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陈好,所以本不期望这部电视剧能有怎样好的成绩,但今天看完着实使我钦佩高希希导演对原著的驾驭能力,经过高导的改编演绎,使得这部张恨水的名著给了当代人一个很好的亮相,尤其是结局部分,当剧中的所有人看见袁园的送葬队伍,心灵得到了忏悔,并直接导致最后他们人生的结局。
看完那场戏不仅是剧中人,说实话我自己也有了忏悔,重新思量与人生相比,孰重孰轻。
作为旁观者,我们很容易看清剧中众人的堕落和救赎,但与我们而言,又有几个人不是正深陷其中呢?
PS:对于剧中演员的演技来说,首推于和伟,范宝华这个人物可谓在亦正亦邪之间,他对袁园是真心的,对田佩芝有一丝怜悯,对于生意之间讲义气重诚信,所以才导致被洪五爷,何经理骗,当然邪处就不必我说了,大家心知肚明的。
其次没了。
PS2:建议看看于和伟的《局中局》。
老范的个人魅力的确👍,但剧情也真是太牛了!
老范真是妥妥的大男主,三个女主都睡了,都交往了。
后半段我一直在猜这老范到底能娶着谁?
结果很是惊喜,谁也没娶。
田的爱慕虚荣不接受自己不接受现实谎话连篇,最后惭愧内疚无地自容,自杀撞车。
袁遇上范的遭遇,成了心结,遇上四姐报复男人,幡然悔悟毅然决然离开,劝她人厌自己不给自己留一点退路,向往正直阳光的生活,最后的战场或许是过的最开心最敞亮的日子。
东方单纯可爱,遇四姐沉迷其中,看似不能自拔,但却也在心里打好了算盘,最后得不偿失,看谁都像救命稻草。
但最终三姐妹里,只有她活下来了。
四姐,女强人心里苦,有计划有筹谋,无亲人无真情,理智绝情深知人性,最后小宋背叛,放火自焚。
所有的美好繁华都是表面的,人走楼空的院落就如同内心深处一样空洞。
老范不是一般人,有决策有担当,却也是男人典型,下半身思考,马后炮专家。
还真是搞女人搞男人还不如搞生意,至少生意有回报。
人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筐里,看起来天大的好事,也必定是和祸一起来的,福祸相依。
魏先生,窝囊吗?
我觉得不,我觉得魏先生竭尽了所能,看第二集的魏先生还非常帅气意气风发,到最后几集的苍老,魏先生是自卑的,自负的,但的确老实本份,他爱田的全部,好的坏的都爱都包容。
小人物老李跟对人做对事挣到钱回到家,野心不大,要求不高,烦恼不多,比魏有余比范差半截,有情有义,一生圆满。
吴嫂跟对老板,有脾气有劲,有厉害独到之处,老范宠着赏着。
开始觉吴嫂佣人不识抬举,后面觉吴嫂看的通透。
有自知之明,不高攀范。
人都是相互的,你用真心换回的人,一直在。
你用其他方式换回的人,即使他在,老天爷也要给你弄没。
在人心动荡不安的年代,在如今便利现代化的时代,有一个平淡的三口之家,始终都是最幸福的存在。
一切都是那个社会造成的,战乱,大的社会背景下,人性赤裸裸地展现。
袁园是勇敢的,也是清醒的,聪慧的。
但她决绝地去参军,去到抗战第一线,最后重伤身亡,也着实可惜。
田佩芝,虚荣,懦弱,又愚蠢,看着很可气,但她嫁了个好丈夫,有一对可爱的儿女。
那个时代背景下,又有一副好皮囊,上天真是眷顾她,也可以说张恨水先生很偏爱她。
也许她爱孩子是真的,但依然不能成为她走向堕落的借口。
东方霞,现实。
沦落到朱四手下,坦然接受,在范宝华那失了手,又被宋玉生背叛,就投靠了洪五,也算给自己找个靠山。
最后她与李步祥一同返回,但愿从此能安然度日善终。
魏端本,迂腐,蠢笨。
算个好人,但在那个时代,不会有好命。
愚痴地认为田佩芝是个好人,终至癫狂。
范宝华,有本事。
时代背景下,人之本性,无可厚非。
在最后时刻决定放弃返程,留在重庆,我想他回去和吴嫂好好度日,是个不错的选择。
朱四太太,心机了得。
那个时代背景下,也算个人物。
最终终得恶报,惨遭宋玉生毒手,死于视为女人生命的容貌,也可谓死得其所,哈哈!
