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调天后

Ma Rainey's Black Bottom,玛雷尼的黑臀舞,玛雷尼的扭摆舞,马雷尼的黑底

主演:维奥拉·戴维斯,查德维克·博斯曼,科尔曼·多明戈,格林·特鲁曼,迈克尔·波茨,杰里米·萨默斯,约翰尼·科瓦内,泰勒·佩姬,杜山·布朗,约书亚·哈尔托,奎因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0

《蓝调天后》剧照

蓝调天后 剧照 NO.1蓝调天后 剧照 NO.2蓝调天后 剧照 NO.3蓝调天后 剧照 NO.4蓝调天后 剧照 NO.5蓝调天后 剧照 NO.6蓝调天后 剧照 NO.13蓝调天后 剧照 NO.14蓝调天后 剧照 NO.15蓝调天后 剧照 NO.16蓝调天后 剧照 NO.17蓝调天后 剧照 NO.18蓝调天后 剧照 NO.19蓝调天后 剧照 NO.20

《蓝调天后》剧情介绍

蓝调天后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20世纪20 年代,在芝加哥的一场午后录音中,乐队成员们正在等待开拓性的表演者、传奇的“蓝调之母”玛·雷尼(奥斯卡金像奖得主维奥拉·戴维斯饰),其间气氛变得愈发紧张。录音进行到后期时,无畏又脾气火爆的玛和其白人经纪人及制作人就她的音乐控制权展开了一场意志的较量。雄心勃勃的小号手列维(查德维克·博斯曼饰)非常欣赏玛的女朋友,并决心在音乐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当乐队在工作室幽闭的排演室中等待时,他促使乐手们爆出揭露真相的故事,这将永远改变他们的生活。 《蓝调天后》根据两次普利策奖得主奥古斯特·威尔逊的戏剧改编而成,歌颂了蓝调的变革力量以及那些拒绝让社会偏见左右自己价值的艺术家。该电影由乔治·乌尔夫执导,鲁本·桑地亚哥-哈德森进行剧本改编,凭借《藩篱》荣获奥斯卡奖提名的丹泽尔·华盛顿和托德·布莱克担任制片人。科尔曼·多明戈、格林·特鲁曼、迈克尔·波茨、泰勒·...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最短的距离是圆的2:雨和苏打水台风逃跑计划男人的天堂灵魂相锲莎乐美地心历险记2:神秘岛枪王鬼平女囚犯第三季芳心魔术师冠军钢琴家七个世界,一个星球范·德·沃克第四季我们俩的婚姻最美的时候遇见你帕雷克沙最佳情侣如果眼睛能偷走彼此悲惨世界丽人保镖之心跳重逢登月计划龙牌之谜你是凶手遥远的召唤我的人格合租屋保持清醒剑蝶所罗门的伪证沉睡魔咒2

《蓝调天后》长篇影评

 1 ) 安息的黑人影帝

For the first time, I want to be critical of almost everyone in the movie. But this is not a story full of villains at all. Almost one single scenario consists of several dialogues or conflicts, which seem irrelevant and unorganized. Still it’s about racist. What upset me most is something about dignity.看完整部电影,马上就想对几乎每个人物都口诛笔伐,对我来说还是头一次。

但是这并不是那种全员恶人的电影。

几乎就一个单一的场景下,几段对话,几场冲突,乍一看都有点关联性不足。

整个主题还是围绕着种族歧视。

然而让我最沮丧的还是关于尊严的传递。

The white guys are definitely evil in a colored people movie. You just keep making fortune by fair means or foul. You have to swollen your pride to please the empowered, meanwhile you fail faking looking down upon the same ones. They may be the rude and even irrational people but they’re totally right about you. Indeed you roll over and put your pants on. 在一部黑人主题的影片中,白人肯定都是对立面的。

你们就不择手段地攫取财富吧。

但你们也有无奈的时候,不得不低下高昂的头去讨好那个有话语权的人吧;与此同时,你们又假装都装不好,内心有多鄙视她。

她和她的伙伴可能确实很粗鲁,甚至很无礼,但是对你们的判断还是很准确的。

你们就是提上裤子后,马上就不认人。

话糙理不糙。

The cellist, Slow Drag, what are you doing in the whole story? You just keep telling the tale about a colored person selling his soul to devil to buy his bright future. Look at the expression you talk about his finest clothes. How cynical! Like you don’t want a better life. 那个大提琴手,拖步老兄,你在这个故事里都贡献了什么呢?

你就不停地跟人去讲那个传说吧,一个黑人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靠得是把灵魂出卖给恶魔。

看看你在讲起他的华服时的表情吧!

多么的愤世嫉俗!

好像你一点也不向往一样。

Cutler, as a deputy, what do you do except for catering to the chief? You just keep warning others who don’t believe in God. You’re scared to death that nobody knows you’re close to the leader and also you can’t be more loyal and determined to God. You are certain that those who talk blasphemy will be stroke by God. How about yourself? You can’t stand others picking on you a little. A good Christian would’ve turned the other cheek. How about that? You have to piss off a sensitively insecure fool, don’t you?卡特勒,作为团队的副手,你除了对领导的逢迎,还做了些什么?

你就不停地警告那些不相信上帝的人吧。

你自己怕得要死,怕别人不知道你跟领导多亲近,怕别人看不出来你对上帝无比忠诚和坚定。

你那么笃定,凡是对上帝不敬的,口出恶言的都终将被上帝以雷劈审判终结。

你自己呢?

你容忍不了别人对你挑一点毛病。

教义里怎么说的,一个好教徒不是应该在被打脸时,把另一边脸伸过去吗?

你都怎么奉行自己的信仰的?

你就非要去激怒一个本来就敏感又易怒的傻子?

Toledo, do you know why your wife left you? You mustn’t realize how you like patronizing others. You look like an educated one. You keep reading and patronizing others. You’re right. Always looking to have a good time is not right. Life is exactly more than that. You even come to the right conclusion. Every living colored men should do something together to improve their life. However, you can’t make a proper apology to your fellow when you make a little mistake. 特里多,你知道你的妻子为什么离开你么?

你一定不知道自己的爹味有多浓吧?

你看起来像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

你就不停地阅读,同时不停地对别人的生活指指点点吧。

你是对的。

生活不应该只有享乐。

生活远远大于这些。

你甚至提出了正确的解决方案。

大家应该团结在一起,去争取权益,改善地位。

然而,在你有一点小失误时,你甚至都没法平心静气地跟自己的同胞好好道个歉。

Ma Rainey, the Mother of Blues, what are you anxious and unsatisfied for? Yes, you learn your lesson. You keep complaining that white people only want your voice. What do you want? What do you do to your partners? You can make white people treat you the way you want to be treated no matter how much it hurt them, because they ask for it. Though you keep threatening you’re leaving every time things go wrong with your mind, you still want to make more money to keep your high status. 玛·雷尼,蓝调之母,你在不安和不满些什么呢?

是啊,你学到了该学的教训。

你说白人们就只是想要你的歌声而已,你就不停地抱怨这个吧。

你自己想要的呢?

你对自己的同伴们都做了些什么呢?

你当然可以不顾那些白人多不爽,对他们颐指气使,得到你想要的待遇,毕竟这是他们自找的。

可是你本可以多照顾一下自己的同胞。

尽管你不停地威胁说,惹恼了你,你就不和他们合作了,可你最终还是在这里逐利。

你需要这些钱来保持自己的尊贵地位。

Leeve, Leeve, you’re more like the center of this story. You poor kid. So many years pass, you’re still that helpless boy. You keep bragging about how special you and your dream are. You copy the completely same method your father conduct. Don’t you see his end? You think you can say one thing and do another to achieve your goal. You think you can handle the white people. You think they don’t understand you and they step upon your dignity. Why can’t you see a bigger picture? Why?列维,列维,你更像这个故事的核心。

你这个可怜的孩子。

那么多年过去了,你还是那个无助的男孩吧。

你就不停地跟周围的人吹嘘,你多么的与众不同,你的梦多伟大。

你几乎完全照搬当年你爸爸与白人周旋的策略。

你难道忘了,他最后的结局么?

