这个任务的,是新加入的两名成员,也就是男主的外公跟他的朋友。
然而,两个七八十岁的老人家要担任“活宝”角色,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电影的设定相当简单粗暴,将两位老人家设定成有隔阂的多年友人,通过他们的各种不合作,各种吵架来营造笑点。
然而,用这种无休止又吵耳的方式来营造笑点,是最低级的做法,毕竟观众是来看主角团们冒险的,不是来看两个老大爷在银幕上拿着当年陈皮芝麻的往事你一句我一句互怼的。
而且,大家都已经进入了游戏世界,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在这个情况两位老人家依然不能将陈年旧怨先放下,而是一有空就吵个不停,实在是过于刻意,总不能又是所谓的“一时冲动”“头脑一时发热”吧?
此外,电影还设定其中一位老人家由于年纪太大,因此说话总是慢吞吞的,经常是半天都没法说一句完整的话,以信息缺失而危机来袭的模式来活跃影片的气氛,但这操作也是相当的失败。
原因很简单,商业片本身就属于快节奏的电影,两位老人家不停的吵闹已经很拖慢文戏的进度,而设定其中一位说话慢吞吞还拖累了整部电影的节奏,更不用说到了电影的后半段,原本说话慢吞吞的老爷子突然就能一秒三句话,设定说改就改,也是相当的敷衍。
笑点倘若设计得太刻意的话,观众非但不会觉得好笑,从观影的角度来看,还会出现很强烈的尴尬感。
实际上,细究起来,大多数电影本身也是会有个别情节显得特别刻意的情况出现。
但是,倘若刻意之处太多,就会直接影响到电影的成片质量。
因此,在给影片创作剧本、确立人设之时,理应提前先打好“预防针”,以保证成片之后的故事剧情起码要给人一种自然的感觉才对。
勇敢者游戏2:再战巅峰斯潘瑟:超市打工 认为玛莎受欢迎 自己没有了安全感所以分手埃迪:斯潘瑟的外公 很矮 刚做完手术黑人冰箱安东尼:健身玛莎 贝瑟尼 迈洛:开餐厅的黑人迈洛和埃迪是好友 埃迪因为餐厅的事与迈洛有矛盾艾利克斯斯潘瑟生活不如意 去外公家打开游戏机 众好友来找斯潘瑟发现他进入游戏 众人进入游戏 游戏机损坏贝瑟尼没有进去外公埃迪成为勇石博士 勇石弱点怕弹簧刀 弹簧刀是勇石前女友老公迈洛成为黑人技能是动物学家 冰箱安东尼成为胖四眼 玛莎未变艾利克斯贝瑟尼 黑马迈洛被河马吃了一次 NPC奈杰尔驾驶飞机来接介绍剧情 暴君夺取村庄宝石 奈杰尔把众人扔到沙漠 勇石被鸵鸟桌死一次 鸵鸟队来攻击 众人驾驶沙滩车逃跑 勇石驾驶沙滩车冲过悬崖 沙滩车坠落众人得救 四人来到小镇酒吧 鬣狗看守宝石 暴君杀手下喂鬣狗 亚洲女神偷阿明偷钥匙被砍死 亚洲女就是斯潘瑟 冰箱和玛莎去找沙漠之果再水里互换了角色又换回来了 迈洛找了骆驼 勇石打了四十多人 弹簧刀用RPG炸死五人 五人前行 埃迪与迈洛产生矛盾 迈洛被埃迪打死一次移动迷宫吊桥 一大堆山魈非狒狒攻击 玛莎掉下山崖死一次 众人从吊桥上山仍然被山魈攻击 艾利克斯骑黑马前来救了众人 贝瑟尼求有了女儿的艾利克斯修游戏机 贝瑟尼是黑马 埃迪得知迈洛得了绝症二人和好众人看见河流可以互换身体 斯潘瑟恢复勇石 贝瑟尼恢复胖四眼 迈洛成为黑马 冰箱恢复黑人 埃迪成为阿明 埃迪和迈洛被抓 众人分批前往城堡 艾利克斯走机关死二次 暴君与两兄弟的妹妹联姻 胖四眼和黑人冒充被发现 黑人拿出Sony录音机 众人打在一起 勇石打不过暴君 暴君乘坐飞艇被勇石抓住 暴君的弱点是沙漠之果 暴君坠下山崖 勇石拿到宝石 黑马会飞埃迪接到宝石 宝石沐浴阳光 众人安全了 NPC前来 迈洛留下 众人在诺拉加餐厅聚餐
