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影写了很多,对于这样的电视剧还是第一次写,写着写着就脱离了原本的风格,感觉是在杂谈,即是吧。
至少爱情已经回来过写给《我们俩的婚姻》 文/三木 http://diliuwei.ycool.com/ 咱结婚吧, 这样我们才能幸福。
如果说婚姻是一场没有预知并且全然神秘航道的旅程,那么只有当你铿锵的决定走上这段行程的时候才能体验其中的人世情非。
张小娴小姐说,“每天负责唤醒自己暗恋的人起床,这是一项很甜蜜的任务吧?
”,而更何况,在某一天这个你曾经暗恋的人成为了自己打算慢慢一起变老的人,又有谁会因为之前的左右顾虑和扑朔迷离而放弃“结婚”的幻想。
世界或者本来就是如此,男人和女人构塑了这个斑斓的社会,于是,某一天,便有了《我们俩的婚姻》。
我们总是会感叹初恋的时候过分的美好,而婚后的日子过分的单调,所以,当七年之痒的到来总是显得那样的理所当然,甚至没有太多的慌乱失措。
不是我们变了,只是时间变了,于是,那些原本依附着某个固定时间的尘埃末节也随之褪色并且剥落。
关于夏小宁和秦岩 夏小宁和秦岩的认识或者本来就是戏剧性的,他们都没有错,只是在正确的时间遇上了错误的人。
如果不是小宁前男友的背叛和不忠,如果不是秦岩处于一个高龄未婚的尴尬阶段,如果那天没有那场电影,或者所有之后的烦恼和幸福都是恍然的。
生命是戏剧的,有时候你必须承认。
夏小宁是个记者,她的性格是直接并且冲动的,在他的身上我们可以很敏感的嗅到一股很强势的味道,这是她的优点也是她的缺点;秦岩是个典型的大男子主义者,传统,脱离了沉稳范畴的沉默,他需要一个只能自己说话的空间,他的强势并没有显露在表面而是深埋在内心深处。
而就是这样两个同样强势的人,却因为一个很牵强的原因走到了一起,而,从这个时候开始,已经为他们的婚姻埋下了失败的伏笔。
夏小宁说到底终究是个本性善良的人,只是因为自己的直接和冲动的性格让这样的善良变成了很多人会感觉到的“自私”。
私底下在秦岩面前的小宁还是会撒娇任性,婆婆生病了在自己感冒的情况下连夜送医院,因为为弟弟的生活担忧而急上急下......诸如此类,其实,都可以看出小宁在性格深处的美丽,她其实更多时候希望自己的家人过的很好,她也在尽力复出着,而关键就在于她的说法方式和办事方式完全还没有成熟到位。
她往往是自己一片好心,但是对方却不领情。
不是她的出发点不对,而是在她为人处世方面确实少了一种女性所应该有的“温柔”。
秦岩在一个单亲家庭下长大,从小面对的是两个女人,或者是因为母亲对他的影响太大,在他的性格中有着很强烈的反面因素。
而这种因素慢慢的变大,就衍变成了一种在旁人看来的懦弱和没有责任(这里指的是对婚姻的责任)。
相较于夏小宁而言,秦岩的性格中的自私成分反而会多一点。
我承认,小宁是爱秦岩的,并且远远胜过秦岩爱她。
或者初次见面的时候,小宁只是因为暂时的失恋而想急切的转移目标,这在任何一个在恋爱失败者看来或许都是一个最好的解决办法。
但是,随着深入交往,一直到结婚,小宁是真正爱上了秦岩。
所以,也正是因为这样,在秦母和小宁有矛盾秦岩每次都是劈头责怪小宁的时候,她都会心平气和的接受,并且讨好秦岩,当然有时候错误本身也在小宁。
有句话说,当你爱一个人的时候,你就会千方百计的迁就他。
而小宁正是这么做的,或者他想通过爱秦岩来改变她和自己婆婆之间的关系,虽然有时候事与愿违。
而秦岩对小宁的爱,在整部电视剧中刻画的太少,作为一个旁观者至少我丝毫没有觉察到。
每次吵架时秦岩对小宁的脏话摆出;每次闹矛盾时秦岩从来都是劈头责怪小宁;每次都是小宁哄着秦岩,而秦岩很少主动表现出两个爱人之间亲密的言语和举动;当矛盾开始难以解决的时候,秦岩毫不犹豫提出离婚的建议,这在一个男人是多么的不负责任。
更多时候,我感觉夏小宁只是秦岩为了结婚而结婚之后的一个所谓妻子,他对小宁的爱,尤其是在细节方面的照顾我丝毫没有觉察到。
当秦岩的母亲搬到老家之后,秦岩竟然可以因为母亲而整天整夜住在母亲家【而关键是那次的错误本来就在于秦母】。
试想,任何两个夫妻因为自己的父母闹矛盾,结果男的倒好,像新媳妇一样的回了娘家,那么作为自己的另一半会是怎样的感受。
