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黑豹2对我来说是惊艳,我抱着看烂片的心态去的,结果很惊喜,整个电影的节奏很好,除了最后一战的处理稍微有点粗糙。
剧情也不拉胯,人物也很饱满。
最让我惊喜的是,这是我在漫威和DC看过的最好看的女性英雄电影,而且还是女性群像,一句话总结一下:很难见到如此多的女性正常人,用她们之间正常的关系发展一个正常的精彩故事。
这个正常真的是太难得了,目前所有的女性英雄,尤其是女性英雄的独立电影(这里点名批评《惊奇队长》和《神奇女侠》)在人物刻画上都没法做到一个最基本的点“女人也是人”。
所有女性英雄的刻画都在强调她们不是人是另外一种叫“女人”的物种,而且编剧脑子里的“女人”。
尤其是要在电影里彰显“女性力量”之后,他们就表现的非常的手足无措,明明怎么刻画男人的就怎么刻画女人,他们就是不懂。
我很爱惊奇队长和神奇女侠,但是这是基于角色的喜欢有我主观情感在,但是这两位的独立电影真的是不敢恭维,对两位女性成为英雄的动机刻画都没有什么说服力,故事也没讲好。
《黑豹2》就克服了这些缺点,首先它讲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关于瓦坎达这个国家的守护神黑豹离去之后,她们如何应对突发的危机,最后找到继任者的故事,有头有尾,很有逻辑,这在漫威第四阶段的电影里已经不多见了。
其二里面所有的女性角色都是鲜活的人就像我们身边的朋友一样,不管是将军还是苏睿还是女王还是铁心都很立体有趣。
我觉得黑豹2就是一个完整的起源故事,关于苏睿如何成为黑豹的起源故事,它对于苏睿成为英雄的动机也表达的很好,从不能接受哥哥的死亡,排斥研究人工心形草,一直保留着丧服。
到直面自己国家的危机,决定扛起责任接过了黑豹的衣钵,带领自己的国家克服危机。
最后到放下亲人死去的悲伤烧掉丧服。
整个过程十分完整,情绪到位,成为英雄的理由很有说服力。
关于苏睿的性格也刻画的十分完整,而且跟前任黑豹那种圣人形国王打出了差别。
苏睿本身,是个偏向布局的领导者,她不以战斗力见长,她在跟羽蛇神最终决战到时候,更多的是靠前期先手准备,和同伴配合。
她冷静内敛,但是内心潜藏着暴烈的复仇欲望。
但是同时她也是一个成熟的领导者,在复仇和平息两国战争中选择了放弃复仇。
还有关于铁心这个女性角色,我建议不要先入为主的把她当场钢铁侠的继任者来看,那你对钢铁侠的喜爱就会导致你看她怎么都不顺眼。
毕竟她也没管自己叫钢铁侠,撑死了算是钢铁系的英雄,你可以把她当爱国者看,而且钢铁侠亲闺女摩根还没拍呢,就算官方钦定继任者也不一定是她。
如果放下钢铁侠继任者的审视,她是一个蛮有意思的天才青少年,她个人的性格没有展开描述因为也不是主角,但是我还是蛮喜欢,铁心和苏睿的相处很像小蜘蛛和内德。
再次强调一下,是非常正常的女性友谊,正常的就跟我和我朋友一样,你们知道在女超英这边看到看到很日常的女性友谊有多难吗?
就这一个正常我都要哭了。
总之黑豹2让我很惊喜,除了最终决战稍微有点粗糙,为了推动剧情个别地方搞的过于快了。
还有这部电影好看的是文戏不是武戏,剧情是漫威中等偏上水平,比《奇异博士1》好。
但是打戏一般般,在漫威里中等偏下。
2+美法两国早早出席坐在了历史与现代罪状的被告席,而瓦坎达与塔洛坎,两个寄托着被蹂躏文明的幻想国度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这主剧情线用脚都能写出来:代表主流秩序的真正反派暗中作梗,挑起战争。
而影片却在保留两国正面性的同时隐匿主流秩序的存在(至少我看的版本里没有网传那个合理化这一点的片尾彩蛋),改用钢铁之心背锅与推动剧情,无法理解。
前半段堪称灾难。
黑豹国王故去,内忧外患之下的肃穆感与漫威式的插科打诨间歇性发作,在本就浅薄的群像塑造基础上又给予了角色毁灭性打击,新国度的奇观化展现与studio硬塞的漫威宇宙联动任务更是挤压尽了第一主角苏瑞的角色戏份。
文戏全盘失控的情况下动作戏却只有一场,可也充斥着几乎为0的动作设计、似乎对动作描写避之不及的镜头剪辑和强大的CG感。
调低预期后后半段居然说得过去。
浓缩了超英剧本的常用套路进后80分钟,新黑豹的角色弧度利用心形草的特殊设定加速搪塞完成,燃烧经费的特效小场面回归,总算是小小满足了观影预期。
漫威宇宙第四阶段终于艰难熬过。
在摆烂的大前提下由于整体方向不明确,导演似乎被赋予了更多掌控权,但种种限制下普遍缺乏能力的导演们没有哪个能在镣铐下华丽起舞,像黑豹2这样不从头崩到尾的作品都算难得。
查德维克·博斯曼的去世给《黑豹》系列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远不止重写剧本换主角那么简单,制作延期导致国内落后于《阿凡达2》上映才是最大的观赏灾难。
(卡神:拖延方面我绝对是给足面子)于是看过《阿凡达2》没多久的我们在《黑豹2》里看到:陆地人遇到来自海洋的新势力,蓝皮肤有着驯服海兽和颠覆大船的力量,还能飞起来拿冷兵器撕裂钢铁飞船。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粗糙的涂脸化妆在卡梅隆细腻的动作捕捉面前,活像是某山寨公司拍的成人版。
《黑豹2》最接近《阿凡达2》之处是它的片长,达到令人咋舌的160分钟,但看完电影你不免严重怀疑这个数字的准确性。
放在漫威宇宙横向对比,此片无论是情绪密度还是剧情信息,比124分钟的《钢铁侠》,115分钟的《奇异博士》都不占优势,你会怀疑他们用了某种瓦坎达科技,在你观影时悄悄拨了时钟。
两大王国的战争,在视觉格局上大致等同五岳剑派争盟主,无非是掌门加上大弟子和少量亲信在掰头。
放着大批人马不用,动脑动手的活只能轮到王公贵族,顶级武将和天才科学家。
如果说上部好歹是夺王位,两候选人决斗作为仪式情有可原。
本续集更是强化了某种刻板的三国逻辑,两军对垒几乎全靠武将甚至主公掐架定胜负。
三国好歹武将背后有乌泱泱大军造势,这里连背景板都欠奉。
要么将军领着公主,要么公主带着助手,反正三瓜两枣人就深入敌后。
纳摩也一概御驾亲征,只见手下象征性地把几个敌人按进水里,九成九的破坏全靠老大。