明明感觉过去没多久,但是上一部竟然已经是两年前了。
第一部是棋牌游戏,第二部是太空游戏,第三部是角色扮演类的,就都挺有各种游戏不同模式的特色的。
看第三部的时候还蛮惊喜的,跟头号玩家那种描绘未来的游戏不一样,电影表现的是现在的游戏。
但是这回的第四部是同一群人打同一个游戏就感觉没什么新意了,还违反了前面只有小孩青少年才能进去游戏的设定,让主角的外公和外公的朋友也进去了就很迷,打破世界观了。
外公和朋友那段吵架和好啥的也很刻意煽情,跟剧情也没关系也不感动。
这部的笑点也不是特别多,可能主要还是因为rpg游戏好玩的地方已经在上一部展示完了,就少了很多那种会心一笑的地方。
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巨石强森为啥两部里面的吻戏都那么难看,感觉想要吃了对方的嘴。
看结尾彩蛋像是游戏机破损导致游戏里的怪都跑到现实世界来了,那就又是第一部的剧情再来一次吗不是吧。
总体来说就是,这个系列在找到下一种模式的游戏之前还是别拍了。
在剧情设定没有突破的前提下,加入新的元素的确是一个办法,但是无论是两个老人的絮絮叨叨,还是可以自主交换身份的设定都并没有引起好的效果。
尤其是刚进入游戏,熟手和生手没玩没了的鸡同鸭讲,就更让人难以忍受。
对于超出认知的事物,既没有表现出对突如其来的变故的惊讶,又对对方的解释毫不上心,而是自顾自的自说自话。
前一秒还在朋友家喝咖啡,后一秒变了个小矮子跑到丛林,居然会有心情逗河马。
这是真的人之将死,啥也不管了么。
可以说电影唯一的优点就是这个设定,这个抄自30年前的设定。
但所有的表现手法,都毫无新意,并且为了避免和上一部雷同,可选面变得更少,真可当得上黔驴技穷这四个字。
第一部还行,第二部的这个垃圾剧情而且角色涉及侮辱亚洲女性,是怎么给到5.9的?
笑点都是用角色切换和碎碎嘴。
而且第二部再玩第一部的刻意掉命留最后一条营造紧张感已经不好使了。
整个关卡设计略显弱智,都是搏命式过关,没有体现出非战斗角色的作用和能力,一直都是拼命跑拼命躲,他们的配合都没体现,我觉得最多就给5分了。
以下仅个人观点。
(每个人的观影角度不同,不喜勿喷)首先评分最多3分。
先来分析下故事的起因—开头男主从纽约回到家和外公莫名其妙对话一段,就回到地下室,进入到游戏里了???
之后的情节里男主说了原因“我喜欢成为勇石的感觉,无所不能”。
这里我就有些不太赞同了,首先在现实世界里我们的确不能什么都能实现,但是解决的方式不应该是通过游戏这种虚拟世界,这算是一种逃避现实吧。
然后他的好友们找不到他,最后就也跟着进去,要救他。
所以游戏就开始了……这个起因,我个人感觉不好。
再来说下一些情节,起初我是当喜剧来看的,但是看完后发现笑点很少(对于我来说),而且有些情节感觉很牵强。
比如说,勇石(巨石强森扮演)新添了一个弱点,好像是某个人(具体名字我忘了,因为个人不是很喜欢,所以记忆也不太深刻),然后有一个情节,就是勇石挑事后,一行人逃出来时,是勇石的弱点的那个人在后面追,然后,就用“榴弹”炮把他们一行人炸死了………对,你没有看错,是“榴弹”炮。
我想,这弱点跟那个人有啥关系,正常人被榴弹炸一下都会死吧……这还要具体写出来是弱点?
还有一个我觉得很尴尬的情节,就是勇石和他女友救他的外公时,有个人袭击他们,勇石揍飞了那个人,然后突然勇石和他女友就“亲”到一块了………what? 这个转折有180度了吧。
现在想想都尴尬,之前那么多危险的时候,现在突然!