你觉得这样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就能帮你实现目标。

你觉得你可以搞定那些高高在上的白人。

你觉得他们都不理解你,他们践踏了你的尊严。

为什么你不能看得更长远一点呢?

为什么?

When you try your best to fight for what you want, what do your fellows do? They listen carefully behind the wall. If the scene that colored people keep staring at the pianist in Green Book is to show misunderstanding and dis-recognition, how about this? You guys are not obviously vultures, but you don’t think he’ll make it, do you? You just stand there to see he suffer.当你去为自己的梦想做最后的努力时,你的同伴们在做什么呢?

他们在墙后无声地听着。

如果说《绿皮书》里,那些干活的黑人盯着钢琴家,是在表达误解和身份的不认同,那么你的同伴们在墙后做了些什么呢?

他们当然算不上等你被宣判死亡的秃鹰,但他们从不认为你能成功,对不对?

他们就站在那里目睹你的失败。

I learn my lesson as well, from The Great Gatsby. “Whenever you feel like criticizing anyone, just remember that all the people in this world haven’t had the advantages that you’ve had.” It’s impossible for me to feel the way a colored person feel, especially at that time. You must be sick of being treated like anything but a human. And from the sarcastic ending scene can we see Ma’s right. They really understand what Blues is. They take the emptiness of the world and fill it up with Blues. That’s the moment I understand why the host joked about how white people saved Jazz in front of the whole crew of La La Land. They can turn themselves into the perfect mode in no time after they fight each other, which is the very spirits of Blues, I believe.我也学到了我该学的,从《了不起的盖茨比》里。

小说的开头就说了“每当你想要批评别人的时候,记住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过你拥有的条件”。

我不可能去体会一个黑人的感受,尤其是在那样的年代里。

你们肯定受够了,被别人不当人看待。

从电影充满讽刺意味的那个白人,我们可以知道蓝调之母是对的。

他们才是真正理解蓝调的人。

他们用蓝调去填补世界的空洞。

就在这个瞬间,我才理解了,为什么四年前,主持人要当着整个《爱乐之城》的主创嘲讽,白人居然拯救了爵士乐。

这些热爱音乐的黑人,他们不停地争执,却能在转瞬之间投入到音乐中,我想,这才是蓝调音乐的精神。

The depressed part is still about Leeve. Take apart the color of his skin, take him as myself, how can we escape from the cage we put ourselves in? When we don’t have the background or the source, how can we have a fresh start after we struggled ourselves as a nobody? Let alone we have the filthiest thing in the world, our dignity, our ego. Our bumptious plan fall apart, which is a direct slap in our faces. What do we have? Only impotent rage. Only futile efforts towards a wall. We think we devote ourselves to making it through, but what we get is just a dead end? 让我沮丧的还是列维的走向。

抛开他的肤色,把他就看作我自己,我们要怎么逃出这藩篱?

当我们既没有出身背景,也没有社会资源时,我们要怎么让自己不再是个无名之辈?

更不要说我们身上那甩不掉的自尊心,那个世界上最肮脏的东西。

我们自以为是的计划落空后,我们还剩下些什么?

只有无能狂怒。

只有徒劳的挥向墙壁的拳头。

我们自认为我们极尽所能地冲破限制,冲出去后面对的是什么,一个死胡同?

The actress of Ma Reiney, Viola Davis who won the best supporting role in 2017, is nominated the best leading role this year. The competition is quite intense. Wish her good luck.玛·雷尼的扮演者维奥拉·戴维斯,正是在四年前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配角,这一次提名了最佳女主角。

不过面临的竞争非常激烈,祝她好运。

The actor of Leeve, Chadwick Boseman who’s familiar to us as his superhero icon Black Panther, was nominated the best leading role this year. Unfortunately he passed away of cancer, which made him almost the winner. However, we don’t have to emphasize his dedication, he contributed absolutely stunning performance to give audience a convincing role. He deserved the award. Let him rest in peace.列维的扮演者,查德维克·博斯曼,大家最熟知的是他扮演的超级英雄,黑豹。

这次他提名了最佳男主角,可惜他英年早逝,也使得他呼声最高。

不过,不必强调他的敬业精神,他在这部影片中贡献了精彩的演技,塑造了一个令人信服的角色。

他配得上一座小金人。

让他安息。

 2 ) View 视角 | 这部“黑豹”遗作是一曲痛人心扉的种族悲歌

蓝调天后导演:乔治·乌尔夫编剧:鲁本·桑地亚哥-哈德森/奥古斯特·威尔逊主演:维奥拉·戴维斯/查德维克·博斯曼/科尔曼·多明戈/格林·特鲁曼/约翰尼·科瓦内/更多...类型:剧情/音乐上映日期:2020-12-18(美国)

2020年已至年末,在圣诞与新年欢腾的节庆氛围下,流媒体上扎堆了各式不免流俗却依旧讨喜的假日喜剧。

网飞(Netflix)的《蓝调天后》(Ma Rainey's Black Bottom, 2020)却独树一帜,与一众轻快欢愉的节日小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影片悦耳的蓝调之下,俨然隐藏了一整部美国黑人族裔令人心痛的血泪史。

图 | 《蓝调天后》剧照事实上,《蓝调天后》在上线之前就受到了不小的关注。

影片是今夏逝世的“黑豹”查德维克·博斯曼(Chadwick Boseman)的遗作,不免让许多影迷触景伤情。

除因此蒙上的一层特别意义外,《蓝调天后》还集结了奥斯卡获奖女星维奥拉·戴维斯(Viola Davis),著名影人丹泽尔·华盛顿(Denzel Washington)则为本片的制片。

在如此重量级团队的倾力下,《蓝调天后》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上世纪20年代的黑人艺术家在种族主义肆虐的社会中艰难求生、捍卫个人尊严的动人故事。

两种颜色,同一困境20年代的黑人,面对着什么?

《蓝调天后》讲述了20世纪20年代,芝加哥的录音棚将迎来著名的“蓝调之母”玛·雷尼(维奥拉·戴维斯 饰)的唱片录制。

乐队的四位黑人乐手性格各异,其间,小号手列维(查德维克·博斯曼 饰)是最不循规蹈矩、个性张扬的一位。

凭借突出的创作才华,他寄希望于在音乐界成立自己的乐队,出人头地。

玛·雷尼与乐手们、黑人音乐家与录音室的白人制作人们,在这一张唱片灌录的时间,展开了一场表面为音乐决策权,实为尊严与价值的较量。

而一场有关于种族的血泪悲歌,也缓缓铺陈开来。

图 | 《蓝调天后》剧照,玛·雷尼与乐手们一起排练。

故事中的玛·雷尼,是20年代极负盛名的蓝调女伶,也从根本上行影响了这一音乐流派的形成与发展的重要的音乐人之一。

在那个时代,她已成为炙手可热的明星,演唱场场爆满,人人都争抢着聆听她的天籁之声。

正因此,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一位在录音室随心所欲,甚至看起来“刁钻”、“耍大牌”的专权女主唱:她性格暴烈、说一不二,视约定与规则不顾,用不达到自己要求就不罢休的“蛮横”态度压制了以欧文为首的白人经纪人。

