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归纳一下史枝的生活:一早起来做早饭给孩子和老公吃;送孩子上学、老公上班、爸爸妈妈外出活动;其他家人在外面都有朋友、交际圈子,而史枝一个人在家整理家务,一个人吃饭;在家二十年如一日地整理家务,看到充满活力的多拉明戈舞蹈,难免会想也尝试一下。
史枝如此的日常,支撑起幸之助安心地工作,支撑起一家人健康幸福的生活节奏。
妈妈的这些默默付出很容易被忽视,只有当她不在,一家人的生活节奏完全打乱了才知道史枝的重要性。
当幸之助听到了史枝的私房钱被偷,她很惭愧的把所有事实都说出来了,但幸之助更关心的是钱,忽视了妹妹的关心,忽视了史枝的感受。
史枝过来委婉道歉,幸之助只顾自己生气,诉说着自己的不容易,然后抛下她去洗澡,她只好一个人默默地哭;这个时候,两个孩子回来了,完全不知道爸妈的事情,开心于带回来的礼物,催妈妈做饭。
史枝一边抹眼泪一边起身继续照顾家人。
这一幕看得很伤心。
两个人的感受肯定是不一样的,感同深受也是不存在的,年轻的时候有精力花在对方身上,照顾对方的感受;结婚、进入中年之后,渐渐习惯了对方,行为更容易伤害对方而不知。
中年矛盾的解决,要多退一步,互相照顾到对方的感受,理解、沟通可以解决任何问题。
人生中能有个理解自己、互相照顾前行的人就很幸福,要懂得珍惜呀。
期待这部电影很久了,感谢猪猪字幕组的翻译们,辛苦了。
内有剧透,请观看后任意浏览。
家族之苦2 (2017)8.42017 / 日本 / 喜剧 家庭 / 山田洋次 / 桥爪功 吉行和子看《家族之苦2》的时候还是去年的北影节,在五棵松成龙耀莱的杜比厅第五排呆了两个小时(去过那个厅的人就知道我在说什么),然后我的颈椎病得到了根治。
虽然整个观影过程并不完美,但也不影响我被爆米花葬礼弄哭,死也要与自己喜欢的东西死在一起,这才是真正的幸福啊。
与前两部相比,这部才真正有了那么一点苦的模样。
这部电影讲了中年夫妻之间的矛盾,从而带出有关爱与家庭的主题。
第一,为什么要称这部为《女性之苦》?
那我们不得不谈论到第一部的内容,奶奶要和爷爷离婚。
对,即使过了大半辈子,各种风雨都一起挺过来,但依然无法在晚年的时候忍受你把袜子团着扔在地上,晚上醉醺醺的回家倒头就睡,离婚好了。
其实也不是这些习惯无法将就,是无法忍受一个人与自己没有共同语言却强迫的生活在一起的煎熬。
这一部,史枝也有同样的感受,幸之助继承了公公的所有方面。
看到史枝丢了钱,幸之助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你把我的钱弄丢了?
你竟然还藏私房钱?
我这么努力赚钱,你竟然在家里打盹?
...等等充满大男子主义的质问。
骂完妻子后,还让妻子为自己放洗澡水。
在幸之助眼中,妻子一职是与保姆画等号的。
奶奶,史枝这两个人,都是照顾家庭起居的全职女性,在家里的话语权低下,对家庭成员的关心更是被视为烦人的举动。
家族之苦 (2016)8.12016 / 日本 / 喜剧 家庭 / 山田洋次 / 桥爪功 吉行和子第二,为什么奶奶的离婚很果断?
这一部为我们揭秘了答案,因为奶奶每个月都有不菲的版权收入。
马克思说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这就是为什么这一部史枝只敢跑回自己的老家,却不敢在受到幸之助言语辱骂的时候像奶奶一样硬气的拿出离婚协议书来。
可能有人会说史枝考虑自己的孩子还小,还需要照顾。
不可否认这确实是一个原因,但这并不是首要因素。
第三,一个缺点。
全片的高潮,应该是在于幸之助如何劝说离家出走的妻子和自己回来。
然后,我就看到:一个礼物,两句话。
那么我想问,礼物这种东西是要表明打一巴掌给一颗红枣吗?
说了那么重的话,是会在心里留下痕迹的,当然不是给一条玫瑰丝巾就能解决的问题(一辆玛莎拉蒂也不行)。
然后,“我需要你。
”这句话也可以跟你的保姆说。
并且这段情绪渲染太严重了,刚开上车镜头就切到特色,然后开始中提琴弦乐以及瓢泼大雨。
还记得高中语文老师怎么教你回答阅读理解的吗?