…… 还有很多很多觉得很突兀的情节,就不说了。
之所以写这么多,是因为原本的期望很高,结果,你懂……总之,很失望的一次观影体验,浪费了2个小时。
唯一新添加的情节就是外公和他的朋友迈洛(应该是吧,记不准了)的感情戏份,但是喜剧元素减少太多了。
本来想着和第一部一样有很多喜剧元素,但是这一部凯文哈特感觉不怎么搞笑……没体现出黑人天赋的话唠幽默感(之前看过《乌龙特工》,那个很搞笑)。
如果你认同我的观点,想纯粹以喜剧看。
那我就建议你不要看了,浪费时间。
游戏:可以放下刻板的地方《勇敢游戏2:再战巅峰》电影日记_哔哩哔哩_bilibili 1. 马云与游戏的纠葛马云曾坚定表示他绝不会涉足游戏行业,他坚信游戏行业对他的儿子产生了负面影响,从而破坏了他们之间的父子关系。
在国内,游戏的名声似乎始终笼罩着一层阴霾,不乏诸如小学生背着奶奶深夜刷脸认证、过度消费导致家庭纠纷等负面报道。
然而,这种简单的归咎于游戏的态度,似乎忽略了更深层的社会问题。
长辈们往往将自身生活的混乱和疏忽归咎于游戏,仿佛游戏本身便是原罪。
但实际上,游戏不过是一种简单的娱乐形式,就像我们小时候玩的石头剪刀布一样,它能让人在短暂的时间里找到快乐。
我曾与一些游戏开发者交流,他们告诉我,无论游戏的形式多么复杂,其本质都可以归结为石头剪刀布,人们通过设定一个情境,并在其中完成特定任务,这就是游戏的精髓。
或许,用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来形容,当家中环境凌乱,垃圾桶满溢时,我与妻子会相视一笑,说:“预备开始,看谁先收拾完。
”就这样,原本繁重的家务活瞬间变成了一场轻松的游戏。
虽然这个比喻略显牵强,但它确实揭示了游戏的本质,将平凡的事物转化为充满乐趣和挑战的体验。
电影《勇敢者游戏2:再战巅峰》便是一个绝佳的例证,它让我对游戏有了更深的认识。
今天是2024年的4月26日,我选择通过这部电影来记录我的观影感受。
2. 意想不到的游戏之旅回忆起两三年前与妻子一同观看《勇敢者游戏2:再战巅峰》的时光,那时的我对于大片持有排斥态度,更倾向于追求文艺片中的真实与细腻。
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大,我逐渐渴望通过电影来放松自己。
在流媒体平台上漫无目的地浏览时,我偶然间发现了这部电影的第一部。
它的剧情引人入胜,让我与妻子沉浸其中。
当妻子提到她已经看过这部电影时,我们决定直接跳转到第二部。
第二部无缝衔接的叙事方式让我们倍感惊喜,它巧妙地延续了第一部的设定,同时展开了一个全新的故事。
观看这部电影的过程让我暂时忘却了生活的烦恼和压力,重新找回了那份简单的快乐。
看完《勇敢者游戏2:再战巅峰》后,我深受触动。
这部电影为游戏正名,赋予了它应有的正面声誉,这一点尤为重要。
电影的设定巧妙地将老年人引入游戏世界,这与现实生活中的情况不谋而合。
实际上,玩游戏的人往往是那些拥有闲暇时间和一定经济基础的群体,而非那些被繁重工作压得喘不过气的上班族。
我曾经热衷于《Minecraft我的世界》这款游戏,周末经常和外甥们一起联机,但因其复杂性和耗时性,逐渐感到疲惫。
如今,我更倾向于选择画面绚丽的第一人称游戏和赛车模拟类游戏,它们带给我一种更接近电影和故事的沉浸感,相对而言更为轻松。
我曾试图向我的妻子介绍游戏的乐趣,甚至带她一起玩《古墓丽影:崛起》。
起初,她并不习惯使用Xbox手柄来操作游戏,但令我惊讶的是,她很快适应了这种全新的游戏体验,并深入其中。
她并没有出现晕动症,反而享受于这种三维游戏带来的乐趣。
然而,由于近期我们都忙于各自的事务,这一爱好暂时搁置了。
游戏确实能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带来乐趣和参与度,尤其当两人共同游戏时,更能增进彼此间的情感。
这与那些因游戏而失去伴侣的经历截然不同。
游戏常常成为双方矛盾的替罪羊,但实际上,真正的原因往往是缺乏陪伴和沟通,被忽视的人选择了自己玩游戏。
因此,《勇敢者游戏2:再战巅峰》这部电影难能可贵地展现了游戏在现实生活中的积极功能。
