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庄出品,必属精品。
虽然是大年初一的贺岁片,却是“廉政”主旋律里头拍得最为有原港风味的一部。
古天乐的反贪系列已经从“Z风暴”一直出到“P风暴”了,预计“G风暴”明年可以上映,排片密得一匹,中央反腐之决心。
但是目前这五部主旋律里我个人最喜欢的是这部番外篇。
无他,最像港片的港片了。
目前除了古天乐以外,最为高产的应该是大器晚成的张家辉了,再加上坐镇的刘青云,美貌依旧在线的久违的林嘉欣,二带一。
再加上袁咏仪、方中信火候老道,吴岱融、骆应钧金牌绿叶,再加上去年参演TVB剧集《逆缘》小试牛刀的陈家乐,应该算错落有致的黄金阵容。
影片围绕出口香烟免税这个事件来发展。
剧情并不复杂,三个病房结识的小伙伴幼年结盟,长大后要替天行道,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设局,玩弄黑道大佬,套取黑钱,取不义之财,算是劫富济贫。
这种角色和之前《暗战》里面的刘德华和郑伊健的角色很相似,高智商兼有钱,立志把法制无能为力的角落自己来主持。
国产剧喜欢讲伟光正,港片喜欢讲因果,暗战里面刘德华最后肺痨死了,郑伊健不知所踪。
有些事情天注定,人力强行改变世间的安排,仿佛总是有伤天和,张家辉这个角色在危险中全身而退,隐居做富家翁,连无子女的遗憾都弥补,好像没什么破绽。
七年后,却被女儿调皮推入泳池窒息而死。
明线很清晰,要表达的东西也很直接。
张家辉饰演的角色亦正亦邪,似乎全局都在他的把握中,漫不经心地对待廉政公署,糊弄刘青云,也漫不经心地对待走私香烟的黑势力,功成身退,金蝉脱壳,最后却被宿命打败,很是唏嘘。
闲线是林嘉欣和刘青云这一对公婆,觉得有点多余,不知要表现什么情感,若说两口子为了事业上的比拼互相轻视到可以离婚的地步这种操作太过高端,结尾因为女方彻底认识自己业务能力不足甘拜下风而和好如初,这……好吧,我是来看林嘉欣的颜值的。
张林二人,林监视兼保护张,一直温吞,打各种机锋,不动声色,暴而拔刀相向的时候觉得美女终于爆了一点久违的演技。
袁咏仪好歹也是影后来着,做绿叶,演了一个内地高官,表现普通水准。
她身后律师是YVB金牌绿叶骆应钧。
最近在《无双》等片中频繁饰演律师,律师代言人。
片中,方中信一句话点醒刘青云,也颇有意味:你执着的要追查案件,也是一种贪念,领导果然是领导。
刘青云经常演这种为了卫道不顾一切的专业人士。
主题曲依然选的老港代表李克勤演唱。
经济学说,人的欲望是推动社会不断发展的动力,永远不满足,永远去奔向未知的下一站。
不知道会不会被欲念活埋?
