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感动500万人”跟《马拉松》就在记忆里紧密联系一处(即《马拉松》的观影人次是5,148,022,同为长片处女作成绩类似于今年的《追击者》,但路数完全不同)。
提起《马拉松》会想到广告宣传语般的感动500万人,提到500万人也会想到《马拉松》和曹承佑。
说曹承佑,不得不说几个呆头楞脑的小伙在电脑前被《爱有天意》震撼到,简单说就是火车送别、战地信物还有盲眼相会重逢。
换话说,当时的韩国爱情片完全能轻易打动年轻观众的心。
记住,他们还没有被灌输孰优孰劣的评判标准。
要明说的,对曹承佑的好感基本在那时确立,由此到《马拉松》还有《老千》。
第一遍看《马拉松》,当时看到智障加跑步题材,立刻想到那部“再也没什么好说”的《阿甘正传》。
看完后发现还是有所不同,所以《马拉松》一直是被我放在韩片推荐的名单里。
托叶航的福,有了看大银幕胶片版的机会(好像当年在金鸡百花电影节上映过?
)。
整体感觉依然不错,中间把持自己的情绪,带着挑刺想法,后来在教练训练楚原那段还是跟着笑了。
可以说,影片完全控制了观众,观赏效果非常之好。
该笑该煽,都算合理,这点之前在上海看的朴信阳主演那部片子就实在糟糕得不行。
照理说看第二遍,只要有冗长叙事的臃余部分,心有烦意是正常不过。
直到一小时多,我才有意识看了下时间。
至于后面的大雨,发觉也是过度到超现实幻想片段的一部分,雨没有下到结束,这倒是应该的。
什么?
要让哭,除非之前的《天堂电影院》。
《都市时报》的人很会做文章,先是打着《新天堂乐园》的名字,自然观众一无所知,毫不买账。
然后他们又发了段字注释说,奇怪这部片子怎么是订票数最少的呢,其实它有一个名字说出来大家都如雷贯耳:《天堂电影院》。
……我说,你们何必搞得这么麻烦,早先直接用《天堂电影院》不就好了。
《新天堂乐园》有几人能反应过来,不过既然错失,就等下次了。
这也让想起一段子,当年版面总有人求推荐,屡次三番,络绎不绝。
当时的“肖申克控”跟今天一样可怕,于是,一次阿汤哥就推荐说,有这么三部片子在我心目中那是一样的好,它们是《肖申克的救赎》、《刺激1995》、《月黑风高》。
《马拉松》。
初看名字,我只以为是一个无聊而又冗长的电影。
就像马拉松本身一样,不过请原谅,这是我原来的认识。
这部电影改变了我对一些事情的看法或者是完整了我对一些事情的看法。
就像《天使爱美丽》《萤火虫之墓》。
影片围绕一个简单的故事展开。
没有刺激,也没有大喜大悲。
唐突的说男主角是一个有自闭症的孩子。
他还是个孩子。
不折不扣。
男主角叫草原,他喜欢跑步。
他也有其他喜欢的东西,他喜欢斑马、糖醋排骨……草原有个弟弟,他的妈妈从小独自抚养他们两个。
草原的爸爸被他的妈妈逼走了。
他的妈妈努力训练草原跑步和认识世界。
她希望草原更优秀,所以,她几次求正旭教练的到来使得影片走向高潮。
他们相互成就了一个人,改变了一个人。
正旭从讨厌草原,逐渐喜欢上了他。
有自闭症的孩子不曾会分享,他们不接受别人的东西,也不会给予别人什么。
然而当草原在与正旭一同跑完步,他递水给正旭时。
有什么,改变了,也有什么,破裂了。
然后,我悟到了什么。
草原,奔跑,斑马,广阔无边。
影片中多次借草原之口提到了“猎豹”“斑马”之类的动物。
而正是从这些动物身上引出的一些道理,把影片升华了。
在影片的前半部分,我曾以为这是在歌颂母亲的伟大。
然而,这部影片打破了我们以往的对母爱的认识。
我本以为在草原见到了正旭之后,影片会按照一个老套的模式走下去:草原会好好训练参加马拉松比赛,然后成功。
