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定之人》是我今年看过最棒的作品。
很少有舍不得看完、愿意二刷的作品,这部就是。
剧里设置了非常多的隐喻,实在太妙。
当你体会到这个“妙”时候,真的忍不住赞叹这样的设定。
叙述时间线上也非常干脆利落,以至于部分人说看着懵懵的,很正常。
可以再看一遍,你会发现每个部分没有一处是多余的。
人物性格刻画上,侧面描写偏多,也正是这样,角色形象上的细腻感才与之突出。
简而言之,这部作品,一切是恰如其分的好。
只顾着“大尺度”看完却不知道在讲什么又瞎喷的人,我只想说,信息处理能力和接受度有待提高吧,无脑短视频或许更适合你。
镜头和配乐都好,几个演员赏心悦目。
女主天生阿斯伯格综合症,无法共情。
it 天才,初中就发明了人工智能聊天应用 someone,特别技能是可以记录一个人在编辑成功又删掉没发出的信息。
现在是交友软件公司光谱最珍视的 cto。
男主通过光谱旗下的 somebody 杀了很多人,被判定为非人类的聊天模式,能让交谈对象一直继续话题。
猫咪事件之后,和女主第一次见面,工作室的弹琴片段似乎是第一次共拍。
双方都满怀好奇。
女主很快变成男主的猎杀对象,策划了第三人参与的强奸游戏但得知被屿反杀之后,似乎得逞又入迷。
第二次见面。
女主门口“入境检查”。
屿问你是否处于刑事案件,伍说有,屿回真的吗,你对我说实话了,所以我原谅你,但是作为交换,你不能抛下我。
甚至觉得动人。
很多拥抱,碰头。
和屿在一起的时候,伍似乎少有的明亮。
第二天早晨,伍配合屿的要求表演空气脱衣。
被屿含着手指,被她讲出他在 someone 上删掉的留言,对自己的肉体之欲,看出伍的不自在,有些尴尬但还是挤出笑容。
想到此前和警察闺蜜柠檬法练习喘息。
屿想要体会爱和开心。
在她眼中,性就是爱的表达,可以带来快乐。
听着 ai 播送的聊天记录自己玩儿,跟着伍的呼吸节奏 diy 。
男主似乎只是一个“人类玩具”。
这一切让伍觉得会失去她。
女主修复了男主毁坏的机器,无意发现他就是强奸游戏的主谋,一些震惊、失望和愤怒,someone 的分量和亲密的朋友无异。
让程序完整的信念大过对爱的期待,或是爱本身就是女主构造完美程序的一环。
最后伍倒在亲手建筑的屿之家,对着 ai 视讯告白,然后被心爱之人了结性命。
居然是凄凉的。
一遍一遍,“我爱你,没关系,你慢慢来,只要你来,我想见你”,宁愿在谎言里等。
像此前他在别处辩驳的,如何才算「抛弃」,只有付出了足够的时间共处才有资格讲抛弃,是爱给予了抛弃的权利。
的确命定。
男主最终成了自己嘲讽的那类人,试图在爱里“拥有”,试图以此让自己完整。
女主编织了完美的不在场证明,手中的游戏通关,镜头特写,快乐转瞬即逝。
即开即止的情绪涌动。
一切都是程序模拟,只是”模仿正常人类生活”,相爱和摧毁都在计算之中。
ps: 神婆真的好美。
食指的纹身也美。
