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闯进太平间的是巩新亮的大胸,白色床单覆盖下的病床和嘎嘎作响的高跟鞋,让影片充满恐怖氛围,但在护士装裹紧的三围下,这种恐怖有了一丝奇怪的发散和扭曲,进而跌进更为恐怖的梦境,被揪起的情绪也只好跟着层层递进,直到被惊醒的刹那。
影片故事的发生地因为主人公“化妆师”的职业,而被安排在太平间里,作为惊悚片,这是制造故事的理想的场所,但场景的设置,只是为故事做舞台铺垫,还需要人去给故事找进入的理由。
因而“发明”了闺蜜,尚华、王希维的加入,让故事多了一点趣味——养眼美色,就是趣味。
但也有导演的恶趣味所在,突入莫名插入的一段“视频”,以小故事的面貌,简单粗暴的“吓”了观众一跳,然后嬉皮笑脸的说,这是开玩笑。
因而在这种态度下,太平间显然已不能满足影片对恐怖氛围的需要,于是便把恐怖植入更深层的梦境交错中,以符合心理描写的虚构结合现实境况下的情绪延伸,在长腿林立的美女间,打开恐怖之门,植入死亡阴影和杀戮阴谋。
其实影片中的阴谋和杀戮并不曲折,女主角媚媚的梦魇与困扰,来自对曾经带来姐姐死亡的灾难的触目惊心,以及酷似姐姐的闺蜜车莉的意外死亡,闺蜜三人组因为男人的闯入,被迅速瓦解了。
因而故事变的黑暗起来,猜忌,谎言,欲望,在恐怖游戏中,左右着角色的行为。
其实影片应该属于另类惊悚喜剧,在渐次解开谜底的过程里,既有闺蜜间的情感依托,亦有幕后黑手的阴险狠毒,太平间的静态和梦境的动态,无需动脑,自动形成恐怖氛围,而依附恐怖的夸张和转折,则带来意外的喜剧效果——突然打开的教室窗户,以及吓到躲在桌下的心理学老师,确实会让人忍俊不禁。
加上巩新亮、尚华、王希维三位性感女主角的身材,用“胸大”“无脑”来形容影片,再贴切不过。
管她什么台词演技,管他什么故事逻辑,持胸,吓人,足矣。
但从另一方面而言,看完午马老先生的这部遗作,还是不免令人唏嘘的,老人一生心血,都交托给了银幕,如今天人两隔,只得在光影中再见音容,确实颇多无奈。
但老人在近古稀之年拍摄这样一部影片,无疑是对年轻人生活状态的兴趣,也借着故事中的人物,讲多年感悟:选择在太平间工作,是因为喜欢和亡人在一起,因为只有逝者才是最真实的,永远不会欺骗你——对真实的执着追求。
午马在影片中有在太平间上香的一场戏——亡人到了该吃夜宵的时间。
吃过夜宵,今夜,有一场好戏在等着他们……
文/淡蓝七星午马的逝去,让人唏嘘感慨,他的遗作《化妆师》里有句台词叫:看透生死;也许,世事无常、生命脆弱。
我们带着伤感缅怀一下“燕赤霞”吧,希望那里绿草如茵,没有雾霾。
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春天里,天天听着看着飞机去哪儿的悬疑连续剧揪心,还不如实实在在去电影院里感受一下惊吓和生死的阴谋与悬疑,然后带着放松和欢乐继续生活。
作为惊悚悬疑恐怖类型片的爱好者,我们其实特别喜欢跟随身材傲人性感美艳的女主,一起面临诡异与危机,阴谋与艰险,然后尖叫、哭泣、奔跑、挣扎或者反抗,这种代入感和体验,就是恐怖悬疑片最核心的基本,美好VS恐怖的两极化碰撞,是释放压力宣泄满足内心的绝好糖果。
