皿三昧 (2019)8.52019 / 日本 / 动画 / 几原邦彦 武内宣之 金子伸吾 神保昌登 / 村濑步 内山昂辉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是被《皿三昧》的先导预告片吸引,然后让尻子玉的榨取所笑到,对迷一样的结尾感到不悦,多年后回想又回味无穷的,最近,我又看回这部强调“联系”的动画,谈谈我对三位少年的一些看法。
一·空虚少年一稀我觉得一稀这个角色的设定非常符合这部剧“欲望”的设定,他所在的家庭是一个重组家庭,他有一个可爱的弟弟。
他的家,看面积就知道是“マンション”级别的单位,就算是租住,在大多数社畜蜗居的东京已经算得上是一个中产以上的家庭。
物质上的充足并没有让他感到快乐,他喜欢自己的弟弟,却接受不了这个次生家庭,这让他开始寻找心灵上的慰藉来满足他心底的欲望,于是,他决定去找他的生母。
这就引起了他个人在剧中的第二个悲剧(第一个是生父母离婚)。
生母邀请他去同住,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强烈的欲望让他忽视了春河的呼喊,害怕失去哥哥的春河急切地追上去,遭遇了车祸,深受重伤,下体瘫痪。
剧中没有作多余的解释,估计是落下了终身残疾。
这让一稀对弟弟更加愧疚了,也是他之后化身偶像讨弟弟欢心的原因。
其实后面燕太的遭遇和春河一模一样,看来一稀确实在春河一事之后没多大长进。
我总感觉,一稀代表的,就是现代社会,物质充足,而精神空虚的人们吧。
二·缺爱少年燕太燕太是我在剧中最喜欢的角色。
喜欢看日剧,或者了解日本这个地方的社会文化的人都知道,排挤少数派是日本人群体最显著的特征,典型事件太多了,外国人或外国归国子女就是最典型的少数。
因此,在燕太还是小学生的时候,就遭到同学的排挤,动画和漫画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就是没人和他踢球。
在他最孤独的时候,一稀主动邀请他去玩,从此,一稀在他心里占据了最重要的地位。
到了中学,燕太似乎适应了日本社会的生存方式,和同学们有说有笑(漫画里有体现),但是无论男同学怎么给他看女生的照片,女同学怎么和他说笑,他还是只喜欢一稀,内心的欲望随着青春期迸发的激素,逐渐通过性欲表达出来。
在第一次尻子玉榨取之后,燕太的黑历史遭到放映公审,三人和河童王子都看到了燕太对一稀的笛子做了什么。
悠看完之后,黑线都画在脸上了,一稀明明看到了,却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勉强维持着表面的关系。
这一幕之后,可以确定他确实对燕太没有爱情,但他不表明态度拒绝他的做法为后续事态走向失控埋下了伏笔,由此引起燕太的妒忌,燕太搞破坏被甩,直到燕太偷盘子被打,被枪击...事情差点就没有回头路(当然编剧又给了个好结局)。
在这里我并没有过多的苛责一稀,毕竟燕太出于自身的爱欲搞了许多破坏,但这也能从侧面看出,一个人在喜欢另一个人的时候,处于自身的身份的卑微,或是自卑,对喜欢的人无底线的献媚,不平等的爱情竟是如此地让人惋惜,我多想对燕太说,你别再这样做了,他就是把你当备胎了而已,你不值得为他付出那么多!
只可惜,和燕太相似的人们,很少会听。
即使是在现实中,你肯定也有这样的朋友。
题外话,要是燕太像春河那样掉进了欲望回收站,系统会判定他为“爱”吗?
三·迷途少年悠悠是一个扭曲的兄控,他的自身经历向我们说明了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多么大的影响。
兄弟俩本来拥有一家面馆,悠小时候过得挺快乐的,祭典的时候和giegie玩得很开心,后来他哥走向黑道,正邪观尚未成型的悠选择了帮助和自己有亲密关系的这一方,也就说明,他和哥哥是不可能善终的。
比较幸运的是,悠遇到了一稀这个愿意拉他一把的人,即使他记性一般;也遇到了燕太这个愿意默默付出的幸运星,能在知道事情的原委之后从嫉妒他转而帮助他。
题外话:是不是因为燕太的转变使得悠对他产生了好感?
