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巨人

BLUE GIANT,蓝色巨星(港),BLUE GIANT 藍色巨星(台),ブルージャイアント

主演:山田裕贵,间宫祥太朗,冈山天音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23

《蓝色巨人》剧照

蓝色巨人 剧照 NO.1蓝色巨人 剧照 NO.2蓝色巨人 剧照 NO.3蓝色巨人 剧照 NO.4蓝色巨人 剧照 NO.5蓝色巨人 剧照 NO.6蓝色巨人 剧照 NO.13蓝色巨人 剧照 NO.14蓝色巨人 剧照 NO.15蓝色巨人 剧照 NO.16蓝色巨人 剧照 NO.17蓝色巨人 剧照 NO.18蓝色巨人 剧照 NO.19蓝色巨人 剧照 NO.20

《蓝色巨人》剧情介绍

蓝色巨人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住在仙台的高中生・宫本大(山田裕贵 配音)深受爵士乐吸引,每天都独自在河边吹奏次中音萨克斯风。毕业后他来到东京,住进了高中同学・玉田俊二(冈山天音 配音)的公寓。某日,大在展演空间遇见同龄钢琴家・泽边雪祈(间宫祥太朗 配音),并邀请他共组乐团,受大影响而开始打鼓的玉田也加入组成3 人乐团“JASS”。连乐谱都看不懂,只是一心吹奏萨克斯风的大、从小就将一切献给爵士乐的雪祈、以及初学者玉田,以在日本最好的爵士乐具乐部表演并改变日本爵士乐风格为目标,尽全力投入在音乐活动之中。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人类的呼声特殊替身废柴联盟天狗的厨房温特沃斯第二季小花的味噌汤好比是最终迷宫前的少年到新手村生活一般的故事大卫贝肯之倒霉特工熊英勇少年雪怪惊魂一代神相赖布衣我的“狐朋狗友”惊天核网猎赝逆转世界的电池少女东北狙王决战虎牙山神偷联盟女子无畏第一季霓虹恶魔雷恩菲尔德流播螺旋:町工场的奇迹我爱她不义之财:十年不晚第一季珍游记烧烤怪谈:台风K女士在我的梦中小镇惊魂阿尔忒弥斯酒店

《蓝色巨人》长篇影评

 1 ) 《蓝色巨人》短评

一部爵士乐题材的日本动画电影,电影的音乐充满了激情,视听语言也很有冲击力,但是故事却是平淡乏味的,而且发展得过于顺利,人物也塑造得很呆板,不够“不疯魔不成活”,尤其是男主角宫本大,他在整部影片中好像都没有遇到过什么挫折,他的成长经历基本上就是始终相信自己很强大然后就真的登上巅峰了。

在观看本片的过程中,很难不联想到达米恩·查泽雷的《爆裂鼓手》,而且,看完本片之后,就更能感受到《爆裂鼓手》拍得有多么好了,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视听效果,还是演员的表演,《爆裂鼓手》都技高一筹,与此同时,《爆裂鼓手》中的角色也更加深入人心。

不过,本片的导演立川让倒是给了我一个意外的惊喜,我几乎不敢相信,在《名侦探柯南》剧组里只会拍动作片的立川让竟然还能拍出这种类型的电影,这虽然不值得大肆称赞,但足以令我对他刮目相看。

再说一句题外话,当今时代最著名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就是一位狂热的爵士乐爱好者,不知道村上春树在看过本片之后会对本片做出怎样的评价。

 2 ) 《爆裂鼓手》是外驱,这部电影是发自内在的内在驱动力

一生懸命宮本大は一生懸命です。

业精于勤荒于嬉,对于自己真实地热爱可以释放足够的激情和自信,日服一日的练习和对自己梦想里坚持中流露出来的卓越技巧和自信足以撼动第一次见面的感情演奏者,和对爵士乐足够挑剔的观众。