图 | 《蓝调天后》剧照。

玛·雷尼由奥斯卡获奖女星维奥拉·戴维斯饰演。

与之相反,企图借这次为雷尼伴奏机会,向录音室主理人斯特迪文特先生推销自己创作的列维,则看起来是个在白人面前更投机的角色。

即便面对同队乐手的调侃与讥笑,他也不介意在掌握实权的白人阶层前扮演一个百依百顺的角色。

这源于他“曲线救国”的心态:列维相信,只要拿到机会,拥有像玛·雷尼一样的名望,就可以真正主宰自己的命运。

于是玛·雷尼与列维这两个地位差别迥异的黑人艺术家,他们面对白人主流社会有着全然不同的态度——玛·雷尼倚赖自己的声名,用毫不退让的绝对强势捍卫着自己的立场;列维甘愿忍受“胯下之辱”,不惜佯装讨好,试图达成自己的目的。

图 | 《蓝调天后》剧照只是随着影片推进,我们逐渐意识一种植根深处的悲剧性:斯特迪文特先生对列维作品的“赏识”仅限于看中他顺应潮流能捞金的曲子,当他的曲子到手,潮流一过,不再有利用价值时,列维便被斯特迪文特以5美元的价格被打发与羞辱。

另一面看似饱受尊重的玛·雷尼,不管名气多响亮,在白人眼里依旧只是一枚棋子,如同玛自己所说:“他们想要的只是我的声音。

当他们把我的声音录下来存进那些机器里,他们就会翻身拉上裤子,就好像我是刚被上过的妓女。

图 | 导演乔治·乌尔夫与演员现场工作照。

在20年代的社会环境中,不论拥有什么样社会身份与地位,这两位艺术家最终都面对着被漠视、被排挤、被侮辱的相同困境,这仅仅是因为他们拥有乌黑的肤色。

通过直白的叙事手段、直观外化的言语肢体冲突,《蓝调天后》立场鲜明地展现出非裔美国人在上世纪所遭受的不公与惨痛经历。

蓝调之魂歌声下的种族精神可以说,《蓝调天后》的每分每秒都紧紧围绕着“种族”这一议题展开。

除了玛·雷尼与列维这两位影片重点刻画的人物,电影其实也花了不少篇幅描写卡特勒、托雷多和拖步三位性格迥异、与列维对不上眼的乐队成员。

在大量看似轻松的插科打诨之间,《蓝调天后》非常精准地将美国南方黑人族裔的性格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图 | 《蓝调天后》剧照正因如此,用蓝调来反映整个美国非裔的性格特征,看来便再恰当不过。

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的蓝调音乐,萌发于美国南部,由非洲音乐传统演化而来,最初是展现非裔美国人工作生活的歌曲。

简单的叙事歌谣中甚至包含了当时工人们的劳动号子。

蓝调音乐深深植根于黑人的生活之中,也由此沾染上了非裔自由不羁、随意即兴的风采。

图 | 《蓝调天后》剧照如同玛·雷尼向科特勒所倾吐的那样:“白人不懂蓝调。

他们听到蓝调被唱出来,但他们不明白蓝调是什么来的。

”蓝调早已成为一种黑人理解生活的方式,是他们每日醒来感受自己不再孤独的精神力量。

列维说:“蓝调就是该根据主题而随性创作”。

这种音乐态度也完美折射了黑人对待生活的态度。

影片中,这种蓝调所代表的精神内驱力与各个灵动的人物形象完美结合在了一起。

封闭的排练空间与大量的室内台词,让排练室中的四位乐手有充足的空间展现各自的背景故事,在纵向上有力延展了人物深度。

图 | 《蓝调天后》剧照,“黑豹”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

由此,《蓝调天后》勾勒出了一幅美国非裔生动的性格肖像——他们随性、坦荡、赤诚,充分了烟火气息,既享受生活趣味,又追求生命价值,在自己真正所捍卫的事物前,又毫无迟疑地坚定与果敢。

这些,才是玛·雷尼那一曲动人的《黑臀舞》下无形的种族精神。

“舞台”再现作为双刃剑的全室内戏影片改编自奥古斯特·威尔逊的同名戏剧,并十分还原地保持了舞台剧的风格,大多数场景都发生在录音室内。

没有浮华的道具、多变的场景,《蓝调天后》全然凭借密集台词与演员们精湛的表演,完成了一部黑人自身的口述史。

撇去了其余视觉元素的喧宾夺主,影片给演员的表演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维奥拉·戴维斯与查德维克·博斯曼在《蓝调天后》中献出的演技令人无可指摘。

剧本中充斥了大段的台词独白,在列维向同行乐手讲述自身母亲被白人玷污、父亲复仇而被烧死的灰暗童年时,查德维克的表演经历了多个层次的推进,每个咬字与吐词的轻重都分毫不差,如炬的目光抓住了观众每一寸神经角落。

而维奥拉则将一个表面强劲蛮横,实际内心看透了白人脸孔的那份心灰与苦痛刻画得入木三分,让心境吐露前后的人物反差显得合情合理。

图 | 《蓝调天后》剧照只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这种几乎全室内化的舞台剧风格,弊端也很显眼。

全片的大部分场景,几乎都只是录音房与排练厅间的来回切换,即便角色各异,但乐手们的立场没有太过差异化的区分,密集的对话不免让人感到乏味困倦,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此外,仅用台词来大段地陈述陈年苦难,不免烙下“没有展示,只剩阐释”的问题。

虽然博斯曼与维奥拉用一己之力撑起了人物的情绪波澜变化,但仍让观众看到只闻其声,未见细节与埋伏的单薄感。

再者,室内戏对导演的调度功力要求尤为高超。

罗曼·波兰斯基(Roman Polanski)便是导演中室内戏调度奇才,不论是《不道德的审判》(Death and the Maiden, 1994)、《杀戮》(Carnage, 2011)还是《穿裘皮的维纳斯》(La Vénus à la fourrure, 2013)都是全封闭空间中如何创造不同剧情层次与情节张力的教科范本。

但经验尚不那么具足的乔治·乌尔夫(George C. Wolfe)显然并没有将一个本可添彩的独特形式发挥最大利用率,这一切都最终成为了《蓝调天后》的败笔所在。

图 | 《蓝调天后》剧照不论如何,《蓝调天后》对呈现美国种族矛盾真实图景、解决社会矛盾的初衷还是让人钦佩。

联想起博斯曼生前对种族议题种种不遗余力的努力推动,这荧屏前最终的献演不禁让人泪目。

据悉,制作公司正在推动让博斯曼凭借《蓝调天后》参与奥斯卡表演奖的争夺,列维这一角色也可能让博斯曼获得一座“身后”奥斯卡。

的确,即便仅因博斯曼最后一抹音容样貌,《蓝调天后》也值得我们为之付出的两个小时。

*本文由cinewoo独家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 ) 平淡如水,无聊至极

看完了这部传记剧情电影:《蓝调天后》,一般,剧情太平淡松散了,无法共鸣,给三星吧,多一星给黑豹查德维克博斯曼!