正旭教练和母亲的争吵成了影片的转折点。
母亲自己开始陪草原训练。
她的另一个儿子说出了他的心声。
在地铁站里,草原走丢了。
如同曾经草原在动物园里“走丢”一样。
只不过,一个是被动,一个是主动。
草原喜欢斑马,影片就安排了两件事情来突出它。
恰到好处。
母亲病倒了。
草原想起了母亲曾经说过的话。
草原总是这样,喜欢重复别人的话,他的记性好得不得了。
草原伤心。
草原的父亲也回来了。
这一场病抽走了草原母亲最后的毅力。
她放弃了一切,包括她一直帮助草原追求的马拉松。
可影片的最后,草原似乎懂得了什么。
他自己去参加了马拉松比赛。
虽然在起点处,母亲拉住他,不让他再去跑。
他挣脱了母亲的手。
在途中,正旭教练指导了他。
他跑完了全程。
PS:在网上查询的时候,发现男主角的名字有很多种译法。
“原野”“楚元”“草原”我还是最喜欢草原。
或许是因为我看的影片中男主角就叫“草原”也或许,是这个名字,包含了很多。
没人知道自闭症的世界是怎样的,即使有现在所谓的高科技医疗技术,自闭症患者所处的精神世界,不是用脑电波和社会上对正常人的定位来定义的。
所以,把那些爱啊,厚重什么的,都拿掉吧!
小时候,斑马被丢了。
是因为遗弃过一次么?
当手再一次伸出去的时候,和煦微风吹过,不再是只有自己的5只指头,指尖带来的是每一个人善意的祝贺。
击掌而过,命运的齿轮没有特地为谁停下。
妈妈说要跑完42.195公里,我喜欢跑步!
我喜欢的教练先生说,要慢慢跑、慢慢跑……然后当雨出现的时候,就要学习猎豹的速度,这样才不会被捕食。
今天果然是个适合跑步的日子!
斑马回来了,斑马说:我想回家了。
我一直笃信“可遇而不可求”这句话,这么多年来,也只有年轻时代才喜欢上什么就非要立即得到什么不可。
如今的我深信,和一样好东西的相遇是需要缘份的,看书如此,看电影亦如此。
是05年还是更早,反正那时还没有流行从网上下载电影,我们还只习惯于到小店里租碟回来看。
一定是在看了《假如爱有天意》之后吧,我知道了韩国有个男演员叫曹承佑,他小小的眼睛,平板头,笑容憨厚纯净,给人一种很稳定很可靠的感觉。
嗯,我喜欢他,很喜欢他。
之后就在那家很熟的小店里看到他主演的片子《马拉松》。
高高兴兴地借回去看,却万分遗憾地发现竟然只有一张碟,应该还有的第二张不知被上位顾客弄哪儿去了。
只看了一半的片子,悬在那儿怎么行?
没有罢休,我到小店里不厌其烦地在一大堆韩片里翻翻找找,居然,被我找到了又一张同名影碟,狂喜啊!
可惜回到家一看,竟然是一部以前看过的《长腿叔叔》,郁闷到极点!
后来,后来也就慢慢地淡了。
但始终没有忘记这部看了一半的片子,并且相信,总有一天,我能看到完整版的。
前几天,咦,不知怎么就想起这部影片了。
现在好了,不用出门去租借,直接到网上下载即可。
先还想直接在线观看的,但找到的那个视频画面和声音不搭调,图像也不够清晰。
宁缺勿滥啊,反正已经等了这么久了,也不在乎多等一两天,于是,还是选择下载。
那天中午吃过饭,电影也下载好了。
没说的,看吧。
起初听到国语版的配音,略有点失望——配的不好的,还不如听原版韩语。
但几句对白之后,我惊喜地发现,这个版本的片子不但画面清晰漂亮,而且配音也相当完美,当下真是喜不自禁,觉得这几年的等待并没有白费,值!
“在非洲的塞勒姆盖提大草原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食草动物。
每年他们都会交配,孕育出新的生命。
看那匹斑马妈妈和她刚出生的宝宝,她会教他们野生动物世界的生存法则……”看到这样的文字,你会想起《动物世界》这样的节目吧?