绝对理性和目标绝对的明确性,为了抵达梦之彼岸不顾一切。

艱難辛苦沢辺雪祈は艱難辛苦です。

不管发生怎么样的困难,也会将演奏钢琴作为持之以恒的目标。

沢辺雪祈被设置为一个优秀地演奏机器,长年地练习让他像是一个演奏机器,这也是他的一个缺点,要听完美地演奏听唱片便是,现场表演时的瑕疵和即兴才是表演里的灵魂。

全身全霊玉田俊二は全身全霊です。

即便是彻彻底底半路出家,也能够投入足够多的激情去学习,跳脱出自己的舒适圈,即便演奏瑕疵颇多,但耐不住热情和每一次以进步为目标的演奏。

他被设置为一个成长标的以及和宮本大理想面的方面,感性的标志。

电影里需要的许多感性桥段都是皆有他成长推动。

这部电影实在是太精彩了,男主第一次去的酒吧老板娘,出场明明很少但却刻画得有菱有角,她曾经也站在过舞台上,开幕挑选时选了对应天气的音乐展示了她对爵士乐有着深刻的见解,得知孩子们要在日本第一的爵士俱乐部演出时背过去流下的泪水,每一个画面都把她从2D画面立体成了3D。

因为传单而来最后爱上爵士的观众、爵士俱乐部的老板、邀请JASS去参加音乐节的大叔、看着男三玉田俊二成长的爷爷、男主宮本大的亲人以及一直关注着男二沢辺雪祈,也是他入了钢琴门的小时候邻居姐姐、里面的每一个小角色,都不是多余的。

 3 ) 123

12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12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4 ) 架子鼓,钢琴,萨克斯

电影很棒,是我喜欢的类型!

我比较喜欢接机游戏里面的经典音乐🎶比如一段街机游戏里面的鼓乐,游戏名称是《捉虫敢死队》,上世纪80年代出品,第四关还是第六关有点记不清楚了,非常喜欢!

钢琴曲也是喜欢的,古典的(肖邦,莫扎特,贝多芬)电影配乐(久石让,香港的那几位大师级配乐)都是非常喜欢!

萨克斯,印象比较深的是《海上钢琴师》那位落魄的要卖掉自己“吃饭”的家伙的胖乐手,再有就是90年代流行的萨克斯纯音乐(比如回家等等)爵士乐不太了解,不过也能欣赏,很浅显。

还是非常喜欢这类电影!

 5 ) 改变听众和表演者“一生”的“音乐”(短评写不下放一下)

相较于对三位人物才华和能力“离谱”或者“夸张”的讨论,更想讨论原作者对持有“才华”的人物的性格与成长的表现,主角大是纯粹的直线向前冲的领军式人物,而雪祈是强大而胆小的,其实他在去见soblue 的经理拒绝观众签名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个人物一直让人喜欢不起来,直到经理对他的评价我豁然开朗。

这个角色的塑造可以说是非常成功,他一直以来对“致胜”的执着和傲慢从头一直开始铺垫,而他跑到豆腐店老板去给他道歉的时候我真的痛哭。

因为自己有幸有身为观众和演出者的双重经验,那一刻我知道对于观众和演出者意味着什么。

能遇到让人改变一生的音乐不容易,而自己的演奏获得知音也是无上的幸福。

而且电影里其他配角的刻画也非常喜欢,一直为他们提供练习场地的老板娘的出场时一墙的唱片和演出相片,雪祈的青梅竹马,豆腐店老板早起在认真做豆腐那段真的是痛哭,音乐不是“奢侈品”也不是“必需品”,但他却“无尊卑高低”在召集自己的信徒。