(反正官方比较会玩,各种收割CP粉)自此,关于三人的简单个人分析就结束了。
实话实说,一开始我是感受不到这部动画说了什么的,只有接触社会多了之后,才懂得人与人之间联系的重要性。
这句话敲键盘很快,但实施起来有困难,每个人都能品尝出不同的味道......
几原的作品我就看了俩,一个皿三昧,一个回转企鹅罐,然后这俩不敢说十分,也确实有七分相似。
两者都是以一种所谓机缘巧合下接触神秘力量来做开端,在做这个神秘力量代表者下达的任务中推动剧情。
在企鹅罐里是企鹅,皿三昧是河童,还有一个是熊,熊的那部我还没看。
分别是11年,15年,19年。
少男少女之间的,少女们的,少男们的。
这些里面有歌剧,舞蹈的形式。
好像有规律似的。
企鹅罐里的。
不知道这熊手里拿的啥。
这部皿三昧应该是这个系列的最后一部,这种形式的动画了。
(几年后可能打脸。。。。
)这种框架下可谈的有很多,爱情(各种性别的),亲情,友情。
死亡,道德,法律。
凭着童话故事的形式来注入自己想表达的关于这些的看法。
会讲话的河童,或是能听懂人话的企鹅,这种基本在童话故事或是幼儿动画才有的小动物,以这样的形式来开展剧情,调节气氛确实不错。
前阵子的凸变英雄leaf,里面有讲话流利,跑步正常大人式的婴孩,我觉着颇有点学习的意味在里面,也是身份转变,企鹅罐是企鹅,不过这里面是从属,并没有直接附身,皿三昧是河童,这凸变英雄是婴孩,但是无论是剧情还是画面,甚至是声乐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可能是经验实力的问题,亦或是相关政策法规的限制吧。
(凸变结局是真的捞)那末几原表达的是什么呢?
我认为有的是关于爱情方面的,家庭方面的,友谊方面的,还有死亡,道德,法律。
这些东西离我们普通的成年人很近,以一个童话的框架,非自然力量的推动下,表达出来对这些的看法。
至于我们现在看不看的出来,其实没什么用,毕竟看这个的大多数是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没经过爱情,友情,亲情的考验,也没怎么遇到过亲近的人的死亡,还有更别说做过触碰法律的事了。
所以,这还是动画的缺陷,它的受众注定了它不能把故事的内涵讲的太宽泛,太深,太触及社会里的那些个事儿了。
毕竟若是想了解这些为什么不看看电视剧,电影,书籍来得更加的真实,感受的更加全面呢。
我以为动画是个很好的载体,天马行空,是中二的平台,所以我想更加纯粹,其实也就是更加中二的在这个载体上可能会更好。
若是照着电视剧,电影的路子走。
我觉得是颇为浪费动画这个很好的平台的。
几原这种强舞台剧形式很容易让人以为故事简单不值一提,实际上短短十一集所含的信息量普通动画二十集都未必能讲清楚。
抛开设定之荒诞无厘头不谈,人物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个人所渴求之物背后的伤痛,所否认之物背后的恐惧都真实又复杂。
舞台剧形式没有喧宾夺主,反而极大缓解了情感递进速度太快引起的不适。
三人好不容易解开心结,一起踢足球,结果立刻就有燕太毁掉秘密基地的剧情,几原毫无铺垫直接把背叛真相摊开,观众心情真如做了过山车。
但这不就是几原的意思吗?
只要人与人建立了关系,就没有一劳永逸的幸福快乐,背叛,相爱,分崩离析,又重新联系,人要爱就要付出心碎的代价。
活著的時候是【慾望】,是提倡「爭取」的狀態。
死去之後成為【執】【念】【怨】,提倡亡人和故物「捨棄」和「放下」。
看另一篇暗黑向解讀影評很有啟發感。
我之前一直不明白為什麼【只有春河判定是愛】,b站有一篇很好的影評解釋是【有沒有回應決定的】。
那篇視頻也很好,但我一直覺得不太能說服自己。
現在體會是【活著時慾望還有實現可能,所以怎麼都是希望】,【死去則要進入下一個輪迴,再深刻的感情也不再是希望,成為了「執」「念」和「業」】。
日本佛教的死人沒有【未來】,只有【輪迴】【往生】【成佛】。
一旦死了。
再多的努力,都是徒勞的。
死了就是死了。
皿三昧,被我看了是你的不幸。
如果抛去一切附加给几元及其作品的价值——性别、情欲、创新、大胆、僭越,那么有没有可能,大胆的表现方式本身没有超越性的意图(而只是不受束缚的心性,which is fine),你会发现,天呐,这个作品的内核是这么保守的!