夏小宁说的很对,他说当一个男人一直在母亲的双翼下长不大,她突然就失去了对雄性的爱慕。
而秦岩这个高高大大的男人,其实,正是这样一只还没有长大的鸟。
关于秦岩母亲 这个老太太应该是个受过良好教育的老人,但也正是这样的教育让她的思想和行为都成为了一种禁锢。
秦岩母亲说到底也是一个善良的老人,也不是她不为子女考虑,只是因为她性格中的“过分敏感”造成了之后一切矛盾的根源。
秦岩是一个单亲家庭,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她对自己的儿子秦岩有着一种已经远远胜过母子的依赖感,这种依赖感是很要命的,因为这样的依赖过分的强烈,所以当秦岩结婚的时候,她会觉得自己的儿子被另一个女人分享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这种情感是很难说清楚的,秦岩的母亲自然不会意识到,这种在潜意识中的占有已经根深蒂固。
影片中过分刻画了秦岩对自己母亲的关爱,秦岩吃母亲的剩饭,秦岩母亲哭哭啼啼撒娇等等描写,都让我感觉这个母亲不再是一个纯粹的母亲,倒更像是秦岩的情人,让人在恍然之间真有点摸不着头脑。
秦岩的母亲是个知书达理的老人,所以才会同意秦芳离开中国,因为她希望自己的女儿幸福;虽然她对自己的儿子很依赖,但还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有一段幸福的婚姻,每次当他谈到小宁的身孕时幸福的眼神,每次告诉秦岩小宁也不容易的时候,我们都能感觉到作为一个母亲的不易,她的确是一个想得很周到的老人,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导致她多疑,敏感。
要说,秦岩妈妈最大的致命点在哪,那么就是她的这个性格。
关于三个人 秦岩这个人太木讷【李亚鹏在剧中的演技其实并没有见长】,其实作为一个男人是调节婆婆和妻子之间关系最关键的一个人,但是秦岩做不到这一点,有时候反而成为了两者之间的导火索。
他对自己母亲的爱已经有了一种变态的氛围。
作为一个儿子他成功了一半,作为一个丈夫,他是完全失败的。
夏小宁这个人对自己的爱人和婆婆其实还是很不错的,但关键就是在她不擅长讨好老人。
老人毕竟是老人,她的想法,她的希望和年轻人自然是不一样的。
而小宁弱就弱在不知道面对什么样的人怎么讲话。
秦岩的母亲,要是没那么敏感,并且给自己的儿子多一点空间,或者她也不会这么累。
或者生活,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既然结婚了,就意味着我们的生活将和以前说再见。
我们不知道在未来的日子里会遇见怎样的事情,但是我们却知道要想一帆风顺那是多么的牵强。
既然如此,那么当婚姻来的时候,就好好的爱吧,当爱情经过你们身边时候,默默的告诉自己:我们的婚姻,一定会很美。
还没有看的时候,听朋友说很好看,很现实,因为现实才去看。。
和《无处安放的青春》有点不一样,这个更加的现实。
夏小宁的性格是那种典型的强势型,有点不给人面子的感觉,如果我是男人,娶这种女人我要谨慎。
秦岩对夏小宁的不信任,我认为也与夏小宁的强势有关系,我还是喜欢秦芳的建议,对这种女人还是要狠一点。
夏小宁何胡丽的友情让我很温暖,至始至终我都喜欢胡丽的角色,如果一开始是她和秦岩,我认为对于秦岩和其家庭的伤害都会减轻许多。。
中间10集没有看,一看到夏小宁哭,就受不了,其实主题挺简单的,主要矛盾到后来变了味,变为婆媳矛盾,线索有点凌乱,所以即便没有看中间10集,也知道是什么的意思。。
总体来说,一般,如果线索再多一点,清楚一点,我觉得更好。。
1夏小宁&秦岩,永远都是妻迁就夫。
夏小宁是傻呢,不知道自己在秦家中永远姓夏,永远不及他母亲妹妹的地位,还是因为爱这个破男人?
郎心似铁。
秦岩永远把寡母凌驾于该要相守终老的发妻之上……2如果不是秦芳孩子后遗症需要秦岩的肾,如果不是小宁那时巧合的怀孕。
老太会不会求小宁留下肚子里的根,会不会等秦岩回来继续他们所谓的“我们俩的婚姻”???3秦芳,小姨,出过多少“善意”的主意对付他俩的婚姻?
胡芳,是真爱上了秦岩OR下半身动物,用了闺蜜的丈夫。
……婚姻,好恐怖!