每个人都是认真努力,在音乐的陪伴下过自己的一生。

至于后半剧情我个人觉得还好,因为整部剧对音乐和爵士的塑造已经站住脚了,尤其是安可曲那一趴,整个电影的高潮极致的诠释生命与爵士乐的热烈和激情。

就是这个作画肉眼可见的经费上的取舍实在是太残念了。

音乐漫画无论如何没有听觉上的刺激,场面如何塑造还是让人有种吃薯条少了番茄酱,内心痒痒的感觉。

而这几年的动画无论剧集还是电影,都呈现出一种彩色会动有响还干不过黑白静态漫画的颓废感。

大家都要赚钱也都理解。

但是如此没有风格魅力,3D人偶满屏咕涌,光影像美图秀秀一键美颜的动画就究竟还要做多少部啊。

但前几次演出给了点惊艳镜头,最后一场画的很尽心也还行吧。

但这个电影的音乐是真的牛,鼓手前后成长打出来的鼓显而易听的差距,钢琴手单手弹乐曲在演奏上的欠缺和试图作出的弥补非常彰显他的“才华”,尤其是最后一场钢琴刚开始只有单手的低音区,违和又不违和,非常好。

 6 ) 近十年来最好的动画电影

一部比较冷门的作品,但是却非常吸引人,动画内容的表现力,对于音乐的张力,角色的塑造,剧情的推进,均是非常出色的,而且整体节奏非常好,让人沉浸其中,爵士乐那自由触及灵魂的律动和动画结合的非常完美,而时不时穿插其中的蓝调旋律则为这部热血激动的电影添加了一抹淡淡的忧伤,而且结局非常令人动容,不禁让人湿了眼眶。

相信这是一部几年后再看依然能够热血且感动的片子!!

 7 ) 炽热的蓝光

看到了很多《强风吹拂》的影子,同样的杂牌军式散装组合,同样的具体的“变得强大”,同样在最关键的“演出”前出了毁灭打击式意外。

人物形象给我留下的印象都挺深的。

喜爱这种把人物心路历程、经历写得很具体的群像剧,虽然我脸盲。

常常像雪祈、雪彦那样下意识开始思考“应该怎么样”,而不是自己想怎么样、能怎么样。

虽然觉得大、灰二他们那样“发出自己的声音”“在观众面前死几万次”式的“演奏”的炽热、勇气与生命力也很美。

一开始没被剧情触动到,直到So Blue负责人指出雪祈演奏的问题那段(如果不是一个资历深的音乐家,很难给出那么犀利又不像PUA的点评)。

一个充满恐惧、看不清自己的力量的人,也很难真正看清他人吧。

最感动的是代理演奏那次,雪祈的演奏终于放开了,具有了他自己的灵魂。

最终他也以独臂的演奏帮助童年时的伙伴和自己实现了梦想和救赎。

“蓝色巨星,意思是温度极高,超越红色,闪耀蓝光的巨星。

 8 ) BLUE GIANT

看漫画时印象最深的是大,一直勇往直前,永不停歇,为了jazz,世界第一,离开家人,离开老师,离开好感的女性,离开故土,离开伙伴,离开团队,为了jazz,世界第一。

剧场版反而减少了大的人物弧光,深深的刻画了雪祈和玉田,雪祈14年的学习,自己的转变,越过的高墙。

最后的live,能听出玉田的努力,跟上大,拼了命地击鼓,独奏。

并且最后一段改编很棒。

个别画面相当出彩,富有想象力,尤其是他们在BLUE GIANT里演奏,真美。

这就是漫改电影的遗憾了,受时长和经费所限,他们其实何尝是这么顺利,其中2个小时是传达不了的。

不知若我看到欧洲篇时,我又是何人。

 9 ) 精华在后半段的优秀爵士乐动画(剧透警告)

音乐是语言,是臂膀,更是他们的生命本身迸发出的无与伦比的呐喊。

说来惭愧,这部影片是分了了两次看完的。

一是热血少年勇往直前的题材已经品鉴的很多了,而且描绘男高中生的手法总有种灌篮高手、柯南里大大咧咧的感觉,和当下流行的动画男性角色并不一样;二是3D画面还是略有违和,虽然很能理解画面表现乐器演奏者激情的艰辛,但是不要一给萨克斯镜头就顶胯啊喂!