相比之下,我更期待一个全新的丈夫以及有自己底线的妻子。
Overall,我给这个电影打8.0/10.0,整部电影的观感还是非常流畅的。
这三年看下来,就像是与一个老朋友的久别重逢,最后和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上等的鳗鱼饭。
就像很多朋友说的,希望导演可以把这个系列一直拍下去,年复一年。
电影逻辑:❤❤❤❤舒适度体验:❤❤❤❤ps:这部电影也告诉我了一个道理,要有钱,才能让全家人吃上等鳗鱼饭,就酱。
Please leave your comments down belowso, we can discuss this moive together,xoxo!
2018年,小津安二郎的《东京物语》又在影迷圈里小范围火了一把,与此同时,年近九旬的山田洋次导演将《家族之苦》拍到了第三部。
《家族之苦》出现的最初,是以向《东京物语》、《东京物语》致敬的“庶民剧”的姿态面对观众的,所以整体感觉偏向早期电影的画风,节奏也不像现在的商业电影,几秒钟一个镜头。
看似陈旧过时的影片,却仍能维持比较高的分数,谁说现在的观众只爱看爆米花电影?
平田一家人性格鲜明,平时交流起来也火花四溅:固执的爷爷、文艺的奶奶、古板的大哥、贤惠的大嫂、女强人二姐、妻管严的二姐夫、懂事的三弟与善良三儿媳宪子,一看就是热闹的一家子。
第一部讲述两位老人的暮年婚姻危机、第二部讨论孤寡老人与死亡对人生的意义,而第三部加了一个小标题叫做“愿妻如蔷薇”,按导演的意图是“献给主妇的赞歌”。
一直为家庭默默付出的大嫂史枝因家务劳累,疏忽大意使家里遭小偷,藏在冰箱里的私房钱被洗劫一空。
在丈夫的抱怨中,好决心离家出走。
史枝是个极普通的家族主妇,但心中也有小小的梦想,梦想自己像高中时代一样跳着火热的弗拉明戈,梦想自己也能像邻居一样出去工作。
但她像是自己养的那只小鸟,平时也会被放出笼,却只在桌面上跳动,不会远离这个家。
即使史枝带着她的鸟笼回到了老家,看似自由了,鸟却仍然一直在笼子里。
对家族的责任与对孩子的牵挂成了每个主妇的心理之笼。
男人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女人却是家中的“定海神针”。
史枝代表着的主妇们,每天不仅要操劳着家里的柴米油盐,还要关心着家人的喜怒哀乐,照顾老人、小孩、丈夫的起居,协调好家里所有事宜。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工作与家庭的压力让人焦虑,麻烦常常是一个接一个地出现,当年的琴棋书画诗酒花,都变成了现如今的柴米油盐酱醋茶。
但劳累疲倦时,一个安慰的手势,一句暖心的问候,就可能解决一切。
可惜史枝结束离家出走,回到家中后,虽然一家人其乐融融和好如初,但是最根本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女性的自我寻找之路似乎就此终结,这也是本片在整个系列中分数处于最低的原因。
与前两部一样,在起居室的家庭会议是全片的重头戏。
有人发言、有人打断、有人跑题、有人搞笑,接着再出现和事佬,一大家子的絮絮叨叨被编排的恰到好处,毫不乏味。
这样的群戏,放在一个空间,就像是在看一出舞台剧,每个角色都张弛有度,几句话就能完全体现角色的性格与特点。
而每次片尾随着摄影机的升降,从房屋的一面,展现出全家每个人的生活状态,像纪录片一样的平铺直述,又让人觉得温暖舒心。
演员的表演也相当流畅自然,特别是饰演爷爷周造的桥爪功,擅长用小动作与眼神进行人物的刻画。
有一个情节:平时周造喜爱的居酒屋的老板娘,听说他家里有不方便特地过来帮忙时,平田周造刚见面大吃一惊,明白原委后有点兴奋,但又怕被老婆抓包,老男人的窘态真是看一次笑一次。
总之,这个系列值得人一追再追,也希望能长长久久的拍下去。
只是山田洋次导演今年已经87岁高龄,饰演片中爷爷与奶奶的老戏骨桥爪功与吉行和子也已分别77岁与83岁,希望老人家的身体健健康康的,看着这一家人一起吃着外卖的鳗鱼饭也是观众的一大福分。
这段评论写得很好,结尾有韵律感,我把它改成了歌词,题目是《我们之间还剩下什么》:评论原文(作者西楼尘):屋里住久了容易变成笼中鸟,可房屋久无人住便会垮塌。
曾经站台重逢,最关心你的身体状况;如今听到你做家务打盹,想到的却是自己的辛劳。
小偷偷走的不过是婚姻里的那一点信任,外卖送来的却是家庭中的那一份羁绊。
瞄一眼扔捧花的新娘,她可想过日后生活谁来打理谁来管账,谁负责拧干衣服,谁跟谁合葬。
