湮灭

Annihilation,灭。境(港),灭绝(台),遗落的南境1:湮灭

主演:娜塔莉·波特曼,詹妮弗·杰森·李,吉娜·罗德里格兹,泰莎·汤普森,奥斯卡·伊萨克,水野索诺娅,大卫·吉亚西,图娃·诺沃妮,王汉斌,约翰·施瓦布,萨米·海曼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8

《湮灭》剧照

湮灭 剧照 NO.1湮灭 剧照 NO.2湮灭 剧照 NO.3湮灭 剧照 NO.4湮灭 剧照 NO.5湮灭 剧照 NO.6湮灭 剧照 NO.13湮灭 剧照 NO.14湮灭 剧照 NO.15湮灭 剧照 NO.16湮灭 剧照 NO.17湮灭 剧照 NO.18湮灭 剧照 NO.19湮灭 剧照 NO.20

《湮灭》剧情介绍

湮灭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莉娜(娜塔莉·波特曼 Natalie Portman 饰)是一名生物学家,一年前,她的丈夫凯恩(奥斯卡·伊萨克 Oscar Isaac 饰)在参加一项秘密任务后神秘失踪,这一年间,莉娜一直生活在悲伤之中。某天,失忆的凯恩忽然出现在了莉娜的面前,之后晕倒被送入了医院。在那里,莉娜遇见了文崔斯博士(詹妮弗·杰森·李 Jennifer Jason Leigh 饰)。 博士告诉莉娜,凯恩被派往了一块被“闪光”笼罩的未知区域,三年间,无数的队伍被派往区域内进行勘探,只有凯恩一人活着回来了。不仅如此,“闪光”正在不断的扩大。为了查明事情的真相,莉娜自愿加入了下一批被派遣的队伍之中,和她一同前往的,除了文崔斯博士外,还有安雅(吉娜·罗德里格兹 Gina Rodriguez 饰)和乔茜(泰莎·汤普森 Tessa Thompson 饰)。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空巢也疯狂吃货拯救世界罗斯威尔第三季金战异想罗曼史鬼滴语迪克·朗之死无业游民公寓大侠黄飞鸿最后的缉毒探员大熊猫传奇噪反城市永别了,霍夫曼先生怪奇物语第四季血珠炸猪排DJ扬太郎江湖论剑实录情定三生在街上我的天使怪人的沙拉碗奥赛罗宇宙探索编辑部王尔德的婚礼末栈之望子成龙舞动彭戈拉降魔武僧魔女的秘密契约甜蜜释放太阳后裔的保镖

《湮灭》长篇影评

 1 ) 如何解读《湮灭》的开放式结局?——最后女主究竟是不是人类

我认为最后的女主依旧是人类,而不是逃离出来并说谎的外星人。

首先我们从一个电影片段开始入手分析,这个片段就是——灯塔里的“双人舞”之后,女主把一颗磷弹拉开后夺门而出,里面燃烧的人摸了摸男主的脸,然后爬到洞穴内部,最后整个灯塔燃烧... ...这个电影片段的呈现缘由,我们可以有两种假设:第一是坐在椅子上的这个“女主”向面前很多科研人员陈述的当时画面,第二是导演自己向大家陈述的画面。

首先我们可以排除第一种,因为女主当时已经逃离灯塔,不可能看到着火的人摸了男主的脸,并艰难的爬到洞穴内部并挣扎,这个画面是灯塔外的她看不到的,所以那一幕并不是坐在椅子上的这个“女主(无论是真是假)”向科研人员们陈述的。

那么就可以断定,那一幕是导演正常叙述故事时呈现的、当时真正发生的事情。

既然是导演正常叙述呈现的、当时真正发生的事情,那么就可以断定:燃烧的是外星人,逃离出来的是人类。

因为人类的肉体是不可能承受磷弹的燃烧的,更不可能还有理智和体力摸一摸男主的脸、走到洞穴里... ...所以那副身体肯定是外星人的,而不是人类。

而外星人为什么会做出一些奇怪的反应呢,比如手握磷弹而不逃、摸男主、走到洞穴内引燃老巢... ...我认为是外星人已经在灯塔内和女主“双人舞”期间,成功复制了女主的很多特性,如外形、动作、习惯甚至更深的人性... ...我们可以看到外星人的头部变化成女主人脸的时候,表情是带有一些难过情绪的,因为外星人已经体验到了女主内心的那种痛苦:失去了爱人、背叛了爱人...面对手里的磷弹,外星人完全是可以跑开的,只是外星人已经完全复制成了另一个女主,“她”是愿意牺牲自己的。

所以“她”没有跑开,而是面对这个结局。

因为身体成分结构还不是完全的人类,所以可以承受磷弹的爆炸和燃烧,并深情的摸了男主的脸,然后走回洞穴老巢,从而毁掉整个“闪光”的威胁。

只是因为女主在“闪光”内被辐射过,所以身体必然会有一些改变,如最后的眼睛变色等。

但她肯定是贯穿电影始终的人类,而非有些人猜测的逃离出来并说谎的外星人。

 2 ) 如何解读《湮灭》的开放式结局?

湮灭不是毁灭,而是生命的终极形态。

影片的前半部分是典型的冒险片套路,将背景换做太空或古墓没有丝毫违和感。

这也是整部片子最难看的部分,因为到处是逻辑BUG。

危机第一次被关注,竟然是通过报纸?

已经通过报纸被告知世界,广大平民却仍然对危机一无所知?

政府应对危机的手段,只是每隔一段时间派几个人进去,等确定这几个人不可能回来了就再派几个去?

3年一直如此?

5个丝毫没体现出专业性的女人,显然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就能进入屏障内?

更不用说这几个女人的行为全都缺乏内在的逻辑,没有一个人是丰满立体的,无一例外的面目模糊。

但,有了最后的结局,前面的这些BUG就全都变得无关紧要了。

《湮灭》是一个探讨生命形态的故事。

如影片中所展现,人类所熟知的生命,是从一个单细胞,慢慢进化成多细胞,最后逐渐进化成更丰富的生命形态,人类便是其中一种。

我们一直以为,这种进化趋势是理所当然的,是必须的,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上帝的意志。

但在观看这个故事的过程中,我们的这种惯性思维逐渐被打破:同一种植物,可以开出多种不同的花;鳄鱼可以长出鲨鱼的牙齿;鹿角可以开花;熊可以说话;树木可以长成人形......导演用这些不断地提醒观众:生命演变,是存在无数的可能性的,任何一个偶然因素的出现,都可能导致生命形态走向完全不同的方向。

在这个故事里,导致生命演变出现不确定的关键因素便是“折射”(影片开头,导演用女主角和丈夫隔着水杯相握而显得变形的手做出了暗示),从天而降的陨石制造出了一个独特的生态环境,在这里,决定生命演变的DNA也是可以折射的,不同的DNA经过折射,相互杂糅在一起,于是出现了前面所见过的在我们看来变异的生物。

而离陨石越近,这种折射的效果越强,甚至可以折射出另一个完整的自己。

影片最难理解也最核心的,是结尾部分。

心理医生在灯塔里说的那些话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她变成了那些粒子(如果这可以叫做粒子的话)?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灯塔”这一意象所代表的含义,在哲学领域,灯塔意味着终极真理,是最终形态,影片中,陨石恰好落在灯塔里,折射以灯塔为中心向周围展开,女主角离灯塔越近,就表示她离生命的终极形态越近,心理医生所说的那段话,正好揭示了生命的终极形态:湮灭,即无形。

但无形不等同于毁灭,无形的生命就如空气一样,看不见,摸不着,但无所不在。

当女主生还归来后,那个身穿防化服的科学家问她:是外星人吗?

你看到它长什么样子吗?

是碳基生命体吗?

女主完全答不上来。

所以当心理医生明白生命的终极形态后,在这个特定的生态环境里,她化为了那一团形状不定的粒子(即生命的终极形态),实现了自身生命体的升华。

那么问题来了,女主角的丈夫是第一个来到灯塔的人,按理来讲,他应该是第一个在生命形态上得到升华的人 ,但为什么他没有升华,反而选择了自杀呢?

这是因为有形生命体具有思想而带来的局限,当人类这种生命体还处于有形阶段,自然会具有思想,而终极形态的无形生命体因为其本身的特点,是没有思想的,更没有因思想而衍生出的生命文明,正是这一矛盾,导致女主角的丈夫无法达到生命的终极形态。

生命一旦进入到终极形态,就表示生命不再存在“自我”,女主角的丈夫认识了生命的终极形态而无法到达,同时对“自我”这一关乎人类存在的根本定义产生了彻底否定,不得不选择自杀。

而心理医生与女主丈夫恰恰相反,在影片里所有时候,她都表现得像一个机器人,只有目标,没有思想,所以她能和生命的终极形态产生反应,完成升华。

女主的复制人又为什么阻止女主走出灯塔呢?