所以第一次只看完了相对平缓的开端发展两阶段和第一次live。

此时,只有上原广美的音乐在让我期待后续的发展了。

这里真的要对上原广美阿姨说一声辛苦,如此优秀的配乐让这部影片评分高上许多。

但是,高潮部分的表现竟然是出乎意料的好,虽然和《爆裂鼓手》一样都使用了车祸作为危机的一部分,但是本片却将这次危机作为终结的缘由,使得最后的live有种烟花绽放最后绚烂的赴死之美。

三位主人公中,宫本大作为主角竟然是少有的开场即是完全体,他一心向前,所以除了每日例行练习基本没有成长的要素;技术成长最多的玉田俊二完成了从0到1的飞跃,1年学习能达到剧中高度,每天不练上三四个小时是不可能的,其背后艰辛与汗水自然是闻者伤心。

但是,在“美强惨”的泽边雪祈面前,他还得靠后站一站。

刚出场的他穿着整洁考究,高超的技巧与生人勿近的气场令人略有不适,但是经历solo被宫本大指出没有变化、被so blue负责人定为缺少对人和音乐的尊重之后,他也渐渐找到了solo中的那份激情。

这里一般就是常见发展的结尾,主人公经历挫折治好了自己的傲慢病,和伙伴一起进步走向更大的舞台。

但是泽边没有这么好运,一场车祸,瞳孔中映出的扭曲的右手,彻底粉碎了这位少年天才的表演梦。

正是在蒸蒸日上时的飞来横祸,才让这部影片染上了无可奈何宿命的气息。

“即使四分五裂,也可以演奏爵士。

”这就是jass给出的答案。

有幸和几位对jazz感兴趣的朋友,演奏过爵士曲,虽然吹的很烂,但小小的种子已经埋下。

去过爵士酒吧,同行的好友随着Spain一起点头、鼓掌,那一瞬间他也成为了音乐的一部分,如此姿态令人羡艳。

认识一位对jazz了解比较多的学长,他的手指在钢琴上舞蹈,和声流动,小装饰乐句如高山上流水般下坠,他可以忘我的即兴2个小时,他也经常忘我的即兴2个小时。

他也曾拉我吹lead,但是怎奈听的少、学的少、不认真学,真的是拖了他的后腿。

偶尔灵光一闪吹一些还算合拍的小乐句,已然十分开心。

所以看到右手打着石膏的泽边坐在钢琴前,在低音与中音之间引导和声流动,solo时坐在板凳稍微靠右的部分,用琶音和一点点的layback开启乐句,宫本大的萨克斯成为了泽边的左手,温和的音色引导和声流动,瞳孔变化,三人一体,我的眼泪再也止不住。

羡慕、嫉妒、欣慰、无奈、哀伤、如愿以偿混合在心头,如同钢琴、爵士鼓与萨克斯融为一体,只知道不停地表达,用音高,用和声,用节奏,用音色,用他们所能用上的一切,去呐喊,去嘶吼,去描绘他们的艰辛,去描绘他们的羁绊,去描绘他们的不舍,去描绘他们对彼此的最美好的祝愿,去诉说他们对爵士的热爱。

Ride轻响,空中是那耀眼的蓝色巨星。

 10 ) 典型的日式励志电影,但让我进一步了解爵士

周末的时候看了一部新电影,立川让导演的动画电影《蓝色巨人》。

立川让参与动画制作已经17年,如果你平时喜欢看日本动漫的话,多多少少有看过他参与的作品,sara进一步了解他是2018年,他担任了《零的执行人》的导演,毕竟我是一个老柯南粉丝了。

立川让在今年再次执导柯南剧场版,但我还没有机会看《黑铁的鱼影》,因为M26在香港上演时刚好没空。

实际上,立川让今年还执导了另一部动画电影,就是基于漫画改编的《蓝色巨人》。

“BLUE GIANT”在国内有几个翻译,比如蓝巨人和蓝色巨星,sara更喜欢后者,因为故事讲述了三个年轻人,追逐他们的爵士梦。

所以这是一部典型的日式追梦动画,年轻人通过不断的努力,经历了各种的坎坷,最终抵达了梦想的尽头。

看完整部动画电影后,确实觉得比较热血沸腾。

sara对于爵士真的知之甚少,甚至只能通过乐器来区分爵士和蓝调,爵士音乐在国内不算十分流行,我能说得出的知名歌手,可能只有陶喆王若琳之类,周杰伦那几首作品也不是纯爵士。