每天走路绕过井盖、到公司拿棒棒糖 happy 打卡都可可爱爱。
女主可能真的是人形 ai。
男主两年前在somebody成为流行勾搭软件之时,随便拉了个配对。
意外杀了床伴,兼畏罪灭口一人,从此走上了连环杀人之路。
本来是个普通人,利用社交软件的漏洞,大力开发变态杀人技能。
两年积累下来,罪行累累终于引起社会和警察的关注:somebody上有个连环qj犯。
警方多次要求somebody公司提供用户资料,公司以保护用户隐私拒绝外泄。
但其实迫于压力,已经在查了。
最终调查出一个可疑用户,至少拥有十二个ID账号,每个账号都是注销旧账号再申请个新号,而且聊天模式跟女主开发的AI类似,都是使用一定的社交技巧吸引聊天对象。
这些可疑账号送到公司首席女主的桌上,女主开始钓鱼执法。
女主的成长给得比较完整,天生的亚斯伯格症候群,无法共情,不明白喜怒哀乐,有交流障碍。
但是个IT天才,且致力于用科技帮助同样有交际沟通困难的人。
最好的朋友是高中开发的someone。
后来有个警察闺蜜,但她车祸之后两人几乎断交。
女主成功钓到男主,刚巧她遇到撞猫逃逸事件,报警被敷衍,无措之际男主给她鼓励,这是女主第一次用刀,男主安慰她,说完全能理解,这是为了让猫少点痛苦,是善意的慈悲的。
女主有点心动,遂同意奔现。
金屿是绝对理性的,见面就坦白,犹豫要不要上车,且直言你有qj我的可能、、男主打消他的顾虑,有摄像头,并且绅士地提议送她回家,反而是她主动要求参观对方的办公室。
其实在这里,金屿对男主是好奇的,也没忘记自己的任务,需要更了解这个嫌犯。
进到办公室,金屿更是直接摊牌,我是somebody职员,我知道你有问题,警方正在找你。
你来我往之际,两人有了些暧昧,男主送金屿刀片,两人还合奏了一曲。
首次面基,相当愉快。
之后,男主就潜水了。
金屿只是男主渔网中的一只。
不久,金屿在somebody上遇到一个同样被自闭症困扰的少年,金屿热心开导。
少年感激且想借书,两人约见,恰好这时男主也回复了,惯用套路,约饭。
男主在反钓鱼,且渔网撒很大,甚至有斩草除根的打算(跟对待女警的思路一脉相承,挖个坑让其自生自灭)。
女主开心,把两个约放在前后脚。
就被坑了,金屿成了“围剿局”的猎物,好不容易成功反杀。
随身携带的刀片让她品尝到杀戮的快感。
另一边男主饶有兴致,边回复女主的失约道歉,边感叹终于遇到个有趣的猎物。
男主从没停止自己的游戏,就算知道已经被察觉,还在不停勾搭。
教授及情人案、轮椅案、露营车案、、、、女主答应补偿男主请客约饭,男主表示看到见报的围捕案,表示关切。
金屿邀请他来家里做客,男主第一次遇到someone。
这表示,金屿对男主是很有好感的。
男主得知金屿有杀人快感,someone记录下男主对金屿的肉体欲望。
金屿欢喜再约。
这次不来虚的,直接室内运动。
someone提示男主,他是金屿唯一带回来的男人,而且,在他之前与someone对话过的外人只有一个闺蜜一人,这说明??