所以,大胸女神巩新亮面无表情的在太平间面对尸体、历经沧桑的世外高人解读死亡的淡然、腹黑帅哥抢夺神秘珍宝引发凶杀血案。。。。。。。
这样的桥段和情节,无疑是很多人都喜欢看的。
不过,我们是不能怪力乱神、不能基调晦涩、不能真的吓到人。。。。。。。
所以,这还是一部惊悚喜剧,是一部裹着恐怖悬疑内心欢乐甜蜜的跳跳糖,“人生的三大乐趣:吃饭睡觉吓媚媚”的美女闺蜜生活,在历尽艰险死亡的威胁查明背后阴谋之后,其实是午马对人生和死亡的更深层表述:“与死者为伴,只有逝者才是最真实的。
”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在薪火相传延续千年的时光漫步里,我们沉淀累积了世界上最悠久灿烂的神秘文化财富,从《山海经》、《梁祝》、《牡丹亭》、《西游记》到《聊斋志异》等等等等,作为东亚文明的顶级大国,毫不夸张的说从东北亚到东南亚的列国的文化,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影响。
作为一个文化大国,在改革开放缔造伟大复兴辉煌的时代进程中,我们拥有了快速发展不断成长的美妙神秘文化类型电影市场,从《黑楼孤魂》《夜盗珍妃墓》到《枕边有张脸》《孤岛惊魂》《地狱的第十九层》等等,逐渐都成了一颗颗惊悚恐怖脆皮的欢乐夹心跳跳糖。
这一点必须要感谢我们的电影审查制度,否则,我们就会被我们自己制造的各类精彩吓人的恐怖惊悚大片给吓的没有办法正常生活,更何况努力工作使劲儿挣钱实现中国梦。
就是在这样特殊的限制和环境下,我们看到了午马作为一个老戏骨的机智和幽默,电影《化妆师》的全片中:在太平间诈尸、诡异录像、恐怖短信、幻觉飘忽、阴风大作等场面的之外,让无法实质上具备恐怖惊悚类型片元素的尴尬,转换成了港式恐怖喜剧特有的融合戏剧效果,这样的调味和创作,不由得让人怀念起香港电影里那些诙谐有趣的经典:倩女幽魂、一眉道长、开心鬼等等等。
时代在前进,生活也在继续,我们会铭记经典的电影、缅怀逝去的艺术家,迎接明天和未来
这是午马的遗作,听着这部影片的名字还以为会很好看,我极少看恐怖片的,重口味的可以接受,但是鬼片就有点不能接受。
豆辩的评分好低,我的评价也好低,剧情不够紧凑,整部片跟化妆师真的有关联吗?
不如叫夜明珠案好了,不过夜明珠的来龙去脉都没有交代,究竟它是何方物体竟然让坏人起杀心?
更离谱的是车莉怎样死的?
虽然是悬疑片但也起码让人知道高俊怎样杀她吧,究竟是高俊亲手杀还是怎样啊?
貌似是买凶杀人,这是鬼片吗?
怎么这么像爱情破案片?
究竟鬼真的在里面存在吗?
雯雯她也太大题小做了吧,车莉死了后怎么就这么紧张了,搞得好像人是她杀的一样,原来她只是抢了她男朋友而已,晕啊,开头车莉讲她有个不能公开的男朋友,我就好奇了,究竟是何方神圣,到最后才知道原来只是一个奸商而已,更晕了,你把我的好奇心都一一给击碎了,开头看它的时候还带着紧张的心情去看的,看着看着怎么就越来越轻松了?