我改写的歌词:屋子住久了好像囚鸟 闲置久了却会倒你曾扶着我才没有摔倒 如今却只想到自己的辛劳过往的呵护温暖与怀抱 究竟被谁偷盗我的默默付出 在你眼里已经微不足道我曾是那个捧着鲜花的新娘 对未来充满美丽的幻想可是它们全都变成谁应该拧干衣裳 谁应该管账 经过春秋冬夏 我想知道我们之间还剩下什么是否一切都已云散烟消
笼中鸟作为隐喻贯穿全片。
在丈夫上班孩子上学之后,史枝总算有了自己的时间吃早饭,鸟也被放出笼,在桌面上跳动。
而之后从门铃的响起到应答,她都没有把鸟放进鸟笼,脸上都是对于自由时间被打断的不情愿。
直到不得不开门时鸟才被关回笼内。
闯空门的小偷来临之时,桌上的鸟儿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当然,观众也并不会指望鸟儿能像忠犬一样护家。
然而史枝在面对小偷时瘫软在地,之后第一选择是给庄太打电话而不是报警。
这体现了全职太太和社会的脱节,把生活局限在家庭琐碎里的牺牲。
在被幸之助的话语刺伤之后,史枝回到了老家茂田井,同行的还有她的鸟笼。
虽然在这里所有的时间都属于她自己了,但鸟一直在笼子里。
对于史枝来说,由于没有经济来源,对孩子的牵挂和负疚以及长久以来形成的观念等原因,她仍然处在心理牢笼之内。
本片里,弗朗明哥舞就像是自由的特权。
史枝内心还充满着这种向往。
而这种向往只是一种distant memory。
生活的日常琐碎早已剥夺了她的青春,没有工作也让她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和自由选择的权利。
在全家人出门之后,史枝骑了很久的自行车到了舞蹈室看别的女孩儿排练;做家务在躺椅上休息时,史枝梦到自己登台表演。
但一直到后面离家出走,史枝终究没能开始跳起弗朗明哥。
某种意义上,全职太太就像被豢养的笼中鸟,是没有自由飞翔的权利的。
回到片头史枝吃饭的场景,即使出笼了,鸟也没有飞离桌面的打算。
老家茂田井,在孩时好友给她提议开个酒屋,并提起了她一直心心念念弗朗明哥时,她也没有表现出在片头时走进舞蹈室的那种期待和向往,反而在看到好友孩子时低头痛哭。
这种向往早已经幻灭了。
不是在小偷盗走40万日元的那一刻,而是在幸之助得知之后对她怒而相向之时。
那一刻史枝明白,原来她心中的那种向往,也是不被丈夫所认同的。
在幸之助道歉之后,史枝带着鸟一起回了家。
片尾的很长一段,幸之助和史枝一起逗出笼的鸟,而鸟第一次在本片中飞舞,一路飞到了沙发上,最后又回到了幸之助的手上。
不知道这里是不是导演刻意为之,此处做一个隐喻还是很恰当的,笼中鸟毕竟还是笼中鸟,因为它早已适应了这个环境,在有限的空间能够最大程度的飞翔,是它最好的结果,而这亦是家族之苦。
适配好的家族之苦,亦是家族的快乐吧。
看着史枝和幸之助的脸,他们从来没有像这一刻那样开心过。
年轻情侣的吵架是雨中流着泪互放狠话,和解是「剎那间雨珠都闪烁如光圈,我们拥抱在雨季中的春天」,有儿有女的中年主妇,哪怕心有千千结,看着对方在雨天出现在娘家的楼下,也无非是假装若无其事地递上一条毛巾。
如果可以的话,真希望《家族之苦》系列能一直继续。
第一部讲述老年人的离婚危机,琐碎闹腾;第二部探讨孤寡老人的送终问题,笑中带泪;这一部中,一直为家庭默默付出的大嫂成了主角,她在常年隐忍后,终因家中失窃的契机,离家出走,让一家人瞬间乱了阵脚。
还是熟悉的一家人:固执的老头子、爱好广泛的奶奶、冲动的大哥、温和的大嫂、女强人二姐、搞笑担当二姐夫、善良懂事的三弟与儿媳宪子。
每个人个性分明,在一起碰撞出的火花也精彩。
家庭剧最忌落入平淡窠臼,更怕韩剧般的婆婆妈妈:哭泣数十分钟,剧情还毫无推进。
看《家族之苦》系列,从来不必担心这样的问题:人物普普通通的一句话,乍看都是寻常,实则不留闲笔。
令观众一次次会心一笑的细节,认真地取自生活,又不动声色地搬到了电影里,这是强行安排的狗血剧情,无论如何都无法与之匹敌的。
电影中每每聊起严肃话题,气氛开始凝滞,必有某人出来插科打诨缓解,故事温吞但节奏紧凑,观众自然看得开心。
继电视剧《逃避虽可耻但有用》全方位探讨了日本家庭主妇生活状况后,《家族之苦3》也通過大嫂的身份关注起这一群体。
常年任劳任怨、私人财产需要偷偷存、无法发展自己的爱好、努力不被家人看见与认可……主妇遇到的问题呈现得挺全面,相对而言,夫妻的和解似乎显得轻描淡写。
其实这也符合日常生活中,大家见到的中年夫妻沟通模式:日复一日聊着琐事,浪漫被现实生活磨尽,习惯性在老人和孩子面前克制着脾气,久而久之,不仅自己觉得疲累,旁人和孩子,也会产生「这两个人之间是否还有爱情」的疑问。
遇到问题,夫妇间很少有机会能争到天翻地覆论个输赢,渐渐裂痕越来越大,直到难以收场。
坐下来把话心平气和地说清?