当女主给了复制人一颗已经启动的炸弹后,复制人为什么没有再拦着女主呢?

其实仔细观看不难发现,复制人并没有刻意阻止女主走出灯塔,因为它是复制人,没有思想,只能模仿本体的动作,只是它的模仿动作恰好成为了女主走出灯塔的阻碍。

说到这里有人会问:复制人没有思想?

那女主角丈夫的复制人怎么解释?

还有女主角的复制人为什么在拿到炸弹之后没有再模仿女主的动作,而是主动用炸弹炸毁了灯塔?

注意两个细节:1,.女主角丈夫在自杀前曾说为了妻子和自己的复制人有过实体接触;2.女主在递炸弹的时候,和复制人有实体接触。

这说明,当本体自愿与复制人产生实体接触的时候,复制人就拥有了思想的能力,进而可以自由行动。

由终极形态生命组成的复制人为什么要炸了灯塔呢?

灯塔真的被炸了吗?

“折射空间”也随着灯塔的毁灭而毁灭了吗?

灯塔确实被炸了,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折射空间”依然存在,实际上,复制人之所以选择炸毁灯塔,就是为了让这个空间覆盖整个地球。

而事实是,“折射空间”确实正在覆盖地球,女主角丈夫的复制人刚从“折射空间”出来时,由于完全不适应空间之外的生态环境濒临死亡,但结局时他又没有任何理由地完全康复,这说明起码在人类这个研究基地里,空间已经完成了覆盖,生态环境已经被改变(女主喝完水时,水杯内反液体流动方式),只不过人们还没意识到。

说了这么多,有个最根本的问题还没说到:这颗陨石,这个外星人,这个终极形态的生命体,既然它没有思想,那它做这一切又是为了什么?

其实,需要理由吗?

单细胞又为什么要分裂成两个呢?

也许最低级的生命体和最高级的生命体都没有思想,但却都有目的,出于本能的扩张自身的目的,如这个宇宙。

 3 ) 消灭地球人?——存在和不存在,本身就是伪命题

两小时前刚和朋友们看了annihilation,在shake shack吃薯条讨论了一个多小时,新鲜热辣的讨论结果在这边记录一下。

全场剧透!!!!!!!!!!!!!!!!!

没看电影的赶紧撤吧!!!!!!!!!!!!!!!!!!!!

名词解释:K2 : Kane的复制人L2: Lina的复制人Area X: 出现异象的区域失踪了一年突然回家的丈夫是谁?

丈夫失踪了一年天天哭成泪人的 Lina是 Kane 的复制人(简称 K2)。

Kane用闪光弹自杀之前对着镜头说,“我的思维就像液体一般,我不知道我是谁,我可能是你,你可能是我”,当下我很困惑以为Kane只是疯了,然而镜头后的人走进画面里回过头来,脸正是 Kane 的脸!

Kane 的话正是对他的复制人说的。

这不仅解释了既然地上的骷髅是 Kane 可故事开头 Kane 却回家了,而且“复制人”这个概念也能被接下来复制 Lina 的情节所解释。

突然回家的丈夫( K2)咋出现的?

Lina 一逃出洞口看到复制人又在面前基于 K2、L2 都是复制人,我们比对二者分别展示的性质可以略窥外星人的共性。

L2 刚复制出来的时候被Lina机枪扫射,Lina发现 L2 刀枪不入后扔枪逃跑,逃到地洞上面看到 L2 已经站在面前了。

因此复制人有瞬移/穿越空间的能力,K2 是直接从 Area X 瞬移到 Lina 家的。

至于啥时候去的,我猜是 Kane 自杀后马上去的,因为复制人会继承原体的意愿(下面解释),而 Kane 死前希望 K2 替他抱一抱 Lina。

复制人有多恐怖?

消灭地球人?

他们想干嘛?

讲讲复制人的几大性质。

性质1. 复制人复制原体的外貌甚至记忆,但不复制情感

艾玛这个突然回家的男人到底咋回事K2 和 Lina 在厨房的那场戏特别精彩,因为这里是整个故事里第一个与外星人直接对话的情节,即使当时故意不让观众意识到。

看完整个故事回过头来,K2 的每一句话都极具意义,因为他每一句话都证明着外星人的各个性质,而这些关于外星人性质的细节对于本片的开放式结局该走向何种方向非常重要。

比如他说“我认出你的脸了,就走了过来”,可以证明复制人可能能复制记忆;他在Lina说”我痛苦地等了你一年,你总该解释点什么吧“ 后说 “I don't care",能看出来 K2 对 Lina 并无爱意,即使复制了地球人的外貌甚至记忆,但情感没被复制。

性质2. 复制人没有主观意愿,而拥有原体的意愿L2 为啥用身上的火烧死了灯塔的母体?

一把火打赢大Boss (??)这个脑洞是猜的,为了能解释 L2 为啥用身上的火烧死了灯塔的母体导致整个 Area X烧得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按理说,一颗带有这么侵略性生物细胞的东西击中地球,好不容易能幸福地繁衍繁衍、生生不息,L2 作为和这堆外星生物同一阵营的个体不应该主动点火烧死自家兄弟啊。

唯一能解释的就是她不仅复制了外貌记忆,还在与原体身体接触时吸收了原体意愿,而原体 Lina 最希望的就是弄死这帮侵略物种了。

K2 为什么听 Kane 的话?

同一个脑洞也能解释为啥 K2 非得听 Kane 的话去帮他抱一抱 Lina,明明不受任何限制地可以想去哪去哪,从能力上讲他优越 Kane 这个地球人好几百个物理等级,干嘛听他说啥就是啥啊。

K2 如果有自我意识,有生物本能,来地球就是杀光地球人啊根本不需要听 Kane 的话、帮 Kane 录自杀遗言、还替 Kane 找 Lina。

这外星人大老远跑过来是为了当地球人好基友的??

性质2. 复制人的本我是”镜面反射“还有几个细节能佐证我的脑洞—— L2 刚复制出来的时候并没去攻击 Lina,而是一直在模仿她。

说模仿,不如说在”镜面反射“,因为它不是作为一个有思想的独立个体出于替代 Lina 的目的去模仿,而是有点令人头皮发麻的”自发性”。

这个来自外星的复制人一“出生”,就会“反射”它的原体。

人类宝宝饿了要哭要吃奶,小动物被打了会躲起来保护自己,但想想与其说这种“反射”是它的本能,更不如说是它的性状——像一朵花从土里出来,就是红的,“红”是它的性状,它不需要长成”红“的,却这样长了。

复制人不需要”镜面反射“地球人,可它就是这样的生物。

”镜面反射“,是它的性质。

可以说这个东西根本就是空的,没有灵魂的,它没有侵略的意愿,没有暴力的意图,它纯纯粹粹地反射,纯纯粹粹地生长,像你家后墙的爬山虎,它并没想过弄死路过的小草小花,但它就是默默地长成了一大片,所到之处寸草不留。

半夜一点半了该睡觉了的分割线。

继续继续 结局 K2 和 Lena 眼中一闪是什么意思?

结局二人抱在一起那会儿,眼睛变化有没有和上图一毛一样!

是的我也是看到这张宣传照才联系到这一幕: Lena 看着心理学家队长从口中喷射彩色光波,光又散成大大小小的光珠子,最后聚成一坨悬空的以诡异机制运动着的”云“。

或者你也可以像我一样叫它”复制人制造机“。。。

复制人制造机因此结局的眼睛变化暗示了光珠仍在二人体内,二人都是感染的。

我们知道 K2 自然是外星人阵营的,但如果没有结局这个暗示,我们没法判断跑出灯塔的 Lena 情况如何。

Kane 为何自杀?

遗言寓意什么?

二人同时眼睛闪光也可能有”交换物质“的暗示,在拥抱的瞬间二人的 DNA /思维/ 灵魂的一部分流动或者互换了。

这个灵魂流动 /思维流动的概念也正是 Kane 发疯决定自杀的原因,他被复制了一个新的自己以后,感觉到自己的思维/灵魂有一部分飘荡到对方的体内,而很有可能对方的一部分也在他的体内,他不再能确定有多少比例的自己还在自己身上,自己还是不是自己。

Lena 最后是感染了 /没感染?

最后的 Lena 是谁?

前一段说了,结尾的眼睛发光代表了 Lena 体内仍有外星生命体 --”光珠“,她是感染的。

Kane 的遗言也预示了 Lena 的命运——凡是被复制然后被接触的,都被交叉感染了外星生命,成为半人半外星人的东西。

所以最后的 Lena 没办法回答 K2 的问话 “你是 Lena吗?

”,并以半外星人的身份和全外星人身份的 K2 拥抱了。

L2 干嘛一会儿不让 Lena 走,一会儿又接过了 Lena 给她的闪光弹还放过她了?