3. 打破刻板印象在《勇敢者游戏2:再战巅峰》的第二部中,我推测电影可能会进一步探索第一部未涉及的领域。
它巧妙地展现了老年人在游戏中克服尴尬和厚脸皮的情况,通过共同完成任务来促进情感交流,甚至解决了两人多年的恩怨。
这种情节设计让我深感赞赏。
电影更进一步地探讨了人与动物角色互换的主题,同时,对于多元族裔的融入也处理得相当自然。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中的演员奥卡菲娜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她曾在《别告诉她》这部文艺片中表现出色,演技可圈可点。
如今,她已成为欧美亚裔女性演员的代表人物之一,频繁出演各类商业片。
然而,关于她的形象是否加深了亚裔人群的刻板印象,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不过,无论如何,这部电影无疑为族裔之间的交流增添了新的篇章。
深入观影后,我体会到这部电影探讨了人与人之间身份刻板印象的消解。
例如,在电影中,那个看似瘦小、常被贴上“优秀好孩子”标签的角色,在游戏中却展现了截然不同的形象。
同样,那位热爱运动的人,在游戏世界里则化身为宅男。
这些转变揭示了人们心中固有的刻板印象在游戏世界中可以被轻松打破。
当这些束缚被放下后,人们便能在游戏中愉悦地互动。
因此,我认为游戏确实有其独特之处,尤其在《勇敢者游戏2:再战巅峰》中,它展现出了游戏具有积极功能性的一面。
我一直持这样的观点:沉迷游戏并非问题的根源,而是问题的一个结果。
这个问题源于何处?
往往是因为我们忽视了与他人的互动,觉得陪伴他们太过麻烦,于是选择了用看电视、刷短视频或玩游戏来消磨时间。
这种逃避的行为,实际上是一个更深层问题的体现。
因此,我们不应将责任归咎于游戏本身。
以上便是我对《勇敢者游戏2:再战巅峰》这部电影的观影感受和思考。
爆米花电影,这系列共4部。
之前我都没看过,剧情对我来说是崭新的。
所以比起《钢铁侠》《变形金刚》《敢死队》这些耳熟能详的系列来说,观影体验更耳目一新。
剧情也很轻松、不拖沓,三部都是直入正题——小队进入Jumanji游戏,开始一趟必须得打通的旅程。
我是从这系列的最新一部《勇敢者游戏2:再战巅峰》开始看的。
一队有7人,从电影的过程中可以猜出,第一部应该是5个人一队(巨石强森、少男杀手、动物学家、看地图的、Bethany暗恋对象),这一部多了一匹马、神偷阿明。
在现实生活中,也就是多了男主角的爷爷和爷爷的合伙人Milo。
这是一个不死主角,全员通关的系列。
但这部的最后,腿脚不好的Milo,也就是马说想留下。
这也许就是这个系列以来最伤感、但是又非常能理解他的时刻吧。
冒险过程中的被鸵鸟追、摘Jumanji果时掉到换人池里和过吊桥,这些剧情都非常搞笑,刺激但又不挑战我的心脏,因为我知道,这些主角都不会死的,所以就一直非常愉快地欣赏他们一关关闯过去。
最后在飞艇肉搏战中,巨石强森拿到了宝石,Milo的马起飞了,阿明拿到宝石去通关,这场景十分炫酷。
我感到,我和哥哥一起看这个电影时,我笑得非常开心,我感到很快乐。
所以,我很喜欢这一系列的电影。
上一部《勇敢者游戏:决战丛林》,有意义的点在于四位主角,是4个完全不同的人。
男主角Spencer是一个书呆子,他的好朋友Fridge是一个镍镉体育生,两位女生,女主角是学霸,Bethany是典型的爱美的美国金发大妞。
结成小队前,他们谁和谁都不太对付。
男主角和Fridge因为论文的事情差点闹掰了,两位女生更是谁也看不上谁。
进入游戏后,四位主角发现自己变成了和现实生活中的自己更不搭嘎的人。
男主角Spencer变成了巨石强森,Fridge变成了五短身材体力巨差的小镍镉,女学霸变成了少男杀手还会跳战舞,Bethany变成了胖大叔。
他们如何适应自己身体的转变,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看点。
都说爱人要一起去蹦极,一同感受过生死,蹦完之后感情会更深。
这游戏每人只有3条命,必须要齐心协力,而且大家都不想失去任何一位朋友。
所以在历经了千难万险后,小队成员们成为了生死与共的好朋友。
