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不知道我该说这部片子好还是差。
硬要把几个故事A,B,C人为地分拆开,然后分A1,A2,A3,B1,B2,B3,C1,C2,C3,随后杂糅打乱次序,前后捏一捏,整饬整饬,拿出来。
观众猛然发现,这个电影变成C3,B1,B2,A2……看够了这种叙事。
从《记忆碎片》开始,这种叙事的阴影就像盘踞在所有商业片导演艺术片导演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
无数得电影膜拜、模仿、重复之后,部分电影开始变成导演+编剧同观众较量智力的产物。
你看得懂吗?
看不懂说明你欣赏的艺术层次不够。
于是无数看客热衷于情节的厘清,前后剧情的编排。
剩下一拨导演编剧在那儿偷乐:我要是按着常规来,所有人都把我用唾沫淹死;看吧,我就把故事剪剪开,闭着眼睛剪辑一把,所有人都开口说好,一帮小样……我们是不是在关注叙事技巧上,太深入了,太追求了,太为叙事而电影了?
电影只有编剧技巧么?
老吴还是一如既往地扮酷,一如既往地神经质。
徐若暄,拜托了,你还是不要出来当花瓶了,这么久了,眼神还是跟出道时候一样木讷,还是只能演演吧女(_ ._) 倒还是阿高这个角色还有点吸引力,面部表情夸张,肢体语言丰富,在楼道里面躲避摄像头相当可爱,后来死之前自己也被染了红头发- -!!!目前我还没看出来这是一部技术意味浓过表现意味的片子是好片还是烂片。
倾向于是一本烂片,几乎可以2倍速度观看。
一部很棒的片子,有老外来怕的中国人的片子, Max Makowski 一个会广东话的老外,在IMDB上搜了一下拍摄过的片子只有TABOO并且评分只有可怜的3.3。
但是茶舞完全的欧洲拍摄手法,加上吴振宇和狄龙这个老油条演的一个在黑白连个世界游走自由的老警长,完全把意大利黑手党的故事搬到了中国,影片不停的切换和重复着镜头,扑簌迷离的感觉,换句话来说就是晕,但是这却换来了更多的好奇心,连续看了两遍,导演和他的茶完全都是不按照常理出牌,非常cool和非常gentleman的茶,眼神和动作替代了过多的言语,没杀一个人都像在创作一件艺术品,一个枪里面从来不装子弹的杀手,在他的枪上和影片中不断出现的那个心的标记,每次的出现都有着不同的意义,Krzysztof Kieslowski风格。
镜头的快速切换和人物乱纷纷的来去和众多舞者让观众眼花缭乱,查的舞步却逐渐清晰,理智、冷酷和优雅,擅长一个沉默的温柔舞步。
影片的色彩应该是值得一提的,强烈的色彩,湖南的效果,胶片的质感,真的很棒,尤其是一部中国片子。
买下这张碟,纯粹是因为阴差阳错,原本是要买最近正在上映的门徒的.怎么说呢. 这个片子我并不觉得它有多少可以值得探讨的地方.作为黑帮片,他比不了之前的那部旺角黑夜.作为杀手片,他比不了经典的这个杀手不太冷.作为警匪片...它似乎也根本沾不上边.这是一个有点不伦不类的电影,很难将它分类.爱情戏不是重头戏,甚至是一个特定的商业元素--很多好莱坞大片里都是这样的.但在此片中也并没有太好的拿捏住.作为一个杀手,阿查有情有义,作为一个男人,他竭力想要保护自己心爱的女人.只是他并没有保护住.当他知道了徐被那帮混蛋强暴之后,他愤怒了,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失去了一个杀手该有的理性和冷静.所以最后他死了.但其实他的死,和他心爱的女人也没多大关系.因为,作为杀手,他注定是要死的.不是被别人杀死,就是亲手将自己杀死.这是作为杀手的唯一出路和下场.这几乎是每部杀手电影中必然的结局.电影结尾处,阿查将自己的名字写在红卡片上,给了警察,然后他开枪自杀.他留给警长一个悬念,他问他,杀手最容易也最难杀死的人是谁.然后红卡片上写着他自己的名字,阿查.其实这让我想到了另一句我更该说的话.一个杀手要杀死自己,其实还不算太难.开枪,这个熟练的动作.如果他想死,那么他一定杀的了.但是,最难的是什么?如果一个杀手身手敏捷,可以救所有他想救的人.但他最难也最容易救的就是他自己.最难,是因为他已经摆脱不了这样的处境,一旦踏上这条路,就必定无法脱身;最简单,那就是像阿查一样,开一枪杀掉自己,他就得救了.或许阿查并不是在杀自己,他只是在拯救自己.死在别人手上,那才叫杀.死在自己手上,那就是救.至于这部电影的很多细节,我不想多作阐述和评论.原因就是我并不认为它是部多么经典的电影.但我要说一句,那就是,比起正在上映的门徒,这部血门徒可能才算的上是部黑帮片吧..当然,我最后还要说一句.我个人还是非常喜欢片中两位男女主角的.吴镇宇,徐若宣.两人的演技都不错,就算不考虑这个,那么就冲着他们两位的加盟,这部电影也值得一看.