不可能的。
年轻情侣的吵架是雨中流着泪互放狠话,和解是「剎那间雨珠都闪烁如光圈,我们拥抱在雨季中的春天」,有儿有女的中年主妇,哪怕心有千千结,看着对方在雨天出现在娘家的楼下,也无非是假装若无其事地递上一条毛巾。
而这位人前妥协、家中扬威的丈夫呢?
自尊心作祟,内心松动也要嘴硬,就连道歉也要趁着一声惊雷,把握时机握住对方的手。
欣慰归欣慰,问题根本就没有解决嘛。
新垣结衣可以凭着可爱和聪明头脑,在剧中将固执不解风情的星野源收服得服服帖帖,习惯了多年的相处模式,朝夕相对的中年夫妇,一瞬间「懂得并尊重对方」,何其容易。
最后大嫂是回家了没错,但她心心念念的弗朗明哥舞,却也未见明显着落啊。
所以在重提主妇问题的同时,山田洋次在电影中的表达也阐述了一个普遍的事实:当一对夫妻没有办法做到从根本上互相理解,支撑他们继续携手前行的,可能是过往的美好回忆,可能是孩子与老人,可能是独自面对未知生活的恐惧,而更多的是已经渗入血液的,「一个屋檐下的恩重如山」。
不过无论如何,问题爆发一次总是好事,说不定在第四部中,这两位的感情已经更上一层楼了呢。
从《家族之苦3》结尾的架势看,下一部的剧情或许会围绕妻夫木聪与苍井优这最年轻的一对展开,而因为每个演员的演技都相当「能打」,任何一部电影挑大梁都不在话下,每家故事讲几集,这一系列或许可以长盛不衰。
不过,山田洋次导演今年已经87岁高龄,饰演片中爷爷与奶奶的老戏骨桥爪功与吉行和子也已分别77岁与83岁,老人身体状况变数大,接下来的日子里,也只能说是「且看且珍惜」了。
史枝是一位全职家庭主妇,亦是全职妈妈,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把这个家打理得干干净净、仅仅有条,让丈夫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让两个儿子可以心无旁骛地学习,让俩公婆能够安享充实的老年生活。
每天早上,她要把所有家庭成员都送出门后,才有空闲一个人坐下来吃早饭。
陪伴她的只有一只不会飞的笼中小鸟,而这只小鸟何尝不是她自己呢。
但久而久之,家中所有人都觉得眼下的安逸生活是理所当然的,他们没有意识到在这井井有条生活的背后,是史枝一个人在忙里忙外地操劳。
就连史枝自己都开始对自己存在的价值产生怀疑。
我没有工作,赚不到钱,每个月只能从丈夫手上领取生活费来支付家庭开销,而更糟糕的是,我每天做的家务其实是谁都会做的工作,这些工作并没有产生任何价值,也没有给家庭带来财富。
长年累月地操持家务,严重地影响到了史枝对自我价值的认同。
甚至当她想重拾年轻时的爱好——弗朗明戈舞,每当跟丈夫提起时,丈夫却对她的爱好嗤之以鼻,完全不当一回事。
在丈夫眼里,妻子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把家务操持好,其他一概不要去想。
又是一个忙碌的午后,史枝在整理完公婆的房间后,疲惫地打盹了,在这个短暂的梦乡里,她梦见自己跳起了弗朗明戈舞,并站在了舞蹈团的C位领舞。
可楼下的一阵动静惊醒了她,她下楼一看,竟与小偷打了个照面。
小偷不慌不忙地跟她说了声“你好”,把冰箱里的一沓钱席卷一空,这是史枝藏的私房钱。
如果你是丈夫,回来得知家中遭窃了,更糟糕的是被窃的还有一大笔你从来不知道的私房钱,你会怎样对妻子呢?