这让我感到非常羡慕。
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往往都是十分平淡的。
但是,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我们都会渐渐结识几位好朋友,而时间对于我们来说,也许就是主人翁们历经的千难万险。
经过岁月的洗礼后,我们之间也能成为生死与共的好朋友。
所以说,不必羡慕电影里的人生过得精彩纷呈,电影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看完这部,又找了Jumanji系列的第一部,1995年的《勇敢者游戏》来看。
哥伦比亚公司出的,和索尼出的最新这两部不同,但是是它们的灵感来源。
主角是一小男孩、一小女孩和一位怪叔叔、一位怪阿姨,四人小队。
它的点就在于,怪叔叔和怪阿姨当年也是小孩呀。
小队打通关后,怪叔叔和怪阿姨瞬间回到了小孩的那个年代。
但他们都已经历经了沧海桑田。
这也让我非常羡慕他们。
因为他们可以重新好好再过一遍自己的人生了。
从最后的结局可以看出,男主角和他的家人关系非常好,男主角和女主角也早已结婚了。
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一次,会活得比现在更合理、更舒服吧。
罗宾威廉姆斯版《勇敢者的游戏》系列在当年算是非常有新意的电影,设定十分超前,又融合了喜剧、悬疑、动作、亲情等元素,加上演员演技不错,总体质量很高。
所以知道这个系列要重启的时候,我是非常期待的,想着经过几十年时间,编剧给出的创意一定会青出于蓝。
结果重启版第一部却是毫无惊喜,好在喜剧和悬念还有一点,能让人勉强看下去。
谁知到了第二部,编剧们好像集体智商下线,不但喜剧部分变得无比生硬,作为电影核心的游戏通关设置简直是回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插卡游戏机水准,无聊得完全不需要动脑。
我感觉像是看了又一部《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或是《摩天大楼》,整个游戏过程完全不用带脑,直接躺赢。
难道有巨石强森主演的电影就都要这种无脑风格?
游戏过程乏味煎熬不说,时不时还会蹦出些感情元素,各种感情纠葛导致的冗长对话不停把电影节奏拖得像是肥皂剧。
外公和他好友之间一个说开就没事的前仇旧事不停翻出来说,男女主还在攀登雪山时来个深情告白。
虽然知道他们是强力无比的游戏角色,爬雪山也许就和一般人走路一样不费劲,但看他们拿着登山镐就那么谈情说爱,还是让我不禁联想到章子怡在《攀登者》接近尾声吴京他们快登顶时的吐血深情告白,同样的极度不适。
如果好莱坞编剧们编不出新意,我奉劝他们还是别再狗尾续貂,毁曾经的经典了。
要知道中国观众早已不是以前那样没见过世面好糊弄的了!
《勇敢者游戏2》是2019年12月开播的动作片。
勇敢者游戏系列电影改编自1981年的同名儿童故事书。
电影英文名“Jumanji”是南非祖鲁语,意思是“很多影响”。
动作片演员巨石强森、喜剧演员Kevin Hart演过2014年美剧《自拍》的Karen Gillan、参演《摘金奇缘》的奥卡菲纳、和Jonas Brothers里的歌手Nick都出演了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剧情非常简单,动作画面也没有之前的《勇敢者游戏1》精彩。
但那两个老爷爷爱德华和Milo真得太可爱太搞笑了!
Milo说话特别特别慢,现实中身体孱弱的爱德华到游戏中变成巨石强森后一直在欣赏和乱用自己强壮的身体(打飞了好多人)。
剧里也有让人伤感的地方。
这部剧如果当成动作片看,我觉得估计也就6分,但如果当成喜剧片看就可以有7.5分(10分满分)。
推荐喜欢看喜剧片的同学看这部电影!
酷爱动作片的话,还是去看基努·里维斯的“John Wick”吧~* 我的微博(aka爱读书的丸子)上有更多电影/电视剧推荐,欢迎大家关注!
https://weibo.com/u/3179898575
浪费命太频繁了,不过也正因此槽点不断.