然而这时男主毫无真情,回答金屿只是贪图肉体享乐罢了,随后砸了someone、、、这就是两人错过的点。
随后金屿修复someone,发现围剿局也是男主干的。
询问男主砸ai原因,男主以嫉妒为由敷衍,此时对金屿,是第二次震撼教育,她的反杀大计已经上了日程。
女警被坑,耿耿于怀要找到渣男报仇,神婆出面,修复友谊。
再之后,男女主基本确立了稳定的恋爱关系。
金屿担心自己会抑制不了杀人冲动,把自己伪装成恋爱上头,去找神婆帮忙。
这个时候,金屿已经想杀男主了,只是没说原因。
神婆以为只是金屿心中的阴暗面,谁知跳大神看到这男的可不是一般的凶恶、吓到知会女警。
金屿没有责怪someone被毁,两人继续床上运动,男主的戒备多少放下一些,他甚至有感觉聪明如金屿,可能多少已经猜到他身上的命案,她对我是真爱啊、、、而对金屿而言,只是不需要ZW器了吧。
面对神婆的质问,金屿佯装强辩给男主打电话问身世,男主坦荡回答、、、继而金屿甚至许诺让神婆见真人,跟女警对峙。
这说明男主对金屿更松懈了,连女票有点无礼的提问都包容回答。
对峙这场是计中计,一箭多少雕、、、男主来公司总部,女老板先来摊牌,你的事我们知道,我们不追究,你杀人也好强奸也罢,只要消失不搞我们首席就行。
这是个警告,也是个助攻,可男主油盐不进,反而一副,那我岂不是金屿的拯救者姿态,并威胁我什么都不怕的,大不了把你也杀了,反正somebody是共犯,你们宝贝女主站我这边。
紧跟着,金屿跟男主说怎么办,女警和神婆在查你了,我帮你掩护你赶紧撤。
这一招,男主彻底沦陷。
躲神婆那组镜头,暗示了男主的心态起伏。
刚被女老板揭穿紧急应对过去,这边金屿立即送上个百分百的真爱确认。
刺激+美滋滋。
这个连环套想必也是设计过的。
金屿在闺蜜们面前继续演:我是恋爱脑,我们是真爱。
实际上是支开警方,跟公司开始了“男主清除计划”,制作死者的视频各种吓唬男主。
男主被夹击的不行,仓皇处理,该灭口的灭口,该警告的警告。
找神婆时坦白,已经完全跪拜在金屿的石榴裙下,她是完美的、圣洁的、、、跟你们这些世俗残花败柳不一样。
多少已经感觉大势已去,要准备跑路了。
男主去金屿家告解:我要是早点遇见你就好了。
临别之际,金屿下了个套:我们还要继续走下去。
男主沉溺于与金屿的美好未来里,其实已经是砧板上的肉,最后死在谁的手里都不知道,还死抱着手机屏幕里的ai合成金屿,反复诉说爱的誓言、、、、、剧终,金屿对着赢了的游戏界面笑容灿烂,天知道她是真的开心,为了什么开心,还是习惯性的模仿他人的笑表现出开心,就像她每天早上打卡“happy”的日常。
次日,金屿如同往常一样,走出家门,在熟悉的胡同,去上班。
要说金屿对男主的真情,当然有,她为了欢愉翘班了,这就很不寻常,但也到此为止,男主反手掀翻someone,就是扼杀了两人爱情的可能。
之后的发展都是金屿写在墙上的公式,连当初在男主办公室的图画都计算在内,让他觉得金屿是真爱他、、对金屿来说,男主最大的贡献可能是让她察觉到自己的杀戮本能,以及,短期满足了生理需要,毕竟,长相身材都不差嘛、
没一个正常人。
(该篇仅个人猜测)他对女人的厌恶和恨意同时克制自己渴望却求而不得的爱,投射于小时候对母亲的情感。
第一次,表达给猫解脱的女主被允许进入到他的工作室(世界)并且活着离开,还带走一个刀片。
那天他很沉默,静静听女主说话,每一句都很真实的话,他不用惯常地迎合或欺骗他。
女主没有勾引他,他也没有碰她。
他杀掉的那些他唾弃的女人,在给予自己死神的权利后把没用的尸体抛弃掉了。