国产的电视剧很多都是看不完的。
这个片子竟然让我坚持了,很好。
当两个人互不相让的时候,一方的妥协换来另一方的得寸进尺。
就像片子里说的那样,这就是人性的弱点。
刚刚看了两集《我们俩的婚姻》,然后到豆瓣的页面上逛了逛,发现这里掀起过对“婚姻中要不要被和谐”的话题做过大讨论,额,我猛然发现这还真是个大问题,是中西观念具体到家庭层面上的巨大差异。
好吧,我承认我属于不愿意被和谐的那一派,看来我的出路只有两条:去美国,或者找一个和我一样的非主流。
人家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西方在家庭观念上的不同也是有基础的。
我注意到,中国人平时遇到点儿难事儿,生病住院买房子首先想到的是找亲人,在国外这个时候首先冒出来的词是:保险、银行…咱们家人谁要是进了局子,一家人都会急的团团转,寻找亲戚中当官的、最有本事的,人家首先找律师…当社会公共服务缺失或者不稳健时,人们通常会靠最原始得亲缘关系抱团相互帮扶,集体的力量大于个人,这时候,个人的意志也不得不在各种生活琐事中痛苦地被消磨掉、和谐掉,就像那个向来独立自主、自以为掌握自己命运的夏小宁就是和谐社会的战利品。
夏小宁是一个写日记的女人。
写日记的人大多是很注重自我感受的人。
夏小宁是一个“出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女人。
这句话无论放在哪里都是对一个女人的赞美。
夏小宁是一个矛盾的女人。
从大众眼光看,她的长相、工作、收入、性格、智商、情商均可。
她在职场和社交上都是有礼有节,大方得体的,人际关系也处得不错(各大医院、戒毒所都能找到熟人)。
但关起门来面对自己家人的时候,她却表现得缺少耐心,缺乏基本的策略,某些做法极其不明智,处理起家务事来简单粗犷,喜欢感情用事。
爱李多的她极其投入、不计回报、痛苦并快乐着。
她到了北京不联系他,而是去他们以前常去的馆子吃饭,住在离他很近的宾馆里,去他每个礼拜都会去的书店,重逢时做出不经意的样子都说明了她爱他,与他无关。
多年后她也发现他其实并不值得她那样爱,但这种爱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与贾树生谈恋爱的她很务实,没掉几滴眼泪,没费多少心血,想必在日记里也没占多少篇幅。
我估计她是在某次采访中认识老贾的,老贾应该很喜欢她,并且很早就把自己的心意表达出来了。
夏小宁呢,爱李多未果,让她明白还是找一个爱自己多些,对自己好的人结婚是正道,再加上老贾也不似有些有钱人那样不上档次,他看上去还是比较诚恳的,本质不坏,所以他们俩谈上了,甚至都见过父母了。
但是夏小宁,最终还是不愿意委屈自己跟一个她不爱的人在一起。
老贾的外遇只是一个契机罢了,夏小宁最终都会提出分手的。
(老贾的外遇其实也能解释,也许是夏小宁在他们俩的关系中太强势了,老贾总得找个缺口释放一下,他外遇的对象没哪点比得上夏小宁,但在他面前够温柔吧)。
夏小宁是一个又聪明又幸运的女人。
不空等李多,因为他只可远观;不浪费青春在她不爱的贾树生身上,因为她够忠于自我感觉。
所以她选择了秦岩。
一个就在她身边,条件又合适,她又喜欢的人。
夏小宁跟秦岩算“闪婚”了,为了一套单位的房子,凭着一股冲动结了婚(但是没有这种冲动也许人就结不了婚了)。
虽然是“我们俩的婚姻”,但在中国,婚姻从来就不是两个人的事。
她当记者那么多年,难道不知道这个吗?
她周围那么多已婚的同事,难道没有耳闻目睹过一些吗?
我认为她是知道的,但她认为那是别人的婚姻,她的婚姻是两个人的,是充满了爱,甜蜜与幸福。
人说爱情只存在于两种情况:一是恋爱的时候,二是婚姻以外。
我相信夏小宁绝对不同意这个说法,她的婚姻观是有点理想化的那种,这在她与秦岩的争论中表现得非常明显,也可以解释她在处理婆媳关系上的动机。
恋爱时期的爱和婚姻中的爱是不一样的。
前者是激情,心动,眩晕,亢奋,是魂牵梦萦,是才下眉头就上心头,后者是亲情,依赖,熟悉,偎依,习惯,是彼此欣赏又彼此挑剔,是难得糊涂。
前者可以随着性,由着心,跟着感觉走;而后者是靠经营,磨合,理解,宽容来实现的。
前者具有很强的排他性,强调自我感觉;后者具有包容性,要把许多大家庭以内以及以外的关系充分的混匀、调和。
前者强烈因而注定不持久;后者琐碎而更加细水长流,靠多年积攒。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中的爱是前者;左手握右手“执子之手”说的是后者。
前者易得;而后者难得。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升华。
两者既相互矛盾,又相互联系,在一定情况下还能相互转化,总之是对立而统一的(政治课中常见的典型语言)。
夏小宁的理想化就表现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但是,作为一个女人,这是完全能理解的,其实也是满珍贵的,只是不现实。
忍不住要说说其他人。
秦岩,除了谈恋爱那会还能感觉出他喜欢夏小宁,之后我完全感觉不到(是因为李亚鹏没演出来?