是的,这是影片开头,长大了的云初原重复着的他最钟爱的节目中的台词,那声音傻傻的,钝钝的,你会知道,他不是一个正常的、可以像我们一样说话的人。
伴随着他的声音,映入你眼帘的,是坐在公车上一脸疲惫的妈妈,和她身后那个旁若无人、自顾自玩耍的小男孩。
初原是妈妈的大儿子。
患了自闭症的他,终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会与身边的人交流,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哪怕是最爱他的妈妈,煞费苦心地教他“雨”“倾盆大雨”这样生活中最简单的词汇,他也麻木不仁地不看不听不理不睬,让妈妈绝望得心都碎了……为了照顾这个特殊的孩子,妈妈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花在他身上,为此,爸爸无法忍受,离开他们“出门旅行”了,健康正常的弟弟觉得自己受到太多的忽略,委屈得几乎要自我放逐。
妈妈也曾经试着要抛弃他,在公园里,渐渐松开紧拉着他的手,任他一个人走远。
当她从那份绝望中清醒过来时,她哭泣着抱住好不容易找到的初原,坚定地向他承诺:妈妈不会再离开你了,永远都不会!
二十年艰难地过去。
在妈妈惊人毅力的支撑下,持之以恒的教导下,初原长成一个英俊健康的青年,他会记住并重复别人说的每一句话,会帮妈妈做一些简单的采买工作,他懂得有礼貌地向每一个认识的人打招呼,也学会保护自己的最基本的方法:不接受,不给予。
走在大街上,他的手指总是可爱地伸展着,比划着,在那个只属于他的世界里,他简单而快乐,纯粹亦容易满足。
在超市里听到活泼欢快的音乐,他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在大街上见到斑马条纹的饰品,他又会不管不顾地冲上去试图看个究竟——塞勒姆盖提草原上的斑马,从童年一直陪伴他到青年,不仅是他最为钟爱的动物,也似乎成为他自己的一种象征。
为此,他被抓进警察局,为此,他被蛮横的路人毒打。
当惊慌失措的妈妈赶来,心痛地抱住受了伤的初原时,他替哽咽难言地妈妈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我的儿子是个特殊的孩子。
我的儿子是个特殊的孩子……”而这钟爱斑马的特殊的孩子,似乎也像斑马一样善跑,也许不如猎豹那样跑得迅疾如风,可是他的耐力远远胜过了猎豹,虽然慢,可是他能坚持到最后。
妈妈发现并培养了他的这种异禀,辛苦地训练他的长跑技能。
你如果看过这部片子,一定不会忘记每场比赛前母子俩的对话:“初原的双腿是什么?
”“黄金双腿!
”“初原的身体是什么?
”“战无不胜!
”你一定会如我一般开心地笑起来,然后默默地跟在妈妈后面为初原加油。
妈妈觉得,在跑步时初原会格外自在、快乐,会找到那个真正的自我。
所以,为了让初原有能力参加全省的马拉松比赛,她不惜赔笑脸、花重金,再三请求那位当年的马拉松名将指导儿子的训练。
那位丢功十年、活得浑浑噩噩的教练,从满心不耐、无可奈何,到深受感动、全力付出,甚至像一位大朋友、一位父亲那样关心那个傻傻的孩子,为初原的成长亦立下汗马功劳。
“下雨的日子,对非洲大草原上的食草动物来说就是天堂。
”这是《动物世界》中让初原牢记的话。
“下雨的天气,最适合跑步。
有雨的时候,你就拼命地跑吧。
”这是教练说过的让初原不能忘怀的话。
所以,在经历了很多变故之后,在终于明白不是为了妈妈跑而是为了自己喜欢跑之后,初原没有在最累的时候像上次那样瘫倒在地上,而是踏着灿烂的阳光、踏着迎面而来的雨点、踏着清新扑面的微风,愉快地向前大步跑去。
他那一直不肯安分的手,又自在地舒展开,从最初的拂过柔柔的草尖,到现在拂过每一只热情观众的手,他获得更多动力,感受到更多快乐。
妈妈的爱,教练的爱,更多人的爱,像雨点洒下,像轻风拂过,洋溢全身,让他的脚步更轻快,让他的心跳更有力,让他的世界更敞亮!