关于《茶舞》到底该叫什么的名字就不想太过纠缠了,查了下上映时间,貌似和尔东升的《门徒》是同期上映的,大概JS们想搭便车了,这次玩笑有点大了。
本片的编剧兼导演是一个在香港工作了十年的巴西人Max Makowski,从调色上看我一直以为导演来自意大利或者法国这种艺术氛围浓重的国家,失误了。
习惯了杜琪峰的黑帮片,刚开始确实还有点不太习惯这巴西人这么玩。
话说回来,这片子打上黑帮片的烙印有点牵强。
在《茶舞》里,无论桥段,还是色彩,到剪辑都能找到很多熟悉的影子,那个金色的logo(暂且这么叫吧,我实在不晓得那个东西到底算什么)运用很明显有《天使艾米莉》里法国佬的痕迹,童话般很浪漫,总是让人莞尔一笑;几个暴力场面,又难免让我把吴震宇和《罪恶之城》里的布鲁斯.威利斯联系起来,尤其是那些溅出来的色彩,已经完全脱离了正常的人类视觉范畴;《茶舞》拿做给电影学院剪辑课程是一个很好的范本,我个人最喜欢的还是《黄金万两》银行门口帕西诺上车被杀的那段,说回正题,如果象上面那样非要在看过的电影里找个和《茶舞》比较类似的,那么就《低俗小说》或者《梦之安魂曲》吧。
当然不必小瞧了Max Makowski这个巴西人,毛爷爷告诉我们,调查完再下结论也不迟。
整体来说,如果耐着性子看下去,《茶舞》还是惊喜不断的。
香港本身就是一个很奇特的地方,再加上导演又是个在香港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巴西人,那种常见的香港街边文化被一个巴西人非凡的场面调度那么揉捏一番的话,展现出来的完全是一种独特不同以往的多元文化构成的气质,诱人之余,只能再次赞叹电影的魔力。
即使抛开这些学院派的问题不谈,我保证你依然会从中找到你喜欢的东西来,当然,前提是你是个热爱生活的人。
譬如关于绅士是如何讨女孩子欢心的,再比如奶茶的制作流程,记性好的话甚至可以顺便学下西班牙语的我爱你怎么说。
老实讲,我对Vivian的爱完全是建立在她的歌之上,总觉的她演戏还欠点火候,在《茶舞》她和吴震宇在车里那段长镜头的对手戏却恰恰得宜于她的稚嫩,我甚至无法分辨她的笑到底是在演还是真的被吴天王逗笑场了,轻松自然,傻傻的,Orz,又花痴了。
要说故事剧情的话,也正是我佩服Max Makowski的地方,镜头并没有采用动作片一贯的方式那快说事,因为要考虑前后剧情的衔接,繁杂的场面调度之下是大量的固定镜头,构图角度都很漂亮。
故事本身也很适合年轻人的口味,节奏进行的相当的快,段落和段落之间毫无过度,不比有些欧洲导演的作品,太喜欢用节奏来挑逗渲染观众的情绪,当然,那样预留出来上升的空间会更大一些,相对的也就对导演的功底要求更高了。
但是这并不代表Max Makowski是虚有其表的家伙,一方面,他还是很小心的留下了几个关于剧情的小尾巴让你自己去琢磨,另一方面,打个比方引用一个哲学小故事,如果把一个段落看做一个瓶子的话,镜头本身,声音,演员等等这些所有的视听元素分别是石头,沙子,和最后填满瓶子的水,缺一个不可,从这个角度看,《茶舞》做的足够好了。
关于《茶舞》的主题我实在不愿意去深究了,从表面上看是吴饰演的阿查的独白,应该说一个杀手的心路历程比较合适,期间有爱情,有兄弟情谊。
隐藏之下Max Makowski还是借着主角阿查表明了下他对康德的《道德论》的同意。
从妥协的角度看,狄龙那个警官的角色或许是导演心中的魔鬼吧:他在拿走尸体口袋里香烟的同时,也会请证人帮他做碗面还不忘记给钱。
直到最后,狄龙放过杀了意大利人的Vivian,依旧是导演个人美好的一个愿望罢了。
PS:LS有位同学把剧情分析的很透彻了,就不在剧情上费太多口舌了:)http://blog.sina.com.cn/s/reader_4160ec09010083kc.html