)。
小心眼地跟踪到北京,因吃飞醋而大发脾气;极不厚道地偷看夏小宁的日记;只说夏小宁怎么着他妈了,不说自己对岳父岳母不冷不热的态度;只要婆媳之间一出现什么问题,他就变身为咆哮男,话都是吼出来的,有时装模作样地说我们来沟通,我们来交谈,人家话没说完又开始吼(马景涛吼那是深情的一种表达方式,李亚鹏吼让我觉得接下来的就是家庭暴力);他很少认错,很少道歉,很少反省自己,甚至在他们要离婚那会他绝口不提自己出轨的事实,只揪住夏小宁在处理婆媳关系上不到位的地方,最后得出结论说她的人品有问题,真是让我大跌眼镜;一面对他母亲他就化身成了苦命男、幽怨男,一面是老婆,一面是亲妈,他把自己弄得真像是在夹缝中求生存一样。
胡丽,不可多得的好女人。
凭她的条件,没有理由成为“剩女”;但是凭她的条件,又很容易成为“剩女”。
她自己对此的解释是不知不觉就到三十多岁而还没有结婚了。
我没看出来她跟李多之间有什么“基础”,但是她跟秦岩确实是有基础的,但她能够做到发乎情止乎礼的。
那次被她称为“情感事故”的事情,真的就是一个事故,秦岩是有意无心(到最后秦岩都没有给她一个解释或者道歉,这一点让我对他更加有微词了),她则是有心无意。
在夏小宁两口子闹离婚的时候,她跟秦岩貌似擦出了火花,给人的感觉是双方只要有一人主动一点,两个人就能走到一起了。
但是他们两个人都克制住了。
她用心良苦地替两人周旋转圜,甚至把自己的感受抛在一边。
怎么说呢,女人之间的友情总有那么一点同行相轻又惺惺相惜;亲密有加又有所保留;互相嫉妒又互相欣赏。
成为好朋友的两个女人必定是在共同的基础上互补的。
夏小宁的父亲,戏不多,但有他的戏都很出彩,把一个沉默寡言,非常有担待又很细心的父亲形象演出来了,给人印象很不错,有几幕看得还蛮感动的。
看到第18集了吧已经,还是觉得越看越好看,比当时跟美剧都来劲我,每天准时守候在电视机前,连自己要看的英语都隔一边了。
太紧张了,太气愤了。
我说这帮人怎么都那么假呢你说。
夏小宁心里压根要是没婆婆你说呗,你就明确告诉婆婆,明确告诉你男人。
进门那天你们背地里说的那话我不爽了!
我觉得委屈了!
这就是夏小宁的根结所在,所以后来婆婆也不知道第几次生气的时候,小宁的心理独白说,我没有得不偿失,我没有失去什么,婆婆得不得忧郁症小宁又不会掉块肉,婆婆活该!
但是为了秦岩,她每次都到婆婆面前去道歉了,舍不得老公啊。
假道歉对夏小宁来说,轻而易举吧。
婆婆也是以假人,看不惯儿媳,还不敢当面责备她,要维护自己的形象,说什么也不能动粗口吧,毕竟是儿媳。
假吧!
不爽就直接说呗。
还背地里跟儿子说,不是我怎样怎样,是小宁她太那个这个。
还叮嘱秦岩不要跟小宁讲。
你这部明摆着是背地里捅小宁一刀么。
既然大家都彼此不喜欢彼此。
不要来往了呀。
谁说婆媳一定要好好处来着,哪国法律规定来着。
还不都是你们自己心里的鬼,觉得要是翻脸了,传出去不好听!
好了,结果把秦岩夹中间给郁闷死了。
妈,您说你要我怎么收拾夏小宁我就怎么做。
然后对着夏小宁大喊大叫他是我妈呀!
是啊,她是你妈。
SO?
就应该尊重啊?
可是秦岩你怎么不了解你老婆呢她那个人的脾气,就是不喜欢你妈。
你非得把两个不喜欢彼此的人撮合到一起是自己找了虱子往自己头里放!
活该!
一帮子假人。
导致这婚姻也是假的。
夏小宁嫁的是秦岩。
当然用不着顾及别人的感受。
当然,以传统的眼光来看,婚姻不是2个人的事情,是2个家族的利益关系。
所以这个婚姻的失败之处就是它不是2个人的婚姻。
感人的地方:小姑子在拉行李箱拉链,塞太满了,封不起来,秦岩帮她拉,一手摁着,一手拉,没封起来,小姑子就帮忙。
看着秦岩头低低地用力向把这个行李箱封好的样子,真觉得这个男人太残了,遇到这么3个女人。
太悲惨了。
差点打成《我们俩的爱情》,就一个词,差异是很大的。
不过,我真的不知道如何去思考“爱情”这个词,很多的隔阂、谎言、还有谈判的筹码在利用这个词语。
这个词有时就像一个最高的权威在审判着一切,似乎,再多的不可理喻,只要占据了这个词,就占据了神圣的位置。
可是,也就由于她的神圣、权威,于是,更多的,我看到是人们用她来维护自己的私利。
有时,我真的不愿在口头上提这个词。
而且,我不知道“爱情”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真的不知道!
我只知道,两个人四目相对时,彼此,都能看到对方眼眸的透明,直达心底;闭上眼睛,都能感受到彼此的温暖;还有,那种时而能体会到的发自心底里的、没有包含杂质的喜欢。
但是,我不得不又用“爱情”这个词,我找不到能替代她的词语。
虽然,这离我当下的生活很远很远。
但,我还是愿意去想这个事,期待自己能够拥有那种澄澈和温暖。
还有,在那之上的家的温暖。
记得,电影《角斗士》里,我永远记得马修莫斯在昏迷中所能想象的就是,妻子眺望丈夫马修莫斯的场景,让我感受到那种深深的眷恋。
我也常常期待能有这样的眷恋,自己也可以有这样的家人的眷恋。
《我们俩的婚姻》是从中间开始看的,我喜爱看有表演功底的演员所演的电视剧。
我觉得苗圃就是这样的演员;而李亚鹏的表现似乎人觉得他总算找到了他所适合的那种角色。
这部电视剧让我懂得或者是知道了很多的东西。
原来,平静而简单的每个普通人的生活却又都是那么复杂纷乱,有那么多的故事;原来,婚姻中包含了那么多的内容;原来,“家”,在我们中国人内心之中的威力是那么的大。
以前,我都把这些看得太简单了,我都不知道细细地咀嚼自己的生活,而一直以来就是这么囫囵的吞咽自己的生活。
《我们俩的婚姻》似乎是个深谙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以及当代中国人生活处事方式的一个研究哲学的人编的。
里面的人物有很多很多长篇的对婚姻、家庭的道理讲述,尤其是那个胡莉,我总感觉这个角色的存在就是因为编剧把自己赋予到这个人物身上,让她替自己把观点直接说教式的表达出来。
《我们俩的婚姻》里,可以明显的看到编剧其关于“爱情与婚姻”的观点表达。
只是,有很多的观点,我真的一时无法去接受,但,那些观点却似乎又有着很强的说服力,因为它更代表着现实存在的东西。
我喜欢野性的自由自在我行我素,但我又有着对于那温暖的深深眷恋。
两种我都不想舍弃。
偶尔,再看看这部电视剧吧,也许可以慢慢消磨内心的一些东西!