影片讲述了20世纪20年代,在芝加哥的一场午后录音中,乐队成员们正在等待开拓性的表演者、传奇的“蓝调之母”玛·雷尼(奥斯卡金像奖得主维奥拉·戴维斯饰),其间气氛变得愈发紧张。

录音进行到后期时,无畏又脾气火爆的玛和其白人经纪人及制作人就她的音乐控制权展开了一场意志的较量。

雄心勃勃的小号手列维(查德维克·博斯曼饰)非常欣赏玛的女朋友,并决心在音乐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当乐队在工作室幽闭的排演室中等待时,他促使乐手们爆出揭露真相的故事,这将永远改变他们的生活。

《蓝调天后》根据两次普利策奖得主奥古斯特·威尔逊的戏剧改编而成,歌颂了蓝调的变革力量以及那些拒绝让社会偏见左右自己价值的艺术家。

该电影由乔治·乌尔夫执导,鲁本·桑地亚哥-哈德森进行剧本改编,凭借《藩篱》荣获奥斯卡奖提名的丹泽尔·华盛顿和托德·布莱克担任制片人。

科尔曼·多明戈、格林·特鲁曼、迈克尔·波茨、泰勒·佩姬、杜山·布朗担任联合主演,艾美奖得主布兰福德·马萨利斯进行配乐。

 4 ) 那曼妙音乐的背后

我想写一篇影评,是因为要说的太多。

造成评分如此的原因,其实是因为译名的问题,这个译名着实毁了整部电影,因为它和《蓝调天后》这个名字根本无关,而名字只是一个噱头。

看完电影的朋友们,你们会觉得我起一个叫《黑人的地下录音棚》这样的名字能吸引观众吗,而事实就是:故事就发生在这样的一个小的空间,讲的是纯粹的黑人生存问题,而蓝调只是他们共同服务的工作和职业罢了。

我不太了解电影有没有一个在博斯曼去世前成片的完整版,如果有,那么那个版本无疑会更贴合目前的片名;如果没有,那么中文译名就是彻头彻尾的灾难。

考虑到故事本身发生的背景和讲述的剧情,我更倾向于维奥拉的戏份有部分删减,所以营造出博斯曼是男主、维奥拉是女配的效果。

由于维奥拉是奥斯卡得主,所以把她的名字放在了前面,而博斯曼的角色确实也只是一个打工人,所以他的名字在后。

但无论怎样,我觉得本片还是应该抛开片名来单独讨论。

首先我是被预告片的内容所吸引。

我个人非常喜欢蓝调,这是其一;致敬博斯曼,这是其二;预告片将演员、音乐的部分结合得非常好,这是其三。

而事实证明,几位演员的表演都非常出色。

博斯曼的角色很复杂,但是他的演出可以在多重风格中自由切换,表演时的投入、创作时的享受、向别人介绍自己音乐时的满足感、对上帝的厌倦、对同行的不屑、对家庭遭遇的愤怒,都完全和角色融为一体。

他口口声声说着我知道怎么对付白人,但当老板可以提供给他一个录歌的机会时,他卑微地像一个乞讨者,只是没有从身体上低下头而已,那是他保留的仅存的一点人格。

格林•特鲁曼饰演的托雷多,是本片最出彩的配角,说实话我不太明白他那段独白是什么意思,但我仍然觉得他的表演也是相当不错的,而他也是三个乐队成员中与勒维相对关系较好的一个。

在歌曲录制完成后,勒维主动拍了拍他而不是别人;劝架时,他拉住了勒维,还告诉卡特勒,他的话没什么意思。

但讽刺的是,最后他还是因为无意中踩到了勒维的鞋,而被他那种可悲的自尊心杀害;而勒维甚至不敢在老板面前,掏出那把刀子,他所谓的“勇敢”,仍然只能在黑人面前发酵。

鞋是片中很重要的一个意象,那意味着尊严,而每次当他的“尊严”被乐队成员取笑时,勒维都会格外珍视。

直到最后,当他觉得所有人都无所谓他的那点尊严时,他也让自己彻底失去了尊严。

我认为老板最后不选择发行勒维的歌也是可以理解的。

之前他其实一直欣赏勒维的音乐,还嘱咐经纪人说,那个小号手一定要来,他的音乐很棒,而他也愿意使用勒维的改编版本。

但问题在于,玛说的那句话“他们只在乎我的声音”,老板也只认可勒维的音乐,所以当玛有着比勒维更大的商业价值时,面对这两个同样爱惹麻烦的人,他自然会有所取舍。

相比较博斯曼,维奥拉的角色并不复杂,但她的表演也非常自然,并且她更准确地传达了黑人在那个社会的处境:没有人权。

更准确地说是,除了声音之外,一无是处。

声音是她唯一向老板要挟的资本,其实她的要求和无理并不过分,而是这个社会逼着她成为了这样的人。

而当她两次义无反顾地离开录音棚,她最终也选择了妥协,我想也只是因为当白人(经纪人)都在求着她完成她的工作,她的尊严至少已经得到了挽回,或者说,她也只是为了看见白人如何乞求她。

两个主角本质上都还在这个没有黑人人权的社会妥协,只不过玛还可以用声音挣扎,而勒维却几乎一无所有。

因为改编自戏剧,所以电影带着浓浓的舞台剧气息,会让人觉得不像是电影。

但其实在这个狭小的空间中,黑人和白人、黑人和黑人、各阶级之间的对立与冲突并不简单,可谓戏剧感十足。

两个主要人物的塑造十分成功,而他们的表演也自然为本片增色不少。

我私心还是希望博斯曼拿下影帝,但确实难度不小,不过能够在生前的最后完成这样一个出色的角色,他一定也有着自己的考虑。

我甚至觉得影片中的很多台词都是在描述他自己,从如何一步步走向好莱坞,到知道自己生命将逝,留下了那些誓言。

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即使身患重病仍然坚持对电影的执着和热爱),他的机会就要来了(虽然他已经永远看不到了,但我想《黑豹》和本片已经足够让他名垂青史),他不屈服于上帝(癌症可能会带走他的生命,但他不会怕,因为我正在完成一些伟大的事情,而那些作品和角色是上帝偷不走的)最后,请不要把他简单地视作一部音乐片,事实上这本身也只是一部将音乐作为背景的剧情片。

我本身是冲着蓝调而来,但其实音乐的部分完全不是核心,但几首简单的旋律也仍然扣人心弦。

从这一点来看,不过分渲染音乐而简单讲好剧情,导演在90分钟的片长中做的已经非常成功了。

 5 ) 人间清醒Ma Rainey

“他们根本不理会我的感受,所以连可乐都不给我买。

”“他们从来都不关心我这个人,只是想要我的声音(为他们赚钱)。

”“你之所以说(没给我侄子也发薪水)是个误会,是因为你发现犯了个错误:我还没有签发行合约。

”“艾尔文做我的经纪人6年了,只邀请我去过一次他家,还是为了给他的那些朋友们演唱。

”跋扈如玛,其实是人间清醒。

看上去刁钻刻薄,蛮横无理,不过是因为她看透了真相,才用恶劣的态度回敬与报复。

一旦进入演唱,玛就立刻转换为沉浸和投入、满足和幸福的状态。

由衷热爱音乐,天生才赋,无愧“蓝调之母”的赞誉。

1927年,黑人大量北迁,虽然废除了制度上的奴隶制,但实际上的歧视无处不在,黑人处境艰难,影片背景正基于此。

玛的乐队成员各自对社会环境和黑人命运有各自看法,但结果是,他们没有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反而是彼此倾轧、互相伤害,这升华了影片主题,但多少让人觉得心有戚戚。

黑豹遗作,他把主角那种轻佻功利刻画得如此生动,体型清瘦,我甚至没有认出他来。

 6 ) #电影志# Blue Blues

一直区分不出Blues,Jazz和Soul,《蓝调女王》一开场就是美国南方,在排队等着去听MA的小型演唱会现场,有种未闻其声就很期待的画面感。

自由灵魂歌唱MA说白人不懂Blues,他们以为音乐是为了发泄,却不知道音乐本身就是生活,是对生活的体验。

Blues在南北战争后在黑人民间流行,他们在地里田间甚至走在路边都喜欢吟唱,所以随性本身就是Blues多变吸引人的地方,歌声里蕴含的也是这人对生活的渴望。

Ma的随性、傲娇甚至“作”都毫不掩饰地展示了自己的喜好,又会去鼓励那些在她可掌控范围里的人们更加随性创作。

这才有了她的歌曲总能大卖,她的演唱现场场场叫座的景象。

但那些人录完了我的歌,就像是完事后的男人穿上裤子那么快。

悲伤又倔强电影中那位性格略扭曲的黑人小哥,从登场就希望成为舞台焦点,喜欢上了Ma的女孩,买了花俏的鞋子,讨好白人来写歌,后面却发现家庭与白人有一段悲伤往事,他有抱负却有懦弱,期待成功却有难免自卑,不愿讨好却总在谄媚,到最后被一个踩在他鞋子上的老爷爷激怒。