不是说几元落后了或者怎样,相反,是因为我们的时代越来越保守,而几元当之无愧是时代弄潮儿(非褒义)。
皿三昧讲的是欲望(是不是爱我觉得存疑)。
也确实充斥着欲望的呈现,欲望与爱的分裂,而这周分裂造成的是我们对欲望和爱的态度截然不同,而绝少忽视二者的一贯性甚至界限的模糊。
然而在本片中,我看不到爱,里面对爱的说教很空洞和模式化,依靠剧本悬念的设置而不是情感发展来起到刺激的作用。
整个机制是精确计算的,目的是勾起传统ACG爱好者的刻奇情绪而完成感动的内循环。
于是,容易被煽动对我们欣然共谋,谅解了这一次精美绝伦的陈词滥调。
不出意外的,我看到嘈杂的表现欲和说教欲,对细节的恋物癖(这非常几元,作为几元爱好者我没什么可抱怨的),彻头彻尾的审美化。
正衬托出爱的饥荒,被挖空的对象。
剧本人设是典中之典的二次元流水线,我实在不明白这种故事怎么能被容忍重复讴歌。
当我经受了每一集的几元特色电波仪式性洗礼,我从起初的大跌眼镜到惯性地赏玩(一些二次元驯化!
But this is also fine),最终我感到仪式比叙事有意义,因为仪式的重复能生成美,它反复挖空叙事,吞并一切(我觉得几元爱的是动画,其他的并不给一屎)。
从此,我对本作的感受也割裂开来。
我觉得,煽情抵达不了,也说服不了我去体验被许诺的那个“美”,我在赏玩里被蚀空,强迫参与刻奇,大量的刻奇,巨大的美之肉欲,这比我自发地去消费情色更匪夷所思。
作为观众我消费也被消费,这才是无法终结无法开始的地狱。
所以,最失望的点还是,太保守了,太东亚式恐怖了。
大家都憋死在ACG类型的泡泡里,一起热情洋溢地书写人体蜈蚣宣言。
作者的自觉使恐怖程度呈几何式上升。
所有我谈到的都是文本自带的,好比皿三昧、百合熊风暴,回转企鹅罐里,路人都是塑料板,不配有个性和特征,没有被凝视被消费——这里消费和爱无限接近——就没有被夸奖“可爱”,被爱和具有特殊自我的资格。
不是暗示而是明示了。
皿三味高声疾呼懂,是动画从业者对青少年的溢美之词,因为欲望是摇钱树,我们都是消费主义大锅饭(如果不是大窑子的话)的食客(恩客)。
最后一集 河童王子说:我要去拥抱我的绝望了。
个人认为这句话是关键。
爱=想要联系的欲望+接受这个欲望会带来的绝望 欲望=想要联系却不接受绝望简单举个例子,你的恋人车祸,可能永久瘫痪,如果你接受这个绝望继续和他一起,就是爱,如果你瘫痪了就不想要他了,就是欲望。
为什么春河被判定为爱?
首先,玲央是在春河被救后才发现河童王子的踪迹,也就是说抓春河并不是因为他是一稀的弟弟。
并且,春河在第一集的时候手机就闪现了水濑app,也就是说,抓他是因为他有成为河童丧尸的潜质。
那为什么春河没有成为河童丧尸?
他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呢?
在被抓走前,春河给一稀发了短信,坦白自己曾让一稀生母离开,让她不要和自己抢一稀。
春河知道说了一稀可能会生气,可能不会再理他,但是他还是说了。
也就是说,他终于拥抱了绝望。
所以后续判定为爱。
年度最佳吧(毒奶警告×)不管是第十话可以载入史册的宣发还是最后一话的神级演出都让人有种见证历史的自豪感(?