哎,好多吐槽的地方,不一一讲了,幸好整部片不长,总的来说就是不恐怖不好看。
如果恐怖片只讲恐怖不讲其他有的没的会是什么样子。
想到这个问题我回忆了下看过的国产恐怖片,然后摇摇头。
早期国产《聊斋》系列、《山村老尸》系列电影都曾被人津津乐道,近些年恐怖片成为国产电影最为薄利多销的一种电影类型,被广泛而大量粗制滥造的生产。
加之不能出现鬼也不能过分血腥的审查限制,使得嗑药幻想精神分裂成为主流,整体作品状况乏善可陈,鲜有惊艳之作。
以鬼马大师午马先生为首的《化妆师》团队为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听感受,显然研究了大量各国恐怖片,借鉴了很多经典恐怖电影的优点,吸取了《沉默的羔羊》、《闪灵》、《寂静岭》等影片的黑色惊悚风格,并融入了大量中国传统元素在影片中加以运用。
《化妆师》以太平间的阴冷为基本色调,加入美女的诡异,形成视觉上的鲜明冲击。
配合太平间的鬼影、冷藏室诈尸的尸体、迎面而来的怪异面孔等万变不离其宗的传统视觉冲击,以及金属风格忽缓忽急的恐怖音效,给观众一种压迫不安的焦虑感。
《化妆师》有够吓人,但在客观条件下,影片质量却没能摆脱国产恐怖片固有的习俗,比其他恐怖片走得更远。
中国恐怖片最大习俗是——玩虚的。
既然在中国,恐怖片不能直接将恐怖,那么制作者只能跟观众玩“虚”的。
中国恐怖片可能是心理片、阴谋片、悬疑片、魔术片,唯独不是恐怖片。
所以观众看到最后会发现,主角要么有心理阴影,要么为了掩饰某个阴谋,要么只是一宗扑朔迷离的刑事案件。
以鬼“映”人,本身是一件非常好的表达人性的方式。
但也因为中国恐怖片只能以鬼“映”人,不得不以鬼“映”人,显得落于俗套。
在重重阻碍之中想要杀出新意,绝非易事。
不过《化妆师》导演找到不能忘“本”的主旨,将戏份的重点不是放在惊悚可怕的设计上,而是更加突出处于“大灾大难”面前,身处其中的人物心理与情感上的变化。
这种变化同样是微妙而诡异的。
中国恐怖片另一大习俗是性感美女玩惊悚。
性感美女一方面可以有效吸引男性观众,一方面便于营造恐怖气氛。
而且中国地大物博大波妹那么多,不大的成本选个还算优秀的来积极配合演出与宣传,是好事儿。
在通常的恐怖片宣传中,大波妹如何被角色吓到不能自拨,现场遭遇闹鬼,也都是惯用手法。
虽然未必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聊胜于无。
尽管《化妆师》也未能免俗,但在整体选择方面,观众可看到创作者的用心。
影片不仅女主角选择了因大波而出名的巩新亮,更看似走极端的将其设定成为一名工作便在太平间的尸体化妆师。
与其配戏的同样是两位漂亮姑娘。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化妆师》这出戏就看这三位好闺蜜,如何在午马先生的引导下,暴露本性,自相残害。
文|苏筱兀
内地恐怖片历来是夹缝求生,由于尺度问题不能有鬼,也不能过度血腥暴力,因此总是幻觉或精神病题材,但是我们的电影院是面向全年龄阶段的观众,所以恐怖片又是必需的。
所以《化妆师》就在这种情况诞生的,巩新亮、大左两位帅哥美女,负责拉拢青年观众,午马导演遗作又成为卖座噱头,影片却属于另类惊悚喜剧。
《化妆师》邀请来《夺命心跳》导演张琦负责监制,此君近来编剧的《我的儿子是奇葩》火爆荧屏,所以他对于恐怖片氛围和节奏的把握非常精准,也具有独特敏锐的商业眼光。
但是中国电影没有那么大尺度,在有限的空间内如何让观众在影院里担惊受怕?
这个问题必须解决。
虽然国产电影不能直面妖魔鬼怪,但是通过音响和灯光的营造,还有曲折的故事以及到位的悬疑元素,《化妆师》的这部国产恐怖片依然能让人在影院里惊声尖叫。
例如诈尸场面,太平间看似一群尸体躺在那里,瞬间睁眼、手指抽动、起身,都是直接刺激观众视觉神经;还有昏昏沉沉的雯雯,突然发现床下鞋子少一只,镜子里是死去的车莉鬼影,都让她不寒而栗;女主角媚媚由于给死人化妆,习惯性给婚礼上新人画了冥妆,更将整个气氛弄得异常诡异。
影片用大篇幅写车莉神秘死因,幕后黑手的邪恶阴谋,再加轰鸣作响的音乐,时刻强行揪住你眼球。
《化妆师》中人物众多,除了汇集了巩新亮、大左、王希维等帅哥美女,午马扮演入殓师则是功夫高手,冯淬帆客串坏人老爸,则追忆着沧桑往事,让人惊喜。
讲述了围绕女主角身边发生的一系列怪事,当身边某位好友意外身亡之时,到底是鬼作祟,还是凶手另有他人?