这一生过得悲伤又倔强,就像是他的音乐一样。

最可笑的是,那篇他写给白人的歌曲被用5美金贱买后居然还在录音室被白人演唱。

想跳舞的女孩这个姑娘从出场时就想跳舞,她是Ma的女孩,却不让她进排练室内,她总喜欢和Levee调情,是因为Levee在认可她和鼓励她去尝试,去感受。

最后离开的汽车上,她眼神里有一丝悲伤,回去后她又是那个只会扭屁股和拿拖鞋的女孩。

Blues轻快的节奏后却有点悲伤的底色,就像这短短几小时的录制时间里排练室里的人生。

 7 ) 死路一条

Endless loop. 他们在醉生梦死中自毁,在自毁后憎恨但是,“only the unloved and unnatural hate”。

列维突破了自以为的“unfair”,门外的却只是狭小的一角与参天的围墙,一气呵成地抽刃向弱者,讽刺之强烈让结尾的白人演唱都暗淡无光;天后颐指气使地维护自以为存在的尊严,其实却是在带领黑人们更陷于偏见与被偏见的深渊。

像那个老钢琴家说的,黑人们只像是一锅吃剩的炖菜。

他们都在仇恨中毁灭一切,没有人走出死循环。

《蓝调天后》英文片名的直译是“玛雷尼的大黑腚”。

既然都是意译,我更愿意把它叫做《死路一条》

 8 ) 蓝调,黑人的血肉与迷药

影片简介在概述这部电影到底讲了个什么故事之前,我必须先责难一下网飞这个糟糕的官方译名——《蓝调天后》。

这个名字起码误导了百分之九十的观众以为这是一部音乐类型传记片,不爱这个类型的人(比如我)可能直接摇头拒绝了,喜欢这类的观众看后则大呼上当:什么玩意儿!

而原英文片名的直译更传达出一种这是一部讲述《玛雷尼的大黑臀》这首歌艰辛创作过程的电影的意思,这也大错特错。

作为一名因为被误导而并差点错过本片的受害者,下面由我来按照自己看完本片后的理解捋出一版剧情简介,以供大家直观了解: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正值黑人大迁移时期,大量的美国黑人从南方来到北方寻找新的生活,传奇“蓝调之母”玛·雷尼也带着她的御用乐团来到芝加哥录制新唱片,乐团中颇具才华的年轻小号手勒维野心勃勃,希望能像玛那样在用自己的音乐在白人世界闯出一片天地。

期间勒维因为受到唱片行老板的赏识而沾沾自喜,种种傲慢行径招致了乐团其他成员们的不满,但随着录制过程的推进,成员们在封闭的排演室中,逐渐了解了以及勒维难以启齿的悲惨过往,并很快在录制完成后,亲身加入并目睹了这场过往所招致的悲剧……整个简介我基本就是顺着勒维的线做了展开,并且加了一点豆瓣的简介没有提到时代大背景。

电影中其实有提到过,就是故事发生的时期是个很特殊的时期,即20世纪初期,那个黑人备受歧视的年代。

黑奴制度被废除后黑人并没有获得他们想要的自由与平等,状况只是从被迫为奴转变为被“合法”歧视,相当于只是换了一种方式被奴役罢了,且五分之四的黑人都聚集在美国南部,于是在黑奴制度废除后,就有了片头的黑人大北迁。

这点我觉得还比较重要,是一个时代背景交代,但豆瓣简介因为照着imdb上的英文翻译,所以人家没交代,豆瓣也没交代,但人家不用交代,因为美国人只要看到那个20世纪20年代的年份就和我们看到1949年一样,那是刻在骨子里的历史,不需要去强调,但对中国观众来说,这里不说清楚,有些细节会很模糊。

综合评价一些专业的影评人给了这部电影客观的批评:没什么像样的运镜,场面调度也不够,就那么几个场景围绕着几个角色旋转,让人看了发困。

当然最多人诟病的是用台词交代情节这一点。

毕竟台词交代情节可能是小白编剧才会犯的错误了(参考张艺谋导演的山楂树之恋,里面老三的一些情节竟然用字幕描述),但这部电影的台词交代情节对我来说却丝毫不影响观感,因为台词本身已经十分出色,韵律十足又内容扎实,再配合查德维克的精彩表演,观众可以紧随着他对回忆的描述,逐渐拉紧情绪,然后伴着他破眶而出的泪水一同将情感宣泄出来,仿佛就在勒维泪光凝聚的过程中,我们与他一同体验了儿时那出炼狱般惨绝人寰的经历。

各位不妨设想一下,这里如果加入拍好的勒维过去回忆的画面,是否反而会很出戏?

至少我是,而且我一直认为,文字一定是比画面更有想象空间的,再次设想一下,台词如果足够精准鲜活,用画面解释给观众还是必要的事吗?

但也不是说这部片子毫无诟病之处。

在逼仄的环境中,激烈的人物在互相碰撞,你来我往火花四溅,这才是我期待的舞台剧式电影。

但显然本片导演在这方面是失职的,没有调度起除了剧作和表演之外其他部分的职能,将电影自身的语言几乎遗忘,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不满,其实不满的不是“舞台式”,而是把电影拍成舞台剧。

指摘完了瑕疵,接下来我将尽可能就这部片子最戳中我的两点做一个较为细致的复盘,也是一个分析,看看为什么如此简单的剧情之下,却能书写出如此令人无穷回味的人性妙笔。

一 人物

片中几个配角形象,都是通过他们自己的故事和他们所讲述的故事来塑造的:迷信的团长卡特勒讲述了神父被白人欺凌的故事;书呆子甚至被思维白人化了的钢琴师托雷多讲述了自己被妻子遗弃,表达了接受自己是“白人盘中的剩菜”这一事实的淡然;愚昧但乐观的大提琴手拖步讲述了赚大钱的黑人同胞是如何邪恶可恶……这些故事和经历告诉我们,这些演奏者光鲜靓丽的背后,早就被白人世界打上了歧视的烙印,然而有人选择随遇而安做剩菜,有人选择奋起反抗。

乐团的老人们无一例外都选择了前者……只有玛雷尼和勒维选择了后者。

Ma Rainey玛·雷尼

初登场时,其刁钻和刻薄让人不得不以为她是一个恃才傲物的自大女人。

但随着剧情推进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在混世中难得清醒的人。

靠着得天独厚的嗓音获得了蓝调天后的美誉,甚至在白人世界也受到尊重,她获得了能与白人抗衡的底气和地位,但她并未被这些虚荣蒙蔽,她清晰得明白那些白人对自己的尊重不是对自己这个人的尊重,而是对自己才华的渴求,他们的卑躬屈膝就像嫖客未得到满足前的谄媚,一旦他们穿上裤子拍拍屁股走人,你就什么也不是。

所以,她的对白人世界的抗争就是绝对不能让他们那么轻易地得到满足。

玛雷尼在南方的表演几乎场场爆满,虽然大部分都是黑人,但看到多少人跋山涉水专门来看她的演出,其魅力和人气就可见一斑,但到了北方,那些穿着优雅整洁的黑人对这个气势汹汹眼神傲慢的来客投来的并不是崇拜的目光,更多的是陌生和不以为然,玛雷尼瞬间就明白了自己在北方的确就是别人口中“连出租都打不到”的普通黑人。