看完影片总觉得“血门徒”俗烂的名字很难配得上这部影片。
阿查之舞还不错。
总的感觉是清新,不是内容而是整个影片的风格,一直以为是香港本土新新类导演,上网才看到是出自老外的手笔。
将传统黑帮片改用文艺片的叙事手法,独特,新鲜,看来港片总喜欢在黑色中暗涌迸发光芒。
影片插叙的风格或许会更让人在相似的地点中眩晕起来,并在眩晕中达到高潮,艺术的本身不过就是满足后寻求兴奋再满足。
而影片就尝试着将所有视觉元素混合起来,用烈酒的味道到人得到满足。
阿查,杀手。
理性的可以在每次结束人的生命后自觉心安理得,可以清醒地告诉即将选择上路的人自己是从不喝酒,从不在手枪里上好子弹,但他也清醒的知道,最后一张信封里的人名一定会是他。
他与探长下棋,探讨一个准备自杀的人误杀自己这种让人喷饭的问题,或许最了解他的人非探长莫属。
阿mea的出现让我看到结尾后会深感惋惜,阿查不适合爱情,因为感情怎么可以被理性支配?
阿查也是因为感情才走上了通往天堂的那条路。
天堂据此不过0.1公里。
因为血门徒俗烂的名字让我忽视了他很久,但这就是缘,每当碰到中意的影片自己真的很兴奋,像晚自习忽然宣布从此取消一样。
但愿金马上能够看到他的身影,看到最后的领奖台上演一出“查舞”。
如果没有朋友的推荐,没有我喜欢的吴镇宇,我想不会注意到它的存在。
打发消遣级别的电影,不会太累,不会太苍白。
配乐brokenorange映衬屋内橙色的布景 很暖 很浪漫 导演用心了 伴随着口哨声中的舞步 定格在最后一枪的落幕 片尾夹片中老吴苏苏的砍价声 雨声 伞声 皮鞋沓水声 沁心 看原版好 不会影响观影效果 http://www.vodxc.com/DZP/15013/15013-0-0.html 时间回到20 0506年 补回一张票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3637849?from=search&seid=4954707145773595473
顺序很久没有被一部电影深深的吸引的感觉了。
《茶舞》的出现证明了人类的想象力并没有匮乏。
一个平常的复仇故事打乱了顺序,竟然如此迷人。
也正似阿查那句“任何事情,不是看它的配件,而是做的步骤。
”不幸死亡其实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我们都知道开头,结局都是一样,问题是你怎么看待它。
这一些隐喻,在警官和阿查关于"不幸死亡"的谈话中不停被提及Closed关于罪,阿查在与警官的第一次对话后走过了教堂,他停下来,望着教堂的门口,上面挂着"closed"的牌子Sin每个人都有罪,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去赎罪。
这部电影预告片做得很型。
但是经验告诉我们,预告片太过于帅气,会把你的期待值调动到很高,这样就很容易对正片失望。
(比如说之前有一个电影叫《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单是看预告片那真是感人到鸟肌,不过正片就是水得一塌糊涂)而这部《茶舞》,在70分钟左右之前我也一直把它当成一烂片来看的。
其一是节奏大有问题。
莫名其妙地要表现人物性格的戏(主要是阿高和阿高愉快的朋友们)太多了。
那个用一堆照片表现夜总会场景的段落,于情节毫无意义,除了导演脑残要炫个后现代表现手法外没别的解释了。
其二是台词太装了,中二得我都要脸红。
男主也好路人也好谁也好,总要没事莫名其妙来一顿形而上的发言。
如果是为了要表达男主身不由己其实我不想当杀手我想当好人的这种情绪,那只能说是导演太失败了。
这种简单的玩意,吴镇宇靠眼神就能表达出来了不是么?