到底是善是恶?

被 L2 压爆头的 Lena其实疑惑点在于 L2 不给 Lena 出门。

可是其实!

当当当!!

L2 根本没有不让她走!!

来让我好好解释一下。

说起来这个真的很好笑 Lena 其实一早就可以走的,L2 作为一个只为繁衍的无脑生物根本就没有“想法”这个来自地球人的功能。

她从来不会思考、决策、挖坑、使坏,她只会“镜象反射”。

(这个点我在“性质2. 复制人的本我是”镜面反射“'有讲)她不会为了杀人而做出拦住人的行为,因为这也是一个简单决策。

不过当然,不了解外星人的我们当时也跟 Lena 一样,被复制人吓尿了,刀枪不入还非站我们面前,分分钟被金属臂砍死啊。

所以 Lena 试着打了她一下,没打着还怎么着,反被对方的镜面动作秒了;打不过就跑呗,可 Lena 就这么不好彩使用了一个“推门”的动作去够门,又被对方的镜面推门给压在了门上;精彩还没完,Lena 被动的贴门动作也被镜面了,L2 也去贴门,我们 Lena 这下就给结结实实地夹在了门和 L2 之间,头还给挤破了。

整套动作下来的实质就是“作死”,大家不要把外星人想邪恶了,没有的事。

“复制”的概念在双鹿出现时早有预示休息一下的分割线留几个我也想不明白的问题,欢迎讨论——灯塔门口排成一排的骷髅是几个意思?

女主直接绕过去进门了,都不用困惑一下?

 4 ) [湮灭]的外星人入侵,多么高级

对宇宙的浪漫想象,由本能的对未知的恐惧所替代和支配。

作为一个基因生物学教授,女人拒绝了前情人同事的约炮邀请,回到家里默默粉刷房间 。

顺便怀念那已经失踪一年的军人丈夫,想到动情处,悄悄落泪。

转身,丈夫却出现在房间门口。

对于去执行的军事任务,对于一年的失踪,只有“不知道”、“不记得”、“重要吗”寥寥数语。

©[湮灭],女主和失踪一年回归的丈夫丈夫起先只是面无表情,后来开始抽搐出血,送去医院的路上还被人劫了去。

呐,生活彻底要被改变了。

是吧。

这是[湮灭]的开头。

一个引子,也是一个结局。

©[湮灭]海报改编自同名科幻小说的[湮灭]像是一个寓言,灭世与创世,以及对外星高级生命的幻想曲。

01.外星幻想[湮灭]里有一个叫做“Area X”的从天而降的秘境空间。

伴随着陨石而落,与世间隔绝,不断扩大,探索者无人生还。

娜塔莉·波特曼饰演的女主为了搞清楚丈夫在这里经历了什么,结成5人小队去到了这里探索。

©[湮灭],5人小队准备进入“Area X”最后才明白,这是外星高级生命改变人类基因、制造新载体的地方。

这当然不是多新的主题。

对外星或外星生命的幻想和探索,几乎贯穿了从电影诞生起的整个影史。

最早的[月球旅行记],几个科学家不仅登上了月球,还和月球人来了次不那么友好的面基。

©[月球旅行记],和月球人的面基用雨伞当武器,边打边跑,着实充满谐趣,又幻想味儿十足。

那可是1902年啊,梅里爱就让地球人拎着一只月球人回到了地球。

回想整个50年代以前,幻想外星生命的科幻片都和恐怖片、怪兽片或惊悚片结合在一起。

对宇宙的浪漫想象,由本能的对未知的恐惧所替代和支配。

1951年,[地球停转之日]上映。

©[地球停转之日],外星人降临地球外星人登陆地球,却不是来宣战的,人家义正言辞:“我们为和平而来。

”一反之前B级片中与人类生来敌对的外空怪物形象。

56年的[禁忌星球],电影开始就是一片浩渺的宇宙,一艘飞船漫步于其中。

©[禁忌星球],在太空漫步的飞船这时离69年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还有13年;离最迷人的星际幻想[星球大战]的出现还有21年。

人类对星际旅行的梦想就已经在银幕上上演。

幽深的宇宙与渺小的飞船,伟大的创造与浪漫的流浪,人类的自豪与自卑并存。

但[湮灭]显然并不一样。

[湮灭]里的外星生命体,显得缥缈无形,他们不以实体存在。

©[湮灭]中的外星生命体不具实体而只是以能量体的方式,改变界限内生物的DNA,再到最后复制甚或取代人类实体。

可以说,这种入侵,是在一种无形的过程中实现的。

02.無形入侵一个普通的夜晚,一种外星孢子降临地球,它们化作寄生虫,潜入人类大脑,然后夺取身体。

这种生物外貌与人无异,潜藏在人类世界中,吞食人类,一点点壮大。

这是日本漫画家岩明均的《寄生兽》设定。

©14年真人版[寄生兽]剧照《寄生兽》身上,可以看到很多经典电影的影子。

比如,82年约翰·卡朋特的[怪形]。

南极大陆上,科考队员救下了一只突然出现的雪橇犬。

结果,被这只外表是狗,实则外星怪物袭击过的人或动物,都发生了异变。

©[怪形],外表是人形,实际上是形态各异的“怪形”寄生兽或怪形的可怕就在于,从他们的外观无从辨别。

他们的细胞可以同化附属于人体,可以模拟人的身体动作、言谈举止。

一种无形之中实现的入侵。

更早的,可以追溯到56年的科幻经典[天外魔花]。

在[天外魔花]的小镇里,从天而降的植物孢子中,会生发出每个人的复制体。

©[天外魔花],可以生出复制体的豌豆荚容器小镇居民在睡梦中,就会被复制体替换掉,成为无痛无爱的“新人类”。

而小镇的沦陷只是个开始,复制人体的豌豆荚式容器已经开始被运往全国各地。

[天外魔花]开了这种人体入侵式的科幻片先河,简直是一部“温柔”的恐怖片。

“温柔”在,在这些片子里,从来没有搞出来大动静的武装入侵、飞船登陆。

甚至没有外星人的实体出现,它就这样悄悄地、渗透改变或复制替换着地球人。

©[天外魔花],男女主奔跑着逃离被异化就像是50年代的那个时代背景。

二战刚刚结束,又忽然进入到“冷战”对峙中。

战争带来的理想主义破灭,美苏对峙带来的神经紧绷,核危机下渗透进人体的不安与恐惧。

以及麦卡锡主义带来的信任危机。

就像是[奇爱博士]中那个坚持认为苏共“腐朽思想”正在通过水源散播毒害“正直善良”的军官一样。

©[奇爱博士],坚持认为苏共在通过水滴散播毒药这种人体入侵式的科幻片,就成了时代梦魇和人心不安的产物。

50年代的[天外魔花]有多具开创性呢?

后来同一题材被翻拍了三版,然后华纳还在准备拍它的第四版。

78年的版本,[人体异形]仍然有着经历六、七十年代(越战、青年运动等)后,理想破灭的含义。

©[人体异形]中最后的幸存者,但也未能幸免但再往后,随着经济发展的和平期,随着电影视效时代的到来,后两版就没有什么政治含义了。

[独立日]式的大规模外星入侵,开启了一个新的外星人入侵时代。

03.創世寓言[湮灭]的结尾,男、女主互相一个对视、一个拥抱完结。

男人是复制体无误,但女人是本体还是复制体,成了一个开放式问题。

我倾向于,男、女主是外星高级生命渗入人类世界的第一对,他们将是新世界的亚当与夏娃。

这是一个灭世,又同时创世的寓言。

©[湮灭]最后的拥抱,女主眼睛的变化是个暗示当外星生命体承担起了创世任务——我想起了[普罗米修斯]的造物主,想起了[2001太空漫游]最后变成透明光团的宇宙婴儿“星童”。

[湮灭]里,女主在地下灯塔见到了湮灭成彩色粒子的外星生命体,那一瞬间的意义——

©[湮灭],女主看到的外星生命体就好像是[2001太空漫游]里,男主在终于抵达伊阿珀特斯后,看到的那块“黑色石碑”。

©[2001太空漫游]中的黑色石碑这是新的进化,新的创造,新的未来。

在阿瑟·克拉克的小说《童年的终结》中,外星生命就带领人类进入了新的进化阶段。

人类可以从物质生命跳跃至一种纯能化的生命形式。

但更具蛊惑性的,是法国记者雷尔所写的《来自外星人的讯息》。

©《来自外星人的讯息》封面他声称自己面见过遥远星球的永生协会主席耶洛哈,以其之名向人类传递最后一道讯息。

即:人类是由高级外星生命创造的。

并且,他们有一天还会回来,带着人类进入星际文明的黄金时代。

在那些洋溢着乐观情怀的科幻神话里,外星生命常常是人类崇拜的神的化身。

但想想在雷德利·斯科特的[普罗米修斯]里:造物主工程师创造了人类,但最后,还不是又意图通过异形毁灭人类。

©[普罗米修斯],造物主工程师谁知道呢。

究竟是创世,还是灭世。

不过,[湮灭]倒真的是今年最让人眼前一亮的科幻佳作。

呐,永远不要忘记仰望星空。

这大概永远是好的科幻片能够给人的最好礼物。

-作者/卷卷毛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破词儿」

 5 ) 如何解读《湮灭》的开放式结局?

