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倒的骂声,好可怕啊.本来想只写两举简短附注给自己的,一看评论没一点肯定和鼓励的意思,于是更觉得要说两句好话以示支持,看看有没有人同意.我想也许,有时候一方面声音太大了把其实只是较小的声音压制得发不出来,可能双方势力悬殊原本没那么大的。
其实我觉得没那么差啊,至少挺好看的,挺好看下去的.不过很可能因为从导演到三位主演都是我喜欢的艺人,所以我会从头到尾带着期待很用心的看,所以比较容易投入。
不过我也不会盲目的说它是部优秀的电影,它不是那种充斥着导演理想充满野心或技术炫目的电影,它只不过是一部试图取悦观众的商业片,但是我不能抹杀导演的诚意,至少他有用心。
可能你喜欢的人,你从心里就愿意肯定他,所以他的话你也特别能理解.张导说大众对电影的要求太高.我觉得毕竟张导第一次导电影,而且电影和电视剧的差别太大了.我们都主动看了太多把观众当白痴的敷衍了事的商业片,怎么依旧津津有味鲜见怨言呢,是不是宣传越大主创越说自己用心,到时候越要把话往狠里说才显力度呢.也许前者是吃了哑巴亏没处说,后者觉得有被欺骗之嫌.至于张导说,只希望观众在看的时候有时候能哑然失笑有时候能稍稍被感动就足够了.我觉得他们努力做出的这部片子以及不高的要求在我身上已经达到了.演员的表演我觉得都没有问题,淳朴自然也很到位.但是天佑这个人物本身的设置有点问题,白白浪费柏芝很好的演技,让我有点无法接受这个人物.导演意图讽刺娱乐圈的丑陋现象,本来我们只是听闻无法想象,现在则只是把听到的看到他们演出来依旧无法真正感受艺人的无奈和悲哀,反而觉得这方面情节简陋生硬没有说服力.而且是不是把艺人和运做在娱乐圈里的商人表现的过于脸谱化,分明的好人和坏人安排不适合成年的思想成熟度.如果可以把娱乐圈的丑陋归结于环境世事逼迫的无奈或者多一点人性多方面的挣扎,片子的内涵是不是能深一点呢.至于我最喜欢的部分就是笔笔和胡歌的戏份,不明朗的爱情戏,虽然戏码并不很新鲜,但是感觉很好,应该归功于演员吧.所以虽然影片有不少我不惜喜欢的部分,但是我还是会推荐,尤其是像我这种有偶像崇拜的人,我相信你也不会介意张导第一次执导留下些许不尽如人意的.
看到很多人评论这部电影差劲,其实对之中的中国移动广告也是有些反感的说。
看这部片子起始是因为胡歌,然后最后还是哭了我从这部电影里面感受的,是“缘”这个字。
人生的缘分是多么的其妙,简单的相遇,甚至有时候是自认为自己在最倒霉的时候遇见一个来不及记住面容的人,可是缘分就是这么其妙,也许是之后故事的开始。
所以,淡然的面对遇到的所有境遇, 追求自己的内心,书写自己的故事,无关乎生命的长度与梦想的大小。
还有,感谢自己的幸运,好多时候,身边就有那么些自己没有注意到的人在帮助我们。
还有在影片的最后,我感觉到'爱",我不肯定这就是爱情,但是却是由于缘分的牵引,一种很美妙的牵引与遇见。
谢谢,导演。
(但是很希望这种简单而感人的电影,最好商业化别这么明显 = = !