爵士乐在日本似乎有一些受众,很多年前就听说过爵士嘻哈和蒸汽波。

令人遗憾的是,看完这部《蓝色巨人》后,我未能从中进一步了解日本爵士音乐,创作团队没有在这方面深入展示。

这可能是创作团队担心大家看不懂,毕竟爵士乐本身就吃挑观众,音乐追梦影视作品的主旨,从来不是展现多么出色的音乐,更多是呈现这个圈子的氛围,焦点还是在角色的成长和互动,让我们感受到青春的跳跃律动。

《蓝色巨人》的片长将近2个小时,但从成团到演出需要不少篇幅,导演在叙事方面没有拖泥带水,一口气看完没有很闷,但经费有限所以视觉效果一般。

和大部分的励志电影一样,故事的开始是一段音乐演奏,爵士乐的经典乐器萨克斯,主角立下了成为世界第一爵士乐手的目标。

高中毕业后,主角就告别家人踏上旅程,前往新宿追逐自己的梦想。

有趣的是,这部电影不同场景间的过渡用音乐,正是主打的爵士乐。

主角在东京混得并不容易,寄宿在朋友的宿舍,只能做一些体力活维持生计,但他还是接触到到爵士圈子。

在观看演出的时候,主角认识到弹钢琴的男二号,对手是18岁的年轻人,却说出“爵士快要死了”的观点,因为上一代人只靠千篇一律的技巧,来延续爵士乐的生命。

男二号想要寻找创新,通过音色来吸引更多听众,毕竟听爵士的人太少了。

主角被对方的魅力打动了,发出了一起组团的邀请。

男二号的观点比较有趣,他认为玩音乐是看天赋的,没有天赋的话再努力也没用。

值得一提的是,主角其实是半路出家的,中学时代一直是篮球社,接触萨克斯不过才3年,男二号则是练习了14年。

当我以为双方在前期存在巨大差距,主角很快通过一段激情演奏,来展现出他的天赋和努力,成功打动了男二号。

毕竟是要塑造成为主角的人物,作者自然是给予了更多的关爱,尽管主角的才能比较强,但他是一个不循规矩的人,演奏时常常跳出既定框架。

在成团和练习的过程中,主角拉来了室友做鼓手,一个门外汉加入了音乐圈子,男三号对于音乐确实充满热忱,但缺乏技巧的他让男二号不爽。

小团队自然是产生了争执,这里主角也是阐述了他的观点,他同样不在乎技法这种东西,能演奏出让人感动的音乐就好。

只能说热血动漫的男主角,都是相同的性情和人设。

性格各异的三名团员产生碰撞,也是这部动画的主要看点。

他们练习了三个月后,迎来了第一次的小店演出,从派传单和只有3人前来倾听,就可以看出爵士在日本也逐渐没落。

由于他们的演出是无歌词的纯演奏,再加上sara不是在影院观看,我对于爵士的好坏无法判定,所以只能觉得他们的首次演出还行,至少听起来还是比较流畅顺耳。

男三号最终选择留下来,这个剧情设置没有太大意外,他是更加接近普通爱好者的设定。

三人决定携手前行,这个乐队的名字也确定下来了,那就是JASS,这个单词是爵士的英文最早叫法,后来才变成了我们熟悉的JAZZ。

接下来就是熟悉的桥段了,他们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技巧,每次演出都有了越来越多的观众。