悬疑+恐怖元素撑起了整部电影,当真凶浮出水面之时,观众或许以为这是结束的时候,但导演很大胆地将黑色幽默引入这部影片当中,留给观众的是无限的猜想。
近年恐怖片在内地大有市场,但真正能算用心制作的没有几部,而且很多恐怖片都是故弄玄虚、粗制滥造、哗众取宠,甚至连最起码让观众感觉到惊吓的都没有。
其实恐怖片,同样可以制作精良,例如《女蛹》《诡爱》就是很好典范。
即使有很多创作上的限制,但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做到精彩,并挖掘了人性。
而《化妆师》肯定是能吓人的, 吸引了年轻观众和女观众。
如今很多女性观众都喜欢在影院内看恐怖片,这其实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消费现象,通常的看法是觉得女生胆小,不会看恐怖,但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
笔者进影院时,听着轰鸣作响的诡异音乐,看着诈尸、鬼影、死人纷飞,心灵不免受了一定惊吓,影片有句经典台词“人吓人吓死人”“人生三大乐趣:吃饭、睡觉、吓媚媚”,看来《化妆师》不把美眉观众吓尿了,绝不善罢甘休啊!
本片看完,我真心觉得有本片在,武侠大师徐克导演《深海寻人》,不过如此!
14年看的入殓师 这个题材的影视作品确实挺少见的。
·记得女主是个专门给死尸化妆的化妆师,一日 有一场婚礼即将开始却找不到化妆师,情急之下 让女主给新人化妆。
然后女主给新人画了个宛如墙壁颜色的妆面 令宾客们十分惊讶……女主的化妆盒中有锤子凿子……这部片子有深情的高伟光出演……‘’人世间每个人都会带上一层面具,要是把这层面具揭开之后 背后的他是什么样子 谁都不会知道’’
昨天刚过4月1号,哥哥的忌日。
中国人对死者都抱有无限制的尊敬,这是中国传统,如果这部片子稍微的正常一点,情理稍微理顺一点我相信我们都会看在午马老师遗作的份上给予包容,我至少是抱着午马老师最后一部作品的份上花了40大洋进电影院看的。
回想小的时候看倩女幽魂,那个疯癫的世外高人,到今年来午马老师已经查出晚期的时候还依旧坚持在银幕上面,我想这个老人是真的爱电影,爱演戏,前段时间看极品前任(于莎莎)主演的片子,看到午马老师,我知道那个时候他已经得知自己命不久矣,他依旧乐观向前,依旧笑着,虽然我觉得午马老师的笑带着苦涩,但是他以对演戏的热爱,强行遮掩住自己内心对死亡的恐惧,而看的我却只能会心一笑,不知道为什么,一想到这个老人离我们永去之后,我再看倩女幽魂,心中就有一股无法言表的酸涩,哥哥去了,午马老师也去了……这部片子为什么讲述的前言不搭后语呢?
各位有曾想过没?
午马老师再也没有经历去演出完一部完整的故事,就如同一个战士再也无法拿起手中的长剑挥舞的冲向战场,他能做的就是在奔向战场的路上被敌人用弓箭射死,片场就是午马老师的战场,他最后英勇的战斗着,难道我们不该去包容午马老师。
除去午马老师以外,电影其他地方没有一点可以包容的,我早觉得中国不该去拍摄鬼片,我从头到尾一直再找那个精神病(幻想狂)中国鬼片的烂已经不需我们多费唇舌了。
永远记住午马老师……一个奔向战场,死在战场的勇士!