史枝的丈夫是对妻子大发雷霆,极尽挖苦讽刺,他一边抱怨妻子在家里偷懒睡觉,自己却在外辛苦奔波,在他眼里,妻子整天在家是享福的;一边又抱怨妻子私藏私房钱,对他不够坦诚;一边又为家中损失的这一大笔钱(约3万人民币)而感到心痛;一边又埋怨你都不赚钱,凭什么好意思说自己省吃俭用在存钱。
可他完全没有想到的是,家中遭窃,妻子仍然惊魂未定,她是多么需要最亲爱的人给她以安慰;妻子藏私房钱,不是为了自己享乐,而是以备家中不时之需;妻子不赚钱,难道不是为了家庭而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吗?
而最令史枝感到心寒的是,这二十多年来她每天忙里忙外的操持家务完全被丈夫忽略了,丈夫反倒认为她是在家中享福?
为什么一个全心全意为家庭付出的全职妈妈最终却沦为了悲剧呢!
没有得到丈夫的理解,没有来自家人的关心,即使百般道歉却换来丈夫对她的愈加埋怨,争执过后,史枝用布盖上了笼中之鸟,就像盖上了她自己。
第二天一家人醒来……
史枝离家出走了,回了老家,家族所有人都赶过来,劝丈夫赶紧去向妻子道歉,但一向大男子主义的丈夫仍然没认识到自己有错,拍着胸脯大喊我才是受害者,并抱怨来劝和的弟弟妹妹一家都是多管闲事。
连他爸爸都听不下去了,站起来一起教训他。
既然死不认错,老婆肯定不会自己回来,但生活总还要过下去,没人做早饭怎么办,全家一起吃香蕉喽。
本来婆婆自告奋勇要操持家务,但老人家一早上腰痛得起不来,公公只好自告奋勇洗衣服,却连洗衣机也不会用,洗过的衣服都没有脱水。
家里一团糟,没人做饭,没人收拾,没人洗衣服,没人整理房间,没人除院子里的杂草,没人购买晚饭的食材,最后还是请了钟点工来才搞定了一切。
一家人直到女主人不在了才终于意识到她到底为这个家庭的正常运转付出了多少,而更可贵的是,这种付出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而是几十年如一日的付出,可从来没人重视过她的付出。
史枝回到了自己的老家,没有了家庭琐碎的羁绊,她的身心终于可以得到放松与喘息的机会,好像几十年来她都没有真正享受过自己的人生一样。
而丈夫那边依然执迷不悟,他依然固执地认为是他的辛苦工作养活了整个家庭,是他赚的钱养活了全家,可弟弟劝他道:正是由大嫂几十年如一日地付出,包揽了养育孩子等所有日常家务,你才能够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这是夫妻两个的分工不同,不能因为她没有赚钱你就否定了她为这个家庭的牺牲。
难道她操持家务就不辛苦,就没有价值吗?
电影来源于生活,现实中的一些全职妈妈们不也面临着牺牲与付出不被认可吗,她们放弃了自己的事业投身于家庭,她们把一生的心血奉献给爱人和孩子,虽然她们不能赚取金钱,那是她们把赚钱的精力全部付出在了家庭上,可总有些男人就像电影中的男主人一样,固执地认为只有自己赚的钱才是给家庭创造的幸福,殊不知正是妻子给你做的每一顿饭,洗的每一件衣服,扫的每一次地,晒的每一床被子,才让一个事业有成的男人背后有了一个温暖而干净的家。
永远不要忽视一位全职妈妈为家庭的付出。
男主人终于被弟弟说动了,在一个大雨滂沱的夜里他孤身一人开车去接老婆。
丈夫的到来吓了史枝一跳,但与被小偷吓得瘫软在地不同,丈夫的到来让她感到欣喜又紧张。
丈夫拿出来出差给她带回来的礼物,一条绣着玫瑰花的丝巾,即使几十年过去,他也依然没有忘记在他们的爱情里妻子最爱的是玫瑰花。
男人始终不善于表达,在憋了良久后,他终于承认我离不开你,有些人总要失去了才知道珍惜,但有些感情可以挽回,有些感情伤害了却再也无法挽回了。
一家人齐聚在一起,公公依然认为固执的儿子那张笨嘴是不可能把老婆接回来的,所以我们大家该考虑以后怎么办了,两个孙子跟谁过,房子该卖的卖,老两口该去养老院的去养老院,反正史枝不在,这个家也就不在了。
但史枝终于还是回来了,她的回来,让这个家得以继续存在下去,如果家庭是一台汽车的话,那男主人就是汽车的发动机,为家庭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而女主人就是汽车的底盘,是一个家庭得以存在的基石。
一家人又回到了其乐融融的气氛里,丈夫把笼中之鸟放了出来,不知道他是否能明白妻子也应有她自己的生活和爱好。
希望每一个全职妈妈,每一个全心全意为家庭付出的女人都能得到家人的认可和理解,电影虽然来源于生活,但也是艺术的创造,现实中不是每一颗被伤过的心都能得到愈合的。
先上评论:1和2很好,3我实在忍不了。
这是第一和二的评论: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4199517/珠玉在前,因此第三部情节之俗套,以及解决方法之粗暴简单就异常令人失望。
大嫂的隐忍日积月累多年,一直想重学舞蹈,勇敢出走之后,居然就能凭丈夫的只言片语而继续心甘情愿回去。
更过分的是,她的处境没有一分一毫的改变,连业余时间去上课的交代都没有,那请问前面的铺垫是为了什么?