没啥新意
挺好看的啊
人进入到游戏当中成为游戏的一部分的点子很赞,这也是第一部票房大爆的原因。虽然同类电影并不少,但还没有到烂大街的地步。题材是好题材,可惜两部电影都拍得很一般。第一部至少娱乐性过关,续集很显然是编不下去了,强行制造了很多并不好笑的笑点,比如道恩·强森的眼神杀、凯文·哈特打道恩·强森、杰克·布莱克反串……全都是第一部就用过的梗,能不能有点创意?埃迪、迈洛的戏份毫无意义,而且翻来覆去用老年人记性不好来制造笑点,更加证明了导演匮乏的想象力,你除了老年人的记性之外就不会别的了吗?电影最后还想用埃迪、迈洛的友情打造笑中带泪的效果,然而一点也不感人,只是觉得尴尬。既不好笑,也不催泪,唯一的感受是这部爆米花电影比艺术片还沉闷。竟然能把这么有趣的题材拍得这么无聊,也是很不容易了。
没有第一部的惊艳~(露比僵尸式撩汉姿势当时就笑的不行)身份互换,也是开了个新意,但最舒坦的还是各归各位的原装~开局略冗长乏闷,还是入局后才是精彩之处~所以很多人热爱游戏啊,如果现世太多不如人意,为何不能在异世界夺回勇气?蓝妹妹太美,身材一级棒,希望她能大红大紫~尼克越来越帅了~
太杀比了,太缺了,作为老版的粉都他妈快被活活气死了,还能有第二集,据说还有第三集,真想把从制片到剧组全都枪毙。
真的有点难看了 花了我两百台币 我只看了一个小时 室友疯狂暗示我太困了 😂 所以我们就先走了
这才叫超出预期的惊喜
如果只考虑外形的还原度,Awkwafina 其实才是最适合演花木兰的人吧
「Getting old is a gift. I forget that sometimes, but it is. What more could a guy possibly want?」
不如前作,虽然还是足够好笑。与其说是故事退步了,还不如说是关卡设计退步了。其实,拿这样一部电影来回答先前关于cinema的争论简直再合适不过了。要我说的话,一边是为了探求人类情感的共鸣,一边是为了愉快地打发时间。各取所需,互不冲突,甚至颇为互补。假使没有了后者,伟大的电影依然伟大;但要是没有了前者,那看电影也就和打保龄球没什么区别了吧。
处于人生低谷心情颓唐之际看着倒是挺解压的,年岁渐长再看这些模式化的好莱坞流水线电影,似乎那些被大家所诟病的情节、人物、烂梗,在被电影本身打动所带来的短暂欢愉面前都不值一提了。谁不想逃离纷繁疲累的现实生活,去游戏里来一场一往无前冒险呢?电影果真是永恒的造梦机器。
太敷衍了,不如第一部精彩纷呈,笑点没有了,高潮更加普通
没有第一部好看!
今天晚上一个人看完的,还是部4D电影,椅子摇摇晃晃的 竟然让我很开心 ⊙▽⊙ 男主想再次体验勇石的无所不能和充满自信,男主女主 以及 爷爷和老友之间的隔阂在游戏中的协作 而打破,挺好的。不过我竟然被影片最后才加入的男配角印象最好(●°u°●)」哈哈,是个爱孩子的帅气爸爸(=^▽^=)
第一部本身就不是特别出色,看完这部后你再回想下第一部,你会发现其实这两部并没有多大区别,更谈不上有什么创意了。特效、技术方面确实进步了,但是剧情方面无趣且拖沓,特别是前面小半段极其差劲。当你熬过前面的无聊之后,期待着结局会有一场刺激爽快的终极对决,然而呢?没两下也就匆匆结束了。利用现实和游戏角色,以及角色互换的反差来制造笑点,而这些所谓的笑点其实根本就不好笑。插科打诨,废话连篇,全程输出基本靠吼。而穿插的温情戏也不怎么打动人,这部续集整体实在是很普通。
还挺刺激的呀,能交换角色还挺考验演技哒!
性别颠倒、年龄反差、身体错置和性格错位,这部喜剧动作爆米花大片,还是可以的。
3.5星,在类型这一维度,非常草率和陈旧, 但在元素方面是对“游戏精神”的强大体现。囊括几乎游戏发展史上最能体现“游戏性”的设定,魂斗罗式的三条命和关卡升级,对战RPG的随机选人+路人局、还有节奏大师和“青蛙过河”的元素,上一部古早时期的“借命”到如今手游常见的“换人”的设定都有。整体不如前作,动作场面降格,搞笑层面升级,得益于演员各自反差极大的精彩表现,杰克布莱克和凯文哈特依旧是最大看点,星云真美,要加分
边角余料太多了,没第一部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