看了李亚鹏和苗圃演的电视剧《我们俩的婚姻》,中间一部分没看。
有点感慨,我想每一个在婚姻中的人看了都会有所感慨的,真是说不清的感觉。
或许婚姻真的是一座围城。
出入并不自由。
电视剧一开始,夏小宁就说:如果一个人能看透广告歌背后的玄机,也就不难理解自己的生活。
广告是什么,名人明星的面孔,或深沉,或风情万种,光滑的肌肤,棱角分明的嘴唇,还有睫毛,牙齿,极尽夸张又信誓旦旦,他们在调动你的感官,唤起你欲望的同时,似乎又在刻意地隐瞒着什么。
是什么,难道是谎言?
她在想着这些的时候,他的男朋友正在偷偷和别的女人约会。
然后被她发现,坚决分手。
没有丝毫余地,人那男人苦苦哀求都没用。
那个过程中她丢了手机,被秦岩捡到。
再拿回手机的过程中两人渐渐有了好感。
后来就结婚了。
有点仓促和莫名其妙,其中也有误会和争执,但是居然结婚了。
就像一些人打麻将出错了牌,或者明知那张牌一出就可能胡不了,但还是铤而走险。
就像所有的婚姻一样,不可避免的有了矛盾。
有着深厚感情基础的人都是那样,何况他们是在及其别扭的情况下结婚的。
双方家长基本上不认可对方,家里不断出状况,两人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同,很冲突。
状况百出,眼看就要分手了。
夏小宁的妈妈甚至为了钱让女儿赶走秦岩和前男友结婚。
没想到秦岩竟然沉得住气,能够忍受,竟然在女方家长缺席的情况下结婚了。
婚礼的当天,因为夏小宁弟弟喝醉大闹,婆媳关系就出现矛盾。
后来秦岩内心独白:如果让我回忆,我已完全忘记我们当时是怎么一拍即合的,总之是有些仓促。
我们过于陶醉也过于无知。
很多年后当我们不停的争吵并开始指责对方的时候,我想如果当初我们把婚姻中可能涉及到的生活内容一个不留地摆在桌面上,并且亮明各自的态度,那么我和她是否,我还有勇气和她携手走进婚姻吗?
我觉得秦岩这样想实在是有点头脑简单和异想天开了。
有谁能有前后眼,能把婚姻中可能涉及到的问题一个不留的地摆在桌子上呢?
还有谁能够两名自己的态度呢?
很多态度和做法都是事出之后才能知道的。
我想,即使像秦岩所说能够预知一切,我仍然还是会结婚的,所谓有爱无恐。
那时候以为只要和那个人在一起,就只有快乐了,即使有什么困难也会迎刃而解。
那时候,并没有看过有关婚姻家庭的电视剧,不知道婚姻之路这么艰辛凶险。
即使看了那样的电视剧,也会不以为然,认为那些人很可笑,要是换了我,不会那样。
相信自己一定会走出一条独特幸福的道路,绝对不会像他们斤斤计较俗不可耐。
也不会淹没在琐屑的生活中失去自我,遗忘了爱情。
可是走进了婚姻,才会发现,很多的烦恼和伤心,就是那个人带来的。
渐渐地甚至会觉得那个人在不断剥夺着自己心中那些美好的东西,粉碎着。
会很失望很伤心,甚至绝望,很迷茫。
但是也总是会在绝望中振作,重获信心。
因为对一种人来说,爱情就是信仰。
夏小宁是一个很具体的人,具体就是不同一般的意思。
她有时候似乎不通情理,但是事实上也不是坏人,只不过比较具体。
希望有自己的生活空间,讨厌别人动自己东西,侵犯自我的世界。
因为抗拒婆婆介入自己的生活,竟然私自换了门锁。
对婆婆来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男人夹在母亲和老婆之间,简直太窝囊。
说白了,就是不够爱,这个女人最爱的还是自己。
虽然她也妥协了很多。
我向来认为,那些性格普通平凡的女人才适合婚姻,能享受到平凡生活的幸福。
有一点传统的,温婉的,有着世俗的追求和喜乐的女人,更适合婚姻。
夏小宁也并不是我说的那种超脱的人,但是她那么理性,干脆利落,根本不适合婚姻。
甚至她心里似乎没有很柔软的柔情蜜意,她对待感情的方式也是理性的,硬邦邦的。
或许是因为她在初恋中已经把感情释放完了,或者说压抑住了,再不能放得开了。
她爱了一个年长的教师,只不过相对来说等于单恋,他没有表达,人家也没有接受。
是心照不宣的那种,多年以后仍然埋在心底,不能释怀。
即使是在婚后,她故地重游,还在凭吊,虽然希望就此告别,但是毅然心存眷恋。
可是那人却不值得她付出,他只不过是很好的利用了一个年轻女孩的爱来保持青春。
他的眷恋,给了秦岩巨大的伤害,他很生气下小宁居然没有想他坦白过去。
这个男人真是奇怪,人家的过去和他有什么关心,难道过去也要向他负责。