宋玉生,可怜虫。
朱四奶奶的玩物,没有自己。
最后时刻终于出了一口恶气,但终不得善终。
一部现实主义的好剧,原作好,编剧好,演员好。
引人深思,给人警醒,张恨水,不愧为大师级作家。
袁园是最有气节的,她和其他女孩的追求不一样,人真不能涉赌,因为那会让你染上赌瘾,而女孩对于上流社会的虚荣心和对物质的极度追求会腐蚀她的心灵,有一句话说得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所以当你贪图别人的财富和地位时,如果你没有能力,你只能拿身体和美貌作为交换,出卖自己的灵魂,这里我是真真看不起田佩芝的,不甘清贫,又染上了赌博,就跟染上了毒品一样,不择手段,甚至偷窃,不管儿女。
不过范宝华对袁园是真心实意的,真的爱上她了,想给她一个家,如果没有刚开始强迫她,我想袁园也会给他机会,她也肯定爱上他了,因为他冒着宁肯被她骗走全部身家的风险,也要把保险箱的密码设为她的生日,之后又为了做了很多事,虽然她不能生育了,仍然把她当做亲人,阻止她去前线,不能生育也可以在一起,可以领养孩子,这不能妨碍一对如此相爱的人相守相伴
这几日晚上在看纸醉金迷。
高三时的一阵子,很喜欢张恨水先生,满江红啼笑因缘都是那时看的,那时没什么机会看电视,都是看书的。
他的金粉世家倒是一直没有看。
电视剧里的一些片段看过,我很喜欢董洁,但是非常不喜欢陈坤。
(哈哈,陈坤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张生那种,实在要命。
)印象最深是满江红,桃枝留给水村的字——相片和人,一齐永远赠予爱我者,年月日记于顺风舟上。
什么叫绝笔。
尤其是顺风舟三字,落花流水缘分和生命都无可掌握的凄凉意。。。
貌似满江红和啼笑因缘也搬上屏幕了吧。
米看过。
纸醉金迷倒是喜欢的。
看这类片子像是在赏一袭旗袍。
首先是第一眼要华丽,锦绣缎面凤舞九天。
纸醉金迷的舞台美术绝对A+级。
再者是针脚不能错,纸醉金迷制作的够精细。
最后就看穿着的美人呐。
美人自是够美的,一笑一颦也到位。
剧集才看了一半,剧情介绍倒是看完了。
硬伤破绽神马我是没有看出来,小细节是不是有问题,我只顾看美人儿了,未作推敲。
三个交际花都很漂亮,但是谁能美得过何赛飞。
四姐连假情假意都美得到位,可能因为是越剧花旦出身,江南风情再加上点繁华糜烂,怎么看都是旧上海的调调。
是呐,纸醉金迷。
哪里还能比得过49年前夕的沪上。
比纸醉金迷再加一点,是醉生梦死。
喜欢胡可是从半生缘开始,带着红色帽子的石翠芝。
曼丽走的是华丽系,看起来分外顺眼。
一如结局中,只有她可以活下来。
顺着潮流并且不做思量,这是乱世生存的准则。
她的台词不知道是不是张恨水的原文呐——我是曼丽,不是东方霞。
你以为你还是湘淑女中的学生,那些日子就算是你做梦若是还能梦见,我都佩服你。
曼丽不回头不做梦也不后悔。
她到底聪明不聪明我看不出来,反正我不认为袁园的手段计谋就是聪明,也不认为四姐的野心操纵就是聪明。
袁园是张恨水笔下典型常见的风尘侠女。
明显和曼丽最大的区别就是她是逆着潮流的,并且百般思量。
很喜欢她的敢,什么美国黄油英国面包,她抽身决绝未作半点留恋。
袁园的性子很极端,无论是落入风尘还是作为侠女,她都做得很到位。
、自然这个人物塑造的很理想化。
不见得没有,只是少见。
特别一提的是范宝华。
似乎和许多人一样,是看着看着就喜欢上了这个游击商人,于和伟演反派通常都是带着点爱的坏。
出场的时候还是有些猥琐的,老兵油子。
袁园和他遇见的时间太糟糕,不然也不见得将一个结就此扯断了。
几年后,他在乱世里几番扑腾之后也显得从容许多,说真的,再奸商呐再拜金啊再市侩啊,起码他很爷。
我想这也就是渐渐的会喜欢这个不算正面的角色。
话说,纸醉金迷这出戏里哪里又来得正面角色呢?