其次,丈夫完全没有意识到自身问题,反而是与弟弟等人的交谈振振有词,但随后莫名其妙说离不开老婆,送上丝巾就完事了?
这样彻彻底底以妻子自我牺牲回归家庭为结局的价值观,我完全没法接受。
弗朗明哥舞在剧中显而易见就是自由的象征,全职主妇不配拥有?
离开笼中的小鸟依然没有飞走,或许是导演有意为之,暗喻家庭主妇的无能为力和安于现状,但这部片子传递出的价值观依然让我十分厌恶。
女生们,永远永远不要当全职主妇!
文| 淹然山田洋次说过,一辈子不想拍鲜血淋漓的暴力场景。
但这不意味着,导演想要逃避现实。
就拿『家族之苦』系列来说,第二部以周造老友的突然去世,呈现了「无缘社会」的景观。
到了第三部,史枝作为切片,用来探讨家庭主妇的价值问题——这当然不是新问题,近年来日本大量影视作品咬住这个问题不放,这其中最精彩的表述,大概要数编剧坂元裕二创作的『问题餐厅』。
是的,年迈的山田,依旧充满着要和这个时代短兵相接的欲望。
但很多时候,我们只选择记取山田的温情脉脉,错失了一个更锋锐的山田。
类似的情况,其实也出现在小津安二郎与是枝裕和身上。
小津、山田、是枝,三人的家庭片,给大众留下的印象,似乎都是静水深流。
但小津与是枝,很多时候讲述的可都是一个个令人沮丧的、家族崩溃的故事呀。
或许是悠缓的镜语,造成了这样的错觉,以至于遮蔽了小津与是枝的悲观主义内核。
当然,山田的家庭片,远比小津与是枝,和煦许多。
『家族之苦』系列,顽强地展露着这样一种家族观念,那就是「最重要的是一家人整整齐齐」,而每一次,影片都以家族和解收束。
看看小津的『东京物语』,是枝的『比海更深』,家族崩溃都是不可挽回的终点。
但仔细细想,山田的『家族之苦』系列,真的那么昂扬向上么?
最新的『家族之苦3』,重蹈了第一部的婚姻危机,重心落在了幸之助与史枝夫妇身上。
因为家里遭了小偷,史枝偷藏私房钱的秘密暴露。
在幸之助刺耳的数落下,史枝离家出走。
影片伊始,作为全职主妇的史枝,就向家人透露出了自己的内心隐秘:想出去上班,想去舞蹈教室学习弗拉明戈舞。
但史枝在片尾并没有像观众期待的那样,走进舞蹈教室练习,甚至连这个念头都未曾向丈夫开口提过。
值得注意的是,影片暗示史枝处境的重要意象——笼中鸟。
这只史枝饲养的小鸟,总是乖乖地环绕在主人身边,这是一只永远不会逃离这个家、回归青空的小鸟。
史枝也是这样,哪怕丈夫说出再难听的话(比如「你在家里打盹的时候,我可是在拼命工作啊!
」),她也一定会回归这个家庭。
『家族之苦』塑造的这个家族,充满着一种顽固的大男子主义,从周造到幸之助,父子俩的傲慢与自私如基因般,顽固地刻写在血缘里。
所以,只有周造的妻子富子最能体会史枝的苦楚,史枝的命运几乎就是对富子的一次轮回。
这个家族,充满着妥协,女人对男人的妥协——富子向周造的妥协、史枝向幸之助的妥协。
这样的妥协哲学,还是不可避免地展露着一种晦暗。
因为,有温度的妥协,基于彼此的尊重与理解,而在「家族之苦」里,更多的是妻子这方,单向度的委屈,以及丈夫不甘心的服软。
这个角度看,『家族之苦』系列,最厉害的一个地方,其实是对那些细碎的生活细节的敏锐提取,而这些细节往往揭示着生活的暗面。
回到这部『家族之苦3』,因为母亲的出走,儿子生出了这样的沉重困惑:父母真的相爱吗?