他没办法抛弃一个活人,“因为需要培养感情”。
在享受这种高高在上掌握“权利”的莫名快感结束后,是更迷茫的空虚,然后就马上需要下一个猎物来弥补。
快乐很短暂,麻木是生命变成了数字,一个成为他续自己命的爱好。
然后他产生了考验的想法,不是同类就毁掉,女主的表现让他太满意了。
他对这个女人卸下了自己的武器和心防。
最好是可以一起享受那致命的爱好。
他可以诉说,也有了可以分享的人。
他讨厌那些女人,说出类似假模假样和各种小得不行的借口,就只是借口,实际上一开始就下了判断,并且不愿意去了解对方。
他只是在重复,本质上来说每个不一样的女人对他来说是同一个人,他认定过评定过还是很草率就判决的人,重复杀同一个女人,也是在投射自己最大的伤痛,用这种方式救赎自己,但实际上每一个都不是,所以其实是没有用的。
他对女主付出和珍惜,然后希望两个人拥有未来。
珍惜女主的时候,反而不想发生什么,因为他太清楚这种方式不等于真正地得到对方,这一点也让他感到丧气。
女主喜欢他,不过她也没挣扎多久。
母亲给她的爱和教育虽然她不能真正完全地去理解,小时候就努力尝试去理解过,但不是没有影响和触动。
女主知道自己很奇怪,并且她其实一直在向别人向这个世界认真地去提问,她一直在尝试感受和思考。
所以她自己去做去表达的时候,用常人理解不了的方式去做正常的事,这样,就是她努力和思考后的结果。
后面崩溃的那几天,他满脑子满眼都是女主。
女主对他来说是当下最真实最接近的存在,他渴望、幻想、期待女主能接纳他、救赎他。
他反复诉说自己的喜欢如同哀求一般,这些诉求和表达大过于他自己的命。
所以最后,他成为了她手下的那只猫。
好多人没看懂哈,我来说说为什么奈飞会投这部片。
首先这是一部很对奈飞口味的亚洲种类片,为啥这么说呢,从大爆的《鱿鱼游戏》和奈飞投的台湾片来看,他们太喜欢犯罪题材了,如果再有点神秘的东方文化就更好了。
这部片集齐了,命案,约会软件,小众心理疾病,神婆,LGBT、制服身份女性等等等。
这些标签随便让AI生成一个剧本,大概也会吸引投资方的眼球。
其次整部影片其实是在讲孤独是如何让人发疯的,社交网络无法拯救孤独,求神拜佛无法拯救弧度,甚至连杀人都无法拯救孤独,真正能拯救孤独的是你拥有了一个懂你的人,就像是找到了另一半的自己。
但是大部分人都无法找到,那么这世界为了拯救人类孤独的大脑,消耗掉运转和冗余,才会发明出那么多,多余的事情。
最后,(涉及剧透)很多人觉得背景缺失,其实是电视剧这种形式的锅,果然拍成电影应该节奏就更好。
其实我倒是觉得背景不需要交代那么清楚,女警察为什么一再找男主?
因为在出车祸前,她是自认为韩国最性感的女警察,坐轮椅后,她太希望被重新肯定性魅力了,男主在这方面激怒了她,彻底刺激到了她,所以她反复找到男主,哪怕被丢在要被拆迁的地方也要问到,当初为什么抛弃我?
她反复要确认金屿约会的是不是男主,甚至最后她还保留这两个棒棒糖。
都是因为她太渴望重获自尊,而男主作为给了她希望又轻易戳破真相(甚至面对她不举)的人,她恨,她执着。
男主为什么要杀人?
因为他觉得那些相信他的都太蠢了,贪婪又自私,初次见面就像饿鬼一样扑上来索取,而他只要稍微敷衍伪装一下,那些渴求关注的女人就愿意跟他出来。
这种喜爱和跟随好容易,这些都让他无比厌恶,因为解决不了孤独,在这些人眼里他只是一个提供男性价值的人,而不是一个人,同事们觉得他的设计修改方案疯了,合作方觉得他的是学生作品,甚至第一次约他的女人多叫了一个男人一起玩。