他的心胸狭窄始见端倪,很平常不过的事情闹得不可开交。
我最见不得男人气量狭小无中生有了。
不知道他们是出于没有自信还是别的,却总是要用太爱那个女人做借口。
其实夏小宁只不过现在心中自我了结记忆而已。
她也没有什么过去可以回去。
和那个男人李多重逢之后,他漫不经心地对着夏小宁说:很奇怪,在我没见到你之前我心中一直觉得有什么事情放不下,这可能是一种心电感应吧。
你可能还不知道,我已经不在北京了,刚调回我的家乡浙江大学。
说实在的,我见到你非常高兴,就算是你为我送行吧,以后咱们再见面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听着他的毫无感情的,故作姿态的话,夏小宁心中独白:不知道我为什么又来到这里,此时此刻我对他有一种怨恨。
他太骄傲也太自私了。
他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他应该知道一个女孩曾经把自己难以言说的爱情全部给了他,最终还搭上另一个男人的自尊。
面对这些他居然没有动心,甚至不曾表现出一丝一毫的歉意。
那么,这么多年来我又是何苦呢。
李多是这个剧中最恶心的男人,他不相信婚姻,故作高深,没有内涵。
后来夏小宁的闺中密友胡莉竟然和他在一起了,窝里闹真是太无趣了。
很厌恶女孩和老男人的恋情。
所谓成熟男人的魅力对女孩们好像总是有相当的吸引力。
可是女孩们长大之后可能会对那段经历有着抗拒,会觉得很可笑,像一个骗局吧。
秦岩也不适合婚姻,他和任何女人结婚,都是对母亲的不孝。
我不认为秦岩有恋母情结,但他对母亲的那种惟命是从和紧张,实在是婚姻的障碍。
寡母难处是真的。
她们把孩子拉扯大,总是觉得孩子就是一切,强烈要回报。
秦岩的母亲是一个事无巨细,说话滴水不漏,在儿女面前有绝对的威严和权威的人。
她已经被儿子的孝顺惯坏了,眼睛里揉不得别的人出现在儿子面前。
可是她也没有恋子情结,只不过需要一个旧时代的儿媳妇而已。
可是夏小宁不是,她事事有自己的主张,个性独立坚毅,有控制欲。
她力求和婆婆井水不犯河水,和平共处。
合适那样的行为对婆婆来说就是伤害。
她总是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已经犯了忌讳,闯了大祸了。
在那个家里,随便说话都要非常小心挑字眼的,否则就伤害了婆婆的感情。
她很不适应秦岩家这种亲情氛围,觉得特别压抑。
这种压抑也是所有人都感到的。
简直一触即发,时刻有爆发的可能。
谁都不快乐,可是谁都无法改变自己,也无法改变他人。
真郁闷。
中间一段我没看,婆媳关系的冲突直接导致了夫妻关系恶化。
有人说夏小宁连普通的礼仪都不愿意做,就是品德有问题。
不知道是不是。
但是遇到那样的婆婆的话,我也想和她拉开距离,各自为政,互不干涉。
和一个敏感而固执的人一起生活简直就是巨大的压力,也是活活受罪。
就像有一次秦岩母亲和夏小宁说生孩子的事情,夏为了避免矛盾一直打哈哈。
最后被迫无奈就脱口而出:我们老了可以进敬老院。
这下可不得了了,老人家认为是有意说给她听的,希望她进敬老院。
一气之下回了自己的老房子,不和儿媳住了,甚至“再也不想见到她”。
真是好笑,我一点也不觉得夏小宁是故意的。
可是亲眼竟然逼问夏小宁是不是潜意识里是有意的。
最让人崩溃的是他总是问“我妈到底把你怎么啦”。
那不是好不好怎么不怎么的问题。
太烦人了。
如果婆婆不要多事,即便住在一起,也别介入他们,不要替他们做事,是不是会好一点呢。
还是各自为政的好。
谁也不要企图控制谁,不要干涉谁的生活方式。
我觉得,如果想发表意见,想想真能起到作用的时候再说,不然不如视而不见。
如果明知不起作用,还是不要说的好,徒伤感情。
秦岩母亲对女儿也是一样的态度,女儿要嫁给老外,她认为女儿长大了不要她了。
女儿也不是善类,简直就是个搅屎棍,母亲和嫂子有冲突的时候,不但不调和还火上浇油。
夏小宁打电话让婆婆小姑去自己家吃饭,她说:你和你妈来吃饺子。
她结婚后从来不叫妈,这是她的不对,可是小姑却不依不饶,和哥哥大闹。
明知道母亲有老年抑郁症还告诉她那些,怂恿她和嫂子闹,不要迁就。
其实叫不叫有什么可争的,只要开心地告诉妈妈嫂子叫她们去吃饭,不就好了。
为了母亲的健康和哥哥的幸福,也要让事情皆大欢喜不好吗?