影片结尾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故事。
那位叫金辉的自闭症患者,19岁时参加春村国际马拉松比赛,用2小时57分跑完全程;一年后参加铁人三项全能比赛,比赛全程为228.195公里,他的成绩是15小时6分,成为韩国最年轻的国家纪录保持者。
其实,我真的不在乎这个故事是不是真实的,也不在乎最后初原有没有取得什么惊人的好成绩,成为什么纪录的保持者。
让我感动的是那个干净清爽的房间里,那张小桌上摆着的四副餐具——那意味着,爸爸终于回来了,这曾经反目成仇彼此厌憎的一家,终于和睦团聚,初原和他含辛茹苦的妈妈,终于能过上和许多人一样正常美满的家庭生活,不再是他们娘儿俩在苦痛中独自煎熬与挣扎。
跑步,成为初原生活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他参加比赛,争得荣誉,更重要的是,在跑步当中找到真正的快乐,实现自我的价值。
最后一幅画面隐去的时候,妈妈都没有再出现,画外音中响起的是爸爸和初原欢快的对话。
也好,让这劳累了二十多年的妈妈好好地休息一下吧,她终于不必再独自承担一切,她所付出的一切心力和劳苦,也终于得到回报。
如果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场漫长又枯燥的马拉松,至少,她已跑完全程的四十二公里,剩下的0.195,真的是指日可待,唾手可得。
这是一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韩国电影。
裴亨振,2001年当他19岁时参加了Chuncheon马拉松比赛,跑完了全程,2小时57分07秒。
一年后的2002年,他参加了游泳、自行车、跑步的三项全能,在1小时06分里完成了228.195公里。
他是迄今为止韩国国家纪录最年轻的记录保持者,更不用说他还是一个残疾人了,一个自闭症患者。
影片的主角初原,是一个自闭症孩子。
什么是自闭症孩子?
用玻璃屏障把自己包围起来的孩子。
透明的玻璃屏障,让旁人看得见他,却无法靠近。
任何人都无法触及。
包括……初原的母亲。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游泳池那一幕。
初原的母亲因为地上有水太滑不小心跌进游泳池里。
母亲不会游泳,在水里挣扎着,而初原此时就在水池旁边,就那么看着自己的母亲在水中挣扎。
镜头给了母亲在水里的特写,一丝悲凉,一丝释然,最后是竟然是一份理解。
最后是不相识的陌生人跳下水救起初原的母亲。
当时的我是有一些想哭的,初原,这是最最爱你的母亲啊,她几乎放弃了一切来爱你,照顾你,你又怎么可以这样对待她?
她最大的愿望仅仅是“比初原多活一天”,或许这就是世上最伟大的母爱吧,无私的不求回报的。
起初我心里是责怪初原的,面对一个如此热切爱你的母亲,你怎可冷漠如斯?
但之后我释然了,因为他是“星星的孩子”,一个永远活在自己世界里的孩子。
不是他不想,只是因为他不能,他不能感知外面世界发生的五光十色,他甚至不能感知自己的内心。
但是初原的母亲没有放弃,她始终坚持着她的初原是一个特殊的孩子。
初原喜欢巧克力派,喜欢草原上奔跑的斑马。
因为心底的喜欢,他跟随着母亲手里的巧克力派在乡野中奔跑;因为喜欢,他可以一字不差的背诵出《动物世界》关于斑马的整期节目。
因为喜欢斑马,但同时因为不能感知外面的世界,所以初原见到斑马条纹的东西总是会不顾一切的去触摸。
或许这一切在初原的世界只是很平常的事情,因为喜欢,所以就是想去触碰接触一下。
但,这是真实的世界。
地铁站,母亲去买胃药,让初原在饭馆原地等她。
但是初原看见了“斑马”,于是便起身不顾一切追了上去。
镜头开始切换的很慢,初原的手一点点地穿越人海,去触碰了他心中的斑马。
紧接着一声尖叫,然后痞子般的嘴脸出现,揍了初原,鼻子流血,口角红肿。
母亲终于来了,疯子一般的质问男子“你凭什么打我儿子?
你凭什么?