)电影,好似人生,在那里,许多的灵魂被演绎着,我很感谢这些影视产业链事业的产生。
好多电影,我有时候更想去看里面想表达的情感,演绎的灵魂。
所以,当懂得去感受自己内心寻求的东西时候,很美好。
看完这片子,想起开头字幕里“总监制:冯小刚”、“导演:张国立”大概张受了冯的启发,冯用一部叫《手机》的片子,把“you have incoming call”的手机大大地炫耀了一把。
于是张就搞出个《第601个电话》,说是源自名人手机泄露事件,其实就是把索爱各款手机变着法的展示到我们面前。
索爱这个首席赞助商当得实在是值,1个多小时的广告片,还在一线影院放映,除了剧情弱智一点没什么缺点了。
所以我决定自己也要拍一部《3万5千的大哥大》,故事就写一个大哥大形状的外星人,派军队进攻地球,人类奋起反抗。
结果最后双方相互谅解,于是人和大哥大和平地生活在这个星球——其中人类的男主角和大哥大星的女主角还获得了跨越星际界限的幸福多好的剧本呀 nokia、moto赶紧来抢赞助商的位子吧,不过俺支持国货,所以国产厂商要赞助俺优先考虑——片中会有35000个手机列队进军的宏大3D场面,抓紧设计款式吧ps:周小笔同学演这种慵懒、受气的倒霉家伙很合适——春田和601里都是,不过如果只能是这种角色的话,还是更专注于唱歌吧。
看这部片子只有最后《号码》这首歌我还蛮喜欢。
当寂寞的生命遇见会唱歌的灵魂,生活的轨迹都会改变。
一个错误的号码,一首动人的歌,把三个原本不会有任何交集的人联系在一起。
易淑是一个默默无闻还有一点小自卑的女生,因为名字的关系让她觉得生活总是不尽如人意,男朋友被抢走,过马路掉井盖,就连六百分之一的号码错误都轮到她身上。
每一分每一秒都有打给天佑的电话,不胜其烦。
却意外地看见一条唯一不是表达爱意的信息,那是几句歌词。
“谁说 黑夜是孤单的 只不过是街灯变暗了 谁说 世界是黑白色的 只不过谁都害怕所谓寂寞的”也许是歌词里的寂寞正好触动易淑的心境,又或者她在歌词里找到了知音。
她默默地记下这个陌生的号码,电话里传来伴着吉他的温暖歌声,虽然只有简单的四句,却音律动人。
之后传来的是一个年轻男孩的声音,轻快活泼的语气带着一丝调皮,但更多的是阳光般的灿烂。
这么多天来他是第一个说她不是天佑的人。
晓文以为电话里这个女孩一定是天佑的助理,所以求她帮忙把这首自己写的歌推荐给天佑,一个单纯乐观的小粉丝,却有一个远大的音乐梦想。
医院总是带着苍凉冰冷的颜色,只有在太平间管理员老李头的房间里能看到满室花朵,他年轻时也曾是乐团的一名乐手,所以他会更懂得晓文他们的梦想,会比较期待在这悲伤的地方照进一缕暖阳。
晓文是一个身患绝症的大男孩,他的内心一定是充满无限恐惧的吧,面对消逝的光阴和不知何时就要终结的生命,他是否每一天都会无比眷恋夕阳?
直到在医院看见别人布置灵堂,听到哀乐骤然响起的那一刻,他才第一次流露出他的脆弱,他的恐惧。
之后的日子里,晓文就是抱着吉他在这里句句斟酌,字字推敲,把写好的歌词一段一段发给易淑,而易淑也会顺着歌词的意境接上一两句,渐渐的,成了一首完整的歌。
“咱们的歌写好了,今晚唱给你听。
”收到这条短信后,易淑满怀期待等待晚上的到来,甚至准备好了录音设备。
铃声如约响起。
“你在听吗?
”晓文对着手机深情投入地演唱,“音乐响起了 用它把黑夜点亮吧 生命的旋律是最美的声音 就让她成为永远的歌唱 音乐响起了 用它化做温暖的翅膀 眼泪会倾听天使的声音 是孩子的天堂 从来不悲伤”。
不管身在哪里,甚至不顾保安阻挠,更不去想自己糟糕的身体,这一次,晓文只想用生命演唱,唱一首点亮生命的歌曲。
当电话那边传来久违的声音,易淑只是静静地听着,我想她能听出歌词里寂寞的味道,能听懂旋律间渴望的灵魂。
但紧接着听筒里传来的却是一阵争执和拉扯的声音,而那个动听的歌声却或远或近执着的不曾间断。
晓文最终在拉扯中倒下了,同时掉落的还有那部被当做话筒的手机,落地清脆的声音让世界都瞬间寂静。
隔离病房外,乐队的四个朋友看着昏迷中的晓文,轻轻地唱起他写的歌,缓慢的旋律唤醒了晓文,他慢慢抬手艰难地向窗户伸去,和朋友们隔着玻璃相握,有晶莹的泪水滑落。