今天早上去看麦导的《廉政风云》(无间道类型犯罪悬疑题材片)大年初一在电影院看电影的感受真的有丶奇妙,你能在影院看到平常忙工作忙到只有初一早上好不容易带上老婆孩子看一场早场,拖家带口迟到进场,可能只吃了两口早饭,孩子吃爆米花可乐太快了,父亲就打了下手“别喝这么快看到高潮再喝两口”,孩子点了点头,虽然他可能并不知道高潮是什么意思,然后父亲偶尔和孩子讲解一下剧情,随带能接个工作上的电话处理事务。
中后半段,剧中几条叙事线开始交叉集合,父亲问孩子好看吗,不好看咱们就走,还没等孩子回答,母亲赶紧说道“不好看也看完啊,都花钱买票了都。
”,孩子点点头喝了口可乐。
还有前排外地人40岁左右中年男带两位老父母过来看早场的,可能也是过年好不容易想看场电影联络感情的,两位老人越老越可爱,每到一个剧情转折点,就不禁哇哦一声,途中两人也开始猜测剧情走向,到底谁是大老虎反派,张家辉到底是什么角色,儿子偶尔会给两位老人解释什么叫“比特币”之类的新名词,父母们随即也就点头附和,最后张家辉的镜头结束后,年轻一家加快脚步出门,两位老人起身后时候还是搞不懂最后的镜头到底是什么意思,大老虎到底是谁,张家辉到底死了没有,父亲小声嘀咕着走出座位,母亲在后面催促快点离场...没有很嫌弃这种情况,就是觉得很有意思,平常在电影院应该大部分时候看不到这种场景。
可能,这也是过年最有意思的地方吧,能把平常看不到见不到的太远的人啊事啊都团聚在一起,待个十来天,大家恢复剩下340多天的日常生活叭。
🎈 生活愉快,新年快乐,各位。
买了万达vip166的电影票 大年初一 早上十点进去看 终于享受到包场的滋味了 电影情节有点慢 主演很不错 可惜袁咏仪居然只出场十几分钟 不过还是很棒的 结尾大老虎没打到 听说还有续集 张家辉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死了 如果没有续集应该是死了 这片子真的有点烧脑子 数学不好可能看着有点累 我前面看了有点点懵 不过悬念情节还是很不错的 本来觉得前面有点拖沓 收尾太急 但是想想如果有续集 那么无外乎是一本前传的量 总之 还是很不错的
没有人的VIP 好开心!
大年初一的《廉政风云》,下午16:10场次,在春节档家庭观影的高峰期,除了我和我爸之外,居然全场都是青年情侣观众!
NB了《廉政风云》,帮你隔离过滤小孩老人,享受青年独占时刻!!
影片大致上讲的是:会计许植尧(为了指代方便,下文直接称张家辉)举报了一桩贪污受贿案,张家辉的青梅竹马陈敬慈(市民刘先生)作为廉政公署代表进行追查,然而被告逃跑、证人也不回国作证,依法延迟开庭。
在延审的7天中,刘青云发现水越来越深老虎越来越大,涉案人员陆续死于非命(掉下20楼摔成3段儿真刺激)。
最后老虎没抓到,钱基本都进了张家辉自己的口袋,over。
看这部片子的时候,你会完全沉浸在一种紧张、专业的“摩登”感中。
香港电影里展现的那种城市文明等级、对程序正义的在乎、作为“人”的意识,真是先进过内地太多了。
他们真的是在全身心创造价值,整个阶级是不同的。
而内地,就连本片的普通话配音演员相形之下都那么土气,比如称优步为“优ber”……看完《廉政风云》,可以精港一星期。
另外一大感慨就是当会计好赚啊好赚啊好赚啊他妈的,香港会计真的太赚了!
麦庄总是把一些看似大家都知道,其实有很多隐藏技能的职业放入电影,让人好奇琢磨的同时,更会去分析讨论这个事业。
而作为一个张家辉的多年迷妹(参见《大追捕》和《激战》词条),是时候吹一波张家辉这个会计角色的迷人之处了。
不搞事情的时候,张会计能量巨大,洗黑钱的招数一套一套。
比如说张会计不仅会做账,还能把账都做到自己头上。
当他为客人做好了早餐,一边洗水果一边坦白了作案动机:“给别人造出来他们想要的数字,虽然并不犯法,但依然是骗人。
”这种坦承有害的自白,年轻人根本拒绝不了!
再比如当港女林嘉欣和绝症张家辉在墓地里聊天,谈到“将黑钱洗到何处?
”张会计在这里提出了经典的鸡蛋理论:“你偷了一个鸡蛋,只有放在鸡蛋最多的地方才是最安全的,等到没人注意的时候再把它拿走。
很多钱放在哪里最安全?
金融市场。
”这种含蓄自信的风度,我简直要被他杀死了!
会计学、统计学,听起来都是枯燥无聊,还在现实中被戏称为“表哥”“表姐”。
但是看过张会计的澳洲泳池豪宅后,什么北三环、沪中环都是浮云!
刘慈欣的物理学里有宇宙,会计学的表格中有黄金屋啊!
这就是普世价值啊朋友们!!