逃出来的莉娜应该是复制人,影片有两处透过水杯看到的手的影像,一处是开始时凯恩的手,透过水杯看到的手是相反方向的,很显然凯恩也是电影设定了的复制人,注意此处透过水杯看到的莉娜的手是正确方向;另一处是最后莉娜被胖子询问时,透过水杯看到的手也是相反方向的,显然莉娜也是复制人,真正的莉娜已经被烧死了,被烧着的莉娜还去抚摸了丈夫凯恩的遗体,然后爬向灯塔深处,将这个变异区域的根源引燃。

 6 ) 湮灭中涉及的物理,数学,生物,哲学专业知识

1. 这部电影对于观众的专业背景要求非常苛刻,适宜观影人群主要为拥有生物、物理、数学、哲学以及其它理科相关专业背景的观众。

否则这部电影会变的异常难懂以及不知所云,以至于大大降低观影体验。

本文作者将站在一个理论物理专业理科生的角度,介绍我所能理解的专业背景知识。

2. 闪烁(The Shimmer)的本质:电影中的科学家们对闪烁的本质也有许多推测(比如高维空间。

但其实,电影中导演已经给了我们足够的信息告诉我们它究竟是什么了。

首先影片开始,调查员问Lena她是如何活下来的,提到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她所带的食物只够两个星期但她却在里面待了一个月。

而电影之后,Lena从进入到出来的时间在她视角里也是差不多两周(离开同伴的时候是第六天,加上两天到海岸,然后到摧毁灯塔)无论怎么算都无法得出一个月的结论。

所以这里隐含的信息是,闪烁里的时间流逝速度和外界是不一样的。

作为学理论物理的人,自然意识到:产生这一现象的唯一原因就是一个强引力场(广义相对论中叫做“引力的时间延迟效应”又名皮夏罗效应)具体来说,广义相对论认为引力就是时空弯曲(很多教科书上说引力导致时空弯曲这句话其实是错的,因为引力在广义相对论中就是时空弯曲,时空弯曲也就是引力它们是全同的概念之间没有因果关系),而时空弯曲导致强引力场附近的时间流逝不均匀,也就是时间变慢。

根据广义相对论,固有时比坐标时正比于根号下的引力场度规,如果用史瓦西半径来表示的话:

其中Rs是史瓦西半径(即质量为M的物体形成黑洞的最小半径)如果影片中给的数据是精确的话,我们假定Lena来回一共花的十六天在外界看来是一个月(评论里有人说是四个月?

可能记错了?

不过应该不会影响结果的数量级),我们可以估算出这种强度的引力场是由一个密度是地球的10^10倍左右的物质所产生,改密度已经接近中子星密度的数量级。

并且那个引力场是一个局域的以气泡为边界的强引力场(虽然现代物理还无法将引力场局域,但理论上借助统一场理论其实可以做到)。

因此许多闪烁内的现象就得到了解释,强引力场往往对应着强电磁场,使得指南针和其它通讯工具失效;另外强引力场引起的逆康普顿效应以及韧致辐射笼统来说都可以称为“折射” ;最重要的是,强引力场附近往往伴随着单光子和双光子的产生和湮灭,而湮灭(Annihilation)就是这部电影的片名。

3. 分形(Fractals):影片当中Lena走进靠围墙的地方墙上都会有很多植物,以及那个死亡的士兵体内生长出细胞的形状。

我当时看到就觉得,这玩意怎么那么眼熟。

后来仔细一想,这不就是分形吗!

分形指的是具有自相似性的图形结构,简单来说就是无论放大多少倍局部的形状和整体的形状都是一样的。

物理数学和生物专业的一定相当熟悉。

数学上有威尔斯特拉斯曲线,物理学上有Bifurcation Diagrams分叉系统 和Boolean automata network(布尔自动机网络,(我前几天在系统复杂性这门课才刚学到),生物学上有珊瑚的形状以及动物肺的结构。

这些都是分形。

而分形的本质就是非整数维度的图形(比如在三维空间中的谢尔宾斯基海绵的维数是2.7268维。

威尔斯特拉斯曲线

Bifurcation Diagrams

Boolean automata network

Animal Lungs(是不是和影片中的植物长得一模一样)4. DNA折射:其实本质上就是基因工程,这是本片中最不科幻的部分了,因为事实上那些DNA的重组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现代生物学可以做到的事情,只是在影片中把它的过程简化速度加快。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最基础结论之一就是“进化的本质就是种群基因库和基因频率的改变” 这也就是为什么影片中提到的“它不是在毁灭,而是在改变” 闪烁通过DNA的折射加速了所有物种进化。

这里其实蕴含了对于现代医学的隐喻:现代医学对于基因层面的修饰筛选与改变已经让人类能左右生物进化了。

原本生物的进化是上帝的工作,电影中DNA折射也是外星人拥有的接近“神的力量”所产生的超自然现象,但现实中,这却是可达到的,而这正是用人之手,做神做的事情。

片中的Replicants,看似让人惊悚,但克隆羊其实已经是人类几十年前就已经做到的事了,片中只是把那只克隆羊多莉换成了长着角的梅花鹿而已。

5. 特修斯之船与本体论同一性:作为哲学的经典问题,特修斯之船所问的是一艘船在海上飘着,几年间一直有零件坏掉和更换,很多年后当整艘船所有的零件都换过一遍之后,这艘船还是原来那艘船吗?

换句话说,决定这艘船和原来那艘船是不是一艘船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是零件,是设计图?

还是什么。

这个问题在哲学上叫做同一性问题,对于人来说,确定我是我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这个问题学界都始终没有令人满意的答案,有人提出基因和表现型,但无法区分你和一个克隆的你谁是你;有人提出是连续性的记忆,但如果你失忆了就不是你了吗?

; 有人提出是大脑,但你如果和隔壁老王交换了一半的大脑那么谁是你谁是老王?

;还有人提出是意识,但如果你变成植物人了你就不是你了吗?

总之这一问题始终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

影片中,那个复制出来的Kane告诉了我们他不是Kane,但那个摧毁了自己复制体的Lena却没有回答。

正如那个著名的思想实验,人能够以光速运动的唯一途径就是在T1时刻在a地摧毁一个人并发送他的全部信息到B地,然后在T2时刻在B地用分子原子从新造出这个人。

不同的只是片中复制的Kane并没有记忆罢了。

6. 生物进化的终极方向:影片中调查人员问道Lena关于外星人的话题时候的第一个问题是“他们是碳基生物吗?

” 这个问题其实揭露了,人类大脑的局域性和有限结构必然使人类的理解能力有限,而只能用人类已经理解了的知识去揣测外星生命体的形式(比如碳基生物,或者硅基生物)。

而事实上,外星生物可能既不是碳基生物也不是硅基,而是像影片中一样,一种人类无法理解的形式,我们知道他存在却不知道他是什么,他想要什么。

而如果我们跳出以往对生物体结构的预测,寻找一种新的生命体结构,那么那种结构究竟是什么呢?

导演已经给了我们他的答案,而答案就在影片片名中【Annihilation】【湮灭】。

“湮灭”是一个物理学概念,描述的是粒子与其反粒子发生碰撞,变成纯能量(光子)的过程,霍金认为在宇宙大爆炸初期10^(-16)秒中那个热宇宙中包含了大量粒子的产生与湮灭过程,那个过程便是创世过程。

而导演想表达的正是人类进化的最终形态就是湮灭,湮灭让我们摆脱物质实体的限制变为纯能量,那时,人类遍不再被物质工具以及有限的大脑结构所限制,并且将真正有能力迈向宇宙的深处。

我觉得这,是导演对于生物进化的终极方向的最终回答。

细想其实也有道理,那样的生命形态真正能使人摆脱生老病死以及任何物质的缺陷,人不仅能够实现永生还满足哲学上笛卡尔所说的Perfect Being(完美实体)。

(倘若真正如此,那真是能有幸见证物理学,生物学,以及哲学在本质上的统一,作为一个理论物理的学生理解到这一层面后我无比兴奋!!!