这一次的歌声里,有生命的乐动,有他们最执着的梦想,还有深深的不舍。
天佑是当下娱乐圈炙手可热的歌手,却看不惯经纪人的各种营销手段,她只想唱好的歌曲而不是公司给安排的那些庸俗元素拼凑的垃圾。
她说,歌手是为了歌而活着的。
所以天佑站上阳台的那一刻或许是她最自由的时刻吧,也就是这一刻,收到了那条改变命运的彩信。
视频里躺在病床上的晓文清唱着那首用生命谱写的绝唱,虽气息虚弱但并不影响真情的流露。
天佑看着视频不可抑制地哭出来,是被歌声感染,更是被晓文感动。
天佑亮了,天——又亮了。
最后的演唱会上,天佑终于演唱这首《你在听吗》,而易淑身边始终空着的座位似乎预示着什么。
“你还在听吗 天籁是我们的和音 所有灿烂的笑泪 终将融化成动人的乐章”。
真希望,你在听。
虽然直到最后易淑也没能见上晓文最后一面,但就像歌里唱的那样,“电话打错了,却接通了心底”,以后的日子里,易淑心里会珍藏一个最温柔的角落,那里有一个单纯善良的男孩和一首动人的歌。
易淑也会因此而变得开朗变得自信吧。
而天佑,每次唱起这首歌大概都会落泪吧,一首拯救她生命的歌曲,她也会永远记得这样一个乐观坚强的粉丝。
至于晓文,在没有病痛的天堂依然会继续歌唱,谱写他的旋律,带去他的快乐。
有时候,我们只需要褪去浮华,静静聆听,听见生命。
刚看过由中国最广大电视观众耳熟能详的张国立导演并参与主演的《第601个电话》,它讲述的内容是轰动一时的“600位明星电话泄露事件”,由红极一时的超女周笔畅及无数男性影迷的梦中情人张柏芝主演,再加上郭德纲、刘仪伟等一干娱乐明星的联袂客串的国产“大片”,刚听这派头就够吸引人眼球的了。
但看完片后却有一种浓重的失落感,纰漏百出的剧情设计, 摸棱两可的风格定位,矫揉造作的拍摄手法,眼花缭乱的广告,不禁让我打了个寒颤,失望啊!
急功近利,漏洞百出。
片中倒霉透顶的女记者、身患绝症的男青年、满怀理想主义的女歌星,这三条故事线索还是很清晰的,但问题出在三条线索的相互交叉太少,尤其是女歌星这条线索,基本上是独立的,而女记者和男青年这两条线虽然有交叉,但互动还是太少,不足以撑起整部影片的叙事,这样一来,全片的剧情结构就显得松松散散,节奏拖沓,影片的故事性大打折扣。
剧情的许多不合理之处更是显而易见:在接到众多骚扰电话的女记者为什么不选择立即关机,难道偏偏要等到身患绝症的男青年的短信为止吗?
女记者再愚钝在笨拙也不至于在开会时不晓得把手机调为震动或静音,遭到老板的痛批吧?
在女明星毅然决定为音乐抛弃生命时竟会再去接一个不知道谁打来的电话吗?
最后关头女记者的同事告诉她女明星的电话一事交代的也太为离奇了吧……把观众当傻子来对待的弱智剧情,你愿意接受吗?
摸棱两可的风格。
这样一部以“600位明星电话泄露事件”为创作灵感的电影,很自然的让人想到拍成具有讽刺意味的黑色幽默片。
据查,张国立也有这方面的想法,影片开始女记者的倒霉经历,刘仪伟、郭德纲、魏宗万以及张国立本人的演出都是为了博观众一笑,幽默一把,但我并没有看到多少搞笑元素,甚至可以这样讲,我压根没被逗笑过;但从影片的实际效果来看,影片更像是一个透露着淡淡悲情的爱情故事,身患绝症的男主角,素未谋面的女主角,被电话和音乐联系到了一起,再加上略带韩片风格的唯美的画面以及煽情的音乐,影片似乎更想赚观众一笔眼泪。
两种不同的风格就这样被直接的杂糅到了一起,使得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一直有种别扭的感觉。
眼花缭乱的广告。
观众们在看电影的时候最讨厌受过多的广告干扰,导演在拍摄电影的时候都会注重在此方面度的把握,而此片自始至终都充斥着眼花缭乱的广告,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商业片,看完后剧情没记住多少,却只记得满眼的广告画面了。
不知导演张国立是故意作为还是真的忘记了,全片出现的赞助商广告之多,差不多有601个了吧!