因为出动人数少,动静也小,所以跟做游戏一样,随便伏击,随便绑架,随便潜入,随便救援。
两边的科技都逆天反而互相抵消到连小区安保监控都不如,互相串门来来去去,几乎如入无人之境。
动作戏少得可怜,街头追车,大水淹城,都是刚有点模样就草草收场,女版钢铁侠也没什么抢眼表现,艰难地试图持平斯塔克早期科技。
最后决战好歹是弄出了一点声势,纳摩那边出动蓝皮肤龙套多一点,目测能组两个加强连,瓦坎达这边还是屈指可数的精英战团,比张艺谋在长城上吊体操运动员还不舍得。
回头想整个电影里,瓦坎达非但打仗时出人寥寥无几,而且整体上缺少上一部那样人头攒动的大场面。
该不是被灭霸打过响指后,经济一直没恢复回暖,大家婚育欲望低,人口负增长了。
这解释了苏睿为什么不杀纳摩——跟这样一个大帝国搞好关系,将来引入高素质移民多条路子。
黑豹2最失败的是忽视主要矛盾一开始黑豹主角去世,然后,你以为主要矛盾是黑豹的妹妹苏睿如何战胜悲伤,守护瓦坎达。
但是并没有,瓦坎达女王跟人类(美国人)谈判,你以为会是双方求和,但是人类说:你们应该共享振金,不然就违背了核武器公约,但是女王说:你们嘲笑我没有国王无人守护,还跑过来袭击我们,我要让你们看看我们的反击。
谈判过程中,还闪切了几个偷袭者和瓦坎达的对打……你以为接下来就这两个利益集团,因为利益不同然后互殴~关键是2023年了,电影的主要冲突是一点进步没有,全是套路。
关键是开战的理由一只就不充分啊……首先,前期铺垫不够,导致必要性不足,就好像是幼儿园小朋友打架,一个人说,你的玩具必须给我玩,因为这是幼儿园的小朋友要和平相处决定的。
另一个小朋友说:玩具是我的,我就不。
这是至高无上的玩坎达种族才配玩的玩具。
吼…你竟然想抢我玩具,我要打你打你……这个时候就应该让一个和事佬老师过来,一人一个巴掌:幼儿园的小朋友是不能抢别人玩具也不能打架的……剧情不足,是剧情前期细碎,一点都没有拍出,家族受到威胁,双方必须保护资源的剑拔弩张(你哪怕拍一下黑暗森林法则一样的紧张感也行)可能剧方看出了这个问题,然后这个时候冒出了一个会飞的,战力很强的,同样拥有振金的库库尔坎,告诉苏睿,要去找一个发明了振金探测仪的科学家。
然后处死他…这个人物一出现,前面半个小时就白演了!
白演了!
白演了!
(难怪这都能水两个半小时的时长!
)如果一开始就说,黑豹死后,人类毫无忌惮开始寻找振金,并且发明了探测仪,在探测的过程中,一方面发现了库库尔坎的部落,威胁到了他们的生存,另一方面开始疯狂入侵玩坎达部落,于是库库尔坎寻找瓦坎达的联盟,展开反殖民入侵打战斗……但素,自从库库尔坎出现之后,电影竟然就开始了,这两个部落如何意见分歧,如果一步一步走向各自为营、兵戎相见的地步。
库库尔坎让苏睿去找探测仪发明家,苏睿和将军就这的去了,发现探测仪只是19岁的学生作业~然后FBI这个时候就出现了要活捉他们,科学家成为了女版钢铁侠飞走了,苏睿开摩托车、将军开汽车走了~but ,这个时候库库尔坎出现了,想要直接杀了科学家,然后库库尔坎就和苏睿一伙打起来了……就是这么寻找联盟的?
竟然还造成了苏睿被库库尔坎掳走的现象……然后,FBI不知道是死了还是就退场了,人类工具人实锤然后女王知道自己到女儿被掳走了很伤心,就削了将军的权利!
这一段真的,就我看着他们都演得很卖力,但是就是超级莫名其妙,首先将军作为战斗在一线的人,是不是就是最了解库库尔坎的人,其次,将军是不是一直都是很忠心、并且战力很强的人!
也是最适合去营救公主的人!
但是台词就是我是伟大的女王,我死了老公,我是很忠心的将军,我也死了老公……(类似)具体忘记了而另一半,公主在和库库尔坎的温情脉脉的聊天中得知了库库尔坎的来历,库库尔坎还送给苏睿一条和他母亲一样的项链……但是这个时候,玩坎达的人来到部落就公主,然后双方就打起了……一句话能解释的误会,好莱坞在跟我万现在内娱偶像剧都不太实兴的套路是吧!
太恶心人了!
然后误会越来越深、库库尔坎就跑去瓦坎达杀了女王,然后公主就想着复仇。
公主利用库库尔坎给的手链制造了心形草,喝了之后变成了黑豹2号然后跟库库尔坎打架,打到一半,终于发现厉害了,一两句话解决了问题!
问题是一开始就可以用一两句话解决问题都啊!
谁说好莱坞编剧怎么没有向内娱编剧学习呢?
我第一个不信然后故事就结束了!
然后!
人类是工具人吗?
人类不是罪魁祸首吗?
站起来灭了他们啊!
两个幼儿园的小朋友,要没收你们玩具的,并且不还的,还想用这个玩具控制你们的,是眼前的幼儿园老师啊!
哦还有一个就是打戏和特效是在是太差了!
水底的戏份一点观赏性都没有,像是一群人被逼到在一缸热汤里游泳写完这个之后,我把黑豹1️⃣都三星变四星~
跟所有第四阶段漫威宇宙电影一样,《黑豹2》生动地诠释了好莱坞工业体系是如何把俗套、做作、呆板、刻奇以及政治正确粗暴地缝合在一起的。
电影时长到了有些吓人的160分钟,作为一部单体电影来说,编剧们得往里面乱塞多少元素,才可以把电影撑得如此臃肿?
可怕的不止是不思进取,更是不知所谓。
能力不济,偏偏还不满足于拍一部单纯娱乐电影,非要讲人生、谈政治、扮深沉。
看看电影里动辄5分钟往上,又硬又呆毫无灵气的文戏,真不知道是谁给了导演勇气,敢在一部商业爆米花电影里如此矫揉做作。
大家都悼念英年早逝的查德维克,逝者已矣,一代黑豹值得那些与剧情无关却刻意的镜头,但他不该成为那些拙劣拍摄的免罪符。
所谓成长,所谓感悟,不是故作痛苦,也不是去说那些言不及义又煞有介事的台词。
想拍深沉就该有个深沉的样子,但凡能做到《守望者》或《黑暗骑士》的皮毛,我也敬重你是条汉子。
可漫威既要又要还要,致敬是脱离于电影的混剪集萃,主线是毫无逻辑的一锅乱炖,政治正确自然不能缺席,女性主义和LGBT都不可少,甚至还要强行上岗插科打诨以示风趣。
男性只能是没娘还没自尊的倒霉孩子,或者只会插科打诨的大猩猩。
我没有过高期待,但起码电影主线你得合理吧,就算爆米花电影也要讲基本逻辑吧?
你看看《黑豹2》讲了什么,水底国感觉被美国威胁,就去逼瓦坎达绑架钢铁之心,一副我不管反正你欠我的态度。
主动把国家的来龙去脉和秘密向公主透了个底儿掉,转眼又说不对啊我暴露了怎么办,就要去开战。
观众看来完全不对啊,你这架到底是咋撩起来的啊?