剧集看到一半多了。
出现过的角色都蛮喜欢的。
没有正面也便没有反面,没有上纲上线大是大非的剧集才会好看。
地头蛇袍哥洪五,经常是看着看着就笑起来。
不上台面不上档次,但是非常真性情的大老粗。
粗,却有着不投机也盲目的细。
资源委员会刘科长也是非常闪亮的一个角呐。
貌似是范宝华说的,刘科长你要是下海了,哪里还是我们混的份儿呢。
买五金抽回扣的一节,实在精彩。
还有吴嫂,最初看来并不喜欢这个帮佣。
不本分。
再看看,方知不本分是真性情。
尤其记得一处细节,范宝华和他的助手一起吃饭,那人问到吴嫂的丈夫,范做噤声状,没了,别让吴嫂听到,一听就哭。
不是不本分,只是分寸差了些。
也不是差了些,可能他们不像主仆,更像一家人。
少些本分,多些情分。
蛮好。
不喜的角色也有的,除了实在一看就倒胃口的宋玉生(T T,真不懂四姐怎么会喜欢这么个。。。
叫他小白脸都侮辱了小白脸儿),还有就是主角田佩芝小姐。
也没多不喜欢。
只是很无语,对其不幸也无哀,对其不争也无怒。
因为,我根本看不到她,看不到田佩芝在哪里?
她的人生轨迹似乎是与自己无关的,总是嘴里重复着不不不,做却做了是,完了之后再内流满面。
她硬是将自己做成了一个提线木偶,不是不能,只她不愿自己去掌控自己。
为何不愿,是为不敢。
先是不敢面对自己的穷,再是不敢面对自己的堕落,并且一直不肯面对自己的蠢。
于是将线交给别人吧,穷是因为嫁了魏段本,堕落是因为四姐。
不肯动脑的人呐,真不可爱呐!
袁园是和曼丽一起迷途在四奶奶门下的金牌红人,在那些达官贵人里,成了炙手可热的交际花,过上了纸醉金迷的生活.和曼丽不同的是,她没有在这种堕落中沾沾自喜,如鱼得水.而是保持着一颗洁净的心,时刻想要跳脱这种生不如死的困境,过一个正常女子的幸福生活.但是,惨痛的遭遇,注定让她回不到单纯清白的自己.所以,她是羡慕和爱护同学情谊的田佩芝的,对于袁园,田佩芝艰苦但是单纯的相夫教子生活,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可惜贪慕荣华富贵的田佩芝并不领情,最后走上了堕落的不归路.而袁园,则以一个女子的顽强不屈,苦苦的和命运抗争,最后获得了灵魂的洁净高贵.成为一个让人肃然起敬的女子.这三个女子,我唯一佩服的就是袁园。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中华两千年来,这一定论确是从来没有改变。
昨晚高希希导演的《纸醉金迷》终于走到了大结局。
每天熬夜至凌晨一点的生活状态也好告一段落了。
一直很喜欢张恨水的小说,他笔下的人物总是有血有肉,没有矫揉造作,包容了人性的光辉和龌龊,赋予人物人的天性和本能,把矛盾和挣扎表现的很真实,很质朴。
改编后的电视剧我认为还算得上一部好作品。
至少能带给人心灵的震撼和思想的波动。
抗战年代的重庆,前方浴血奋战,舍身忘死;后方歌舞升平,纸醉金迷。
人人做着发财梦,拜金主义思潮泛滥,大批大批的商人投机倒把,发着丧尽天良的国难财,人与人之间相互利用,不惜一切巧取豪夺,豪赌人生。
人性被金钱利益扭曲,家非家矣,国不国矣!