) 尤其是最后一话 看之前其实很紧张会不会强行he 但看完就觉得合情又合理一切都很自然(除了ed和c-part稍微让我觉得有点概念先行说教感过重 尤其是c-part 仿佛穿越到新海诚你名剧组×)比起少革我会觉得可看度好了很多 这终于首先是一个大多数人可以欣赏的故事 然后才是概念 看得出来几原监督随年龄增长确实在很多方面做出了妥协 他自己也在访谈里提过年轻时候很傲并且因此得罪过很多人(笑) 说得现实一点大家都要恰饭 BD卖得好对所有staff都是好事 而从艺术角度来说 雅俗共赏也未必就不比孤芳自赏高贵 我甚至一直觉得 拥有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调整自己的创作模式(比如从少革的长番剧改为从企鹅罐开始的半年番和季番模式 还有此次三盘子的二三次元联动宣发)的心态 是几原监督能一直保持创作力不衰的一大原因 而这在与他同时期的跨世纪知名监督里并不多见要注意的就是概念在几原监督的番里仍然是很重要的 兼用卡和符号包括反复出现的台词都是有其意义的 不能单纯注意剧情 这些东西是一定要跟剧情结合起来看的(所以有老粉抱怨警察组的剧情太煽情 会影响概念本身的传达 包括看到微博上挺多朋友说最后一话没看懂 其实个人觉得都是看番方法不对才会引出的问题×)花俏的设定和怒涛展开的情节背后 几原监督要讨论的议题都是很严肃和深刻的 希望大家都能感受到监督这份心最后还是要恭喜三盘子叫好又叫座 这下做下一部不愁钱了×(最后表扬一下中文版译名 真的很强 一看就是出自老粉【)
皿三昧看完了,点评一下:总体而言没有网上吹的那么神吧。
确实开头比较新奇(精神病)。
但是除了第五集给我吓得差点追不下去了以外后面都基本没虐到我……第五集主要是一稀女装暴露那点,沙罗还跟个情商负数的傻子一样完全不给他打掩护结果一稀当众脱假发,真的我当时都怕一稀觉得自己没脸活下去了去自杀……(讲道理这种事情不会上新闻的吗,沙罗不是浅草第一女主播吗?
)后面燕太破坏球场那里我单纯觉得太牵强了,简直为了制造矛盾而制造矛盾。
第一,要是他干的他就不能主动冲上去变河童吧?
毕竟我们都知道谁第一个冲上去谁就要暴露秘密。
第二,他把球场弄脏为啥啊,转天他还不是得跟着一起收拾。
第三,他不知道自己干了这种事被发现了一稀得跟他绝交吗?
就算是酸一稀跟悠,他也该去排挤悠。
结果他去破坏球场。
我都迷了……这么干有啥好处啊??
能让悠跟一稀关系变差是咋的??
还是他觉得一稀会怀疑到悠头上??
然后俩警察的关系……理论上来说这俩应该是虐心cp,可惜我发现这是个搞笑番……一开始铃央虐真武真是啥话都说了,后来真武端了一盘热的动物烧出来,铃央:你果然是我的真武!!
我:……合着您就想吃真武的动物烧。
…………想吃自己去买啊!!!!
(对不起我似乎不该吐槽这个,就没忍住)(这番不仅是运动番,音乐番,还是美食番,涉足实在广)最后就有一个事我没弄明白(也可能是弄明白了但我不想相信):誓到底是不是在利用悠?
我得出的答案是:确实是。
但是我希望答案是否。
不然悠这么多年太不值了。
关键问题在于,第9集,誓当时到底是不是要开枪杀悠?
我一直希望相信誓是真心爱悠,想保护悠的。
所以当时看到誓拿枪对着悠那点,我就想着:他不是真想打悠,就是吓唬他假装开枪,把他赶回去当正常人。
(因为前面有一幕是誓跟敌人对战子弹打没了)结果枪声起,楼上一个敌人把誓打了,悠跌倒在地。
又一声枪响,楼上的敌人被打中了。
下一幕就是誓手上的血,悠跌倒在地。
假设他枪里没子弹,那打倒敌人的那一枪就是悠开的,问题是当时悠已经跌坐在地了,两手没枪。
所以这枪肯定是誓开的。
所以誓枪里有子弹。
那么问题来了,假设誓当时没被楼上的黑道打,他会不会开枪杀了悠?
对于这一幕,可以有两种看法:光明的:誓当时已经发现敌人了,所以故意假装要对悠开枪,想把悠吓跑保护悠。
但问题在于:他要是发现了为啥不直接开枪打死那人?
他先被打了一枪受了致命伤都能回过头来一击毙命,先发制人这种事不可能做不到吧?
再说了誓谋划了这么久,自己兄弟都能杀,他显然也不想自己随便死了。
那么黑暗的一面:他当时真的是想杀了悠。
接着黑暗的这一面分析:来接哥俩的那个小弟说:你弟真有种啊。
多亏你弟打死了百合鸥头目,你才能坐到今天这个位置啊。
当时誓说了两句:“他是特别的,他跟一般的小鬼不一样”“不是说了百合鸥头目是我杀的吗?