等到搞事情的时候,那张会计就杀伤力超神了,除了自己的妻子女儿,亲友黑白皆可杀。
《无双》里当不成画家的李问做了伪钞制作师,《廉政风云》里没考上廉政公署的张家辉做了会计,就变为了计算人心布局的大BOSS,放大招把整个廉署“玩”了一把,一步步将27亿美金在廉政公署眼皮子底下卷进自己口袋,还成功制造了假死证据,解决廉署、大老虎“黑白两道”的追杀,技能惊人。
张会计是如何识别贪腐的呢?
他发现公司在股票交易上每次都会少一点,更神奇的是每次少的都是5%,认定其中必有蹊跷,很有可能是利用这个贿赂海关。
结果查实了贿赂方式,简直大开眼界,个人觉得光是这块儿干货就值回票价:香港一包烟卖57块,要交38块的税,而他们做走私烟,10块拿货,市面上卖30块,翻倍的利润比炒楼还赚。
而烟草公司如何向官员行贿?
他们操纵股价,提前通知官员在什么时间段买哪支股,赚得股票收入成为贿赂,以此购买香港海关的检查时刻表。
在戏肉的7天里,张会计一面通过陈敬慈假装为廉署做卧底,一面瞒着公司的人捣腾账目,最终以未经正式申报的卧底取证无效而逃脱廉署追查。
另一方面,他骗来另一个童年伙伴叶永强做替罪羊,俩人穿着的同样的滑雪服混淆视听,令大老虎最终杀错了人,瞒天过海。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点,就是谈恋爱的时候。
《廉政风云》告诉你,学好会计和统计,要钱有钱,要工作有工作,要追女生就有女生到手。
张会计追女生的过程中有一个细节,是统计别人瞄自家女生的次数,以此确认情敌。
那种心细如发,那种计算能力,那种不动声色和无孔不入……啊啊,抖M会颤栗吧。
当然,角色的成功有一个大前提:演员张老师有优势:饰演高智商的狠角色,他看起来很可信。
据说《廉政风云》会拍成三幕剧。
希望下一步张会计继续一手遮天,谢谢。
过年这几天朋友聚会,我定居曼城的一个会计女朋友这两天也请假回来了。
别人在旁边弱智互殴,她一直在加班。
我问她《廉政风云》里边张家辉扮演的高级会计每年收入破千万港元是真的吗,她笑而不语。
好气哦。
弱智互殴没前途!
勇敢的少年们,去读CMA吧!
几个闪回有效穿插,能够服务于角色。
还间接反映了现代监控设施的无孔不入。
整部影片带着一股黑色电影的调子和疲态。
前2/3一直都四平八稳,结果最后烂尾了,强行把几个主要人物拧成童年小伙伴,几个死法太007了。
表面上是“反腐片”,其实是“反熊孩子片”,号召人们打倒熊孩子。
这样的结尾,真是雷到让人瞎了眼。
《廉政风云》作为角逐春节档的香港大片,显然倾注了创作团队大量的心血,以现实案例为原型,以廉政公署为主要场景,剧情层层递进,逐渐揭开两位主角之间的关系,并从侧面解释走私案原委,看完之后用一句话形容就是:人生一大错觉,我能搞定他。
每个人都对自己有着充分的自信,认为按照自己的盘算走下去万无一失,然而这只是一个错觉,或者败于他人的阴谋诡计,或者败于天机
剧透大全 本文不是影评,而是故事复盘,没有看过电影的朋友,千万不要再读了,涉及到全部剧透。
大年初一先选了《廉政风云》,也不是专门冲着这部电影来的,想着避开高峰。
反正除了《新喜剧之王》是俺提前预购票之外,其余新片都要看滴,只能买现成的票。
总觉得这部港片在春节档里是“最不应景”的一部,其他几款大家一窝蜂上去,早就没有好位置了,隐约感觉这片票相对比较富余。
想的挺好,结果买票时才发现我太天真了,春节档几家都不是省油灯,这片也是爆满,结果还是买到了最边儿上的位置。。。
看完这片,让我想起了一部电影,肯定有朋友会说是《无间道》或者《窃听风云》,毕竟本片的导演是《无间道》的导演之一麦兆辉(另一位是刘伟强),而且也是导演旧作“风云”系列类型相仿,都是涉及到金融案件,但并不是这样。
《廉政风云》真正让我想到的是《寒战》,确切的说,本片跟《寒战》的路数是完全相反的。
看过《寒战》系列的朋友,仔细梳理一下故事,就会发现电影的故事是非常简单的,但该片编导却“擅长”添油加醋造气氛,在其中融入了政*治角力,增添了好几方势力,熙熙攘攘的角色众多,大量增强戏剧冲突,看上去很唬人。