只当黄金梦破碎一地,投机倒把份子一贫如洗,范宝华的一句话揭开了这个疯狂世界的本质:在重庆这六年,我们真像做了一场黄粱梦,今天我们和来的时候一样,还是赤条条来,赤条条的去,了无牵挂......”在这里,我不想过多指责当时时代的黑暗所造成的人性的无奈和扭曲。
我倒想撇开外界所有的纷扰,单是对人性本身说说话。
纸醉金迷中的主人公无疑将人性的拙劣面赤裸裸的放大了,让大家看得明白,看得透彻,看得心惊,看尽世态炎凉。
田佩芝就是很多新时代女性的真实写照。
我之所以称之为新时代女性,是因为封建社会恪守妇道,相夫教子的女子很少可以做到像她那么心安理得的堕落的。
佩芝实则是个可怜人,她受过高等教育,中国传统孔孟之道,西方文化理念科学同时注入一个年轻女子血液,她就不会是一般的名利小人,只见眼前蝇头小利,不知身后虎豹豺狼。
话已至此,那究竟是什么让她不顾一切纵身跳入火坑,飞蛾扑火不可自拔呢?
这或许就要追根溯源,讲到人性的问题了。
女人贪慕虚荣是与生俱来的,任何女子没有资格高尚的否认这一点。
只是有人可以把这本性的欲望驾驭的好一点,稳一点,有则有矣,不出格倒也是无伤大雅,这样的女子是冰雪聪明,雍容睿智的。
但有些人则硬是将这本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生怕别人看不到她的光鲜靓丽,媚骨天成,心甘情愿跳进自己和他人共同设下的圈套,醉生梦死,醒来后尽是千仓百孔,满目苍夷,这样的女人,我不谓之贱不谓之坏,尽是一个傻字了得。
田佩芝是一个高学历高天资的女子,却着实不是一个高格调高品位的女子。
她有冰肌雪肤,明眸皓齿,却没有蕙质兰心。
其实她不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坏女人,她一直在和将要泯灭的良知作斗争,不可否认全剧一直贯穿她的矛盾挣扎和痛苦都不是伪善的产物,都是那个时代以及她过分张扬的虚荣的本性留给她的遗产。
她爱孩子,却又一直将孩子当作自己堕落的挡箭牌,以说服宽慰自己即使沉迷于罪恶还秉持着高尚的灵魂。
她一度好赌成性,在赌场上歇斯底里的挖掘自我价值,一个美丽的异乎寻常的女人,总是不希望自己只是一个受人漠视的路人甲,一个在学校被高捧被仰视被无数男子爱慕的美丽女人,自然不甘愿就在柴米油盐中看着自己容颜尽褪,垂垂老去。
于这一点,我们似乎可以体谅她心中这一丝不甘平庸,奈何老天赐予她这一身华丽的皮囊,让她做平凡人而不得。
然在田佩芝身上,我们又可以清楚的看到人深藏的罪恶的本性是如何一步步的被点燃,被引爆。
朱四夫人挖好的一个个陷阱,正是等着田佩芝这样不谙世事有好高骛远的小丫头往里跳。
当佩芝像偷腥的猫一样尝到了金钱的美妙,对于她一个姿色出众,骨子里一身贪婪的女子而言,断是不会浅尝辄止的。
就像一只脚踏入沼泽,若不是及时脱身,时间愈久,就愈阻止不了沉沦。
何况前方还是一座华贵的海市蜃楼,女子都是喜欢幻想的,哪怕知道它的虚无缥缈,也不愿意回头走进茅屋炕头,这或许便也是内心的虚荣在作祟,华美的东西,占为己有,让全世界都抬起头注视我,让别人看我的眼神都充满歆羡和崇拜,在这些虚名和目光的包围中,虚荣心或许就找到了最好的住所,和田佩芝一样,这也是很多人所认为的自我价值的体现和提升。