其三场面本身也很不怎么样。
好歹还披着个快节奏黑帮片的皮吧,怎么能把动作设计得这么蠢。
场面调度更是完全不用提了。
甚至于连血浆都懒得放,大部分时候就弄一坨一眼看出来是特效的红色来糊弄观众。
总之这个烂玩意姑且就靠着吴镇宇的好演技徐若瑄好可爱狄龙老戏骨撑到最后面了。
然后,就在我对这部电影非常非常失望的时候,导演却丢出一个惊天trick。
光是这个叙述性诡计本身就可以打9.5分,真是一白遮三丑,片子上了俩档次。
唔,这时候才注意到,被这个片子诸多的烂掩盖住的叙事结构,那是如此的精密巧妙。
所以说,看一部电影,能碰上这种体验真是最棒了。
你觉得它有型时,它让你失望透顶;你对它失望透顶时,它突然甩给你个意外惊喜。
用一百一十分钟换来这种过山车一样的体验,值哦。
“一个杀手最难杀也是最容易杀的人”一个技巧不高的谜面,最后给出了他所诠释的谜底。
整部电影的主体故事可以看作是发生在一个星期之内,从星期日凌晨阿高他们逼问红毛三人不获、高打电话找查帮忙开始,到第二个星期日凌晨查在酒店自杀、警官8点在教堂看女儿跳舞结束。
电影的剪辑采用了倒叙和插叙的手法,类似于《低俗小说》(Pulp Fiction);场面调度则借鉴了《梦之安魂曲》《大象》;一些视觉和电影语言仿效自《天使爱美丽》 电影结束,不要马上走人或把播放器关了,因为字幕完了后还有一段非常有意思的bonus scene 台词:这个世界没有英雄,只有走不走运;法律说对就对,错就是错,总比要自己想怎么分好和坏强;在自己的世界.你知道谁是天使谁是恶魔.你可以选择怎样的道路.在别人的世界.你看不清谁是天使谁是恶魔.别人替你选择道路.人有很多后悔的事.却没有后悔的机会.主题曲—broken orange-叙述手法不错,蛮有味道。
主角阿查也是一个极具个性特点的杀手。
1、杀人的时候身上总有一支枪从来不上子弹,当然另外的枪要上子弹了;2、从来不喝酒;3、很喜欢喝奶茶,总是先倒冻奶,后倒茶水;4、星期日一定不工作。
一个集诙谐与悲剧色彩的人物。
两星半。个人不喜,装什么装~
看二分之一删了……
07年看的了,吴镇宇的表演太赞!
就因为故事老套所以必须不能好好讲故事,还挺喜欢中间照片那一段的手法,最后吴镇宇和彩蛋加一星。
为啥硬盘里会有这部电影。
影片拍得有点迷乱,有些想向昆汀学习的意思,如果没有吴镇宇就是一部四不象
为技术而刻意的拍摄,但技术含量还是有的
又来一个优雅先生,克鲁尼的地位岌岌可危。哈维凯特尔的登场着实是个巨大惊喜,也看出导演确实在技法上致敬了诸多大师,但终究在也败在了凌乱了的剪辑上。人生最坏的事不是死亡,而是脆弱,独行侠生命的终结可以那么酷或者说俗套了点未必是件坏事,够性格就行。给全片的茶之舞蹈和配乐加上一颗星
吴老师个人秀,拍的很有想法,摄影剪辑很凌厉,可惜导演后续没什么作品了
结构比较特别 整体还是平庸
全剧只有一个看点,就是某人的眼神,花里胡哨的剪辑死一边去
从不带有子弹的枪,从不喝酒。
难得的技术型国产片……
好好讲故事不会吗
多少牛比杀手是为了女人爆发的!PS:最后的彩蛋千万不要错过,好萌!
劇本磨嘰,導演太作了。
亮点是那首很顺口的曲子
3.5分。片尾之后吴镇宇跟卖花老太婆杀价,雷到我了
配乐很不错!~
电影乍看有些凌乱和一般,待影片进行到中后段才发现他的精彩!一部剪辑明快,有些寓意深刻的杀手与黑帮的故事!吴镇宇演技Carry全场,如果不是他主演,估计整部电影都会黯然失色许多!其实杀手最大的敌人就是动了真情!“阿查”是一个业界最棒的杀手,直到电影最后他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演绎着属于他的旋律,吴镇宇吹着口哨关门离开开枪那一幕真是点睛之笔!电影最后一段的闪回式剪辑叙事非常棒!不知道导演以前是不是做剪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