”也许悠本来想的是他哥帮他顶了杀人罪,然而,比较dark的可能是:实际上他哥为了借这件事博老大信任,在黑道里往上爬才说是自己干的。
不知道悠当时有没有怀疑人生啊。
怎么说呢,我觉得誓原本也是好哥哥,可能生活太艰难了把他逼成这样,还天天念叨着“坏人才能活下去”,最后走火入魔了吧?
可是死之前还要塞钱给悠,跟他说:这点钱拿去买点吃的。
然后悠看誓胸前的照片,父母,誓自己,都被涂黑了,只留下悠。
然后悠把包里卖叶子挣来的黑钱全扔了。
这点我当时看的确实难过一把。
多的不说了。
三个人里我毫无疑问最喜欢悠。
虽然我感觉主角应该是一稀?
但是我感觉每次友情危机,解决危机维系三人联系的基本是都是悠。
这种看上去很成熟的人其实摸摸承担了很多吧,最后过的可能是最痛苦的一个。
说到几原邦彦,不得不提象征与,符号,程式,审判。
他监督的作品色彩还是如此明快,主角都是鲜活的青少年。
往往需要挖掘解读来探究灯下黑影。
日本人真变态,尻子玉,屁股里的假想器官,失去会变成不行的人类,从而溺亡。
这里代表人的欲望,没了欲望人也无从活起吧。
神话说抢走可能会给龙王水神上供。
与人相扑赢了就会夺取人的尻子玉
传说爱吃黄瓜的河童 河童,传说中的生物,本来残忍恐怖。
芥川龙之介曾有文著,讲河童了解人类甚于人,改换思想,经历过那种启蒙的人将再也无法回归社会。
无知是你我的伊甸园。
而他最终自杀,但就监督的尿性来说,每次都是提出一个问题,要我们反思,这次轮到了欲望支配的世界。
人人都有的箱子代表了欲望,具象化是快递,是购买,是私有制本身,连喝水的杯子上都有欲望存在。
人是不能脱离欲望而存在的。
箱子本身就有内外,里面的东西不打开看看,是不会知道的。
@薛定谔 @潘多拉
放错了,下面才是。
这箱子设计上面还有河童的脑壳,那个皿。
恐怕这次要讨论人类审视自我欲望之后还能否生存的问题。
自我认知,这是我是谁的问题,我应该做谁怎么做,让谁来认同我的问题。
也是女装大佬的问题
被超度的变形了的欲望
被消除的异化的欲望喵 现实世界表皮下的另一个世界,对欲望的可直视的世界。
实际上旁边的鬼魂代表的才是活人,在欲望可视世界里丢失欲望的人才是活着却死了。
需要ァ啊!
一下才能看见的世界。
圆环
足链也是一种链接在一起的象征。
随后展开的剧情还会讨论很多吧,期待。
由始至终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如此玄妙,人活于世必要和他人相链接在一起,想链接在一起,却有各种原因不能画完一整个环形。
我们为了这些连接去做很多傻事,为了爱呢?
还是为了欲望?
出于无私和自私的理由区分了两者。
犯罪
撬车
水刑
种草秘密
女装大佬
暗恋欲望
欲望本身希望
新型许愿器,集齐五个银色的可以召唤神龙。
爱
我爱我弟弟,但我怀疑他是沙罗的亲哥哥。
皿三昧到底是什么?
其实作者都已经告诉你了。
三个主角的脑壳可以发出的信号,内心欲望发射塔。
碟子是平的,可以装各种各样的东西。
从箱子到碟子,是阴暗到见光。
你要分享人与人的联系,还是保藏秘密呢?
时隔两年再次的追番。
最近追过的三部分别是超人幻想、鲁邦意大利篇、法芙娜exodus. 再往前追溯就是space dandy和地球队长,居然已经是五年前的事情了。
这里面BONES的两个,过了好几年想起还是觉得无聊。
我一直以为动画就得有这种药味儿,充满幻想,出乎意料,脱离现实生活和物理定律。
日常生活的段子为什么不看真人呢?