哪怕大街上两金链大哥对吼两句“你瞅啥”再打起来,也比这来得有说服力。
开打得莫名其妙,停战更是十分突然。
很突兀的,公主看见了妈妈,就醒悟了,便没有被仇恨蒙蔽双眼了,而嘚瑟了快130分钟的“纳摩”突然就服了,真“以德服人”了。
生怕观众不理解,导演还借着角色之口解释了一番,自己突然从战神变瓜怂,是有政治设计的。
只要和瓦坎达结盟,就能继续隐藏海底国的存在,而瓦坎达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到时候瓦坎达被打得受不了了,就会反过来依靠自己。
纳摩一副我多聪明的表情,似乎自己都信了这套解释。
且不说这一连串推论中间有多逻辑跳跃了,当初可是你自己大喇喇跳到人家瓦坎达地界刷存在感的,你要真扮猪吃老虎一开始不露面就好了,何必无端生事,又是劫了公主毫无保密意识地搞教育普及,又是泄私愤似的打了两场毫无必要的仗,还杀人老母,胡搞了这一通,最后就是为了“猥琐发育”?
不是一般猥琐的人,真找不出这么猥琐的借口。
什么比井底之蛙更可怕?
海底之蛙。
作为美国最大的两个少数族群,几乎全黑底色的《黑豹2》还要吃拉美人豆腐。
都是曾经被欺侮被掠夺的民族,都有超能力和振金的加持,瓦坎达人就要更文明更识大体更现代化,而海底民就像是玛雅人刚刚下海,思维举止都基本跟原始人看齐,最后是说也说不过,打也打不赢,只能草草认输投降给黑人当小弟。
亚非拉第三世界可以大团结,但盟主必须得黑姐儿当。
白人当然乐得看笑话,反正整个漫威宇宙都是他们的,瓦坎达亚特兰蒂斯这一亩三分地由他们折腾,尚气也可以打包一起,反正都是满足西方观众猎奇的异域风情,换个主题就是一茬故事,管饱管够。
黑哥们儿还觉得自己赢麻了,奥斯卡唯一入围最佳影片的漫威电影,你说厉害不厉害?
当然,作为漫威电影,《黑豹2》也不可能全无亮点,海底族亮相时的惊悚氛围是电影最高光最具观赏性时刻,配乐也写得有特点且精彩,片尾的致敬是巧妙精致的,但彩蛋就很蠢。
就这样了,勉强3个亮点,不能再多了。
“瓦坎达”的故事有诸多续写的方式,或是感怀继承,或是破/局而立,可《黑豹2》偏偏选择了最折中的一种:在坎坷的前进中缅怀感伤,在复仇的火种下被/迫燃烧;这样一来,不仅“新黑豹即位”慢吞吞,而且让整部作品呈现出“无力挣扎”的既视感,这无疑是漫威困境的真实写照。
《黑豹2》在161分钟时间内,讲述了一个关于“新黑豹即位”的故事,当然每个瓦坎达人想要成为都需要经历一番坎坷,更何况还是这样一位年轻的女黑豹——shuri,影片首先斩断了shuri的庇佑(母亲ramonda的死亡),给了她一粒复仇的火种,继而让火种赋予她成为黑豹的内因,最后在战斗中完成了传承,新黑豹正式诞生。
影片为了增加观众的新鲜感,引入水族并给他们设定了一个悲伤的过往,同时也给了水族之王namor一条合理的复仇曲线,当namor的复仇与shuri的复仇相互交织产生看点的时候,影片却选择了“以德服人”这样一个戛然而止的结局,shuri的举动不能令人信服,namor的接受也稀里糊涂,他们就像两个大喊着“我要为母亲报/仇”的孩子,打了半天原来不过是一场家家。
当复仇再次成为人物的动机,却难以撑起剧情的时候,漫威该想一想观众是否看腻了。
YO!
在聊《黑豹2:瓦坎达万岁》之前,我还是想先聊一个大家都知道的故事。
其实在查德维克·博斯曼以黑豹身份在《美队3:内战》中现身时,也就是2016年,他就被查出患上大肠癌。
博斯曼选择不对外公布自己病情,并且边治疗边维持强健的体格和形象,让自己的演艺生涯得到了一次英雄式的跃进。
2018年,《黑豹》上映,作为一部黑人主导的漫威商业超英类型电影,影片却尽可能的把更多非裔种族现实的困境和难题,和非裔种族未来何去何从的话题搬上大银幕,可以这么说,《黑豹》是一部漫威至今不可多得对现实议题探讨得较为沉重和批判性的作品,注意我说的框架是在漫威宇宙影视作品范畴内。
正当我们期待特查拉作为瓦坎达国王,准备在终局之战后续写瓦坎达续作篇章之时,2020年8月28日,查德维克·博斯曼因癌症离世,突如其来的噩耗让不少人错愕,虽然此前有拍到博斯曼极度消瘦,但没想到悲剧来得如此之快。
据说在内部黑豹的主创团队,也并没有更早知道博斯曼的病情。
原本《黑豹2》的剧本,还是以特查拉为重心去撰写的续作故事,但由于博斯曼的离世,剧本只能重新往新的方向去探索,片方尊重博斯曼和观众的情绪,不会让其他角色替换博斯曼饰演特查拉,也不会用CG重建特查拉。
就这样,《黑豹2》以一个全新在现实和影片呼应的基础上,进入到一个新的瓦坎达故事里去。
《黑豹2:瓦坎达万岁》,就是在这么一个大背景下创作的电影,对博斯曼离世的哀思种子深深种在影片土壤里,甚至变成了《黑豹2》角色塑造和剧情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黑豹2》作为漫威宇宙的第30部电影,同样也是MCU第四阶段的收官之作。
国内外评分这次我就不一一展现了,在如今评分参考都被拿出来参考讨论的时候,参考就不太需要参考了。
自从《终局之战》漫威进入第四阶段之后,电影和影集都呈现出更多更满的状态,但伴随来的是更多舆论和口碑的下滑,甚至到了《女浩克》大结局,直接来个一个我不装了,我摊牌了的方式,和观众说第四阶段大概就这样了的感觉。
我对漫威没有任何意见,也没有太多滤镜情怀,可能有的都已经在第三阶段决战时燃烧掉了,好看多夸两句,难看也就直说。
回到《黑豹2》,影片故事背景放在特查拉因病突然离世,瓦坎达群龙无首,各个国家开始对瓦坎达的振金虎视眈眈,每个国家都想在瓦坎达的混乱中分一杯羹。
而这时在神秘的海域,有一个塔罗肯的深海族人,也对瓦坎达造成了新的威胁。
就在这内忧外患的情况下,特查拉的妹妹苏睿,需要再次审视自己和做起瓦坎达的保护者。
在现在舆论比较复杂的情况下,那我就先说《黑豹2》的缺点吧,当然后面会聊到优点。
接下来的点评解析就有微醺剧透不影响正常观影。
前面已经聊过,《黑豹2》其实原本真正的主角是特查拉,但特查拉因为离世缺席的情况下,影片的故事呈现出了我觉得较为明显的众角色通病缺陷,就是全片没有真正的主角,真正的主角还是特查拉,但特查拉又没有戏份,从而造成影片自始至终好像少了一个主角的错觉,但,或许这也是《黑豹2》想要给观众的感觉,只是这种感觉并没有更高级的映射到其他主角和剧情里,更何况还有一些可有可无的支线,以为能让角色更立体,其实让其更涣散失去焦点。
很多人会说有主角呀,主角是苏睿呀,当然苏睿在戏份占比和角色塑造丰富性上是大主角,但苏睿的心路历程以及包括母亲,皇家侍卫奥克耶,情人娜吉雅等人,都在围着特查拉的离世去完成角色发展的弧光。
这样的剧本故事类型其实并不新鲜,可以叫做“心理疗伤学”方向的作品,《海边的曼彻斯特》,《从心开始》,《步履不停》等等,都是这样结构的电影,影片中的主角的心路历程,都需要在失去至亲后,重新找到一个出口。
通俗来说就是《黑豹2》的主要角色,如果不是围绕在特查拉的情感中的戏份剧情,大家会不会觉得相当废戏,最明显就是人类支线的故事,其实拿掉后,对主角的心路历程的影响几乎为零。
不,其实有影响,负面影响,苏睿在影片的角色情感基底,在钢铁心少女莉莉出现前,都一直处于压抑和无法释怀,内疚和自责的状态,但当莉莉出现时,苏睿和奥克耶为了配合漫威特有的幽默戏份占比,两人的情绪似乎完全走出阴霾。
这其实是漫威的一个“通病”了,活跃场景的戏份,角色需要转换心境去配合制造欢乐气氛,从而打断了角色固定持有情绪的成长旅程,总之苏睿和莉莉调皮的那些气氛,让我一度觉得苏睿是不是走出悲伤了,那啥时候哪个事件走出来的?