我有查了下《第601个电话》的相关资料,它是中影集团和上影集团近年来首次联合投资、发行的影片。
作为今年暑期的最后一部“大片”,“中影”和“上影”在安排档期上煞费苦心,为了保证影片的票房,原本准备和《第601个电话》同期上映的几部进口片都先后将档期提前,最终让该片成为周末上映的唯一一部新片。
在加上笔迷的“保驾护航”,众多的广告“轰炸” ,上映大半个月后仅收获区区600万元,能不能收回成本还是个未知数,让一直在电视小荧屏上混得如鱼得水的张国立实实在在的栽了一个大跟头,这次相信张国力会明白这个道理:电影是一门伟大的艺术,不是应付了事的,更不应该沦为商人赚钱的工具。
在《电话》上映之前,一部没有任何明显压阵,投资仅有300万元的小成本电影《疯狂的石头》却因其精彩绝伦的剧情,一干演员本色真情的表演,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口碑,从而迅速风靡全国,一举席卷了2000多万元的票房,成为今年国产电影最大的惊喜。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其实中国的观众是很容易满足的,你只要用心去为观众讲述一个精彩的故事,用心去为观众拍摄一部像样的电影,观众会用实际行动来支持。
然而,可悲的是,现在中国的一些电影人连这点最起码的要求都做不到,可悲啊!
电影人要本着对观众负责的态度,竭尽所能的为观众拍摄出高质量的影片,将自己的一颗“诚心”交给观众!
娱乐观众,千万别错理解成愚乐观众,高压线触不得,《电话》的失败就是很好的见证!
对不起,我看的是盗版看完后觉得 买盗版都亏了!被骗是因为盗版上印着"06最新爆笑喜剧大片" 加上暑假打开电视就看到周BB等人铺天盖地的宣传 和张导对其演技的赞赏我没顶住好奇,看了好奇害死猫从头到尾,十分郁闷如果装白痴也叫演技,建议下次直接找经过医生专业认证的真正白痴去,那才叫本色演出张JJ在剧中的坚贞对比这个剧本简直就是天大的讽刺身残志坚的胡GG究竟得的是各什么绝症到最后我也没看明白,看到流鼻血以为是白血病,,但他不断地捂胸动作似乎又是心脏病...奇怪的是 一个听到奏哀乐的声音都会吓得面色苍白呼吸不畅的病人为什么在组乐队的时候不被鼓手吓死.... 胡GG做为一名乐队主唱的声音实在不敢恭维,他同伴们后来多次以F4的形象示人 也令人毛骨悚然.结尾莫名其妙的是周BB不知怎么就突然找到了张JJ,张JJ也热情地给周BB寄去演唱会的票 诚邀其与胡GG...这个不合逻辑的逻辑问题实在牵强得可以,,最可笑的是 周BB拿着2张票,根本没有把票给胡GG,,却坐在演唱会现场苦苦等候 胡GG在身边出现...真不知道是导演把咱们当白痴还是其自身就是一个白痴这是本人半年来看过最烂的一部电影,最长的一部广告叫601个电话完全是为了宣传索爱嘛但你看周BB的那电话,铃声单一难听不说,,连个震动静音设置也没有,,开会的时候还在拼命响....这叫人怎么用嘛.以后坚决不买索爱
无聊的时候在家里面点播了这部电影,看完以后觉得不吐不快。
欠扁,严重欠扁的典型浮躁作品。
导演:0分本来还算有点看头的故事,硬生生的被导演不伦不类的定位糟蹋成为一个超级怪胎,让人看完以后像是吃了几只苍蝇,想吐都吐不出来。
鸽子的飞翔第一次看到还算有点新鲜,可是出现了N次以后就感觉是导演黔驴技穷了,尤其是那个假牙的效果啊,压缩了的RMVB都能清清楚楚的看出来是低级电脑合成,真是对观众承受能力的一个嘲笑啊。
故事:40分换一个方式,老老实实的去拍,或者索性来个彻底的夸张如《春田花花同学会》,都是还算凑或的剧本。
演员:张柏芝:0分懒得说了,光是蹩脚的舞台演唱的几段,比春晚还做作明显的假唱,就足以给张小姐中国2006年度金酸梅奖了。
周笔畅:30分一句话:她还是老老实实的唱歌比较好。
电影嘛,她完全爆发不出来该有的情绪,以后客串就好吧。