)“世界本身就是从纯能量中来,最终也会在纯能量中热寂”转载不需注明出处,就说是你自己写的

 7 ) 从毁灭到重塑,是人非人,无限的可能性

深夜看完,久久不能平静,回来的一路上也和朋友谈的热火朝天,毕竟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带给我们如此强烈的震撼和探究欲望的作品了。

抛开惊艳诡异的视觉体验和令人血脉喷张的音效配乐,单单故事本身就已经足够精彩故事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被派去调查外星陨石结果失踪遇难的丈夫Kane突然回到妻子Lena的家中,然而却性格大变还突然吐血不止,妻子为了查明真相与一队女科学家再次前往调查该结界Area X,一路历尽艰险,发现陨石带来的外星智慧有着改造生物基因的能力,又是一番周折妻子逃走获救,最后与康复的丈夫重逢然而很显然故事不可能这么简单,值得辩证和探究的问题实在太多,这篇大概是写不成正经影评了,拿来讨论抒发满肚子的推测和疑问应该也是个不错的观后活动。

由于我也只是看完第一遍,可能会有一些不够细致准确的说法和理解,如有错误还请多多指正,权当抛砖引玉争议最大的问题可能当属逃走的Lena究竟是真是假,是否是外星生物的复制体?

我个人起初更倾向说她是假的:灯塔内复制“假铜人”的一段:完美模仿动作-铜人动作灵敏程度绝不逊色于Lena,将Lena挤在门上-力量绝对强于Lena且不希望她逃走,对出拳做出反击-可以察觉到攻击意图,那么即便是通过某种方法避开了对攻击意图的探知而将燃烧弹点燃后,铜人也没理由会放跑Lena(存疑)主要是之后逃出获救被盘问,那这个Lena按理说已经看过灯塔内的录像,已知丈夫Kane是赝品,但却仍然要求与他相聚而不是向人通报并要求处理或监控假Kane另有个小细节但非常重要:影片开头Lena独守空房坐在沙发上抽泣,“亡夫”Kane归来站在楼梯口踌躇,这两个镜头竟然和小组在结界内走进一间民宅时的两个镜头中的视角和建筑布局完全吻合!

故事的叙述是以得救的Lena口述来描绘的,而这件结界内的民宅,却成了Lena记忆中本来的“家”。

到这里,无论我们说这个本不应该存在于一直生活在结界外的真Lena记忆中的“家”的布局结构是虚构的,是外星智慧用结界内那间民宅为模板编造的,还是说这是导演给出的一个暗示,无一都把结论指向——Lena是假的,或者说至少不再是以前的那个Lena,后面会有补充影片整体乍看起来像是一队调查人员调查外来智慧发生种种意外,但仔细回忆下情节,还有一点很是蹊跷,便是那个神经兮兮的金发领导女Dr.Ventress:调查小组内各个成员进入结界受到外星生物的改造影响后,身体要么出现了肉眼可见的诡异突变(眼镜女植物化,Lena体细胞异常)要么背心女变得暴躁易怒 要么便当女/背心女被野兽袭击,唯独这个Ventress从没被袭击过 没表现出外观变异 甚至连一开始Lena短暂失忆和众人发现器械设备都失灵时Ventress都表现的好像习以为常或者早有准备一样漫不经心并没露出过很惊讶或在意的样子还催促众人收拾收拾赶紧上路。

在外面虽然大家都倒过苦水比过惨表过决心,等到了结界里看了开膛破肚肠子乱窜的遗留视频和尸骸再到有人遇难,每每有人打退堂鼓时,唯独这个Ventress义无反顾且毫无理由的只在念叨“我要去灯塔”。

一行人对结界内发生的奇异事物表现得过于幼稚且毫无准备,无论是装备 战斗力 还是心理上的,人员分配也十分不合理(前面那么多佣兵 军人都死光了,你这次派5个读书人科学家半个军人?

还都是女性?

)这很可能是小组的率领组织者有意为之 隐瞒其中凶险,而Ventress作为负责人之一似乎恰好有这个权利当只剩下Lena Ventress两人走散,分头寻找前往灯塔时,Ventress一个没有经过训练的心理医生竟然比Lena这个受过训练的前军人还早走出雨林到达灯塔?

再结合前面种种,以及海滩上大量的骷髅骨骸,实在很让人难以相信Ventress这是靠运气。

最后在灯塔低的洞穴里Ventress炸了,化作一台生物复印机,复制出了Lena的铜人。

那为什么先来的Ventress没被复制呢?

为什么她没变成外面沙滩上那堆白骨中的一员?

Ventress是被操控的内奸的可能极大这让我想到地球上已知的一种寄生虫,他们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宿主的思想,使宿主更喜欢做出暴露在天敌或捕食者眼中的行为,寄生虫以此在不同地域间旅行传播繁衍。

Lena所在这队又恰好是在上一调查队之后——那个成功归来但不久后就全部因癌症死亡的小队,而那时Ventress就已经是负责人了,上述种种实在让人难以不往一个结论上去想:Ventress在上一组人回来时就已经被通过某种途径“感染”了。

她的任务现在就是带人,带科学家,带知识带资料,带Lena进结界外星智慧有可能是在Kane被派进结界之后(甚至更早)得知他的妻子Lena有着较为丰富的生物知识(以及其他科学家的知识),正是初来乍到信息匮乏的它所需要的,于是一手安排了复制Kane>送假Kane回家>再利用Ventress派武装劫走Kane和Lena>引起Lena疑心和提供近在咫尺的调查机会>成功引Lena进入,诱捕猎物一样的放线钓鱼,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Lena这一队全是科学家这样......并不怎么科学的组队方式了。

也解释了为什么Ventress一路顺风顺水最后炸了,化作烟花——她的使命完成了更解释了为什么之前回来的小队癌症死了——那些也是复制人,但是缺乏某些关键信息导致没有成功适应外面的世界或者自身基因之类的没有编排好,就像写了个程序却出了bug一样,毕竟癌症说白了就是自身系统出了问题。

而Lena出来后,Kane康复了——它已经得到了所有所需的,完美复制地球物种基因的知识,也修复了Kane身上的bug。

-似真似假 是人非人的分割线-真人被取代,外星的完美复制品跑了出来,开始传播 繁衍 殖民直至征服。

我以为这就是真相,是片中所发生一切的因由结果。

但随着影片发展和结局的戛然而止,我想到了另一种更开放式 更深层次的可能性:根本没有所谓的真假。

Lena某种程度上还是本体,她确实逃了出来,却又某种程度上被改造 改良了。

甚至就连所谓的假Kane,也不一定只是个外星人复制出的傀儡抛开一些成见,不见得惊悚电影里外来存在都得像那些老套的外星人攻占地球,《the thing》里的那样对地球生物抱有恶意 想要复制 替代征服之。

促使我产生了这个想法的最直接原因是灯塔内DV影像中,Kane看起来像是崩溃自尽遗言的最后,Kane对着假Kane表达了“代我去看望Lena”的意愿!

这太奇怪了,是Kane在丛林里经历了太多超乎常理的事最后崩溃 临死前神志不清时想到曾经的爱人所以有此一言?

还是知道了Lena劈腿老黑害自己心灰意冷破罐破摔参加了这场十死无生的调查队而心生怨恨?

又或者.....假Kane其实不是“假”,而是一种更完美 获得了新生的真Kane?

这就不得不必须让我们往稍早一些的情节追溯:那只杀了便当女的黑熊学会了她的叫声,但是行为却变得既像熊又像某种其他未知生物,首先“熊”没有杀人吃肉 只是咬掉了喉咙(声带);面部眼睛似乎受损 但行动却不像是视力欠佳的样子,无论是追踪小队成员 走进屋内 从两人之间探出头 还是绕着三个被绑的人行走 且一直在模仿便当女的呼救声吼叫。

这显然不是一个熊该有的行为,而这其中也没有丝毫的肢体动作显示它的视力因面部残缺而出问题——这像极了最后灯塔内无脸无眼但行动准确流畅 还一直制造奇异叫声的“铜假人”形象包括Lena遇到的那两只动作完全协调一致的真·梅花鹿,眼镜女变成植物前的最后几句话说的十分超脱有仙气“我已经不想再涉足这些东西了”.....只想安静的做一棵与世无争无想无念的植物所有这一切,都在暗示这个外来存在做的事不光是改变我们肉眼可见的表象:篡改基因带来超乎常理的融合和变异。

这个外来存在真正在做的事更像是:“融合”,从思想到语言到行为模式,熊有了不像熊的行为 梅花鹿有了完全一致的动作 铜人模仿人的行为有能力设下阻隔一切电波交流的屏障,那么探知屏障内的脑电波交流似乎并不是解释不通的。

而那些篡改基因带来的奇怪生物可能只是它的副作用 是意外 是实验中的小白鼠,包括之前牺牲的大批调查员,毕竟我们不能指望一个外来存在生来就理解“生命”的意义到最后,DV中假Kane的出现则说明它的手法已经趋于娴熟,可以做出和真正人类无二的作品了片中只言片语可以了解到Kane进入结界内到重新出现在Lena家中的间隔时间很长,长到Kane可能已经参透了上面这一点,才会在临死前面对着假Kane质疑自己的生命和存在,最后留下那一句代我探望Lena。

或许在他的理解中假Kane已经是完美复制了他自己的自己 是更好的自己,已经可以取代自己了在本篇最开始存疑的Lena铜人手握燃烧弹却放跑了Lena这段,值得注意的是铜人着火并没有采取灭火的行动说明对火的危险性是陌生的,也就是说这个铜人很可能就是复制品,跑出去的Lena是真的Lena。

然而,经历了所有这一切的Lena真的还是从前的那个Lena吗?