秦岩竟然和夏小宁的闺中密友上床了,实在是太尴尬,太过分。
夏小宁竟然原谅他们了,接受了事实,依然是夫妻,毅然做朋友。
原谅和接受,就是对现实生活的妥协。
电视看得我真是郁闷不已。
不由得庆幸自己没有遇到这样刁钻的婆婆和难缠的小姑。
我很庆幸自己在结婚的时候还是个懵懂无知的孩子,把婆婆当做妈妈来对待。
误打误撞,也得到了相应的关爱,虽然后来发现终究还是非常不同的,心怀了戒备。
但是我们之间的关系已经打下了基础,再怎么有隔膜还是自家人。
完全不像一些电视剧中那样剑拔弩张,或者背后使心眼。
也觉得他很幸运,我们家没有给他带来过任何的麻烦,只有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出手。
这个妈妈快把儿子折磨死了还不消停。
这个儿子也只要有妈就行了。
他和谁结婚都对不起他妈。
分了散了什么也别要算了。
可是他们却根本分不了,就是在谋算着离婚的时候还在计较谁对谁错。
这种情况只能说明爱情还没有完全磨灭,还能死灰复燃。
看彼此的眼神还能热烈。
果然,在街上看到彼此的时候,发现心中还是浓烈的,要离婚的两个人又滚在床上。
没想到这个电视剧也是个俗套,无法坚持的时候就弄出个孩子来抹稀泥。
因为孩子的孕育,他们又重新走到一起,婆媳矛盾也不再激烈。
皆大欢喜。
看这个电视剧最大的感触就是:如果从一种关系中得不到快乐,带来的只是伤害,或者痛苦多于欢乐的时候,不如彻底放弃。
还有,就像看《金婚》一样的感觉,挺住就是一切。
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什么样的委屈难受都要坚持不懈,永不言离婚,就能看到曙光,修成正果。
挺住就是一切,用在婚姻上实在是很讽刺。
可是却是真的。
但是只有挺住就是一切的信念还远远不够,还要有难得糊涂的娱乐精神,加上不断把伤害一笔勾消的心胸。
其实也就是不断妥协的过程。
虽然在妥协,但是同时也在得到,不然只能不断失去。
如果做不到这两点,那么还没来得及挺住呢,就已经心力衰竭而亡。
不要以为夸张,其实婚姻之路就是这样一条凶险的,举步维艰的,如履薄冰的但又充满着甜蜜的道路。
虽然我还没有遇到过电视剧中那种让人无法忍受的事情,诸如婆媳矛盾,姑嫂关系,还有背叛,但是我在婚姻初期以至后来很长时间的迷惘和思考之路,在心中却是泥泞的一塌糊涂。
往往我都绝望快要死掉了,人家还不明白我为什么伤心,说出来之后被认为是无理取闹无中生有。
所以,很多时候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想问题,是必要的,免得受到无谓的伤害,自寻烦恼。
年轻人,记得要挺住哟!
嘿嘿!
忙里偷闲,看了央视正在播的电视剧,《我们俩的婚姻》,陪着夏小宁留了很多泪水,也跟着秦岩也觉得有很多无奈,自己倒生出良多情愫。
似乎要我来说说爱情,婚姻,很不够格。
甚至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让我想起了“令人愉悦的忧伤”式的小资情调。
说说秦岩这个角色吧,秦岩一方面爱着她的老婆-夏小宁,一方面出于本能的尊重维护着母亲在这个家庭里绝对的权利和威严。
对于夏小宁的爱,部分来自情感,部分来自胡丽所说的“身体语言”或是“肌肤之亲”。
而对于自己的母亲,来自本能和亲戚的不断灌输。
由于从小丧父,母亲一个人将秦岩和妹妹秦芳拉扯大,因此,秦岩对母亲的爱是深沉的,厚重的。
这才导致了每次夏小宁和母亲发生冲突时,秦岩总是听母亲的片面之词,断章取义。
对于家里不断升起的矛盾和冲突,秦岩总是懦弱的退让,极力维护者看似和睦的一家人。
表面上矛盾的双方是夏小宁和他母亲,可实质上,我认为,秦岩在这一点上要担负起不可推卸的责任。
懒散的工作,不求上进和懦弱的性格,使得他既不能成为母亲心中的好儿子,也不能成为夏小宁心中的好丈夫。
夏小宁倒是这几个角色中,我比较喜欢,比较支持的人了。
她真实,率真,却又强势而傲慢。
她爱秦岩,从心里爱他,因此,她非常向往两个人的世界,把秦母看成了两个人婚姻世界里的第三者。
总是想脱离秦母的监视,享受秦岩和她两个人的家,而这对于秦岩,根本就不可能。
因而,导致了秦母和小宁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小宁很早就离开了家,读书,工作都很有成就,也造就了她独立,自主的人格。
因此,她看不惯秦母对秦岩的监视,看不惯秦岩对母亲的依恋,向往她和秦岩的二人世界。
她不能把秦母当成亲生的母亲,当然我想这对于大部分媳妇儿,都不可能。
反感她在这个家庭里绝对的权威和尊严,而每次和秦母发生斗争后的快感,却又使她非常享受。
对于秦岩和胡丽的“情感事故”,她处理的非常好。