其实冷静下来就会发现主线故事其实简单的要死,丢个冲锋车演了两集,最后揭秘则是有内鬼把卫星关了。
就是这么简单的故事,但就因为表面文章做得足,造成挺刺激的观感,故事完全不用动脑子,就看故事节奏和情节张力就好了。
所以我就挺佩服这片的俩导演梁乐民和陆剑青,他们这种“春秋笔法”的拍摄方式确实很有一套。
而《廉政风云》正好相反,这是一部需要琢磨的电影。
看上去很简单的故事,就是一个证人出庭作证的起因,主角顺藤摸瓜追查线索,涉及到的角色不算多,实际上故事内部的信息量是很大的。
再加上电影节奏很快,我看完片要消化好半天。
其实,这部电影表面所呈现的内容,相对偏于“爆米花”feel,也就是说电影的故事通顺,观众理解无碍,但有些一些深度信息并没有表现的很明显,会造成观感上的缺失。
该片明面上讲出来的内容只占整个故事的70%,而剩下30%则是暗藏在情节中,需要琢磨才能出来。
并不是导演不会拍,因为该片表现的就是:明明可以拍得很复杂很曲折,但故意往简单的方向拍。
可能考虑到春节档的商业因素,观众快餐时代下都不爱动脑子,或者也可能涉及到了删改(除了那个“开放式”的结局一看就是和谐过的),这些咱就不知道了。
只知道该片其实是“市场限定款”,可能是牺牲了部分深度,但没有过于肤浅也没有太繁琐,在快餐时代下委曲求全。
所以,俺这里要顺一下故事,以便观众能够更好的了解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由于涉及到角色名称,为了方便大家了解,这里一律用演员名字来代替。
PS,麦兆辉真是一位被低估的导演,片中那几处镜头语言和剧情张力那真是太赞了,尤其是“恐怖片那段”
开场设定廉政公署一宗经历多年调查的严重非法内销行贿案件即将开庭审判,但开庭之前,第一被告理达贸易集团负责人林威弃保潜逃。
看见被告跑了,本案的唯一的重要证人兼举报者、理达的前任财务总监张家辉也吓得不敢出庭作证了,还一口气跑到了澳洲。
根据香港本土的法规,法庭勒令延审一星期。
【相关角色】★廉政公署:调查调查处主任刘青云负责该案件,她的妻子是谈判专家林嘉欣,夫妻俩正在离婚的边缘,二位的上司是方中信。
★被调查者:跑路的那位是理达贸易集团负责人林威,海关受贿嫌疑人袁咏仪,以及隐藏在贸易集团背后的大老虎。
★证人:张家辉的设定跟《肖申克救赎》里的提姆罗宾斯差不多,负责帮助公司洗钱做账,因为“良心不安”所以决定举报。
【主要动机】由于牵扯到背后庞大的财团势力,刘青云打算让张家辉作证,把幕后势力一锅端。
但张家辉担心的是,目前掌握的资料也就能把林威的贸易公司扳倒而已,背后势力大老虎,找不到证据是拿他们无可奈何,反而会惹祸上身,不太敢作证。
二位因为这个撕逼,且从开场两位的对话的语气中能看出,他们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调查主任和证人之间的关系,他们可能相互认识。
张家辉跑路之前,给刘青云留了一个U盘,里面帮理达贸易公司洗钱的年代公司的资料,意思就是“只能帮到你这儿了,兄弟我先撤了,不要来找我”
【目的】廉政公署要在七天之内完成两件事,其一就是把张家辉给找回来,其二就是接着找蛛丝马迹,看是否能在林威不出庭的情况下把他定罪。
否则七天之后,案件就会被撤销。
故事经过廉政公署成立专案组,结果夫妻俩成了同事,主任刘青云在香港继续寻找证据,谈判专家林嘉欣飞往澳洲,游说张家辉回来作证,话分两头,各表一枝。
【廉政公署线】刘青云先用张家辉留下的U盘,冻结了洗钱公司的账户,也发现了洗钱公司与海关受贿嫌疑人袁咏仪之间的关系。
为了给林威定罪,刘青云说服袁咏仪转做污点证人,明白了受贿的方式(股票套现,提前告诉她要在什么时间段具体买哪支股,那5%是变相受贿),以及林威的公司做走私烟的暴利贸易。
结果查出两个疑点:★其一就是这些暴利的走私贸易,在冻结洗钱公司之前,已经被转移走了,钱都去了哪儿?