既然有之前发生的一系列现象,甚至眼镜女活生生的变成了植物,为什么我们对所谓的复制同化取代这一过程的理解就一定要拘泥于取得体细胞>克隆>替代原来的人,这样俗套的 以我们所认知过的现代医学思路去想呢?

这个所谓的真Lena或许早就已经渐渐被“融合”了,从灯塔中醒来时脑海中既有身为旧Lena的求生欲望于是把一切付之一炬 又有逃出后身为被替代的新Lena对同族“假Kane”的关心和亲切感遂去与他相见相拥到最后,Lena Kane究竟是真是假,是人非人,似乎已经无法辩证了我认为,只要别被预告片误导成带着看探险打怪兽的惊悚片心态来看,那要理解这电影不难,至于理解到什么程度和方向就全看观众水平了。

导演Garland用了大量精妙又诡异的手段去描绘这一个美轮美奂却令人脊背发凉的乐园,何尝不是想让观众跳出世俗常理的思维方式,尽情感受 想象这个直到最后都没有给出实际形象的外来存在给我们带来视觉和逻辑上的冲击呢Annihilation湮灭,也有使事物完全解放 爆发能量的意味,与其说理解为简单的在剧情最后人类被逐渐征服 覆灭,我现在更倾向于对常识和成见的湮灭与解放--最后吐个小槽鳄鱼是伏击动物 只会水下偷袭从不上岸追击,人被咬住以后更不可能毫发无伤被救出来,如果说是和其他生物融合变异导致习性改变....好吧放在这个电影里的情况倒是可以有个合理解释(虽然还是很难理解那满嘴鲨鱼牙怎么没把人咬个血肉模糊)可你们守夜发现异常就不能回瞭望塔守制高点吗!

跑下来作甚!

这种智商掉线连Ventress都不背这锅啊!

但是瑕不掩瑜吧,电影真的非常棒打算回头要再去看一两遍,看看那几个床戏回忆片段到底是因为生物融合 基因和思想被乱改时产生的虚假记忆或潜意识暗示什么的,还是真的家庭感情暗线,又或者两者皆有

 8 ) 《湮灭》中的科幻设定有哪些亮点?

可能是你最需要的影评昨天才在匆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去电影院满足了心愿,看完之后第一感觉就是我在豆瓣上看到的所有影评都没有接近正确答案。

作为一部科幻片,影片里很多线索极其隐晦,对理工科出身的人也需要思考其来龙去脉,而影片和其原著本身(虽然并没有看过原著)也是难能可贵的有思想有价值有深度的科幻作品。

先自我介绍一下吧。

本科力学,硕士博士化学,现在做的和生物相关,工作性质也和军队相关。

算是和电影里需要的一些科幻设定点契合度很高了。

再说一下电影里这些科幻设定,其实如果你是一个高中选修理科的学生,同时平时又对科幻感兴趣,这些设定其实并没有那么晦涩艰深。

下面开始正文。

1. 这部影片和外星人没有任何关系!

从头至尾,影片发生的地点和影片里的内容,都没有出现外星空间和生物。

唯一把人们思维往外星引的,是一颗坠落的陨石,但即使是这样,影片仍然没有显现出任何外星生物可能出现的痕迹。

在我看电影之前,曾经看到一个影评说“这可能是异星生物侵略地球的新途径,它只是对地球的生命进行复制,来达到侵略的目的”。

影片里真正展示的是一种物理现象引发的灾难,而不是外星生命带有目的性的入侵,如果条件成熟,不需要这颗陨石也会发生这种现象。

2. 关于闪烁(The Shimmer)的本质影片中最核心的科幻设定就是这个Shimmer,叫闪烁也好,保鲜膜也好,或者是绝地求生里的毒圈也好,总之这个东西是导致灾难的原因。

影片中的女物理学家在临死前说,她关于Shimmer的推断是正确的,Shimmer折射一切物体。

这时我恍然大悟。

还记得她们在X区域丛林里时的绮丽画面吗?

X区域丛林里天空射下的彩虹光

影片里彩虹出现了多次彩虹是X区域的背景色,起初我以为这是电影的色彩手法,可以让影片变得更加魔幻诡异,但后来直到戴眼镜的女物理学家说到prism(棱镜)一词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一个东西:

三棱镜牛顿用三棱镜的色散原理揭示了彩虹的秘密,我们所看到的绮丽的彩虹其实是由于光线的折射引起的。

现在清楚了吗?

The Shimmer其实就是一个薄层的棱镜,它将外界的太阳光折射,导致在X区域内部弥漫着彩虹色;而Shimmer远不止折射光线这么简单,它折射所有物体。

一个棱镜怎么会折射所有物体呢?

在这里又要引申出一个概念:波粒二象性。

可能有同行或者科幻爱好者都听过公子哥德布罗意的故事,是的,德布罗意发现了物质波。

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光是波,而物质是粒子构成的,但德布罗意告诉我们,波和粒子是相通的,一个物质既是波,也是粒子。

这就是波粒二象性。

那么光是波,棱镜可以折射、反射光,我们身体(万物)是由粒子构成的,粒子也是波,棱镜能不能折射、反射粒子呢?

这就是这部电影的核心科幻设定——通常情况下,我们平时见到的三棱镜只能对可见光附近的波进行折射或者反射,由于衍射和阻挡,其他波长的波则不会发生类似光的折射和反射(具体知识可自行百度),但Shimmer是一种设定里“特殊”的物质,它对全频谱的波都有作用!

并且在X区域内部的某些波(比如电影里说的无线电、GPS等等通讯手段),Shimmer可以全反射!

全反射(图片来自百度百科)全反射的意思就是波不会发生折射从Shimmer中射出去,而是会100%反射回原介质,这也就是为什么在X区域内部无法与外部取得联系。

好了,现在我们知道了,Shimmer是一种特殊的介质,它具有内外异性,对外部的光线进行折射,对内部的一切波(粒子)进行100%反射。

3. 关于X区域的推测一个陨石坠落在灯塔里,形成了X区域和Shimmer,之前看见一个学理论物理的兄弟发影评@LPP,其中提到了X区域引力异常导致区域内时钟变慢,在X区域内经过一周,在外界好像过去了4个月。

在我看来这是有可能的,根据广义相对论,强引力会导致时钟效应,也会导致相应的磁场效应和湮灭,但是同时强引力也意味着对生物巨大的冲击,如果真的是那么强大的引力,小草根本不可能生长上去,而是会直接伏在地面,人也不可能正常直立,会被压成肉饼。

所以除了引力效应还有什么效应导致时钟变慢呢?

我认为是X区域内部存在某种介质,改变了这个区域的性质,减缓了光速(注意,是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要知道,在相对论效应中,减小光速也是可以引起时钟变慢的。

至于真相,emmm,那应该去问原著。

我只是提供一个不太可能的可能。

4. X区域的生物影片中反复强调,X区域内的生物的DNA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植物出现突变,动物身上长出植物,士兵体内出现爬行动物(这一段内容由于过于血腥,在影院被和谐了)。

通常情况下,生物体内的DNA严格按照程序复制,当出现错误时,生物体内的免疫系统会将错误的细胞除去,以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但是某些发生错误的细胞会绕过免疫系统,并且无限制地复制自己,这就是癌症。

从影片中可以看到,进入X区域的人大多数都因为区域内的强辐射而得了癌症。

这就不用多说了。

但是某些植物因为辐射+折射发生了串种现象,鳄鱼甚至长了多排牙齿(我立刻想到了多倍体),吃掉Sheperd的熊会发出Sheperd一样的声音,人身上会长出植物,这就有点玄幻了,根据影片,应该是某些生物的DNA经过Shimmer的反射,完全植入了另外一种生物DNA内,在另一种生物体内得到了表达。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这个世界是吃什么就长什么的话,是不是会有点像影片里这样?