不知道,之后来了更多戏份才明白...哦原来没走出来呀,好的吧。
既然说到漫威影片固有的幽默调配,那再聊聊幽默戏份,这次是真的很不好笑,那几处笑点似乎是为了交作业而去设置的。
聊到交作业,MCU势必会对自己的电影做出指定好的方向和框架,之后主创需要在这些框架中进行命题作文。
《黑豹2》我们就能非常明显能看到哪些是相对自由的创作,哪些是命题小情节,都很容易辨别出来,而且撕裂感也较为明显。
我就直说了吧,漫威第四阶段的每一部作品,都要秉持一个原则就是推陈出新,就是“老英雄”搭配“新英雄”,高情商是传承。
总之这样结合没有错,《黑豹2》也是带出了钢铁少女莉莉,原先我就没有太大期待,因为不可能她就能继承了钢铁侠衣钵,整出什么狠活,蓝鹅在没有期待的基础上,莉莉成功的让我对她的《钢铁心》影集也没了任何期待。
莉莉在影片中就是纯纯的激励事件的工具人,换成其他任何一个叫不出名字的角色也毫无违和感。
而且我至今没太弄明白莉莉制造探测振金设备的动机,真的就是直白的为了交个课堂作业吗?
那这巧合事件也做得太随便了,这设备直接害得瓦坎达和塔罗肯交战,那莉莉你确定不要负起点责任吗,不负责任就算了,最后合着还去对抗塔路肯。
用纳摩的话说,我在海底活得好好的与世无争,我招谁惹谁了。
所以说到底影片最大的反派应该是贪婪的人类,但从始至终人类都在主线外吃瓜。
反正这里的一些关系梳理我觉得太拧巴。
更别说她最后那套天线宝宝小波和奥特曼合体的战衣,我觉得是不是主创故意的,为了能让莉莉在她的影集中的战衣显得更帅,所以先给大家来个丑的,她真的,我哭了。
从整体节奏来看,影片前面的铺陈和过程比后面决战还有精彩,越到了后面决战部分,越显得漫威干预痕迹的来袭,包括角色内心的抉择走向,前面越是叫嚣着要杀这杀那复仇心满满,就知道结局想玩个反转之类的。
这也导致了影片最后决战为了这个反转,戛然而止,让两族人的战役显得廉价。
好!
聊完影片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我们再来看看《黑豹2》的优点,《黑豹2》是一部值得让你沉浸的电影,纵使影片并没有跳出也跳不出漫威宇宙公式的框架,但《黑豹2》绝对是漫威第四阶段我认为最佳的作品,可以说是第四阶段压轴之作。
音乐,影片的BGM不仅仅是锦上添花的存在,而是反客为主成为让我对《黑豹2》最印象深刻的亮点。
电影原声继续请到了鲁德温·格瑞森,也就是《黑豹》,《信条》,《曼达洛人》等影视作品的作曲家。
鲁德温·格瑞森以选择新奇诡谲发声乐器为特色,在前作《黑豹》中已经把非洲元素用到毛细血管,到了《黑豹2》依然能让人耳朵为之一洗,影片加入了墨西哥和玛雅原著民的一些南美民族音乐,能体验到更为神秘且具有吸引力的喃喃自语式音乐风格。
虽然前面有聊到真正主角的缺失和空洞,在这样不可抗力的前提下,影片还能巧妙的结合现实博斯曼离世的事,去和影片里角色和剧情做了一个强关联,在角色的情感塑造上做得生动立体。
当然如果饰演苏睿的演员演技再好一些,更能让这个角色能让我有更多的代入感,一位曾经一心只是想钻进研究室的苏睿,面对哥哥特查拉的离世带来对自己人生的冲击,让她不得不面对从内心到外部的困境和挑战。
苏睿内心的愧疚应验了漫威著名语录“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她因为有能力和可能性研发心形草救下特查拉,所以当她没能成功时,她把特查拉离世的责任和压力揽在自己身上。
从而让她更排斥去成为瓦坎达的黑豹,成为瓦坎达的守护者。
这里也存在一些科学至上的论调,一直从事研究尖端科技的苏睿,她还是想用前卫的武器去防御瓦坎达不受外敌挑衅和侵入。
影片在开始就显露这样的对比,皇家卫队打击雇佣军时,侍卫就有用到一些苏睿研发的新武器,但被驳斥这有失传统和优雅。
所以从内疚和责任,传承或创新两方对撞下,压得苏睿喘不过气时,水底王国塔罗肯族人的威胁也随之而来。
以其说是威胁,倒不如说是给苏睿另一个维度的思考,去重新复盘瓦坎达在世界中的位置和未来,也正因为纳摩的出现,补完了苏睿一直想不通看不明的瓦坎达的另一面。
聊到纳摩,他作为反派却让人能感受到极大的共情,主创把漫画中纳摩和水底王国的亚特兰蒂斯,改成了类似玛雅文明的塔罗肯族人。
由于大航海时期欧洲殖民的入侵,塔罗肯族人不光只是背井离乡,而是要离开可以呼吸的陆地世界。
这样对西方殖民带来的战争和疾病赤裸的批判,也成为影片的一大亮点,虽然只是蜻蜓点水,不过恨意种子是造成纳摩极端保护自己族人的护盾。
其实纳摩的人设,参照的正是killmonger,不惜一切代价,保护自己族人。
这似乎也对应了当今世界的撕裂,各个国家彼此之间在猜疑和不信任的旋涡下,关闭着一个个沟通的管道,从而造成更大的误会和冲突,最终受苦的还是人民。
当继续深入塔罗肯族人的海底世界时,那里一片繁荣安宁,这样的影射方式和前作《黑豹》很相似,一个躲避世界纷乱的世外桃源,如果不受外界打扰,是不是能变得更美好,比如瓦坎达影射的非洲,比如塔罗肯影射的南美原住民。
关于动作戏份,我更喜欢看动作戏之前的气氛渲染,伴随着奇域的音乐飘扬,能感受到一股全新势力的铺张。
尤其是塔罗肯海底族人的首次亮相,那种惊悚和诡异的感觉,某一时刻让我觉得自己在看一部恐怖片。
特效部分确实比前作要好不少。
特别是水底的戏份,昏暗中合乎常理,水中忽明忽暗的光影让水底世界显得更合理,和潘多拉水底五彩斑斓做了明显的区别(不是)。
不过哈,还是要稍微点出一下,这里的水底塔罗肯世界,可能是因为整个色调泛黄,而且他们潜入到水底世界的秘密通道,是从一个洞穴水潭入口进入,所以让我一直错觉他们不是海底王国,而是某个湖底王国,或者深水潭王国之类的。
特别是纳摩第一次亮相,也是从瓦坎达某条河冒出来,就更让人觉得是某个河水怪王子。
说真的纳摩从河水里钻出来,让我直接串戏到《爱死机》的水妖,感觉纳摩下一秒就要尖叫把苏睿母女俩拖进河里,有没有人和我一样?