★其二就是洗钱公司账目有问题,其中有6000美元被转移到了电脑中。
经过下属提醒,刘青云知道了这个数字应该是一个比特币的价格,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个比特币的去处,竟然在廉政公署的某台电脑上。
【谈判专家线】林嘉欣飞往澳洲,与香港同事里应外合,发现张家辉身边总是跟着两个人——叶永强、杜志明,察觉被张家辉应该被人监视了。
索性留在澳洲,一边游说一边保护对方。
期间林嘉欣知道了张家辉的身世(自己先天心脏病,女儿夭折,老婆跑路),也暗中发现张家辉要搞事情,因为他一直关注着洗钱公司的资金流向,经过追问知道了张家辉利用工作便利,搜集相关行贿受贿的证据的经过。
结果有一天,张家辉险些被杀手搞死,他突然明白了幕后大老虎要灭他口,所以决定回到香港作证,并寻求保护。
风云突变林嘉欣在了解张家辉收集证据的过往中,偶然发现他跟自己老公刘青云有联系,原来刘青云和张家辉早就相识,张家辉是刘青云安插在公司的卧底!
在香港这种行为属于钓鱼执法,违规操作,张家辉是无法当证人的(未经正式申报的卧底取证无效)。
让林嘉欣气愤的是,老公竟然瞒着自己,夫妻进一步猜忌,林嘉欣随即向方中信揭发老公违规。
此举让张家辉无法回港作证了,林嘉欣也撤销了对张家辉的保护,刘青云也几乎丢掉饭碗。
随后,林威的律师、妻子儿女都遭遇不测,张家辉的合伙人也被杀,没有了保护的张家辉,在一次滑雪中也出了意外,幕后大老虎开始全面灭口了。
而当刘青云辞职之际,消失已久的林威突然出现,自首并寻求保护,而刘青云也收到一条信息:“我履行了承诺(I made my promise)”。
案件复盘刘青云、张家辉、叶永强、杜志明四个人是发小,都在一家医院里认识,小时候他们发誓,将来要给这家医院捐钱,成为院长(为了开除让他们罚站的护士长)。
张家辉年少时最大的梦想是考进廉政公署。
大学时,张家辉要报考廉政公署,并忽悠刘青云也一块考。
结果造化弄人,张家辉没考上(先天心脏病),刘青云反倒考上了。
心灰意冷的张家辉考了会计师,但他并不甘心,一个惊天计划运筹帷幄之中:首先,他借着刘青云的关系,在廉政公署当卧底,搜集相关行贿受贿的证据。
其次,他利用工作便利,瞒着公司的人捣腾账目,熟络洗钱公司的每一笔账务流通。
张家辉给刘青云U盘、曝光洗钱公司之前,他已经把钱全部提走,并主动曝光了“鸡蛋理论”“我偷了一个鸡蛋,只有放在鸡蛋最多的地方才是最安全的,等到没人注意的时候再把它拿走,而很多钱放在哪里最安全?
那就是金融市场!