这是题外话了。

X区域还有一种现象,那就是完美的复制体,影片中出现过三次,第一次是两只梅花鹿,第二次是Kane,第三次是Lena。

这个完美的复制体就更加玄幻了,在我的推测中,很有可能是接近灯塔的生物才会被完美复制。

灯塔处于X区域的正中心,在这里不仅仅是DNA会被Shimmer反射,连同生物体内的蛋白、无机盐、水等等各种物质都会被反射,形成一个新的复制体。

左图是在非中心点的反射示意图,右图是在中心点的反射示意图在非中心点,反射不会射到原生物身上,而在中心点,就像凹透镜的聚焦一样,所有反射都指向中心,导致了完美复制体的出现。

这其中的道理,emmm,我也解释不清楚了,算是电影科幻设定的一部分吧。

总结一下,一个陨石坠落在秘境的灯塔中,引起灯塔附近出现巨变,这变化中释放出的介质在区域(X区域)中组成了棱镜(Shimmer),棱镜可以反射区域内任何物质,导致了这个区域的生物出现异常。

强调一下,这个影片真的和外星生物没有一点关系[允悲]!

5. 电影的一些漏洞其实即使是原著,也会存在很多可察觉的漏洞,而偏离了原著的电影则更不必说了。

首先的漏洞就是,如果Shimmer内部只发生全反射,没有信号能传出去的话,那么外界看X区域内部将会是黑漆漆一片,因为光也是波,光也会发生全反射无法传出Shimmer,但是电影为了视觉效果,还是让外界能看见Shimmer内部了。

如果这样,在Shimmer内部可以通过光信号向外界传输信息 。

从Shimmer外部看内部第二个漏洞,如果Shimmer可以全反射任何东西,同时又可以将外部的光线折射进来,那么Shimmer内部将会是一个只进不出的体系,几年时间,其中的温度可以烧穿地球!

第三个漏洞,如果Shimmer可以全反射任何东西,那么为什么只有DNA被植入其他生物体内,而不是蛋白或者其他东西呢?

按理说,应该会出现类似海市蜃楼一样的反射产物啊。

第四个漏洞,那个被用刀割开肚皮的人,最终尸体没有腐烂,这是一点,另外一点,他身体里的爬行动物最终疯狂生长,长满了整个墙壁,在细胞生长的时候,需要营养物质存在,比如人活着需要食物,植物需要光线水和二氧化碳,那么疯狂生长的动物,他是从哪里获取的营养物质呢?

第五个漏洞,也是让我比较无可奈何的漏洞,Lena从自己的身体里取了一滴血就放显微镜下观察了,然后看到了细胞的有丝分裂。

首先,这个细胞的红色似乎暗示了红细胞,但是其实红细胞是没有细胞核的!

其次,人体的细胞是没有鞭毛的啊喂!

你这细胞周围一圈毛是要搞毛啊!

好吧,为了电影的表现力,这点漏洞也没那么关键了。

带有鞭毛的红细胞?

第六个漏洞,女领队在灯塔下方说出了Annihilation之后,就变成了一团光消失了,这里面有点意识流,但其实湮灭的过程并不是这样子,如果一个女领队那么重的人和她的反物质相遇然后湮灭,估计整个太阳系都将不复存在。

第七个漏洞,也是无关科幻设定的漏洞,这个指挥小组也太蠢了吧!

为什么不监测辐射就派人进入X区域?

为什么不给进入的队员穿防辐射服(铅衣)?

为什么不直接派直升机(无人机)去灯塔?

瑕不掩瑜吧,我觉得电影还是值得好评的,有些地方为了电影的视觉效果也是无可厚非的,原著应该很棒,特别是如果你想明白了原著作者想表达什么的时候。

以上一点拙见,希望豆友轻拍。

 9 ) 我愿世界大同(以癌细胞为基础的非科学假想)

一个不严谨的药学狗没有读过原著,所以我要乱抒发感想!

(不是癌症研究专业的所以在信号传导以及癌细胞扩散方面会有很多很多漏洞)由于记不住专业名词我乱用了很多名词:结界- Area X, 核心- shimmer, 女主- Lena, 老王- Lomax,女主丈夫- Kane, 领导女- Dr. Ventress, 自残女- Josie, 捆绑女- Anya。

除了流动蒸汽波视效,鲜明角色设置以及恰到好处的配乐以外,作为一名科学系学生还是会被这部作品里的设定给惊叹到。

虽然在一开始的不断插叙叙事中有点不甚清晰,但仔细回想起来整个引入过程是循序渐进的。

癌细胞自身繁殖失控,Area X里更则是先糅合同化再繁殖扩散,整个进阶是十分类似的。

女主在探究Shimmer真正样貌的过程,都可以想象是诊断癌细胞繁殖扩散程度的进展。

1. 引入加速细胞周期:女主作为讲师在影片开头提到细胞分裂,从子宫颈癌引入有丝分裂速度失控,为之后的结界里的生物快速繁殖做铺垫。

女主在后来查看河边小屋外共生的花朵,不同牙齿的鳄鱼,军事基地墙上黄色的霉菌,以及被割开腹部的士兵时,这些细胞/生物都是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继续繁殖的。

这也是为何她反复提到癌细胞,因为她自身也是细胞周期的学者,也是在反复强调结界内细胞同化繁殖速度惊人。

她随身携带的电子显微镜可以说是十分好用了,我猜有60X倍镜哈哈。

在从女主一行人进入到结界里时,他们就受到了各种各样生物的波长影响,我瞎猜这也是他们扎营前三天的记忆消失的原因。

不过要深究起来短期记忆储存和脑神经细胞塑化可能也和钙离子流通强度有关。

如果身体从未强行接收其他生物波长的话,这种排异情况或许会导致神经细胞塑化,这三天的失忆可能也是让他们无法从入口再回去的理由之一吧。

在主角半夜惊醒,在显微镜下观察自己的血液细胞之前,都可以算作Shimmer“癌变”初期。

细胞周期:https://y12hb.wordpress.com/category/unit-2/mitosis-meiosis-and-cancer/2. 异类生物波长的早期同化:影片中没有提到结界里的细胞为何如此快速繁殖的。

对比在边缘以及灯塔里同化程度以及速度相比,这可能是因为灯塔内的核心有更强的生物信号或者辐射导致。

他们越接近灯塔,所受到的影响就越大。

不止是身体上的,心理上也会有更大的起伏:捆绑女的歇斯底里、自残女的自我放弃以及领队女的半途而废可能不仅仅是由于旅途劳顿,而是被已存在过的生命体(尤其是之前的勘测队或者原本环境的生物)同化而产生思想改变。

就如同灰熊能完整模仿出受害者的叫声来讲,它所同化的是她生前最后且最痛苦的一刻,或许在那个时候的生物波长最为剧烈导致同化选择了这一段。

本来看到自残女变周树人(《刻刻》梗)还在想是不是个人意志也会影响到同化程度,但是又觉得不该这么解释。

从女主丈夫最后的视频中看来,他被推断在结界里待着超过了一年,而主角一行人不过是6-8天,每个人被同化的程度不同可能也和他们基因序列对于外界基因兼容差异有关了吧。

DNA复制需要一定的Primer和酶,这种生物多样性可能导致每个人的信号传导强度不同。

这也是一定的主角光环吧,与其说是信念强大不如说女主夫妻俩的基因都是被结界里的核心选中了。

于是我有了这样的猜想,离Shimmer的辐射越近,同化(湮灭)越快,生长因子越活跃导致新旧细胞更替越快。

片尾老王(对不起我只记得奇异博士了)问:他们想要什么,他们来这里的原因是什么。

女主答道:他们什么都不想要,我不知道。

这时候就已经被同化了吧。

所以他俩真是新世界的亚当和夏娃呢。

Proto-oncogenes,https://y12hb.wordpress.com/category/unit-2/mitosis-meiosis-and-cancer/3. 转移再生:如同每一个新物种入侵的科幻电影,我们就知道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这一段真是太棒了。

女主在灯塔洞里看到正在被湮灭的领导女,这时也是影片唯一一次点题,接触到核心真是这部电影的高潮。

首先我们看到领导女完全被吞噬,我们可知核心在吸收生物信息时可能是有选择的。

就如他们第一次在小木屋旁边发现树人,相应的提到了Hox基因。

(同源异性基因维基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0%8C%E6%BA%90%E5%BC%82%E5%BD%A2%E5%9F%BA%E5%9B%A0)生物形体演化中bicoid的浓度来决定了生物最终形态。

核心选择吸收外来生物信息的多少也可能是随机以及特异性的。

选择女主作为继女主丈夫之后的第二个“克隆体”可能是因为他俩能够脱离出结界达到真正的同化吧。

关于镜面克隆体的形成真是仿若一段激烈且优美的现代舞。

有着丈夫临死的躯体却有着孩童般的无知与求学,这个新的生命体到最终毁灭我们都不知道它真正的意图。

细细想来,它这种做法也是印证了self-destruction,而非suicide。

“自我毁灭”才能使结界外的人类放松警惕,而转移再生的(真)女主以及(假)男主,一个是被湮灭的外来生物,一个是被克隆的核心,这种组合对于原本的核心才是最佳的方式。

虽然还不知道他们在没有核心的生物辐射强度下是通过什么方式传递的,但拥抱真是一件十分快速的同化方式了。

如同癌细胞一般,之前的细胞自我死亡了(可能是被免疫系统或者药物所抑制),扩散后得细胞却能卷土重来。

Shimmer也一样,要想假装降低对人类的威胁就必须选择自我毁灭,再创造出新的世界。

Metastasis,https://y12hb.wordpress.com/category/unit-2/mitosis-meiosis-and-cancer/图片全来自简单易懂的第二手科普网站,有需要的朋友们可以在维基上随便读读看都是被写入教科书的基础知识。

关于生物辐射我都是瞎说的。

过度解读其实挺好玩得!