大多数人还是能明辨是是非非,明暗曲直的。
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我们可以不遗余力的去指责抨击不符合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在贬低别人的同时,得到自身价值的满足和提升,这是大多数人都愿意做的事情。
唯当自己成了是非的主角,便失去了判断的能力和拒绝的勇气,装得难得糊涂,或是拿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继续高尚。
田佩芝是一个极端,但她暴露出的人性的弱点和委曲求全却像刺眼的光线使一大批人的阴暗面暴露在睽睽众目下,哪怕是现世的很多人,端正心态客观审视自己,如果我是田佩芝,我能做的比她好多少?
众位姐妹,如果故事结局不是钱先生被捕,而是田佩芝成了堂堂正正的钱太太,从今而后袅袅娜娜出入上流社会,受万人仰视和追捧,我们还会觉得她当初所做的一切不值一钱么?
我们对她是批判鄙夷多一点呢还是羡慕妒忌多一点呢?
其实无论是抗战时期,古时期还是我们现代甚至后现代,人的本性并没有进化。
进化的只是科技是理念是环境。
自古而今,我赞同人之初性本善,亦是承认人性自私论。
两者并不矛盾。
人在被世界上的物质抛弃的时候,在灵魂孤苦无依的时候,在看清浮华背后的废墟之后,在濒临绝望的时候,都会变得无比深明大义和无私无怨。
抗战负伤后的袁园,走投无路的曼丽,飞身冲向汽车的佩芝,在最后的关头,他们无不是把自己最纯良最朴质的一面展现出来,那才是最发自内心的流露,想通了,看明白了,还是什么是放不下的呢?
赤裸裸的来,赤裸裸的去吧,恩怨情仇,就留在这肮脏不堪的人世间吧!
佩芝之死,死得壮烈。
尽管很多人说,她死不足惜。
但当我看到魏先生好言相劝佩芝回去的时候,我多少还是希望两人破镜重圆的。
但正是印证了“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打破给人看“这句话,当佩芝推开丈夫冲向飞驰而来的汽车时,我知道我最后的一点美好的恋想也完结了。
她的死,意料之中情理之中,只是支离破碎的结局的最后一个画面中残存的温馨和美好出现时,我还是忍不住想留住它。
纸醉金迷,黄粱一梦。
然而多少人至今还在重复那样的悲剧呢?
或许,古尔,今尔。
平平淡淡才是真吧!
当我看到最后结局时,范宝华抬起刀时,却不经意的看到袁园的遗像时,我真切地感受到袁园伟大的灵魂与纯洁的心灵。。。。。。
还记得播这部电视剧的时候,家里还是大屁股电视 来说说这部剧的主要人物吧,首先田佩芝,我只能说陈好演技太好了,好适合这种让人咬牙切齿的角色,把爱慕虚荣,赌博成瘾演的淋漓尽致。
袁圆是这里面最有坚定追求,正能量的人物,很佩服的一个人,头脑一直很清醒。
曼丽应该说是最容易满足,心眼最小。
头脑最简单的一个人物,只追求荣华富贵就好了。
范宝华是里面人物形象最丰满的角色,就像袁圆所说,你不是好人里面最好的,但也不是坏人里面最坏的。
何赛飞演的朱四奶奶,我只能说太绝太绝了,看的太过瘾了,太坏了,每个眼神每个腔调拿捏得都很到位!!!