他们也确定了未来的目标,那就是进入日本第一的爵士俱乐部,在更大的舞台上进行演奏。

电影的第一个高潮来了,那就是作为主演参加大型演出。

男二号建议研究听众喜欢的风格,主角却是决定坚持原本的方向,毕竟为了听众改变自己的风格,就无法创作出更好的音乐。

而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强,主角每天跑步3个小时,为了提升心肺功能带来更雄亮的音色。

三人都在为了这次演出继续努力,到了表演那天自然是没有什么意外,这部分的视听效果呈现得不错,让sara感受到爵士的热血激情,这正是主角追逐的信念。

这次演出的现场气氛非常棒,JASS乐队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但主角却是指出了男二号的缺点,他的独奏部分一直没有太大变化,观众们听多了就会产生厌倦。

看起来,团队的矛盾并非来自外部,而是来自于内部的个人倾向,男二号认为当前重点是带来高品质演奏,与其寻求突破不如先求稳。

电影偶尔会穿插回忆剧情,来展现三人的过去和抉择,来让角色的形象逐渐丰满。

电影的第二个高潮部分,则是第一俱乐部指出他们的不足,男三号的技术很基础,主角很有潜力和力量,男二号只会炫技毫无趣味性。

不但如此,男二号的人格也有问题,他一直是十分傲慢缺乏礼貌,在做人和音乐上都有缺陷。

这个评价让男二号深受打击,遇到撞墙期的他选择暂时放弃音乐,一边打工一边反思自己。

期间三人的选择比较有趣,他们都为音乐作出了牺牲。

由于一次宝贵的替补演出资格,男二号重新回到了舞台,并且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音乐,这个桥段虽然比较老套,但确实是一个有趣的转变。

男二号其实也是很有才华,尤其是在作曲方面,只不过他一直限制了自己。

男三号则是选择了大学留级,他要为音乐梦想拼尽全力,让青春没有留下遗憾。

在练习了一年后,JASS终于获得了更大的舞台,他们将在SO BLUE展现自己。

但不幸总是悄然而至,一次意外的车祸让男二号昏迷,主角和男三号带着友情一起登场,没有钢琴的爵士演出,只靠萨克斯和鼓能够完成吗。

答案是肯定的,两人带来了完美的演出,尤其是中途的鼓点SOLO部分,让sara感到非常惊讶。

后续的两人合奏,则是整部电影中最酷的部分。

但我没有想到这不是最后的高潮,因为男二号带着伤势归来,单手带来了钢琴的演出。

导演给予了三名成员充分的发挥空间,男二号看似只有一只手在演出,但他却是带来了超棒的音乐,这段蒙太奇让我鼓掌,让我想到了《爆裂鼓手》的高潮部分。

正如影片中多次穿插的当事人采访片段提到的,“那场演出的光芒非常蓝”,所谓的蓝色巨星就是温度高到超越红色。

那天的少年们实现了梦想,在日本第一爵士俱乐部演出,他们就是SO BLUE当天最闪亮的明星。

这场演出结束了整部电影的内容,最后的彩蛋是主角前往慕尼黑演出,男二号写下了BLUE GIANT的谱子。

德国有专业的爵士专业和音乐节,慕尼黑有着浓厚的爵士音乐氛围,主角跳出日本迈向更广阔的天空。

总体来说,这是一部非常燃的音乐主题电影,虽然剧情方面比较老套,但绝对不是简单的套了个爵士皮,sara确实感受到爵士乐的重量,为电影添加了很多亮点。

sara并没有看过漫画原作,并不清楚电影版本增删了哪些内容,但电影呈现了一幕完整的故事,三个年轻人因为爵士相识,然后用汗水和热情打动观众,登上了日本最具份量的爵士表演舞台。