《化妆师》算是一部“惊喜片”,惊悚加喜剧的效果,既不会因为太过重口味而让人如坐针毡,也不会失声大笑而破坏了惊悚片的氛围。
想必以往的惊悚片,《化妆师》显得比较平静,很少一惊一乍,再加上午马先生那张慈祥的脸,倒多了一份怀念的情绪。
巩新亮饰演的媚媚是位入殓师,通俗的话讲就是尸体化妆师。
他之所以从事这样一份特殊的工作,是因为她曾经目睹了马爷(午马饰)通过神奇的化妆技术还原了她被大火烧的面目全非的家人本来面目。
常年在太平间工作,一直以来都挥之不去的姐姐临死之前的场景,让媚媚总是疑神疑鬼,跟她一起同住的两位好姐妹车莉跟雯雯似乎也同样各怀鬼胎,看上去高帅富的高俊在车莉跟雯雯之间来回穿梭。
随着车莉的意外身亡,所有的事情都向着更加诡异的方向发展,是谁害死了车莉?
这背后有着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
故事从太平间开始,也在太平间结束,恶人终得报应,死者大仇得报,可是生者的心理真的能风平浪静么?
《化妆师》是午马先生的导演遗作。
他在片中曾说,只有死者才是最真实的,跟亡者在一起才最踏实,如今想到他的这些话真是唏嘘不已。
电影中的场景大多发生在太平间,午马先生饰演的马老是巩新亮的师傅也算是救命恩人,一位慈祥的老入殓师,在这样一部充斥着美女美胸美腿和闺蜜之间勾心斗角的惊悚片中,午马的平静反倒让人印象深刻。
摒弃了以往单靠血腥跟恐怖音效吓人的故有套路,《化妆师》的故事巧妙的利用梦境跟现实交叉推动。
人吓人吓死人,更恐怖的是当你身边总有人处心积虑要害你的时候,无论怎么防备都难防暗箭。
每个人都会做梦,可是当一个人总是分不清楚梦境跟现实时,实在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媚媚因为姐姐的死而始终不能释怀,雯雯因为车莉的死也总是在半夜惊醒之后举止异常,莫名被调换的拖鞋,床下爬过的壁虎......回想细节,实在毛骨悚然。
午马饰演的马爷颇有现代燕赤霞的风范,画笔在手如同手握宝剑,洞悉世事人性,从某种意义上讲,这部遗作也算是完成了午马先生的心愿。
巩新亮、大左、 王希维、尚华等等一种帅哥美女也在片中完成了出色表演,特别是巩新亮,并不只是花瓶般只靠着傲人身材博人眼球,而是作为故事发展的核心推动力和剧情的灵魂人物存在。
无论是正面人物还是幕后真凶,都跟媚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她的幻觉让人揪心,她平静的说出自己常常能看到死去的姐姐,同时也希望还能继续看到车莉时,一种无形的恐惧笼罩着所有人,不寒而栗。
最近几乎天天都能看到“某某地发生持械砍人事件”的新闻,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也给人施加了很多无形的压力,扭曲的心理导致过激的行为。
惨案发生无能为力,我们所能做的只能善待自己善待家人朋友。
死亡,面对往生者而言,是一种生命的终结,也是另一个起点。
而对于生者而言,往生者可能会是对其一生的羁绊,魂牵梦萦,无能自已。
影片《化妆师》便是讲述了这样一个主题,不同于《入殓师》那种充满人文和哲学高度,它有着自己的风格和对死者的定义,正如村上春树所说,影片传递出一种“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的概念,大概可以称之为《入殓师》的喜剧惊悚版了。
关于“死亡”,这个词却绝非影片真正的主题,“死亡”在这里单纯的只是一个窗口,透过这个窗口所能看到的,是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是每个人阴暗或者善良的一面。