当然也有惊艳的地方,纳摩脚上Q弹可爱的翅膀,一开始看预告觉得过于卡哇伊,不过在泰诺克·乌尔塔饰演的纳摩,有着无情冷酷的性格,再加上那场水淹瓦坎达的动作戏份,让我们感受到了纳摩空中快银版的行动力,让这双小翅膀加分不少。
接下来就聊到影片的一些彩蛋和结尾的延展,会涉及更深剧透,请斟酌阅读。
先聊结尾彩蛋,彩蛋是苏睿最终放下仇恨,去做一个能维持瓦坎达和塔罗肯和平桥梁的人。
之后苏睿独自一人去到海地,烧掉特查拉葬礼的白衣,代表着放下心中的内疚获得释怀,这时娜吉雅带着她儿子杜桑过来和苏睿见面,杜桑也是特查拉的孩子。
如果说杜桑在铺垫他会成为下下任黑豹还为时尚早,这里更多是对特查拉精神传承敬意,也可以理解为对博斯曼为人精神的传承,这也是我认为漫威难得不画彩蛋大饼中最温情的一个结尾彩蛋。
其实整部电影对于博斯曼离世都处理得相当自然和克制,没有刻意去贩卖逝者情怀,用到的特查拉的影像,也都来自于前作的画面。
另外,《黑豹2》也终于提到了变种人这一理论,再多就不展开了,X战警和金刚狼等等,都会慢慢融入进MCU,我们拭目以待吧。
从纳摩变种人的降生来看,似乎MCU的变种理论,是通过基因变异去实现,旺达被认定为变种人应该是迟早的事了。
那是不是说,浩克也归属于变种人的一个分支了呢。
人类多余的命题作业支线这边,我们终于知道瓦伦女士就是CIA新局长,瓦伦女士此前在其他漫威影片有出现过做铺垫,她将会是比妈惹法克局长更灰色的人物,也更不择手段。
瓦伦女士的出现,以及最后她的前夫被救走,都是为了铺垫之后的《秘密入侵》和组建雷霆特工队。
好,以上就是我对《黑豹2》的点评解析,大伙伴们对《黑豹2》有什么期待,欢迎留言与我分享!
黑豹2:特查拉因病去世 科学家公主妹妹苏睿打印心形草失败 瓦坎达举国白衣跳舞送葬 棺榇被飞船带走 一年后 拉曼达女王参加联合国大会 声明振金不予交易 法国派遣雇佣兵潜入瓦坎达工作室被抓 美军联合行动 海底发现振金 两名潜水员被杀 海豹突击队和工作人员被声波袭击失去理智跳海 女指挥官上直升机坠海 海面出现不明人种大西洋蓝色尤卡坦玛雅语 塔洛坎人女王与苏睿海边聊天 纳摩出现脚踝有翅膀 纳摩声称由于瓦坎达的原因自己国家被侵略 纳摩让瓦坎达找到制造振金海底探测器的科学家通知自己否则就发动战争 瓦坎达贾巴里人是另一派系 苏睿和女将军奥克耶找到中情局罗斯 1861年的麻省理工学院 19岁学生瑞瑞威廉姆斯制造了探测器 瑞瑞制造了钢铁战衣 警方抓捕三人 瑞瑞穿钢铁战衣炸毁无人机 海底人乘坐鲸鱼和海豚前来击败奥克耶带走苏睿 独裁女王歇斯底里开除奥克耶 贾巴里人帮奥克耶说情女王不接受 女王找到娜吉雅校长去寻找苏睿 纳摩对苏睿讲述自己和族人历史 曾经的小岛被西班牙殖民者入侵 岛上的人服用了蓝色植物因而不能呼吸空气只能去海里生存 纳摩是变种人 可以飞可以呼吸空气 长生不老 纳摩送苏睿手链要与瓦坎达结盟对付陆地国家 纳摩让苏睿穿潜水服穿越海底隧道参观 娜吉雅穿战衣驾驶潜水器进入海底杀死两名看守救出苏睿和瑞瑞塔洛坎开战 苏睿驾驶飞机攻击纳摩 纳摩用水炸弹攻击女王淹死 纳摩给了苏睿一周时间苏睿用手链进行匹配心形草 与瑞瑞联手制造机器削弱纳摩力量 召回奥克耶操纵午夜天使战甲 AI打印心形草苏睿喝下液体见到曾经烧毁心形草的人醒来复仇的心吞噬歇斯底里大喊大叫成为黑豹穿上战甲逼族人反抗 战舰引出纳摩 苏睿等人把纳摩引到飞船内蒸发纳摩水分 纳摩用振金长矛扎穿飞船爆炸 塔洛坎人乘坐鲸鱼用水炸弹轰炸战舰 瓦坎达人不敌 苏睿砍断纳摩一只翅膀 纳摩用长矛刺中苏睿 苏睿穿过长矛用火焰烧伤纳摩未杀纳摩让他撤兵 纳摩撤兵 苏睿去海地找娜吉雅 娜吉雅带着自己与特查拉的儿子见苏睿
在国产电影崛起之际,漫威电影再次回到了电影院…《蚁人与黄蜂女:量子狂潮》(Ant-Man and the Wasp:Quantumania)以及《黑豹2》(Black Panther:Wakanda Forever)率先回到公众的视野。
计划中只去观看《量子狂潮》,但还是先用《黑豹2》重温对漫威的旧梦,也顺道检验为何网络评论对《黑豹2》如此“口诛笔伐“。
开场就是一个颇为惊艳的长镜头,倒不是镜头运动如何地优雅和细腻,而是镜头序列所带来的意义:主角苏睿(Shuri)以图治好哥哥(黑豹)特查拉(T‘Challa)紧迫地研制心形草,不断步上实验室楼梯;长镜头被切断的时机正巧在拉曼达女王通报黑豹的死讯之时。
由此,跟随这新一代黑豹的步子,黑豹的故事被重新定调,在苏睿不得不向上攀登的过程中,必须要直面的两种死亡:已死者哥哥的死,将死者母亲的死。
而在黑豹的国度瓦坎达的文化背景中,死亡也有着其他的意义,葬礼未必演奏哀歌,也不必默哀,甚至可以舞蹈,死亡不是终点,逝者、先贤荫蔽着生者。
因此,在剧作的布局上,以死亡,这种可大可小的表达来推动苏睿的变化。
哥哥的死是无能为力,她似是怀疑、怪罪于这个世界,这是影片的开场。
而在影片的中间点,通常作为剧情的折返点,娜吉雅(Nakia)在救出被囚禁的苏睿时,伤到一名塔洛坎侍卫,苏睿意欲救人,但被拦下带走,这次是她最接近可救生命的时刻。
到了最后一次,是紧接而来的报复,纳摩(Namor)率领军队进犯瓦坎达,致使她的母亲死亡,但母亲死前倒是救下了引发这次危机的莉莉·威廉姆斯(Riri Williams)。