——这种困惑,大概发生在很多目击父母激烈冲突的儿女身上。
又比如,成子记挂哥哥幸之助的家庭矛盾,却又被幸之助嗔怪多管闲事。
事实上,直到幸之助跑去妻子家乡去接妻子,幸之助没有一丁点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接回妻子后,他也没有向妻子这么些年来为这个家庭的重大付出,表达郑重的感谢。
这是东方家庭特有的含蓄么?
相比之下,庄太与宪子这对小夫妻的相处,才是真正的温柔,永远充满互相的体谅。
想想看,大概『幸福的黄手帕』里的勇作与光枝,与周造和富子,是同辈人吧。
周造对富子的轻慢,难道需要解释为旧时代对个体造成的坏影响么?
所以,从『家族之苦1』到『家族之苦3』,山田清晰地向我们展现着这个家族的裂痕,这些裂痕从来没有得到真正的愈合,它们只是被假装缝补,甚至因为轻快的调性,裂痕被遗忘。
如果说,家人之间没有真正的是非黑白,但庄太与宪子的存在,又显然是对周造、幸之助的巨大反讽。
山田将庄太与宪子立为一种理想状态,而周造、幸之助折射着暗冷的现实,从来歌颂光亮的山田,是站在庄太与宪子这方的吧。
回头看『家族之苦1』,周造与富子的和解,解决得其实非常轻巧,『家族之苦3』中幸之助与史枝的和好也是。
如果不是山田的剧作功力有所不逮,那么,山田要昭示的,就是这个家族其实在裂痕中前行。
吊诡的是,人们却只见温情,不见残酷。
就像『家族之苦』中的这个「苦」(つらい),本来充满着复杂性,但人们却更愿意做减法,只看到其中的那种轻快的自我调笑。
原载『北京青年报』
女性的地位在日本自古以来就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日本社会对女性的评价角度只在于她们是不是一位好妻子,一位慈爱的母亲,很少从社会职业的角度来看待女性,因此相比于中国女性在社会中日渐提升的地位以及自由度来说,日本女性的地位仍然在艰难中生存。
这与日本的历史以及女性对家庭经济的贡献有关,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女性在经济基础方面的薄弱,久而久之整个社会便形成了女性最大的作用就是在家相夫教子的社会观念,而不是去为生活奔波打拼,虽然顾全了整个家庭的幸福与繁荣,但对于女性自身的社会价值来说却是不利的,没有带来经济效益就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地位自然也就低下了。
影片讲述了史枝作为一个家庭妇女,为整个家庭、为孩子、为丈夫付出了自己所有的辛劳与青春,但经济大权始终没有掌握在她的手中,每个月向丈夫伸手要家用委实很憋屈,明明自己的辛苦与丈夫不相上下,要个家庭生活开销都是这样小心翼翼,这不仅仅是日本女性的现状,包括在中国的许多没有经济来源的女性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男性以及社会没有意识到妇女在家庭中的付出,家庭工作也是不亚于社会工作的一种付出,但社会认为家庭工作很轻松,没有在外工作那么辛苦,事实上家庭工作繁琐又辛苦,要把各个方面整理的井井有条并不是一件轻松的工作,日复一日的劳累与辛勤付出却没有换来社会对于其地位的认可。
虽然场景在诙谐幽默中进行,也不会使观众觉得压抑,甚至小偷偷走史枝私房钱那一段也是诙谐幽默没有紧张的情景,史枝与丈夫的矛盾不是仅仅因为这次丢失四十万日元,更在于史枝的付出没有得到丈夫的感恩与认可,家庭生活让自己放弃了最喜欢的舞蹈,她所有的时间与精力都用在了家庭中,却没有得到家庭经济支柱的认可,这才是矛盾的根本点。
但影片最后也没有呈现出解决史枝与幸之助的矛盾,虽然呈现出了温情的结尾,幸之助也第一次说出了自己离不开史枝,史枝在家庭中的地位得到了确证,但她仍然没有去做到自己喜欢的事,没有进入社会,还是回到了原点,也许她终于对现状做出了妥协,这是整个日本社会压在妇女身上的重担,日本女性从小就接受着妇女的价值就在于对于家庭的价值,所以她们没哟改变的意识,因为周围女性都是一样的文化环境中成长的,她们不会想到去反抗,文化的熏陶让她们认可了社会赋予她们的价值观念,但如果她们成长于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对日本本土对于女性的念就难以接受,世界是发展进步的,男性与女性的社会地位会逐渐走向平等的地位,只是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如果没有结婚的必要,我们干嘛要结婚呢?”山田洋次真的是紧跟时代创作,捕捉到了年轻一代的心声。这部的重点是媳妇,讲述女人为人妻为人母的不易,全年无休且无薪的全职家庭主妇可真的是这世上最卑微、最不划算的“职业”啊……和前两部相比演员们都老了好多,老爷子的戏份少了,喜感也少了好几分……