你(刘青云)只要监视这些资金到期就被谁拿走,那么这个人就是幕后大老虎。
“张家辉知道刘青云查不到谁拿走了钱的,因为他把钱变成了很难追踪的比特币。
这时候,张家辉真的成了《肖申克救赎》里那个“杀妻的银行家”,成功瞒天过海。
但这只是他计划的第一步。
张家辉找到另外两个发小叶永强、杜志明,拉他们入伙,原来这俩人并不是监视张家辉,而是保护张家辉。
他利用刘青云和林嘉欣的不睦的夫妻关系,编了自己的悲惨身世,引发林嘉欣同情,并故意透漏出自己是刘青云卧底的事实,导致自己无法回港作证。
随后,张家辉利用身患绝症的叶永强,骗他一起滑雪,为后者定了和自己一模一样的滑雪装备,让叶永强成为自己的替死鬼。
这个其实我不太确定,因为编导似乎没打算把张家辉塑造成十恶不赦之人。
“让叶永强成为自己的替死鬼”是事实,但或许也是身患绝症的叶永强是自愿的,是跟张家辉做了交易。
因为之前有情节展示他们之间产生过争执,张家辉有点不太愿意的感觉。
后来上雪山时候,二位似乎还在商量,叶永强还在让张家辉放心。
至此,张家辉不但不用回港,也成功躲避了大老虎的追杀,彻底逍遥。
计划最后一步。
他履行了小时候的诺言,给那家医院捐款。
而且自己利用了刘青云,为了报答,还利用U盘给刘青云留下一笔钱:还记得在廉政公署电脑里的6000美元(1比特币)吗?
就在U盘里面,买时6000美金约等于一个比特币,而后来已涨到2万多美金。
而且U盘里的比特币是一个复制程序,点击一下复制了很多,吓得青云哥把U盘拔掉了
开放性结局张家辉跟女儿嬉闹时,被女儿推进了泳池,貌似心脏病发作,生死暂时不明(一看就为了审查)U盘被上司方中信拿走了,刘青云后来才知道那个复制的“病毒“,是比特币,他该如何是好?
方中信能否发现里面的猫腻?
这么看,《廉政风云》的故事,还是不错的。
特别提示最后需要强调一点,这种故事复盘类文章不是影评,但也不是指导性文章。
我写本文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大家看了文章就不用看电影,而是大家看完电影之后,感兴趣的话,您可以选择性的看看文章,可能会帮助诸位更能理解整个故事,以及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
千万不要本末倒置,这跟一些“5分钟带你看完一部电影”的UP主是不一样的。
更何况,文字和影像是不同的载体,我上述的内容只是复盘了主线故事,其余元素都没有涉及。
包括刘青云和林嘉欣的感情戏,“年轻时期”的张家辉和刘青云的造型,张家辉的内心揣摩等等,上述都是我一家之言,欢迎不同观点。
我不想因为一篇文章让大家产生误解,也不想损害一部作品,只是挖掘一下电影的潜力,而且前提是“有潜力可挖”。
我觉得该片值得挖潜,才写本文的,假如是烂片的话我根本不会碰。
有人说她喜欢刘青云,脸上有好多褶子像一只狗…
写个影评居然还有字数限制。
那个短评又不允许插入图片…我真的是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服了…
文/斯佳丽下午两点四十就看完的我。
现在还是懵逼的。
感觉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缓过来,甚至我觉得需要二刷。
上网搜了一下,很多人评论没看懂,导致分数并不高,但是,我负责滴说这是一部被低估的电影。
首先帮你们梳理一下剧情。
小时候。
刘青云、张家辉、和另外两个小伙伴在医院因为换过大便的交情所以成为了好朋友。
被护士姑娘(香港人称呼护士叫姑娘)抓个现形被罚站以后,张家辉立下将来要赚大钱捐款给医院炒掉凶狠护士姑娘的宏愿。
这里顺便交代张家辉心脏有问题。
读书年代。
张家辉邀请大学同学刘青云去考ICAC。
结果自己因为心脏问题没考上转去考会计师,而刘青云考上了。
顺便交代另外一位搞笑担当的同学也是后来ICAC的同事。
因为被刘青云撬过墙角殴打过。