这是她成为新一代黑豹的契机。
黑豹特查拉的演员查德维克·博斯曼(Chadwick Boseman)的离世,改变了黑豹世界当中不论是戏内还是戏外的走向,由此编导在面对观众眼中黑豹这个沉重称号的同时,在戏内也偏重以沉重的方式处理这种继承的问题。
戏内竟然是到了第三幕开幕之际(影片将要进入最后四分之一),这里通常是剧作人物的绝境,也是决心点,苏睿才得以化身黑豹,黑豹的名号被处理成继承人的一种危机,一种重担,也是一种情非得已。
为了凸显这种力所不能的担子,视觉上也做出了不少的努力。
苏睿身材本就纤细,但她的黑豹战衣却被饰以更多的金属,而结尾的一场战役中,她跃进战场,攀附在战舰上厮杀,我从不觉得这是过往超级英雄应有的姿态,战斗的过程中身形与战友相差无二,战力并没有刻意描画,是他们的共同协力才有可能化解危机。
或许这也是某种后超级英雄时代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当前人已经处理掉宇宙级的危机,后继者是否要开始思考这些名号在当今的意义。
在此等沉重的名号之下,在生与死的问题中,在感情和国情纠缠中,苏睿在最后毕竟作出了她的个人选择:非放下仇恨,而是为了保护更多。
恰恰是这种选择,结尾的彩蛋才又回到剧作的整体构思之中。
表面交代戏内黑豹之子杜桑(Toussaint)的存在,苏睿称这个名字包含着伟大的历史,网上一些报道有指出这里暗指海地国父杜桑·卢维杜尔( Toussaint Louverture),而从法语来看,这个词包含两个部分,代表一切的tous,以及圣人saint,而La Toussaint就是所谓的万圣节,这里包含着对黑豹电影中先贤的一切纪念,是一种致力把两种悼念合一的努力。
而这里又有个“电冰箱问题”(细节上有很多在看片时不会注意,但是等你回家开冰箱时就会突然想起影片有些没交待清楚的地方),苏睿问母亲是否见过杜桑,娜吉雅说见过,但到底是什么时候见的,还是影片只是当作一种未交代的前史来处理的?
第二次观看给了明确的答案,在女王到海地求助娜奇雅的时候,杜桑分明就是迎接她,给她引路的小孩!
开场没多久的夜间谈话被纳摩打断,大概女王当时正是要把实情告诉苏睿。
女王与杜桑的见面,是在观众尚不知情的前提下,也如同苏睿最终决定,要保护的不止是身边的人,也是那些保护了,我们却从未知情的存在——其中包括了哥哥的儿子,这也让年轻的钢铁之心莉莉·威廉姆斯的存在,让瓦坎达被保护的孩子的存在有着更加明晰的意义。
片尾苏睿这种必然的释然,正是来自她放弃复仇才有的恩赐。
同期的《雷神4:爱与雷霆》(Thor:Love and Thunder)也有着处理戏内戏外双重性的迹象,整个关于雷神的新故事以嘲弄的口吻讲述,皆是出自石头人寇格(Korg)之口,而这名角色也正是由导演所饰演,透过这种缺乏节制,耍小聪明的形式,我们大致也感受到了制作上的诚意。
日后漫威想要让雷神回到相对严肃的路线或者修改相关设定,只需把责任全部推到“故事”的机制上。
漫威电影近年招受骂名似乎也不难理解了,多半也是咎由自取;但当我们不再有审美耐性的时候,目光所至,尽是些形形色色的标签。
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对于漫威电影的指摘或许是感到某种“新电影”对当下电影与社会的威胁;但还是有些人在把镜头对准主题公园时仍有着不错的发挥,端看编导如何运用这些元素,就像黑豹的整体美术风格,利用黑色——让白色更白,让金色更金。
《黑豹》系列一直都让我有种难以言表的强烈违和感。
电影里的“非洲原始部落文化”+“未来高科技国度”混搭并没有起到超现实的奇妙效果,反而令人深感画风诡异,以及巨大的逻辑割裂感。
第一部里,瓦坎达这个满天飞艇穿梭、拥有振金与纳米技术,整座城市宛如外星都市般领先地球几百年的国家选个国王、居然还要亲自上阵靠武力肉搏(美帝也这么搞的话,那泰森是不是也能当美国总统了);都开上大飞船了,部落人民还有许多依旧住在各种洞穴茅屋里,开口闭口就是什么祖先和神灵,保留各种往脸上穿刺挂大圆盘子的原始陋习;而号称拥有各种高科技武器,最后的决战却宛如村口械斗的水准,两边战士使用的都还是些冷兵器,连犀牛都骑上了,愣头青一样的没有任何战术就是两边往前莽夫冲刺,简直不要太过于荒唐。
这种又土气又洋气的赛博乡村朋克风在第二部不仅没有得到改进,甚至还超级加倍了。
电影里满是各种幼稚而想当然的设定与剧情,看得我直想笑,严重怀疑电影的主创是不是有点什么严重的妄想症,以及对国家、战争这些概念有没有超越小学生知识的基本了解。
第二部里,瓦坎达王后一直在强调“瓦坎达是世界上最强大先进的国家”,一顿吹嘘宛如王婆卖瓜,然而观众们实际看到的样子又是什么样呢?
大概是只能用搞笑来形容的水平。
纳摩一帮海底人不超过百来号人,唯一有点科技感的武器就是水炸弹,就能把瓦坎达掀得天翻地覆,甚至直接杀到王宫前用几颗水弹把王后给淹死了,瓦坎达人的纳米技术、人工智能、高科技防御力量哪去了呢?
这时候全都消失了。
先不说身为一介“世界最强大国家”的王后身边为何连半个保镖都没有的问题,为什么王后身上就不能有件纳米技术护身宝衣?
或者让人工智能系统给王宫排个水什么的?