我都是瞎说的!

反正这部电影就是很酷!

 10 ) 删减的部分还是影响了剧情

上映版本的删减确实影响了剧情:1、影片45'28''左右——46'20''左右,删减了大约1分钟:女主老公(Kane)拿匕首剥开了队友的肚皮,并且看到肠子在蠕动,接着Kane用一只手半握着一段肠子,只见肠子在其手中蠕动,全程都被拍摄下来。

也就是看完这个录影后,小组队员们开始恐慌起来,影片67'处 Anya 发现自己的掌纹如先前看到的肠子一样也在蠕动并且发生变化,她更加不安了,之后又发现Kane与女主的关系不一般,也是她后面绑了其余3名队友的原因之一;2、影片62'处,删去了死于熊攻击队友的头部,此处可以很明显的看出队友的喉咙没有了,也埋下了熊发出人声的伏笔。

说实话,二刷才能体会到片中人物的情感。

自杀与自我毁灭的区别是什么?

弗洛伊德提出了人的死亡本能:会表现出侵犯或者自毁。

“自杀的人很少,但是很多人都在自我毁灭”,比如女主出轨毁了自己的婚姻, Josie通过自残来体会存在感。

参加行动的人都是在生活中自我毁灭的人,挫折、阴影因此循环却不自知。

女主也自愿参与行动,一方面是她的自毁倾向一方面是对丈夫的愧疚。

此时的女主想得还是太简单。

影片进行到39‘ , Cass 试探女主参加行动的原因,女主的谎言却换来了真相: Cass :我想这肯定有原因。

女主:你什么意思?

Cass:自愿加入这个小队...如果家庭美满,你不会做这样的事。

我们都受过伤。

之后 Cass 一一例举了队友的“伤”,包括她自己的。

经过了白天的对话,女主肯定想了很多,也应该猜到了丈夫的“伤”。

影片53'处,女主终于向领队问了自己丈夫自愿参加行动/“自杀”的原因。

作为心理学家&心理评估的领队首先向女主科普了“自我毁灭”,举了几个自我毁灭的例子,比如毁灭婚姻....看似漫不经心,实际是告诉了女主答案。

我认为以领队的身份,她必然知道每一个队员参与行动的真实原因:Kane,正如女主估计的一样,已经知道了自己被背叛,对女主的爱使其内心煎熬。

回过头来想想,Kane出发前特意对女主说:I do...love you.像是在解释什么,结合全片发现这其实是对女主的遗言。

领队:“其实,你也许比我更有资格解释这个问题。

”女主此时联系到自己把婚姻毁掉的事实,非常警觉甚至略带攻击性的说:“你什么意思?

”看到女主装傻,领队不屑的一笑转移了话题,给女主一个台阶下。

至此,女主最终确认了自己的自毁行为不仅毁了婚姻,还直接导致了Kane的“自杀”行为。

前方的路,她必须走下去!

自己的老公必须要救啊这下可好,团灭。

《湮灭》短评

哈哈哈哈哈整个片子的美工感觉是吃了迷幻蘑菇之后的视角,但是五个人智商全体不在线零防护措施就真的说不过去了完全是在搞笑哈哈哈啊

7分钟前
  • Pirouette
  • 还行

书是不好改,改成这样也为难导演了,但是,真的,好难看,节奏稀烂人物扁平线索不清,除了变态美学几乎一无是处

8分钟前
  • 黄青蕉
  • 还行

看完前10分钟,扪心自问一次;看完30分钟后,再扪心自问一次;看到结尾,还想扪心自问,发现胸口都扣烂了……一开始,我觉得这片子就是拍砸了……后来,我看了大银幕,觉得都TMD怪资本家……

10分钟前
  • 张小北
  • 还行

很有想法的科幻片,就是节奏太慢观赏性不够强。很能理解片中角色为何失忆,我看着看着脑子也会慢慢放空,忘记自己在干嘛哈哈哈。其实地球上的所有生命不也是因为40亿年前的另一种未知形式的影响才不断变异进化增长成现在的样子?可以拍拍续集。

14分钟前
  • 過期貓糧
  • 还行

导演在吃毒蘑菇,摄影在飞叶子,编剧在溜冰,很多画面都让我想高歌一曲“shine bright like a diamond”~

15分钟前
  • 榴莲包子
  • 较差

本想说难得遇到主演多数是女人的电影,结果逻辑站不住脚剧情也很迷,出轨女为救夫主动进圈,几个女精英进圈前就知道没有好结局还惊慌失措的撕逼互斗,亲眼看到被炸掉的是复制人,结尾又给人复制人活下来的感觉,灯塔前面摆着整整齐齐的骨头大概是装饰品很好看了。这无法自圆其说的片,3星都给高了

17分钟前
  • 较差

对这漏洞百出的设定实在不能忍,本着对科学的忠诚还是回来给个差评

20分钟前
  • 鼠斩车田万齐
  • 较差

特效没卖出来,故事也没讲好,本来是一个很带感的设定和很有思考空间的结局,但都没有很好的展现,不过倒是勾起了我去看原著小说的兴趣

21分钟前
  • 师诗尸
  • 还行

看见评分这么高再一次怀疑我的品味。视觉奇观+差劲的文本=空洞无物。外星人的形象像是arca的mv。故弄玄虚又把东西讲得明明白白,生怕观众不知道导演在哪儿哪儿安了个隐喻指涉...差劲的观影体验。

26分钟前
  • katsula
  • 较差

还行,还是值得看的。原著作者是现实中受过多大感情刺激才写出这样的故事……

28分钟前
  • 子文东🤪👻
  • 还行

氛围营造上十分有《降临》的感觉,悬念营造不错,第三幕的故事却实神来之笔,但在面子外面,其实应该还有不少可供解读的地方,比如异化,比如隔离,比如认知和理解等等,可以当科幻恐怖来看,也可以当科幻社会寓言来欣赏。好的科幻就是大概可以给人很多解读那种吧。PS:里面不少有趣的细节值得揣摩。

30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2018年已看045。在塑造异质感方面很成功,但波特曼又在这种异质氛围里异质。

35分钟前
  • 微笑迦朵
  • 还行

视效很赞,脑洞也超级大,有些镜头细想极恐。

39分钟前
  • 慕詩
  • 还行

氛围视听非常《降临》了,宗教元素联想到《真探》,末世的废墟美学倒是三部都表达得淋漓尽致,不觉得多好的片子,但还挺喜欢

43分钟前
  • jj73浅之
  • 推荐

每个人都湮灭了,而他们是否都获得了他们想要的呢?表面讲科幻,实则是借助生物学议题讲述人类和时空的更迭。色调摄影表演剪辑都很有水准,故事叙述不拖泥带水,闪回和留白都刚刚好,且后劲十足。快点定档吧,还想在大银幕上再看一遍。

45分钟前
  • RYZ
  • 推荐

一直吐槽国内有些国外电影片名取得不好,但这一次取名《湮灭》就特别文艺

49分钟前
  • 春风绿江南
  • 还行

神马玩意

54分钟前
  • 待删除
  • 很差

只能说千万不要让电影误导了不想去看原著,小说比电影好大概千倍吧,改编毫无亮点迷人之处都被改掉了原著党接受唔到咯,密集恐惧奇异拉丝和幻彩不如原著描写,一星给什么呢,给波特曼也不对,不是没演好而是如果人设不像电影那样不忠于原著选角上她不太对,给患了影院体质的自己吧感觉理疗了140分钟

57分钟前
  • 深夜声噎
  • 较差

a solid 4.5! prism refracts dna sequence的概念很有意思 布景实在太绚丽了 "大同"的世界有种病态的美 并没有觉得变异可怕/邪恶 Act3开始越来越飞 duality等主题联想到了twin peaks / 主角生物学家总闪回的出轨故事线存在意义为何?不解

1小时前
  • 小捌
  • 推荐

竟然觉得变成开花植物人的死法还挺浪漫的。

1小时前
  • 百城千世子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