”这时候初原站起来了,口中只一直重复着一句话“我的儿子是个特殊的孩子,我的儿子是个特殊的孩子……”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再也忍不住了,潸然泪下。
原来“星星般的孩子”,他还是感受到的,即使微乎其微,但他感受到了,感受到了。
现实生活中的自闭症孩子父母大都是因为经不起这么久的没有反应而放弃了。
不要指责他们不爱孩子,试想,一个你辛辛苦苦抚育了十几年的孩子竟不会和你说一句话,更不会在节日的时候给你任何祝福哪是一个笑脸,这时,作为普通人的他们,选择了放弃,这样的选择是可以理解的。
但我相信更多母亲的选择和初原的母亲一样,坚持,坚持,坚持。
母亲拥抱着初原,泪流满面,但我却感觉到了一丝幸福,是啊,终于有回应了啊。
影片的名字《马拉松》,每次马拉松比赛之前,母亲和初原总会有一番这样的对话:“初原的腿是什么?
”“价值连城。
”“初原的身体是什么?
”“战无不胜。
”当初原在奔跑时,当他边跑边用手指轻轻划过路边的草叶时,我从他微微扬起的嘴角读到了他的快乐。
这不正是马拉松的意义吗?
让人感受奔跑的快乐。
影片的最后,初原跑完了42.195公里,跑进了3小时,完成了自己人生路上的一次最重大的胜利。
也让母亲的坚持终于有了回报,他的初原真的是个特殊的孩子。
2007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2008年起,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日”。
我们或许都很渺小,但每年的4月2日,让我们力所能及地为这些“星星的孩子”亮起一盏蓝灯吧。
无论我们在世界的哪个角落,点亮蓝灯,都为他们传递一份爱,去温暖孤独吧。
因为初原,他还继续在马拉松的赛道上奔跑着。
2013年5月21日
电影《马拉松小子》是一部关于特殊教育的电影。
这个故事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
曹承佑饰演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少年,通过跑马拉松来展现他与家人的关系。
电影中喜欢巧克力和斑马的楚原和他的同龄人一样。
他活泼可爱,很有魅力。
但他被诊断出患有自闭症,他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时绝望地晕倒了。
后来,母亲发现孩子在跑步方面很有天赋。
为了减少疾病对孩子的影响,她投入了很大的精力,请了教练来训练儿子跑步,希望他能跑完全程马拉松。
教练对他的训练要求非常严格,他很累,因为他对跑步的热爱让他忘记了疲劳。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已经20多岁了,但他的智力还停留在5岁的水平。
他会把弟弟当老师一样尊敬,一听到音乐就会到处跳舞。
但这一切并没有影响他的目标。
在他的好母亲和导师的支持下,他朝着马拉松冠军的方向奔跑。
此对于特殊儿童来说,虽然他们在各方面的能力都不如普通儿童,但大多数特殊儿童在某些方面都有惊人的天赋。
因此,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特殊的孩子,挖掘他们特殊的潜能。
最重要的是从他的爱好出发,进行训练,这可能会让这些孩子对生活有目标和希望。
通过这部电影,我们也对特殊儿童有了一些理解和启发。
希望特殊儿童的家长或老师在这部电影之后,能对自己的孩子或特殊学生多一些关心和耐心。
不要对孩子失去信心,正确引导特殊学生,让世界温暖。
这部电影整体上是非常好的,尤其是对特殊儿童的家长和特殊教育老师特别值得观看。
他不是天才,所以你问他360*85,他不知道他不是《雨人》。
他不是蠢蛋,所以雨天,你坐在长椅上用手去接雨水,嘴里说着:这样的天适合跑步。。
然后再伸出脚,他不会跟你学。
伸手并说适合跑步,是因为他喜欢跑,更喜欢在雨天跑。
他不是天才,也不是蠢材,就像莫文蔚《如果你是李白》里唱的。。
吃饭,你叫他坐你旁边,对不起,我有固定的位置。
给我吃的,谢谢,虽然馋,但不要,因为怕被人拐卖。
吃了我的东西,虽然不确定是否是你干的,更不会报复,但下次不会犯相同错误。
记得你是我教练,记得你是我弟弟,也记得你在我5岁时,抛弃过我。
喜欢斑马,喜欢黑白条纹,和奔跑的感觉;喜欢汗水流淌,跟风对话,喜欢新买的球鞋。
虽然不知道的太多,但对喜爱的东西不遗余力,哪怕十分唯一。
有种人群,叫自闭症患者。
他们是残疾人,虽然不缺胳膊不缺腿,但当你把他当色狼处理的时候,依然“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虽然看上去有点痴呆他只是跟普通人不太一样,但跟绝大多数普通人属性相同:既非天才,也绝非蠢蛋。
草原是简单的,因为简单所以更执着。
只要有一些小东西就能让他很开心,比如巧克力派,比如炸酱面……比如——斑马。
斑马。
在草原上自由自在迎风奔跑的斑马。
金色的阳光中浮动青草的芳香。
跑着,跑着,仿佛就要腾空飞去。
在空无一人的工厂房间,草原站在电风扇前,迎着风,默默的,闭上眼睛,一点一点打开双臂,手指在空气中微妙的颤动,慢慢的,慢慢的,开始奔跑。
咧开嘴,草原笑着,脸上有单纯的快乐。
因为快乐所以奔跑。
所以草原一个人出发了,一个人去参加马拉松比赛。
就像去赶赴一场盛大的宴会。
面对妈妈的阻拦,他只是重复的问那一句:“草原的腿是甚么?