这只能解释为纯纯的剧情杀了,我觉得王后这人设真是太可怜了,完全的白给。
然后这个国家里似乎看不到有什么职业化的军队和士兵编制,不管什么时候开战了,都要王室成员、高层将军、部落首领亲自冲到第一线去打,高层伤亡率极高,电影里所谓的“打仗”场面真就跟儿戏一样。
尤其是这位苏睿公主,前中期还没有得到黑豹战力挂,完全就是个拖后腿的战五渣,却还屡次跑到前线上出生入死(我们也可以换个说法叫作送人头)。
纳摩入侵时,甚至连王后自己都要亲自上阵操控无人机……不是,你们偌大一个瓦坎达是真的没有别的专业军事人员可以用了吗?
电影里王后还哭诉“我的家人全都离我而去了”,这不就是纯粹的活该么?
按你们这种莽夫打法,有多少皇室人员都不够送吧?
当然纳摩和海底人那边也好不到哪去,不知道是不是在海底泡久了,脑瓜子里全都是水,居然想和地面上的其他全部国家开战,还一脸自信满满能打赢的样子……我只有一个成语可以形容他了——夜郎自大。
凭借你那点振金冷兵器和水弹,和瓦坎达菜鸡互啄下还行,根据电影里的表现,想干点什么破事都要国王亲自出马打头阵,你们到底是想怎么征服全世界?
现实世界里的各种先进武器都足以平底海底世界无数遍也就罢了,你们平常不会多看看新闻报纸好莱坞电影啥的吗?
美国有浩克、X战警、绯红女巫,英国有奇异博士,北欧有阿斯加德的雷神……哪个是你们能越级碰瓷的主,就会用点冷兵器肉搏加一对耳塞就能防御的声波催眠术,还有不能离开水太久的致命缺陷,这即使在漫威宇宙第一阶段里也属于最弱级别的战力了,怎么和人斗?
看第二部结尾的架势,《黑豹3》或者后面的复联电影大概还要拍点瓦坎达和海底人大战全世界其他国家的剧情,我求求导演赶紧收手吧,毕竟以漫威主创对所谓战争的幼稚理解,估计要真是世界大战了还得一样的被拍成幼儿园过家家的水平,我实在是不想再看所谓两个国家的大战最后就是几十个人抡着长枪短剑对捅,两边元首亲自斗殴的画面了,真的不觉得很傻*吗?
除了这猎奇怪诞的混搭风格,相当低幼各种槽点的世界观设定外,本片传达的双标价值观也让我看得很不爽。
电影里的剧情焦点是一个发明出能探测振金仪器的天才科学家(在读黑人女大学生,嗯,很有漫威的风格),因为这个科学家的存在威胁到了海底族的安全,于是纳摩决定杀了她,守卫族人和王国不被外界发现。
而瓦坎达那边则决定带走这位科学家(至于带走她要干嘛,感觉连电影编剧自己都没想好,反正最后又说已经没问题了然后就给人放回去了,非常之敷衍),于是为了保护这位科学家,才有了后面一系列剧情冲突和两国“大”战。
所谓的双标是什么呢?
就是很典型的美式大片主角的命最重要的价值观。
死一个科学家可以拯救和保护2个国家——绝对不可以,达咩。
救这个科学家要害一堆人被牵连干掉——OK那就没问题。
为了搭救这位天才科学家少女莉莉,女将军和公主大闹波士顿街头,各种车辆翻飞,无人机坠毁直接炸了一排车,也不管制造的意外事故会不会害死无辜路人,反正那都不重要,毕竟他们又没有姓名。
后面的剧情展开,更让人觉得瓦坎达那方站不住脚了,她们一边让王后和纳摩交涉,一边又杀入海底洞穴,弄死两个海族人,把公主和科学家救走,才遭致的报复性开战,这不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吗?
反正看电影的全过程,除了纳摩井底之蛙地想和全世界开战的心态比较搞笑外,我感觉道义都是在海底人这边的,反倒是瓦坎达尽干些不地道的事,说白了你们劫持走美国科学家,和海底人劫持走美国科学家有什么分别吗?
为什么就搞得自己好像很崇高的样子,纳摩想要保卫自己的国家和族人又有什么错?
其他观影时我很想吐槽的点,也在这一吐为快吧。
海底人千辛万苦把科学家抓过来了,都说了目的是杀掉她消除安全隐患,结果却一直迟迟不动手,还吃好穿好地养着她,这是图什么?
是要挑个良辰吉日再处刑还是为了等人来救她吗?
我表示很费解。
CIA探员华生出现在本片里的意义是什么?
我也不知道。
他唯一的作用就是给苏睿公主提供了科学家的身份,然后……就真的没有任何一丁点剧情帮助了,结果他还是莫名其妙的很多戏份,活生生把电影片长拉长到两个小时四十分钟,看得我实在是很累。
另外,虽然很对不起特查拉国王,不过开头葬礼时黑人们一边载歌载舞的、一边抬着棺材送行的画面不禁让我在脑海里响起了黑人抬棺的BGM,啊,这是什么死去的过气老梗突然开始攻击我。
还有电影里最后瓦坎达战士绑着绳子跳下船、用长矛去扎海族人的这一段,看得我热泪盈眶,真是万万没想到啊,居然连老谋子的大烂片《长城》有一天都能被人致敬,这就是烂片之间的惺惺相惜吗?
看着电影里这群爬上船和瓦坎达人决一死战的海底族人,但凡是个人估计都会和我有同样的感想——“这也太阿凡达了吧!?
”
同样的蓝皮人,同样在海里生活,同样乘着大鲸鱼出征,还有美洲原住民被西班牙入侵者占领的凄惨历史,都与《阿凡达》的设定何其相似,只是刚看过画面效果绝伦惊艳、美到极致的《水之道》海洋世界,再看本片里写实得让人深海恐惧症发作的黑不拉漆暗兮兮的海底世界,这种视觉上的对比差距显得格外残忍,也不知道漫威都把钱花哪去了,还是因为非洲世界的设定本就充满土味,本片的特效感觉莫名的贫穷。
而另一边的瓦坎达战士,拥有隐形技术加上带着脏辫的战衣设计,充满狩猎者的原住民野性,也让我时不时串戏到了《铁血战士》,以至于有了本文标题的无端联想。
电影最后两边开始对决(所谓举国之力的大战),明明瓦坎达拥有天上飞的飞船(而海族人除了国王其他人也不会飞),根本不必近距离和海族人接触,就能在视距以外展开空袭攻击的,结果还非要开个注定会沉的大船在别人擅长的海洋场地里和海族人玩冷兵器近战,这种舍己为人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实在是让我非常感动,因此在这里,我不得不含泪给本片怒打2颗星。
感谢观赏。
好沒勁啊⋯等了一個半小時才有高潮 但內容又特別傻 兩幫人那個打法真的好低級 wankanda這麼先進 沒有研習一下孫子兵法或者至少瞭解一下三國演義裡面借東風的典故嗎???wakanda forever真的不是騙人的 161分鐘體感forever⋯⋯⋯然後我想說雖然我沒看過阿凡達但我感覺看完這個以後也看了阿凡達了⋯
靠某个天赋异禀的头头,就敢单挑全世界,这种勇气,还可以追溯到一群猴子。。。
查德维克·博斯曼的去世为电影蒙上了一层阴影,但也让它成为《黑寡妇》之后漫威的第二部女性超英电影,基本上就是苏睿的成长史,自带女权色彩,同时也兼具反战意义,走温情路线,但套路依旧不变,多少有点无趣。
人类就是高贵、优雅又无法控制自我冲动的复杂动物。黑豹注定是悲剧色彩,没有做的更深入,草草而过很可惜。音乐服装加一星吧,拉拉分
改名叫《黑豹:水之道》也没什么不好,MCU第四阶段收官作。玛雅阿凡达搞得好顺拐,为打而打的剧情基本胡编,回头看看《美队3》黑豹登场那集至少还有点“政治”意识,到这集简直幼儿园小孩打架水准。女黑豹,女钢铁侠,女啥啥(将军那个战斗服真得有点像蟑螂),但动作戏反而倒退回去了(导演你还记得黑豹战斗服有吸收能量再反弹这个功能吗那么相应的打法哪儿去了?)。不过最不能忍的角色大概要数这个MIT的天才黑人女孩了,破坏平衡了啊……而且还拍这么长!!!奥斯卡女配提名纯属过誉!!可能唯一可以好评的是——黑豹葬礼上的!黑人抬棺!!!