由于电影的节奏比较快,乐队遇到的困难并不多,家人方面的支线几乎没有,所以少了时间积累的成就感,完全聚焦于主线和演出。

最后那场演出确实很棒,但远没有达到非常感动的地步。

将季番幅度的漫画内容浓缩到电影,自然是很难展现全面的人物关系,这可能要等我补一下漫画后,才能进一步明白三人的故事,以及他们的信念和友谊。

从目前电影的观看体验来看,天赋经验和努力三种类型的音乐人,他们在一起搭档挺有节目效果。

只是最后的演出却是解散舞台,完成梦想却各奔东西,这让sara有点唏嘘。

但努力过就没有遗憾,就足以留下美好回忆。

sara对于爵士真的不懂,只能简单地觉得好听或不好听,电影的所有配乐都是上原广美亲自负责,她是获得过格莱美奖的爵士钢琴家,最后那个部分的配乐确实超棒。

而出色的作画和演出也加分了,导演通过各种特写镜头和速切画面,以及不同观众视角的剪辑,用画面场景来表达歌曲力量,让观众们感受到激昂的情感,赋予了这场音乐会不小的张力,甚至比真人演出更酷。

老实说,电影整体还是偏流水账剧情,人物塑造得较浅缺乏闪光点,3D和2D并用的效果不太好,但sara仍然认为这是值得一看的电影,让我对于爵士音乐的理解又多了一些。

这种音乐类型看起来比较平静,但到了高潮部分却是十分炽热,让低调的蓝色爵士乐变成了热烈红色。

正如主角所说的,“爵士是具有感情的音乐,能够将瞬间的想法变成旋律,并且没有极限。

”导演:7分,本身属于主角团开挂和追梦的故事,完成度较高但比较通俗故事:7分,篇幅有限省略了很多成长和冲突,经典的车祸激励队友剧情角色:6分,三位主要角色的形象没有充分立起来,配角的戏份也太少了画面:6分,3D部分无法获得很好的沉浸感,但剪辑后的演出效果还行音乐:9分,爵士音乐充满了色彩和迷幻,上原女士的作品热烈且有节拍

《蓝色巨人》短评

jazz不仅仅只是这样啊……

8分钟前
  • Hedgehog
  • 还行

对抽象细腻的音乐,展现过于贫乏。于过程的坎坷及热爱的决心,也没能搔到痒处。中庸之作。

12分钟前
  • 麻麻睇
  • 还行

★★★☆ 爵士,人生,爵士人生。和其他追逐音樂夢想的故事比,並無多少新意,只是,人物塑造得太好了,尤其機制地插入了配角們的採訪片段,從正面到側面,都將他們內心對於JAZZ的熱愛與堅定傳達給觀眾,從畫面到音樂皆服務於人物,尤其是最後一首歌的表演,用近乎瘋狂的畫面表現力將一切推向高潮,熱血到熱淚盈眶。然而,我還是對製作層面意見很大,2D部分可以給到80分,3D及3渲2部分則最多40分,風格切換不流暢、彼此之間不融合,甚至企圖以光污染來掩蓋這些問題,反而更引人注目到讓人出戲的程度,最令人懊惱的是,明明分鏡都非常棒,如果以全2D呈現會非常出彩,只能猜測是因為成本受限導致的結果吧。

16分钟前
  • 一條魚佔滿了河
  • 推荐

什么土东西

18分钟前
  • 逢七拍手
  • 很差

雖然劇本本身就是比較直男濃到男同的俗辣勵志少年漫,但配樂真的有優秀到能讓人身臨其境,感受喜悲,就算突然誰被車撞到(?)也能全情投入。而缺點最大的還是3D動畫的使用,在不如某籃球動畫(但實話實講也很難比得了),其實寧願讓線條凌亂也不要用這種所謂能夠體現出全部動作的刻板印象吧……不過也顯然是為了最後一幕而鼓勁,但每每看到3D部分還是這畫面太美我不敢看。

21分钟前
  • 匣中猫
  • 推荐

活儿不细

24分钟前
  • 他谁也不是
  • 较差

音乐棒、分镜强、视觉效果堪称惊艳,将音乐以动作、以流线、以色彩展现出其磅礴的力量,相当有张力。但缺点还是在于主人公的成长路径不够丰满,乐手之间的牵绊也过于速成,让人难以融入这些天才(和一个地才)创造的小宇宙之中,做成12集TV动画、把每个人背后的故事、平素的日常再详细展示一下,效果会更好!