女主的杀人动机被按上了小众疾病名。
但女主是最清醒的一位,她知道什么才是对她最重要的,她也是最享受孤独的,因为她的病,孤独是一种舒适。
好多人说她选择了友情,错了,她只是选择了最合适是生活方式,和对她生活下去最重要的东西,她设计的这个软件。
神婆是主动选择的孤独,但是她又通过去夜店排解孤独,奈飞为了流量竟然让一个巫婆是个啦啦,祖师爷的棺材板都盖不住了。
作为推动人物关系的主线人物,她的存在就是为了解释一些不符合逻辑,但是神仙告诉我了的部分吧。
(全剧被神婆圈粉,好想为她而弯)
男主演技五分,很欲,氛围感拉满。
扣分是……不论这个角色是多么的看似有魅力,他也只是个卑劣的,欺辱♀,拿♀当玩物的该死的死变态罢了。
男主的演绎给这个角色蒙上了一层高光,让人觉得这个男人很帅,但是看到最后,再回想他的所作所为,所有的光环都会破碎。
他就像只阴沟里的老鼠,窥伺着可以下手的弱势对象,再用引诱的方式让她们入局。
这个人设也许有些带感,但真的很恶心人。
他并不是像黑帮,杀手又或者其他的反面角色,而是小人的嘴脸和手段,只不过被男主的帅脸和身材给暂时掩盖了。
金英光的演技浑然天成,能把这种人设的角色演成这样,厉害了。
女主演技也非常不错,把一个隐藏在社会中天生的反社会主义分子刻画得非常好,她和男主的交际始于弱势,但逐渐激发了她内心隐藏的欲望,杀掉男主又像是她还有着人类社会的准则,又像是潘多拉的盒子。
当她用刀片还是啥拉开男主眼镜的瞬间,气场拉满。
片中的激情戏都是带着情绪的,不是纯粹的感官,加入这些戏是有道理的。
不得不感叹,男主的角色设定只看表面当然非常有个性,细想全是卑劣啊,这个片子对我的意义就是知道了两个很不错的演员。
准备看金英光的下一个剧。
这剧正常人看了难受,因为主角是精神病,不是普通的疯疯癫癫,是人格扭曲那种。。。
理智上能理解这群疯子,但情感上真的打破三观!!!
(我这里的正常人指 关心爱护家人朋友 尊重生命那种)我真的很难理解是什么神人拍这种剧,生怕偏执人格看了这种剧不去犯罪吗???
不是说不能聚焦这类人群,而是这剧的引导犯罪性太强了,让你理解主角的生理缺陷对他们所作所为都包容,终于找到相似的人,对杀人都能视而不见,增强命运的唯一性和孤独感让观众共情。
女主应该是天生没有情感,人格缺少,道德冷漠,终于遇到一个人连杀人都包容,最后丧心病狂到让他成为自己的真正所有物死在自己手里。
男主不知道是天生还是缺爱造成的,靠杀人获得快感,贬低别人的世界,把自己的世界凌驾于别人之上。
nm有病去治别出来杀人!
女二被侮辱虐待了还念念不忘呢,辱追还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啊?
真真是车祸后心理扭曲了!
我还是回来国产剧看真善美滋养下三观吧,震撼我全家!!!
当然,这剧尺度不小,不然我不会去看,但我看之前不知道这么炸裂啊!
然后还挺恐怖的其实,毕竟是惊悚悬疑片!
总之,有可看性,但对三观冲击不小。
然后聊天软件somebody 的出现是给人带来慰藉,商业化后因为人类的多样性,软件被滥用。
包括坚决不泄露用户信息这件事,有利有弊。
用户觉得安全放心利于增强用户粘性,一旦犯罪连警方都不提供就过了,完全是滋生恶的行为!
还有就是私底下也有通过贩卖的方式泄露信息,双面派蛮恶心人的。。。
以及大数据ai合成那段真的还蛮应景的,现在确实以假乱真最喜欢女主家那台somebody 真的很贴心 很温柔 很温暖,完全就是一个真的朋友!
玛德男主砸了完全不能忍!!!