老戏骨就是老戏骨最后一位,就是魏端本,一个窝囊到极致却又如此深情的男子,爱上田佩芝是他最错误的决定,两个本就不般配的人,最后疯了,也是一个悲情人物啊……
刚看完08年的老剧《纸醉金迷》,发现,还真就以前的老剧才能拍出真实的人性及一些比较真实的情节,现在估计会怕过不了审都不敢拍了吧。
弹幕满屏都在夸范宝华是个好人,夸他善良热血仗义,甚至指责袁圆不肯嫁他很愚蠢。
再一次证明,人的三观真会跟着五官走。
如果饰演范宝华的不是于和伟,而是曾志伟,不知道他们还夸不夸得出口。
知道袁圆为什么不肯跟范宝华且最终都很恨他吗?
因为范宝华就是名副其实的qiang jian犯啊!
因为错信范宝华,上了他的车,结果天真无邪的18岁女学生在害怕、震惊跟不可思议中被暴力侵犯,你说袁圆能不恨吗?
且剧里范宝华应该比袁圆大很多,袁又那么心高气傲且传统。
就因为于和伟的形象太正,导致观众居然觉得袁跟了他不亏……如果代入一个很猥琐的演员形象,比如刚刚提到的曾志伟又或是黄秋生,你们还会这么觉得吗?
范宝华如果由一个没那么讨喜的演员来饰演,观众才能明白袁圆为什么会那么恨范宝华,范宝华为什么会成为她一辈子的心理阴影且是导致她堕落的开始。
好多人岛国片看多了真看成了脑残,以为女的被强着强着真会强出感情,甚至爱上qiang jian犯。
我告诉你,正常女的都不会,只会出离愤怒、感觉强烈的羞辱、恶心到会想sha了对方。
因为女的跟男的真的不一样,除了把自己当商品的女性,女的只愿意跟自己喜欢的男人亲昵。
田佩芝为什么始终也都不肯跟范宝华?
因为范宝华就是个小人。
田佩芝因为滥赌还不清赌债去偷范宝华的钱,被他抓住了,他可以网开一面让田把钱还清这事就了了,也可以直接送田去警局。
但范却觊觎田佩芝的美貌选择了趁人之危侵犯了她,这也是田佩芝堕落的开始。
女人有个底线是不能打破的,那就是用身体去换钱。
因为女人只要不珍惜自己的身体,要赚钱实在太容易了。
即便长得普通,只要稍微打扮一下,两腿一张,一天都能挣别人辛辛苦苦一个月的钱,长得漂亮的轻轻松松就能成为小富婆。
田佩芝虽然虚荣好赌毛病很多,但她没被范宝华侵犯时,一直都恪守妇道,即便没做好人家的老婆,也在努力做好妈妈。
因为底线被突破,觉得来钱太容易,才一步步堕落成高级交际花。
还有个不能不提的人物就是范宝华的保姆,大家都觉得范宝华人好好啊,把保姆都惯得脾气那么大。
事实却是,大家都看得出保姆喜欢范宝华,你以为他自己会不知道吗?
他就是太知道了,但他又看不上保姆,所以他享受着保姆对自己的喜欢。
因为在自己喜欢的女人那里一直受挫,他看上的女人都看不上他,所以他太享受有女人为他吃醋的感觉了,即便是他看不上的保姆。
他总给保姆画饼,动不动就说要送个金镯子给她,搞得保姆心花怒放、心甘情愿的为他当牛做马,事实却是喝多了送出去的金镯子他都要了回来。
虽说那个金镯子对他来说似乎有特殊意义,你想收回来也要再送别的代替嘛。
更好笑的是居然很多人觉得他对袁圆是真爱……拜托,他用卑鄙的手段强bao了袁圆,接着趁人之危侵犯了袁圆的好姐妹田佩芝,最后他明知袁圆的同学曼丽是什么人,他并不喜欢曼丽却贪恋她的美色,所以设计勾引曼丽对他主动献身。
三姐妹都没逃出他的魔爪,他平时窑子也没少逛。
甚至袁圆躺医院时,他看着因为跟了高官而越变越美丽、越来越有风情的田佩芝忿忿不平甚至还别有想法。
所以高官塌台后他才会让走投无路的田佩芝嫁给他,还要求她要努力当个好妻子。
没想人田佩芝再落魄都看不上他,恨他鄙视他,最后选择了报复他。
因为在田佩芝心里,就是他先毁了她最好的姐妹袁圆接着又毁了她。
这种男人如果有真爱,你们对真爱的理解是不是太肤浅了?