”——“草原的腿是甚么?
”——“值一百万美金。
”所以草原启程了。
像航船驶向属于它的大海一样,融入奔跑的人流。
一脸幸福的笑容。
奔跑奔跑,草原跑过运动场,跑过公路,跑过人群,跑过他人生中经历的各种地方,迎着太阳,奔跑。
就像斑马奔跑在草原,清晰,有力。
充满生命的抗争和力量。
这样的细节,是我所喜欢的表现手法。
干净、澄澈。
能触动内心柔软的情感。
韩国片向来很注重细小情节的刻画,从小处着手表现人生中朴素的感情。
看了感动全韩国的电影《马拉松》。
在看之前,预先知道了一句话剧情,一个韩国的阿甘正传。
给自己五分钟,想想要是落在我手里,要怎么写这个故事?
是显露的写法。
取故事情节的高潮处,而不是取生活流程的细微处。
故事讲得很好,那一个“斑马”的设置,应该是“灵感”吧,贯彻始终。
没有一点观众不懂的东西。
结构没有任何花活。
是最扎实的剧本,从具像始,到具像去。
也是最直接,最感动人心的。
到这种时候,才发现,自己自觉不自觉,在用另外一种眼光看电影。
好吧,作为一个普通观众,我被感动得哭了,哭了好几好几回。
很多时候,我们期待被惊吓,被感动,期待泪水能洗刷我们的眼睛和内心。
强烈推荐韩国电影《马拉松》。
公车上,一个女人背对着镜头,伴随着孩子发出的嘟嘟声,小Cho-won蹦跳在车厢里,最后坐在了女人的后座,两个人都没有一句话。
这个镜头在韩国电影《马拉松》里出现了两次,妈妈永远是在Cho-won的前面坐着,永远保护着Cho-won,做他生命的庇护者,为他的人生的每一次精彩而努力,而兴奋,又为Cho-won的人生在不停的思考、深思、矛盾……《马拉松》讲述的是一个自闭的男孩子Cho-won如何跑完马拉松的过程,看内容是一个老套的片子,但好的影片贵在突显主体的前提下注重细节和气氛的渲染,应该说《马拉松》在镜头的设计和人物心理描写方面的重墨让它成了一部令人洋溢著温情、会心微笑的电影。
Cho-won在妈妈和教练的帮助下,一步步的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整个影片充满了大大小小的对立和矛盾,Cho-won之所以能够坚持马拉松,是因为有母亲的全力支持。
但是Cho-won和妈妈之间也有矛盾,是隐性的,在教练愤怒的责问中,妈妈开始对自己一直做的事情思考:“Cho-won究竟是因为自己的要强而被迫练习,还是完全出于自己喜欢?
”妈妈在奖励Cho-won吃面的时候问他喜欢跑步么?
“喜欢”——“喜欢还是不喜欢?
”——“不喜欢”——“恨跑步么?
”——“恨”!