胡歌:60分其实很烂,不过不能怪他,看得出来他演的还是比较卖力的,只不过角色本身被定为成为男生版本的花瓶,也就难怪他没地方发挥了。
病床上的几个镜头还有点可圈可点的地方。
整部片子里也就他一个人及格了。
客串的:郭德纲\刘仪伟\张国立统统不及格,其中张国立先生0分,还是剧本的因素吧,该出笑点的地方一点也不好笑。
灯光&剪辑&艺术效果:50分卖力了,不讨好也没办法音乐:0分乱七八糟的,起着关键作用的男主角编出来的几句歌曲,一点感染力都没有,旋律不优美,也不上口,更没什么深度,让整个电影故事成为超级扯淡。
周笔畅的片尾曲单独听还算可以,不过出现的位置不对,再加上最后几个硬生生的煽情的画面,苍蝇似乎就在肚子里飞来飞去的.....据说笔迷们为了支持笔笔,整齐划一的力挺此片,还惹得张大小姐不高兴,真是为难天下笔迷们了,想必几轮电影看下来,减肥效果还是很棒的吧。
好了,骂完。
希望中国不要再出这样的垃圾影片。
应该是张国立的电影处女作,也是根据去年几百位明星电话的大泄露的真实事件改编、发挥而来。
当然,电话泄露事件只是个噱头,影片真实表现的其实是张国立在娱乐圈打拼多年的心得体会。
明星只不过是经纪公司手中的摇钱树,任由幕后摆布,外表的光鲜背后,其实也有很多寂寞、无奈和挣扎。
当然,影片另一条线是孤独的小职员周笔畅和喜爱音乐的绝症患者胡歌之间因错误的电话号码引发的联系,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坚持其实是多么不容易的事。
我始终不认可周笔畅的表演,生涩,拘谨,在我看来比起上一部毫无进步可言,不过是借用她时下的火爆而已。
周笔畅演技尴尬,张柏芝没足够的表情,胡歌镜头少,演技青涩。
可并不妨碍我喜欢啊,娱乐圈就是那么脏,想把活人逼死,生活就是那么残酷,要把活人变成行尸走肉,可也有人想活着,拼命抓住每一天。
晓文救了要跳楼的天佑,救了对生活麻木的易淑。
也救了现在在黑色深渊的我。
他那么想要活着,而你面前只是一个低洼,你又凭什么一蹶不振!
张国立导演的电影。
是因为里面有周笔畅才对这部电影有所期待,看完后事实也证明剧中就周笔畅的表现还值得一看。
《第601个电话》,主要的故事情节是网上有600个明星电话被公布,其中有一个号码被弄错了,即张柏芝所饰演的明星天佑的电话号码被错写成周笔畅所扮演的易淑的电话,从而引出了一段病危病人为偶像写歌,却碰巧救回了正要自杀的明星的性命的故事……很没意思的情节,故事有些俗套,而且整部影片都是在给索爱手机做广告,倒是饱了眼福,看了索爱不同型号的机子。
觉得K550C还是挺好看的……看完了这部电影,突然发现张柏芝不再年轻了,特别是脸部特写的时候,有些不忍心看下去;笔笔的演技不好,这不看也知道,不过还算过得去,有些本色的味道;至今才发现,原来胡歌长得还挺帅的,只是看消息说他最近好像在浙江出车祸了,唉!
《第601个电话》,如果不喜欢周笔畅,这部电影就不值得看。
不仅仅是因为胡歌~
国立啊,你还是当演员吧
一个错误的号码 多了一种缘分
2006-8-24 我很帅很帅,是那种你闭上眼睛才能感觉到的帅……(好像是这样)
很早以前的电影。
我也就记得周笔畅的歌了
笔笔,胡歌。。。
剧情都不记得,我只记得我一人去看的电影。
五星好评
这编剧是干什么的呀 歌也太难听了……
冲着笔笔去的,剧情很失望,但她的表现很令人满意哦
其实我挺喜欢的,还买了书看。。。
张国立这拍的什么啊
青葱胡是我唯一的心灵依靠啊
有点玛丽苏的味道
对剧情的印象好深刻……周笔畅那个呆表情
看滥片榜,突然看到这个-0-~这片简直令人发指。。。。话说,当年还是跟人在电影院看的,那经历真是太不堪回首。。。。
立意可取,能看到能量与灵魂,但电影呈现近乎零分。
vcd
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