所以最后她的经纪人催促她签合同的时候,她犹豫片刻还是答应了,就是因为她清楚,作为想要在北方开始新生活的一员,她得做一些妥协。

面对白人警察的挑衅毫不畏惧。

同时和所有天才艺术家一样,她也热爱着自己所从事的行业,热爱着唱歌,热爱着蓝调。

她比任何人都懂蓝调,也比任何人都懂蓝调对于黑人意味着什么,她可以前一秒钟对经纪人和唱片老板提出苛刻的要求,后一秒开始录制时,她又会瞬间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之中,露出那种会心的微笑。

从片头到片尾一直都是冷面横眉的玛雷尼,也只有在唱歌的时候是面容舒展笑容绽放的,这不是热爱还能是什么。

而从乐团中成员们对她的尊重也可见一斑,这些人绝对不仅仅是因为玛雷尼的地位而摆出一副敬畏她的样子,事实上玛雷尼私下对乐团的人是很和蔼的,录制完后每个人她都笑着夸了一遍,他们根本没必要害怕。

他们正是因为看到和了解这样的玛雷尼,了解她对蓝调的热爱和她身上那种矛盾与抗争,他们是发自内心的尊重玛雷尼的人格魅力和对音乐的追求。

演唱时沉醉音乐的玛雷尼。

然而即便是这样强悍的人,终究也还是拗不过这个白人掌控的世界,只能在白人世界的挤压中夹缝求存。

录制完歌曲的时候,玛雷尼希望能为自己的侄子也争取一份工资,在经纪人去找唱片老板谈话时,玛雷尼的表情中闪过片刻的不安和怯场,但立刻又被她用强势抹去。

在经纪人追着玛雷尼让她签下合同的时候,她如果真的足够强势她完全可以不签,但因为她清醒所以她有衡量,她最终还是签了,我不认为她是出于对经纪人的感情,即便有那也是百分之一的含量,更多的还是因为她的强势她的刻薄她的刁钻,她的每一次恣意都有算计的,甚至是赌的成分,每一次她的张扬跋扈背后,都在赌,在赌这些白人会不会买账。

玛雷尼不安地坐在车中。

拨开玛雷尼那不可一世的外层,最终我们终于清晰地看到了这样一位清醒、聪明、强大,敢于用自己的方式去抗争白人权威,却又只能在蓝调中苟延残喘的lgbt天才音乐家——玛雷尼。

对你没看错,lgbt,she is gay!

精彩啊!

这样的人物竟然能够在那个年代那样的社会大摇大摆地生活,天知道她经历过什么。

Levee 勒维

勒维初登场就是个好色的小号手,同时又是个为了获得心仪女孩儿的青睐而大胆在玛雷尼的舞台上抢风头的无礼家伙。

无礼是这个人物贯穿始终的特色,他的无礼与玛雷尼不一样,不分黑人白人,也不是所谓的恃才傲物,在我看来,他的无礼更多的是一种小人得志。

为什么我不觉得他是恃才傲物呢,因为他的才华我无法从他的创作中体会,更多的是从他自己嘴里“白人老板的认可”中得知,不像玛雷尼有那么多人的追捧,还能四处发唱片,并且真的唱得令人拍手称叹,勒维的傲慢恃的不是才,是老板的权威。

对于这个人我只能说,他的小号我不懂,他的人格我嫌弃。

不过正所谓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他的轻浮,傲慢,目中无人等种种劣性,又必须归咎于他儿时所遭遇的悲痛过去:儿时的勒维曾经亲眼目睹自己的母亲被擅闯家门的一群白人强暴,自己为了救母亲差点被杀,父亲得知惨剧后,带着家人去往别处生活,放弃了那片他本可大有作为的土地。

看着父亲对着那群伤害自己和母亲的白人满脸堆笑的告别,勒维以为父亲是个懦夫,没想到安顿好母子二人之后,父亲独自回去复仇,最后不敌对方人多被活活烧死……这段惨痛的经历直接影响了其人格和世界观,在那之后的勒维成了怎样的人,在勒维与团员们的对话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到这个人物一层层蜕下的皮。

乖戾

童年的遭遇令他放弃了信仰,随身带匕首防身。

那段惨痛经历让他成为一个时刻自危的人,随身携带一把小刀防身,虽然可能主要还是用来防白人,但面对黑人同胞的挑衅和冲突他也同样毫不犹豫地就拔刀相见。

一点小不和就能让这个人如此大动干戈地拿出武器,只为证明自己是对的,感觉勒维就像他自己口中说的那样,将“谁惹我就让谁好看”贯彻为自己的座右铭,暴躁、冲动、谁也不服。

傲慢

勒维自以为有点小才华小机灵,让老板欢心和认可,就是他撬动白人世界的杠杆。

同样地,那段惨痛经历让他成为一个傲慢的人,傲慢于自己所遭遇的事情令他看清很多事情,其他黑人根本不懂,比如上帝根本就不存在,至少根本就不理会黑人;傲慢于自己早就知道了白人的卑鄙龌龊,只有他这样的人才知道如何与白人周旋,只有他知道如何对付白人。

当然少不了他的才华带来的居高临下,他觉得自己才华洋溢与众不同,跟其他几个只知道跟在玛雷尼屁股后面转的团员完全不一样,他根本不必服从与玛雷尼,因为他会比玛雷尼更出名。

天真

勒维的天真造就了其事业上的失败,也许他和玛雷尼有着同等才华,但最终不同的性格还是让二人走向不同的人生。

前面写到勒维的乖戾和傲慢,其实也都源自于此,因为天真,所以他以为白人世界对自己的威胁仅仅就只有生命上的威胁,所以他整日持刀防身,因为天真,他以为自己得到白人老板的认可自己就能得到美好的未来,他对团员说自己懂怎么和白人周旋,但事实证明,他根本不懂。

最终丢了工作后,又被白人老板戏耍的时候,整个人精神气都散了,但是却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拿托雷多撒气。

他的天真也体现了他的愚蠢和短视。

他想要像自己的父亲那样,先假装恭维,然后等自己成名后再来惩治这些白人,他认为自己可以利用这些白人成为自己的垫脚石,他会成功骗过这些白人获得自己想要的一切。

可他终究不是自己的父亲,他只是那个吓坏了的小男孩,敏感,懦弱,自尊轻得就像尘埃一般,一吹就散。

当他的才华被否定他的人生目标被否定后,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根本不懂如何与白人周旋,他太高估自己了,他以为白人能挟持只有自己的生死,黑人就像白人的猎物一样,但他错了,白人不仅能够轻易掠夺黑人的生命,更可以决定他们的生存方式。

但如果故事就进行到这里,那他充其量还只是个盲目的天才罢了,因为自己的愚蠢葬送了自己的事业,仅此而已我也觉得是一个不错的故事了,勒维也不过就是个可怜的家伙,但编剧这时候突然邪魅一笑一般,剥下这个人最后一层皮,告诉我们这家伙其实,就只是个自卑、脆弱的懦夫。

被乐团开除,被白人老板戏耍,勒维满腔不甘、耻辱、愤怒,但最终却将刀刃转向了无辜弱小的同胞。

勒维前面义正言辞地和其他团员大谈特谈自己多懂白人,白人根本不是他的对手,但最后轮到自己被白人欺凌的时候,他没能像他父亲那样英勇无畏,更没能像玛雷尼那样相信自己的音乐才华去转投他人,他没有选择向真正践踏他尊严的人复仇,而是选择了将愤怒倾泻于一个不小心踩在自己鞋上的老黑人,当他将匕首刺向钢琴师的那一刻,他的人物底色终于姗姗来迟地曝光在观众面前,哈,原来这家伙就只不过是个,有点才华,自卑又懦弱的小人而已啊。

前面勒维如此热衷于炫耀自己的才华,自己的能力和与众不同,其实恰好印证了这个人自卑内里。

心理学上,这种行为就叫做自我补偿,是一种心理适应机制(机能),个体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总有一些偏差,为了克服这些偏差,于是从心理方面寻找出路,力求得到补偿。

自卑感愈强的人,寻求补偿的愿望往往也就愈大。

这就是为什么我在简介中写到最后的悲剧都是由于年轻时的那场悲剧所导致,因为勒维这个人所有的心理和行为动机,都离不开那场悲剧,他所做的一切都在试图补偿那场悲剧带来的创伤,以及烙印在心里的自卑。

天真傲慢、乖戾的音乐才子就此陨落,堕落成为懦弱自卑又脆弱的冲动杀人犯。

精彩!