这就像一个镜头,照出了每个人最真实的一面。
同时,影片将喜剧与惊悚相结合,很有新意。
其实喜剧和惊悚看似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词,因为喜剧是让人笑,惊悚是让人怕,很少有人会怕的同时还会笑出来。
但这部影片便做到了,而且深入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挖掘人性最阴暗的一面,将惊悚和喜剧做到完美结合。
当巩新亮饰演媚媚亲眼目睹姐姐和家人为救自己,而葬身火海,这让她沉溺于对死者的悲痛中不能自拔。
后来,看到午马为家人化妆,受到触动,使她开始从事为死亡化妆的工作。
长期与往生者接触,这让媚媚有无意识间的总是看到死去的姐姐,这种精神状态也让她和两位闺蜜间的关系开始复杂起来……随着一位闺蜜的离奇死亡,引起了一幕幕不为人知的阴谋与算计,让剧情愈加的扑朔迷离。
“女神” 巩新亮此次并没有以性感示人,而是通过自己的眼神、内心世界来诠释这个角色,通过自己对死亡甚至鬼魂的理解,去观察和探寻这个世界。
可能当我们有亲人离世时,也会有和巩新亮所饰演的媚媚这个角色一样的心理,经常恍惚的可以看到死者出现在自己面前,出面在自己的梦境,可以说巩新亮令观者重新回到了那种感觉,能感觉到自己当初有亲人去世时的状态,极有代入感及共鸣性。
这个角色的成功,见证了她的成长与蜕变。
当然,影片中的几个配角表现也是中规中矩,特别是高俊这个角色,阴郁的眼神中总有数不尽的阴谋,看着就容易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这部影片作为午马的遗作,令人在观影的同时不由得不开始缅怀起老爷子。
印象最深的是他在《倩女幽魂》塑造的燕赤霞这一经典角色,记得当初他还凭借这个角色荣获台湾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
而在这部影片时,他虽也有出演,但有一个更重要的身份,就是影片导演。
这让人看到了一个更加全能的午马老爷子,影片中,无论是他对镜头的选择、光影与色彩的处理,还是对音效配合、观者心理的把控,对悬疑而紧凑的叙事结构的掌握,都让人看到了作为导演午马出色的一面。
可以说,他为影迷交上了最后一份满意的答卷。
香港演员午马,从影四十年,一生参演二百余部影视作品,1980年代初开始钻研剧本,后自导二十余部,自言在港台影视界拍片最多,获奖最少,吃亏就在于他搞的都是大众通俗故事片,没有向艺术高峰领域进军。
《化妆师》作为午马的遗作,秉承了大俗故事讲人间正道的本分,“死人是最真实的,看开了人间的一切”,“人心向善”。
午马在片中饰演一位老入殓堂倌马爷,在媚媚(巩新亮 饰)亲手烧死全家人后,打开一个神秘的黑皮卷包,将三具面目全非的尸体还原本来面目。
媚媚从此拜入午马门下,为的是弥补过错,给大体(遗体)在人间最后的尊严。
可是一群心怀鬼胎的年轻人还在红尘之中,为了各自的欲望而粉饰谎言,殉难者是小入殓师的好姐妹,爱错了一个男人,等待十载,因为一份财富丢失性命,周遭的人似乎都有不在场证明,与这件命案无关,尤其是同住的三姐妹之一雯雯(王希维 饰)。
人心可以在活着的时候看到真相么?
小入殓师受雯雯的好友杨乐(大左 饰)之托在婚礼上的夫妇画了一次入殓妆,收获一份爱情,但从此冤魂弥漫在与事者周围,挥之不去。
太平间不再太平,心怀鬼胎的年轻人在这里拿起了屠刀…… 以一部恐怖片为遗作,午马在戏中将对年轻人的交代婉婉道来。
茶壶瓜子,蜂窝煤炉,一个老头一间小房,无欲无求,每天给逝者定时三餐(香火),还会微笑着客套一句:“吃夜宵了各位”,这样可爱的老人怎能不让人思念?