还以为阿凡达还魂了个梅尔吉布森……表面看上去是少数裔电影,实际上是白人坐拥大西洋,笑看两岸土著互相打脸。
白人的高傲可见一斑,给了黑人兄弟和印第安人这么高科技的设定,随便的剧本,五毛的特效,还有依旧原始的打斗。黑豹1的诚意完全没有了,特查拉去世了,黑豹系列完结了。
果然降低预期后好看多了!摄影美术服化道还是一流水准,数字imax也没有觉得很黑,亚特兰蒂斯突袭科考船和桥上大战两场戏格外精彩,看的时候就想少不了拿好莱坞技术奖,这才是我心目中“电影工业”的水准所在。前两幕的文戏勉强能看过去,到了第三幕彻底垮塌,所有人物都消失了,黑豹和“黑豹”打架,铁心用来讨好影迷,纳摩用来讨好漫迷,逻辑跟着情绪走,情绪跟着狗血变,明明知道船壁大战是为了整古代攻城的活,傻不愣登的还是像过家家一样胡闹
天哪,namor是要迷死我
没了Chadwick Boseman的主角魅力,Ryan Coogler执导商业片的短板暴露得更加明显了。有些第三世界国家内斗的悲剧感,Shuri和Namor之间友敌关系的迅速转变令人唏嘘。本豹粉看到瓦坎达接连失去统治者、溃败到把议会搬去山洞,还是有些心疼的🥲Killmonger出场的那几分钟我好激动啊,漫威最迷人反派(和Loki并列第一)!但是全片审美都好不在线,除去瓦坎达的人物造型还不错之外,RiRi的战甲、Namor的造型、海底世界的城市规划都很丑。配乐也不好听,全然没了第一部的特色。
漫威第四阶段最烂的电影,观感甚至不如雷神4,用最顶尖的食材给炒出盘烂菜,比黑豹1还难看是我没想到的,跟黑寡妇一样观感巨差,前大半段拍成纪录片之《缅怀特查拉》与《探索水之国》,拍的你快睡着了都,后面两个国家打仗你敢信世界最先进的国家就派出两艘小战机打纳摩,还不造飞机就用一艘船跟海底人打仗,打仗的最终决定因素很搞笑建议大家留意,到后面就跟看惊队时那样指望就图个彩蛋看,以为有末日博士结果就来了个黑豹儿子,许多人就发出粤语国粹,真的太失望了原本期待黑豹2可以打个翻身仗结果….我觉得这个甚至拉低了第四阶段平均水平
真的是——黑豹阿凡达联名版啊
6.0/10 分。2023.02.04,初看,蓝光。剧情真心一般。瓦坎达大战阿凡达。《黑豹2》肯定是在《阿凡达2》片场拍的,感觉是有意识的蹭IP呀,皮肤都是蓝的。哈哈。。。片尾无彩蛋,只有一句话,“黑豹将再度回归”。漫威电影越来越烂了,感觉还不如我正看的剧集《超胆侠》有深度,搞笑还是《雷神3》好玩。勉强给个3星。。。忘记说了,女王的几套服装真心不错,设计得挺好看,改改能当日常时尚装穿,大大的好评。
美术还是顶级的,剧情毫无逻辑
《黑豹2》看完首映了。节奏比较慢,文戏太多。但是片尾有长达6分钟的对已故演员查德维克·博斯曼的致敬环节,我喜欢这位演员,所以我还是觉得很好看。片尾曲蕾哈娜日日唱了两首歌,为了请这位美妆博主diva唱歌花掉了总成本的一半。水底首都塔坎图那段其实可以。我对比了,不仅展开到IMAX特殊独占全画幅,而且水下的景深和3D出屏效果也明显比岸上好,仿佛用手能抓到。
额,不知道为什么会打起来。
看到女王的肌肉我浑身起鸡皮疙瘩,接着发现所有女性都是那么有力量,甚至连紧身衣都没有刻意凸显女性曲线,我真的,哭死,我也要练成女王那样,看着她我就更有动力了。
这是第一次觉得MCU浪费主角塑造的情况,以往MCU主角不讨喜或者单薄往往是本身材料不足,看片时也没对他/她有大期望,没期望自然没浪费。但这次眼看着可以把主角塑造得很出彩的材料放到面前,没被好好用上,觉得还不如直接堆砌大场面好了,现在两头不到岸。金钱豹的出现是个比较好的设计,但更显得浪费。主角的理念立场上的挣扎没让观众感到什么重量。Angela Bassett演黑豹母亲倒确实有两场好戏,提名奥斯卡虽然出人意料但还算能接受。60
应该是复仇4之后,最好的漫威电影了,之前也确实拍得太烂了。国内也终于时隔这么久要引进漫威电影了,也算是新启程的一部电影了。想起来黑豹1是我在电影院看的第一部漫威电影,回来就把之前漫威所有电影从头到尾看完了,彻底成为漫威迷,后边上映的能去电影院就去电影院看。后复仇者时代的漫威,终于拍了一部像样的,毕竟神奇国度,这一部又加上了海洋里新部落,这设定真的容易出好的科幻,最后的彩蛋才恍然大悟,黑豹二代不是妹妹是儿子?还有我真的也很喜欢黑豹这个系列,除了设定很容易出好的大片,就是黑豹给人感觉就是靠谱低调能力强,他的逝去真的是个很大的损失,有些怀念,有些可惜
5.5,延续了第一部的政治影射和讨论,但比起第一部黑人独立的路线之争(黑豹对金钱豹),第二部似乎没有搞清楚后殖民时代的新型文明到底应该如何解决殖民问题,强行让纳摩和瓦坎达两个殖民时代的受害者之间发生冲突,有点给殖民者甩锅的嫌疑,实际上这场高等文明之间内斗对地球其他势力的影响竟然是零,真是打了个寂寞啊。女黑豹的表现也是灾难,博斯曼的去世起码让电影掉了一档下来。第四阶段能感觉到漫威电影在刻意转型,所有电影都开始变着严肃深沉,不再搞笑娱乐,也没有那么主题公园了,但漫威电影原来最大的特色接地气和亲民属性被丢弃得荡然无存了,这样到底好不好,观众会用脚投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