这双新鞋代表了勒维不值一提的自尊和对未来人生浅薄的认知。

二 主旨尽管截然不同的性格注定了勒维和玛二人走向不同的道路,但无论是他们中的谁,都永远无法摆脱黑人真正的宿命和结局,那就是永远活在白人世界的审视之中。

勒维撞门之后却发现不过是个死胡同。

而玛雷尼则莫名不安地坐在车内。

就像勒维费尽力气仿佛想要突破自己命运一般撞开那道紧锁的门,结果发现门后也不过是一个不见天日的死胡同一样,玛看似在白人世界活得恣意妄为,但唯一能让她喘息的地方,也不过是仅能包下自己和侄子、情人的那个狭小的车内空间,车外人们投来的视线就像炎热的空气一样令她汗流浃背。

讲到这里,我想各位应该明白这部片到底想要讲什么了,当然其实只要google一下原作者奥古斯特威尔逊你也大概能猜到,没错,仍然是讲述黑人在白人统领的世界中所遭遇的不公与歧视。

虽然我自己在片头直到片中都以为是在讲勒维如何超越玛雷尼成为新一代黑人蓝调王的故事,但所幸还好不是我预想的那样(笑)。

在白人的压迫下,黑人用苦难的灵魂和对自由的渴望创造了蓝调,蓝调来自压迫,却用于自我安慰,蓝调取自黑人的血肉,却也是治愈他们心灵的灵药。

尾声感谢这部电影让我获得了近年少有的冲击,看完后越回味越丰富,实在是太久没有遇到这种能余音绕梁好久的佳片了,豆瓣开分才6.6,我觉得这片起码在7.5分以上,仅剧本就合格了,再加上演员的精湛演出,6.6太低了感谢伟大的演员,查德维克·博斯曼 Chadwick Boseman。

我因为不喜欢超级英雄片,而错过了他的《黑豹》,之前看他那么火还稍微皱了下眉,觉得是漫威资本的威力,但在这部电影中他的演技彻底征服了我,充满变化,丰富细腻,真实灵动。

英年早逝实在令人遗憾,感谢他在此片奉献出的完美演出,希望他在天堂也能继续做他热爱的表演。

总之这真的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电影,可能也是这么些年,伟光正的主角看得太多,所以突然来这么一个堕落的主角还是挺震撼的,记忆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似乎都是如此,比如电子游戏领域的经典佳作《旺达与巨像》和《最后生还者》,都最终以负面主角留名青史,影视方面同类型的主角似乎都在复仇爽片里,所以大家能理解我推荐此片的原因了吧,还不看等啥呢!

眼看奥斯卡颁奖礼将近,鄙人不才,在此狗胆预测一下,今年奥斯卡男女主应该会由此片包揽,甚至会拿下最佳改编剧本,没办法就算这个编剧他改编得屎,可原剧本的台词底蕴和人物刻画实在太牛了。

希望大家都能去观看这部电影《蓝调天后》,然后可以再次回到这里一起讨论。

比心。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电影公众号,啥都聊聊,不学术,不无趣,看片品味奇葩,输出随缘。

 9 ) BLUES MEANS BLUES

整部电影重点并不在于Bottom or Ma甚至不在于贯穿始终的二十世纪社会与黑人的矛盾。

布鲁斯音乐悠扬升起,我想该对一个夏日午后宽容些,布鲁斯音乐在逼仄排练房里被即兴创作,怀才不遇的苦难人生和满腔热情笃定碰撞出花火,当然当然,还有闷热录音棚里汗水一次又一次浸湿Ma黝黑的胸脯让你开始困惑这些粘连迷乱的矛盾是否仅仅为烘托音乐做背景材料。

蓝调音乐融入排练房里关于种族和宗教的控诉里,又翻身雀跃在以音乐为语言所表达出来的对生活的理解方式,甚至在许多时候音符就飞扬在Ma的嘴角。

然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戏是Levee和Sturdyvant在楼梯间的争执,在作品被Sturdyvant否决后Levee说他相信他的作品一定是由他自己演奏才会有预期中“让观众想要跳舞”的效果,Levee眼神里的笃定让我突然明白,如果要找一个例子去解释三和四之间还存在一个整数,那么必定是艺术家们对于表达的精准把控,那个点,就是三和四之间的整数,能让语言的误差更小,让人的感知更细腻。

到了结尾,一群白人“唱诗班”拿到Levee的作品拙劣复刻的尴尬场面再次证明了Ma的表达:“那些白人不会明白,唱歌并不是为了发泄,唱歌是一种理解生活的方式。

 10 ) [Film Review] Fences (2016) 6.8/10 and Ma Rainey's Black Bottom (2020) 7.3/10

Two film adaptations of August Wilson’s plays, FENCES is Denzel Washington’s third sortie as a director, who also acts as the producer of MA RAINEY’S BLACK BOTTOM and is committed to bring Wilson’s CENTURY CIRCLE (10 plays in total, each takes place in one specific decade from 1900s t0 1990s) onto the screen, one-fifth has been done and long live Denzel!FENCES is set in the ‘50s Pittsburgh, about the family of Troy Maxson (Washington), a middle-aged garbage collector, whom at first glance, we reckon as a hard-working, decent family man, bantering with his chummy coworker-cum-longtime-friend Jim Bono (Henderson), living with his wife Rose (Davis), football jock son Cory (Adepo) in their own house. But in time, Troy’s defects will surface through the strife between him and Cory, his paternalistic high-handedness is too overbearing even for its time, and more so, he is an unregenerate adulterer who sires a daughter with another woman, a bolt out of the blue that pulverizes Rose.So, why should we feel sympathetic towards such a reprobate? who is grumpy, egotistic, hypocritical, macho and conceited, whose own past is rife with bad parenting, violence, theft and prison time, all attribute to his warped psyche. For one thing, Wilson’s own script (he passed away in 2005, and received sole credit for the screenplay) is teeming with dialogues that reflect the Afro-American existence that plays a significant part in molding Troy’s personality, no highfalutin wording, all down-to-earth grists, eloquently delivered by Washington firing on all cylinders, a performance irrefutably marks another apex of the star’s extraordinary career.That is another thing which makes Troy a fascinating character, his masculine pride (the anathema that feeds bigotry) is all he has to hold onto after receiving many raw deals, and only through Washington’s reeling-off, unrelieved elocution, Troy’s ignorance, insularity and self-delusion bulk large, it is painful to watch him lay into his own son like a tyrant, yet, for an illiterate, case-hardened alpha man, who has three children all from different mothers, we should be thankful that his bark is worse than his bite.Facing off an indomitable Washington, Davis isn’t cowed, albeit Rose is hemmed in the conventional angel-in-the-house bell jar, which she compensates with such seismic effusions that gooseflesh is sure to crawl all over one’s skin, also in those less vehement moments, one can always bank on her to give a piece of her mind that will bowl audience over.Still, FENCES is a ponderous entity, and its 139-minute running time does it a disservice for being repetitively prolix, several sequences should be pruned, for example, Troy’s mentally impaired brother Gabriel (Williamson) is the source of Troy’s guilt, but his presence often slows down the momentum, and who can steal his thunder from Washington and Davis? Nary a chance.