27分钟前
  • 新世纪腐银战士
  • 还行

每场演出都能听完音乐!当做去看了jazz live了。但剧情实在太韩剧了,这个主角光环见所未见。

29分钟前
  • 派特里克星
  • 还行

3d真的不行吧

32分钟前
  • 二二二猴
  • 较差

「玉田,四分五裂也没关系,我还是想和那家伙演奏。」「-雪祈,我揍飞你哦。-哈哈哈,再见,我要去打工了。-好,再见。」「因为我们三人一起,才能走到这一步。我能跟他们组团真是太好了。」「大,抱歉,我不能去演出了。」「这家伙是要成为世界第一的男人吧。大……你可别停下来啊。」「雪祈,我喜欢你的钢琴,说不定我就是你的头号粉丝。」

35分钟前
  • 碧花生
  • 力荐

“蓝色巨星,意思是温度极高,超越红色,闪耀蓝光的恒星”。于我而言,「So Blue」才是爵士。喜欢「悲伤」,多过「热烈」的底色。虽然要很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男主笨拙的努力,让我更多感受到的是「烦躁」,而非「热血」。安可曲,如果是汤浅来制作,会更「天马行空」。“音乐需要条件才能持之以恒”。“温柔不会让他的独奏变好”。“阿大,你真温柔,能够配合弱者”。“他现在面临撞墙期,那道墙似乎又高又厚。雪祁一定能克服,我们不会有问题的”。

38分钟前
  • Olivia
  • 还行

不是爵士迷,不追捧爵士名人,觉得也就那样吧。还是热血漫套路,天才男主苦干成萨克斯爵士🎷王者,还把房东同学鸡成一流鼓手。不知道基于哪位大神真实经历?不是的话也太神话了,片子也没说明他到底怎么一飞冲天的?反正就河边练练练,没有大师指点没有命运推波助澜,太虚了。如果对爵士没感觉,大概率对片子也无感:P

40分钟前
  • Danys ┇┇ 蓄须专用
  • 还行

爵士我是真的听不懂,值得称赞的是片中对live现场的画面描写,通过光影和观众的反应来给音乐增加氛围感。

43分钟前
  • T.S.W
  • 较差

@pcc 音乐5星

45分钟前
  • 这也无可厚非吧
  • 较差

三星半 每次看这样的片子我都想重组乐队

47分钟前
  • 疾走
  • 还行

2.5 / 人物的情感反应总是先于音乐也先于演奏的姿态,所以从头至尾匹配一个如此干瘪的音乐理念也毫不奇怪。

51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还行

感情上可以接受车祸,可以接受生硬三维建模、鼓手独奏时不合时宜的拙劣转描,甚至可以接受过于外化且疯狂做加法,恨不得要把一加到一百的演出手段(更何况立川让于此的处理方式,刚好落入老板对钢琴手雪祈的批评里),但是最后一幕台前台后对所有人的泪水的强调,无论有关无关都要被统合进统一的剪辑序列当中,在这样一个究极过度煽情的场合下,究竟还有多少还仍旧关于台上三人,在我这里变得尤为可疑。原作所定下的、以及大都市中的那一片忧郁的蓝,在最后只剩下豆瓣250的横冲直撞,还能否称之为激情,我也持充分的保留观点。

52分钟前
  • OreoOlymLee
  • 较差

自我感动。9.2@香港百老汇电影中心

54分钟前
  • 草鸟
  • 较差

一生要强的日本人,就连搞个爵士也要热血和激情。这个片子对爵士的理解基本为零。。

57分钟前
  • 余小岛
  • 较差

虽然剧情不算出彩,作画和动画部分也能看出经费和时间捉紧……但是演奏时候的效果很不错,ps 爵士鼓一年就上全日本最高的台还是觉得有点过了……………………

58分钟前
  • 三角猫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