不知道,这是否就是午马晚年的人生写照。
马爷操得一手还容的好手艺,却担心门偏艺苦,会失传。
回看演艺圈,新人辈出,但能潜心打出《推手》,做得《喜宴》的,实则不多。
廉颇老矣,荧屏上可还有这样的慈祥老父?
午马生前曾在采访中提及,没有被淹没,没有被淘汰出局,这本身就是个幸福。
因为他看见很多比他条件好的男女演员,在影视圈内玩几年之后就转行了。
这里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最主要的是看到成名无望,就丧失了信心。
其实干演员只有少数人能一夜成名,大多数演员默默耕耘一辈子也出不了名。
心里有家难抹不去的愧疚,人本就清瘦,长时间与死人打交道,徒弟媚媚的言谈举止也变的怪异,不苟言笑的性格更加难与外面的世界交流。
马爷只说,要与朋友多交流。
老人家在片中玩了个逗趣的把戏,谋杀事件发生之前,媚媚去参加心理辅导课,专家放了一段恐怖电影,正想解释人心为什么会恐惧,这时,只见教室里忽然来了一股幽风,吓得教授本人躲在讲台下面,汗流满面,直念阿弥陀佛。
人心还需自己解,做到这把年纪,午马以恐怖片中的恐怖片自嘲没趣,他的电影,一开始就要人看重要的东西,不要在乎那些虚像。
心地好的男孩子杨乐送醉酒的徒弟回来了,做师傅的也会给参谋参谋,“稍作考验”,敢在太平间里睡一晚,才敢接受徒弟这特殊的工作。
倒霉的婚庆小老板爱上了入殓师,历经折么,但午马在身后看着这对掌管人间红白两事的小两口修成正果,才算安心。
纷乱的阴谋里,大到家和夜店,小到手机和茶杯,鬼影无处不在。
似乎只有一个地方反而不会让人产生恐惧,那就是午马所在的太平间,留着这一小块净土,等这对向善的青年为谋杀案讨得真相,午马只是备饭,等众人回来压惊。
他已看破这因果报应,劝世人珍惜眼前,不要多虑,清者自清。
与其冤冤相报,因果永远没有尽头,做了亏心事的人,自然会有鬼敲门。
“在港台影视界拍片最多,获奖最少,吃亏就在于他搞的都是大众通俗故事片,没有向艺术高峰领域进军。
”这真的是吃亏么?
午马已去,留下一份豁然,给世人玩味。
太烂了,
唔……逝者最大,午马一路走好!这么欢脱的剧情,真心服了。
在腾讯视频的好莱坞影院看的,就是想瞧一下巩星亮的整容脸动态效果如何。快进15分钟看完此片,一星给午马老师,您安息吧;影片烂无可烂,建议豆瓣增加负分选项;看了一下长篇评论,都是水军践踏良心的赞美,没看多的千万别被蒙蔽了。想整容的姑娘可以看一下,整容失败的效果太可怕了。
我记得有一幕是给新娘画了个死人妆吧,特别诡异。爱美的新娘都不照镜子的嘛,而且现在给死人化的妆都很自然的好嘛。
为何没有负5星!作为一部电影,真的太失败了。人物关系全都是乱的,自己没弄清,更没打算让观众弄清。叙事全是颠三倒四的,把一件事分成N条线结果每一条线都是无疾而终而这件事也不了了之了。午马仍是一个出色演员,可却不是一个优秀导演。巩新亮比非诚勿扰时好多了,不过越看越像十二生肖那个整容女啊
老爷子走不安生呀。。。
已有资源,已经收盘
难看cry〒_〒,好心痛我的三十块血汗钱…一分给午马吧…
不想看…
各种阴风。。。。。午马竟然当了导演。
3星给午马
一般般
入殓师没见过给死人化妆,一群活人在停尸房扮鬼,剧情也是稀巴烂。
很搞笑
简直烂到一塌糊涂,剧情混乱到不行,感觉像拼起来的。
多一星给午马
国产恐怖片。。。呵呵呵
最喜欢的一句台词:一个人最害怕的还是自己。
一个人在梅操看的,稍微吓到了一点!
实在不能更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