一如前作一般适合全家一起观看的电影。反映了些许真实日本家庭内会出现的现实问题,但还是带着一抹温柔的装饰。
中国妇女也惨,既要干家务又得挣钱,日本挪拉出走之后,依然堕回父权家庭,到底只是笼中鸟,终究无法重获自由,作为家庭喜剧,上限也只能这样了,
7/10 还是最喜欢第二部,但好奇怪,虽然叫家族之苦,但每次看完都真切的想组建一个家庭,哪怕守着黄昏日落不停争吵,哪怕谁也不能理解谁的痛苦…相见之初的美好、丝巾上的玫瑰、躲避孩子的泪水、和睦后的欢愉…细节中看到我爸妈的影子,真实美好。
怎么女人总在哭呀
前两集基于喜剧基调还算吸引人,这集喜剧得不彻底,正剧中又多了个搞笑的老爷子,节奏乱得中间一直走神。结局也莫名其妙就解决了矛盾,以致整部电影看下来有点浪费时间。
好可惜好可惜,这一系列拍到第三部(或者算第四部?)显出一些疲态。对人物的挖掘明显不足,看看只给了出走的大嫂几分钟的戏份?没能真正走入女性人物的内心,勉强去表达她们的意识觉醒,显得讽刺。
屋里住久了容易变成笼中鸟,可房屋久无人住便会垮塌。曾经站台重逢,最关心你的身体状况;如今听到你做家务打盹,想到的却是自己的辛劳。小偷偷走的不过是婚姻里的那一点信任,外卖送来的却是家庭中的那一份羁绊。瞄一眼扔捧花的新娘,她可想过日后生活谁来打理谁来管账,谁负责拧干衣服,谁跟谁合葬。
主妇的困境和压力这个题材非常有意义,但放在这个系列里不太合适,具体情节处理得也不太好。
好无聊啊
远没有前两部好。
家庭要(看上去)幸福需要女人回到笼子里,而且只要一句“我的生活不能没有你”就能轻松说服,就像终于扑腾了一下跳出手掌的鸟儿一把就被捉回,毫无难度。当女人不在,男人终于不得不做时,还是可以再甩给(家政)女人。女人真命苦啊。喜剧功力当然依然了得,只是衬在这逃不开的悲切之上很不是滋味。很想看看再以苍井优和妻夫木聪为主角拍一部会是什么样子。
我早已不对山田洋次抱什么期待了,他的作品在我眼中大概基本上都是三星水准,喜剧也称不上喜剧,或许更应该叫滑稽戏,呆萌浮夸还多少有点反智。但真正有新作品推出,我又还是蛮想第一时间看到,看他的电影有点给疲累的脑袋按个摩的意思,不会很好看但也不难看,关键是可以让人放松,不累。换言之,他这个类型在整个电影体系里面,虽然不高级,但依然还称得上是稀缺品。不知道这部的内容到底向成濑的《愿妻如蔷薇》致敬了多少,整体感觉这个剧本比前两部要更难写,细节都很琐碎,效果主要仰仗于演员的表演和导演的掌控,所幸这次的鳗鱼饭终于吃到了,这个深坑到底还是被老山田自己给填了。另外就是这样一路看过来,这些演员组成的家族真的是越来越像一家人,桥爪功和山田洋次好像也快重叠成一个人了。
最后的和解很突兀
男人发誓就是要打雷的
《家族之苦》3,讲得是煮妇的出走,虽云散月明,欲言又止的,却是娜拉们的命运——等待,回来,还有那些不能回来的,一声叹息。有时,我又特别害怕山田洋次似的温情,家,似乎能够沉淀岁月静然后的所有美好。但我更喜欢小津,家只是一种社会关系,回首还是会怅惘,会落寞。唯有孤独才是人真实存在的一种常态。无意看了夏川结衣和中岛朋子年轻时的样子,原来美人也会迟暮的。
隔靴搔痒
这个普通家庭的琐碎故事估计要一直拍下去了,下一部的主题已经呼之欲出;第三部终于开始关注家庭主妇的大嫂了!虽然没前两部好笑,但主题还是不错
演员们之间的化学反应和导演调度的水平依旧,可惜本集的故事实在有点对不住这个副标题……末了末了大儿媳还是回归到需要牺牲自我成全大家的家庭主妇位置上来,影片都不舍得讲一句到底她能不能外出打工,可不可以去上弗拉明戈班。夏川结衣姐姐状态真好,二女婿可爱~剧情差强人意,还是逗笑了我好几次,看起来也是要成为导演的长寿系列了,希望下一集剧情好一些。
和月亮大人相比,我们的日常真是太渺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