第一次看到一部剧因为演员自身形象太正面,导致他刻画的原本自私好色贪婪的猥琐男被很多人喜欢,也是有点气人。
本来有所期待 可看后感觉落差很大 不好
早年看過。于和偉配幾個出色女演員依然亮眼,范寶華這個會利用時機的人物,對羅海瓊的愛與疚令人印象深刻。
男人女人的本质。当今社会的缩影。
里面几个男人确实都不太好。魏端本既无能又不诚实,每天跟个道学家似地要求别人为他改变,自己倒是岿然不动。范宝华太暴力说话也难听。就没一个真怜香惜玉的人,哎。按说也是风华绝代的美女,身边也就只有这些男人,难怪红颜薄命。生不逢时啊。还有电视画面太清楚,连陈好脸上的长的包都看到了。
陈好从这部片子开始走下坡路
喜欢陈好和胡可啊
原来的电视真好看啊~
改编之后 田佩芝的沉迷赌博显得太突然 还是原版比较好
没有特别的帅哥美女,没有特别的华丽场面,但却又打动人的内涵
何赛飞老师让人一定要多加一颗星给她!真的太美了,演绎妖娆、妩媚的女性角色,国内女星中何老师大概可以称得上无出其右。剧中虽然何赛飞老师已算“中年女性”,但其神情姿态风流婀娜,眼角眉梢的风情真的比三位女主更美(当然几位女演员都有各自的美)。故事真的是唏嘘,可怜涓涓渝生生养在如此这般父亲母亲的家庭中……波伏瓦说的真理——这个社会引导男性向上,却不断吸引女性向下(原话记不清了)。
看完真是感慨万千 思绪惆怅 小时候看不懂 现在看懂了 人性的贪婪与挣扎 演员演技都很棒
何赛飞演绎这类角色真是得心应手,陈好的旗袍让人惊艳
田佩芝这个角色太让人讨厌生气了,看不下去了。
集数太多,有些拖沓。对人性的刻画有精彩之处,演员的业务水平整体不错。以前都没注意到张恨水有这个小说。
好拖沓。看了二十多集,就去看分集剧情了……唉。心疼袁园。胡可这是什么迷之演技,陈好的角色真是太招人恨了。
有人借战乱沉沦堕落寻找那短暂的欢愉,有人在泥沼中奋力前行寻找光明……
范宝华,宋,朱四奶奶,只有他们最出彩
不怪鴛鴦和蝴蝶。都是陳好的錯。
陈好演的怎么会这么做作啊……受不了了,太装了,矫揉造作的一批……田佩芝怎么会这么讨厌啊,整天不是不不不就是哭哭哭,看到她就想快进,又当又立到最后还觉得是范宝华造成她这样,我真无语死了,受不了了。为了于和伟补的剧,其实剧情bug真的很多,范宝华这种角色确实有魅力,和袁园又好嗑又好虐,唉如果一开始没有强奸该多好啊!袁园最后的结局我真的哭死好心塞。范的角色魅力在最后一集还要娶田佩芝那儿瞬间减分,贱不贱啊??真不知道编剧怎么想的。另外倒是get到了胡可,演技好
女主的戏份好重复 永远都是做错事然后痛哭流涕追悔莫及推卸责任 继续做错事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