但紧接着Cho-won想到了妈妈在他小时候跑步完后的微笑。
再看看现在的妈妈,他忙说“我喜欢跑步”。
但妈妈的心理是矛盾的。
妈妈和Cho-won的教练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并且当教练开始喜欢这个自闭的男孩子,用Cho-won最喜欢的动物斑马为例子,从而引申出教学方法后,矛盾又增加了一层。
此外,Cho-won的妈妈和Cho-won的父亲等亲人间也存在着一些对立因素。
当草原最终迎着和煦的阳光跑在马拉松跑道上,成功地跑完全程,和妈妈热情地拥抱时,所有的对立全部消失,矛盾得到化解,Cho-won得到了这个世界的认可,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得到了自己的认可,更重要的是他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妈妈是Cho-won生命中很重要的人,也是Cho-won生命的守护神。
影片刻画的妈妈很坚强,但这不是从来就有的。
Cho-won小的时候,妈妈绝望的表情和Cho-won始终不开口说话后歇斯底的发脾气,也许此时的她在不断的问自己“这是对她的惩罚么”?
在游乐场妈妈绝望的轻轻撒手,Cho-won走失了,在不停的寻找之后,妈妈紧紧抓住了Cho-won的手,以后的生活再也没有松开过。
Cho-won的游泳教练问她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她说她最大的愿望就是Cho-won在她之前死去,这样的话她要活到100岁。
自闭症学校的校长及助理建议Cho-won可以学一些技术活,以便以后在社会上生活,不要再让Cho-won跑马拉松了。
可是妈妈不同意,当她听了他们说Cho-won和别人不同时,她的语气不再温柔:“Cho-won跑步的时候和别人没有什么不一样”!
就是这样一个坚定的女性一步步的推着Cho-won走,一步步的挖掘Cho-won的爱好,一步步的让Cho-won享受快乐……Cho-won在曹承佑的精彩演译下更突显闪光点。
他喜欢背广告,喜欢看动物王国,喜欢斑马,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为了不让自己的右手不停的晃动,他在自己的右手咬了一个伤疤。
自闭的孩子不是内心不会思考,只是他们不懂得如何同人进行交流,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逻辑,他们不会和别人交换东西,不会把自己的东西拿来同他人一起分享,但在曹承佑这个优秀的韩国演技演员的表演之下使得所有都跃然纸上,还有对于我来说是又让我在《假如爱有天意》之后记住了曹承佑的小眼睛,只是在《马拉松》中,这双眼睛更纯洁,更能让我对这个自闭的孩子没有那种对待残疾人的怜惜,有的只是心生钦佩和透视其纯洁心灵的渴望。
想着这个纯洁的心灵在不停的跑着、跑着,我的思绪也想同他奔跑,10圈,20圈,100圈,直到跑入他心的深处。
我想进去……
亲情,执着
别人家的孩子就这样轻松(?)地跑进了三小时……温馨励志系体育片的标范。煽也煽得有分寸。家庭关系永远是此类片的矛盾核心。但怎么看男主最后还是妈宝。对于自闭症患者的自我还是否定了。矛盾并未解雇。以前就说过,东西方文化最扎眼的不同总是体现在体育类题材上。
斑马一年只下一个仔。。我的腿 是黄金双腿。。。
★★★★☆
曹承佑演得太假 人物的挖掘也不深 故事对自闭症的表现模糊 糟蹋帅锅呀
一般 笑店太多 不太悲情了
这样有抓手的角色好演,当然曹承佑演的也确实不错……但还是有点白开水了。
有好几处看得我眼泪都流出来了!—— 2007-10-13 CCTV-6 电影频道 佳片有约 …… —— 2025.04.16:时隔十多年,机缘巧合之下重温了一遍这部电影,而后又观看了2007年日本版《马拉松》。
励志电影 有益身心
自闭真的好可怕
很励志的电影
感动ing
中央六看的。。曹承佑演得不错。剧情也挺感人的。
震撼心灵
韩国人拍的励志电影也是一股浓浓泡菜味儿,但是孤独症的题材,仍然不会过时
励志片 母爱
有妈妈的世界,永远光明闪亮。三星半。半分给母爱。
笑和泪一样多
感人,——电影资料馆
同样是有关于自闭症,马拉松的立意要远远高过海洋天堂。马拉松在这部片子已经成为一个象征,这不仅是现实中的马拉松,是楚原的马拉松,也是母亲的马拉松,亲自关系的马拉松,甚至还有与教练的马拉松。最终,坚持,成功跑完全程,不仅仅是局中人,也是导演,也是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