一直很怕他。
案件发生一年前张家辉和刘青云在撞球间聊到张家辉的工作。
张家辉直觉他服务的烟草公司很可疑,刘青云让他帮忙查。
张家辉把有问题的公司资料都整理出来。
案件开始前刘青云跟张家辉聊要拿现有证据起诉,张家辉说证据不够打倒背后大老虎,刘青云说打倒一个是一个。
没有人能一次性打倒大老虎。
先要有个开始。
于是,张家辉去ICAC提供证据做证人告发被告。
同时,他联络了儿时在医院的好友准备在他逃离ICAC以及后续部署做帮手。
案件开始。
到这里,就是影片开始了。
刘青云走进证人张家辉住的酒店,告诉他上庭时间。
所以,你看到的是一个非常简练的开头。
很多背景线,都在案件进行中穿插的回忆杀。
如果你中途上厕所可能被错过。
拍电影用顺序的方法讲述很容易。
但是要多处插叙而又不让观众觉得混乱并不容易,经典神作可以参考诺兰的电影《记忆碎片》。
所以剪辑真的是神来之笔。
并没有任何一个多余的镜头,感谢导演。
前戏让人欲罢不能。
案件开始以后的故事也不是平铺直叙的。
一开头就给了个悬念。
证人在作证前对自己安全没信心跑了。
但是这个逃跑过程有点暴露ICAC智商问题。
太明显是想借客房服务逃跑了。
ICAC毫无警觉地瞄了一眼就算了。
想问ICAC的训练到底谁来做的?
跟警察到底差多远?
小时候我们经常在港剧里看的ICAC我忽然发现原来真的是跟警察不能比的。
然后主线就以寻找证人寻找新证据而展开。
在找证人的过程中,几条支线交织。
一条是刘青云和林嘉欣这对夫妻的感情线。
最终感情战胜了刘青云对案件执着的贪念。
这条线比较明显,我就不展开说明了。
无非是两位有矛盾的夫妻分居以后还是觉得有感情,在案件处理中发现还是要互相沟通,走向和好。
一条是刘青云和张家辉从相识到案件结尾各奔东西。
刘青云最初似乎是泡妞至上的混混,后来变成查案执着甚至为此游走在触碰法律的地带被上司勒令离职的人。
而张家辉自始至终都心怀正义到达自封ICAC的地步,因为他认为有些问题法律没办法主持正义,所以他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
这条线跟主线互相交叉,并通过回忆杀剪辑在一起,互为因果。
但并不混乱。
还有一条是罪案线。
就是烟草公司的罪案发展线。
他们跟袁咏仪饰演的海关合作坑香港政府的钱,张家辉发现以后决定把这笔钱坑走。
他想到的办法是去ICAC举报,让大老虎在被ICAC冻结资产前慌乱之下转移资产,因为大老虎当时还没发现张家辉是证人,信任他的措施将资产换成比特币,当他们发现比特币被坑了以后派人杀了被告律师、第一被告、被告家人,以及派人杀张家辉。
但是张家辉已经预料到这一步,所以找了儿时朋友假扮他挨了一枪,这样他就可以被大老虎以死人的方式遗忘,带着钱跟老婆孩子跑路。
但是最后,他居然被女儿推进水里,心脏病发。
电影结束。
所以现在你明白电影讲什么了吗?
所有的反转都在插叙和回忆杀里。
除了结尾。
那种本来以为是这样,结果一句对话一个电话,整件事都掉了个个的感觉挺好的。
港片在进步。
完全不是有些人觉得杂线很多不知道讲什么的情况。
完全值得二刷。
我倾向于希望电影有第二部第三部。
虽然我也有怀疑电影的结尾是狗尾续貂,特别像银河映像曾经为了在内地上映而加的结尾。
虽然张家辉属于劫富济贫,这种形象在香港上映可以称为侠盗,但是在内地上映妥妥的触犯了法律,这样的形象不适合在内地的大荧幕成为英雄,不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
所以他被女儿推水里心脏病发。
法律收不了他天收他。
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观。
然而,如果要有第二部,直接让张家辉被救就行了。
操作完全可以合情合理。
这一篇暂时说到这里,人物性格分析咱们另起一篇吧,写太长我自己都觉得你们会看到怕。
除了这几个主要角色,其他的哪一个不是在贪欲中浮浮沉沉?