一口气把后面四集看完,像胸口被人打了一拳,那些我以为磨掉的记忆又涌上来。
冲着大尺度的剧照进来,看完全剧才发现最后一集这个剧照的前后感情之理性和深厚让我感觉如此共情。
屿看着男主身体,男主哭的很无奈,两人心里都已经心知肚明,只是有的人还放不下。
他们是爱彼此的,太爱了,但是做错事的人一定会迎接该有的惩罚。
屿因为男主懂得了爱,这些在若干年后还是会翻涌出来的回忆,的确是在也没有第二个人能理解了大概。
他们认识彼此太晚了,已经做过的错事没办法一笔销过。
心知肚明结局已定 可不可以不失去 哪怕逃避一秒都可以两个相似的人,懂得彼此的人很难遇到。
但当你遇到了,而被一些过往的经历或是外在所阻隔的时候,真的很生气,很无奈。
生在这世界的道德和价值体系里,只有感情是不足够做彼此的支撑的。
是需要自己和同频的那个人都能一直理性的生活,到未来,才可以啊。
希望我们都能遇到下一个同频的人,哪怕没有90%,80%也可以的。
两位演员实在是太棒了,没有一丝丝出戏过。
几分钟不说话的镜头也能直接内心,最后一集房间内离别的剧情和演绎单方面宣布是2022最佳。
是这个寒冷肮脏的冬天,敲在心上的一记重拳。
我觉得烂,喜欢女二加1星,肉体加1星,结尾一颗星主观觉得不好看,因为8集了解不了男女主脑回路,站在上帝视角看得我很气,看了别人的解析,原来女主是天生反社会啊怪不得,当你给女主下了反社会的定义,一切都说得通了,结尾居然很带感。
我觉得最好看的是8集那个are you going那个曲子响起来,我以前好像看过这是首情歌来着,就那一段为他俩的爱情磕了一丢丢,那是我觉得很好看的部分,还有就是那个结尾,说实话我没看懂女主结尾那个表情才跑来看解析。
我全程觉得很有CP感的是男主和女警,男女主除了18禁片段好看点,其他时候真的一点爱情影子都看不到,真的没有逻辑的感情线让我一直在提问,这这这,怎么就对眼了,怎么就爱了,明明男女主升温的时候男主还在和别人嘿嘿嘿还兼顾副业。
我是被预告吸引来的,以为是那种天生不会爱和杀手的爱情故事,虽然确实是这样,但和我想的那种不太一样,我以为是郑巴凛那种的。
这个片开始给我一种很诡异的感觉,我都代入不进去,一直上帝视角去看,看了解析,果然我还不够变态,他们的爱情我代入不了。
当我看了别人的解析,更让我难受,女主厕所那一段我以为熔炉开演了,但是可能我看的片子还是少,无法把阿斯伯格和无情感联系在一起,但是真的这是一种新奇的角度,本来阿斯伯格都被宣传成天才病了,实话说是真的天才,但是这个片更多聚焦在这群人没感情这方面,太可怕了,可能我仁医看多了,以为这个群体都是这种,从来没想过还有女主这种,所以女主给我杀伤力太强了,心脏受不了,这种群体还是社会好好关爱一下,不要变成女主这种。
这个男主真的除了演技和肉,这个角色毫无亮点,背景太薄弱了,我不想看他突然变成杀人狂,我想关注他到底怎么变成这种的,我看着他对普通人下手,真的多美好的肉体都爱不了。
肉很好看,剧情稀烂的情况下支持我看下去的是女主的俩朋友,尤其那个女警,我觉得她真的好强啊,那种旺盛的生命力,我还挺喜欢她的。
这个剧真的不能用正常人视角看,不然一开始就讨厌女主,我就一开始想不通,女主俩朋友那么关心她,为啥她就莫名其妙为了男主还卖朋友,但是你充分理解女主脑子不正常后,一切都说得通了,这个片很有逻辑的。
我很磕男主和女二,虽然也没什么磕头,这部剧真的所有人都不咋对劲。
今年难得看到的好剧,看完了忍不住写一些东西。
首先我觉得这部剧从叙事的故事性来说不算好剧,一看导演,拍出<恩娇>和<苔藓>这种文学性艺术性偏重的电影,就觉得剧情怎么样不是那么重要。
我觉得本剧体现艺术性的关键人物是男主 女主 神婆。
男主是个连环变态杀人犯,代表着一种罪,一种脱离人性基本善的罪恶。