没有一贯的一哭二闹三上吊,而是非常宽容的接受这件事,宽恕了秦岩和胡丽。
我想这是因为她太爱秦岩了吧,放不下他,离不开他。
对于她背着家人,放弃了尚在腹中的胎儿,我只能表示同情她的做法,在当时的情况下,要孩子,也不可能。
出于对自己的考虑,自私的一面,她放弃了孩子,一方面是她自己的悲哀,一方面也是女人的悲哀。
结尾,她有了孩子,而正是这个孩子,担负了扭转婚姻局面的重要作用。
相隔千里以外的夫妻俩开始重新审视他们走过的七年的婚姻的历程,放下所有的恩恩怨怨,考虑未来。
而秦母主动提出要回国照顾小宁,此时,由于孩子的出现,小宁的心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秦母倒也是相安无事,和睦相处。
对于秦母这个人,我不喜欢这样的婆婆,甚至是很讨厌。
首先,儿女成年后,为了避免矛盾,本来就不应该在一起住,不过她早年就没有了丈夫,也让我生出许多对于她的同情。
其次,她太过于敏感,对于小宁的话语,本来只是无心的,她却能闹个天翻地覆。
秦岩在发生矛盾后,从来都是维护母亲,不考虑小宁,而秦母呢,倒安然的得寸进尺,在秦岩面前大放厥词,数落着小宁的不是,在自己的女儿面前,述说着自己的冤屈。
她从来不想想看自己的不对,从来不考虑考虑小宁的性格和处境。
她说小宁不把自己当成亲生的母亲,那么,试问,她什么时候把小宁当成了自己的女儿呢?
当然,她苦苦的拉扯大两个子女,也是相当的不容易。
因此,在女儿远嫁法国之后,秦岩便成了她唯一的依靠。
这种心理,对于老年人,就是不可取的。
婆媳矛盾,家庭争执,大概已经有了千年的历史吧。
恩格斯曾经说过,婚姻是私有制的产物,是财产继承和私有关系的结果。
说来,秦母和小宁之间,也就是平时鸡毛蒜皮的小事,言语上的冲撞而已。
哎,范不着成天闹着要回开封老家。
我看的都烦。
如果秦母能够大度一点,秦岩能够站在妻子的立场上,为小宁考虑一点,小宁本身能及时的跟婆婆沟通。
那么,也不至于后来要到几近离婚的边缘。
婆媳之间,就是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女人,同时爱上一个男人,而且还要和平共处。
看似不可能,但如果一家三口都能够宽容,忍让一些,事情会不会能够有缓和的余地呢?
网上的评论对此争论不休,很多网友表示对男女主人公都表示不满。
编剧兼导演李自人说就是特别设定这两个都有着明显缺陷的人物,来反应现实的生活。
在片中,让我引起注意的是“门”,妹妹和哥哥说话要关门,母亲和儿子说话要关门。
屁大点儿事情也要关着个门,有什么事情不能摊开说呢?!
秦母那么敏感,换了哪个媳妇也不能跟她同处一屋。
小宁呢?
强调自己对婚姻,对爱情的忠诚,非常的在意自己在老公心目中的地位,可是她忽略了在她自己以前,老公最珍惜的是自己的母亲,自己的妹妹和自己家中那种无法比拟的亲情关系。
而小宁在婚后,却将这些一一摧毁,摧毁得一塌糊涂,以此想要夺得自己在老公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那么,即便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位置,可是,面对一个内心伤痕累累的老公,她还是否依然爱着他呢?
况且,这种事情,在秦岩身上,根本就不可能发生。
对于婚姻,关于爱情,我似乎没有什么发言权,因为我没有实战经验。
以上也只是我自己的一点点感受罢了,权当是自己对家庭在现阶段的一点点认识吧。
或许,若干年后,等我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有了婆婆,公公,孩子,真正接触了婆媳关系后,会对今天的言论,付之一笑。
但也,当成是青春的纪念,尚幼的自己,对婚姻的一点点探索吧。
说到底,夫妻之间,婆媳之间,多点宽容谅解,多点沟通,少一些猜疑,事情,应该会好很多。
男主角家矫情死了,真烦!
这个剧本写得很好,致敬。
俩都需要各种耳光啊这纯粹就是俩傻子的婚姻啊!结合是对的!
那个时候的电视剧总是给人一种安静的感觉
学~
x
如果不能相互宽容尊重与理解。那么不要结婚。现在80后结离都那么容易闪。为什么呀!
台词不错
无意搜到!
亚里士多德说 婚姻是战争
矛盾在不知不觉中就扩大化了
沈傲君戏份不多,08年播的剧,好早。
太落地的情感关系了,苗圃演的不太合适,太TM纠结了,但是太TM落地了
李亚鹏演得还可以~
纠结死了麻烦死了头晕死了
严肃地探讨婚姻
学到很多东西。
逼近婚姻生活中真实的胶着。
看着都烦死了,第八集就可以离婚了,居然撑了28集……我也是无聊,居然看完了,不得不说,好像有点get到李亚鹏的帅了。
俩个就好