张家辉的计划是天衣无缝的,他本是这场较量的最大赢家:走私大佬以为已经干掉了他,警察以为他已被杀,他在没人认识的国度,坐拥一座别墅和他的老婆孩子开始新生活,只是影片安排了他最终心脏病发,溺死在自家的泳池里。
君子得财,取之有道,在不违背法律、不侵害他人的前提下,通过自己的辛劳、凭借自己的知识转化为资源所获得的财富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那是一种脚踏实地的满足感,一种辛勤耕耘后的获得感,它不会像天上飞来的,像横财让人恍恍愡愡不知所措;不会像偷来骗来抢来的,让人提心吊胆躲躲藏藏,它就稳稳地落在你的手中,体现你的价值,证明你的能力。
就如我最开始所讲的:善恶所作终是自受,张家辉的角色即使不会溺毙,他或能享一世清福,然而他心术不正的贪念就不会影响他的子女后代吗?
最终多半还是会落魄收场。
这也正是《廉政风云》要告诉观众的道理:善恶到头终有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尽管前戏紧凑迎来的是不咸不淡所谓反转的结尾,再有,张家辉最后泳池的死无限无厘头。但有刘张组合我就觉得看得值了。
为什么许的朋友要替他死?!
不难看 也不好看
有点儿装逼哟~ 机关算尽 折在稚童手里哈哈哈哈哈哈
完全不知在讲什么玩意,浪费我两个小时,而且那两张cg脸也太惊悚了,操。
一星加给我的女神靓靓,你以为是打大老虎,其实是抓小喵咪,躲猫猫啦.....
这个结尾让人想说脏话
大哥,您调戏我智商么?如何顺藤摸瓜查出大老虎华南太子才是最考验的事,您一句话打发了
其实这一部电影还是可以去看看的,有的地方影射了很多现实。改编的事情也是令人深思的。
文不对题,光看“廉政”俩字以为是反腐题材,其实还是港式小格局故事,哪怕改成《廉政公署风云》也比现在强。剧本还是有设计的,开场张家辉会计师是跑掉的走私贪污案的证人,之后又变成廉署办案官员刘青云的发小卧底,接着变成掌控整个走私案赃款流向的幕后黑手,最后变死人,爱情三十六计,就像一场游戏。张家辉是剧情担当了,刘青云是废戏担当,一会回放他跟张家辉青葱岁月(年青妆画得还行),一会演和前妻&同事林嘉欣的爱恨纠葛,为什么不是反腐查案的戏份啊?最后几分钟让张家辉死掉幕后老板被抓,编剧你不想编观众可以理解的。剧情设置还行,除了张家辉没惊喜的反转,铺垫镜头给的都可以(优盘里空文件夹的特写),然而我还是没看懂张家辉怎么安然操控这一切。其实差在导演上,全片都是慢吞吞没精打采的催眠风格,林嘉欣拿刀逼问动作为何拖那么长
张家辉用尽一切办法金蝉脱壳活下来最后跟女儿玩耍被推进游泳池心脏病发作死了?
牛逼
情节跌宕起伏,悬念丛生,观感紧张刺激,虽然看到最后发现有点讲人情略俗套了些。
这也太虎头蛇尾了吧
沉闷、配音不好听,港片这么拍不行啊。
GTS 前面节奏太慢,后面反转又显平淡,最“惊喜”的还是青云渣辉嫩回去了
导演:我们拍一部电影去大陆卖。电影界的“廉政”、“反贪”仿佛“壮阳”二字,沾边就“有人”会买。
确实很大篇幅都还没讲到戏肉,信息含量不高。最后结尾这样处理大老虎也过于仓促吧。假如没有续集,jacky就这样被女儿推死了。有续集的话就不一定。希望有续集吧。年轻版很有趣啊,家辉年轻版做的比青云自然真实一点。
很滥的主题,还是好看。结局很妙,小女生一辈子都有阴影了吧
2019.02.05 方庄博纳影城。带爸妈看的,整个片子节奏可以,剧情有漏洞。我妈说,张家辉真帅啊。林嘉欣绿色的小风衣是zara basic的,我竟然有件同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