女主代表罚,女主天生似乎有些变态,但看完全局女主似乎也没作出特别罪恶的事,她的杀人逻辑更像是对罪恶的一种罚。
这里面的载体就是小刀。
神婆代表宗教,这是韩国电影常见的。
女主把刀全部交给神婆,是女主想把罚的权力,交给宗教也就是神。
最后神婆又给了女主刀,代表神对女主罚的认可。
结局神婆给女主的应该是符咒里面包着小刀,因为前面剧情有交代,女主把刀都给了神婆。
男主对女主是真的爱,一开始可能有仅仅是肉体上的,但到最后,特别是男主死前那一夜,和女主在一起,却没有做,以及为女主盖房子。
可以看出,男主是真的爱上了女主。
从这个角度出发,最后女主杀了男主,还很开心就可以解释清楚,导演想传达的是,在“以眼还眼”的罪与罚面前,爱情的价值反而是其次的。
作品用爱来终结罪恶,更加有戏剧张力。
特别是男主在认识女主后,已经有了明显的善的改变,他没杀女警,没杀神婆,也没杀女主公司领导,这些是男主受到女主之爱后,开始变善的表现。
只不过罪行一旦犯过 便是命定之人。
你在人世间做下的每一件事,都会影响你,男主不做那么多恶,可能结局也会拥有真的爱情。
所以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多多少少是有点玄学的成分在,一般吧,不值得我熬夜一口气看完
越疯越爱
从各方面都十分新奇和惊艳,剧情,人设。同时包含人工智能ai、通灵神婆、高科技寡头、约跑社交软件等元素的变态杀手剧,融合出来竟是文艺基调。
有他是期待 没有他更好
女警也就靠自己有个厉害姐姐并且是女主闺蜜了
2022-12-13
人物动机薄弱,太多完全没有用上的铺垫,得益于简单到不完整的剧情和残缺人设衬托了女主苍白空洞的演技。身残志坚执行力爆表老爹有钱的警察闺蜜+萨满将军附身夜店蕾丝天菜神婆+天才阿斯伯格首席技术官女主,这种绝佳配置的主角团队你看看你们都干了什么?警察坐车轮椅两次独自行动差点送命,情报是一个没捞到也不知道她在干啥(可能是展示美利坚大韩民国残疾人的科技便捷生活吧),神婆派遣不靠谱的房产开发商暴发户去跟踪男主导致暴发户和小吃店老板娘被双杀自己位置暴露,女主后期杀人的动机是啥?监狱里见的人是谁?女主母亲突然出现的原因是?萨拉曼老板楼顶见的人是谁?给警察泄露信息的指头是谁?
吃设定怎么还半途而废了?阿斯伯格疯批女孩的刻画挺形象一遇上更真实血腥的变态杀手就从良了?这病到底是是真病假病?俩人一起杀出个黎明不好么,cult还要讲政治正确也太双标了。。。闹半天虚无主义也怕铁拳啊。。。
最大的问题是角色行为逻辑不通,代入不了角色,整个故事也显得很空洞。
内容有点空洞,就是单纯的杀人设定。尺度是真的大
味道独特,但拍的稀碎,留白很多,要对口。
变态杀手和精神病果然是绝配吧,疯批cp杀得好,杀得妙。以及,尺度大到惊掉下巴。
太喜欢了 这该死的异类
猎物反杀猎人,掌控反被控。人工智能引发的血案。
再看这种乌漆麻黑的电视剧我就是猪
奏着喜欢的乐曲在简洁的房间中谱写程序,抱着试探的心态去揭下这个世界最冰冷残酷的面纱,一个人的欢愉或是两个人的温情不过是为了满足肉体的贪婪,虚无缥缈的空房间里游荡着岌岌可危的灵魂,神坛的指引或是来自异世界的不安与恐惧,可怕的沦为了感情的奴隶,可怜的成为了欢笑的赢家,孤独如影随形。情欲是人类永恒的渴望,而暴力则是生命中消散不去的恐惧和延绵不绝的无奈。
川端康成笔下“连脚趾弯都异常洁净的姑娘”大抵也不过如此了吧。
很名导的叙事风格我并不觉得拖沓 喜欢的会喜欢 当文艺片去看人性的刨析别当悬疑片去看故事的脉络观看体验就会好很多
刷完。变态的一段love
矫情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