By the same token, MA RAINEY… is more efficacious for its rapier-like, confrontational stagecrafts, after a short prologue, it occurs succinctly during one afternoon of a recording session in Chicago in the ‘20s, prominent singer Ma Rainey (Davis), dubbed “Mother of the Blues”, has to put her foot down in upholding her demands in face of her pale-skin manager and producer, whereas the trumpeter of her band, Levee (Boseman), is reckless and hot-headed enough to burn his bridge and fancy striking out on his own.Sporting Ma’s oleaginous, smudgy war paint and flamboyant outfit, Davis goes for broke in the prima donna default (her singing is dubbed, right?), Ma can’t suffer gladly anyone who doesn’t bend to her biddings, neither the subservient manager Irvin (Shamos), the dour-looking producer Sturdyvant (Coyne), nor those who have the same pigmentation like hers. Being a colored woman who make good in the societal echelon, she has the clout to be nobody’s doormat, her pride festering into conceit and her pertinacious insistence of equal respect making her egocentric (giving white lickspittles a taste of their own medicine, she can also stand pat with nepotism). It is interesting that there is no love lost between Ma and Levee, under any mitigated circumstances, the pair could have hit it off and put their talents together into greater use. Yet, can’t we not relate to Ma? Anyone in her position will be none the wiser, her bluntness and high-handedness reflects how she manages to cope with a vastly unjust, racist world at large, Davis again, amps up the decibel and bulldozes any obstruction with her utterly transfixing verve and flexibility.Shall Boseman land a posthumous Oscar nomination or even a win for his lived-in incarnation of Levee, a gifted musician for sure, but also an aspirant blowhard sans any savoir faire to break out against the antagonistic milieu? The verdict is a big “yes!”, Levee is the antithesis of Ma, she has made it but he ain’t, his tragedy lies in his impatience, his arrogance and naivety, one must pay his dues to earn his entitlement. Levee is too keyed-up, hot to trot to become someone, and puts all his hope in the hands of a treacherous white man. When his hope is roundly dashed, it is harrowing, even despairing to witness the target of his wielding knife is an innocent low hanging fruit (Glynn Turman is another memorable presence as Toledo the pianist) other than the culprit, Wilson’s lucid dissection of a colored man’s warped mentation is uncompromisingly brought home to its audience, and a visibly scraggy Boseman pours all his heart and soul to ascertain Levee has nothing else left to show, he is a miserable failure, but he fails cordially.Both films do justice to Wilson’s urtext (the most impressive through-line is a man’s death/devil-defying/wrestling struggle, manifested in both works), and are terrific showcases for their thespians. If FENCES is rather exhausting than exhaustive, MA RAINEY…, deceptively differing from a standard biopic, is a more exuberant, trenchant and shocking treatment that is able to cram enough meat into a frills-free narrative.referential entries: John Patrick Shanley’s DOUBT (2008, 8.9/10);Robert Zemeckis' FLIGHT (2012, 6.7/10).

《蓝调天后》短评

一部黑人的民族悲歌!

8分钟前
  • 鹅城五保户
  • 推荐

levee以为他知道如何与白人相处,但其实他不知道。他们所有人,都在冲撞自己的门,要么放弃冲撞,要么撞开后发现门外依然没有自由。

12分钟前
  • 沙拉豆腐
  • 推荐

我觉得这部电影不仅在说白人对于黑人的压迫,核心还讲了黑人自己的民族劣根性

17分钟前
  • MR.Lonely
  • 较差

《三娘教子》蓝调版,儿子指观众:)

19分钟前
  • boggie
  • 较差

很抓马,但是确实有点分不清主人物故事线到底是谁,更像是双主角的戏,但是又把中心用玛作为核心和导火索

23分钟前
  • poorbutcool
  • 推荐

不知道是导演的想法还是改编剧本的原因,电影里的人物性格太夸张甚至有些扭曲,看着多少有些不适。感觉整部电影里呈现出一种被压抑太久的过度释放,无论是情感还是性格。作为人物传记,还是有些不足道。

27分钟前
  • AlanX
  • 还行

中文译名太恶劣,这不是人物传记。进入地下室排练房就能发现这是出戏剧,戏剧张力出来了。幕之间的衔接可以再琢磨一下,情绪有点过于跳跃。

29分钟前
  • 三狗子
  • 推荐

致敬查德维克·博斯曼 致敬华盛顿的勇敢 致敬大胆无畏的女人。

30分钟前
  • DJ
  • 推荐

美国黑人兄弟可以好好看看这部片

33分钟前
  • 文西
  • 推荐

看完这部电影才真的意识到这个世界失去了Chadwick Boseman有多么可惜。他演的真的太棒了,比黑豹强十几倍。本以为是部传记片,结果竟像部舞台剧。时间,空间,格局,都小到不能再小,但仅靠表演,台词,摄影撑起来的对话戏,反而从另一种角度尖锐的捅破了黑人种族的内部问题。不是一部人人都能接受的电影,但真的很有份量

34分钟前
  • _witch2
  • 力荐

电影三星,多的一星给黑豹。

37分钟前
  • 段子宇
  • 推荐

本片和舞会的最大观感:好莱坞及网飞PC到魔怔。

41分钟前
  • shiriwusu
  • 较差

太吵了,黑豹那个角色很卖力但很难让观众投入情感啊。

42分钟前
  • 僵尸太疲惫
  • 还行

对话和排练的张力很出彩,后来这个演员演了詹姆斯布朗,但相比之下这一部更有意思,只是结尾戛然收场

44分钟前
  • 猫不然.exe
  • 推荐

被奉为蓝调之母的玛能够在白人面前趾高气昂,这让勒维形成了黑人能够出人头地的错觉,当他奋力踹开一扇紧固的铁门,发现外头不过是三面墙时,所有忍辱与付出都崩塌了,维奥拉和查德维克的一些戏力量十足,尤其是勒维擒着匕首质问上帝,但结局显得低沉无力。

45分钟前
  • 醉梦·聊生
  • 还行

割裂

47分钟前
  • 滑稽
  • 较差

想要讲的故事太多,到最后把主线都埋没了,levee的故事结束的很潦草。想讲Ma Rainey的故事也因为时间问题而粗略的点到为止。Netflix出品真是必有瑕疵。

49分钟前
  • Amber
  • 还行

時間設定在一天之內,以錄專輯中間發生的一連串插曲,演繹一場黑人民族悲歌,最後以沉重的方式做結,描寫黑人終究只能拿自己人出氣,無法真的對白人頤指氣使,暴力只會衍生更多暴力,受傷的終究會是自己人…想不到查維克博斯曼的最終遺作,竟然演到了如此突破性的角色,好幾場戲都有拿獎的氣勢,但是在這一部片裡明顯已瘦了非常多😢,電影本身還行,舞臺劇方式演繹最吃的就是演員表現,所幸黑豹和薇拉戴維斯以及其他角色都有HOLD住,不然應該會是一部食之無味的衝奧片,博斯曼明年絕對有資格提名奧斯卡…遺作能有這樣的突破性演出也是無憾了

51分钟前
  • Puff
  • 推荐

music band politics 看得我心累,讨论racial politics也有别的代入方式吧。原剧的效果应该会好一些。黑豹演员博斯曼的遗作。

56分钟前
  • 曉宇
  • 较差

如果舞台剧的味道没有那么浓就更牛逼了!

60分钟前
  • 西决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