这一点几原不负我。
11集是个很完美的长度。
再长下去,兼用卡就显得无聊了,路人的简化处理就被注意到显得简陋了,大道理就矫情了。
其实最后两集的升华已经有点让人厌烦,好在是及时收住了。
所谓爱、欲望、联系、记忆,确实有点像水獭所说的“概念”。
年纪大了感情退化,难以联系到自己生活的概念就往往觉得没什么意义。
最吸引人的是不断的泄漏。
坦诚相待之后仍然会有问题、有痛苦,然后再去积极地解决问题。
足球组有西莱的味儿;警察组化作流星,想起银河美少年,又想起夏亚。
理想的爱情就是这样哇。
好片子就是吃糖吃刀都让人舒服。
还有一点就是每次打完小怪兽的迎风冲浪,秃顶河童飞扬而稀少的头发让我太有共鸣了。
要是最后两集不这么赶,升华不要这么高,就更好了。
过分傻屌……
感觉很新房昭之,本来还觉得挺有趣的,然后就突然污到爆!!引起生理性不适,但是还是吸引我看下去,有意思。—————————✂︎—————————“正因为心中有珍视的人,才会有悲伤有欢乐”,而我心中空空如也,只有空虚。没有特别想要相连的人(是,父母亲人朋友什么的,我挺感谢,但是坦白讲,他们目前是保证我生活的必须,也,没有多少情感上的重量)。啊,我好冷漠。是啊,我麻木至此,我觉得我渐渐失去共青能力,所以看这部剧时,我没什么心情波动(也觉得是剧不行吧,BGM该煽情不煽情的,好不容易有点感觉又突然河童,啊我讨厌河童,讨厌菊花,讨厌屎尿屁)算了是我的问题,不知道怎么评分。
就算这样,想要连结!所以不会轻易说放弃!明明挺莫名其妙的番为什么我都要看哭了……但是人与人的联系就是我的很大一部分啊:( 有欲望才会有未来!有爱才不会放弃!给这莫名其妙的艺术表现形式一些肯定吧哈哈哈
uso
强行看了两集,着实不和我胃口
忍过前三集的中二沙雕,才发现此番的与众不同。哪怕知道结局伤痕累累,仍愿陪你重新来过
几原邦彦是大家的老熟人了,个人风格强到能让人忽略其他一切远景,这就是为什么他敢把路人做成符号,把背景做成实拍,放弃在一切细枝末节上的雕琢以追求极致的突出主题。本作原创动画,就不猜剧情了,猜了就打脸,但是根据主题来看,本作要探讨的核心是”欲望“和“秘密”吧。第一集就能让人清晰地看出主题,看来几原邦彦也稍微接了地气一点,略略向观众妥协了,要以前他是疯狂自high根本不管观众看懂看不懂的。现在我们只需要在华丽的演出中享受快感即可,以上。。。被封了,好烦
真不咋样但是玲央和真武的感情绝了
弃
虽然本作并不是中我好球带的几原作品,但本作的跨媒体(SNS)的meta操作真的强(警察组的twi直播全清空删除事件)。几原=动画监督→行为艺术家(笑)这次在日参加了几原的作品个展,并有幸被抽选中了少人数的非公开座谈会。不仅在前排见到了本人,还回答到了由我个人提交的提问(本次event无录像不对外公开)。本尊还是万年如一日的骚气。MAPPA❌幾原邦彦❌橋本由香利。后两者的默契不必再说,可惜的是,这次片子长度限制了几原想表达的东西,有些地方演出跟不上体感也是受到了正片长度影响。选择那扇门不是关键,关键是选择本身。欲望和爱是一体两面的,人在欲望和爱之间互相滑动。少革里的箭头并不指向某个有意义的物体,箭头本身就是那个有意义的物体,它指示了超脱于故事本身的存在,川獭也是这样的一种力量。
つながりたいけど、つながれない
想要相连却又 被勒令下架
3集弃,第一集感觉像企鹅罐,一看监督果然是同一个人
把宝贵而脆弱的感情隐藏在沙雕的外壳下
什么弱智玩意儿???
脑洞奇特的电波番,变身场面羞耻度爆表……全番看完,对于自己个人能够接收到的主题表达,比如爱与欲望、人与人间的联系羁绊之类的,对自己实在没有什么深刻触动……不是很理解,为什么要用这么隐晦、荒诞的比喻形式,来表露这个看起来,也不是很新鲜的主题……
被下架了,我想骂人
感觉挺一般的,这样下来不就是一集一个秘密揭开?没什么惊喜
最后2集有点迷
懒得打分了,百合熊都能把这片吊打三个来回,平凡到以为看错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